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植城與城市地質(zhì)_第1頁
山東植城與城市地質(zhì)_第2頁
山東植城與城市地質(zhì)_第3頁
山東植城與城市地質(zhì)_第4頁
山東植城與城市地質(zhì)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東植城與城市地質(zhì)

今天,山東曲阜是孔子的故鄉(xiāng),是孔子的繼承人。其地處魯西平原東緣,北望泰岱,東接魯中南丘陵,有條帶狀的隆起自東而西緩緩向此委曲延伸,古稱曲阜。北、西兩面有泗水繞過,南面有沂水西流而注入泗水。自周公封魯,筑城為都以來,楚滅魯于此置魯縣,秦為薛郡治;漢魏為魯國治;晉改為魯郡治,宋改為屬縣,北魏又重為郡治,北齊改稱任城郡,隋廢郡,而改稱汶陽縣,又改稱曲阜縣,唐因之,宋改稱仙源縣,金復改稱曲阜縣,元明清因之。相沿至今已三千余載,可謂歷史悠久。其間城址曾數(shù)經(jīng)變遷,今地面及地下猶可尋覓出周代魯城、漢代魯城及明清曲阜城等,然此并非歷代所建城址全部。結合古文獻記載和考古調(diào)查發(fā)掘資料進行探求,此地當先后建城七座。茲逐一加以考究。一北垣病、魯“中城”周武王滅商后,封其弟周公旦于魯。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魯。伯禽筑城為都,稱魯城,為今曲阜城營建之始。關于此魯城之初始風貌,本人曾有過較為詳盡的考究1,無需重復。為明了此地歷代城址變遷之軌跡,茲簡述其要。周代魯城城垣至今猶有殘存于地面之上者。明清曲阜城之南垣即沿于原魯城之南垣西段,此外,原魯城之南垣東段及東南城角,東北城角及北垣大部皆仍存之,而北垣西段為后世孔林圍墻之南垣所沿。經(jīng)考古勘測得知,周代魯城平面呈南北扁長方形,除南垣較直外,其余三面城垣明顯外凸,四城角呈圓弧形。其東垣長2531米,南垣長3250米,西垣長2430米,北垣長3560米,總周長11771米,總面積約10平方公里,城垣殘高有達10.米者,除西垣基寬為30—33米外,其余三面基寬均在40米左右。城外有護城河,其北、西兩面護城河今稱洙水(非古時洙水)。東垣外護城河北接沫水,至東南城角處折向西,為南垣外護城河,西入于洙水。河道寬約30米,在魯城內(nèi)北部發(fā)現(xiàn)一條橫貫東西的排水河道,其自東垣北門北引東護城河入城,向西流至西垣中門北出城入洙水。發(fā)現(xiàn)城門十一座,其中東、西、北三面各三座,南面兩座。發(fā)現(xiàn)交通大道十條,其中東西向和南北向各五條,皆與城門相連接。在魯城城址內(nèi)周公廟高地、周公廟村西及村東、靶場東、農(nóng)機廠北、獸醫(yī)站北、南垣東側、小北關、古城村西等地發(fā)現(xiàn)有較大面積的夯土建筑群基址,其時代早者可至西周時期,經(jīng)春秋戰(zhàn)國而延續(xù)至漢代。此外,還發(fā)現(xiàn)有許多大面積的居住遺址、各種作坊遺址及墓地等2。將古文獻所記魯城名物與之對應推求,其東垣中門當稱東門,北門當移上東門,南門當稱石門;北垣中門當稱北門,西門當稱爭門,東門當稱萊門;西垣中門當稱西門,北門當稱子駒門,南門當稱吏門,或作史門;南垣東門當稱南門,又稱雩門、高門等,西門當稱稷門。此外,見于記載者尚有鹿門?!蹲髠鳌は骞辍份d:“季孫怒,命攻臧氏。乙亥,臧紇斬鹿門之關以出,奔邾?!倍蓬A注:“魯南城東門?!北臼兰o四十年代日人駒井和愛等勘察魯城時曾指出在今天所發(fā)現(xiàn)的南垣東門以東有另一座城門3。在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進行的勘察中未予發(fā)現(xiàn)。從連接北垣東門即萊門的10號道路向南延伸的情形判斷,并非沒有這種可能。其門當設于此路南向與南垣交接處,為南垣東門(勘探中發(fā)現(xiàn)的南垣東門,依其所在位置當為中門),當稱鹿門。如此,正合“旁三門”之制。而古文獻所記之“中城”即魯宮城(包括公宮、宗廟等建筑)則當在周公廟高地一帶。在此高地東部及北部邊沿曾發(fā)現(xiàn)有殘存的夯土墻遺跡,發(fā)掘者判斷為宮城城垣。似不確。從堆積物疊壓關系來看,此夯土墻當為魏晉以后所筑;而且規(guī)模也小,夯土墻北還有許多屬同時期的夯土建筑基址,理應包括在宮城之內(nèi),而卻被分割在外,依早期修筑城垣多被后世筑城憑借之例推之,周代魯城之“中城”之北、東兩面城墻極有可能即為今所發(fā)現(xiàn)的漢代魯城之北垣東段及東垣北段,而西城垣則有可能在8號古道以東。