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高等教育文學類自考-00815西方文論選讀歷年考試高頻考點試題附帶答案(圖片大小可自由調整)第1卷一.參考題庫(共25題)1.“法蘭克福學派”述評。2.自然美學觀點認為()A、模仿自然B、美在和諧C、美即功用3.堯斯是()A、意識流文學理論的代表B、象征主義文論的代表C、接受美學的代表D、新批評的理論家4.簡述桑蒂克斯的“意圖與效果的矛盾”思想。5.悲劇性格提出哪些具體要求?6.簡述康德對藝術的分析。7.萊辛論詩與畫的區(qū)別時他主要想說的意思是()A、詩歌的節(jié)奏感優(yōu)于繪畫B、繪畫的表現(xiàn)力優(yōu)于詩歌C、詩歌在表現(xiàn)力和整體的優(yōu)越性上強于繪畫D、詩與畫二者無所謂誰更優(yōu)越8.叔本華是如何論述悲劇與人生之間的關系的?9.蘭波是唯美主義文論家10.在布封看來,真正的風格是怎樣構成的?11.《伊安》是哪位文論家的作品()A、亞里士多德B、賀拉斯C、王爾德D、柏拉圖12.《拉奧孔》是一部什么樣的著作?13.三一律14.黑格爾是如何論述藝術美的三種類型的?15.悲?。▉喞锸慷嗟拢?6.黑格爾關于人物性格的論述與我們通常所說的“典型環(huán)境與典型性格”有何關系?17.美意味著對世界的本質結構的否定這是誰的理論觀點()A、薩特B、瑞恰茲C、盧卡挈D、堯斯18.康德從哪些方面分析了審美判斷的特征,這幾個方面的關系是什么??19.秦納是()A、英國文論家B、法國美學家C、德國藝術理論家D、美國文學批評家20.錫德尼是怎樣認識詩和詩人的地位的?21.黑格爾認為如何才能真正實現(xiàn)他所說的創(chuàng)造性想象?22.賀拉斯在《詩藝》中提出了哪些具體的文藝原則?23.《〈克倫威爾〉序言》24.朗吉弩斯的《論崇高》25.賀拉斯在文論上的著作是(),這原是給羅馬貴族皮索父子的一封信。A、《詩藝》B、《建筑十書》C、《詩學》第2卷一.參考題庫(共25題)1.別林斯基所說的“對直理的直感的理解”、“對真理的直感的默察”和“純粹思維”等三種思維形式在歷史框架中意味著什么?2.阿伯拉爾的()是活學活用一切推論中無可爭議的指導著辯證法的典范,從而贏得“辯證法騎士”的稱號。A、《是與否》B、《方法論》C、《邏輯學初段》D、《倫理學,或自我認識》3.()于1795年寫了《論樸素的詩和感傷的詩》,標志著他從觀念轉向現(xiàn)實,從自由的化身與自然的化身的對立轉向二者的結合。A、席勒B、康德C、費希林D、謝林4.利普斯是如何闡述“內模仿”的?5.怎樣理解布封所說的“風格卻就是本人”?6.畢達哥拉斯學派的美學觀點是()A、美在和諧B、模仿自然C、美即功用7.亞里斯多德認為文藝對人格的養(yǎng)成提供了什么積極的價值?8.亞里斯多德為什么說悲劇比史詩的價值更高?9.簡述哈桑所闡述的后現(xiàn)代主義本質特征:“不確定的內在性”10.《荒原中的女權主義批評》的作者是()A、薩義德B、肖沃爾特C、薩特D、費什11.形式主義文學思潮是19世紀()國文藝界的先鋒派。A、法國B、俄國C、德國D、奧地利12.馬爾庫塞的“造反的美學”思想述評。13.黑格爾是如何理解“作風”的?14.“三一律”是由()提出的。A、亞里士多德B、賀拉斯C、16世紀《詩學》的意大利注釋家D、薄伽丘15.()是完全的社會學觀點的代表。A、蘇格拉底B、柏拉圖C、亞里士多德16.《愛彌兒》的作者是()A、拉哈伯B、狄德羅C、盧梭D、伏爾泰17.“美是生活”這個唯物主義命題是()提出的。A、別林斯基B、赫爾岑C、車爾尼雪夫斯基D、卡萊爾18.海德格爾認為藝術作品的來源不是()A、藝術品B、作者C、藝術D、大地E、讀者19.簡述夏夫茲伯里關于美的思想。20.康德美學思想述評。21.費萊《批評的剖析》談到了()A、歷史批評B、倫理批評C、原型批評D、技巧批評E、政治批評22.古希臘美學思想是同()一起產生的。A、古典藝術B、古典文學C、自然哲學23.海德格爾認為藝術作品的本源不是()A、藝術品B、作者C、藝術D、大地E、接受主體24.自然主義又被稱作()A、浪漫主義B、現(xiàn)實主義C、頹廢浪漫主義D、黑色現(xiàn)實主義25.簡述薩特美學思想的特征。??第3卷一.參考題庫(共25題)1.黑格爾提出了哪些藝術“沖突”的方式,他對此又是如何理解的?你對此有何看法??2.