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第6頁共8頁課時跟蹤檢測(十八)機械能守恒定律及其應用一、立足主干知識,注重基礎性和綜合性1.(2021·泰安模擬)如圖所示,用輕彈簧相連的物塊A和B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物塊A緊靠豎直墻壁,一顆子彈沿水平方向射入物塊B后留在其中,由子彈、彈簧和物塊A、B所組成的系統(tǒng)在下列依次進行的過程中,機械能不守恒的是()A.子彈射入物塊B的過程B.子彈射入物塊B后,物塊B帶著子彈向左運動,直到彈簧壓縮量達到最大的過程C.彈簧推著帶子彈的物塊B向右運動,直到彈簧恢復原長的過程D.帶著子彈的物塊B因慣性繼續(xù)向右運動,直到彈簧伸長量達到最大的過程解析:選A子彈射入物塊B的過程中,由于要克服子彈與物塊之間的滑動摩擦力做功,一部分機械能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所以系統(tǒng)機械能不守恒;子彈和物塊B獲取共同速度以后一起向左壓縮彈簧、彈簧推著帶子彈的物塊B向右運動過程中,以及物塊A離開墻壁整體向右運動的過程中,系統(tǒng)內(nèi)部只有彈簧彈力做功,系統(tǒng)動能與彈性勢能相互轉(zhuǎn)化,系統(tǒng)機械能守恒,故B、C、D過程機械能均守恒,A過程機械能不守恒。2.(2021·浙江1月選考)如圖所示,同學們坐在相同的輪胎上,從傾角相同的平直雪道先后由同一高度靜止滑下,各輪胎與雪道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相同,不計空氣阻力。雪道上的同學們()A.沿雪道做勻速直線運動B.下滑過程中機械能均守恒C.前后間的距離隨時間不斷增大D.所受重力沿雪道向下的分力相同解析:選C如圖所示為某位同學的受力分析圖,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mgsinθ與滑動摩擦力Ff=μmgcosθ之間的關系無法判斷,因此不能判斷是否勻速下滑,選項A錯誤;由于下滑時除了重力做功之外,還有摩擦力做負功,因此機械能不守恒,選項B錯誤;不同同學的質(zhì)量不同,因此沿雪道向下的重力的分力不同,選項D錯誤;由于沿雪道向下做勻變速運動,根據(jù)x=eq\f(1,2)at2可知,前后間的距離Δx=eq\f(1,2)a(t+t′)2-eq\f(1,2)at2=eq\f(1,2)a(2tt′+t′2),因此前后間的距離會隨著時間逐漸變大,選項C正確。3.(2021年1月新高考8省聯(lián)考·廣東卷)(多選)研究“蹦極”運動時,在運動員身上系好彈性繩并安裝傳感器,可測得運動員豎直下落的距離及其對應的速度大小。根據(jù)傳感器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得到如圖所示的“速度—位移”圖像。若空氣阻力和彈性繩的重力可以忽略,根據(jù)圖像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有()A.彈性繩原長為15mB.當運動員下降10m時,處于失重狀態(tài)C.當運動員下降15m時,繩的彈性勢能最大D.當運動員下降20m時,其加速度方向豎直向上解析:選BD運動員下降15m時速度最大,此時加速度為零,合外力為零,彈性繩彈力不為零,彈力等于重力,彈性繩處于伸長狀態(tài),故A錯誤;當運動員下降10m時,速度向下并且逐漸增大,處于失重狀態(tài),故B正確;當運動員下降15m時,速度不為零,運動員繼續(xù)向下運動,彈性繩繼續(xù)伸長,彈性勢能繼續(xù)增大,故C錯誤;當運動員下降20m時,運動員向下減速運動,其加速度方向豎直向上,故D正確。4.(2020·濟寧一模)(多選)如圖所示,輕彈簧一端與不可伸長的輕繩OC、DC連接于C點(兩繩另一端均固定),彈簧另一端連接質(zhì)量為m的小球。地面上豎直固定一半徑為R、內(nèi)壁光滑的eq\f(1,4)開縫圓弧管道AB,A點位于O點正下方且與C點等高處,管道圓心與C點重合?,F(xiàn)將小球置于管道內(nèi)A點由靜止釋放,已知輕繩DC水平,當小球沿圓弧管道運動到B點時恰好對管道壁無彈力,管道與彈簧間的摩擦不計,重力加速度為g。