又據(jù)《水經(jīng)·泗水注》載:“(季氏武子)臺之西北二里有周公臺,高五丈,周五十步。臺南四里許,則孔廟,即夫子之故宅也。”其周公臺當為周代所筑周公廟所遺之臺基。依其所記季氏武子臺(即今古城村西夯土建筑基址)、周公臺與孔廟三者之間距離推測,此周公臺當在今靶場東夯土基址附近(今周公廟址為宋時重建所移,并非古周公臺),其當被包括在“中城”之內(nèi),故其南城垣當在靶場一線。如此,則魯“中城”東西長約700米,南北長約1000米,呈東西扁長方形。秦薛郡治及西漢時期魯國都仍因于原魯城。據(jù)《史記·項羽本紀》及《儒林列傳》等記載,秦末,項羽起兵反秦,求楚懷王之孫心于民間,立為楚懷王。楚懷王封項羽為魯公。后楚漢相爭,項羽兵敗垓下,楚地皆降漢,“獨魯不下”。漢王劉邦“舉兵圍魯,魯中諸儒尚講誦習禮樂,弦歌之音不絕?!眲顬槠洹笆囟Y義,為主死節(jié)”的精神所感動,只好讓人取出項羽頭顱示于魯人,魯人乃降。此一幕守城圖景可謂壯烈,由此亦可想見其時魯城尚堅固可守?!度辶至袀鳌酚州d,漢高祖十二年途經(jīng)魯城,“申公以弟子從師入見高祖于魯南宮”。此“南宮”,即原魯“泮宮”,在今曲阜城東南之泮池附近,其時尚存。漢時先有魯元公主之子張偃就封于魯,稱魯王4;后有景帝之子劉余徙封于此,稱魯恭王。傳至王莽時絕封5,改為魯郡。在今周公廟附近發(fā)現(xiàn)有漢代宮殿建筑遺跡,其分上、下兩層,下層以花紋方磚鋪地;上層以素面方磚鋪地,并發(fā)現(xiàn)有“魯六年九月所造北陛”刻石6。其遺址當為魯王朝宮之所在,下層花紋方磚當為張偃修造宮殿時所鋪;上層素面方磚則當為魯恭王重修時所鋪,“魯六年”即魯恭王六年??芍藭r魯王朝宮仍因于原魯公朝宮。或以為此地為靈光殿所在,不確。王延壽《靈光殿賦》序云:“魯靈光殿者,蓋景帝程姬之子恭王余之所立也。初,恭王始都下國,好治宮室,遂因魯僖基兆而營焉”7?!稘h書·景十三王傳》亦載:“恭王初好治宮室,壞孔子舊宅以廣其宮,聞鐘磬琴瑟之聲,遂不敢復壞,于其壁中得古文經(jīng)傳。”又《水經(jīng)·泗水注》載:“孔廟東南五百步有雙石闕,即靈光殿之南闕。北百余步即靈光殿基,東西二十四丈,南北十二丈,高丈余(《太平御覽》卷一百七十五引作:孔子廟東南立百步有雙石闕,即靈光殿之南闕,闕北百余步即靈光殿基,東西二十丈,南北十二丈,高丈余)?!逼鋾r孔廟大致在今孔廟內(nèi)杏壇處,原為孔子故宅8。依北魏銅尺計,一尺合今約30.9厘米9,一步為六尺,五百步即三千尺,合今約927米。自今孔廟內(nèi)杏壇處向東南方測得此數(shù),已越過泮池,至明清曲阜城之東南城角一帶,實不可能,明顯有誤,故“孔廟東南五百步有雙石闕”句當依宋刻本《太平御覽》所引作“孔子廟東南立百步有雙石闕”,而“立百步”又似當為“百步立”之誤?!鹅`光殿賦》中有“朱闕而雙立”句,“立有雙石闕”正與此同。準此,《水經(jīng)注》原文當作“孔子廟東南百步立有雙石闕,即靈光殿之南闕也”。其百步,即六百尺,依北魏銅尺計,合今約185.4米。由此推之,劉余所造靈光殿當在今孔府一帶,臨近孔子舊宅。由于是因魯僖基兆而營,即以魯僖基兆(當即靈光殿基所在)為中心點來劃定四至范圍,故有壞孔子宅之舉。靈光殿為此一建筑群之主要建筑,自當位于中心部位。其殿基與北、東、西圍墻之間的距離亦當略等于《水經(jīng)注》所載其至南闕的距離為百步左右。如此,靈光殿建筑群之總體規(guī)模當在方二百余步,合今約400余米。略等于西漢時一里之長(417.53米)10。其偏與魯王朝宮。當屬離宮一類建筑,西漢時期外郭城當仍沿于原魯城垣。二兩漢之晚期城郭設置時代東漢光武帝即位之初仍以魯城為魯郡治,曾拜鮑永為魯郡太守,至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封子劉強為東海王,建武二十八年就封而“兼食魯郡”?!逗鬂h書·光武十王列傳》載:“初,魯恭王好宮室,起靈光殿,甚壯麗,是時猶存,故詔強都魯”。可知東海王是以魯城為都。其傳至漢末,曹丕稱帝,貶其后劉羨為崇德候。經(jīng)考古勘測,在原魯城之西南部發(fā)現(xiàn)有漢代城垣,其以原宮城東北角為外郭城之東北角。分別向西、南兩方修筑北垣,東垣;而西垣、南垣則沿用原魯城之外郭城。此漢代魯城平面亦呈南北扁長方形,北垣長約2560米,東垣長1880米,均寬約10米,兩垣相交之東北城角呈圓弧形,寬約20米。整座城周長約8410米。發(fā)現(xiàn)城門七座,即東、北、南三面各兩座西面一座。城外環(huán)以護城河,西、南兩面沿用原魯城外護城河,北面即利用原魯城內(nèi)貫通東西的排水河道,東面護城河南連南護城河、北接原排水河道,寬約18—23米。