尼采《悲劇的誕生》論到了()A、古典藝術B、浪漫主義文學C、酒神精神D、日神精神E、基督精神3.“卡塔西斯”是什么意思?4.亞里士多德對悲劇的認識與柏拉圖()A、完全一致B、不一致C、相似D、在似與不似之間5.黑格爾的情境·情節(jié)·情致6.簡述左拉的自然主義理論主張。7.賀拉斯寫作了()A、《詩學》B、《詩藝》C、《為詩辯護》D、《詩學界定》8.應該如何理解《論崇高》中的“崇高”?9.《批判力批判》在康德的整個哲學體系中處于什么位置?這里所謂“批判”是什么意思?10.黑格爾認為作品中人物性格應具備哪些特征?11.簡述尼采的日神藝術精神。12.錫德尼認為詩與自然有何關系?13.被稱為“三M”之一的文論家是()A、薩義德B、薩特C、馬爾庫塞D、巴爾扎克14.“美在關系說”的提出者是()A、拉哈伯B、狄德羅C、盧梭D、伏爾泰15.亞里斯多德是怎樣理解文藝的本質的?16.巴爾扎克現(xiàn)實主義文學思想述評。17.蘭波在《致保爾·德梅尼》一文中提出的觀點是()A、他者”理論B、通靈人理論C、詩人是盜火者D、婦女也可以成為詩人E、詩人是立法者18.穆卡洛夫斯基的“主體的移心化”19.()認為每門學科、每件事物都存在一個內在地體系,這個體系是由組成事物的各要素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組合成的完整的整體,在這個體系里能夠找出解釋自己的原因,這個原因就是系統(tǒng)自己的結構。A、形式主義B、現(xiàn)實主義C、存在主義D、結構主義20.亞里斯多德是如何定義悲劇的?21.黑格爾是怎樣理解戲劇體詩的?22.()是結構主義的直接源頭。A、存在主義B、形式主義C、浪漫主義D、現(xiàn)實主義23.什克洛夫斯基在《作為手法的藝術》一文中提出和論證了形式主義理論的一條重要原則是()A、存在先于本質B、文學的自主性C、文學的科學性D、“陌生化”原則24.(薩特)非現(xiàn)實的藝術品25.法國古典主義的集大成者布瓦洛用詩體寫成的()成為古典主義的法典。A、《論批評》B、《詩的藝術》C、《詩藝》D、《詩學》第1卷參考答案一.參考題庫1.參考答案: “法蘭克福學派”是“西方馬克思主義”中成果最豐、影響最大的一個學派,從20年代末它把哲學與社會學結合作為自己的發(fā)展方向,一直關心和追蹤每一時期人們普遍關心的社會現(xiàn)實問題。他們成就最大影響最廣是在哲學和美學領域,代表人物有:本杰明、阿多諾和馬爾庫塞。 本杰明生產的美學: 一是寓言批評,他把寓言批評作為救贖現(xiàn)在和憧憬文萊的有效方式; 二是把藝術看作一種社會生產的形式。 阿多諾否定的美學: 一是反藝術; 二是“文化工業(yè)”; 三是音樂社會學。2.參考答案:B3.參考答案:C4.參考答案:作家創(chuàng)作的意圖可能與最后創(chuàng)作出來的作品的形式發(fā)生矛盾,意圖中的世界與作品中表現(xiàn)出來的世界是有區(qū)別的,出現(xiàn)上述矛盾是自然的。5.參考答案: 悲劇性格的四點要求: 第一點,也是最重要之點,“性格”必須善良。 第二點,“性格”必須適合。人物可能有勇敢的,但是勇敢或能言善辯與婦女的身份不適合。 第三點,“性格”必須相似,此點與上面說的“性格”必須善良,必須適合不同。 第四點,“性格”必須一致;即使詩人所摹仿的人物“性格”不一致,而這種不一致的“性格”又是固定了的,也必須寓一直于不一致的“性格”中。一個不好不壞的善良人是悲劇人物的最佳選擇。 主要有三個方面值得注意:(一)道德傾向上,亞里士多德認為“悲劇總是摹仿比我們今天的人好的人”。?(二)要求人物性格的逼真可信。(三)要求性格一致。6.參考答案:他首先分析了藝術本身的規(guī)定性。藝術不同于自然;藝術也不同于科學;藝術也不同于手工藝。其次,要創(chuàng)造藝術,就要靠天才。第三,分析了藝術規(guī)定性和天才之后,他把注意力集中在美的理想和審美意象問題上。他把美分為自由美和附庸美,以是否有無一個目的的概念為界。最后,康德根據(jù)語言的表達方式,對藝術進行了分類。7.參考答案:C8.參考答案:叔本華是一個典型的悲觀主義者,他人人生是一場擺不脫的悲劇,而個人的生命以至是人生悲苦之源。藝術的價值就在于它能使人擺脫意識的桎梏,產生恬靜的心理。但他又認為藝術不呢感內帶給人長久的愉悅,而只能短暫地讓人超越悲苦人生。