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詞類活用類型及判斷方法_第1頁
常見詞類活用類型及判斷方法_第2頁
常見詞類活用類型及判斷方法_第3頁
常見詞類活用類型及判斷方法_第4頁
常見詞類活用類型及判斷方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常見詞類活用類型及判斷方法

一,

名詞活用為動詞

因為能愿動詞只能修飾動詞,所以,如果名詞前緊接能愿動詞時,即可判斷它是活用成了動詞;因為只有動詞能帶賓語和介賓補語,所以,如果名詞后緊接代詞或處所名詞、介賓短語,即可判斷它是活用成了動詞;同理,如果兩個名詞連用,二者之間既非并列關系,也非修飾關系,其中必有一個活用成了動詞。如: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

今王鼓樂于此

無所事事

二,

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按一般語法,形容詞不能帶賓語,所以,如果形容詞出現(xiàn)在代詞前面,就可以判斷它活用成了動詞;同理,如形容詞出現(xiàn)在名詞或名詞性短語前,而它和后面的名詞或名詞性短語之間又構不成偏正關系,那么這個形容詞就活用成了動詞。如:

敵人遠我,欲以火器困我也

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

西人長火器而短技擊

三,

名詞作狀語

從句法關系看,謂語動詞在句中總是出現(xiàn)在主語、狀語后,所以,如果名詞出現(xiàn)在動詞前,而句子已有明確的主語時,即可判斷名詞活用成了狀語。如:

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

相如廷斥之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四,

動詞、形容詞活用為名詞

從句法關系看,動詞在句中常出現(xiàn)在主語、狀語之后作謂語,所以,如果在謂語動詞前或后出現(xiàn)了動詞,且具有明顯的表示人或事物的意義時,即可判斷動詞活用成了名詞。這一名詞一般出現(xiàn)在句中主語或賓語的位置上,有時前邊有“其”字。如:

吾年未四十,而視茫茫,而發(fā)蒼蒼

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

形容詞用為名詞時,形容詞一般出現(xiàn)在句中賓語的位置上,翻譯時應該補出中心詞,而以形容詞為定語。如:

經(jīng)略洪承疇與之有舊

貴以近知遠,以所見知所不見

五,

使動用法

所謂使動用法,就是謂語動詞具有“使賓語怎么樣”的意思。不及物動詞帶了賓語,一般而言可以斷定活用成了使動;如:

君將哀而生之乎

不及物動詞未帶賓語,但它所表示的動作不是由主語直接發(fā)出的,而是主語使其他人或物發(fā)出的,這時也可判斷為用作使動;如:

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

另外,及物動詞如果跟它的賓語之間不是支配和被支配關系,賓語不是動作的承受者,而是動作的實施者時,也可判斷為用作使動;如:

沛公旦日從百余騎見項王

俯身散馬蹄

再有,如果形容詞活用為動詞,而此動詞表示的動作不是主語發(fā)出的,也可斷定它們活用成了使動,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zhì)或狀態(tài);如:

強本而節(jié)用,則天不能貧

足以榮汝身

名詞的使動用法可按“使賓語怎么樣”這一關系來判斷;如:

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舍相如廣成傳舍

六、意動用法

意動用法一般涉及的是形容詞和名詞。形容詞、名詞帶賓語用如意動,就是“覺得賓語怎么樣”,是在主觀上認為賓語所代表的事物具有用作意動的形容詞表示的性質(zhì)或狀態(tài),或者成為用作意動的名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經(jīng)??梢苑g成“以……為……”或“認為……是……”或“把……當作……”。如:

成以其小,劣之

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

況吾與子漁樵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

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P><P></P><P>注:例句中斜體字為活用詞

文言虛詞“所”“以”與“所以”

題目: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組是

A.古有之,未之思耳

譬若以肉投餒虎,何功之有哉

B.其巧百倍于常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C.帝以問先生:“可動否?”