在北、東兩面新筑城垣的夯土墻基下壓有漢代文化層,夯土內(nèi)夾雜大量布紋筒、板瓦殘片、回紋鋪地磚等,還發(fā)現(xiàn)一件“朱已公”的陶拍和一枚方折朱頭“五銖”殘錢。墻身無修補遺跡。城墻上部雜土內(nèi)含較多的漢代布紋板瓦和筒瓦片、鐵渣、紅繞土粒等。發(fā)掘者認為應屬西漢晚期到東漢時期的堆積,并由此推斷其城垣當筑于西漢晚期11。而如果是將這一時期的政事變動等因素也考慮在內(nèi)來分析,則判定其為東漢初劉強所為似更恰當些。此城墻夯土下壓有西漢中晚期遺跡遺物,只能是表明其城墻的修筑不能早于西漢晚期,而并非不可能晚至東漢之初。一般說來,城郭的改筑往往與政事變動、經(jīng)濟實力諸多因素相關。西漢晚期國力已衰,似不太可能有此一番興作,而東漢之初,劉強原是被立為皇太子,后因母廢,而改封東海王,“就國,帝以強廢不以過,去就有禮,故優(yōu)以大封,兼食魯郡,合二十九縣(依《后漢書·郡國志》所載縣數(shù),當為一十九縣之誤)。賜虎賁旄頭,宮殿設鍾虡之縣,擬于乘輿”12。其都于魯,面對舊城失修及在城人口減少之勢,必然會有改筑城郭之舉。而之所以內(nèi)縮至原魯城之西南部一帶,則當是由于靈光殿“是時猶存”。此新筑魯城很明顯是以靈光殿為中心來謀計營造的,靈光殿當即為新王宮所在。而舊王宮雖還被圍于新筑魯城之內(nèi),然不見此一時期修繕之跡,當已被廢置不用。《孔叢子》載:“夫子墓塋方一里,在魯城北六里泗水上”。此“魯城”當即指內(nèi)縮后之東漢魯城。其北垣距泗水正為六里余?!犊讌沧印匪浭孪孪逓榭准緩┲?時為東漢延光三年(公元124年),其最后的作者當離孔季彥不遠13,故其記夫子墓塋及泗水以東漢魯城之北垣計里程。從考古發(fā)掘所發(fā)現(xiàn)的城垣本身無修補遺跡及城墻上部雜土含有漢代堆積物等來看,此東漢魯城延續(xù)使用時間似不會很長,其部分城垣很可能在東漢后期即已頹廢,而整座城最后維持之下限當超不過東漢末年。此東漢魯城城門之名多不見于記載。據(jù)宋刻石《魯國之圖》14,其南面三門,自西至東依次為雩門、稷門、章門;東面三門,自南至北依次為鹿門、建春門、始明門;北面三門,自東至西依次為齊門、閨門、龍門;西面三門,自北至南依次為麥門、史門、歸德門。其中見于先秦典籍者唯鹿門、史門、雩門、稷門;其余不見于先秦典籍,自不當為周代魯城之城門名,而當為漢以后魯城城門名之遺傳。而依命名之特點,似又有所區(qū)別。據(jù)《三輔黃圖》載,漢長安城門東面南頭第一門曰霸城門,或曰青門,第二門曰清明門、一曰凱門,第三門曰宣平門;南面東頭第一門曰覆盎門、一曰杜門,第二門曰安門、亦曰鼎路門,第三門曰西安門,一曰便門;西面南頭第一門曰章城門、亦曰章門,第二門曰直城門、亦曰直門,第三門曰雍門,又曰光門;北面東頭第一門曰洛城門,又曰高門,第二門曰廚城門,第三門曰橫門。又據(jù)《洛陽伽藍記》序載,洛陽城東面北頭第一門漢曰上東門、魏改建春門,第二門漢曰東中門、魏改東陽門,第三門漢曰望京門、亦曰望門、魏改清明門;南面東頭第一門漢曰開陽門、魏因之,第二門漢曰平門、魏改平昌門,第三門漢曰津門、魏改宣陽門;西面南頭第一門漢曰廣陽門、魏因之,第二門漢曰雍門、魏改西明門,第三門漢曰上西門,魏改閶闔門;北面西頭第一門漢曰夏門、魏改大夏門,第二門漢曰谷門、魏改廣莫門等。與此相比照,《魯國之圖》中之章門、齊門、閨門、龍門、麥門等,與漢長安城及洛陽城城門名相類,當屬漢代魯城之城門名;而建春門、始明門、歸德門等,與魏洛陽城城門名相類,當屬魏以后魯城之城門名。如此,則東漢魯城城門之名可大致推得。其南垣二門皆沿于原魯城,城門之名亦當循而不改,仍是西門稱稷門,東門稱雩門。東垣二門為新置,依石刻圖所標方位(當即歷代相傳之方位),當以南門稱章門,北門稱齊門。北垣二門亦為新置,依石刻圖所標方位,當以東門稱閨門,西門稱龍門。西垣城門是沿于原魯城之西南門,則此門當仍稱吏門。此外,依此城南部有(3)號東西向古道推測,西垣南部與東垣南門對應處似亦當設一城門,當稱麥門。三《隋書》卷四七《魯郡》載魏文帝曹丕貶魯為侯國,西晉初仍于此置魯國,后改為魯郡,東晉因之。此一時期魯城已無遺跡可尋,然可從一些相關的文獻記載中間接推求出來。南宋初年孔子之四十七代孫孔傳編撰《東家雜記》,其卷下記載孔廟之外古跡有“魯城,周回九里三十步,城之西南隅即孔子之舊宅,昔魯人泛海而失津,至于澶州,遇仲尼七十子游海上,指以歸途,使告魯公筑城以備寇。魯人歸,具以告魯侯,魯侯以為誕。俄而群鵲數(shù)萬銜土培城,魯侯始信,乃城曲阜,訖而齊寇果至。此其所以為圣也。事載《十六國春秋》。其說神異,雖先圣之所不語,然魯人尚能言之。所謂疑則傳疑者,于是亦綴而不遺?!逼洹妒鶉呵铩窞楸蔽捍搌櫵?