叔本華認為悲劇是人類文學的最高等級的題材,悲劇藝術效果最強烈,其寫作也最困難。悲劇的寫作目的是寫出人類巨大的不幸;悲劇的價值在于它讓人看到了人類的全部悲哀與失敗。9.參考答案:錯誤10.參考答案: 文章風格,它僅僅是作者放在他的思想里的層次和調度。他所謂的好的風格就是邏輯嚴密、層次分明的文章。如何才能做到這一點呢:確定主要意思,明確題材的范圍,確定基本概念及其相互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分。這是一切好的風格的基礎,在此基礎上,就能確定文章的整體結構,各部分之間的相互關系,從而避免文章內容的零碎、不連貫、七拼八湊的毛病。 ①必須充分地掌握題材。必須對題材加以充分的思索,把思想構成一個連貫體。 ②風格可以是典雅也可以是莊重了。 ③能怎樣想就怎樣寫,有不自欺的真誠,構成對別人的正確態(tài)度,構成風格的真實性,這就能使文章產生它的全部效果了;風格必須有全部智力機能的配合與活動;只有意思能構成風格內容。 他提出對風格的要求:謹嚴、一致、確切而簡煉、勻整而明快、活潑而井然、典雅、莊重、尊嚴。11.參考答案:D12.參考答案:《拉奧孔》的副標題是“論詩與畫的界限”,主要是由拉奧孔這座雕像本身的表現(xiàn)于維吉爾《依尼亞德》所描寫的拉奧孔形象入手,討論了詩與造型藝術的不同特點和規(guī)律?!独瓓W孔》集中討論了詩與畫的界限,是在比較詩與畫的異同中,否定了新古典主義者所鼓吹的詩畫一致的片面說法,同時,也在強調著詩在藝術中的優(yōu)越性。揚詩抑畫:詩歌在表現(xiàn)力和整體性上要優(yōu)于畫。13.參考答案:所謂“三一律”,指行動的單一性、時間的單一性和空間的單一性,它在17世紀法國古典主義悲劇中,是作家必須遵守的鐵律,來自16世紀《詩學》的意大利注釋家之手??ㄋ固貭柧S屈羅認為只有單一的空間與單一的時間和行動相適應,才能使觀眾信服。三一律對此后的戲劇發(fā)展產生了很大影響。14.參考答案: 黑格爾認為藝術美應分為三種類型: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 象征型藝術是人類藝術的初創(chuàng)階段,其中,理念還沒有在它本身找到所有要的形式,常常要受到外在感性材料的舒服,導致藝術存在圖解的缺陷。 在古典型藝術中,理念已自由地妥當?shù)伢w現(xiàn)于在本質上就特別適合這理念的形象,理念內容與外在形式完美結合在一起。 浪漫型藝術再度高揚理念。力圖擺脫感性形式的束縛,在較高的階段回到象征型藝術所沒有克服的理念與現(xiàn)實的差異和對立,黑格爾這一歷程概括為“始而追求,繼而到達,終而超越”。 根據(jù)藝術美的理想,黑格爾對藝術美的三種類型肯定的是古典型藝術;但從理念要求回歸自身的本質來看他又認為浪漫型藝術達到了更高境界。15.參考答案:悲劇是一個嚴肅、完整、有一定長度的行動的模仿,悲劇六要素中,情節(jié)是最重要的;悲劇的效果是凈化人的心靈。16.參考答案: 二者是一致的。 (1)黑格爾認為人物性格要有一個豐富充實的心胸,而這心胸要有一種本身得到定性的有關本質的情致,完全滲透到整個心世界里,藝術不僅要把這情致本身,而且還要把這種滲透過程都表現(xiàn)出來。 (2)但是這情致卻不能在人的心胸中自歸消滅,以至顯得只是一種本身不關本質的空虛的情致。 由于所處的環(huán)境不同,由于遺傳、出身、教養(yǎng)、經歷等等的不同,人們的性格是千差萬別的,沒有哪兩個人的環(huán)境完全相同,沒有哪兩個人的遺傳、出身、教養(yǎng)、經歷完全相同,因此也沒有哪兩個人的性格完全相同,每個人的性格都是獨特的、個別的。文藝作品必須寫出人物性格的“特殊性和個性”。這是因為:“首先,實際生活中的人物都是有特殊性和個性的,藝術要真實地反映社會生活,就必須表現(xiàn)人物性格的特殊性和個性。其次,只有真實的、個性化的人物性格才能是生動的,才能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此外,黑格爾指出,只有寫出“特殊性和個性”,才能使人物性格具有“定性”。他說:人物性格“要顯現(xiàn)為某種特殊形式,因為性格應顯現(xiàn)為得到定性的?!庇终f:“我們所說的是具有定性的理想,因此就有一個更迫切的要求,就是要性格有特殊性和個性?!?7.參考答案:A18.