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爾格蘭姆的服從理論_第1頁
米爾格蘭姆的服從理論_第2頁
米爾格蘭姆的服從理論_第3頁
米爾格蘭姆的服從理論_第4頁
米爾格蘭姆的服從理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米爾格蘭姆的服從理論及評述生平簡介斯坦利·米爾格蘭姆,美國社會心理學家,以對服從行為的研究而著名。米爾格蘭姆1933年8月15日出生于美國紐約市布魯克斯區(qū)的一個猶太移民家庭,父親是面包師,母親在面包店工作,米爾格蘭姆在3個孩子中排行第二。在學生時代,他曾是校報的編輯和科學觀察員。他與后來成為社會心理學家的津巴多是高中時期的同班同學。1954年獲昆斯學院文學學士學位,厚赴哈佛大學深造,1960年在G.奧爾波特門下獲社會心理學哲學博士學位。1959-1960年,他在普林斯頓研究所擔任以研究從眾行為而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家S.阿希的研究助理。1960年,米爾格蘭姆進入耶魯大學并任心理學副教授,1962年回到哈佛大學擔任該校社會關系系國際比較研究課題的行政負責人。1963年,米爾格蘭姆發(fā)表了著名的服從實驗研究。生平簡介1967年,米爾格蘭姆進入紐約城市大學社會心理學系,他對社會問題感興趣,并開啟了心理學對城市生活中一些現(xiàn)象的研究。1972年,米爾格蘭姆成為古根海姆的一名研究人員,同年,他返回巴黎研究了巴黎人對他們城市的心理地圖和紐約人對紐約的心理地圖。1974年米爾格蘭姆在紐約城市大學轉任心理學教授,并出版《權威的服從》一書。此外,米爾格蘭姆還提出了人際交往中的著名的六度分離理論,并研究了電視對反社會行為的影響。1984年12月20日米爾格蘭姆因心臟病逝世與美國紐約,享年51歲。羅杰·布朗曾評價他“也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社會心理學領域中中最有天賦的實驗科學家之一”。理論與思想產(chǎn)生的背景服從對于現(xiàn)實生活是十分有意義的。保證群體目標的實現(xiàn);個人服從群體規(guī)范就會受到他人的尊重和贊揚,若違反規(guī)定就會受到懲罰;遵守規(guī)章制度能夠保證群體內(nèi)有良好的人際關系,減少沖突。破壞行為:權威人士命令他人去傷害第三者;戰(zhàn)爭等。理論與思想產(chǎn)生的背景米爾格蘭姆的服從行為研究與當時的政治歷史背景有密切關系。二戰(zhàn)期間,德國納粹對猶太人的大屠殺。真正執(zhí)行命令的是那些集中營的劊子手。在戰(zhàn)爭期間,此類盲目地效忠,無條件地服從命令,以致喪失了人性和理智的情況是屢見不鮮的。大屠殺后,許多行為科學家都在尋找辦法以理解這樣一個事實:那么多正常的、受過文明教化的德國人為何竟對其他同類實施如此不可理喻的暴行?他們認為,答案可能牽涉到一種特別的社會情境,它足以引起正常人產(chǎn)生與性格不符的殘暴行為。理論與思想產(chǎn)生的背景身為猶太人后裔,米爾格蘭姆對納粹大屠殺有切膚之痛。他想用科學的方法調查人們怎么會僅僅因為別人的命令而對他人施加巨大的傷害。在米爾格蘭姆看來,在某些情況下,服從傾向是如此強烈而根深蒂固,它抵消了個人的道德、倫理,甚至是同情。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米爾格蘭姆開始著力研究人們對權威的服從性,人們?nèi)绾瘟钊朔艞墏€人的道德標準,而做出意想不到的事情。理論與思想評析米爾格蘭姆1961年的研究開啟了服從行為研究的新篇章,隨后米爾格蘭姆與其他研究者開展了一系列相關的研究。首先,對于1961年的研究,一些學者認為實驗是在耶魯大學做的,并且由于被試認為實驗不會真正的傷害學習者,因此被試才表現(xiàn)出高度的服從。米爾格蘭姆用其他地區(qū)的被試重復了這一實驗過程,他們是義務參加實驗的大學生志愿者和一些女性被試,但每次的結果都是類似的:大部分人會去順從來自外部的權威,當權威人士命令做某事時,即使這樣做會違背良心,或服從是錯誤的,大多數(shù)人還是會服從。理論與思想評析其次,有關服從程度的性別差異問題也受到了許多學者的關注。雖然幾乎所有的研究中被試都是男性,但是1974年米爾格蘭姆的研究中采用了女性被試,結果發(fā)現(xiàn),女性的服從程度也達到了65%。貝思(1999)回顧了采用米爾格蘭姆范式或與米爾格蘭姆研究方式相似的9項服從研究,發(fā)現(xiàn)其中有8項研究的服從行為沒有性別差異。但同時貝思指出,女性被試的自我報告的緊張程度比男性要高。這提示我們,不僅要關注服從的性別差異,更應該關注實驗本身給被試帶來的不同水平的緊張程度。理論與思想評析最后,在有關服從的研究中,人們常常引用米爾格蘭姆的實驗,但是研究者在其他一些情境中也發(fā)現(xiàn)了高度的服從,這些研究都是在米爾格蘭姆早期實驗方法和結果的啟發(fā)下進行的,并且多是對米爾格蘭姆理論的完善以及對權威人物服從傾向的詳細解釋。