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學專項復習之溶解度曲線問題匯總(十)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1C/0E/wKhkGWXkb7eALLR3AAD85aNsHCY678.jpg)
![中考化學專項復習之溶解度曲線問題匯總(十)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1C/0E/wKhkGWXkb7eALLR3AAD85aNsHCY6782.jpg)
![中考化學專項復習之溶解度曲線問題匯總(十)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1C/0E/wKhkGWXkb7eALLR3AAD85aNsHCY6783.jpg)
![中考化學專項復習之溶解度曲線問題匯總(十)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1C/0E/wKhkGWXkb7eALLR3AAD85aNsHCY6784.jpg)
![中考化學專項復習之溶解度曲線問題匯總(十)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1C/0E/wKhkGWXkb7eALLR3AAD85aNsHCY678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卷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33頁試卷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33頁中考化學專項復習之溶解度曲線問題匯總(十)1.甲、乙兩種固體物質(均不含結晶水)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t1℃時,等質量的甲、乙溶液中含有的溶劑質量相等B.將t2℃時甲、乙兩種不飽和溶液降溫到0℃,都能變成飽和溶液C.甲中混有少量乙時,可用蒸發(fā)結晶的方法提純甲D.將t1℃時的甲、乙飽和溶液升溫到t2℃,所得溶液溶質質量分數(shù)甲=乙2.KNO3與KCl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10℃時,KNO3的溶解度比KCl大B.KCl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的程度比KNO3大C.60℃時,P點表示的KNO3溶液還能繼續(xù)溶解KNO3固體D.將60℃的KCl飽和溶液降溫至10℃,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不變3.如圖是甲、乙兩物質(不含結晶水)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t1℃時,甲、乙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一定相等B.t2℃時,11g甲溶于20g水中,形成飽和溶液C.乙中混有少量甲,若要提純乙,應采用冷卻熱飽和溶液的方法D.t2℃時,將乙加入甲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甲的質量分數(shù)不變4.我校選修課——化學趣味實驗,本周進行的實驗是自制硫酸銅晶體。過程如圖1所示(實驗過程不考慮水的蒸發(fā))。圖2是硫酸銅的溶解度曲線。根據(jù)圖示,下列結論正確的是A.實驗①所得溶液中硫酸銅的質量略小于60gB.實驗②說明降溫后硫酸銅飽和溶液變?yōu)椴伙柡腿芤篊.實驗①②③④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相同D.實驗④析出的晶體質量小于實驗②析出的晶體質量5.甲、乙兩種固體物質(均不含結晶水)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B.t1℃時100g水中加入40g甲,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40%C.t2℃時甲和乙各65g分別加入100g水中,均形成飽和溶液D.t2℃是甲和乙的飽和溶液降溫到t1℃時均沒有晶體析出6.氯化鉀和硝酸鉀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硝酸鉀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鉀的溶解度B.提純氯化鉀(含有少量硝酸鉀雜質)適宜用冷卻結晶的方法C.氯化鉀飽和溶液從t1℃升高溫度到t2℃,溶質質量分數(shù)不變D.t1℃,將50g硝酸鉀加入50g水中得到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50%的硝酸鉀溶液7.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圖中P點表示10℃時丙的飽和溶液B.10℃時,甲、乙、丙三種物質的溶解度,甲的溶解度最大C.20℃時,甲、乙、丙飽和溶液降溫至10℃,甲溶液中析出固體最多D.20℃時,向130g乙的飽和溶液中加入20g水,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變?yōu)?0%8.早在二十世紀初,侯德榜在改進西方制堿的基礎上,創(chuàng)立了侯氏制堿法,生產(chǎn)出Na2CO3的同時得到副產(chǎn)品NH4Cl。實驗測得Na2CO3和NH4Cl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NH4Cl的溶解度大于Na2CO3的溶解度B.t1℃時,100g的Na2CO3飽和溶液中含溶質20gC.t2℃時,等質量的Na2CO3和NH4Cl的溶液中溶質質量相等D.t2℃時,等質量的兩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1℃,Na2CO3析出晶體多9.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t2℃時,分別將等質量的A、B、C固體配成飽和溶液,C溶液質量最大B.