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族原始神話的形成與形成滿族神話探索天地層·地震魚·世界樹_第1頁
滿族原始神話的形成與形成滿族神話探索天地層·地震魚·世界樹_第2頁
滿族原始神話的形成與形成滿族神話探索天地層·地震魚·世界樹_第3頁
滿族原始神話的形成與形成滿族神話探索天地層·地震魚·世界樹_第4頁
滿族原始神話的形成與形成滿族神話探索天地層·地震魚·世界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滿族原始神話的形成與形成滿族神話探索天地層·地震魚·世界樹

一、滿族神話是不解之迷的神話在漫長的歷史時期,滿族的古老神話被神話學(xué)術(shù)界所遺忘。由于數(shù)百萬滿族人較早地接受了漢文化的影響,較普遍地使用了漢語,所以在學(xué)術(shù)界廣泛地形成了一種印象,以為滿族的原始神話早已消失了,甚至在一些研究者的私下談?wù)撝?有人還斷言“滿族無神話”。許多事實往往給上述印象提供了佐證。自十七世紀以來,滿漢文獻資料檔案中雖然有不少滿族古老信仰儀禮的記載,但是有關(guān)滿族原始神話的記載,卻幾乎找不到。僅有的一則天降神鵲送朱果給天女佛庫倫,吞而生滿族始祖布庫里雍順的神話,最早出自《滿文舊檔》天聰九年(一六三五年)五月初六的口傳記錄中,講述人是布庫里山地方的百姓穆克什克。以后的《滿洲實錄》、《清史稿·太祖本紀》、《皇清開國方略》、《滿洲源流考》等文獻,也都根據(jù)政治上的需要改寫了這則原始神話記錄。其它神話一概沒有記載。我們還注意到,在國外的許多著名的關(guān)于阿爾泰語系通古斯?jié)M語族的研究論著中,也極少涉及滿族古老的神話。甚至象研究阿爾泰語系各族薩滿教的國際權(quán)威、芬蘭學(xué)者U·哈爾瓦(UnoHarva),在他的著作中也只略微提示說:可能在滿語尚未失傳的東北偏遠地區(qū)稍有殘留。所有這些情況都說明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幾個世紀以來,并沒有人去認真地從民間調(diào)查滿族神話。滿族的“漢化”象一層濃霧遮住了滿族古代文化的影子,也同時蒙住了滿族神話的大門,使?jié)M族神話成為不解之謎。近六年來,東北三省對滿族民間文學(xué)的廣泛深入調(diào)查,終于結(jié)束了對滿族神話無從談起的歷史。滿族神話象新發(fā)現(xiàn)的神秘寶庫一樣被挖掘出來,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其中,以黑龍江省寧安縣寧古塔富察氏滿族神話傳承人、著名故事家付英仁老人講述的創(chuàng)世神話和圖騰神話最有代表性。他講述的神話主要是從薩滿的傳承線路流傳至今的,保持了原始神話的許多特色。最主要的創(chuàng)世神話有:開天辟地,造山嶺,造人類的造物主阿布卡恩都里神話;地下國魔鬼耶路里神話;太陽和月亮神話;銀河、三星、七星、眾星神話;盜天火神話;風(fēng)神話和水神話等。圖騰神話有各氏族分別信奉的鹿神、鷹神、豹神、蟒蛇神、蛙神、魚鷹神、山羊神的神話及其它薩滿神話。本文正是以付英仁口述的神話為蘭本,根據(jù)搜集者金天一保存的原始錄音及文字材料,進行初步的探索。①1二、天層觀念的體現(xiàn)滿族創(chuàng)世神話的核心是關(guān)于天體形成的神話。它和許多古代文明民族的開天辟地神話一樣,具有鮮明的解釋自然起源的性質(zhì)。在《天神創(chuàng)世·天和地》②2這則神話中有這樣的內(nèi)容:“相傳,天,有十七層;地,有九層。