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二輪復習歷史課件(老高考舊教材)第3講中華文明的成熟與繁榮隋唐宋元時期-1_第1頁
高考二輪復習歷史課件(老高考舊教材)第3講中華文明的成熟與繁榮隋唐宋元時期-1_第2頁
高考二輪復習歷史課件(老高考舊教材)第3講中華文明的成熟與繁榮隋唐宋元時期-1_第3頁
高考二輪復習歷史課件(老高考舊教材)第3講中華文明的成熟與繁榮隋唐宋元時期-1_第4頁
高考二輪復習歷史課件(老高考舊教材)第3講中華文明的成熟與繁榮隋唐宋元時期-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講中華文明的成熟與繁榮——隋唐、宋元時期1234567891011121314一、選擇題1.(2023四川蓉城名校聯(lián)盟高三第二次聯(lián)考)下表為不同文獻關于隋朝開皇十四年饑荒的記載,這說明(

)記載文獻隋開皇十四年大旱,人多饑乏。是時,倉庫盈溢,竟不許賑給,乃令百姓逐糧。隋文帝不憐百姓而惜倉庫……古人云:“百姓不足,君孰與足?”(唐)吳兢《貞觀政要》開皇十四年……關中大旱,民饑,上(隋文帝)遣左右視民食,得豆屑雜糠以獻。上流涕以示群臣,深自咎責,為之不御酒肉者,殆將一期。(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鑒》A.實證歷史須憑靠考古 B.歷史記載沒有客觀性C.歷史真實需多重考辨

D.歷史解釋具有多樣性C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根據(jù)材料中不同文獻對隋朝開皇十四年饑荒的記載,可看出不同時代對同一歷史事件解釋不同,故歷史真實需要多重考辨,故選C項。12345678910111213142.唐初,科舉考試由吏部考功員外郎主持。開元二十四年(736年),唐玄宗詔令由禮部侍郎主持科舉考試,中舉及第的士人還要參加由吏部主持的以身、言、書、判為內容的銓選考核,銓選合格后才有資格被授官。這一變化表明,唐玄宗前期(

)A.中樞權力機構的相互制衡B.士人的社會地位逐漸下降C.君主專制制度發(fā)生變化D.官員的行政能力受到重視D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根據(jù)材料可知,對于通過科舉考試的士人要對其進行行政能力方面的銓選考核,且考核合格才會被授予官職,反映了重視官員的實際的行政能力,D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通過科舉考試選拔人才的變化,并沒有體現(xiàn)中樞權力機構的運行,不能反映中樞權力機構的相互制衡,排除A項;材料反映的是通過銓選選拔具有行政能力的官員,與士人的社會地位無關,排除B項;材料沒有反映君主專制制度發(fā)生變化,排除C項。12345678910111213143.(2023山西晉中二模)下表為唐朝前期浙江人口變化情況。引起這一時期浙江人口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時間人口數(shù)(人)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占全國人口比重(%)640年(貞觀十四年)7922077.783.84713年(開元元年)226631922.264.94752年(天寶十一年)452931544.497.54A.安史之亂的影響B(tài).經濟重心的南移C.江南經濟的發(fā)展D.北方人口的南遷C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結合材料及所學可知,安史之亂前,隨著江南經濟的發(fā)展,浙江人口總量、人口密度及占全國人口比重不斷提升,故選C項;752年安史之亂尚未發(fā)生,且唐朝時期北方人口大量南遷是在安史之亂之后,故排除A、D兩項;經濟重心南移完成于南宋,故排除B項。12345678910111213144.(2023河南五市二模)唐憲宗時,商業(yè)領域出現(xiàn)了“飛錢”?!帮w錢”亦稱“便換”,辦法是:商人在京城把錢交給地方某道設在長安的進奏院,或者交給某軍府、某使節(jié)、某富家,憑合券再到指定地方取現(xiàn)錢。“飛錢”的出現(xiàn)(