使t1℃時A、B的飽和溶液升溫至t2℃時仍為飽和溶液,需加入的B比A多C.t1℃時,A、C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相等D.t2℃時,在50g水中加入50gA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質和溶液的質量比是1:210.如圖是NaCl和KNO3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20℃時,將35gNaCl固體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NaCl飽和溶液B.50℃時,將等質量的NaCl和KNO3分別加水配成飽和溶液,所得溶液質量相等C.當KNO3中混有少量的NaCl,可采用蒸發(fā)溶劑方法提純KNO3D.我國北方許多鹽湖里有“夏天曬鹽冬天撈堿”的現(xiàn)象,此“堿”的溶解度變化趨勢與KNO3的相似11.如圖是a、b、c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a(chǎn)、b、c的溶解度均隨溫度的升高而升高B.t2℃時采用恒溫蒸發(fā)溶劑的方法,可將N點的a溶液轉變?yōu)镸點的a溶液C.將t1℃下a、c的飽和溶液分別升溫至t2℃,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一定相等D.將t2℃時a的飽和溶液降溫到t1℃,析出晶體為30g12.下列是MgSO4和KCl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溫度/℃2030405060708090溶解度/gMgSO433.738.944.550.654.655.852.952.2KCl34.037.040.042.645.548.351.154.0A.代表KCl溶解度曲線的是甲B.40℃時,將40gKCl固體加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70gKCl的飽和溶液C.t2的范圍為80~90D.將t3℃時MgSO4的飽和溶液降溫到t1℃,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的變化情況是先增大后減小13.KC1和KNO3的溶解度(見下表)和溶解度曲線(見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溫度/℃0102030405060溶解度/gKNO313.320.931.645.863.985.5110KCl27.631.034.037.040.042.645.5A.曲線甲代表KCl的溶解度曲線B.40℃時KNO3飽和溶液中KNO3的質量分數(shù)為63.9%C.t1的值在20~30之間D.將t1℃時甲和乙的飽和溶液升溫至t2℃時,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甲>乙14.如圖是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t2℃時,甲、乙兩種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相等B.t1℃時,甲飽和溶液中溶質和溶劑的質量比是1:5C.若乙中含有少量甲,可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乙D.t2℃時,丙物質的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最小15.如圖是甲、乙兩種固體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將10℃時甲和乙的兩種飽和溶液升溫至30℃,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相等B.將30℃時甲和乙的兩種飽和溶液降溫至10℃,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相等C.30℃時,將40g甲物質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質量為80gD.將30℃時甲和乙的飽和溶液降溫到10℃,甲溶液析出晶體較多16.如圖是硝酸鉀和氯化鈉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帶誤的是A.t℃時,NaCl和KNO3的溶解度相等B.20℃時,100gNaCl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為36gC.50℃時,采用降溫結晶的方法除去KNO3中混有的少量NaC1D.將50℃的NaCl和KNO3飽和溶液分別降溫至20℃、所得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關系為NaCl>KNO317.t1℃時,將相同質量的KNO3和KC1分別加入盛有100g水的甲、乙燒杯中,充分攪拌后現(xiàn)象如圖I所示,圖Ⅱ為兩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甲燒杯中的溶質為KNO3B.將溫度升高到t2℃時,乙燒杯中仍然有固體剩余C.若KNO3中混有少量KCl,可采用蒸發(fā)結晶的方法提純KNO3D.若取t3℃時KNO3和KC1的飽和溶液各100g,降溫至t2℃時,析出晶體較多的是KNO318.如圖是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根據(jù)圖示判斷,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A的飽和溶液從t2℃降溫到t1℃時變?yōu)椴伙柡腿芤築.C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C.在t1℃時,A的溶解度等于C的溶解度D.當A中含有少量B時,可以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A19.