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

D.此馬氏所以不對也。

行過夷門,見候生,具告所以欲死秦軍狀。

講解:答為A?!爸保孩俅~,在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時,該代詞賓語前置;②助詞,“何……之有”這個固定格式中,是賓語前置的標志。B項的“于”都是介詞,表示比較;C項中的“以”都是介詞,“用、拿”,這個句子中省略了后面的代詞賓語;D項中的“所以”都是“……原因”。

“所”“以”都是2004年語文科《考試說明》中規(guī)定考查的文言虛詞,而“以”從1994年以來的考試中每年都出現(xiàn)。命題者居然選擇“所以”,可見用心良苦??忌鷮Α八浴眳s并不真正理解。借此筆者將“所”“以”“所以”的用法作詳細說明。

虛詞“所”的用法:

《說文》:“所,伐木聲也?!痹诠艥h語中,實詞“所”可用作名詞、代詞、量詞、數(shù)詞;虛詞“所”可用作助詞、連詞。無論是實詞“所”還是虛詞“所”,都是假借字。作為助詞和連詞的“所”,其用例均見于先秦。助詞“所”一直沿用至現(xiàn)代漢語的書面語中;連詞“所”多見于《尚書》《左傳》《論語》等先秦著作中。

助詞

“所”與動詞(或者與“介詞+動詞”)結合在一起才能充當句子中的一個成分。當“所”與它們相結合的時候,必須放在他們的前面。一般把“所”字與其后面的動詞(或者“介詞+動詞”)總括起來稱“所”字結構?!八弊纸Y構是一個名詞性的短語。

一、“所”與動詞相結合組成名詞性短語,在句中可以表示與動作行為相關聯(lián)的各個方面,諸如人、事、物、處所等?!八弊纸Y構可按“(所)動詞+的+名詞”這樣一種格式來對譯。

例: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燭之武退秦師》)

二、“所”字先與介詞結合,然后再與動詞組成名詞性短語,在句中表示跟動詞相關的原因、處所、時間以及動作行為賴以進行的手段或涉及的對象等。

例:是吾劍之所從墜。(《呂氏春秋?察今》)

連詞

用于復句的前一分句,表示假設??勺g為“如果”“假設”等?!八钡倪@種用法多用于誓辭句。這種用法在中學課本中未見。

例:公子曰:“所不與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虛詞“以”的用法:

《說文》:“以,用也?!庇纱艘隇榻樵~諸義先秦已有用例,后沿用與文言中?!耙浴庇挚捎米鬟B詞、代詞、副詞、助詞、語氣詞,是假借字。連詞用例已見先秦,后沿用與文言中,其中有的用法(“……以上”“……以后”等)一直沿用至今。代詞、副詞、助詞、語氣詞的用例,多見于先秦兩漢古籍以及后世的仿古著作之中。

介詞

一、介紹動作實施時的工具、憑借、身份、計數(shù)單位等?!耙浴奔捌滟e語可在動詞前,也可在動詞后??勺g為“用”“憑借”“按照”“根據(jù)”等。

例: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二、介紹動作施行的原因??勺g為“因為”。

例:與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無四五焉,非死即徙爾。而吾以捕蛇獨存。(《捕蛇者說》)

三、介紹動作施行時涉及的對象??勺g為“把”“同”等,或不譯出。

例:若舍鄭以(鄭)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燭之武退秦師》)

四、介紹動作施行的時間??勺g為“在”“從”等。

例:賞以春夏,刑以秋冬。(《左傳?襄公二十六年》)

五、“以”的賓語經(jīng)常在“以”前,如果“以”的賓語是疑問代詞“何”“曷”“胡”“誰”等,或賓語是代詞“是”,多在“以”前,也有在后的。

例: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于趙。(《觸龍說趙太后》)

六、介詞“以”的賓語常常不出現(xiàn)。

例: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燭之武退秦師》)

連詞

一、連接兩個并列成分??勺g為“和”“而又”等。

例:季康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論語?為政》)

二、連接前后兩項,后者是前者的目的??勺g為“去”“來”“用來”等。

例:賈人夏則資皮,冬則資絺,旱則資舟,水則資車,以待乏也。(《勾踐滅吳》)