參考答案: 康德在“美的分析”中,從質、量關系和情狀四個方面分析了審美判斷的特征。 (1)從質上看,審美判斷是一種沒有實際的利害關系的快感。這種審美判斷即使沒有官能能感性的利害關系的快感。這種審美判斷既是沒有官能能感性的利害感,也沒有理性目的的利害感,是一種沒有利害關系的自由的快感。這種快感的對象便被稱為美。 (2)從量的角度考察審美判斷時,他認為審美判斷具有普遍有效性,但這種有效性即不是官能快感,也不是對象的某種善的屬性,所以這種普遍性是一種主觀判斷,一種主觀的心境,即主觀的普遍性。 (3)從關系的角度來考察審美判斷的特點,康德認為審美判斷具有無目的的合目的性。也就是說,審美判斷即無官能目的,也不涉及對象是否完善,它是對象的形式符合了人的主觀心境的過程和結果。 (4)從情狀的角度來考察審美判斷的特點,審美判斷具有沒有概念餓必然性,即面對美得對象就比如產生審美快感。從上述情況看,質、量、關系和情狀這四個方面,質是核心。19.參考答案:B20.參考答案: 1、詩,是個模仿的藝術,是“完美的圖畫”。目的在于教育和怡情悅性。 詩,曾經有過三種。居于首位的是模仿上帝不可思議的美德的。第二種屬于搞哲學的人們的,有道德、自然、天文、歷史各種方面。第三種,其實是真正的詩人,確是真正為了教育怡情而從事于模仿的;而模仿卻不是搬借過去、現(xiàn)在或將來實際存在的東西,而是在淵博見識的控制之下進入那神明的思考,思考那可然的和當然的事物。詩在人類文化中的地位及其價值?!稙樵娹q護》中首先論證并論述得最為充分的是詩對人類文化的偉大貢獻。首先,從歷史的角度看,詩是人類文化的源頭。其次,從詩本身怡悅性情的特點來看,詩能開發(fā)學術的各個方面。再次,詩的形象結合了一般的概念和特殊的實例,因此它勝過歷史和哲學。總之,在錫德妮看來,詩高出于其他學術,是學術之父。 2、詩人是預言家和創(chuàng)造者。詩人是配先于其他競爭者而享有君王的權利的,應該把桂冠戴在詩人的頭上。他用這個命題駁斥了當時有的人攻擊詩人是“造謊的母親”“腐化的保姆”的謬論。他得出結論說:“詩人在才智方面確是應該超過一切別人的,因為他們的一切只是從他們自己的才智來的,因為他們真是自己的創(chuàng)造者而不是人家的剽竊者?!?1.參考答案: (1)、掌握現(xiàn)實及其形象的資稟和敏感,通過常在注意的聽覺和視覺,把現(xiàn)實世界的豐富多彩的圖形印入心靈里。加上牢固的記憶力。 (2)想象還不能停留在對外在現(xiàn)實與內在現(xiàn)實的單純的吸收,因為理想的藝術作品不僅要求內在心靈顯現(xiàn)于外在形象的現(xiàn)實界,而且還要求到外在顯現(xiàn)的是現(xiàn)實事物的自在自為的真實性和理性。 (3)通過滲透到作品全體而且灌注生氣于作品全體的情感,藝術家才能使他的材料及其形狀的構成體現(xiàn)他的自我,體現(xiàn)他作為主體的內在的特征。22.參考答案: 賀拉斯的《詩藝》是西方詩人而非哲學家論詩的第一部著作。大體上說,賀拉斯在《詩藝》中提出了如下原則: (一)借鑒原則。主張在繼承希臘經典藝術傳統(tǒng)的同時進行創(chuàng)新。 (二)理性原則。 (三)合式原則。 (四)寓教于樂原則。23.參考答案:法國浪漫主義運動的宣言。應從人類的歷史發(fā)展探討詩的主題、功能與形式,文藝要反映崇高優(yōu)美和滑稽丑陋的對照與結合,怪異是重要的審美范疇。24.參考答案:《論崇高》側重與內在靈魂的涵養(yǎng)提高,重視作家的心智;列舉崇高的五個來源;這五個來源的關系;《論崇高》還提出了美的范疇問題;朗吉弩斯的《論崇高》標志著一個新的美學范疇的誕生。25.參考答案:A第2卷參考答案一.參考題庫1.參考答案: 1.人類個性里面生活著大自然、社會和歷史,重復著世界生活的一切過程;也就是大自然和歷史的過程。這是通過思維發(fā)生的,人考了思維,通過自己,引出存在于他外部的一切事物。精神在人的身上發(fā)現(xiàn)了自己,找到了它的充分的、直感的表現(xiàn),在人的身上認識了作為主體或者個性看的自己。 2.人是有思考的生物。他作為事物而直感地存在和他的理性活動看來,他是思維的,這思維的中心點和焦點是他的我,他跟我對立起來,并且在我上面反射出一切他所思考的事物,不排除他自己在外。 3.思維第二種形式——藝術,它的哲學定義是:對于真理的直感的默察。