則小球從A點運動到B點的過程中()A.彈簧一直處于伸長狀態(tài)B.小球的機械能不守恒C.小球在B點的動能為mgRD.輕繩OC的拉力不斷增大解析:選ACD當小球沿圓弧管道運動到B點時恰好對管道壁無彈力,則小球在B點時,由彈簧的拉力和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則彈簧一直處于伸長狀態(tài),故A正確;從A到B的過程,彈簧的彈力和管道的彈力對小球不做功,只有重力做功,故小球的機械能守恒,故B錯誤;從A點到B點的過程,對小球,取B點所在水平面為零勢能參考平面,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得:EkB=mgR,故C正確;設OC與OA的夾角為θ,CA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α,C點受力平衡,則在豎直方向上有:FOCcosθ=FACsinα,從A點到B點的過程中,θ和彈簧的彈力FAC大小不變,α不斷增大,故FOC=eq\f(FACsinα,cosθ)不斷增大,故D正確。5.一款名叫“跳一跳”的小游戲依靠操作小人蓄力跳躍進行游玩,使其能從一個平臺跳到旁邊的平臺上。如圖所示的拋物線為小人(質(zhì)量為m)在某次跳躍過程中的運動軌跡,不計空氣阻力。則(重力加速度為g)()A.小人從起跳至運動到最高點的過程中,機械能增加mghB.小人離開平臺時的動能為mghC.小人從離開平臺至運動到最高點的過程中,重力勢能增加mghD.小人落到平臺上的速度大小為eq\r(2gh)解析:選C由于小人起跳后只受重力作用,機械能守恒,A錯誤;小人在最高點具有水平方向的速度,所以離開平臺時的動能大于mgh,落到平臺上的速度要大于eq\r(2gh),故B、D錯誤;小人從離開平臺至運動到最高點的過程中重力做功為WG=-mgh,所以重力勢能增加mgh,故C正確。6.(多選)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一足夠長的光滑斜面,斜面頂端有一光滑定滑輪,一輕繩跨過滑輪,繩兩端分別連接小物塊A和B。已知斜面傾角θ=30°,小物塊A的質(zhì)量為m,小物塊B的質(zhì)量為0.8m,小物塊B距離地面的高度為h,小物塊A距離定滑輪足夠遠。開始時,小物塊A和小物塊B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用手按住小物塊A,然后松手。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重力加速度為g)()A.松手瞬間,小物塊A的加速度大小為eq\f(1,6)gB.松手后,小物塊A的機械能守恒C.小物塊B落地前瞬間的速度大小為eq\r(\f(2gh,3))D.小物塊A能夠上升到的最高點與地面的距離為eq\f(5h,3)解析:選AD松手瞬間,對小物塊B受力分析可得:0.8mg-FT=0.8ma,對小物塊A受力分析可得:FT-mgsin30°=ma,聯(lián)立解得:a=eq\f(1,6)g,故A正確。松手后,繩的拉力對小物塊A做正功,小物塊A的機械能增加,故B錯誤。小物塊B從開始下落到落地有v2-0=2ah,解得:v=eq\r(\f(gh,3)),故C錯誤。小物塊A從開始運動到滑行距離h時獲得的速度v=eq\r(\f(gh,3)),接下來繼續(xù)滑行x速度減為零,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得:eq\f(1,2)mv2=mgxsin30°,解得:x=eq\f(h,3),小物塊A能夠上升到的最高點與地面的距離為h+hsin30°+eq\f(h,3)sin30°=eq\f(5,3)h,故D正確。
