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考熱點問題_第1頁
安徽中考熱點問題_第2頁
安徽中考熱點問題_第3頁
安徽中考熱點問題_第4頁
安徽中考熱點問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重點一】2012年中央“一號文件”聚焦農業(yè)科技【重點二】文化乃國脈所在,繁榮乃國強標志【重點三】從習近平訪美看中美和諧相處之道【重點四】從西亞北非動蕩看政治民主化【重點五】走向海洋2012年中考歷史熱點問題【重點一】2012年中央“一號文件”聚焦農業(yè)科技A、材料:2012年中央一號文件發(fā)布,文件題為《關于加快推進農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持續(xù)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見》。這也是新世紀以來指導“三農”工作的第9個中央一號文件。B、知識鏈接

一、世界歷史1、上古農業(yè)文明:大河流域土地肥美,宜于農耕,孕育了古老的東方文明。2、中古時代的歐洲:8世紀初,法蘭克王國的宮相查理·馬特推行采邑制。3、俄國:1861年改革,廢除了農奴制,為資本主義發(fā)展提供了資金、勞動力;1921年蘇俄開始實行新經濟政策,用糧食稅取代余糧收集制;蘇聯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開展農業(yè)集體化運動。斯大林模式錯誤在于:不相信農民;不承認農民有不同于工人的特殊利益;侵犯農民利益。控制了農民人身,剝奪了農民選擇的權利。4、美國:1862年林肯政府頒布《宅地法》,滿足了農民對于西部土地的要求;羅斯福新政對農業(yè)的調整。5、日本:大化改新,頒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調制。明治維新時規(guī)定允許土地買賣。二、中國歷史(一)、近代1、孫中山采取“平均地權”的辦法解決土地問題。2、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積極開展農民運動,國共合作的北伐戰(zhàn)爭得到了廣大農民的支持。3、1927年起,中國共產黨開展土地革命,使貧苦農民得益,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4、抗日時期戰(zhàn)爭時期,共產黨領導軍隊在敵后建立根據地,實施有利于農民的土地政策,得到了廣大農民的擁護。(二)、新中國成立后1、建國以來,我國農村生產關系經歷了四次變革:土地改革——農業(yè)合作化——人民公社化運動——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2、1973年袁隆平培育雜交水稻優(yōu)良品種,為后來糧食大面積增產發(fā)揮重要作用。

3、啟示:農業(yè)是基礎,涉及國計民生;制定任何農村政策一定要從人民的利益出發(fā),實事求是,符合國情;只有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發(fā)展的需要,才能推動社會進步。農業(yè)的發(fā)展,既要靠好政策,又要靠科學技術。A、重點提出:

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fā)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fā)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維護國家文化安全任務更加艱巨,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要求更加緊迫?!局攸c二】、文化乃國脈所在,繁榮乃國強標志二、中國史1.近代中國一些不甘落后的科學家勇于探索、奮發(fā)圖強、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張鐵路,是中國人自行設計和施工的第一條鐵路干線。侯德榜:發(fā)明聯合制堿法,為抗戰(zhàn)時期的民族工業(yè)做出貢獻2.現代中國在黨和政府不同時期的科技發(fā)展戰(zhàn)略指導下,新中國的重大科技成果有:“兩彈一星”的成功研制、“秈型雜交水稻”的培育推廣等標志性成果,以及“863”計劃的制定等。啟示視角三思想解放吹響了社會進步的號角A、提出人類社會是不斷向前發(fā)展的,在這一過程中,科學技術固然是社會進步的推動力,但思想解放運動在啟迪民智、掀起革命斗志等方面同樣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思想家們適時地提出其思想主張,把斗爭的矛頭指向不合理的社會制度,開啟人們的思想,號召人們?yōu)橥品f社會而斗爭,從另一個角度推動社會不斷前進。一、世界史(一)14—18世紀資本主義發(fā)展史上的兩次反封建思潮(資產階級思想運動)1.14—16世紀的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潮)推動了歐洲文化思想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2.18世紀歐洲啟蒙運動,開啟了明智,為歐美資產階級革命作了思想、理論上的準備。促進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的思想解放運動。(二)馬克思主義的誕生:為無產階級的革命斗爭提供了科學的思想武器,使國際工人運動進入新的歷史時期,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第一個戰(zhàn)斗綱領。二、中國史1.魏源:編著《海國圖志》,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對洋務運動、日本明治維新產生重要影響。2.嚴復(啟蒙思想家):譯著《天演論》提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世道必進,后勝于今”的觀點,為維新變法運動提供了思想武器。3.戊戌變法(1898年)的思想啟蒙運動:為資產階級民主思想的傳播打下了基礎,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的作用。4.辛亥革命的思想解放運動:以“三民主義”為指導思想,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5.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它啟發(fā)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chuàng)造了條件。6.真理標準的大討論(1978年):一場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為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準備思想理論基礎。7.1992年初,鄧小平發(fā)表南方談話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8.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成果。9.鄧小平理論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指導思想。10.(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提出)全民族核心價值觀: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11.各種精神的含義:愛國主義精神、五四精神、長征精神、井岡山精神、雷鋒精神、抗日精神、紅都精神和蘇區(qū)傳統(tǒng)等。三、啟示:1.思想解放運動促進了社會的進步,我們應解放思想,勇于創(chuàng)新,與時俱進。2.革命與改革必須有先進思想理論作指導才能成功。3.實現近現代化的首要條件是解放思想,更新觀念。4.物質貧乏不是社會主義,精神空虛也不是社會主義。沒有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fā)展,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視角四挖掘江西紅色文化資源,弘揚偉大井岡山精神A、重點提出:2月24日至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先后到吉安、景德鎮(zhèn)、南昌、九江等地進行調研。他強調,充分挖掘江西豐富紅色文化資源,弘揚偉大井岡山精神,為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凝聚力量。引導干部群眾特別是廣大青少年更加深刻了解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選擇了改革開放,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把偉大的井岡山精神轉化為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力量。B、知識鏈接:八一南昌起義、秋收起義、開辟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井岡山會師、紅軍長征和中央蘇區(qū)的不朽功勛和光輝歷程。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蘇區(qū)精神。A、重點提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fā)達國家,中美關系成為世界上最重要,也是最引人注目的雙邊關系之一。應美國副總統(tǒng)拜登邀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于2月13日至17日對美國進行正式訪問。5天,103個小時,27場正式活動。從白宮、國會大廈、五角大樓到港口、農場、學?!暯斤w越新大陸,帶來了中方落實兩國元首重要共識的明確信息,帶來了維護和發(fā)展中美合作伙伴關系的坦誠意愿,帶來了13億中國人民對美國人民的友好情誼。B、知識鏈接:1.近代史上的中美關系: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前,發(fā)動一系列侵華戰(zhàn)爭;二戰(zhàn)中與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反法西斯國家共同進行反法西斯戰(zhàn)爭;二戰(zhàn)后扶蔣反共。2.新中國成立后的中美關系:20世紀70年代以前處于對抗關系,70年代以后走向正?;?。3.目前影響中美關系的主要因素: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tài)問題、臺灣問題、人權問題、南海問題、貿易爭端等?!局攸c三】從習近平訪美看中美和諧相處之道重點提出:政治民主化是人類進入階級社會以來政治文明演進的產物,是人類進步的標志,也是現代社會向前發(fā)展的要求。2010年12月中旬以來,突尼斯、埃及、利比亞政府相繼垮臺,巴林、約旦、阿爾及利亞、沙特、敘利亞等國也出現了程度不同的社會震蕩,西亞北非地區(qū)進入了30多年來罕見的政治動蕩期。政治動蕩來源于社會矛盾、經濟停滯和政治不滿,人們希望通過政治變革改善生活環(huán)境。阿拉伯世界新一輪求新求變、探求民族復興的努力和嘗試,會帶來哪些影響,給我們哪些啟示呢?【重點四】、從西亞北非動蕩看政治民主化視角一民主政治的進步歷程A、提出(新華社北京3月14日電)溫家寶在回答法國《觀點周刊》記者關于“西亞北非動蕩對中國的影響”這個問題時說到,“中國經濟這些年確實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的經濟總量躍居到世界第二位,但是我們一直清醒地認識到,中國人口多、底子薄、發(fā)展不平衡,依然是一個發(fā)展中國家。我們選擇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發(fā)展道路。我認為,我們國家還得繼續(xù)堅持我們的發(fā)展道路:第一,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促進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第二,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第三,必須堅持社會公平正義,以保持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第四,必須保障人民的民主權利,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以進一步調動人民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B、知識鏈接:一、世界史近代歐洲民主政治文明源于古希臘雅典的城邦民主。歐洲文藝復興、啟蒙運動成為歐洲資產階級革命的先導,也為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和理論基礎。歐美通過資產階級革命、頒布法律文獻等形式鞏固了資產階級統(tǒng)治,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政體。《權利法案》、《獨立宣言》、《人權宣言》三部文獻開啟了近代民主政治社會的先河,西方民主政治建設對世界影響巨大。二、中國史中國近代民主進程是學習歐美民主制度,通過改良、革命、思想文化運動等形式進行了艱難探索,這些在中國近代社會民主化進程中起到一定作用,但這些道路在中國行不通!隨著蘇俄十月革命的勝利,新文化運動后期開始宣傳馬克思主義,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chuàng)造了條件。中共誕生后,她領導中國人民為了實現人民民主進行了不懈的斗爭和努力。新中國成立后,尤其是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國邁入了社會主義民主化的正軌。

三、啟示:從專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任何國家的民主政治建設都是一個漸進過程,民主政治建設要依據本國國情,不能盲目照搬照抄他國模式。視角二促進社會發(fā)展的改革