充分發(fā)展并成熟的人,轉入了最高級的和最后的思維領域—那便是純粹思維,它擺脫了一切直感的東西,把一切提升為純粹認識,并且依據(jù)在自己上面。 以上所述,不過是同一個內容的三條不同的道路,三種不同的形式罷了,而內容便是存在。無論如何,這三種思維,完全不是我們叫做先行于的人思維,叫做大自然和歷史的世界的那種東西。實際上,這不是同一個東西,但同時又是同一個東西。2.參考答案:A3.參考答案:A4.參考答案: “內模仿”只是在見到的對象里發(fā)生,只和客觀的物體動作聯(lián)系在一起。在這種摹仿里我的內部活動是在雙重意義上只和所見到的對象聯(lián)系在一起。 1.我所感覺到的活動,據(jù)我的體驗,是完全來自對所見到的動作的觀照;它直接地而且必然地和這觀照聯(lián)系在一起,而且只和這觀照聯(lián)系在一起。 2.我的活動的對象并不就是我自己的活動,而只是我所看到的這個活動,我感覺到我的這動作更或在這發(fā)出動作的形體里的活動,并且由于我把自己外射到那個動作的形體里,我感覺到我自己也在使力完成那個動作。 3.此外別無辦法,因為在假定的條件下,就不能有其它動作,就只有所見到動作,作為我的意識的對象。 4.總之,這時連同的活動的感覺都和那發(fā)出動作的形體完全打成一片,這就是審美的摹仿。5.參考答案: 他不但強調作品的風格就是作家人格的外化,而且指出風格即作家思想感情的表現(xiàn)形式,是作家本人主觀因素在作品中的印記和標志。風格即不能脫離作品,作家只有將思想載入獨特的文字,才能傳之后世。思想是公物,文筆的個性才是作家自己的財富。他認為科學不斷進步,科學的論點將會不斷受到挑戰(zhàn)和超越,但文學風格確實后人無法取代的。 “風格”實際上主要是指作家的個性,由于這種個性是體現(xiàn)在作家的藝術形式之中的,因而它便可以被視為作家的藝術創(chuàng)作個性。布封的看法很簡單:風格就是作家創(chuàng)作個性的審美表現(xiàn)。6.參考答案:A7.參考答案:肯定了文藝的認識作用和快感作用。亞里士多德認為藝術能引起快感。文藝使人感受真實的愉悅,培育良好的藝術鑒賞力,而在藝術鑒賞中的凈化,是一種諧和情感的心理治療。亞里士多德舉例說:“一些人沉溺于宗教狂熱,當他們聽到神圣莊嚴的旋律,靈魂感發(fā)神秘的激動,我們看到圣樂的一種使靈魂恢復正常的效果,仿佛他們的靈魂得到治愈和凈洗。那些受憐憫、恐懼及各種情性影響的人,必定有相似經驗,而其他每個易受這些情感影響的人,都會以一種被凈洗的樣式,使他們的靈魂得到澄明和愉悅。這種凈化的旋律同樣給人類一種清純的快樂”。這里所說的情感凈化,在理智的鑒賞中實現(xiàn),實際上就是通過音樂的審美移情作用,平和那些極端激烈的情感,有益于培育中和、適度的健康心理。8.參考答案:詩人的職責不在于描述已發(fā)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發(fā)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發(fā)生的事。歷史家與詩人的差別在于一個敘述已發(fā)生的事,一個描述可能發(fā)生的事。因此,寫詩這種活動比寫歷史更富于哲學意味,更被嚴肅的對待;因此詩所描述的事帶有普遍性,歷史則敘述個別的事。所謂“有普遍性的事”,指某一種人,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會說的話,會行的事,詩要首先追求這目的,然后才給人物起名字;至于“個別的事”則是指具體的人所作的事或所遭遇的事。在悲劇中,詩人們堅持采用歷史人名,理由是:可能的事是可信的;未曾發(fā)生的事,我們還難以相信是可能的,但已發(fā)生的事,我們去相信顯然是可能的;因為不可能的事不會發(fā)生,但有些悲劇卻只有一兩個是熟悉的人物,其余都是虛構的;有些悲劇甚至沒有一個熟悉的人物,可是仍然使人喜愛。因此不必專門采用那些作為悲劇題材的傳統(tǒng)故事。那樣做是可笑的;因為深知哪些所謂熟悉的人名,也僅為少數(shù)人熟悉,盡管如此,仍然為大家喜愛。9.參考答案:所謂“不確定性”,指的是后現(xiàn)代主義的內涵與主體追求是含混的、隨意的、多元的;“內在性”是指主體不再對客觀現(xiàn)實以及某些超越性價值感興趣,而是表現(xiàn)出內縮性傾向。即更感興趣的是通過自己創(chuàng)造的象征性符號建構自身。