圖一是A、B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t1℃時,將等質量的A和B分別加入盛有100g水的兩只燒杯中,充分攪拌并恢復至原溫度后,現(xiàn)象如圖二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燒杯甲中加入的是B,燒杯乙中加入的是AB.P點的意義是t2℃時A、B的溶解度相等C.若A中混有少量B物質,提純A常用降溫結晶的方法D.將t1℃時A、B兩物質的飽和溶液升溫到t2℃,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相等20.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a(chǎn)1℃時甲、乙、丙的飽和溶液,升溫到a2℃時都仍是飽和溶液B.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C.a(chǎn)3℃時,丙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至a1℃,溶液中溶質質量一定不變D.a(chǎn)1℃時,甲和丙溶解度相等21.如圖是KNO3和NaC1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B.t℃時,兩種物質的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相等C.30℃時,30gNaC1加入到100g水中可得到飽和溶液D.將40℃時一定質量的KNO3的飽和溶液降溫到20℃,該溶液中溶劑的質量保持不變22.提純含少量NaCl雜質的KNO3部分實驗過程如下。相關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①→②,KNO3的溶解度不變B.①→②,溶液中KNO3的質量分數(shù)不變C.②→③,溶液中NaC1的質量分數(shù)不變D.②→③,溶液中KNO3的質量分數(shù)減小23.固體物質A、B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①②③④是分別用100g水配制的不同狀態(tài)下A溶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狀態(tài)①是A的不飽和溶液,狀態(tài)②③④是A的飽和溶液B.②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大于①中C.除去A中少量的B,常采用蒸發(fā)結晶的方法D.60℃時A、B的飽和溶液降溫至10℃時析出晶體質量A>B24.冷卻熱飽和溶液法可以提純含極少量NaCl雜質的KNO3,部分實驗過程如下、相關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①→②,KNO3的溶解度不變B.①→②,溶液中KNO3的質量分數(shù)減小C.②→③,溶液中溶解了的KNO3的質量減小D.對③中固液混合物過濾,可用Ba(NO3)2溶液檢驗濾液中殘留的NaCl25.如圖為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甲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減小B.乙物質屬于易溶物質C.將t3℃的甲、乙飽和溶液降溫到t1℃,析出固體甲的質量一定大于乙D.在t3℃時,甲、乙兩物質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都約為28.6%答案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22頁答案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22頁參考答案:1.D【詳解】A、t1℃時,甲、乙溶液的狀態(tài)不能確定,所以等質量的甲、乙溶液的溶劑質量不一定相等,故錯誤;B、甲、乙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減小,但是確定溶液的質量分數(shù)大小,故t2℃時,不一定能通過降低溫度的方法將甲、乙的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故錯誤;C、甲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大,乙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不大,所以若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甲,故錯誤;D、甲、乙物質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變大,將t1℃時兩者的飽和溶液升溫至t2℃時,兩者變?yōu)椴伙柡腿芤?,溶質質量分數(shù)不變,由于t1℃時溶解度甲乙相等,故溶質質量分數(shù)甲乙相等;故升溫后溶液的質量分數(shù)甲=乙,正確;故選D。2.C【詳解】A、從圖像上可看出,10℃時,KNO3的溶解度比KCl小,故A錯誤;B、從圖像上可看出,KCl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的程度比KNO3小,故B錯誤;C、P點在硝酸鉀溶解度曲線的下方,表示該溫度下的不飽和溶液,可以繼續(xù)溶解硝酸鉀固體,故C正確;D、將60℃的KCl飽和溶液降溫至10℃,氯化鉀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溫而減小,降溫后有晶體析出,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減小,故D錯誤。故選C。3.B【詳解】A、t1℃時,甲、乙的溶解度相等,則二者的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shù)一定相等,不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shù)大小關系不確定,故A錯誤;B、t2℃時,甲的溶解度為55g,即該溫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甲的質量為55g,則該溫度下20g水中最多溶解甲的質量為11g,故該溫度下11g甲溶于20g水中,恰好形成飽和溶液,故B正確;C、由圖示可知,乙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不明顯,則乙中混有少量甲,若要提純乙,應采用蒸發(fā)結晶的方法,故C錯誤;D、t2℃時,將乙加入甲的飽和溶液中,甲的溶質質量不變,但是乙溶于甲溶液中使得溶液質量增大,所以溶質甲的質量分數(shù)減小,故D錯誤;故選B。