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編輯出版史復習資料全_第1頁
中國編輯出版史復習資料全_第2頁
中國編輯出版史復習資料全_第3頁
中國編輯出版史復習資料全_第4頁
中國編輯出版史復習資料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業(yè).專注.wordword可編輯中國編輯出版史一、名詞解釋1甲骨文甲骨文又稱甲骨卜辭記錄和反映了商朝政治和經濟的情況主要指中國商朝后期王室用于占卜記事而在龜甲或獸骨上契刻文字殷墟甲骨文是現(xiàn)今所見中國最早的具有完備體系的文字,殷墟甲骨刻辭是現(xiàn)今所見中國最早的時王記實文辭2殺青將竹簡放在火上將水分烘干以防蠹朽的工序在烘烤的過程中新鮮的竹條上有水分的滲出類似人的出汗且顏色由青變黃故又稱汗青3帛書是指寫在縑帛上的書籍縑帛是絲織品包括帛素繒縑等故帛書又稱為素書或縑書4藩刻體指明代各地藩王所刻的書5館閣制度在宋代修史時正式形成宋初以史館昭文館集賢院為三館三館秘閣崇文院統(tǒng)稱館閣是國家的藏書機構兼有國家典籍的編校和收藏功能6史館制度太宗貞觀三年于中書省置秘書內省專職撰修五代史另設史館于門下省開我國設館修史之例史館的主要職責是受命編修前代史書和本朝國史典志等即官修史書7史官制度中國歷代均設置專門記錄和編撰歷史的官職統(tǒng)稱史官在中國歷史上設立史官記錄國家大政和帝王言行是一種由來已久的制度和傳統(tǒng)8宋初的四部大書太平御覽 太平廣記 文苑英華 冊府元龜9坊刻指古代書坊的刻書活動所刻圖書稱為坊刻本10殿本武英殿刻書始于康熙十九年所刻大多為皇帝欽點之書然后通過賞賜頒行發(fā)賣等多種渠道流通天下世稱殿本11活字印刷術畢昇總結雕版印刷術的經驗發(fā)明出活字印刷術即先制成單字的陽文反文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把單字挑選出來排列在字盤內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將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時再次使用活字印刷術的發(fā)明是印刷史上一次偉大的技術革命12陳起從事編著出版賣書和藏書諸業(yè)書鋪所刻圖書在當時負有盛名流通古藉數(shù)萬計以刻技精湛字體俊麗工料上乘成為坊刻精品為后世珍重二、填空1銅器銘文商周時期鑄刻在青銅器上的具有歷史內容的篇章又稱金文商代最大的青銅器是司母戊鼎2第一部篇幅最大的類書永樂大典明代3現(xiàn)存篇幅最大的類書古今圖書集成清代4古代規(guī)模最大的叢書 四庫全書5內廷四閣北京紫禁城文淵閣圓明園文源閣河北承德避暑山莊文津閣沈陽故宮文溯閣6唐代的四大類書歐陽修藝文類聚徐堅初學記白居易白氏六帖事類集虞世南北堂書鈔7歷史上第一部有關典章制度的通史杜佑通典8現(xiàn)存最早的文學評論專著文心雕龍南朝劉勰9現(xiàn)存最早的一部綜合性農書齊民要術東魏賈思勰10上海為孤島時期出版的兩部書 資本論 魯迅全集11陸費逵中央書局和商務印書館教科書印制的競爭中華大字典 辭海 四部備要12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圖書系統(tǒng)分類目錄七略劉向劉歆父子開創(chuàng)圖書六分法體系13我國最早的一部地理書山海經14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15呂氏春秋呂不韋達到了戰(zhàn)國時期書籍編撰的最高水平16東漢政府創(chuàng)立第一個主持圖書編校工作的政府專門機構是秘書監(jiān)17漢蔡邕熹平石經18東漢觀記漢書史記史稱三史19我國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東漢許慎20歷史上第一部方言字典方言漢書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文選是現(xiàn)存最早的古代詩文選集性總集23三通杜佑通典鄭樵通志馬端臨文獻通考 第一部以文獻命名的著作三、簡答,漢代蔡邕的《熹平石經》漢靈帝熹平四年許蔡邕等人之情校正六經文字蔡邕曾師從太傅胡廣以博學名世熹平六經的校訂工作完成后蔡邕以小字八分將校正的經書刻于石碑后稱熹平石經據(jù)考證石經包括易書詩禮春秋五經并公羊論語二轉熹平石經的鐫刻對后世影響極大用刻石的方式向天下讀書人公布經文的標準文本的方法自漢代創(chuàng)立以后后世也有其他石經先后問世,魯迅在編輯出版方面的成就魯迅的編輯活動開始于1912年參與創(chuàng)辦了岳峰日報和1918年參與新青年報編輯部的重大活動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魯迅的一生擔任過20種期刊和報紙副刊的編輯工作共編輯過11套叢書編輯或參與編輯的各種書籍達76種校閱的書籍有40余種為我國現(xiàn)代編輯出版事業(yè)做出了重大貢獻魯迅把編輯出版看做是為社會大眾提供的精神食糧當做投向敵人心臟的匕首他對待每件編輯出版事物都以飽滿的革命熱情和嚴肅認真的態(tài