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生活》百舸爭流的思想(含馬克思主義以哲學)_第1頁
《經濟生活》百舸爭流的思想(含馬克思主義以哲學)_第2頁
《經濟生活》百舸爭流的思想(含馬克思主義以哲學)_第3頁
《經濟生活》百舸爭流的思想(含馬克思主義以哲學)_第4頁
《經濟生活》百舸爭流的思想(含馬克思主義以哲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必修四第一單元生活智慧與時代精神第三十二課百舸爭流的思想(馬哲)2.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區(qū)別1.哲學的基本問題核心考點突破馬克思主義哲學32.百舸爭流的思想哲學的基本問題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易錯剖析矯正5.馬克思主義哲學(特征)3.唯物主義的基本特征4.唯心主義的基本特征1.哲學的基本問題就是哲學的基本派別2.承認物質利益就是唯物主義,強調精神作用就是唯心主義唯物主義唯心主義可知論不可知論(誰為第一性)(有無同一性)是什么呢?為什么?(物質和意識)哲學的基本問題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思維和存在誰決定誰思維能不能正確反映存在存在決定思維思維決定存在承認能正確反映存在否認能正確反映存在講解點1哲學的基本問題【易錯點1】哲學的基本問題就是哲學的基本派別。(1)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它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思維與存在何者為本原的問題。二是思維和存在有沒有同一性的問題,即思維能否正確認識存在的問題。(2)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是兩種根本對立的世界觀,是哲學中的兩個基本派別。(3)對思維和存在何者為本原的問題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

觀點錯誤二者也存在聯(lián)系:二者區(qū)別:是什么是什么訓練(2013·天津卷文綜)近年來,人類對物質世界的探索不斷取得新的進展。2012年3月,

大亞灣中微子實驗國際合作組織宣布發(fā)現了一種新的中微子振蕩,有助于破解反物質消失之謎。2013年3月,清華大學和中國科學院聯(lián)合宣布首次在實驗上觀測到量子反常霍爾效應,被譽為“一個諾貝爾獎級別的發(fā)現

”。科學家的這些發(fā)現再次證明A.思維與存在具有同一性

B.存在就是被感知C.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

D.哲學源

于對世界的驚異本題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思的能力及運用知識的能力,難度中等。近年來,人類對物質世界的探索不斷取得新的進展,如中微子振蕩、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發(fā)現,證明了客觀世界是可知的,A正確;B選

項是唯心主義觀點,不選;D選項錯誤,哲學的智慧源于人類的實踐活動,不選;C選項表述正確但與材料無關,不選。故答案選A。解析答案【典例1】請完成《創(chuàng)新設計》對應訓練題。哲學的基本派別主觀唯心主義客觀唯心主義唯物主義唯心主義物質和意識(思維和存在)誰是世界的本源(何者為第一性)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辯證歷史唯物主義1.根本分歧:

講解點2

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區(qū)別2.

根本觀點:

唯物主義的根本觀點是:物質是本原,先有物質后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意識依賴于物質。

唯心主義的根本觀點是:意識是本原,先有意識后有物質,意識決定物質,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物質依賴于意識。根本對立①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②上帝七天創(chuàng)造世界。③存在就是被感知。④形存而神存,形謝而神滅。⑤實事求是,求真務實。⑥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⑦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判斷:下列觀點中,屬于唯物主義的有哪些?在觀點后面打“√”號。√√√小試牛刀【易錯點2】承認物質利益就是唯物主義,強調精神作用就是唯心主義(1)對思維和存在何者為本原的問題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是世界的本原,先有物質后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唯心主義認為,意識是世界的本原,先有意識后有物質,意識決定物質。

(2)追求物質利益不一定就是唯物主義,如果不從實際出發(fā),主觀蠻干去追求物質利益,就是唯心主義的表現;強調精神作用不一定就是唯心主義,如果是在承認物質決定意識的前提下,重視意識的作用,就不是唯心主義?;靖拍钆邋e誤所在逐一剖析訓練(2010·山東文綜)有一首英語兒歌這樣唱道:“告訴我為什么星辰閃耀,告訴我為什么常春藤纏繞……因為上帝創(chuàng)造星辰閃耀,因為上帝創(chuàng)造常春藤纏繞……”美國一位著名科普作家這樣改動了歌詞:“核聚變讓星辰閃耀,向性運動讓常春藤纏繞……”這一改動反映了 (

