山東省各地市2023屆高考語文一模試題匯編-03文言文閱讀_第1頁
山東省各地市2023屆高考語文一模試題匯編-03文言文閱讀_第2頁
山東省各地市2023屆高考語文一模試題匯編-03文言文閱讀_第3頁
山東省各地市2023屆高考語文一模試題匯編-03文言文閱讀_第4頁
山東省各地市2023屆高考語文一模試題匯編-03文言文閱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山東省各地市2023屆高考語文一模試題分類匯編-03文言文

閱讀

一、文言文閱讀

(2023屆山東省聊城市高三一模語文試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楊爵,字伯珍,富平人。年二十始讀書。家貧,燃薪代燭。兄為吏,忤知縣系獄。

爵投牒直之,并系。會代者至爵上書訟冤代者稱奇士立釋之資以土火益奮于學(xué)立意為奇

至從同郡韓邦奇游,遂以學(xué)行名。

登嘉靖八年進(jìn)士,授行人。帝方崇飾禮文,爵因使王府還,上言:“臣奉使湖廣,

睹民多菜色,挈筐操刃,割道彈食之。假令周公制作,盡復(fù)于今,何補(bǔ)老嬴饑寒之眾!”

奏入,被俞旨久之,擢御史,以母老乞歸養(yǎng)。母喪,廬墓,冬月筍生。眼用,起

故官。

帝經(jīng)年不視朝。歲頻旱,日夕建齋醮,修雷壇,屢興工作。方士陶仲文加宮保,而

太仆卿楊最諫死,翊國公郭勛尚承寵用事。二十年元日,微雪。大學(xué)士夏言、尚書嚴(yán)需

等作頌稱賀。爵撫膺太息,中宵不能寐。逾月乃上書極諫。

及帝中年,益惡言者,中外相戒無敢觸忌諱。爵疏詆符瑞,且詞過切直。帝震怒,

立下詔獄榜掠。血肉狼藉,關(guān)以五木,死一夕復(fù)蘇。所司請送法司擬罪,帝不許,命嚴(yán)

錮之。獄卒以帝意不則,屏其家人,不許納飲食。屢濱于死,處之泰然。

逾年,千邛員外郎劉魁,再逾年,給事中周怡,皆以言事同系,歷五年不釋。至二

十四年八月,有神降于乩。帝感其言,立出三人獄。未逾月,尚書熊泱疏言乩仙之妄。

帝怒口:“我固知釋爵,諸妄言歸過者紛至矣?!睆?fù)令東廠追執(zhí)之。爵抵家甫十日,校

尉至。與共麥飯畢,即就道。尉日:“盍處置家事?”爵立屏前呼婦目:“朝廷逮我,

我去矣。”竟去不顧,左右觀者為泣下。出三人至,復(fù)同系鎮(zhèn)撫獄,桎梏加嚴(yán),飲食屢

絕,適有天幸得不死。二十六年十一月,大高玄殿災(zāi),帝禱于露臺?;鸸庵腥粲泻羧?/p>

忠臣者,遂傳詔急釋之。

爵之初入獄也,帝令東廠伺爵言動,五日一奏。校尉周宣稍左右之,受譴。先后系

七年,日與怡、魁切削講論,忘其困。所著《周易辨說》、《中庸解》,則獄中作也。

(節(jié)選自《明史?楊爵傳》)

【注】俞旨:表示同意的圣旨。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會代者至/爵上書訟冤/代者稱奇/士立釋之資/以膏火益/奮于學(xué)/立意為奇節(jié)/

B.會代者至/爵上書訟冤/代者稱奇士/立釋之/資以膏火/益奮于學(xué)/立意為奇節(jié)/

C.會代者/至爵上書訟冤/代者稱奇/士立釋之/資以膏火/益奮于學(xué)/立意為奇節(jié)/

D.會代者/至爵上書訟冤/代者稱奇士/立釋之資/以膏火益/奮于學(xué)/立意為奇節(jié)/

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服闋,守喪期滿除服。古代喪禮規(guī)定,父母死后守喪三年,期滿即除去喪禮之服,

稱為服闋。

B.“帝意不測”的“不測”意思是難以揣測,與《過秦論》中“臨不測之淵”中的"不測'’含

義相同。

C.工部,古代中央官署名,六部之一,是掌管營造工程事項的機(jī)關(guān),最高長官是工部

尚書。

D.“比三人至”的“比”意思是等到,與《項脊軒志》中“比去,以手闔門”中的“比”含義

相同。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楊爵出身貧寒,讀書年齡較晚,沒有蠟燭照明就燒柴代替。他發(fā)奮學(xué)習(xí),跟隨同郡

韓邦奇游學(xué),以學(xué)識與品行聞名。

B.楊爵陳述在湖廣見到的百姓悲慘生活的景象,來表達(dá)禮儀并非為政之要的意見,得

到皇帝認(rèn)可。

C.楊爵因為上書勸諫被投入監(jiān)獄,遭到嚴(yán)刑拷打。獄卒摸不清皇帝的意圖,便不準(zhǔn)楊

爵的家人給楊爵送飯,楊爵幾乎死去。

D.楊爵于嘉靖二十四年八月獲釋才十天,校尉又來逮捕他,楊爵知道自己不久還會被

釋放,也就沒有認(rèn)真安排家事.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假令周公制作,盡復(fù)于今,何補(bǔ)老羸饑寒之眾!

(2)爵撫膺太息,中宵不能寐。逾月乃上書極諫。

5.楊爵為官頗有作為,即使在獄七年,也未失意沉淪,請概括他在獄中的作為。

(2023屆山東省青島市高三一模語文試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帝深疾浮華之士,詔吏部尚書盧毓日:“選舉莫取有名,名如畫地作餅,不可啖也?!?/p>

毓對目:“名不足以致異人而可以得常士。常士畏教慕善,然后有名,非所當(dāng)疾也。愚

臣既不足以識異人,又主者正以循名案常為職,但當(dāng)有以驗其后耳。古者敷奏以言,明

試以功;今考績之法廢,而以毀譽(yù)相進(jìn)退,故真?zhèn)螠嗠s,虛實相蒙。’‘帝納其言。詔散

騎常侍劉即作孝承法。

試卷第2頁,共18頁

即作《都官考課法》,詔下百官議。司隸校尉崔林日:“夫萬目不張,舉其綱,眾毛

不整,振其領(lǐng),皋陶仕虞,伊尹臣殷,不仁者遠(yuǎn)。若大臣能任其職,式是百辟㈤則孰敢

不肅,惡在考課哉!“黃門侍郎杜恕曰:“其欲使州郡考士,必由四科,皆有事效,然后

察舉、試辟公府,為新民長吏,轉(zhuǎn)以功次補(bǔ)郡守者,或就增秩賜爵,此最考課之急務(wù)也。

至于公卿及內(nèi)職大臣,亦當(dāng)俱以其職考課之。且天下至大,萬機(jī)至眾,誠非一明所能遍

照;故君為元首,臣作股肱,明其一體,相須而成也。是以古人稱鄴由之材,非一木之

枝;帝王之業(yè),非一士之略。由是言之,焉有大臣守職辦課,可以致雍熙者哉!“司空

掾北地傅暇曰:“夫建官均職,清理民物,所以立本也。循名考實,糾勵成規(guī),所以治

末也。本綱未舉而造制末程,國略不崇而考課是先,懼不足以料賢愚之分,精幽明之理

也?!白h久之不決,事竟不勺。

臣光日:為治之要莫先于用人而知人之道圣賢所難也是故求之于毀譽(yù),則愛憎競進(jìn)

而善惡混淆;考之于功狀,則巧詐橫生而真?zhèn)蜗嗝?。要之,其本在于至公至明而已矣?/p>

為人上者至公至明,則群下之能否焯然形于目中,無所復(fù)逃矣。茍為不公不明,則考課

之法,適足以為曲私欺罔之資也。

(節(jié)選自《資治通鑒?魏紀(jì)》,有刪改)