大約亡佚于北宋,后世有托名偽著,亦有輯本行世??讉魉斒浅鲎栽瓡?或轉引于宋時其他書籍。宋刻本《太平御覽》卷一百二十四引崔鴻《十六國春秋·北涼錄》記北涼王沮渠蒙遜“好學涉群史”,其與郎中劉炳談及孔子之事曰:“卿知其外,未知其內(nèi)。昔魯人有浮海而失津者。至于澶州,仲尼及七十二子游于海中,與魯人一木杖,令閉目乘之,使歸告魯侯筑城以備寇。魯人出海投杖水中,乃龍也,具以狀告,魯侯不信。俄而有群燕數(shù)萬銜土培城,魯侯信之,大城曲阜。訖而齊寇至,攻魯不克而還。此其所以稱圣也”。其所言“澶州”,為傳說東海中之島。《后漢書·東夷列傳》載:“會稽海外有東鳀人,分為二十余國。又有夷洲及澶州。傳言秦始皇遣方士徐福將童男女數(shù)千人入海,求蓬萊神仙不得,徐福畏誅不敢還,遂止此洲,世世相承,有數(shù)萬家。人民時至會稽市。會稽東冶縣人有入海行遭風,流移至澶洲者。所在絕遠,不可往來”。又《括地志》云;“吳人《外國圖》云澶洲去瑯邪萬里”??鬃痈『V?古時亦有流傳。唐楊炯撰《遂州長江縣先圣孔子廟堂碑》有云:“坐于緇帷之林,浮于澶州之海”15。其所言孔子游海之事固屬虛傳,甚而是出于編造,然魯侯筑城之事則當為實有。沮渠蒙遜言稱“魯侯”,明顯是指曹丕貶魯為侯國以后之事。其時在今山東臨淄亦有齊國。又《太平寰宇記》卷二十一載:“曲阜縣,(兗州治)東三十里。舊八鄉(xiāng),今三鄉(xiāng)。春秋之魯國,伯禽所都之地,古炎帝之墟。按《郡國志》云:神農(nóng)氏自陳徙都于此。昔大庭坡,故有大庭之庫存焉。漢為魯縣,魏為曲阜。委曲長七八里,故曰曲阜”。所引《郡國志》之文,不見于司馬彪之《續(xù)漢書》(即今本《后漢書》之《郡國志》,為劉昭所補入),而當引自袁山松所撰《后漢書》之《郡國志》(其書散佚于宋元之際)。袁山松為東晉時人,其所言“魏為曲阜”,當時指曹魏時此魯城曾一度稱曲阜。其與漢之魯縣城同在昔所稱之大庭坡附近。今周公廟高地一帶相傳為大庭之庫所在。大庭坡當是指此高地及其西南坡下之地。此《郡國志》所稱“曲阜”,正與沮渠蒙遜所言“大城曲阜”暗合。由此可推測,魯城在曹魏時又曾加以重修或改筑,而后成“周回九里三十步”的規(guī)模。此為周、漢城而外之第三座魯城。曹魏時所筑魯城不見于其他曲籍,《水經(jīng)·泗水注》亦不辨其所在方位,很可能是在北魏以前即已荒廢,故其“周回九里三十步”的數(shù)字不可能為唐以后所測,而當魏晉時測得。如此,以晉尺計(東漢尺度與之略等),一尺約合今24.2厘米16,一步為六尺,合今約1.452米,一里為三百步,合今約435.6米,九里三十步當合今約3963.96米。除此而外,《東家雜記》卷下又載:“先圣廟,廟在曲阜縣西二里,西接魯城二百余步”。“廟西南一百二十步有圃曰矍相,周回二里,高一丈。昔孔子射于矍相之圃,觀者如堵焉。晉《太康志》亦曰:矍相在魯城內(nèi)縣西南,近孔子宅是也,今圃中猶存舊井,皆陶瓦(“陶瓦”或作“石”)為之”?!皬R西南二百步,魯城有門曰歸德,世傳四方諸侯慕先圣之德而至,多入此門,故魯人因以名之”。其歸德門,亦見唐時賈防所撰《文宣王廟記》:“門連歸德,先分數(shù)仞之形”17。其門指唐時孔廟外圍墻之南門(大致在今孔廟大成門附近),歸德則是指舊魯城西門或西南門,二門之間有路相通,故有此說。其意謂孔廟南門與魯城之歸德門相連,進入歸德門后即可分辨出孔廟外圍墻“數(shù)仞之形”?!稏|家雜記》所記矍相圃之周長及相關名物之間距離的尺度當是沿于唐以來的流行說法,故可依唐尺計之,一尺約合今29.5厘米18,一步為五尺,合今約1.475米。一里為三百六十步,合今約531米。其矍相圃周長二里約合今1062米,孔廟西距魯城垣及歸德門二百步約合今295米,孔廟西南距矍相圃一百二十步約合今176米。今孔廟大成門南,東、西兩側之毓粹門、觀德門(建于金代)所連接的大路(今觀德門西一段稱西華門街)在唐以前當即已形成。自觀德門向西測得約300米,適在今公安街(城隍廟街)與西門大街相交處,當即為歸德門之所在,而魏晉時魯城之西垣當即在此公安街一線,在公安街北發(fā)現(xiàn)有南北向6號古道,今公安街當沿于此古道之南向延伸一段,而魯城西垣或有可能在此古道之東。又矍相圃在此魯城內(nèi),既與孔廟相距約176米,則東西之長似只能在100米左右,而南北之長當在400米左右,其北端當臨于通往歸德門之路而不被此路所穿。如此,歸德門及其連接之路南距西南城角及南垣之長當超過400米,而恰在周漢魯城之南垣一線。由此推測魏晉魯城之南垣當是沿于舊城,唯不知其長度幾何。