10.參考答案:B11.參考答案:B12.參考答案: 馬爾庫塞是“法蘭克福學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著作被造反學生作為革命的《圣經》即“批判的武器”來使用,他鼓吹“反抗暴力的暴力”的思想。但革命風暴過去后,他卻扎進美學研究中以求解脫,從造反哲學家又復歸詩人哲學家。 其實,馬爾庫塞之所以注重藝術,與其說是處于革命的需要,毋寧說是他這些的整個邏輯結構所使然。他指出,在現(xiàn)代工業(yè)社會里,人的愛欲與社會文明是對立的,愛欲受到文明的壓抑。他把壓抑分為兩種:出自本能的壓抑為“基本壓抑”,出自人為的壓抑為“多余壓抑”,這兩種壓抑分別受內外因素的制約。 馬爾庫塞所說的藝術革命,在很大程度上是對馬克思主義藝術理論的修正。他對流行的馬克思主義美學的六個命題提出質疑并加以否定,這六個命題概括起來,就是反映論、現(xiàn)實主義階級論。他在藝術革命論中提出了三個命題:藝術即形式、藝術即異化、藝術即反抗。藝術即形式針對藝術的反映論,藝術即異化針對藝術的現(xiàn)實主義,藝術即反抗針對藝術的階級性。13.參考答案: 作風,是藝術家的個別也是偶然的特點,這些特點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流露出來的。 (1)作風不同于藝術的一些普遍的類性,即按其本質須有不同表現(xiàn)方式的那些藝術類性。 (2)作風并不是和真正的藝術表現(xiàn)直接相對立,它只是在外在方面起作用。這種作風可以朝下列兩個方向發(fā)展。①第一個方向是掌握題材。例如繪畫中的著色和配光,②作風可以表現(xiàn)于藝術實踐方面,例如畫筆的運用以及涂色和配色的技巧之類。③這種掌握題材和表現(xiàn)題材的特殊方式經過反復沿襲,變成普泛化了,成為藝術家的第二天性了,就有這樣一個危險:作風愈特殊,它就愈易退化為一種沒有靈魂的因而是枯燥的重復和矯揉造作,再見不出藝術家的心情和靈感了,淪為一種手藝和手工業(yè)式熟練,變成枯燥無生命。 (3)正確的作風就得避免狹隘的特殊性,力求開闊,以免同樣的特殊處理方式僵化成為呆板的習慣。14.參考答案:C15.參考答案:B16.參考答案:C17.參考答案:C18.參考答案:A,B,C19.參考答案: 夏夫茲伯里關于美的思想,就是以天賦能力為出發(fā)點的,表現(xiàn)為下列方面。 其一,美是形式,是和諧的形式,或形式的和諧。?? 其二,丑是無形式的物質,它同美是對立的。?? 其三,真、善、美是統(tǒng)一的,它們有共同的基礎。 夏夫茲伯里背離了大不列顛的唯物主義傳統(tǒng),最后導致同經驗論感覺論的對立,但他的影響從孟德斯鳩到尼采是巨大的,他開辟了英國美學的新時代。20.參考答案: 康德的美學是世界美學史的一場革命,過去的哲學都圍繞著自然轉,從康德開始,才圍著人轉,人認識到自己是絕對的、具體的、自由的、至高無上的,是一切的一切。 康德以“先驗綜合”為基礎,構建了以知、情、意及相應的批判為框架的先驗唯心主義的哲學體系。他在《純粹理性批判》探討了人們的認識能力,即“知性”。在《實踐理性批判》中探討了人們的實踐能力,即“意志”??档掳衙篮退囆g作為溝通自然與自由之間的橋梁。 康德對美的分析,是從區(qū)分審美判斷和邏輯開始的,他從質、量、關系和方式這四個方面進行了分析。 康德對崇高的分析,是從美與崇高的比較開始的,并對崇高和美作了區(qū)別。 康德對藝術的分析首先是分析了藝術本身的規(guī)定性;其次,要創(chuàng)造藝術,就要靠天才;第三,分析了藝術規(guī)定性和天才之后,康德把注意力集中在美的理想和審美意象問題上;最后,康德根據(jù)語言的表達方式,對藝術進行了分類。 康德美學思想包含著驚人的矛盾,最大的莫過于,美學本來是填補他哲學體系空白的一個籌碼,但當他論述美和藝術問題時,他強調的卻是它們的獨立自主性,這就為近代藝術打開了一條新路,他埋葬了古典主義時代,開了浪漫主義的先河。21.參考答案:A,B,C22.參考答案:C23.參考答案:A,B,C,E24.參考答案:D25.參考答案: 薩特美學思想的出發(fā)點是他的存在主義,而人是存在主義的基礎和出發(fā)點。他一反傳統(tǒng)上“本質先于存在”的說法,提出“存在先于本質”的命題,把人即主體性作為一切的前提。?? 