[注]百辟:指百官。

6.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yīng)位置的答案標(biāo)號

涂黑。

為A治B之C要D莫E先F于G用H人1而1知K人L之M道N圣O賢P

所Q難R也

7.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考課,指按一定標(biāo)準(zhǔn)對官吏的政績進(jìn)行考核、分等,以決定其升降賞罰。

B.廊廟,原指殿下屋和太廟,后多指代朝廷或朝廷棟梁之材,文中指后者。

C.不行,此處指沒有實行,與《陳情表》中“九歲不行’'的"不行”意思不同。

D.競,爭相,與《與朱元思書》中“負(fù)勢競上,互相軒邈''的"競''意思相同。

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明帝痛恨華而不實之士,認(rèn)為名聲猶如地上的畫餅,只能用來招攬尋常人才,卻無

法識別能人異士。

B.明帝認(rèn)為不應(yīng)按名聲選拔人才,盧毓則認(rèn)為先按名聲任命官員,然后在實際工作中

對其加以檢驗。

C.司馬光和盧毓都反對只用贊譽(yù)或毀謗的輿論來決定官員晉升和罷免,二人從不同角

度提出解決辦法。

D.司馬光認(rèn)為上位者的至公至明才是識別人才的根本,與依法考課相比,司馬光顯然

更重視“人治”。

9.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常士畏教慕善,然后有名,非所當(dāng)疾也。

(2)茍為不公不明,則考課之法,適足以為曲私欺罔之資也。

10.大臣們針對《都官考課法》提出了哪些不同意見?請簡要概括。

(2023屆山東省泰安市高三一模語文試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秦敗魏于華,走芒卯而圍木舉。須賈?為魏謂穰侯②曰:“臣聞魏氏大臣父兄皆謂魏

王日:'初時惠王佟趙,戰(zhàn)勝乎三梁,十萬之軍拔邯鄲,趙氏不割,而邯鄲復(fù)歸。齊人

攻燕,殺子之,破故國,燕不割,而燕國復(fù)歸,燕、趙之所以國全兵勁,而地不并乎諸

侯者,以其能忍難而重出地也。宋、中山數(shù)伐數(shù)割,而隨以亡。臣?官燕、趙可法,而

宋、中山可無為也。夫秦貪戾之國而無親,蠶食魏,盡晉國,戰(zhàn)勝(韓)暴子③,割八

縣,地未畢入而兵復(fù)出矣。夫秦何厭之有哉!今又走芒卯,入北地,此非但攻梁也,且

劫王以多割也,王必勿聽也。今王遁楚、趙而講,楚、趙怒而與王爭事秦,秦必受之。

秦然楚、趙之兵以復(fù)攻,則國救亡不可得也已。愿王之必?zé)o講也。王若欲講,必少割而

有質(zhì);不然必欺。'是臣之所聞于魏也,愿君之以是慮事也?!?/p>

“《周書》曰:'維命不于常。'此言幸之不可數(shù)也。夫戰(zhàn)勝暴子而割八縣,此非

兵力之精,非計之工也,天幸為多矣。今又走芒卯,入北地以攻大梁,是以天幸自為常

也。知者不然。臣聞魏氏悉其百縣勝兵以止戍大梁,臣以為不下三十萬。以三十萬之眾

守十仞之城,臣以為雖湯、武復(fù)生,弗易攻也。夫輕信楚趙之兵陵十仞之城戰(zhàn)三十萬之

眾而志必舉之臣以為自天下之始分以至于今未嘗有之也。攻而不能拔,秦兵必罷,則前

功必棄矣。今魏方疑,可以少割收也。愿之及楚,趙之兵未任于大梁也,亟以少割收。

魏方疑,而得以少割為和,必欲之,則君得所欲矣。楚、趙怒于魏之先己講也,必爭事

秦。從是以散,而君后擇,焉。且君之嘗割晉國取地也,何必以兵哉?"穰侯曰:“善?!?/p>

乃罷梁圍。

(選自《戰(zhàn)國策?魏三》,有刪節(jié))

【注釋】①須賈:戰(zhàn)國時魏國中大夫。②穰侯:魏冉,亦作魏厘、魏熠,因食邑在

穰,號目穰侯,戰(zhàn)國時秦國大臣。宣太后異父同母的長弟,秦昭襄王之舅。③暴子:戰(zhàn)

國時韓國名將暴鶯。

1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夫輕信楚/趙之兵/陵十仞之城/戰(zhàn)三十萬之眾/而志必舉之/臣以為自天下之始分以至于

試卷第4頁,共18頁

今/未嘗有之也

B.夫輕信楚/趙之兵/陵十仞之城/戰(zhàn)三十萬之眾而志/必舉之/臣以為自天下之始分以至于

今/未嘗有之也

C.夫輕信楚/趙之兵/陵十仞之城/戰(zhàn)三十萬之眾/而志必舉之/臣以為自天下之始分/以至

于今未嘗有之也

D.夫輕信楚/趙之兵/陵十仞之城/戰(zhàn)三十萬之眾/而志必舉之/臣以為自天下之始分以至/

于今未嘗有之也

1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大梁”與《信陵君竊符救趙》“為大梁夷門監(jiān)者”的“大梁”含義相同。

B.伐,討伐,進(jìn)攻,與《廉頗藺相如列傳》“其后秦伐趙"的"伐’'含義相同。

C.以為,認(rèn)為,與《石鐘山記》“自以為得其實''的"以為”兩詞含義相同。

D.挾,攜同,攜帶,與《赤壁賦》“挾飛仙以遨游”的“挾”字含義不同。

1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秦國在華陽大敗魏國主將芒卯,魏國都城被圍困。須賈游說穰侯,貌似為秦國著想,

實則是為了保障魏國的利益。

B.針對魏國現(xiàn)實,須賈主張魏應(yīng)避開楚、趙兩國單獨(dú)與秦國講和,從而使楚、趙兩國

爭相賄賂秦國,進(jìn)而削弱兩國實力。

C.須賈認(rèn)為,上天的寵幸不會再像以前一樣多次降臨到秦國身上,因而秦國應(yīng)改變靠

武力攻打魏國的策略。

D.須賈游說穰侯時,從魏、楚、趙、宋、中山等角度出發(fā)來分析攻魏的弊端,從而讓

秦國從魏國大梁撤軍。

1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今又走芒卵,入北地,此非但攻梁也,且劫王以多割也,王必勿聽也。

(2)今魏方疑,可以少割收也。愿之及楚、趙之兵未任于大梁也,亟以少割收。

15.文中為何說“燕,趙可法,而宋、中山可無為“?