由漢末劉楨所作《魯都賦》可知19,其時靈光殿猶存,故魏晉魯城當仍以此靈光殿為中心而建(靈光殿當為晉時郡縣之治所在,故晉《太康志》曰矍相在魯城內(nèi)縣西南,縣即指縣治),暫以其四面城垣之長均為1000米左右推之,則自此魯城西南城角向東測得約1000米,恰在泮池東緣,往北有三皇廟街,魏晉魯城之東垣即當在此一線。而其北垣似當在今官園街一線。其城門,見于記載者除西垣之歸德門外,尚有明始門、建春門?!短藉居钣洝肪矶惠d曲阜縣之古魯城門“東有二門,其北曰上東門,今名明始門”。“東門襄仲臺,周回四十步,高五丈,在縣東三里魯城內(nèi)建春門南”。其雖屬附會而成,然亦可指示此二座城門當位于東部。依命名特點推測,其當為魏晉魯城之東垣城門。又《水經(jīng)·泗水注》載:“(泮池)宮中有臺,高八十尺。臺南水東西地一百步,南北六十步。臺西水南北四百步,東西六十步”。依北魏銅尺計,其臺西水南北四百步即二千四百尺,合今約741.6米。以今泮池南沿在明清曲阜城(亦即魯城)南垣內(nèi)側推計,向北約750米大致在今龍虎街一線。引一線當沿于古道路,其與東垣相交接處當設有城門,稱明始門(后訛為始明門)。另一東垣城門當位于南段,稱建春門。此一魯城修筑于曹魏時期,至北涼王沮渠蒙遜所談時當仍存之?!端螘ぶ菘ぶ疽弧份d,魯郡首縣為鄒,魯為屬縣,當是已移郡治于鄒縣。此時魯縣似不再會有大的興作,可能是一直因循于此城,而漸至荒落。四周公廟村地及仙源縣北魏時又重移魯郡治于魯縣?!段簳さ匦沃局小份d:“魯郡,秦置為薛郡,高后改為魯國。皇興中改”。而列魯縣為首縣,鄒縣屬之。又據(jù)《魏書·顯祖紀》載,北魏獻文帝天安元年(公元466年),“十有一月壬子,劉彧兗州刺史畢眾敬遣使內(nèi)屬”?!懂叡娋磦鳌芬噍d:“及(魏將)尉元至,遂以城降”。魯城亦當于此時歸屬于北魏,而于皇興年間(皇興元年為公元467年)改為魯郡治,重筑魯城之舉當在此后不久。此一時期魯城之所在,據(jù)《水經(jīng)·泗水注》載:“(魯)縣即曲阜之地,少昊之墟,有大庭氏之庫?!洞呵铩坟Q牛之所攻也”。當在今曲阜城東北周公廟高地一帶。《元和郡縣圖志》卷十載:“曲阜,在縣理魯城中,委曲長七里。今按:季子臺及大庭氏庫及縣理城,并在其上”。是二者當同在一地,唐曲阜城沿于北魏魯城。而后又沿至宋初,其為北魏魯郡治、北齊任城郡治、隋汶陽縣治及曲阜縣治、唐至宋初曲阜縣治,前后達五百余年。此一時期魯城(曲阜城)所在之具體方位可依有關文獻記載大致推得?!独ǖ刂尽吩?“兗州曲阜縣魯城西南三里有闕里,中有孔子宅,宅中有廟”。《元和郡縣圖志》卷十亦載:“闕里,在縣西南三里魯城中?!薄短藉居钣洝肪矶凰d:“闕里,在縣西南三里魯城東”,其“東”,當為“中”之訛。今孔廟東北三里余為周公廟村,當為此曲阜城之西南城角所在,又《括地志》云:“泮宮在兗州曲阜縣西南二里魯城內(nèi)(似當為南字之訛)宮之內(nèi)”?!短藉居钣洝份d:“泮宮二池,在縣南二里泮宮臺南”。今泮池東北二里余亦正為周公廟村?!短藉居钣洝份d:“孔子墓,高一丈二尺,在縣西北三里”。今孔子墓東南三里余為周公廟高地西北緣,當為此曲阜城之西北城角所在?!短藉居钣洝酚州d:“東門襄仲臺,周回四十步,高五丈,在縣東三里魯城內(nèi)建春門南”。其以周代魯城東垣中門稱建春門有誤,然由此可知此曲阜城東距周代魯城東垣三里。今古城村東之魯城東垣以西三里余為周公廟高地東緣;當為此曲阜城之東垣所在。再比照宋刻《魯國之圖》,其于周代魯城中部所繪城垣遺跡,且標為“小石城”者,正當為此曲阜城。其圖碑識文曰:“舜凱頃者負笈四方,得此圖于襲慶府,藏之逾三十年。今幸承乏敢請于郡???置大成殿之東廡,……紹興甲戌四月十五日左迪功郎充興國軍事教授俞舜凱謹識”。襲慶府治瑕丘(今山東兗州),下轄仙源縣。興國軍治永興(今湖北陽新縣)。紹興甲戌即南宋紹興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上推三十年為北宋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據(jù)識文可知,此圖為俞舜凱北宋末年游學時得于襲慶府,三十年后于興國軍刻成圖碑,置于永興縣孔廟內(nèi)大成殿之東廡,故圖碑所記當為北宋末年之曲阜景觀。宋真宗時將曲阜改稱仙源縣,并東移縣城至壽丘,即今舊縣村地。于此圖碑中已可見到仙源縣城東移,在原魯城之外,故此“小石城”只能是指原曲阜城。今曲阜城東北周公廟所在高地,平面略近方形,東、北兩面邊沿整齊,東西長約550米,南北寬約500米。在此高地下部發(fā)現(xiàn)有周代及漢代建筑群夯筑基址;上部則發(fā)現(xiàn)有較厚的北魏至唐宋時期的文化堆積層,出土有屬北魏時期的素面厚胎布紋筒、板瓦、蓮心紋、獸面紋瓦當及少量瓷片等,屬唐宋時期的碗、盞、盂、瓶、罐、注子、枕等瓷片及“開元通寶”、“至道元寶”、“咸平元寶”、“天禧通寶”、“皇宋通寶”、“元豐通寶”、“元祐通寶”等銅錢,并發(fā)現(xiàn)有隋唐時期的房基址及素面布紋瓦。