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下西洋和戚繼光抗倭 省賽獲獎_第1頁
鄭和下西洋和戚繼光抗倭 省賽獲獎_第2頁
鄭和下西洋和戚繼光抗倭 省賽獲獎_第3頁
鄭和下西洋和戚繼光抗倭 省賽獲獎_第4頁
鄭和下西洋和戚繼光抗倭 省賽獲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請你欣賞

鄭和,本姓馬,小名三寶,云南人,回族。12歲入王府為宦者,明成祖即位后,賜他姓鄭,升為內(nèi)宮監(jiān)太監(jiān),世稱三寶太監(jiān)。西洋:指現(xiàn)在文萊以西的東南亞、印度洋及沿岸一帶。文萊

年至

年,鄭和率船隊先后

次下西洋,到過亞非

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最遠到達

東海岸和

沿岸。

基礎測試14051433七30紅海非洲

大號寶船長151.8米,寬61.6米,其甲板面積大約相當于4個籃球場的面積。鄭和航海圖明代羅盤鄭和船隊編形圖百船競發(fā)壯觀景象劉家港劉家港占城今加里曼丹島北部今馬來西亞馬六甲一帶今印度科澤科德榜葛剌今孟加拉國和印度西孟加拉邦一帶天方今沙特阿拉伯的麥加慢八撒今肯尼亞蒙巴薩紅海天方木骨都束慢八撒劉家港劉家港紅海紅海木骨都束慢八撒占城

1405年—1433年,鄭和先后7次遠航,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非洲國家歡迎鄭和船隊的到來南亞國家歡迎鄭和船隊的到來阿拉伯地區(qū)國家歡迎鄭和船隊的到來

你怎樣評價鄭和下西洋?

材料一:鄭和下西洋后,浡泥、滿剌加、蘇祿的國王和王后回訪中國。蘇祿國王率300多人訪問中國,歸國途中病逝于中國,即在中國安葬。

材料二:鄭和下西洋過程中和下西洋后,明朝有許多人到南洋(即今東南亞)去做工和經(jīng)商。材料三:鄭和下西洋與歐洲航海家遠航比較表120噸100噸50噸長24.5米寬6米大號寶船長151.8米寬61.6米船只大小4艘17艘大號寶船62艘船數(shù)160人1000-1500人27800人人數(shù)1次4次7次次數(shù)1497-1498年1492-1504年1405-1433年時間繞過非洲南端到達印度到達美洲下西洋地點達·伽馬哥倫布鄭和姓名

鄭和下西洋,促進了中外交流和友誼,促進了南洋的開發(fā),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倭寇是指什么人?沿海人民為什么要抗倭?

中期,我國倭患嚴重,16世紀中期,明朝政府派

等將領組織抗倭。他率領部隊在福建、廣東和另一抗倭名將

共同作戰(zhàn),取得了抗倭斗爭的最后勝利。明朝俞大猷戚繼光基礎測試“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你能說說有關戚繼光和戚家軍的故事嗎?臺州登州福建廣東

想一想,戚家軍抗倭為什么會取得勝利?

你怎樣評價明朝抗倭的戚繼光和南宋抗金的岳飛?人物評價代表利益抗擊對象岳飛戚繼光項目外來侵略勢力國內(nèi)女真族統(tǒng)治者中華民族

中原和江南人民抗金英雄民族英雄鄭和下西洋

1405年至1433年,鄭和率船隊先后七次下西洋,到過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

戚繼光抗倭

16世紀中期,明朝政府派戚繼光等將領組織抗倭。他率領部隊在福建、廣東和另一抗倭名將俞大猷共同作戰(zhàn),取得了抗倭斗爭的最后勝利。課堂練習溫故知新暢想天地史料分析

下列關于鄭和下西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是受明成祖派遣出使西洋的B目的是為了加強同海外各國的聯(lián)系C最遠到達非洲西海岸和紅海沿岸D他的遠航比歐洲早半個多世紀溫故知新C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暢想天地

鄭和下西洋一般都選擇秋冬出發(fā),夏季返回。你認為鄭和為什么要這樣選擇?

可以有效利用季風和洋流。秋冬之時,亞洲大陸盛行東北季風和西北季風,鄭和船隊可順風順水而去;而夏季時,亞洲大陸盛行西南風和東南風,他們又可借助風勢順流而回。史料分析

右圖人物曾經(jīng)寫下這樣豪邁的詩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蹦隳芑卮鹣旅?/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