(2023屆山東省煙臺市高三一模語文試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夫以仲尼之才也,而器不周于魯衛(wèi):應(yīng)聘七十國,而不一獲其主;驅(qū)驟于事甚之城,

屈辱于公卿之門,其不遇也如此。及其孫子思希圣備體而未之至封已養(yǎng)高勢動入主其所

游歷諸侯莫不結(jié)駟而造門雖造門猶有不得■賓者焉其徒子復(fù).升堂而未入于重者也,退老

于家,魏文侯師之,西河之人肅然歸德,比之于夫子,而莫敢間其言,故日:治亂,運(yùn)

也;窮達(dá),命也:貴賤,時也。而后之君子,區(qū)區(qū)于一主,嘆息于一朝。屈原以之沉湘,

賈誼以之發(fā)憤,不亦過乎!然則圣人所以為圣者,蓋在乎樂天知命矣。故遇之而不怨,

居之而不疑也。其身可抑,而道不可屈:其位可排,而名不可奪。是以圣人處窮達(dá)如一

也。

夫忠直之迂于主,獨(dú)立之負(fù)于俗,理勢然也。故木秀于林。風(fēng)必摧之;堆出于岸。

流必湍之;行高于人,眾必非之。西尊不遠(yuǎn),覆車?yán)^軌。然而志士仁人,猶蹈之而弗悔,

操之而弗失,何哉?將以遂志而成名也。凡希世茍合之士,俯仰尊貴之額,逶迤勢利之

間。其古目:名與身孰親也?得與失孰賢也?榮與辱孰珍也?故遂潔其衣服,矜其車徒,

冒其貨賄,謠其聲色,脈脈然自以為得矣。

(節(jié)選自三國統(tǒng)?李成《運(yùn)命論》)

夫食稻梁,衣狐貉,觀窈眇之奇舞,聽云和之琴瑟,此生人之所急,非有求而為也。敦

孝悌,立忠貞,漸多,之腴潤,蹈先王之盛則,此君子之所急,非有求而為也。然則君

子居正體道,樂天知命,明其無可奈何,識其不由智力。逝而不召,來而不距,生而不

喜。死而不戚。不充訕①于富貴,不遑遑于所欲。豈有董相《不遇》②之文乎?

(節(jié)選自南朝梁?劉峻《辯命論》)

【注】①充訕:得意忘形的樣子。②西漢董仲舒曾寫《士不遇賦》。其因兩度任藩

王國相,故有“董相”之稱。

16.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及其孫子思/希圣備體而未之至/封已養(yǎng)高/勢動人主/其所游歷/諸侯莫不結(jié)駟而造門/

雖造門/猶有不得賓者焉/

B.及其孫子思希圣/備體而未之至封/己養(yǎng)高勢/動人主/其所游歷/諸侯莫不結(jié)駟而造門/

雖造門/猶有不得賓者焉/

C.及其孫子思/希圣備體而未之至封/已養(yǎng)高勢/動人主/其所游歷諸侯/莫不結(jié)駟而造門/

雖造門/猶有不得賓者焉/

D.及其孫子思希圣/備體而未之至/封已養(yǎng)高/勢動人主/其所游歷諸侯/莫不結(jié)駟而造門/

雖造門/猶有不得賓者焉/

17.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蠻夏,蠻夷與華夏,泛指邊遠(yuǎn)地區(qū)和中原地區(qū);文中指孔子輾轉(zhuǎn)的眾多區(qū)域。

B.君子,古代是地位高的貴族的通稱,后來“君子”亦用于對“有德者”的稱謂。

C.前監(jiān),指“前車之鑒”,喻前之失敗可作后之教訓(xùn),與文中“覆車?yán)^軌”同義。

D.禮樂,禮儀和音樂,古代帝王常用興禮樂為手段以求實現(xiàn)尊卑有序、遠(yuǎn)近和合。

18.下列對《運(yùn)命論》選段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用典型事例進(jìn)行對比論證,論述命運(yùn)對人的影響:認(rèn)為屈原、賈誼沒有參透命

試卷第6頁,共18頁

運(yùn)之理,故導(dǎo)致悲劇。

B.古代的先賢圣人,有的也難遂其志,他們之所以成為圣人在于樂天知命,無論窮困

或顯達(dá)都能始終如一。

C.才能超群、品行出眾易招致世俗的非議,但志士仁人為改變世俗、遂志成名,依然

堅持操守,正道而行。

D.迎合世俗甘于茍且之人,趨炎附勢。貪求錢財,沉迷聲色,沾沾自喜,作者對他們

的做法持否定的態(tài)度。

19.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魏文侯師之,西河之人肅然歸德,比之于夫子,而莫敢問其言。

②其身可抑,而道不可屈;其位可排,而名不可存。

20.錢鐘書評價李康《運(yùn)命論》時說:“劉峻《辯命論》樹義(立義。閘發(fā)義理)已全

發(fā)于此。'‘請結(jié)合文本簡要說明。

(2023屆山東省濟(jì)寧市高三一模語文試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仁宗洪熙元年春正月壬申朔,上御奉天殿,朝群臣,命禮部、鴻臚寺不作樂。先是,

禮部尚書呂震請于上,宜受賀作樂如朝儀,上不從。震固請之,大學(xué)士楊士奇、楊榮、

黃淮、金幼孜皆言陛下言是。震日:“四方萬國之人,遠(yuǎn)朝新主,皆欲一觀天顏,圣上

固孝誠至,亦宜勉徇下情。''上顧士奇等日:“禮過矣?!睂θ眨骸罢\如圣諭,必欲便彳勺*

西,亦不宜備禮。”上從之。明日,召士奇等諭曰:“為君以受直言為明,為臣以能直言

為忠。自今朕行有未當(dāng),但直言之,毋以不從為慮。”各賜鈔文幣。頒詔天下,罷山場、

園林、湖池、坑冶,聽民采取,悉照洪武年間例辦納。大理寺少卿戈謙言事過激呂震等

交奏其沽名上頗厭之楊士奇以主圣臣直從容為上言之且日謙雖昧于大體蓋亦感恩圖報

母上遂待謙如初,命百官毋以謙為戒,已而召謙為副都御史。時有中官采木四川擾民

者,召謙諭曰:“爾素清直,其為朕窮治之,勿懷疑畏。''夏四月.有至自南京者,言徐

淮、山東民多乏食,而有可便號方急。上命楊士奇草詔蠲恤,士奇言:“不可不令戶部、

工部與聞?!鄙夏浚骸肮眯熘?,救民如拯溺,不可須臾緩。有司慮國用不足,必持不決?!?/p>

因命中官給筆札,士奇就西角門草詔。上覽畢,即遣使赍行。顧士奇曰:“卿今可語部

臣,朕悉免之矣?!白笥一蜓砸擞蟹謩e,庶不濫恩。上曰:“恤民寧過厚,為天下主,可

與民較錨銖耶!”時近臣有進(jìn)言太平之政者,楊士奇進(jìn)日:“流徙未歸,瘡痍未復(fù),遠(yuǎn)近

猶有艱食之民,須休養(yǎng)數(shù)年,庶幾人得其所。’'上嘉納之,復(fù)諭蹇義等日:“曩與卿'繩

愆糾謬'銀章,惟土奇封入五疏,余皆無有,豈朝政果無闕,生民果皆安乎?‘凈生掣

首謝。每邊將陛辭,輒戒曰:“民力罷矣,毋貪功。脫擾塞下,驅(qū)之而已?!庇梅ㄉ袑捄瘢?/p>

然深惡贓吏,每戒法司日:“國家恤民,必自去贓吏始。”在位僅十月,而百政具舉云。

(節(jié)選自《明史紀(jì)事本末?仁宣致治》)

2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大理寺少卿戈謙言事過激/呂震等交奏/其沽名上/頗厭之/楊士奇以主圣/臣直從容為上

言之/且曰/謙雖昧/于大體蓋亦感恩圖報耳/

B.大理寺少卿戈謙言/事過激/呂震等交奏其沽名/上頗厭之/楊士奇以主圣/臣直從容為上

言之/且曰/謙雖昧于大體/蓋亦感恩圖報耳/

C.大理寺少卿戈謙言事過激/呂震等交奏其沽名/上頗厭之/楊士奇以主圣臣直/從容為上

言之/且曰/謙雖昧于大體/蓋亦感恩圖報耳/

D.大理寺少卿戈謙言/事過激/呂震等交奏其沽名/上頗厭之/楊士奇以主圣臣直/從容為上

言之/且曰/謙雖昧/于大體蓋亦感恩圖報耳/

2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上御奉天殿,指皇帝駕臨奉天殿。上,用于尊稱皇帝:御,用于與皇帝有關(guān)的行為

或物品,如稱皇帝親筆書寫的字為“御筆

B.俯徇輿情,意為順從眾人的心愿。俯,謙詞,用于上對下的行為;徇,順應(yīng),曲從;