在東側試掘中又發(fā)現(xiàn)有夯土墻遺跡,寬約2.5米,殘高0.3—1米,其上部及內(nèi)側發(fā)現(xiàn)有唐宋時期堆積層,夯土墻外敷設自然石三層,石塊排列規(guī)矩,殘寬約1米,上壓有北魏時期堆積層,北魏時期堆積層上為唐宋時期堆積層,發(fā)掘者判定其為石臺階,似不確。實際上,這應該就是“小石城”的城墻遺跡。此外,在周公廟高地的北部及西北邊沿亦發(fā)現(xiàn)有斷斷續(xù)續(xù)的寬約2.5米的夯土墻遺跡,在此高地以南周公廟村西及村東則常有古石塊遺存,有些似也應該是“小石城”城墻之遺物。據(jù)《魯國之圖》所繪,“小石城”呈東西扁長方形。其北垣當即為今所發(fā)現(xiàn)的周公廟高地北緣夯土墻,長約550米,亦即為城東西之長;其南垣,上已據(jù)古文獻所記推測當在周公廟村一線,此又有考古資料可為佐證,則城南北之長在700米左右,鮮卑人有以石砌城之習,如今青海湖西岸共和縣鐵卜卡古城址(慕容鮮卑吐谷渾部之都伏俟城),其外郭城即用礫石疊砌20。此“小石城”很可能是受其影響而建。由此推測其當始建于北魏時期。至于此石城墻內(nèi)之夯土墻,從其被唐宋時期堆積物所壓等跡象來看,有可能為隋唐時期所補筑。在宋刻《魯國之圖》中,“小石城”內(nèi)所標繪圖形,北部西為文憲王廟,東為勝果寺,南部為伯禽井。其文憲王廟即周公廟,宋真宗于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追封周公為文憲王,并重新立廟于今址,廟內(nèi)今存大中祥符七年立宋真宗撰書文憲王贊碑。據(jù)《太平寰宇記》載:季桓子井,深八十八尺,在縣中法集寺中。按《史記》季桓子穿井得士缶,即此也”。又元楊奐《東游闕里記》載:“辛亥,謁周公畝。廟居孔府之東北二里,有真宗御贊碑。東輞井在正東少南,水清白而甘,俗呼漿水井者是也。廟北雙梁井,石上綆痕有深指許者。百步許得勝果寺,魯故宮也。殿之東北大井圓徑六十尺,深二丈,水色墨如也”21。其所記勝果寺與法集寺當同為一寺,很可能是唐時稱法集寺,宋時又改稱勝果寺。在今周公廟高地之北盛果寺村曾發(fā)現(xiàn)有北齊后主高緯武平三年(公元572年)鎏金銅造像22,則此寺建造更可能早于唐代。其在周公廟之北,二者相距百步許,則當已臨近“小石城”之北垣。所謂“殿之東北大井”當即“季桓子井”。其東輞井,即伯禽井。《明一統(tǒng)志》卷二十三載:“伯禽井,在曲阜縣宣圣廟東北三里魯公故基內(nèi),亦名東輞井,水清白而甘,俗呼為漿水井”。其在周公廟“正東少南”,當位于今周公廟村一帶。由此亦可表明“小石城”之南垣當在今周公廟村一線,因其時縣城已東移,“小石城”內(nèi)未標繪原縣衙所在。就圖中已知名物分析,宋初及唐以前縣衙最有可能在周公廟以東、勝果寺以南之地。又圖中所標“小石城”兩側之白鶴觀,當建于北宋時期,為此一時期道教盛行之產(chǎn)物。五《魯書》《協(xié)同諸碑》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以傳說軒轅誕生于壽丘之故,詔改曲阜為仙源縣,屬兗州,并移縣址于壽丘,在今舊縣村地。金人占據(jù)此地后,于皇統(tǒng)二年(公元1142年)復曲阜舊名23,而縣址不遷。元時因之。至明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又西移至今址。是今舊縣村地為宋仙源縣治及金元曲阜縣治,前后達五百一十年。宋仙源城見于宋刻《魯國之圖》石碑。正位于古魯城之東,窮桑(少昊陵)之南。城垣作東西扁長方形,南垣設兩座城門,西、東垣各設一座城門。城內(nèi)北部為景靈宮,中有太極觀及壽丘等;南部東為縣衙,西為縣學。其景靈宮,為祭祀黃帝而筑?!端问贰ふ孀诩o》載:大中祥符五年閏十月“建景靈宮太極觀于壽丘”。南宋時坊賈所增定《九域志》記兗州古跡有“景靈臺”24,當是其時景靈宮已廢,而唯存臺基了。今曲阜城東舊縣村一帶猶可見宋金元時期城址之輪廓。其平面略呈東西扁長方形,地面之上尚存原西北城角至北門一段城垣,長約330米,寬約4米,殘高約2米,現(xiàn)上架渡槽。北門至東北城角也有一段約百余米的殘垣,并由東北城角折而向南,長約80米,為東垣北段之一部分,又在西門以南存殘垣一段,長約75米,寬約4米,殘高約2米。據(jù)老者回憶,此城墻原來寬15米左右,高與明清曲阜城墻不相上下,在9米左右。