薩特的文學作品,是他這種人道主義哲學的感性表現(xiàn);他的美學思想則是這種人道主義這些的理性表現(xiàn),他把自由看作一切寫作活動的題材。薩特認為人們之所以當作家,并不是由于要表達某些東西,而是決定要以某種方式去表達它們。? 薩特美學思想的特征主要是: 其一,文學是語言的藝術;其二,文學作品是寫作和閱讀、創(chuàng)作和欣賞的統(tǒng)一;其三,想像是文學創(chuàng)作的基礎。第3卷參考答案一.參考題庫1.參考答案: 沖突分為三種,即: 第一,人與自然的沖突; 第二,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的沖突或個人自身的沖突; 第三,人與人之間的精神倫理關系的沖突。其中第三種沖突在黑格爾看來特別適合于理想的悲劇人物的塑造。 人與自然之間的沖突對于悲劇而言是一種較低級別的沖突,適合于作為真正沖突的背景或誘因。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的沖突或個人自身的沖突可分為三類。首先是由親屬關系或繼承權引發(fā)的沖突。其次是由于家庭出身所帶來的沖突,主要是改變低下社會地位或階級歸屬的努力與實際上的難以改變之間的沖突。再次是,天生性情所造成的主體情欲,最顯著的例子是奧賽羅的妒忌、野心。 第一和第二類沖突都還是引發(fā)真正沖突的誘因,人與人之間的精神倫理關系的沖突才是真正適合于理想悲劇人物塑造的沖突。人與自然的這種帶有偶然性的沖突的確不適合在悲劇中充當根本性的沖突,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或精神倫理關系之間的沖突、人內心的分裂與沖突才是必然性的適合于悲劇的根本性的沖突。2.參考答案:C,D3.參考答案: “陶冶”原文作katharsis,作宗教術語,意思是“凈說”;作醫(yī)學術語,意思是“宣泄”或“求平衡”。歷史上也正是圍繞著這多種觀點展開了許多爭論。羅念生把“卡塔西斯”譯作“陶冶”,是因為他把“卡塔西斯”理解為人欣賞悲劇是養(yǎng)成適當?shù)那楦袕姸鹊牧晳T過程。萊辛、黑格爾等大體傾向于“凈化”說,朱光潛采取了大多數(shù)西方學者的這種“凈化”的觀點,他對“凈化”的理解是“使某中過分強烈的情緒因宣泄而達到平靜,因此恢復和保持住心理的健康?!绷碛幸环N解釋就是“宣泄”說,如鮑桑葵的觀點就很有代表性。他認為“卡塔西斯”應譯為“得到宣泄而減緩下來”,他所強調的是“激情的減輕,而不是激情的凈化?!睂Α翱ㄋ魉埂钡睦斫庥兄T多分歧,但我們應該看到各種說法有一種共同的認識,那就是使人的情感或情緒朝著積極方向轉化,從而使人的心理達到或趨于健康的境界。 文藝能夠讓人實現(xiàn)心理的健康。亞里斯多德認為人應有憐憫與恐懼之情,但不可能太強或太弱。他并且認為情感是由習慣養(yǎng)成的,憐憫與恐懼之情太強的人在看悲劇演出的時候,只發(fā)生適當強度的情感;憐憫與恐懼之情太弱的人于看悲劇演出的時候,也能發(fā)生適當強度的情感。這兩種人多看悲劇演出,可以養(yǎng)成一種新的習慣,在這個習慣里形成適當強度的情感。這就是悲劇的katharsis作用。一般學者把這句話解作“使這種情感得以宣泄”,也有人解作“使這種情感得以凈化?!?.參考答案:B5.參考答案:為了實現(xiàn)藝術美的理想,黑格爾探討了文藝創(chuàng)作的具體問題,如人物、環(huán)境、沖突等問題,并且提出和論述了情境、情節(jié)、情致這樣一些重要概念。分別介紹情境、情節(jié)、情致。6.參考答案: 左拉是自然主義創(chuàng)作和理論的真正代表,他的自然主義理論主張有: 首先,自然主義是19世紀特殊歷史時代的產物; 其次,自然主義的方法是科學的方法; 第三,自然主義最基本的要求是真實; 第四,自然主義要求藝術的社會道德目的。7.參考答案:B8.參考答案:首先,崇高是一種偉大的事物和景觀。它一方面存在于生活中,宇宙萬物中。另一方面,它也是一種植根于我們心靈中的熱情與渴望。熱愛崇高是人類的天性。當我們培養(yǎng)了崇高的感情,對崇高充滿渴望,我們的思想就會超越客觀存在的界限,就會用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去發(fā)現(xiàn)萬物的豐富、雄偉和美麗。