輿情,大眾、社會的言論、看法、意向等。

C.有司催科,指官府催交賦稅。有司,指主管某部門的官吏,也泛指一般官吏;科,

因租稅有科條法規(guī),所以稱征稅為“科

D.諸臣頓首謝,意為眾臣磕頭謝罪。頓首,下跪并以頭觸地,是古代常用的致敬禮;

也用于書信中作致敬語。謝,謝罪,道歉。

2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大年初一接受群臣朝拜時,明仁宗采納楊士奇等人建議,要求相關(guān)部門取消奏樂;

此前呂震堅持認(rèn)為皇帝受賀時應(yīng)該奏樂,仁宗拒絕了他。

B.大理寺少卿戈謙說話過激,一度讓明仁宗非常厭惡;后來仁宗接受楊士奇勸諫,待

戈謙像原來一樣,還任命他擔(dān)任副都御史,并委以重任。

C.有近臣進(jìn)言稱當(dāng)今是太平之政,楊士奇反對這一說法,認(rèn)為國家災(zāi)難未消,還有百

姓生活艱難,需要數(shù)年的休養(yǎng)生息,才能人人安居樂業(yè)。

D.明仁宗曾發(fā)給蹇義等人“繩愆糾謬”銀章,意在讓他們發(fā)現(xiàn)并指出朝政之失,但他們

無所作為,仁宗對比多次上疏的楊士奇,批評了他們。

2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爾素清直,其為朕窮治之,勿懷疑畏。

(2)恤民寧過厚,為天下主,可與民較錨銖耶!

試卷第8頁,共18頁

25.文中明朝皇帝的廟號為“仁宗”,請根據(jù)文意,簡要概括他“仁”的具體表現(xiàn)。

(2023屆山東省淄博市高三一模語文試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太宗初即位,中書令房玄齡奏言:“秦府舊左右未得官者,并怨有等及齊府左右處

分之先己。”太宗日:“古稱至公者,蓋謂平恕無私。丹朱、商均,子也,而堯、舜廢

之。管叔、蔡叔,兄弟也,而周公誅之。故知君人者,以天下為公,無私于物。朕與公

等衣食出于百姓,此則人力已奉于上,而上思未被于下,今所以擇賢才者,蓋為求安百

姓也。用人但問堪否,豈以新故異情?才若不堪,亦豈以舊人而先用?今不論其能不能,

而直言其嗟怨,豈是至公之道耶?”

貞觀二年,太宗謂房玄齡等曰:“朕比見隋代遺老,咸稱高潁善為相者,遂觀其本

傳,可謂公平正直,尤識治體,隋室安危,系其存沒。煬帝無道,枉?誅夷,何嘗不想

見此人,廢書欽嘆!又漢、魏已來,諸葛亮為丞相,亦甚平直,嘗棗廢廖立、李嚴(yán)于南

中。立聞亮卒,泣曰:'吾其左衽矣!'嚴(yán)聞亮卒,發(fā)病而死。故陳壽稱:'亮之為政,

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卿等豈可不企慕

及之?卿等若慕宰相之賢者,則榮名高位,可以長守?!毙g對日:”臣聞理國要道在

于公平正直今圣慮所尚誠足以極政教之源盡至公之要囊括區(qū)宇化成天下”

刑部尚書張亮坐謀反下獄,百官多言亮當(dāng)誅,惟殿中少監(jiān)李道裕奏亮反形未具,明

其無罪。太宗既盛怒,竟殺亮。俄而刑部侍郎有闕,令宰相妙擇其人,累奏不可。太宗

日:“吾已得其人矣,往者李道裕議張亮云'反形未具',可謂公平矣。當(dāng)時雖不用其

言,至今追悔?!彼焓诘涝P滩渴汤?。

(節(jié)選自《貞觀政要?公平第十六篇》)

26.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臣聞理國要道/在于公平正直/今圣慮所尚誠足/以極政教之/源盡至公之要/囊括區(qū)宇/

化成天下/

B.臣聞理國要道/在于公平正直/今圣慮所尚/誠足以極政教之/源盡至公之要/囊括區(qū)宇/

化成天下/

C.臣聞理國要道/在于公平正直/今圣慮所尚誠足/以極政教之源/盡至公之要/囊括區(qū)宇/

化成天下/

D.臣聞理國要道/在于公平正直/今圣慮所尚/誠足以極政教之源/盡至公之要/囊括區(qū)宇/

化成天下/

27.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東宮,常指太子所居之宮,文中的“東宮”與《陳情表》中“當(dāng)侍東宮”的“東宮”均代

指太子。

B.見在古文中常表被動,文中“枉見誅夷”與《孔雀東南飛》中“君既若見錄”的“見”含

義相同。

C.表在文中指上表,與《念奴嬌?過洞庭》中的“表里俱澄澈”的“表”含義不同。

D.坐在文中指犯了某種罪,與《蜀道難》中“以手撫膺坐長嘆''的"坐’'含義不同。

2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唐太宗面對房玄齡關(guān)于秦府舊部下未得官職而埋怨的上奏,舉了堯廢丹朱、舜廢商

均之事來說明君主要以天下為公、不存偏私之心。

B.唐太宗認(rèn)為用人要看是否有能力,而不能看關(guān)系的親疏遠(yuǎn)近,如果只因舊部下有怨

言,不看能力就加以委任,是不公平的。

C.唐太宗借廖立、李嚴(yán)兩人因諸葛亮去世而傷心病亡的故事,強(qiáng)調(diào)做官要堅守公平正

直的品格,這樣才能富有人格魅力,受人尊敬。

D.唐太宗雖然當(dāng)時沒有采納李道裕關(guān)于張亮謀反證據(jù)不足的上奏,卻看到了李道裕對

公平正直的堅守,后來任命其為刑部侍郎。

29.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卿等若慕宰相之賢者,則榮名高位,可以長守。

②俄而刑部侍郎有闕,令宰相妙擇其人,累奏不可。

30.唐太宗發(fā)出“何嘗不想見此人,廢書欽嘆”感慨的原因是什么?

(2023屆山東省日照市高三一模語文試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闔閭元年,始任賢使能,施恩行惠,以仁義聞于諸侯。仁未施,恩未行,恐國人不

就,諸侯不信,乃舉伍子胥為彳14,以客禮事之,而與謀國政。闔閭謂子胥日:“寡人

欲強(qiáng)國霸王,何由而可?伍子胥膝進(jìn),垂淚頓首日:“臣,楚國之亡虜也,父兄弟?學(xué),

骸骨不葬,蒙罪受導(dǎo),來歸命于大王,幸不加戮,何敢與政事焉?’‘闔閭?cè)眨骸胺欠蜃樱?/p>

寡人不免于索御之使。今幸奉一言之教,乃至于斯,何為中道生世承耶?“子胥目:“臣

聞謀議之臣,何足處于危亡之地,然憂除事定,必不為君主所親。"闔閭曰:“不然。寡

人非子,無所盡議,何得讓乎?吾國僻遠(yuǎn),顧在東南之地,險阻潤濕,又有江海之害。

君無守御,民無所依,倉庫不設(shè),田疇不墾。為之奈何?’'子胥良久時日:“臣聞治國之

道,安君理民,是其上者。"闔閭曰:“安君治民,其術(shù)奈何?’'子胥曰凡欲安君治民興

霸成王從近制遠(yuǎn)者必先立城郭設(shè)守備實倉塔治兵庫斯則其術(shù)也闔閭曰:“寡人委計于

子。“子胥乃使相土嘗水,象天法地,造筑大城,周回四十七里。筑小城,周十里,陵

門三。城郭以成,倉庫以具,闔閭復(fù)使子胥、屈蓋馀、燭傭習(xí)術(shù)戰(zhàn)騎射御之巧。六月,

試卷第10頁,共18頁

欲用兵,會楚之白喜未奔。闔閭見白喜而問曰:“寡人國僻遠(yuǎn),東濱海,側(cè)聞子前人為

楚荊之暴怒,費(fèi)無忌之讒口,不遠(yuǎn)吾國,而來于斯,將何以教寡人?“喜日:"楚國之失

虜,前人無罪,橫被暴誅。臣聞大王收伍子胥之窮厄,故來歸命,惟大王賜其死。''闔

閭傷之,以為大夫,與謀國事。吳大夫被離間子胥目:“何見而信喜?’'子胥日:“吾之

怨與喜同,子不聞《河上歌》乎?'同病相憐,同憂相救。驚翔之鳥,相隨而集。?漱下

之水,因復(fù)俱流?!刺柾憋L(fēng)而立,越燕向日而熙。誰不愛其所近,悲其所思者乎?”