)度為后世編輯出版工作者樹立了光輝的榜樣魯迅的編輯思想他的編輯思想表現(xiàn)在書籍出版的方方面面有益讀者是其編輯思想最好的概括讀者本位思想是其編輯思想的核心首先從書籍內容的選擇來說魯迅作為優(yōu)秀的出版者和編輯注重書籍的選稿其次魯迅也對書籍的設計插圖等事必躬親從當時的市場風氣來說魯迅對沽名釣譽的書商文人進行了嚴厲的批評魯迅編輯思想的影響和對現(xiàn)代出版活動的啟示魯迅不僅自身致力于報刊書籍的出版工作也在書信往來中對朋友同仁的書籍編撰提供寶貴意見對國民革命精神起到了啟蒙作用魯迅提出的關于大眾需求的娛樂化與報紙書刊所擔負的引導大眾的責任的矛盾以及出版的商業(yè)化和出版的文化自律之間的矛盾對當時出版產業(yè)與出版文化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元代出版技術的進步主要體現(xiàn)在哪幾個方面?A官刻和家刻刻坊能夠在統(tǒng)一和平的社會環(huán)境中從容的進行刻書活動B元代民間書坊開始刊行說唱文學作品即通俗文學作品C王禎木活字印刷技術的發(fā)明推動了元代印刷技術的發(fā)展,漢字的產生有哪幾個階段?結繩上古時代結繩記事即在一條繩子上打結用以記事書契是指一種區(qū)別于結繩的新的記事方式包括契刻記事和圖畫記事這就是中國最早期的象形文字倉頡造字甲骨文殷墟甲骨文,漢代政府的主要編纂機構有哪些?西漢漢高祖定邦長安后設立了石渠閣天祿閣麒麟閣作為皇家藏書和圖書編校機構發(fā)揮著典藏講習和校理功能同時也是朝廷儲備人才的地方東漢確立了蘭臺東觀仁壽閣石室宣明殿等藏書校書之所此外東漢政府創(chuàng)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主持圖書編校工作的政府專門機構秘書監(jiān),宋版書多善本的原因歷史文物性存世不多學術資料性不少直接脫胎于寫本其內容精確接近古書原貌藝術代表性紙墨俱佳字畫講究既體現(xiàn)了高度的工藝技術又富有喜人的藝術風格,中共成立之初的主要的出版機構有哪些?1新青年社1920年在上海成立出版了新青年雜志 新青年叢書等2人民出版社1921年在上海成立先后出版了馬克思全書 列寧全書等在傳播馬克思主義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3上海書店1923年在上海成立負責出版發(fā)行黨內所有的對外宣傳刊物4長江書店1926年成立于武漢成為繼承上海書店營業(yè)的黨的公開出版發(fā)行機構,隋唐五代時期刊定五經的重要意義顏師古考訂五經孔穎達等撰五經正義在古代經學編纂史上具有重大意義不僅對漢代以來發(fā)揚起來的經學作了總結也為唐代科舉考試確定了試題范圍向天下應明經科的士子提供了標準的含義四、論述題孔子的編輯思想1去除重復孔子在編輯詩經時進行了去除重復的整理工作即去掉詩中重復的篇章此外還對其進行編排是內容排列次序各歸其類2述而不作孔子選擇符合自己社會政治理想和倫理道德觀念的內容從上古流傳下來的優(yōu)秀文化中擷取自己心目中的精華經自己編選整理成書3無征不信多聞闕疑孔子反對憑空揣測和絕對肯定不拘泥固執(zhí)不唯我獨是這個原則是孔子在整理時以史料為基礎擇善而從對歷史材料中的闕文加以保留待后人思考解決主要成就孔子編訂六經使歷史上有成果保留下來而且是影響巨大的最早的編輯活動重要影響孔子編訂六經通過對上古尤其是對周代文獻史料的搜集和整理為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保存和傳播做出了巨大貢獻而他在編輯實踐中所確立的原則和方法也對后世編輯出版活動產生了深遠影響漢代劉向父子的成就及意義劉向劉歆父子在編校群書的同時又相繼編撰了綜合性藏書目錄別錄和七略他們編輯校訂的圖書從學科內容和品種數(shù)量上看幾乎包括了當時所能見到的所有古籍從分類體系和??辟|量上看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從宏觀上看七略分類體系奠定了封建時期圖書分類的思想理論基礎對后世產生極大影響從微觀上看每一部分都有明確的書名篇名作者目錄敘錄正文和附件全書結構齊全字句規(guī)范已明顯不同于初創(chuàng)時期的書籍劉向父子稱得上是我國編輯出版工作的奠基人意義奠定了古代目錄學的基本框架和方法創(chuàng)立了合適的圖書分類體系創(chuàng)立了揭示圖書內容要素并予以評判的敘錄方法開創(chuàng)了古代書籍整理定著新書之例近代編輯出版事業(yè)的五大變革古代出版向近代出版轉型初期出版業(yè)的變化1技術方法的變革新技術的采用19世紀初期西方機械化鉛印技術已經傳到我國沿海地區(qū)鴉片戰(zhàn)爭以后國內開始引進改進了一些印刷技術為出版事業(yè)的發(fā)展奠定了技術基礎2書籍形式的變革由線狀到精裝平裝新式機械鉛印技術取代手工雕版印刷而居于主要地位洋紙取代軟紙帶來近代造紙材料的變革實行雙面印刷產生平裝和精裝帶來圖書印刷和裝訂形式的變革3圖書內容的變革 西學的輸入大量翻譯書的出現(xiàn)給圖書的內容帶來巨大變化各種自然科學應用科學和哲學社會科學著作不斷涌現(xiàn)伴隨著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