欣賞崇高,領悟崇高,發(fā)現(xiàn)崇高,創(chuàng)造崇高,這才是人生的目的。?郎吉努斯所謂的崇高,主要指文章風格的審美特質。其本質是美學上的陽剛之美。崇高的風格代表著高潔、深沉、不同凡響的意味,激昂、磅礴、如火如荼的熱情,曠達、豪放、宛如浩海的氣概,剛勁、雄健、炮擊弩發(fā)的勁勢,以及高超、絕妙、光芒四射的文采??傊?,崇高既是自然界的客觀存在,又是作用于我們主觀的熱情與渴望。崇高激勵我們超越周圍的界限,去發(fā)現(xiàn),去創(chuàng)造。從根本上講,崇高是一種宏大的境界。9.參考答案: (1)康德所用“批判”一詞是指“清理”、“考察”、”分析研究“等意思。 (2)康德著有三部著作,從而奠定了德國古典哲學的基礎?!都兇饫硇耘小穼iT談”知“,即人的認識能力。《實踐理性批判》專門談“意”,即人的意志能力?!杜袛嗔Φ呐小穼iT談“情”,即人的快感問題。他認為人的精神結構是由知情意構成的;三者相互關聯(lián),而情是溝通知和意的橋梁。 (3)由于對純粹理性的批判包括知性、判斷力、理性三方面,對知性作認識論的判斷,對理性作道德判斷,因此必須對判斷力也進行批判,否則不完整;但雖然可對它進行批判,它不構成形而上學的獨特部分,只是作為中介、橋梁而不獨占領地,“只能在必要時隨機附加于雙方(知性和理性)中的任何一方”。 康德的美學和文藝理論對西方世界的影響是巨大的,它直接影響了浪漫主義文學思潮,后來又稱為現(xiàn)代派理論的哲學基礎之一。10.參考答案: (1)豐富性:把性格作為具備各種屬性的整體,即作為個別人物來看,也就是就性格本身的豐富內容來看。 (2)鮮明性:這種整體同時要顯現(xiàn)為某種特殊形式,因為性格應顯現(xiàn)為得到定性的。藝術不能停留在這種單純的整體上面,因為我們所說的具有定性的理想,因此就有一個更迫切的要求,就是要性格有特殊性和個性。 (3)一貫性:性格(作為本身整一的)跟這種定性(其實就是跟它本身)融會在它的主體的自為存在里,因而成為本身堅定的性格。人物性格必須把它的特殊性和它的主體性融會在一起,它必須是一個得到定性的形象,而在這種具有定性的狀況里必須具有一種一貫忠實于自己的情致所顯現(xiàn)的力量和堅定性。11.參考答案:日神象征人賦予世界以美麗外觀的精神本能。日神精神是一種夢幻精神,它使人沉浸在夢幻般的審美狀態(tài)中,從而忘卻人生的苦難本質。日神精神即阿波羅精神。12.參考答案: 1、詩模仿自然但又超越自然。詩人為自己的創(chuàng)新氣魄所鼓舞,在其造出比自然所產生的更好的事物中,或者完全嶄新的、自然中所從來沒有的形象中,如那些英雄、半神、獨眼巨人、怪獸、復仇神等等,實際上是升入了另一種自然,因而他與自然攜手并進,不局限于它的賜予所許可的狹窄范圍,而自由地在自己才智的黃道帶中游行。 2、詩在摹仿自然的同時創(chuàng)造了第二自然,與第一自然攜手并進。沒有一種傳授給人類的技藝不是以大自然的作品為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班組長自我總結模版
- 全鋁家居合同范例
- 醫(yī)療信息化背景下的電子健康記錄培訓教育
- 年度個人思想總結模版
- 醫(yī)療大數(shù)據(jù)分析在藥物研發(fā)中的價值
- 供應部采購合同范例
- 醫(yī)療設備租賃服務的供應鏈優(yōu)化
- 上海商場綠植租賃合同范例
- 業(yè)主別墅出售合同范例
- 一年級上冊語文《四季》教學設計
- 《馬克思主義發(fā)展史》第六章 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fā)展的第一個重大成果
- 粵教版地理七年級下冊全冊課件
- 工商企業(yè)管理專業(yè)模擬實訓報告
- 煙花爆竹事故應急處置
- 專利法全套ppt課件(完整版)
- 八年級英語15篇完形填空(附答案)
- 《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課件第四講 社會矛盾研究方法
- 會寶嶺選礦廠集中控制技術方案
- 第13講巧解弦圖與面積
- 畢業(yè)設計(論文)-CK6150總體及縱向進給和尾座部件的設計
- 初中物理新課程標準學生必做的20個實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