被離日:“吾觀喜之為人,鷹視虎步,專功撞殺之性,不可親也。''子胥不然其言,與之

俱事吳王。

(節(jié)選自《吳越春秋?闔閭內(nèi)傳第四》)

3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子胥曰/凡欲安君/治民興霸成王/從近制遠(yuǎn)者/必先立城郭/設(shè)守備/實倉廉/治兵庫/斯則

其術(shù)也/

B.子胥曰/凡欲安君治民/興霸成王/從近制遠(yuǎn)者/必先立城郭/設(shè)守備/實倉廉/治兵庫/斯則

其術(shù)也/

C.子胥曰/凡欲安君治民/興霸成王/從近制遠(yuǎn)者/必先立/城郭設(shè)守備/實倉縻/治兵庫/斯則

其術(shù)也/

D.子胥曰/凡欲安君/治民興霸成王/從近制遠(yuǎn)者/必先立/城郭設(shè)守備/實倉廉/治兵庫/斯則

其術(shù)也/

3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行人,指出征的人或出行的人,也指掌管朝覲聘問的官員。文中是后者。

B.棄捐,拋棄,棄置。多指文人不得于時或婦女不得于其夫,也婉言人死。

C.進(jìn)退,指進(jìn)攻和退卻,也有增減等義。文中是偏義復(fù)詞,指退隱不參政。

D.胡馬,文中指異族鐵騎,與“不教胡馬度陰山''中的"胡馬”含義相同。

3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闔閭即位后,因為吳國當(dāng)前國力衰微,難以讓百姓和諸侯們信服,于是向伍子胥請

教強(qiáng)國之道,并委托伍子胥來籌劃實施。

B.伍子胥認(rèn)為謀臣只能和君王在危急境地中共處,一旦憂患消除,國事安定,一定不

會再被君王親近。闔閭打消了他的疑慮。

C.在城郭建成、倉庫完備后,闔閭命令伍子胥與屈蓋馀、燭傭等人訓(xùn)練部隊,提高士

兵戰(zhàn)術(shù)、騎馬、射箭、防御等軍事技能。

D.闔閭?cè)钨t使能,勵精圖治。伍子胥雖然身為楚國逃犯,但是依然受到他的重用。吳

國偏僻落后,他采取有效措施強(qiáng)國治民。

3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子胥乃使相土嘗水,象天法地,造筑大城,周回四十七里。

(2)臣聞大王收伍子胥之窮厄,故來歸命,惟大王賜其死。

35.文中伍子胥和白喜“同病相憐,同憂相救”體現(xiàn)在哪里?請簡要概括。

(2023屆山東省荷澤市高三一模語文試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勾踐已滅吳,乃以兵北渡江淮,與齊、晉諸侯會于徐州,致貢于周。周元王使人賜

勾踐,已受命號,去還江南。

越王還于吳,置酒文臺,群臣為樂。大夫種進(jìn)祝酒,其辭曰:“我王賢仁,懷道抱

德。滅仇破吳,不忘返國。賞無所吝,群邪杜塞。君臣同和,福佑千億。觴酒二升,萬

歲難極。”臺上群臣大悅而笑越王面無喜色范蠡知勾踐愛壤土不惜群臣之死以其謀成國

定必復(fù)不須功而返國也故面有憂色而不悅也

范蠡從吳欲去,恐勾踐未返,失人臣之義,乃從入越。行謂文種目:“子來去矣,

越王必將誅子?!狈N不然言。蠡復(fù)為書,遴種目:“吾聞天有四時,春生冬伐。人有盛衰,

泰終必否。知進(jìn)退存亡,而不失其正,惟賢人乎?蠡雖不才,明知進(jìn)退。高鳥已散,良

弓將藏。狡兔已盡,良犬就烹。夫越王為人,長頸鳥喙,鷹視狼步??膳c共患難,而不

可共處樂??膳c履危,不可與安。子若不去,將害于子,明矣。”文種不信其言。越王

陰謀,范蠡議欲去徼幸。

二十四年九月T本,范蠡辭于王日:“臣聞主憂臣勞,主辱臣死,義一也。今臣事

大王,前則無滅未萌之端,后則無救已傾之禍。雖然,臣終欲成君霸國,故不辭一死一

生。臣竊自惟,乃使于吳。王之慚辱,蠡所以不死者,誠恐讒于太宰甄,成伍子胥之事。

故不敢前死,且須臾而生。夫恥辱之心不可以大,流汗之愧不可以忍。豐賴宗廟之神靈,

大王之威德,以敗為成,斯湯、武克夏、商而成王業(yè)者。定功雪恥,臣所以當(dāng)席日久,

臣請從斯辭矣?!酵鯋湃?,泣下沾衣,言曰:“國之士大夫奉子,國之人民是子,使孤

寄身托號,以俟命矣。今子云去,欲將逝矣。是天之棄越而喪孤也,亦無所恃者矣。孤

竊有言:公位乎,分國共之:去乎,妻子受教。''范蠡日:"臣聞君子俟時,計不數(shù)謀,

死不被疑,內(nèi)不自欺。臣既逝矣,妻子何法乎?王其勉之!臣從此辭。''乃乘扃舟,出

三江,入五湖,人莫知其所適。

(選自《吳越春秋?勾踐伐吳外傳》,有刪節(jié))

36.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臺上群臣大悅/而笑越王面無喜色/范蠡知勾踐愛壤土/不惜群臣之死/以其謀成國/定必

復(fù)不須功而返國也/故面有憂色而不悅也

試卷第12頁,共18頁

B.臺上群臣大悅/而笑越王面無喜色/范蠡知勾踐/愛壤土不惜群臣之死/以其謀成國定/

必復(fù)不須功而返國也/故面有憂色而不悅也

C.臺上群臣大悅而笑/越王面無喜色/范蠡知勾踐愛壤土/不惜群臣之死/以其謀成國定/

必復(fù)不須功而返國也/故面有憂色而不悅也

D.臺上群臣大悅而笑/越王面無喜色/范蠡知勾踐/愛壤土不惜群臣之死/以其謀成國/定必

復(fù)不須功而返國也/故面有憂色而不悅也

37.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遺種日”中的“遺”與《伶官傳序》中“此三者,吾遺恨也”的“遺”意思不同。

B.“幸賴宗廟之神靈”中的“幸”與《鴻門宴》中“故幸來告良”的“幸”意思相同。

C.“國之士大夫是子”中的“是”與《歸去來兮辭》中"覺今是而昨非”的“是”意思相同。

D.“二十四年九月丁未”中的“丁未”與《登泰山記》中“是月丁未”的“丁未”皆指紀(jì)日。

3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勾踐滅吳后并沒有回越國,而是率兵北上與諸侯會盟,在接受了周天子封賜的爵號

后離開徐州,又回到吳國。

B.在文臺宴會上,大夫文種向勾踐祝酒,聽了文種的祝酒贊詞,勾踐卻不高興,范蠡

對勾踐的心理有清醒的認(rèn)識。

C.范蠡為了盡到自己做臣子的道義,跟隨勾踐回到越國。途中,他兩次警告文種所面

臨的危險,但文種都不相信。

D.范蠡在向勾踐辭別時,詳細(xì)說明了自己忍辱未死以及現(xiàn)在離開的原因,勾踐恩威并

施,假惺惺地進(jìn)行了挽留。

39.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知進(jìn)退存亡,而不失其正,惟賢人乎?