)A.適應了商品經濟發(fā)展的需要 B.直接催生了商幫出現(xiàn)C.有效地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

D.有利于完善貨幣體系解析

由材料可知,飛錢使得商人在商品交易活動中不必攜帶大量現(xiàn)金,憑合券可到指定地方取現(xiàn)錢,既安全又能免去許多麻煩,適應了商品經濟發(fā)展的需要,故選A項;商幫出現(xiàn)在明清時期,與材料時間信息不符,排除B項;飛錢是商品經濟發(fā)展的產物,與政府財政無關,排除C項;飛錢是古代的一種匯兌業(yè)務形式,不屬于貨幣,排除D項。A12345678910111213145.隋唐時期的書法藝術,融匯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創(chuàng)造出了新風格。對此理解準確的是(

)A.隋唐書法藝術難以超越B.國家統(tǒng)一促進文化交流C.君主開明有助藝術繁榮D.對外開放利于藝術多元B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由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隋唐時期國家統(tǒng)一,經濟繁榮,開放包容的文化政策推動書法藝術的發(fā)展,故選B項;“難以超越”表述過于絕對,排除A項;隋唐時期不是所有的君主都是明君,排除C項;材料只有書法藝術,并未提及其他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無法體現(xiàn)出多元化,排除D項。12345678910111213146.(2023四川綿陽一模)初唐詩人郭震《古劍篇》云:“何言中路遭棄捐,零落漂淪古獄邊。雖復塵埋無所用,猶能夜夜氣沖天?!痹凇度稀穼懙?“塞外虜塵飛,頻年出武威。死生隨玉劍,辛苦向金微。久戍人將老,長征馬不肥。”這兩首詩折射出當時(

)A.鑄劍技術的革命性突破 B.民生凋敝的社會現(xiàn)實C.藩鎮(zhèn)割據(jù)削弱中央集權

D.積極進取的時代精神解析

根據(jù)材料可知,這兩首詩寓意顯豁、思想尖銳、態(tài)度嚴正,其見識、膽略、豪氣是可貴可敬的,對壓抑于下層的士子有感奮激發(fā)的作用,折射出積極進取的時代精神,故選D項;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鑄劍技術在當時并沒有取得突破,排除A項;唐初民生并未凋敝,排除B項;藩鎮(zhèn)割據(jù)削弱中央集權屬于唐朝中后期的特征,而材料屬于初唐詩歌,排除C項。D12345678910111213147.(2023重慶巴蜀中學高三月考)宋太祖杯酒釋兵權后鼓勵武將“擇便好田宅市之,為子孫立永遠不可動之業(yè)”,多數(shù)武將照做。后來宋真宗在《勸學詩》中寫道:“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上述材料反映了宋朝 (

)A.崇文抑武的治國理念B.社會價值取向的變化C.門第觀念的逐漸淡化D.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A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根據(jù)宋太祖和宋真宗的話可知,材料反映出崇文抑武的治國理念,故選A項;材料提到的是宋代皇帝宋太祖和宋真宗對文官和武將的態(tài)度及輿論導向作用,而不是社會價值取向的變化,排除B項;材料提到的是宋代統(tǒng)治者治國理念的變化,而不是門第觀念的變化,排除C項;材料是關于宋代皇帝對文官和武將的態(tài)度,與土地兼并的政策無關,排除D項。12345678910111213148.(2023重慶高三9月月考)從唐代中后期到宋代,宰相逐漸被納入政務裁決和執(zhí)行部門的體系之中,更多地作為“參總庶務”的政務官而不是“坐而論道”的咨詢者。這一看法揭示出,唐宋時期中樞權力的演化趨勢是(