)。①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區(qū)別②直接聯(lián)系與間接聯(lián)系的區(qū)別③科學精神與宗教精神的區(qū)別④可知論與不可知論的區(qū)別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本題以歌詞內容為背景材料,考查學生對哲學派別劃分的理解和掌握。英語兒歌將“星辰閃耀”、“常春藤纏繞”的原因歸結為上帝創(chuàng)造,是客觀唯心主義的表現,是宗教精神的體現;而科普作家將這一原因歸結為自然界中本來就客觀存在的物理運動,是唯物主義的表現,是科學精神的體現。①③入選;②④與題意不符?!镜淅?】解析答案請完成《創(chuàng)新設計》對應訓練。解題方法引文型選擇題快速解答方法1透視主旨法。引文為題干,題肢為基本理論知識。綜合提煉引文的中心意思,認真分析各個題肢,選出相符合的題肢。方法2臆斷排除法。將斷章取義、望文生義和說法絕對化的題肢加以排除即可。第一步,細細品讀引文,準確、全面獲取背景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第二步,運用政治學科思維,對引文進行針對性分析。按“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的思路進行分析。第三步,仔細推敲題肢與引文的內在聯(lián)系,選出最佳答案。

講解點3

唯物主義的基本形態(tài)——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機械(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當代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自主閱讀思考:唯物主義三種基本形態(tài)的基本觀點分別是什么?其各有什么優(yōu)點或局限性?(1)中國古代的“五行”學說認為:水、火、木、金、土五種物質是世界的本原。五行相生相克,產生萬物。(2)赫拉克利特認為,萬物的本原是“火”。“火生氣,氣生水,水生土,土又還原成火。(3)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認為:“水”是萬物的本原(1)17世紀法國哲學家伽森狄認為宇宙由原子和虛空構成,原子是永恒運動的,虛空是原子運動的場所。世界是物質的世界,“物質是按一定次序結合的,不可分、不可滅的原子的總和?!保?)伽森狄和霍爾巴赫是17、18世紀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哲學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們關于物質的觀點可以概括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19世紀末20世紀初,物理學領域的兩大發(fā)現:其一是放射性現象的發(fā)現。其二是電子的發(fā)現。第二個發(fā)現表明原子不是最小的物質單位,其中還有電子這一更小的微粒,而且電子可以隨著自身速度變化而變化。

唯物主義形態(tài)基本觀點局限性或優(yōu)點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1.否認世界是神創(chuàng)造的2.認為世界是物質的

只是一種猜測,沒有科學根據。把物質歸結于具體的物質形態(tài)把物質歸結為自然科學意義上的原子,認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屬性就是物質的屬性

具有機械性,形而上學性和歷史觀上的唯心主義等局限性

正確揭示了物質世界的基本規(guī)律,反映了社會歷史發(fā)展的客觀要求,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無產階級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1.世界的本質是物質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物質決定意識。2.意識具有主觀能動性比一比訓練①排除,是主觀唯心主義。世界是一團永恒的活火,是古代樸素唯物主義。人是機器,是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物質是標志客觀實在的哲學范疇,說明了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是辯證唯物主義。(2013·福建文綜)以下選項能夠正確反映唯物主義三種基本形態(tài)演進順序的是①存在就是被感知

②人是機器,思想是人腦的特性③世界是一團永恒的活火

④物質是標志客觀實在的哲學范疇A.③→④→②B.②→③→④

C.③→②→④D.②→①→③【典例3】解析答案請完成《創(chuàng)新設計》對應訓練題。

講解點4

唯心主義的基本形態(tài)——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自主閱讀思考:唯心主義兩種基本形態(tài)的基本觀點分別是什么?1.“眼開則花開,眼閉則花寂”、“心外無物”(明)王守仁2.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南宋)陸九淵3.“只要閉上眼睛,世界上就沒有什么懸崖”?!按嬖诩幢桓兄薄拔锸怯^念的集合”。(英)貝克萊4.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議論不已?;菽苓M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秹洝?.“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1.世界是“理念”的影子。(希臘)柏拉圖2.“絕對精神”產生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德)黑格爾3.“理在事先”。(宋)朱熹4.這種精神,不是指人的主觀精神,而是指脫離人而單獨存在的所謂“客觀”精神唯心主義形態(tài)基本觀點主觀唯心主義客觀唯心主義