(2)是天之棄越而喪孤也,亦無所恃者矣。

40.范蠡勸說文種離開勾踐的原因有哪些?請簡要概括。

(2023屆山東省濰坊市高三一模語文試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魏主雅重門族。隴西李沖以才識見任,當(dāng)朝貴重,所結(jié)姻親,莫非清望。帝以其女

為夫人。魏舊制:王國舍人①皆應(yīng)娶八族及清修之門。咸陽王禧娶隸戶為之,帝深責(zé)之,

因下詔為其聘室:“前者所納,可為妾媵。咸陽王禧,可聘故潁川太守隴西李輔女?!?/p>

時趙郡諸李,人物尤多,各盛家風(fēng)。眾議以薛氏為河?xùn)|茂族。帝曰:“薛氏,蜀也。豈

可入郡姓!”直閣薛宗起執(zhí)戟在殿下,省否對日:“臣之先人,漢末仕蜀,二世復(fù)歸河

東,今六世相襲,非蜀人也。伏以陛下黃帝之胤,受封北土,豈可亦謂之胡邪?今不預(yù)

郡姓,何以生為!”乃碎戟于地。帝徐日:“然則朕甲、卿乙乎?”乃入郡姓,仍日:

“卿非'宗起’,乃‘起宗'也!”帝與群臣論選調(diào)日:“近世高卑出身,各有常分,

此果如何?”李沖對日:“未審上古已來,張官列位,為號卷子弟乎,為致治乎?”帝

日:“欲為治耳?!睕_日:“然則陛下今日何為專取門品,不拔才能乎?”帝曰:“茍

有過人之才,不患不知。然君子之門,借使無當(dāng)世之用,要自德行純篤,朕故用之?!?/p>

沖日:“傅說、呂望,豈可以門地得之!”帝曰:“非常之人,曠世乃有一二耳?!泵?/p>

書令李彪日:“陛下若專取門地,不審者之三卿②,孰若四科③?”著作佐郎韓顯宗目:

“陛下豈可以貴襲貴,以賤襲賤!"帝曰:“必有高明卓然者,朕亦不拘此制。”頃之,

劉昶入朝,帝謂昶曰:“或言唯能是寄,不必拘門,朕以為不爾。何者?清濁同流混齊

一等君子小人名品無別此殊為不可我今八族以上士人品第有九九品之外小人之官復(fù)有

七等若有其人,可舉搴為三公。正恐賢才難得,不可止為一人渾我典制也?!?/p>

(節(jié)選自《資治通鑒?齊紀(jì)六》)

[注]①王國舍人:指諸王嬪妃。②三卿:春秋時期魯國三位御大夫季孫氏、孟孫氏、

叔孫氏。③四科:原為儒家評定人物的分類,指德行、言語、政事、文學(xué)。此處指四科

的代表人物。

4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清濁同流混齊/一等君子小人/名品無別/此殊為不可/我今八族/以上士人品第有九/九

品之外/小人之官復(fù)有七等/

B.清濁同流/混齊一等/君子小人/名品無別/此殊為不可/我今八族/以上士人品第有九/九

品之外/小人之官復(fù)有七等/

C.清濁同流混齊/一等君子小人/名品無別/此殊為不可/我今八族以上士人/品第有九/九

品之外/小人之官復(fù)有七等/

D.清濁同流/混齊一等/君子小人/名品無別/此殊為不可/我今八族以上士人/品第有九/九

品之外/小人之官復(fù)有七等/

4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出次的“次”指行列、隊列,與《蘭亭集序》中“列坐其次”的“次”含義相同。

B.伏,在此表示下對上的謙敬,與《孔雀東南飛》中“伏惟啟阿母”的“伏”相同。

C.膏粱,此指富貴之家,與《紅樓夢》中“寄言紈挎與膏粱''的“膏粱”含義相近。

D.起家,此指從家中征召出來,授以官職,與“白手起家''中的"起家”含義不同。

4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魏帝因為咸陽王禧違背魏國已有的制度聘娶隸戶人家的女兒做嬪妃,不僅對其深加

責(zé)備,還下詔書為他聘娶隴西人李輔的女兒為妻室。

試卷第14頁,共18頁

B.魏帝認(rèn)為薛氏屬于蜀地不應(yīng)該入郡姓,但在薛宗起據(jù)理力爭、碎戟于地甚至以死相

逼下,不僅同意薛氏入郡姓,還對薛宗起贊賞有加。

C.李沖認(rèn)為自古以來陳設(shè)官爵名位就是為了把政事處理好,應(yīng)該選取有才能的人充任,

而不應(yīng)該像魏帝那樣只憑門第選取顯貴人家子弟。

D.魏帝雖然表示可以打破常規(guī)選用出身低微的曠世之才,但仍然不廢棄以門第選人的

制度,因為他認(rèn)為君子之門出來的人德行純粹篤厚。

4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隴西李沖以才識見任,當(dāng)朝貴重,所結(jié)姻親,莫非清望.

(2)或言唯能是寄,不必拘門,朕以為不爾。

45.文中薛宗起和李彪在應(yīng)答魏帝時,采用的說理方法有什么不同?請簡要概括。

(2023屆山東省臨沂市高三一模語文試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文本一

初,孝文時,吳太子入見,得侍皇太子飲、博。吳太子博,爭道,不恭,皇太子引

博局提吳太子,殺之,遣其喪歸葬。至吳,吳王?慍曰:“天下同宗,死長安即葬長安,

何必來葬為!”復(fù)遣喪之長安葬。吳王由此稍失藩臣之禮,稱疾不朝。京師知其以子故,

不舉驗問吳使者。吳王恐,始有反謀。后使人為秋請,文帝復(fù)問之,使者對口:“王實

不病。漢系治使者數(shù)輩,吳王恐,以故遂稱病。夫'察見淵中魚,不祥'。唯上棄前過,

與之更始?!庇谑俏牡勰松鈪鞘拐邭w之,而賜吳王々林,老,不朝。吳得釋其罪,謀亦

益解。然其居國以銅、鹽故,百姓無賦,卒踐更②,輒與平賈;歲時有用茂材,賞賜閭

里;他郡國吏欲來捕亡人者,訟共禁弗予。如此者四十余年。

晁錯數(shù)上書言吳過,可削。文帝寬,不忍罰,以此吳日益橫。及景帝即位,錯說上

日:“昔高帝初定天下,昆弟少,諸子弱,大封同姓,齊七十余城,楚四十余城,吳五

十余城。封三庶孽,分天下半。今吳王前有太子之隙,詐稱病不朝,于古法當(dāng)誅。文帝

弗忍,因賜幾杖。德至厚,當(dāng)改過自新,反益驕溢。即山鑄錢,煮海水為鹽,誘天下亡

人謀作亂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反遲禍大”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雜

議,英敢難,獨(dú)竇嬰爭之,由此與錯有隙。

(節(jié)選自《通鑒紀(jì)事本末?七國之叛》)

文本二:

漢有天下,矯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內(nèi)而立宗子,封功臣。數(shù)年之間,奔命扶傷

之不暇,困平城,病流矢,陵遲不救者三代。后乃謀臣獻(xiàn)畫,而離削自守矣。然而封建

之始,郡國居半,時則有叛國而無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繼漢而帝者,雖百代可知

也。

(節(jié)選自柳宗元《封建論》)

【注】①吳王:劉濤,漢高祖侄子,公元前195年封為吳王,其封地為吳國,后聯(lián)合楚、

趙等七國發(fā)動叛亂,失敗后,逃到東越被殺。②踐更:受錢代人服徭役。

46.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誘天下亡人/謀作亂/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反遲/禍大/

B.誘天下亡人/謀作亂/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反/遲/禍大/

C.誘天下/亡人謀作亂/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反遲/禍大/

D.誘天下/亡人謀作亂/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俏U之其反/亟/禍小/不削反/遲/禍大/

47.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系治,囚禁審其罪,“系”與《過秦論》中“俯首系頸”的“系”含義相近。

B.幾杖、坐幾和手杖,皆為老者所用,故常用作敬老之物;也可借指老人。

C.存問,問候的意思,“存”與《短歌行》中“枉用相存”的“存”含義不同.