)A.中央行政分工明確 B.中樞體系運轉有序C.專制皇權不斷加強

D.宰相地位逐步抬升解析

根據(jù)材料可知,宰相職權朝著掌管具體政務的方向發(fā)展,說明宰相職權受到限制,皇權不斷加強,故選C項;材料主旨是宰相權力的變化,沒有涉及中央行政分工,排除A項;材料主旨是宰相權力的變化,沒有涉及其他職位,不能判斷運轉問題,排除B項;根據(jù)材料“宰相逐漸被納入政務裁決和執(zhí)行部門的體系之中”可知,宰相權力受到限制,而非地位抬升,排除D項。C12345678910111213149.(2023重慶模擬)宋代書籍出版業(yè)逐漸成為一個新的手工業(yè)生產部門,由此形成了許多印刷出版的手工作坊和工場。出版業(yè)中各類書店集編輯、印刷加工、成品銷售于一體。據(jù)此可知(

)A.印刷技術發(fā)展推動經營方式變革B.商業(yè)資本主導城市手工業(yè)發(fā)展C.理學傳播促進文化教育走向興盛D.商人成為知識的主要生產者和傳播者A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根據(jù)材料可知,由于印刷技術的發(fā)展,書店已經不是單一的經營活動,而是集多種經營方式于一體,印刷技術發(fā)展推動經營方式變革,故選A項;根據(jù)材料可知,宋代印刷業(yè)的發(fā)展推動了與印刷相關的手工業(yè)的發(fā)展,而不是由商業(yè)資本推動,排除B項;材料反映的是手工業(yè)的發(fā)展,沒有體現(xiàn)文化教育的興盛,排除C項;商人只是通過出版、銷售成為知識的傳播者之一,不是知識的生產者,排除D項。123456789101112131410.(2023遼寧名校聯(lián)盟高三聯(lián)考)唐代之前商人奉行“千里不販糴”的行規(guī),主要原因是遠距離運糧成本高。至宋代,“富商大賈,自江淮賤市粳稻,轉至京師,坐邀厚利”,并涌現(xiàn)出一批商業(yè)重鎮(zhèn),包括臨清、聊城、濟寧、徐州、淮安、揚州、鎮(zhèn)江等。這反映出(

)A.水運交通發(fā)展推動長途販運的興盛B.抑商政策廢弛影響商人的社會地位C.區(qū)域經濟繁榮促進地域性商幫興起D.城市商業(yè)繁榮導致經濟重心的南移A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由于航運業(yè)的發(fā)展和經濟重心的逐漸南移,宋代糧食長途販運興盛,運河沿線出現(xiàn)了一批商業(yè)重鎮(zhèn),故A項正確;B項在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排除;地域性商幫興起是在明清時期,C項錯誤;D項因果倒置,排除。123456789101112131411.(2023江西南昌二模)觀察下面兩圖,與隋朝相比,元朝水運的變化緣于 (

)圖1

隋朝大運河示意圖

圖2

元朝運河、海運路線圖

A.政治中心的轉移 B.對外貿易的發(fā)展C.經濟重心的南移

D.疆域面積的擴大A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隋朝和元朝大運河的主要功能都是漕運,隋朝政治中心在洛陽,所以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元朝政治中心在大都,所以大運河和海運的目的地都在大都,因此材料中變化的原因是政治中心的轉移,故選A項;大運河的主要功能是漕運,與對外貿易無關,排除B項;兩宋時期經濟重心已經完成南移,排除C項;大運河的變化與疆域面積擴大無關,排除D項。123456789101112131412.(2023河南鄭州二模)有學者認為,宋代的山水畫展現(xiàn)的題材、主題、思想感情,與六朝以至唐代的人物畫有較大不同。如下圖: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圖》描繪了幾位衣著艷麗的貴族婦人賞花游園,北宋范寬的《溪山行旅圖》中描繪了運載貨物的商旅行進在山徑中。這反映了宋代(

)A.重農抑商政策的改變 B.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C.世俗文化的發(fā)展趨勢