人住的地方叫地上國,神住的地方叫天上國,魔鬼住的地方在地下,叫地下國。統(tǒng)管十七層天、九層地和人間的,是至高無上的天神阿布卡恩都里?!边@里講述的“天,有十七層;地,有九層”的說法,作為滿族開辟神話的構(gòu)思,十分典型。這可以從阿爾泰語系的突厥語族、蒙古語族、通古斯——滿語族創(chuàng)世神話中找到相似的常見的內(nèi)容。這種天地多層的原始宇宙觀,具有十分古老的薩滿教天地信仰觀念的特征。滿族的古代信仰把宇宙看做“三界”,天界是天神住的地方,就是上邊所稱的天上國;地有地界;是魔鬼棲止的地方,叫地下國;中間是人界,是人類生息的地方。在這三界里,天和地都被看作是多層的所在。在滿族星神話中有一段故事說:三星神依蘭烏希哈在天上造燈普照人間時,曾經(jīng)取來“第九層天上的油”。還有安巴烏希哈背水造天河時,最后曾“來到第三層天,這層天上都住的是死去的有名的人薩滿”。這些片段的口傳記錄,標(biāo)志了天上國的多層是滿族古代信仰的神話中構(gòu)成的幻想形象。從現(xiàn)有的資料可以做某些比較,以便更好地確證它們的特點。在上個世紀俄國人類學(xué)博物館集刊發(fā)表的《葉尼塞奧斯恰克薩滿教概要》③3中,有關(guān)于以下的記載:阿爾泰人的薩滿神話有最高的天神,住在太陽和月亮以上的最高天層。人間的薩滿要想到達最高天神的腳下,必須越過七道或九道障礙(阿爾泰稱為bдyyaK)。若想到達北斗星跟前,也要越過五道障礙。這里所說的障礙,在阿爾泰神話中是每一層天就有一道障礙,五、七、九的障礙數(shù)和天的五、七、九層數(shù)顯然是一致的。在《雅庫特人的民間信仰和民間故事》④4一書中,我們同樣看到有關(guān)天層的記載。東北亞的雅庫特人的薩滿教儀式里,在野外有為薩滿升天設(shè)置的專用白樺神樹,在樹干上便刻出九條橫溝,用以象征天有九層,并在樹干上綁結(jié)祭祀用的動物。在雅庫特人看來,只有這樣薩滿才能登上天的最高層去見至上天神阿尤妥云。同樣,據(jù)《西伯利亞各民族的鷲崇拜》⑤5一文記載,西伯利亞的錫伯族薩滿升天儀式中,也有同樣的刻記九層天的神樹。在大多數(shù)文獻記錄中,天層以七、九為多,象滿族天神話中所述的“天有十七層”的說法,也并不是特殊的例外。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外國文獻,如《來自西伯利亞》⑥6、《米諾辛斯克塔塔爾人的故事和傳說》⑦7等書中,也有相同的神話構(gòu)思。這些出自阿爾泰地方各族神話及薩滿教儀禮中的天界,分別有十二層、十六層以至十七層的說法,和滿族神話不謀而合。關(guān)于天多層的神話,在阿爾泰地方有最多達三十三層天的說法,被記錄在一九〇〇年布達佩斯出版的卡塔諾夫的《中亞、東亞突厥語族葬禮習(xí)俗》一書中。可見,滿族的“天有十七層”的神話思考是典型的薩滿教觀念。只是寧古塔滿族天體神話的天層與鄰近的鄂溫克族、蒙古族、達斡爾族及赫哲族神話中的層數(shù)不同。這些兄弟民族所常說的天層,多采用三、五、七、九的數(shù)字。滿族中是否還有別的多層數(shù)字講法,還沒有得到可證材料。天有多層的觀念在一些現(xiàn)存的原始部族中也較普遍地存在,象西伯利亞東北部的古亞細亞民族楚科奇人和北美西北部印第安人部落中都流行著原始的天層觀念。和天層相對應(yīng),滿族神話對地下國的地層也有明確的解釋。這和阿爾泰語系許多民族的原始神話關(guān)于下界的多層解釋完全一致。在塔塔爾人神話中天有三層和地有三層是完全相對應(yīng)的。