據(jù)調(diào)查資料可知,此城址西垣長約720米,南垣長約500米,東垣長約650米,北垣長約550米,周長約2420米,總面積約0.36平方公里。城外四面有護城河遺跡,現(xiàn)存的東、南護城河寬約50米,在東南、東北兩城角處又各有東西向水渠與護城河相通。城垣四面各開一門,兩兩相對。東、西城門及其所連接之東西向干道偏于城北部,干道長約560米,于東、西門處以石鋪地,長約20米,寬約6米,路石向城外低斜,上遺留有深約5厘米的車轍痕跡,南、北城門及其連接之南北向干道偏于城東部,干道長約700米,寬約10米,北門城樓系本世紀六十年代以后拆除。城外東北角護城河北有景靈宮遺址,平面略呈正方形,邊長約100米。與之相對,在東護城河北段有一方大石碑,高7米。寬3.76米、厚1.2米。護城河東岸有一龜趺,高2.2米、寬4.6米、長6.2米,碑上無字,又城內(nèi)東北部有一方“慶壽”碑,略小于無字碑。據(jù)傳二者均為北宋宣和年間遺物,而“慶壽”二字為元代人所書25。將此遺存與《魯國之圖》相比照,可見二者不盡一致,尤其是今存之景靈宮遺址不在城內(nèi),更明顯不合;而與金時孔元措所撰《孔氏祖庭廣記》所附《魯國圖》中之曲阜縣城則頗多相合之處。由此推測,今所存城址不當為宋仙源城,而當為金元時期之曲阜城,宋仙源城當在此城址稍東之地。元楊奐于壬子(公元1251年)春曾游于曲阜,寫有《東游闕里記》一文,其記“由曲阜西復東北行一里,入景靈廢宮觀、壽陵。陵避諱而改也。東北少昊葬所,宋時疊石而飾之也。前有白石象,為火爆裂。壇之古欄,窮工極巧,殆鬼刻也。讀碑記始知草創(chuàng)于祥符,潤飾于政和,而大定中因之而不毀也。……大碑四,諺云萬人愁者是也。而二碑廣二十有三尺,闊半之,厚四尺。赑屃高十有三尺,闊如之,厚四尺。龜趺十有八尺。二碑廣二十有四尺,闊半之,厚四尺赑屃高十有八尺,闊十有六尺,厚四尺。龜趺十有九尺。一在城之外,一在城之內(nèi)。無文字,意者垂成而金兵至也。陵曰壽陵者,誠何謂邪?入東門飯器之家”。其所述景觀與今之所見略同,而與圖碑相異。少昊陵于大中祥符五年疊石固之,又于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砌以萬石,成為今所見之狀,而圖碑未示,可知其所刻《魯國之圖》當繪于政和以前。大定為金世宗年號(元年為公元1161年),所謂“大定中因之而不毀”。當是于大定年間曾有所興作,而不毀少昊陵及其附屬建筑。由此推測,今所存之城址極可能為大定年間所重筑之曲阜城,因景靈宮建筑群已大半損壞,故將其遺址之西南部圍于城內(nèi),而成大碑“一在城之外,一在城之內(nèi)”之狀。景靈宮始筑于大中祥符五年,四年而成之,總計一千三百二十間。后至宋仁宗天圣年間(公元1023—1031年)被毀而又重修,“制殺于舊者三之一”,當為八百余間。而金時既有祠田,則此宮建筑當仍有部分存留。庚戌之歲(公元1250年)“營理”,可能只是小修,故兩年后楊奐來游,竟是“入景靈廢宮觀、壽陵”。直到至元丁亥之春(公元1347年)方由孔克欽與潘道謹合力大修,而成于庚寅之夏(公元1350年)。然此次所營,亦當只是局限于今所見之景靈宮遺址的范圍內(nèi)。當為原景靈宮之后半部分,主要建筑當均建于此一帶26。萬歷二十四年刊《兗州府志》卷二十三載:“(少昊陵)陵前又有大石,方廣丈許。舊為土雍,嘉靖末水汜始出。其文云:奉敕修仙源縣景靈宮太極觀,于大中祥符五年三月一日奉安圣祖,遂為大帝立石圣像。蓋宋真宗時所建老氏之宮也。余具祠廟”。其大石當為太極觀內(nèi)置放軒轅黃帝玉像之石座,大中祥符年間“琢玉為象,龕于中殿”;至正年間“中殿有伉,象設肅整”,當均用之。由“水汜”而出,可知其當被置于金元曲阜城址北垣外護城河之北沿,是原太極觀即當位于此。大石碑所在正對于其南。由《魯國之圖》可知,原景靈宮之南門及南圍墻位于仙源城之東、西城門連線之北,而其東、西城門則當與金元時曲阜城之東、西城門同在一線。由此一線北至景靈宮遺址之北沿及其以東水渠之長約300米,當即為原景靈宮之南北長度。其東西長度,依此折半計,當為150余米。此一規(guī)模與宋時此地所建孔廟(自今孔廟內(nèi)同文門至后寢殿)大體相當。為表示敬重之意,此景靈宮當位于仙源城之正中部位,仙源城正門、景靈宮正門、太極觀、后寢殿及壽丘等當均處于全城之南北中軸線上。又依今景靈宮遺址所在方位及其以南大石碑被分置于城內(nèi)城外兩部分推測,此一南北中軸線極有可能即在今所見金元曲阜城之東垣一線,沿此一線所修之路當專通于景靈宮,而其南端則當為仙源城正門之所在。此外,于南垣西部另設一城門(如圖所示),通于城內(nèi)其他各處。金時所筑曲阜城即以此一城門為南門,而以原仙源城內(nèi)之中軸線所在為東垣,故成今所見南、北城門偏于城東部之狀。