4.D【詳解】A、由圖可知,80℃時,100ml水中約可加55gCuSO4溶液達到飽和,由比例可知,200ml水中可加約110gCuSO4,故選項說法錯誤;B、由圖可知,CuSO4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升高,故溫度下降CuSO4的溶解度也下降,實驗②中應變?yōu)轱柡腿芤?,故選項說法錯誤;C、由于析出晶體質量不同,在200ml水量不變的前提下,溶液中溶質質量不同,無法判定各溶液溶質質量分數(shù),故選項說法錯誤;D、在200ml水量不變的前提下,實驗②是從80℃降溫至20℃,實驗④是從40℃降溫至20℃,由圖可知,實驗②改變量較大,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D。5.C【詳解】A、溶解度跟溫度緊密相關,沒有明確溫度時,溶質的溶解度大小關系不能確定,故A錯誤;B、t1℃時,甲的溶解度為30g,即該溫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甲的質量為30g,此時溶液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故B錯誤;C、t2℃時,甲、乙的溶解度均為65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甲或者乙的質量為65g,即可形成飽和溶液。故t2℃時甲和乙各65g分別加入100g水中,均形成飽和溶液,故C正確;D、t2℃是甲和乙的飽和溶液降溫到t1℃時,甲、乙的溶解度均減小,所以甲和乙的飽和溶液降溫時均有晶體析出,故D錯誤;故選C。6.C【詳解】A.不指明溫度,不能比較硝酸鉀和氯化鉀的溶解度大小,選項錯誤;B.氯化鉀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較小,而硝酸鉀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較大,且隨溫度升高而增大,提純氯化鉀(含有少量硝酸鉀雜質)適宜用蒸發(fā)結晶的方法,選項錯誤;C.氯化鉀飽和溶液從t1℃升高溫度到t2℃,溶解度增大,溶液成為不飽和溶液,溶質、溶劑的質量都不變,溶質質量分數(shù)不變,選項正確;D.t1℃,硝酸鉀的溶解度為25g,將50g硝酸鉀加入50g水中,溶解12.5g硝酸鉀,得到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選項錯誤。故選C。7.D【詳解】A、由圖可知,10℃時,P點位于丙物質的溶解度曲線的下方,則圖中P點表示10℃時丙的不飽和溶液,選項錯誤;B、由圖可知,10℃時,甲、乙、丙三種物質的溶解度,丙的溶解度最大,選項錯誤;C、由圖可知,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且甲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而丙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反而減小,20℃時,甲、乙、丙飽和溶液降溫至10℃,甲、乙溶液中有固體晶體析出,丙溶液中無晶體析出,溶液中析出晶體的質量既與溶解度與溫度的關系有關,還與被降溫溶液的質量有關,題文中、甲、乙溶液的質量沒有明確,則無法比較甲、乙析出晶體的質量關系,選項錯誤;D、由圖可知,20℃時,乙的溶解度為30g,則20℃時,130g乙的飽和溶液中含有30g乙物質和100g水,向130g乙的飽和溶液中加入20g水,所得溶液中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選項正確。故選D。8.D【詳解】A.由于不知道溫度范圍,則不能比較兩種物質溶解度大小,該選項說法不正確;B.t1℃時,Na2CO3的溶解度為20g,則120g的Na2CO3飽和溶液中的溶質質量等于20g,該選項說法不正確;C.t2℃時,Na2CO3和NH4Cl的溶解度相等,則兩者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相等,但由于選項不確定兩者溶液是否飽和,則不確定兩者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是否相等,該選項說法不正確;D.由于Na2CO3受溫度影比較大,則將等質量的兩物質的飽和溶液由t2℃降溫至t1℃,Na2CO3析出晶體比較多,該選項說法正確;故選D。9.A【詳解】A、t2℃時,A物質的溶解度最大,C物質的溶解度最小,所以用等質量的A、B、C固體配成飽和溶液,需要的水最大的是C,C形成的溶液質量最大,選項說法正確,故選項A符合題意;B、A、B的飽和溶液質量沒有指明,從t1℃把溫度提升到t2℃,需加入的A、B的量無法確定,選項說法錯誤,故選項B不符合題意;C、t1℃時,根據(jù)圖中信息可知:A、C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但A、C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確定不了,選項說法錯誤,故選項C不符合題意;D、t2℃時,A的溶解度為50g,即在50g水中加入50gA,只有25gA溶解,形成75g的溶液,即所得溶液中溶質和溶液的質量比是25g:75g=1:3。故選項C不正確;故選A?!军c睛】本題難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體的溶解度曲線所表示的意義,及根據(jù)固體的溶解度曲線來解決相關的問題,從而培養(yǎng)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10.D【詳解】A、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是36g,所以將35g氯化鈉固體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是氯化鈉的不飽和溶液。