在其它各種說法中地下七層、九層的說法較為普遍。在前面提到的《葉尼塞的奧斯恰克薩滿教概要》和另一篇名為《做為“地帶”的卡夫卡斯和烏拉爾》⑧8論文中,都分別記載了葉尼塞人和維吾爾人關(guān)于大地七層的神話。神話中說七層地下的最高屋頂,正是人類居住的大地。同時,在東北亞各族的祭祀地母的薩滿儀式中,設(shè)立的供物柱也通常采用三、五、七根的形式,用來表示對各個地層神魔的分祭。滿族天地神話的地下是九層,也可以確認為有代表性的薩滿教神話。這種天地分層說,是和薩滿教的多神信仰有密切關(guān)系的。在薩滿教中,主要有三種類型的信仰對象;第一種是以最高主宰神天神為中心,包括協(xié)助天神分司宇宙間萬事的諸神靈。在滿族則是以阿布卡恩都里及其它恩都里為代表;在達斡爾族是以騰格里及各種恩都熱為代表;蒙古族的騰格里,塔塔爾人的尤勒干,雅庫特人的阿尤妥云等等。第二種是以最大最兇的惡神魔鬼為中心,包括各種幽居地下的鬼靈及作崇人間的種種精靈。象滿族神話中的惡魔耶路里,塔塔爾人的耶爾里克,蒙古族的莽古思,達斡爾族的霍列力神中的莽蓋以及各氏族祖神的鬼靈,各種動物神的精靈等都是。第三種是人間能和神靈相通并隨時可代表神顯靈的薩滿。第一種信仰對象被認為都按不同的神職神格及神權(quán)大小分別住行天上各層,并常常來往于天上人間,或造福人間,或懲罰人類。第二種信仰對象也被認為是按不同的權(quán)威及兇惡作祟的程度分別居于地下各層,并常常來往于地下地上侵擾人間,或與天神為敵。第三種信仰對象只有當(dāng)他們死了以后,才能升入天界的最低幾層。這正是滿族、達斡爾族人死后實行土葬,唯有充當(dāng)薩滿的人在死后要實行“風(fēng)葬”,用儀式祭祀他們升天的緣故。這種用天的層數(shù)標(biāo)志神的高低貴賤的地位和大小不同的權(quán)威的觀念,充分顯示了原始部落晚期氏族社會的信仰特征。一九七二年在湖南長沙東郊的馬王堆西漢墓出土的彩色帛畫⑨9上,就很清楚地分出了天上、地上與地下三世界,并且天上和地下又都有層次。最高的天神是人首蛇身的女媧,左有日和三足烏,右有月和蟾蜍;最底層有兩條交尾的大魚。古代楚地這種神話形象,也可以為原始天地分層的神話作相應(yīng)的參考和印證。三、從神圣不可侵犯自然的神神觀原始思維滿族的天地形成神話中說:阿布卡恩都里用神土造了一塊很大的地,浮行水面,讓人住在大地上。天神又怕大地沉到水底,便命三條大魚把大地馱起。還派了他的一名助手每隔幾天給三條大魚喂一次食。有時送魚食的神偷懶,沒有按時送吃的東西,馱大地的三條大魚餓了,忍不住就晃動身子,這一晃,大地也隨著搖動起來,于是發(fā)生了地震。在這則神話里,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大地在水上飄浮的神話構(gòu)思;二是大地由某種神圣動物支撐的神話構(gòu)思。大地飄浮在水面的原始觀念在世界上許多創(chuàng)世神話中具有普遍性。以亞洲大陸的東、南、北邊緣及其海域和太平洋島嶼流傳的神話為例,至少有四種類型是關(guān)于大地飄浮內(nèi)容的。一種是“流島”型,據(jù)說神造了島后在海上流動,飄浮不定;另一種是“釣島”型,據(jù)說是遠古時的大英雄或巨人從海中釣魚,結(jié)果釣上來的卻是島;第三種是“魚島”型,據(jù)說遠古人類在海上找到一塊陸地便在上面定居了,但是不久這陸地便游動起來,人們才發(fā)現(xiàn)自己原來住在一條巨大的魚背上。(在流傳中又說是一只大龜);第四種便是大陸居民中流傳的神用粘土或泥造成大地放在大海里,浮在水面,然后又命某種神圣動物背馱著它。