原仙源城之南垣當即在今所見城址之南垣一線。由此一線至北垣(景靈宮遺址北沿)之長約800米,當為仙源城南北之長。于《魯國之圖》中不見仙源城之北垣城門,而于乾隆《曲阜縣志》所附曲阜縣圖中將舊縣城址遺跡繪成東、西各開一門,南、北各開二門,雖屬示意性質(zhì),然亦可表明舊時此二城址并列(部分重合)之狀。其北垣西門自當為金元曲阜城之北門,為金時重筑此城時所開,其北垣內(nèi)縮至今址一線;其北垣東門則有可能原為仙源城及景靈宮圍墻后門,或因其門雖設而并不常開,故于《魯國之圖》中未于標繪,原北垣西部可能未設城門。原仙源城之西垣當在南垣西門以西,于《魯國之圖》中亦可見到其城西垣與景靈宮西圍墻之間存在有一段距離,而景靈宮東圍墻則不見與城之東垣分離,當是由于此一帶建有許多與之相關的附屬建筑之故。又據(jù)民國《曲阜縣志》卷三:“城東舊縣村,自大中祥符五年徙治于此,……(北)門內(nèi)即當日縣署舊址,有曲阜縣歷代沿革志碑,碑陰為《曲阜縣治遷徙略》。迤東有端本堂碑記;迤西約五十步有石人,高五、六尺,背有字跡,惜經(jīng)風雨摧殘,已剝落不能辨識”。其石人自當在西垣以內(nèi),五十步約合今100余米。由此可知金元時期縣衙當在今所見城址北門內(nèi),西距西垣百余米之處。而元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所記《曲阜縣治遷徙略》云:“縣治之東北僅二十步有端本堂,共二十八間,所以管部吏之往來”。此端本堂與縣衙當均位于城內(nèi)南北向干道以西,既有端本堂相隔,是縣衙又不臨于此道。其記又云:“今縣治之東約里余,則宋仙源縣之故城焉”27。其時宋仙源城之西垣已被圍在城內(nèi)夷為平地,故其所稱“宋仙源縣之故城”,只能是偏指原城之東垣。由此可推測,原仙源城之東垣當在今所見城址南、北門連線以東約500米,而東、西垣之間相距當在600米左右,亦即原南垣正門所在之中軸線距東、西垣當均為300余米。如此,則原仙源城之周長當為2800米左右,略大于金元時期曲阜城。金元時期之曲阜城由于是就原地改筑,必然要有所因循,故成今所見之狀。其縣衙所在前后曾數(shù)次遷徙?!肚房h治遷徙略》記云:“伏維皇元奄有天下,百年于茲,曲阜縣治已三遷矣。國初草創(chuàng),縣治未興,而縣尹孔之用,今縣尹克欽之高祖也,當即所居之第以出政治;后遷于今三皇廟之基;再遷于此”。是知元初此城之內(nèi)并無縣衙,而治于原魯城內(nèi)之孔府;后遷于此城內(nèi)三皇廟之基,已無法確知其所在之處。《元史·祭祀志五》載,元貞元年(公元1295年),“初命郡縣通祀三皇,如宣圣釋奠禮”。其再遷于北門內(nèi)之址,當在此后不久。乾隆《曲阜縣志》卷二十七記至正二年(公元1341年),“遷縣治”。其又記至正十二年,“命完城郭,筑堤防”。當是對此城垣加以修繕。至于金時縣衙所在,已無從考究。又據(jù)民國《曲阜縣志》卷三載,舊時北門“上前后有橫石匾各一,向南者題‘瞻嶧’二字,向北者題‘望岳門’三字”??赡軐偻頃r之物。嶧山在曲阜之南鄒縣境。如存有南城門,不可能由北門而“瞻嶧”。六曲阜城的修建明正德六年(公元1512年),劉六,劉七起事于山東,攻入曲阜縣城及闕里孔廟。次年,按察司分巡東兗道僉事潘珍奏請移縣筑城說:“今該縣官并城中居民房屋皆被焚毀,十無一二,請趁此縣治殘毀之余,廟貌猶存之際,將曲阜縣治移徙廟傍,量筑城池,以備防守,庶廟貌、縣治皆可以永保無憂”28。經(jīng)允許,于此年開始在今址重修曲阜城,歷時十年,至嘉靖元年(1522年)竣工。費宏《城闕里記》云:“其基周八里三十六步,而益以負郭之田;其版筑用丁夫萬人,而取諸農(nóng)務之隙;其材用為銀三萬五千八百余兩,多出于諸司罰鍰,而復募高資,好義者助之。經(jīng)始于癸酉(正德八年)之秋七月,訖工于嘉靖壬午之春三月。視其外則高墉深溝,與秦山、洙泗映帶而縈迥;視其內(nèi)則廟貌、公府伉然中居,而縣治、儒校、行臺、分司、以及市厘、門巷羅布環(huán)列,雅足以增宮墻之重。前此千百年之缺典,乃今始克舉之;后此千百年而有外侮焉,于是乎庶幾無患矣”29。由此而成“衛(wèi)廟”之城,相沿至今,已歷四百七十余載。在此城修筑以前,這一帶的孔廟、孔府及顏廟等,已幾經(jīng)擴建,基本上達到了今所見到的規(guī)模。新曲阜城既然是為“衛(wèi)廟”而建,自然要以孔廟及孔府為中心進行規(guī)劃,同時亦應考慮到盡可能地將各相關景點包圍在城內(nèi),并充分利用已有的條件。于是曲阜城的形制及布局就成了今所見到的景觀,即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