奧恩(1965)等人發(fā)現(xiàn),被試會服從實驗者的命令去完成一些危險的任務,如抓一條毒蛇等。另一項研究檢驗了醫(yī)院情景下服從情況。理論與思想評析米爾格蘭姆和其他研究者為了區(qū)分人格和情境變量對服從行為的影響,通過設計一系列相關實驗進一步拓展了他的研究發(fā)現(xiàn),以揭示促進服從行為或限制服從行為的原因??偨Y起來,在社會情境中,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①與權威人士的距離被試離實驗者(權威人士)越近,其服從傾向越強烈。②與學習者的接近程度被試與學習者越接近,服從傾向越弱。③被試需要承擔的責任被試若認為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服從行為就大幅度下降了。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被試看到他人不服從的情形時,服從就減少了。④被試的人格特點貝思認為與個性相關的變量,如人格特征和根深蒂固的信仰系統(tǒng)也能預測服從行為。在涉及政治、道德等問題的時候,是否服從權威,絕不單純地取決于服從心理,而是取決于人的價值觀和政治立場。理論與思想評價米爾格蘭姆的研究使人類對服從問題的認識不再僅僅是一個哲學或者道德問題,而是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米爾格蘭姆的研究深深影響了人們對服從行為的理解,同時,他使服從的研究不僅超越了學科的界限,而且還超出了語言的限制。不僅專業(yè)領域中不斷有研究者去驗證和拓展他的研究,而且在非專業(yè)領域中,米爾格蘭姆的研究已滲入到了現(xiàn)代文化中。著名了搖滾音樂人PeterGabrielZAI在他1986年的專輯中,就引用了米爾格蘭姆的述論“wedowhatwe'retold”譜寫了一首歌曲。有一個由法國和德國歌手組成的朋克搖滾樂隊命名為“米爾格蘭姆”,以此來紀念這位偉大的學者。理論與思想評價但是,對于米爾格蘭姆的研究,由于對真實世界現(xiàn)象的含沙射影的影響以及它所引發(fā)的道德爭論,使米爾格蘭姆的“服從”研究成了最受爭議的研究之一。人們的批評主要集中在倫理問題上。首先,米爾格蘭姆的研究使被試遭受了極大的身心痛苦,使他們被迫以很不愉快的方式去行動。實驗中,很多被試都表現(xiàn)出沒完沒了、情緒激動的抗議,甚至有些被試被折磨得有些神經(jīng)質,發(fā)出令人感到十分古怪的笑聲。雖然實驗結束后研究者對被試做了一些改善身心健康狀況的補救措施,但倫理問題還是一直沒有得到解決。這種實驗的影響是否能夠在短期內(nèi)消除,是否會存在潛意識的長期影響確實仍然是一個問題。理論與思想評價其次,米爾格蘭姆的研究中,為保證研究效果,設計了一個虛假的情境,被試可能會感到受人利用并感到難堪,以至于在將來不再相信任何心理學家或合法權威。但通過在被試參加完實驗后對他們進行調查,米爾格蘭姆發(fā)現(xiàn):84%的被試很高興參加這次活動,只有1%的人對這次經(jīng)歷表現(xiàn)出后悔。最后,讓一個人了解自己從來沒有認識到的缺陷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對實驗中的被試來說,了解到自己有這么一個缺點,也同樣是很艱難的事情(“我原來是這么一個壞的或軟弱的人啊”)。但是,從更深層意義上來看,米爾格蘭姆的研究表明,二戰(zhàn)時期納粹分子的盲從與其說是本性使然,倒不如解釋成不可抗拒的情景力量的結果。因而人們要問:對于那些奉命去屠殺無辜的劊子手,是否可以減輕其罪責?實際上,米爾格蘭姆的實驗結果并不是非要去爭論人的本性,而是告訴我們?yōu)槭裁催B正常的、完全有意識的個體,在強大的情景和社會壓力下,都顯得那么脆弱。所以,本研究的結果可以使我們在面對權威力量時,首先關心權威的命令和要求是否合理,幫助我們在相似的情景中作出理性和選擇。米爾格蘭姆的研究,引起了人們深刻思考對用人做被試的實驗的道德問題。該研究是對服從行為和社會心理學的影響更大,還是對心理學研究以人做被試的道德政策問題影響更大,仍是極具爭議的。米爾格蘭姆的研究提示我們在從事社會心理學研究時,可以遵循以下原則:首先要保證被試的知情同意權。應告訴被試研究目的、程序及特點,包括可能導致有害影響的內(nèi)容。其次,要慎用實驗性欺騙。隱瞞技術違反了知情同意的原則,因此必須慎用,僅僅在期滿對被試無害,并保證實驗的潛在利益遠遠超過了被試可能遇到的任何危險時,才能考慮欺騙。再次,要考慮避免傷害與最小危險原則。實驗者應把可能發(fā)生的危險告訴被試,以被試自愿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