選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B、5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小于硝酸鉀的溶解度,所以將等質量的氯化鈉和硝酸鉀兩種物質分別加入水配成飽和溶液,得到的飽和溶液的質量關系:NaCl溶液>KNO3溶液。選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C、KNO3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大,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小。所以當KNO3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鈉,可采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KNO3。選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D、“夏天曬鹽冬天撈堿”,利用的是碳酸鈉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較大,故在冬天撈堿,所以此“堿”的溶解度變化趨勢與硝酸鉀的相似。選項說法正確,符合題意。故選D。11.B【詳解】A、a、b的溶解度均隨溫度的升高而升高,c的溶解度均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故A錯誤;B、t2℃時N點的a溶液為不飽和溶液,M點的a溶液為飽和溶液,可通過加溶質或恒溫蒸發(fā)溶劑的方法將N點的a溶液轉變?yōu)镸點的a溶液,故B正確;C、將t1℃下a、c的飽和溶液分別升溫至t2℃,a溶解度增大,a飽和溶液變?yōu)椴伙柡腿芤?,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不變,c溶解度減小,有晶體析出,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減小,t2℃時a溶液溶質質量分數(shù)大于c溶液溶質質量分數(shù),故C錯誤;D、將t2℃時a的飽和溶液降溫到t1℃,有晶體析出,由于不知道a飽和溶液質量,故不能確定析出晶體的多少,故D錯誤。故選:B。12.D【詳解】A、根據(jù)溶解度表可知,KCl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不出現(xiàn)減小的情況,與曲線甲一致,代表KCl溶解度曲線的是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B、40℃時,氯化鉀的溶解度是40g,所以將50gKCl固體加入50g水中,只能溶解20g的固體,可得到70g溶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C、根據(jù)溶解度表可知,在80-90℃時,MgSO4和KCl的溶解度分別為52.9g-52.2g、51.1g-54.0g,兩種物質溶解度相等的溫度在80-90℃之間,所以t2的范圍為80~90,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D、將t3℃時MgSO4的飽和溶液降溫到t1℃,溶液由飽和先變?yōu)椴伙柡停苜|質量分數(shù)不變,溶解度再變小,再變?yōu)轱柡?,且析出晶體,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又變小。將t3℃時MgSO4的飽和溶液降溫到t1℃,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的變化情況是先不變后減小,說法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13.C【詳解】A、曲線甲溶解度受溫度影響大,所以甲曲線對應的是KNO3,選項不正確;B、40℃時KNO3飽和溶液中KNO3的質量分數(shù)為:,選項不正確;C、t1℃時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由表格可以看出在只有在20~30之間,才有相等的溶解度,因此t1的值應20~30之間,選項正確;D、t1℃時甲和乙溶解度相等,所以甲乙飽和溶液的質量分數(shù)也相等,將t1℃時甲和乙的飽和溶液升溫至t2℃時,由于溶解度都增大,溶液都變成了不飽和溶液,但溶質,溶劑質量都不變,所以甲乙飽和溶液的質量分數(shù)仍相等,選項不正確;故選:C14.B【詳解】A.t2℃時,甲、乙溶解度相等,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相等,若甲、乙配制成不飽和溶液,兩者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不一定相等,該選項說法不正確;B.t1℃時,甲的溶解度為2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20g甲,則甲飽和溶液中溶質和溶劑的質量比為20g:100g=1:5,該選項說法正確;C.甲、乙溶解度均隨溫度升高而增大,且乙溶解度受溫度影響比較小,則若乙中含有少量甲,應用蒸發(fā)結晶的方法提純乙,而不是降溫結晶,該選項說法不正確;D.t2℃時,丙的溶解度最小,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中丙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最小,但若配成不飽和溶液,則丙物質的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不一定最小,該選項說法不正確;故選B。