D.開放包容的時代氣息C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由材料可知,隨著兩宋時期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市民文化興起,繪畫中由貴族婦人賞花游園到運載貨物的商旅體現(xiàn)出繪畫更關注普通市民的文化生活,反映出世俗文化的發(fā)展,故選C項;重農抑商是中國古代歷代的政策,并未改變,排除A項;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是西方文藝復興時期繪畫的特點,與材料內容無關,排除B項;開放包容強調對其他地域文化的吸收融合,由材料無法推知,排除D項。1234567891011121314二、非選擇題13.(2023湖南岳陽一模)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早期儒家傳統(tǒng)中,士的形象往往會與“貧”分不開。但到宋代,中國的社會結構發(fā)生了變化,魏晉至隋唐時期的豪門階層漸次衰落,代之而起的是新興的布衣階層。宋人鄭樵總結道:“自五季以來,取士不問家世,婚姻不問閥閱?!边@種不問家世而取士的姿態(tài),隨著科舉制度的嚴密化,無疑會加速社會階層的流動。相應地,宋代商業(yè)經濟繁榮,社會中也出現(xiàn)了都市貧民階層?!幾詮埼臐端未葷贫扰c當代扶貧》1234567891011121314材料二

縱觀中國的法制史,從商鞅變法開始,就規(guī)定商人及其子孫不得入仕,又將社會化為士、農、工、商四等,商人處于社會的最底層,在社會上處處受到歧視。一直到宋代,這種局面才發(fā)生了轉變,商人的社會地位得到了巨大的提高,商人不再是低位的“雜類”,商業(yè)也不再是君子不齒的“賤業(yè)”。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商人被編入坊郭戶,成為國家編戶齊民,具有民事主體地位。兩宋法律賦予了商人很多的權利,如參與國家政策的制定?!訉O可以入朝做官,并且其人身財產受到國家法律的保護等。——摘編自楊軍、劉金《試析兩宋經濟立法的專門化對兩宋社會及后世的影響》1234567891011121314(1)根據(jù)材料一,概括宋代社會結構的變化,并簡析其原因。

參考答案

變化:豪門階層衰落;平民階層興起;都市貧民階層出現(xiàn)。原因:科舉考試和婚姻不問家世,加速社會階層的流動;商品經濟的繁榮,貧富分化加劇。1234567891011121314(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圍繞“商人地位變化與社會生活”展開論述。(要求:自擬論題,史論結合,論證充分,表述清晰。)參考答案

示例一論題:商人社會地位的提高有利于社會生活的繁榮。宋朝政府讓商人參與國家政策的制定,允許商人子弟參加科舉考試、入朝做官等措施表明重農抑商政策松動,商人得到社會、國家的肯定。這一切推動商品經濟的發(fā)展,面對大眾的基層市場蓬勃涌現(xiàn),城市也得到很大發(fā)展,社會階層流動加快,適應市民需要的文藝、娛樂生活更加豐富。商人社會地位的提高,促進了商業(yè)的發(fā)展,有利于社會生活的繁榮。1234567891011121314示例二論題:社會生活的進步有利于商人社會地位的提高。宋代,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農業(yè)、手工業(yè)發(fā)展,人們對社會生活的要求也有所提高,為適應社會經濟的變化,政府適當放松了對社會的控制,重農抑商政策松動,政府讓商人參與國家政策的制定,允許商人子弟參加科舉考試、入朝做官,商人得到社會、國家的肯定。社會生活的發(fā)展客觀上推動著商品經濟的發(fā)展,也有利于商人社會地位的提高。123456789101112131414.(2023四川蓉城名校聯(lián)盟高三聯(lián)考)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從上圖中任選3個及以上相關信息,自擬一個主題,運用所選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圍繞主題予以闡釋。(要求:史論結合,史實準確,邏輯清晰。)1234567891011121314參考答案

示例一選取信息:三教合一;李白、杜甫的詩歌;胡旋舞。主題:隋唐時期的文化呈現(xiàn)多元的特點。論述:隋唐時期,尤其是唐朝,國家統(tǒng)一,政府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民族交流、交融十分頻繁。其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