這四種神話的共通點是:大地被水包圍以及大地震引起的種種大地浮動觀念與對魚類的水棲特性的認識相結(jié)合的原始思維特點。關(guān)于大地飄浮的解釋自然神話,又是從“天連水,水連天”的“宇宙?!庇^念逐漸發(fā)展形成的。用神圣動物支撐大地的說法在亞洲大陸分布的各種古老的大地起源神話中也十分普遍。以阿爾泰語系各民族神話為例,支撐大地的神圣動物大體上有六類:一是龜,二是牛,三是魚,四是蛇,五是象,六是龍。其中以前三類流傳較廣,后三類幾乎都是從前三類分別演變而來。象巨蛇馱大地的說法大致可說是龜馱大地的同型;西伯利亞各民族中有長毛象馱大地,印度有大象馱大地的說法大致可說是牛馱大地的同型;龍馱大地似乎是從魚馱大地發(fā)展而來。一八九〇年,俄國地理學(xué)會在它出版的《東西伯利亞部紀要》⑩10中記載了布里亞特人的創(chuàng)世神話,其中就有以上的情節(jié):世界開初,只有水和水中的一只大龜,天神便命龜仰在水面,在它的肚上造了大地。還有一說是命大龜背負大地,每當(dāng)大龜感到累了便晃動身子,大地便發(fā)生了地震。這種解釋在蒙古族和鄂溫克族中也有流傳。在西藏的佛教大地神話中也有龜馱大地的故事,只不過這只大龜被解釋成是維休奴神變的龜形,用來支撐大地的。這大約是印度神話影響的結(jié)果。在突厥語各民族神話中,大地的支撐者多是大公牛(只在南部使用水牛的地方才說是水牛)。據(jù)波塔寧在《西北蒙古志》(11)11第二卷《風(fēng)俗篇》中記載的吉爾吉斯族神話說:在宇宙開初的一片汪洋大海中,到處迷漫著濃霧,在海的正中間只有一塊石板,石上有一頭黑灰色的公牛,在公牛頭上的角上,載著大地。同樣的說法在塔塔爾人中也有流傳,不同的只是這頭公牛不是站在石板上,而是立在一條大魚背上。還有的說:大地被載在一頭公牛的一只角上,牛的上面是一條魚,魚的下面是水,水的下面是風(fēng),風(fēng)的下面是一片黑暗;每當(dāng)公牛疲勞的時候,就把大地從一只角移到另一只角上,于是便發(fā)生了大地震;公牛的呼吸一旦停止,世界的末日就到了。在牛馱大地的神話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牛的下面是一條魚”的構(gòu)思,它標(biāo)明魚其實是大地的第一支撐者??梢酝茢?這些同樣也廣泛流傳在中亞、東南亞、北非等伊斯蘭教信仰地區(qū)的牛馱大地的神話,是由魚馱大地發(fā)展演變而來的。滿族神話中的大地支撐者是魚,這在北亞及東北亞很有典型性。在上述《東西伯利亞部紀要》中刊載的《布里亞特的故事和信仰》(13)12一文里,就記有巴拉干斯克的布里亞特神話關(guān)于魚馱大地的說法。據(jù)說大地是由世界海中漫游的一條大魚馱著的,大魚游動變換位置時,便發(fā)生了地震。另外,在俄羅斯地理學(xué)會紀要中關(guān)于《西伯利亞的薩滿教》(13)12一文,也記述了布里亞特神話的另一個說法:馱著大地的魚是側(cè)身睡著的,當(dāng)他感到大地重壓的時候,就要翻一翻身,這時候就發(fā)生地震了。我們在北京、河北、內(nèi)蒙古、遼寧等地的滿族中進行調(diào)神造了大地,使之浮于水面。這創(chuàng)世的主宰不查時發(fā)現(xiàn),至今民間還廣泛流傳著魚馱大地的派生神話,即“地震魚”神話。人們說:大地底下有“鲇魚姥姥”,它只要一翻身或一眨眼,就出現(xiàn)了地震。滿族現(xiàn)在流傳的“鲇魚馱大地”的說法,在日本列島也比較普遍,其中,以北海道的阿伊努族人的“背馱大地的世界魚”神話最有代表性。日本神話學(xué)界把這種神話因素稱之為“地震鲇”,正源于此。