三、連接前后兩項,后者是前者的結果??勺g為“使得”“以致”。

例: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出師表》)

四、連接前后兩項,或前因后果,或前果后因??勺g為“因為”。

例: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燭之武退秦師》)

五、連接狀語和謂語主要成分。可譯為“地”,或不譯出。

例: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歸去來兮辭》)

六、用于上、下、來、往、南、北等詞前,表示范圍、時間等。可仍譯作“以”,或根據(jù)上下文義靈活譯出。

例:今三世以前,至于趙之為趙,趙王之子孫侯者,其繼有在者乎?(《觸龍說趙太后》)

代詞

一、表示近指??勺g為“這”“這樣”。

例:未死而言死,不論。以雖知之與勿知同。(《呂氏春秋?知化》)

二、用在介詞“于”后詢問處所??勺g為“哪里”。

例:天則不雨,而望之愚婦人,于以求之,毋乃已疏乎?(《禮記?檀弓下》)

副詞

一、表示程度之甚??勺g為“太”。

例:三月無君則吊,不以急乎?(《孟子?滕文公下》)

二、表示動作已經(jīng)實施,情況已經(jīng)出現(xiàn)??勺g為“已經(jīng)”。

例:其聞之者,吾以除之矣。(《國語?晉語四》)

三、表示僅限??勺g為“只”。

例:如其禮樂,以俟君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助詞

用于意義相近的兩個動詞之前,表示相近的兩種動作行為相繼出現(xiàn),或同時出現(xiàn)??筛鶕?jù)上下文義靈活譯出。

例:習習谷風,以陰以雨。(《詩經(jīng)?邶風?谷風》)

語氣詞

用于句末,表示敘述語氣??勺g為“了”?;虿蛔g出。

例:蜻蛉其小者也,黃雀因是以。(《戰(zhàn)國策?楚策四》)

復合虛詞“所以”的用法:

本是介賓結構,由介詞“以”和代詞“所”構成。由于“所以”這個介賓結構經(jīng)常固定使用,并且在句中的位置和意義都有所發(fā)展變化,于是凝固為一個復合虛詞。

連詞

用于復句的后一分句,表示結果。前后兩分句之間是因果關系??勺g為“因此”,或仍作“所以”。這種用法在中學課本的文言文中很少見。

例:①而辭人遺翰,莫見五言,所以李陵、班婕妤見疑于后代也?!g:但在這些作家所遺留下來的作品中,卻沒有見到五言詩,因此,李陵的《與蘇武詩歌》、班婕妤的《怨詩》,就不免為后人所懷疑。(《文心雕龍?明詩》

[辨析]連詞“所以”與“所+以+動詞”中的“所以”是有區(qū)別的。連詞“所以”后面連接的是句子;而“所+以+動詞”中的“所以”,其作用是與后面的動詞構成“所”字結構。

例: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師說》)(屬于“所+介詞+動詞”的結構)

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鴻門宴》)(屬于“所+介詞+動詞”的結構)

在近幾期《考試報》中,關于“所”“以”的用法及例子較多,在此不給練習。請考生仔細完成有關“所以”的練習。下面句子中都有“所以”,你能解釋清楚它的意義和用法嗎?

1.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也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保ā蛾套庸适聝善罚?/p>

2.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保ā豆敗罚?/p>

3.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4.張良出,要項伯。項伯即入見沛公。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曰:“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過秦論》)

5.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蘭亭集序》)

6.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蘭亭集序》)

7.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師說》)

8.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師說》)

9.王夫人笑道:“你不知道原故:他與別人不同,自幼因老太太疼愛,原系同姊妹們一處嬌養(yǎng)慣了的。若姊妹們有日不理他,他倒還安靜些,縱然他沒趣,不過出了二門,背地里拿著他兩個小幺兒出氣,咕唧一會子就完了。若這一日姊妹們和他多說一句話,他心里一樂,便生出多少事來。所以囑咐你別睬他。他嘴里一時甜言蜜語,一時有天無日,一時又瘋瘋傻傻,只休信他?!保ā读主煊襁M賈府》)