15.D【詳解】A、10℃時,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所以飽和溶液濃度相同,升溫后兩種物質的溶解度都增大,變成不飽和溶液,溶液的組成不變,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相等,正確;B、甲乙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減小,30℃甲和乙的兩種飽和溶液降溫至10℃,溶液仍然飽和,10℃時,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相等,正確;C、30℃時,甲物質的溶解度是60g,所以將40g甲物質加入50g水中,50g水最多溶解30g甲,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質量為80g,正確;D、沒有告訴飽和溶液的質量,不能判斷析出晶體的質量到底是甲多還是乙多,錯誤。故選D。16.B【詳解】A、由圖可知,t℃時,氯化鈉和硝酸鉀的溶解度曲線相交于一點,說明該溫度下,NaCl和KNO3的溶解度相等,不符合題意;B、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0g,即該溫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g氯化鈉,符合題意;C、由圖可選,硝酸鉀和氯化鈉的溶解度均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加,硝酸鉀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小,故可采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硝酸鉀,不符合題意;D、將50℃的氯化鈉和硝酸鉀的飽和溶液分別降溫至20℃,降溫后,硝酸鉀和氯化鈉的溶解度均減小,均是飽和溶液,20℃時,溶解度:氯化鈉大于硝酸鉀,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氯化鈉大于硝酸鉀,不符合題意。故選B。17.D【詳解】A.t1℃時,氯化鉀的溶解度比硝酸鉀大,則將等質量的氯化鉀和硝酸鉀加入100g水中,氯化鉀溶解的多,而圖中乙燒杯中有固體剩余,說明是硝酸鉀,則甲燒杯中的溶質為氯化鉀,該選項說法不正確;B.t2℃時,硝酸鉀的溶解度和氯化鉀相等,則將溫度升高到t2℃時,乙燒杯中也沒有固體剩余,該選項說法不正確;C.硝酸鉀和氯化鉀的溶解度均隨溫度升高而增大,且硝酸鉀受溫度影響比較大,則若KNO3中混有少量KCl,應采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KNO3,該選項說法不正確;D.降溫時,硝酸鉀溶解度減少的比氯化鉀大,則將等質量的硝酸鉀和氯化鉀的飽和溶液由t3℃時降溫至t2℃時,硝酸鉀析出晶體比較多,該選項說法正確;故選D。18.A【詳解】A.由圖可知,A的溶解度隨溫度降低而減小,則將A的飽和溶液從t2℃降溫到t1℃時,有晶體析出,依然是飽和溶液,該選項說法錯誤;B.由圖可知,C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該選項說法正確;C.由圖可知,在t1℃時,A的溶解度等于C的溶解度,該選項說法正確;D.由圖可知,A、B的溶解度隨溫度降低而減小,且A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比較大,則當A中含有少量B時,可以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A,該選項說法正確;故選A。19.D【詳解】A、由圖一溶解度曲線可知:t1℃時,B的溶解度大于A,結合圖二可知,燒杯甲中加入的是B,燒杯乙中加入的是A,說法正確;B、由圖一溶解度曲線可知:P點(交點)的意義是t2℃時A、B的溶解度相等,說法正確;C、由圖一溶解度曲線可知:若A中混有少量B物質,因為A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大,提純A常用降溫結晶的方法,說法正確;D、由圖一溶解度曲線可知:t1℃時A的溶解度大于B,所以t1℃時A的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shù)大于B飽和溶液,升溫到t2℃,A、B兩物質的溶解度增大,均由t1℃時的飽和溶液變?yōu)閠2℃的不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shù)不變,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A>B,說法不正確。故選D。20.C【詳解】A、a1℃時,甲、乙、丙的飽和溶液,升溫到a2℃時,升溫后,甲、乙的溶解度增加,變?yōu)椴伙柡腿芤海娜芙舛葴p小,還是飽和溶液,不符合題意;B、溶解度比較,應指明溫度,否則無法比較,不符合題意;C、a3℃時,丙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至a1℃,降溫后,溶解度增加,變?yōu)椴伙柡腿芤?,無溶質析出,溶質質量不變,符合題意;D、由圖可知,a1℃時,甲和乙溶解度相等,不符合題意。故選C。21.D【詳解】A、不知道溫度范圍,不能比較兩種物質溶解度大小,選項不正確;B、t℃時兩種物質溶解度相等,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施工現(xiàn)場施工防恐怖襲擊制度
- 現(xiàn)代科技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前景
- 科技教育與家庭教育的融合策略
- 拆除工程專項施工方案和技術措施
- 個人與單位借款合同模板大全
- 專業(yè)拳擊教練聘任合同
- 產(chǎn)學研合作協(xié)議合同新
- 個人雇傭合同樣本
- 個人購房抵押借款合同范本
- 個人車輛投資共享合同2025
- 2023年小升初簡歷下載
- 廣府文化的奇葩
- 公路工程標準施工招標文件(2018年版)解析
- 煉鋼廠增效降本攻關方案
- 七年級地理下冊期末試卷(人教版)
- 第八節(jié) 元代散曲
- 《自動化專業(yè)導論》課程教學大綱
- 三年級上語文開學第一課
- 消防設施維護與日常檢查培訓講義
- 良性陣發(fā)性位置性眩暈完整版本課件
- 典當業(yè)務計劃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