據(jù)一九〇〇年俄國的《活古代》(14)13雜志記載,在莫爾達維亞人神話中也同樣有一條大魚馱著大地的說法?!暗卣痿~”神話的分布很廣,甚至在東南亞的菲律賓南部曼達亞族神話中也有。據(jù)說大地是由一條大鰻魚馱著的,鰻動則地震。從現(xiàn)有資料可以看到,從東亞、北亞、到東南亞、中亞以至東歐、北非、北美,各民族關(guān)于大地的神話構(gòu)成了十分廣闊的“地震魚”分布圈。其中具有典型的原始思維特征的大致以北亞、特別是東北亞薩滿教神話最有代表性。為了進一步證明滿族“地震魚”神話的典型意義,不妨用《阿爾泰地方的土著民》(15)14一書中記載的一則塔塔爾人的“魚馱大地”神話作對照。據(jù)傳,至高無上的天神尤勒干造好了大地之后,便把它浮在水面。同時,在大地底部的正中間放了一條大魚,在它的兩邊又分別放了一條大魚,共用三條魚馱起了大地。中間這條魚,頭向北方,它的頭只要稍稍沉在水里,北方就鬧洪水之災(zāi);頭再向下沉入水中,大地就會全被淹沒。在這條魚的鰓上拴著一根繩,另一端高高地達到天上,綁在三根天柱上,由一位名叫曼珠希里的天神助手看管。他從第一根柱上解下繩子,大地北方便鬧洪水,從第二根柱上解下繩子,整個大地就遭到洪水的淹沒了。這種表現(xiàn)世界大洪水的神話構(gòu)思,是和塔塔爾人的地理歷史環(huán)境有密切關(guān)系的。北亞的鄂畢河,葉尼塞河及額爾齊斯河泛濫成災(zāi)的古老歷史,成了這則神話的構(gòu)思基礎(chǔ)。在這里,除去魚鬧洪水和魚鬧地震的情節(jié)相異以外,這則神話和滿族神話有兩個共同點:一是最高天論是尤勒干,還是阿布卡恩都里,都是薩滿教的最大天神;二是天神命三條大魚馱起大地。這“三”條魚的“三”的觀念又是薩滿教神秘數(shù)字的最重要的基數(shù)。從這一點著眼,似乎它們最早出于一個神話的祖型。在許多創(chuàng)世神話中,作為天和地的支撐物的數(shù)字,往往形成兩種穩(wěn)定的說法:一種說法用“四”,另一種說法用“三”。象我國古代文獻《淮南子·覽冥訓(xùn)》、《列子·湯問》所載的女媧“斷鰲足,以立四極”,就是用大龜?shù)乃闹蛔ψ鳛榍嫣斓奶熘?。在我國布朗族神話《顧米亞?16)15中,是用犀牛的四蹄作為支天四柱的,還有從印度傳入西藏的“在大龜背上有四頭大象支撐大地”的說法,中亞流傳的“四頭公牛在大地的四方支撐邊緣”的說法,都是用“四”個動物或“四”只獸類蹄爪作為支撐者表現(xiàn)的。這種“四”的數(shù)字概念或“四”方的方位觀念是原始思維中比較發(fā)展進步的符號;相對地說,原始宗教中常用的“三”和是“三”的倍數(shù)“九”,“九”的倍.數(shù)“八十一”,以及相應(yīng)的奇數(shù)“五”或“七”、“七”的倍數(shù)“四十九”等卻正是十分重要的數(shù)字。至少在滿族及我國東北各少數(shù)民族的薩滿教信仰中,三、五、七、九,七七四十九,九九八十一等數(shù)字是具有魔力的。對這些數(shù)字的迷信,至今仍較普遍。作為原始思維的形象反映,在我國西南彝族阿細人的大地起源神話(17)16中,也有幾乎完全相同的說法。在阿細人的民族神話中也生動地描繪了三條魚馱著圓圓的大地,魚動則地震的情景。顯示出各民族原始思維的共通性和遠古神話時代相互傳播移動的特點。雖然,我們沒有任何證據(jù)判明它們之間的源流關(guān)系,但是作為古老民族原始思維和信仰的基礎(chǔ),確實有同步發(fā)展的相似性。只不過滿族的“地震魚”神話更具有東北亞薩滿教神話體系的特點罷了。探索滿族“地震魚”神話,是探索東北亞薩滿教神話中創(chuàng)世神話的最令人感興趣的方面。