10.孔明流涕而答曰:“昔孫武所以能制勝于天下者,用法明也。今四方分爭,兵戈方始,若復廢法,何以討賊耶?合當斬之?!保ā妒Ы滞ぁ罚?lt;/P><P>參考答案:

1.“所”字先與介詞結合,然后再與動詞組成名詞性短語,在句中表示跟動詞相關的原因。

2.“所”字先與介詞結合,然后再與動詞組成名詞性短語,在句中表示動作行為賴以進行的手段。

3.“所”字先與介詞結合,然后再與動詞組成名詞性短語,在句中表示動作行為賴以進行的手段。

4.“所”字先與介詞結合,然后再與動詞組成名詞性短語,在句中表示跟動詞相關的原因。

5.“所”字先與介詞結合,然后再與動詞組成名詞性短語,在句中表示動作行為賴以進行的手段。

6.“所”字先與介詞結合,然后再與動詞組成名詞性短語,在句中表示跟動詞相關的原因。

7.“所”字先與介詞結合,然后再與動詞組成名詞性短語,在句中表示動作行為賴以進行的手段。

8.“所”字先與介詞結合,然后再與動詞組成名詞性短語,在句中表示跟動詞相關的原因。

9.復合虛詞,連詞。因此,所以

10.“所”字先與介詞結合,然后再與動詞組成名詞性短語,在句中表示跟動詞相關的原因。

評價古典詩詞的思想內(nèi)容

古典詩詞中的思想內(nèi)容比較復雜,要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對作品進行具體分析與評價,這是難點一。鑒賞者本人應有較高的思想修養(yǎng),這是其二。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1.從全詩來看,詩中描寫了明月、清泉,也描寫了浣紗女歸來時的喧嘩和漁舟在蓮塘中穿梭的情景,為什么首句卻要說是“空山”?“空山”是著重寫自己的眼前所見,還是著重于內(nèi)心的感受?

答:

2.詩歌頷聯(lián)描寫自然景象,頸聯(lián)則側重于描寫人的活動,詩中的景象給人以美的感受。有人說,這首詩寄寓了詩人的人格情操,也表現(xiàn)了他的社會理想。請結合自己的理解,對以上兩個方面作簡要分析。

答:(人格情操)

(社會理想)

摸魚兒

辛棄疾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為賦。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shù)。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檐蛛網(wǎng),盡日惹飛絮。長門事①,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②。千金難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玉環(huán)飛燕皆塵土?閑愁最苦。休去倚危闌,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注:①長門事:漢武帝時,陳皇后失寵,別居長門宮。陳皇后聞司馬相如文名,奉黃金百斤,請司馬相如寫《長門賦》代為陳情,武帝閱后深為感動,陳皇后復得寵幸。②蛾眉曾有人妒:屈原遭奸臣妒忌和排擠。被放逐后,屈原在《離騷》中將此事比成“蛾眉”(美貌女性)遭妒

1.楊玉環(huán)、趙飛燕曾以美貌受唐玄宗、漢成帝寵幸,但都死于非命,所以詞中“玉環(huán)飛燕皆塵土”的寓意是

。

2.這首詞的主題集中體現(xiàn)在一個“愁”字上?!俺睢敝甘裁??為什么說“閑愁最苦”?

答:

答案:1.主和派(佞臣小人)沒有好下場(意思對即可)

2.“愁”指抗金愿望不能實現(xiàn)的愁悶情緒。“閑愁最苦”表現(xiàn)了他滿懷抗金熱情卻得不到任用,空閑之愁最使他苦悶惆悵。

錯解分析:1題答案概括不當,關鍵是未能體會到詩句的內(nèi)涵。

方法技巧:一、體會詞句的隱含意義。如“玉環(huán)飛燕皆塵土”,以楊玉環(huán)、趙飛燕的結局喻主和派及奸佞小人的可恥下場。二、聯(lián)系作者(辛棄疾)的身世遭遇及作者眾多詞作的思想傾向,進行分析與評價。