D.陵遲,也作“凌遲”,既是一種殘酷刑罰,也指漸趨衰敗,文中意指后者。

4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吳國太子侍奉皇太子飲酒、下棋,走棋路時與之發(fā)生了爭執(zhí),態(tài)度不恭敬,被皇太

子用棋盤打死了,這件事成為吳王謀反叛亂的誘因。

B.因吳太子之事,吳王稱病不再朝見文帝,此舉有違藩臣的禮節(jié),不過文帝在聽了使

者的解釋后,未追究吳王過錯,特許吳王不再上朝。

C.晁錯多次上奏文帝,陳述吳王過失,建議削減他的封地,文帝于心不忍;景帝即位

后,晁錯仍力主削藩,他認(rèn)為吳王最終會發(fā)動叛亂。

D.面對吳國的威脅,削藩已成朝臣共識。柳宗元也認(rèn)為,西漢時由于謀臣獻(xiàn)策,才分

散削弱了諸侯王的勢力,并由朝廷自己管理諸侯國。

49.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吳得釋其罪,謀亦益解。

(2)矯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內(nèi)而立宗子,封功臣。

50.唐朝中后期藩鎮(zhèn)割據(jù)嚴(yán)重,請結(jié)合文本二分析柳宗元《封建論》的創(chuàng)作目的。

(2023屆山東省濟(jì)南市高三一模(學(xué)情檢測)語文試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

面題。

郝廷玉者,驍勇善格斗,事本的李光弼,為帳中愛將。乾元中,史思明再陷洛陽,

光弼拔東都之師保河陽時三城壁壘不完芻糧不支旬日賊將安太清等率兵數(shù)萬四面急攻。

試卷第16頁,共18頁

光弼懼賊勢西犯河、潼,極力保孟津以持其后,晝夜嬖城,血戰(zhàn)不解,將士夷傷。光弼

召諸將訊之日:“賊黨何面難抗?"或?qū)δ浚骸拔鞅庇缱顬閯艛?。”乃亟召廷玉謂之日:

“兇渠攻西北者難奈,爾為我決勝而還。”曰:“廷玉所領(lǐng),步卒也,愿得騎軍五百?!?/p>

光弼以精騎三百授之。光弼法令嚴(yán)峻,是日戰(zhàn)不利而還者,不解甲斬之。廷玉奮命先登,

流矢雨集,馬傷不能軍而退。光弼登堞見之,駭然目:“廷玉奔還,吾事敗矣!”促令

左右取廷玉首來。廷玉見使者曰:“馬中毒箭,非敗也。”光弼命易馬而復(fù),徑騎沖賊

陣,馳突數(shù)四。俄而賊黨大敗于河墉,廷玉擒賊將徐璜而還。前后以戰(zhàn)功累授開府儀同

三司,試太常卿,封安邊郡王。光弼毒,代宗用為神策將軍。

永泰初,仆固懷恩誘吐蕃、回紇入犯事翳分命諸將屯于要害,廷玉與馬璘率五千

人屯于渭橋西窯底。觀軍容使魚朝恩素聞廷玉善陣,欲觀其教閱。廷玉乃于營內(nèi)列部伍,

鳴鼓角而出,分而為陣,箕張翼舒,乍離乍合,坐作進(jìn)退,其眾如一。朝恩嘆日:“吾

在兵間十余年,始見郝將軍之訓(xùn)練耳。治戎若此,豈有前敵耶?”廷玉凄然謝日:“此

非末校所長,臨淮王之遺法也。太尉善御軍,賞罰當(dāng)功過。每校旗之日,軍士小不如令,

必斬之以徇,由是人皆自效,而赴蹈馳突,有心破膽裂者。太尉薨變已來,無復(fù)校旗之

事,此不足軍容見賞?!?/p>

(《舊唐書》列傳卷一百零二)

5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光弼拔東都之師保河陽/時三城壁壘不完/芻糧不支旬日/賊將安太清等率兵數(shù)萬/四面

急攻

B.光弼拔東都之師/保河陽時/三城壁壘/不完芻糧不支旬日/賊將安太清等/率兵數(shù)萬四面

急攻

C.光弼拔東都之師/保河陽時/三城壁壘不完/芻糧不支旬日/賊將安太清等率兵數(shù)萬/四面

急攻

D.光弼拔東都之師保河陽/時三城壁壘不完/芻糧不支/旬日賊將安太清等率兵數(shù)萬/四面

急攻

5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太尉,秦朝設(shè)立的最高軍事職位。歷代職權(quán)有變化,東漢為“三公”之一,到唐代品

級高,為加官所用。

B.“晝夜嬰城”中的“嬰”意為“包圍、圍繞”,這與《陳情表》中的“夙嬰疾病”中的“嬰”

本意相同。

C.薨,古代稱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用于皇后死和高等妃嬪所生育的皇子公

主死去,或封王的貴族。

D.京畿,國都及周邊地區(qū)。唐朝時將長安城周邊分為京縣和畿縣,京城所轄縣為京縣,

京城旁邑為畿縣。

5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李光弼在率軍血戰(zhàn)而不得解圍、將士死傷甚重的情況下,于是打算派愛將郝廷玉擊

破西北隅的叛軍來戰(zhàn)勝敵軍。

B.作戰(zhàn)中,郝廷玉因戰(zhàn)馬負(fù)傷導(dǎo)致軍隊退卻,李光弼要派人斬殺郝廷玉,最終郝廷玉

向李光弼派來的使者解釋得免.

C.魚朝恩素來聽說郝廷玉擅長排兵布陣,于是到他軍營觀看其訓(xùn)練檢閱軍隊,看后大

為贊賞,認(rèn)為不會遇到強(qiáng)敵。

D.李光弼治軍嚴(yán)明,擅長統(tǒng)軍,即使平時訓(xùn)練軍隊也是執(zhí)法如山,獎賞一定要和功勞

相當(dāng),處罰一定要和罪過相當(dāng)。

5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乃亟召廷玉謂之曰:“兇渠攻西北者難奈,爾為我決勝而還?!?/p>

(2)必斬之以徇,由是人皆自效,而赴蹈馳突,有心破膽裂者。

55.文中哪些地方可以體現(xiàn)郝廷玉是個優(yōu)秀將領(lǐng)?請結(jié)合文章簡要概括。

試卷第18頁,共18頁

參考答案:

?.B2.B3.D4.(1)即使周公制定的禮儀在今天全部恢復(fù)了,對這些衰老、

瘦弱、饑餓、寒冷的百姓又有什么補(bǔ)益呢!