7.(2021·文昌模擬)(多選)如圖所示,在一個直立的光滑圓管內(nèi)放置一根輕質(zhì)彈簧,彈簧的上端O與管口A的距離為2x0,一個質(zhì)量為m的小球從管口由靜止開始下落,將彈簧壓縮至最低點B,壓縮量為x0,設小球運動到O點時的速度大小為v0,不計空氣阻力,則在這一過程中()A.小球運動的最大速度大于v0B.小球運動的最大速度等于v0C.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eq\f(mg,x0)D.彈簧的最大彈性勢能為3mgx0解析:選AD當小球加速度為0時,小球速度最大,kx=mg,所以速度最大位置在壓縮量為eq\f(mg,k)位置,從O點到壓縮量為eq\f(mg,k)位置,小球合力向下,依然加速,最大速度大于v0,A正確,B錯誤;結合A選項的分析,kx=mg,x為速度最大的位置,x0為速度為0的位置,所以x<x0,所以k=eq\f(mg,x)>eq\f(mg,x0),C錯誤;對小球和彈簧組成的系統(tǒng)全程用機械能守恒定律得:mg·3x0=Epm,D正確。8.(2020·江蘇高考)如圖所示,鼓形輪的半徑為R,可繞固定的光滑水平軸O轉(zhuǎn)動。在輪上沿相互垂直的直徑方向固定四根直桿,桿上分別固定有質(zhì)量為m的小球,球與O的距離均為2R。在輪上繞有長繩,繩上懸掛著質(zhì)量為M的重物。重物由靜止下落,帶動鼓形輪轉(zhuǎn)動。重物落地后鼓形輪勻速轉(zhuǎn)動,轉(zhuǎn)動的角速度為ω。繩與輪之間無相對滑動,忽略鼓形輪、直桿和長繩的質(zhì)量,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為g。求:(1)重物落地后,小球線速度的大小v;(2)重物落地后一小球轉(zhuǎn)到水平位置A,此時該球受到桿的作用力的大小F;(3)重物下落的高度h。解析:(1)小球線速度v=ωr,得v=2ωR。(2)向心力F向=2mω2R設F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α,則Fcosα=F向;Fsinα=mg解得F=eq\r(2mω2R2+mg2)。(3)落地時,重物的速度v′=ωR,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得eq\f(1,2)Mv′2+4×eq\f(1,2)mv2=Mgh解得h=eq\f(M+16m,2Mg)(ωR)2。答案:(1)2ωR(2)eq\r(2mω2R2+mg2)(3)eq\f(M+16m,2Mg)(ωR)29.(2021·錦州模擬)蕩秋千是人們喜歡的一項健身娛樂活動。蕩秋千者通過做功,逐漸增加自身的機械能,從而逐漸“蕩”高。其原理如下:人向下擺動過程中逐漸“下蹲”使重心下降,而在秋千上擺過程中,人又逐漸站起使重心升高,機械能增加,從而逐漸“蕩”高。有一個正在“蕩”秋千的運動員質(zhì)量為75kg,身高為1.8m,在水平地面上站立時重心高1.0m,蹲坐時重心高0.6m。秋千擺長5.0m。若該運動員從與豎直方向成37°角位置開始下擺。(忽略空氣阻力、秋千的質(zhì)量,sin37°=0.6,cos37°=0.8,g取10m/s2)(1)求運動員到達秋千下擺的豎直最低位置時的速度大?。?2)求運動員在秋千下擺的豎直最低位置時受到秋千的作用力大小。解析:秋千擺長L0=5.0m,運動員在水平地面上站立時重心高H1=1.0m,蹲坐時重心高H2=0.6m,以秋千下擺的最低位置處為零勢能點。(1)秋千下擺過程中運動員機械能守恒,mg[L0-(L0-H1)cos37°]=mgH2+eq\f(1,2)mv2,解得v≈4.9m/s。(2)設運動員在秋千下擺到最低位置時受到秋千的作用力大小為F,則F-mg=meq\f(v2,L0-H2),解得F≈1159N。答案:(1)4.9m/s(2)1159N二、強化遷移能力,突出創(chuàng)新性和應用性10.(多選)如圖所示,半徑為R的光滑圓環(huán)固定在豎直面內(nèi),質(zhì)量均為m的A、B兩球用輕桿連接套在圓環(huán)上。開始時輕桿豎直并同時由靜止釋放兩球,當A球運動到B開始的位置時,輕桿剛好水平,重力加速度為g,則從開始運動到輕桿水平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小球A、B的機械能均守恒B.小球A、B組成的系統(tǒng)機械能守恒C.桿對小球A做的功為零D.