●錦囊妙計

評價古典詩詞的思想內(nèi)容應注意以下問題:

一、每首詩詞都要借助具體的語言描寫,采用獨特的表達方式,創(chuàng)造出一種意境,然后來表現(xiàn)詩人的感情,傳達詩人的思想。這既是作品的主旨所在,也是我們閱讀分析鑒賞時絕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二、由于時代所限,有些古典作品中流露出來的思想感情比較復雜,甚至還有消極反動之處,對這些我們都應該站在一個高度,具體客觀地進行評價。

三、對詩、詞、曲思想內(nèi)容的評價,還要從作品的整體上去把握,不能只抓住只言片語就亂下結論;對有些作品還要從作者所描繪的情景中把握作品的言外之意。

四、另外,古典詩詞的思想內(nèi)容經(jīng)常與作品本身的風格流派有關。

名稱

特點

山水詩

主要通過景物的描繪,給讀者展現(xiàn)出一種自然美。

田園詩

田園詩主要描寫田園風光或勞動場景。一般較清新、自然、質(zhì)樸,富有生活情調(diào)。大都反映出詩人對勞動人民的樸素的思想感情。

詠物詩

詠物詩一般表面寫物,而實際上往往在這一表面的形象下寄托了詩人的情懷或思想。在寫法上最突出的特色是托物言志。

懷古詩

一般來說,懷古詩不僅要敘古事,而且要融入詩人自己的感受與評論。有時則是借古諷今,曲折地反映自己對現(xiàn)實的關注。

送別詩

送別詩一般表現(xiàn)離情別緒,或留戀、或安慰、或囑咐、或祝愿,有傷心、有惆悵、有期望,等等。一般來講,其感情色彩比較悲涼,但也有不同凡響的送別佳句。

行旅詩

主要表現(xiàn)行旅之人的旅途寂寞、艱辛,以及對故鄉(xiāng)和親人的思念之情。

邊塞詩

這是唐詩中的一朵奇葩。奇特的邊塞風光,悲壯的沙場征戰(zhàn),寂寞的軍旅生活,凄楚的對月思親……

●殲滅難點訓練

(★★★★)讀下面一首古詩,回答問題。

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1.這首詩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

答:

2.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

(★★★★★)鑒賞下面一首古詩,按要求完成詩后各題。

</P><P>

蟬①

駱賓王

西陸②蟬聲唱,南冠③客思深。不堪玄鬢④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注:①這首詩作于高宗儀鳳三年(678年)。當時駱賓王任侍御史,因上疏論事觸忤武后,遭誣,以貪贓罪名下獄。②西陸:指秋天。③南冠:指囚徒。④玄鬢:指蟬。

3.請賞析這首詩的寫作技巧。

答:

4.試分析本詩的思想內(nèi)容。

答: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詩后題目。

從軍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5.“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答:

(★★★★)閱讀王維詩《送元二使安西》,完成詩后問題。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6.這是一首送別詩。古人寫送別,常表露出一種愁苦、無奈,或凄涼傷感的感情,這首詩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情懷?請從“景”與“情”兩方面給予簡要賞析。

答:

(★★★★)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詩后問題。

游園不值

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7.你喜歡詩中的“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的意境嗎?請簡要評析其中的深刻含義。

答:

(★★★★★)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完成8~9兩題。

月上瓜洲

江頭又見新秋,幾多愁?塞草連天何處是神州?

英雄恨,古今淚,水東流。惟有漁竿明月上瓜洲。

8.請結合詞的上闋,簡要分析“幾多愁”中詞人“愁”的具體原因。

答:

9.詞的下闋中“惟有漁竿明月上瓜洲”一句,通過塑造“漁翁”這一形象,寄托了詞人怎樣的情懷。請作簡要分析。

答:

</P><P>附:參考答案

難點磁場

1.

(參考)一方面,山中樹木茂盛,掩蔽了人們的活動,顯得“空”;另一方面,“空山”二字點出此處如同世外桃園一般,這是詩人的一種獨特的感受。

2.