(2)楊爵撫胸長嘆,半夜睡不著覺。過了一個月,就上書極力勸諫。5.①每天與獄友

切磋談?wù)搶W(xué)問。②著有《周易辨說》《中庸解》等著作。

【解析】1.本題考查學(xué)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適逢繼任的知縣到任,楊爵上書訴訟冤屈,繼任的知縣稱他為奇士,立即釋放了他,

并且資助他求學(xué)的費(fèi)用。楊爵更加發(fā)奮學(xué)習(xí),立志做一個有才能有節(jié)操的人。

“至”是“代者”的謂語動詞,不能斷開,且“爵”是下句“上書訟冤”的主語,其前斷開,排除CD;

“奇士”是偏正結(jié)構(gòu),做“稱”的賓語,不能斷開,排除A。

故選B。

2.本題考查學(xué)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xué)文化常識及文言一詞多義的能力。

A.正確。

B.錯誤,“不測”含義不同。難以揣測;不可測量。句意:獄卒因為皇帝的意圖難以揣測。/

面臨不可測量的深淵。

C.正確。

D.正確?!氨取焙x相同,都是“等到”。句意:等到楊爵等三人都被抓來。/等到離開的時候,

用手關(guān)上門。

故選B。

3.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

D.“楊爵知道自己不久還會被釋,也就沒有認(rèn)真安排家事”錯,原文“尉曰:’盍處置家事?’

爵立屏前呼婦曰:‘朝廷逮我,我去矣?!谷ゲ活?,他不認(rèn)真安排家事是不以家事為意,

并非知道自己不久還會被釋。

故選D。

4.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制作”,制定的禮儀;“盡復(fù)于今”,狀語后置句,“于今盡復(fù)";"何補(bǔ)”,有什么補(bǔ)益。

(2)“撫膺”,撫胸;“中宵”,半夜;“極諫”,極力勸諫。

5.本題考查學(xué)生篩選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先后系七年,日與怡、魁切削講論,忘其困”可得出:每天與獄友切磋談?wù)搶W(xué)問。

答案第1頁,共24頁

由“所著《周易辨說》、《中庸解》,則獄中作也''可得出:著有《周易辨說》《中庸解》等著作。

參考譯文:

楊爵,字伯珍,富平人。二十歲時才開始讀書。家里貧窮,燒柴代替蠟燭。他的兄長做

縣吏,得罪了知縣被囚在獄中。楊爵投狀申訴,被一并關(guān)押。適逢繼任的知縣到任,楊爵上

書訴訟冤屈,繼任的知縣稱他為奇士,立即釋放了他,并且資助他求學(xué)的費(fèi)用。楊爵更加發(fā)

奮學(xué)習(xí),立志做一個有才能有節(jié)操的人。他跟隨同郡的韓邦奇游學(xué),于是以學(xué)識與品行而聞

名。

嘉靖八年他考中進(jìn)士,被授予行人的職務(wù)?;实郛?dāng)時正崇尚禮儀,楊爵趁著出使王府回

來,向皇上進(jìn)言:“臣奉命出使湖廣,看到百姓滿臉饑色,提著筐子拿著刀,割取路邊餓死

人的肉吃。即使周公制定的禮儀在今天全部恢復(fù)了,對這些衰老、瘦弱、饑餓、寒冷的百姓

又有什么補(bǔ)益呢!”奏書呈上后,得到皇上同意。過了很久,被提升為御史,因母親年老請

求回家鄉(xiāng)供養(yǎng)。母親死后,楊爵在墓旁結(jié)草廬居住,冬天長出竹筍。服孝期滿,他被按照原

來官職起用。

嘉靖帝累年不臨朝聽政。連年發(fā)生旱情,皇上卻早晚忙著建設(shè)齋醮,修立雷壇,屢次興

建工程。方士陶仲文因此加官宮保,太仆卿楊最因進(jìn)諫而死,翊國公郭勛還蒙受皇帝寵幸執(zhí)

掌政權(quán)。二十年的第一天,下了點小雪。大學(xué)士夏言、尚書嚴(yán)嵩等人都作了頌文稱賀。楊爵

撫胸長嘆,半夜睡不著覺。過了一個月,就上書極力勸諫。

等嘉靖帝到了中年,更加討厭進(jìn)諫的人,朝廷內(nèi)外的人都互相告誡,不敢去觸犯他的忌

諱。楊爵上書詆毀符瑞,并且言辭過于懇切率直?;实壅鹋⒓窗阉度朐t獄拷打,把他

打得血肉模糊,把束身的刑具合攏在他身上,他昏死一夜才又蘇醒過來。錦衣衛(wèi)奏請把他送

往法司定罪,嘉靖帝不允許,命令嚴(yán)加看管他。獄卒因為皇帝的意圖難以揣測,屏退楊爵的

家人,不準(zhǔn)接受家人送來的飯。楊爵多次瀕臨死亡,但他仍處之泰然。

過了一年,工部員外郎劉魁,又過了一年,給事中周怡,都因為進(jìn)言被收捕,過了五年

還沒被釋放。到了嘉靖二十四年八月,在扶乩(占卜問疑)的時候有神靈降臨。嘉靖帝被神

靈的話感動,下令立即把楊爵、劉魁、周怡三人從獄中放了出來。之后還不到一月,尚書熊

洪上疏說乩仙的話是虛妄不實的。嘉靖帝生氣地說:“我本來就知道釋放楊爵后,那些亂說

話亂諉過的人就會紛紛而至了?!庇谑蔷兔顤|廠特務(wù)追捕楊爵等三人。楊爵回到家剛剛十

天,追捕他的校尉就到了。楊爵與校尉們吃完麥飯,就要上路。校尉說:“為什么不把家中

的有關(guān)事情安排一下呢?"楊爵站到屏風(fēng)前呼喊他的妻子說:“朝廷逮捕我,我要走了?!?/p>

最終離去沒有回頭,周圍觀看的人都為他流下了眼淚。等到楊爵等三人都被抓來,又一同被

答案第2頁,共24頁

關(guān)押在鎮(zhèn)撫的監(jiān)獄中,給他們所施的刑罰更加嚴(yán)酷了,飲食也多次斷絕,幸虧老天保佑他們

得以不死。嘉靖二十六年十一月。宮中大高玄殿發(fā)生了火災(zāi),嘉靖帝在露臺祈禱消災(zāi)?;鸸?/p>

中好像有呼喊楊爵等三人是忠臣的,于是傳詔立即把三人釋放了。

楊爵在開始入獄的時候,皇帝命令東廠監(jiān)視偵察楊爵的語言行動,五天匯報一次。校尉

周宣略為照顧楊爵,受到譴責(zé)。楊爵先后拘囚七年,天天和周怡、劉魁切磋討論,忘掉了他

們的困苦。楊爵所著的《周易辨說》、《中庸解》,就是在獄中完成的。

6.DIN7.B8.A9.(1)一般的人敬畏教化、仰慕善行,這樣之后才出名,

不應(yīng)當(dāng)痛惡這樣的人。

(2)如果不公不明,那么考績之法,恰好能夠成為徇私、欺騙的憑借。10.①崔林認(rèn)

為朝廷重臣應(yīng)盡職盡責(zé),成為百官的榜樣,這樣就不需要考課了。

②杜恕認(rèn)為不應(yīng)只靠大臣守職盡責(zé),辦理課試,而應(yīng)靠眾臣群策群力。

③傅嘏認(rèn)為明確官員職責(zé)、管理百姓才是根本,考核事小。

【解析】6.本題考查學(xué)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治理國家的關(guān)鍵,沒有比用人更重要的了;然而識別人才的辦法,連圣賢也感到困難。

畫波浪線部分由兩個并列句子構(gòu)成,“為治之要”“知人之道”分別做句子的主語,應(yīng)在“要”“道”

后分別斷開:

“莫先于用人”句意完整,做“為治之要'’的謂語,應(yīng)在其后斷開;

“而”表轉(zhuǎn)折,應(yīng)緊跟在“知人之道”之前;

“圣賢所難也”句意完整,做“知人之道'’的謂語,中間不應(yīng)斷開。

故"D"T“N”三處需加句讀。

7.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