在阿拉伯游牧民中普遍流傳的“公牛馱大地”的神話,常常附加說公牛下面有巖石,巖石下面還有魚。這種說法反映了大地起源神話的歷史層次??梢哉f,當(dāng)阿拉伯人還處在更遠古的年代時,他們完全可能也在講:水上有魚,魚上有巖石。這巖石已經(jīng)構(gòu)成大地的原形了。當(dāng)古波斯文明從伊朗高原傳播以后,阿拉伯人廣泛使用了牛,于是牛的作用便被神化了,這才有可能在神話中出現(xiàn)站在魚背上的石板上的牛,成了大地的支撐者。大致可以推斷,“地震魚”的神話應(yīng)是漁獵時期的產(chǎn)物,而“地震?!钡纳裨捴荒苁峭硪恍┑挠文?xí)r期的產(chǎn)物了。四、滿族神話中的世界樹滿族創(chuàng)世神話中有以下的內(nèi)容:天神阿布卡恩都里造了大地以后,地上的人經(jīng)過多少年代的繁衍,越來越多,地上住不下了。天神便命令把天上最大最粗的一顆樹砍倒了,把它接到了地邊上,讓人們沿著樹枝樹叉發(fā)展,這才有了世界上各色各樣的人種。這個簡略的情節(jié),應(yīng)當(dāng)確認是滿族薩滿教創(chuàng)世神話中關(guān)于“世界樹”神話的斷片。在許多民族中,常有關(guān)于宇宙開初從地下到天上長著巨大的神圣的世界樹的神話。以阿爾泰語系各民族為例,就很有代表性。在《來自西伯利亞》(18)17一書中記載的阿爾泰神話說:在萬物的中心,大地的肚臍上,聳立著一棵最高最大的樅樹,樹梢頂上住著最高無上的天神巴依尤勒干。這則關(guān)于世界樹的形象,甚至還被當(dāng)?shù)氐乃_滿畫在了祭神的法器神鼓的皮面上。在《西北蒙古志》(19)18中記載的蒙古族神話中也說:天地開初,一座四棱山頂?shù)闹行拈L著一棵很高很大的樹。從這棵樹梢向下看,世界海上飄浮著的大地象一匹臥倒的小馬。假如把牛一樣大的石塊從大樹梢拋下去,要過五十年后才能著地。這正是神話中對世界樹的形象描繪。在一些民族的神話中,對于世界樹的描寫并不一定是一棵,有時是多數(shù),如七棵或九棵。樹的棵數(shù)往往和天的層數(shù)或某些神的數(shù)目相對應(yīng)。例如有關(guān)西伯利亞塔塔爾神話的記錄中說:最初,克達依神創(chuàng)造天地時,還造了九棵高大的落葉松,這些松樹長期被和天神作對的地下死國之王九個耶路萊汗所霸占,做了拴馬的木樁。后來,天神趕走了九個耶路萊汗,各色各樣的人和動物才得以在大地上自由生存。但是任何人也不能走近這九棵樹的跟前。在《西伯利亞各民族的鷲崇拜》一文中介紹了赫哲族神話中的世界樹共有三棵,是按天上、人間、地下三界分的。天上的一棵住著天神和人類生前的靈魂,這無數(shù)靈魂是以小雛鳥的形態(tài)聚居在樹上的;地上的一棵供人和動物生活;地下的一棵為死者鬼靈及地下魔鬼使用。滿族神話中關(guān)于世界樹的描繪在《通天橋》神話中也有斷片殘留。故事說:“當(dāng)?shù)厣系娜藗兌嫉巧狭颂?來到阿布卡恩都里住的地方時,看到了他的身后有很多大樹枝,那就是專供天神智慧的智慧樹,又叫做靈丹樹。旁邊還有一根很大的木樁,那木樁正是天神用來給人間居住的那棵大樹的下樁”。故事還說:“天神阿布卡恩都里為了制服地下魔鬼耶路里,用霹靂擊毀了通天橋,于是,來到天上的人們都回不到地上了。阿布卡恩都里又選了一棵最高最大的樹,讓人們順著樹干下到地上,回到地上的人只是一小部分,沒有來得及回到地上的人們,都留到了天上,變成了星星?!髞?人有什么向天神的要求,便通過大樹告知天神,因為樹很高,所以天神只要稍微彎彎腰便知道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