A、提出

改革是一個社會發(fā)展的動力源泉,也是解決民生問題的根本途徑。當一個社會進入轉型時期,改革顯得尤為重要。當前,從我國社會層面看,呼喚改革是一個很熱的言詞,一些繞不過去的社會矛盾也只有通過改革才能化解;今年又是小平同志南巡談話20周年,東風吹來滿眼春,進一步喚醒了人們的改革意識;歐美金融債務危機和西亞北非的動蕩也引發(fā)了人們對改革的深層次思考。改革已成為中央的要求,社會的共識,人們的呼聲。B、知識鏈接:1、地主階級改革:洋務運動2、資產階級改革:俄國農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維新中國戊戌變法美國羅斯福新政3、無產階級改革:蘇俄新經濟政策蘇聯赫魯曉夫改革蘇聯戈爾巴喬夫改革中國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改革C、啟示:1.改革必須立足國情,實事求是。2.改革是社會制度的自我完善。3.只有順應歷史潮流,銳意改革,與時俱進,才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振興的希望A、提出中央電視臺2011年12月重點推出大型紀錄片《走向海洋》。釣魚島爭端愈演愈烈,南海油氣資源被周邊國家瘋狂盜采,大片藍色國土正被鄰國蠶食……為什么我們在陸地上能與大多數鄰國解決領土爭端問題,而在海洋方向卻難以突破,“擱置爭議、共同開發(fā)”不時被國人提起并引發(fā)了諸多爭論,只有建設“和諧海洋”目標下海權,做到“主權屬我”,中國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世界海洋強國。西塞羅說“誰控制海洋,誰就能控制世界”,然而,在歷史上,中國的統(tǒng)治者們大多“重土輕?!?,特別是近代,海上崛起的列強泛波而來,使華夏歷史屢屢蒙受恥辱。該片通過回顧幾千年來中華民族“輝煌與屈辱并存”的海洋之路,重申了海洋對于一個國家的重要性,這對于促使中華民族海權意識的崛起,無疑能起到一種振聾發(fā)聵的作用,隨著中國航母的首次試航,我們構建“海洋強國”的夢想不再是遙不可及?!局攸c五】走向海洋B、知識鏈接:一、世界史1.羅馬與迦太基之間的爭霸的“布匿戰(zhàn)爭”;羅馬征服地中海;亞歷山大東征。2.西班牙、葡萄牙走在新航路開辟的前列,成為當時的海上霸主。17世紀荷蘭掌握了海上霸權。18世紀英國成為海上霸主并成為世界殖民霸主。3.1853年,美國海軍準將培理率艦隊抵達日本,日本打開國門。4.華盛頓會議:《關于限制海軍軍備條約》、《九國公約》中遵守各國在中國的“門戶開放”、“機會均等”原則。5.一戰(zhàn):日德蘭海戰(zhàn)、首次使用潛水艇;二戰(zhàn):珍珠港事件二、中國史1.近代史上列強發(fā)動的侵略戰(zhàn)爭及簽定的有關條約。2.洋務運動中建福州船政局、輪船招商局;建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軍3.對外開放:建經濟特區(qū)、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qū)。4.中國派漁政海洋船只巡航南海和釣魚島,彰顯中國主權啟示:世界上陸地是分割開的,只有海洋是相連的。只有通過走向海洋,才能走向世界。誰控制了海洋,誰就控制了世界!沒有強大的軍事實力,就沒有和平與發(fā)展的空間。

中國史大周年1842年,中英簽訂《南京條約》,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結束,中國開始淪為半殖半封社會。(170周年)1842年,魏源《海國圖志》刊行,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掀起”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潮。(170周年)1862年,洋務派創(chuàng)辦中國近代第一所新式學堂——京師同文館。(教育近代化)(150周年)1872年,《申報》創(chuàng)刊(文化傳媒近代化)(140周年)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宣告中華民國正式成立;1912年3月,南京臨時政府頒布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民主憲法——《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京師大學堂更名為北京大學(100周年)1922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提出黨的最高綱領與最低綱領。(90周年)1932年,日本扶植清朝廢帝溥儀,建立偽“滿洲國”(80周年)1932年1月28日,日本制造‘一·二八事變’(80周年)

【2012年周年大事】1952年,土地改革基本完成(60周年)1972年2月尼克松訪華,在上海簽署《中美聯合公報》,中美兩國結束了二十多年的對抗,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1972年秋,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中日建交。(40周年)1982年,鄧小平提出用“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構想(30周年)1982年,鄧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明確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20周年)1992年,鄧小平視察南方發(fā)表重要談話;中共十四大召開,明確提出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20周年)2002年,中共十六大召開,提出全面建設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10周年)小周年1927年4月,南京國民政府成立;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85周年)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全國抗日戰(zhàn)爭開始;12月,南京大屠殺;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建立(75周年)1947年6月,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人民解放軍開始戰(zhàn)略反攻(65周年)1967年,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45周年)1987年,中共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明確概括和全面闡述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