桿對小球B做的功為eq\f(\r(2),2)mgR解析:選BD由于環(huán)是光滑的,因此A、B組成的系統(tǒng)機械能守恒,B項正確;由幾何關系可知,輕桿長度為eq\r(2)R,當桿水平時,設A、B兩球的速度大小均為v,由系統(tǒng)機械能守恒可知:mg×eq\r(2)R=eq\f(1,2)×2mv2,解得v=eq\r(\r(2)gR),因此從開始到桿水平時,B球的機械能增加,則A球的機械能減少,A項錯誤;根據(jù)動能定理,對A球有mg·eq\r(2)R+W1=eq\f(1,2)mv2,解得W1=-eq\f(\r(2),2)mgR,C項錯誤;對B球有W2=eq\f(1,2)mv2=eq\f(\r(2),2)mgR,D項正確。11.(2021·菏澤聯(lián)考)(多選)如圖所示,NPQ是由細桿彎成的半圓弧,其半徑為R,半圓弧的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的N點,NQ是半圓弧的直徑,處于豎直方向,P點是半圓弧上與圓心等高的點。質(zhì)量為m的小球A(可視為質(zhì)點)穿在細桿上,通過輕繩與質(zhì)量也為m的小球B相連,輕繩繞過固定在C處的輕質(zhì)小定滑輪。將小球A移到P點,此時CP段輕繩處于水平伸直狀態(tài),CP=2R,然后將小球A由靜止釋放。不計一切摩擦,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在小球A由P點運動到圓弧最低點Q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小球A的動能可能先增大后減小B.小球A始終比小球B運動得快(釋放點P除外)C.當小球A繞滑輪轉(zhuǎn)過角度為30°時,小球A的動能為eq\f(8-2\r(3),5)mgRD.小球A剛釋放時,小球A、B的加速度大小分別為aA=g、aB=0解析:選BCD小球A下滑過程中,小球A所受的合力與速度成銳角,所以小球A的動能一直增大,故A錯誤。設小球A運動到某位置(P點除外)時,A、C連線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θ,由關聯(lián)速度可知vB=vAsinθ(其中0°<θ≤45°),所以小球A的速度始終比小球B的速度大,故B正確。當小球A繞滑輪轉(zhuǎn)過30°時,小球A下降的距離為hA=Rsin60°,減少的重力勢能為EpA=mghA=mgRsin60°,小球B下降的高度為hB=2R-2Rcos30°,減少的重力勢能為EpB=mghB=mg·2R(1-cos30°),此時兩小球的速度關系為vB=vAsin30°,由系統(tǒng)機械能守恒有EpA+EpB=EkA+EkB,結合動能計算公式聯(lián)立解得EkA=eq\f(8-2\r(3),5)mgR,故C正確。小球A剛釋放時受重力、桿的彈力、繩的拉力,桿的彈力和繩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A球所受的合外力為重力,即加速度為g,小球B此時受重力和繩的拉力,合力為零,所以此時小球B的加速度為0,故D正確。12.(2021年1月新高考8省聯(lián)考·河北卷)(多選)如圖,一頂角為直角的“”形光滑細桿豎直放置。質(zhì)量均為m的兩金屬環(huán)套在細桿上,高度相同,用一勁度系數(shù)為k的輕質(zhì)彈簧相連,彈簧處于原長l0。兩金屬環(huán)同時由靜止釋放,運動過程中彈簧的伸長在彈性限度內(nèi)。對其中一個金屬環(huán),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彈簧的長度為l時彈性勢能為eq\f(1,2)k(l-l0)2]()A.金屬環(huán)的最大加速度為eq\r(2)gB.金屬環(huán)的最大速度為geq\r(\f(m,2k))C.金屬環(huán)與細桿之間的最大壓力為eq\f(3\r(2),2)mgD.