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國高考Ⅱ文綜地理模擬試題_第1頁
2023年全國高考Ⅱ文綜地理模擬試題_第2頁
2023年全國高考Ⅱ文綜地理模擬試題_第3頁
2023年全國高考Ⅱ文綜地理模擬試題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全國高考新課標II文科綜合(地理)試卷

19世紀50年代,淮河自洪澤湖向南經長江入海;黃河結束奪淮歷史,改從

山東入海。1968年,南京長江大橋建成通車;自1999年,江蘇境內又陸續(xù)建成

了多座長江大橋。江蘇習慣上以長江為界分為蘇南和蘇北兩部分(圖1)。據此

完成1-3題。

、河流

一一is河

箕湖泊

L目前,在洪澤湖以東地區(qū),秦嶺一淮河線

A.無劃分指標依據B.與自然河道一致

C.無對應的自然標志D.兩側地理差異顯著

2.習慣上蘇南、蘇北的劃分突出體現(xiàn)了長江對兩岸地區(qū)

A.自然地理分異的影響B(tài).人文地理分異的影響

C.互相聯(lián)系的促進作用D.相互聯(lián)系阻隔作用

3.進入21世紀,促使蘇南、蘇北經濟合作更加廣泛的主導因素是

A.市場B.技術C.資金D.交通

汽車輪胎性能測試需在不同路面上進行。芬蘭伊瓦洛(位置見圖2)吸引了多

家輪胎企業(yè)在此建設輪胎測試場,最佳測試期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據此完

成4~5題。

圖2

4.推測該地輪胎測試場供輪胎測試的路面時

A.冰雪路面B.濕滑路面

C.松軟路面D.干燥路面

5.在最佳測試期內,該地輪胎測試場

A.每天太陽從東南方升起B(yǎng).有些日子只能夜間進行測試

C.經常遭受東方寒潮侵襲D.白晝時長最大差值小于12時

熱帶沙漠中的尼羅河泛濫區(qū)孕育了古埃及農耕文明。尼羅河在每年6?10月泛

濫,從上游帶來的類似肥沃土壤的沉積物,與上游來水和周邊區(qū)域的植物資源,

都對農耕文明的形成意義重大。據此完成6?8題。

6.熱帶地區(qū)原始的耕種方式多為刀耕火種。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種方式出現(xiàn)之前,

能夠在沉積物上直接耕種,是因為尼羅河泛濫區(qū)

A.用水便利B.土壤肥沃

C.地勢平坦D.植被缺失

7.尼羅河下游泛濫區(qū)沉積物主要來源地的降水特點為

A.降水季節(jié)性強,年降水量大

B.降水季節(jié)性強,年降水量小

C.降水季節(jié)分配均勻,年降水量大

D.降水季節(jié)分配均勻,年降水量小

8.古埃及人從周邊區(qū)域引入植物用于種植,引入植物的生長期必須與尼羅河泛

濫區(qū)的耕種期一致。由此判斷這些植物最可能來自于

A.熱帶雨林氣候區(qū)B.地中海氣候區(qū)

C.熱帶草原氣候區(qū)D.熱帶季風氣候區(qū)

洪積扇是河流、溝谷的洪水流出山口進入平坦地區(qū)后,因坡度驟減,水流搬

運能力降低,屑碎物質堆積而形成的扇形堆積體。圖3示意賀蘭山東麓南部大多

數(shù)洪積扇耕地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積扇邊緣,據此完成9?11題。

39,N

9.賀蘭山東麓洪積扇集中連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賀蘭山東坡

A.坡度和緩B.巖石裸露

C.河流、溝谷眾多D.降水集中

10.與其他洪積扇相比,甲地洪積扇堆積物中爍石較小的主要原因的

①降水較少②山地相對高度較?、酆恿鬏^長④風化物粒徑較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H.賀蘭山東麓南部大多數(shù)洪積扇耕地較少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較高B.土層淺薄C.光照不足D.水源缺乏

36.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山西省焦煤資源豐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所生產的冶金焦供應全國并出

口。據調查,1998年山西省有1800余家小焦企業(yè)。隨著國家相關政策和法規(guī)的

實施,山西省逐步關停這些小焦化企業(yè),至2023年已形成4千萬噸級焦化園區(qū)

和14個500萬噸級焦化園區(qū),極大地改變了該產業(yè)污染嚴重的狀況。圖6示意

1994年和2023年山西省焦化廠布局的變化。

■饞丁A螭鐵廠o焦化廠注:忸形大小示意觀模大小

-----A公路運渝-----A鐵路運.

圖6

(1)說明20世紀90年代山西省焦化企業(yè)規(guī)模小、數(shù)量多的存在條件。(8分)

(2)分析20世紀90年代山西省焦化產業(yè)生產過程中污染嚴重的原因。(6分)

(3)指出20世紀90年代山西省焦化產業(yè)運輸過程中存在的污染問題。(4分)

(4)推測山西省建立大型焦化產業(yè)園區(qū)后,在生產過程和運輸過程中,對減少

環(huán)境污染可采取的措施。(6分)

37.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白令海峽(圖7)寬35?86千米,平均水深42米,最大水深52米,海峽兩

側為山地。在第四紀冰期全盛時,亞歐大陸與美洲大陸相連,印第安人祖先由此

進入美洲。冰后期,溫度上升,海平面升高,白令海峽形成,亞歐大陸與美洲大

陸間聯(lián)系受到阻礙。即使在冬季白令海峽封凍時,人們仍難以徒步跨越。

北極圖

(1)分析目前在封凍時,人們難以徒步跨越白令海峽的自然原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