把人的主觀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覺、心靈等)夸大為唯一的實在,當成第一性的東西,認為客觀事務以至整個世界,都依賴于人的主觀精神。

把客觀精神(如上帝、理念、絕對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認為現實的物質世界只是這些客觀精神的外化和表現。比一比訓練歷史唯心主義是關于人類社會發(fā)展的非科學的歷史觀,認為社

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人們的思想動機是社會發(fā)展的根本原因,否認社會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材料中安倍晉三的言論,否認歷史,旨在為日本的侵略歷史翻案,顯然,這是否認歷史客觀性的唯心主義觀點,故

選A,其余選項均不合題意。(2013·重慶文綜)1937年日本發(fā)動全面侵華戰(zhàn)爭,中國軍民奮起抗戰(zhàn)。隨著雙方力量的此消彼長,1945年中國取得抗戰(zhàn)全面勝利。1972年中日建立外交關系。1995年日本首相村山富市發(fā)表談話,承認侵略并道歉。2013年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提出,“侵略”的定義在學術界或國際上都沒有定論,在國與國的關系中,從不同角度看這一問題的結論也不同。安倍晉三的言論旨在為日本的侵略歷史翻案

,體現了其()A.否認歷史客觀性的唯心主義觀點B.歷史認識中的主觀能動性思想C.關于真理的具體性、條件性思想D.英雄創(chuàng)造歷史的唯意志主義觀點【典例4】解析答案請完成《創(chuàng)新設計》對應訓練。哲學中的“兩個對子”唯物主義其一其二(從屬)唯心主義辯證法形而上學分歧世界是什么(世界的本原是物質還是意識)世界是怎么樣(世界的狀態(tài))的全面、聯(lián)系、發(fā)展片面、孤立、靜止拓展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唯心主義辯證唯心主義形而上學唯心主義唯物論和辯證法的統(tǒng)一。世界的本原是物質,物質是發(fā)展的聯(lián)系的矛盾的。世界的本原是物質,否認運動、否認發(fā)展,否認聯(lián)系世界的本原是精神,世界是一個不斷運動變化和發(fā)展的過程。矛盾是發(fā)展過程的內在源泉和根本動力。世界本原是精神,否認運動,否認發(fā)展,否認聯(lián)系

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條件基本特征中國化階級基礎自然科學基礎直接理論來源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產物唯物論和辯證法的統(tǒng)一自然觀和歷史觀的統(tǒng)一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tǒng)一統(tǒng)一于實踐為基礎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脈相承與時俱進一起來回憶吧!科學發(fā)展觀講解點5

馬克思主義哲學實踐性科學性革命性其科學性就在于其全部理論

來源于實踐、又在實踐中檢驗、完善。其科學性和革命性都源于實踐,統(tǒng)一于實踐。其革命性就在于它是“改變世界”的科學、指導人類解放的科學。實踐觀點是馬克思主義首要的基本的觀點。(自然界、人類社會、思維三大領域中實踐都起決定作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實現了實踐基礎上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tǒng)一。(從作用上說)馬克思主義哲學區(qū)別于舊哲學的最重要、最顯著的特征:——實踐性疑難解讀訓練(2012·江蘇單科,26,2分)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以前,即便是在自然觀上相當堅定的唯物主義者,一旦進入社會領域,總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義;而馬克思主義哲學卻能在歷史觀上堅持唯物主義。這主要得益于它堅持(

)。①人類社會的物質性②社會生活本質上是實踐的③唯物辯證的自然觀④社會發(fā)展總趨勢是上升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本題主要考查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的相關知識。馬克思主義哲學從實踐出發(fā)認識人和社會,把社會生活的本質歸結為實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