金屬環(huán)達到最大速度時重力的功率為mg2eq\r(\f(m,2k))解析:選BC剛釋放時,彈簧處于原長,彈力為0,所以金屬環(huán)的最大加速度為am=gsin45°=eq\f(\r(2),2)g,故A錯誤;設平衡位置彈簧的伸長量為x1,根據(jù)平衡條件,沿桿方向有mgsin45°=kx1cos45°,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得2mgeq\b\lc\(\rc\)(\a\vs4\al\co1(\f(x1,2)))=eq\f(1,2)kx12+eq\f(1,2)(2m)v02,解得金屬環(huán)的最大速度為v0=geq\r(\f(m,2k)),金屬環(huán)達到最大速度時重力的功率為P=mgv0cos45°=eq\f(mg2,2)eq\r(\f(m,k)),故B正確,D錯誤;當金屬環(huán)下落到最低點,金屬環(huán)速度為0,金屬環(huán)與細桿之間的壓力最大。設此時彈簧的形變量為x2,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得2mgeq\b\lc\(\rc\)(\a\vs4\al\co1(\f(x2,2)))=eq\f(1,2)kx22,對金屬環(huán)進行受力分析,垂直于桿方向有FN=mgcos45°+kx2sin45°,解得金屬環(huán)與細桿之間的最大壓力為FN=eq\f(3\r(2),2)mg,故C正確。13.如圖所示,右邊傳送帶長L=15m、逆時針轉(zhuǎn)動速度為v0=16m/s,左邊是光滑豎直半圓軌道(半徑R=0.8m),中間是光滑的水平面AB(足夠長)。用輕質(zhì)細線連接甲、乙兩物體,中間夾一壓縮的輕質(zhì)彈簧,彈簧與甲、乙兩物體不拴連。甲的質(zhì)量為m1=3kg,乙的質(zhì)量為m2=1kg,甲、乙均靜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F(xiàn)固定甲物體,燒斷細線,乙物體離開彈簧后在傳送帶上滑行的最遠距離為sm=12m。傳送帶與乙物體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6,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甲、乙兩物體可看作質(zhì)點。(1)固定乙物體,燒斷細線,甲物體離開彈簧后進入半圓軌道,求甲物體通過D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薪酬福利調(diào)整說明書與實施方案解讀
- 綠色能源供應協(xié)議書
- 兄妹共同出資購房合同
- 全新綠化工程協(xié)議書
- 電力行業(yè)電力供應穩(wěn)定性免責協(xié)議
- 員工年度工作總結與未來發(fā)展規(guī)劃報告
- 項目合作方案設計建議書
- 購買公司股份協(xié)議書十
- 第二單元 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與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 大單元教學設計 2023-2024學年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下冊
- 第二單元4《古詩三首》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三年級上冊
- 反興奮劑考試試題與解析
- 電子支氣管鏡檢查、清洗消毒保養(yǎng)及注意事項解讀
- 建筑工程材料取樣及收費標準
- 堤壩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 CPIM BSCM__v3_0_VC(課堂PPT)
- 常用的螺紋底孔及公差規(guī)定
- 會議審批表模板
- 空調(diào)線路安裝施工方案與技術措施
- 建筑工程施工質(zhì)量驗收規(guī)范檢驗批填寫全套表格+示范填寫與說明
- (完整word版)班主任技能大賽試題及答案
- 干部任免工作流程圖(1)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