(參考)從自然景象的描寫來說,詩人以物芳而明志潔,從側面反映了自己對官場的厭惡,表現(xiàn)了自己的人格美。從人的活動來說,這是以人和而望政通,在全詩的意境中體現(xiàn)了王維的社會理想。

[這是王維山水詩中的名篇,全詩在詩情畫意中寄托了詩人高潔的情懷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

殲滅難點訓練

1.

(參考)運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2.抒發(fā)了王冕不向世俗獻媚的堅貞、純潔的操守。

3.

(參考)這首詩在寫作上的主要特色是,采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現(xiàn)手法。[一、二兩句在句法上用對偶句,在作法上則用起興的手法,以蟬聲來逗起客思。三、四兩句,一句說蟬,一句說自己,把物、我聯(lián)系在一起,表達了自己身陷囹圄的內(nèi)心凄惻的感情。五、六兩句,純用比喻,表現(xiàn)了自己政治上不得意,言論上受壓制。七、八兩句,表明自己品性高潔,被誣陷入獄,但無人來替自己雪冤,這也是對貪贓的辯白。]

4.

(參考)這是一首借物抒情詩,詩人借對蟬的吟詠,抒發(fā)了自己雖有高潔的品性,但不為時人所了解,相反還被誣陷入獄,在獄中深深懷想家園的思想感情。

5.(參考)為國殺敵的愛國思想和昂揚的戰(zhàn)斗精神。[詩句中的“百夫長”為軍隊中的一種官職,這是一個只管理一百人的小官。詩人以“寧為……勝作……”的句式,比較強烈地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從詩句所反映的思想來講,是愛國思想的表現(xiàn);從情感的表露來看,是激昂的。]

6.(參考)詩人描繪的是一幅初春雨后的清新景象,一個“新”字給送別帶上了爽朗豪邁的氛圍。最后點出送別之意,卻絲毫沒有悲傷、凄涼之情,在惜別中表現(xiàn)了樂觀的精神。

7.(參考)結尾兩句詩很富于哲理情趣,表達了一個樸素而又深刻的思想:蓬勃向上的美好景物總要積極向上,是始終關禁不住的。

8.

(參考)①登樓北望,看見塞草連天的荒敗秋景。②山河破碎,神州陸沉,中原地區(qū)淪陷于金兵之手。③年復一年,春去秋來,時光流逝,中原恢復無望。

9.

(參考)①有心報國卻又報國無門的憂憤、失望之情。②迫于無奈只能逍遙江海的抑郁孤獨、無可奈何之情。

鑒賞古典詩詞的表達技巧

此項的難點在于考生要完全依據(jù)自己的鑒賞能力對作品進行鑒賞性分析,并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出答案。

●難點磁場

[試題](★★★★)閱讀下面一首詩,按要求做題。

隴西行四首(其二)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

1.此詩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請列舉,并簡要說明。

答:

2.請賞析詩中虛實結合手法的運用及藝術效果。

答:

●案例探究

[案例](★★★★)(2002年北京高考試題)

閱讀下面唐詩,完成1~2題。

登鸛雀樓

迥臨飛鳥上,高出塵世間。

天勢圍平野,河流入斷山。

注:鸛雀樓:唐朝時建于今山西省永濟縣西南高阜上的一座三層樓,是當時的登臨勝地,后廢毀。

1.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膬身検?/p>

A.詩人的視角在前后兩聯(lián)發(fā)生了轉(zhuǎn)換,前一聯(lián)寫俯視所感,后一聯(lián)寫縱目所望。

B.前一聯(lián)真實客觀地寫出了鸛雀樓聳入云天、飛鳥難及的巍巍高度。

C.后一聯(lián)以天垂四野、黃河奔向遠方山谷的壯闊景象,映襯出鸛雀樓的雄偉氣勢。

D.運用對偶,給人以工整勻稱的美感,這是本詩寫作上的一個突出特點。

E.全詩主旨是抒發(fā)詩人登上鸛雀樓憑高四望時胸中所涌起的壯志豪情。

2.唐代詩人王之渙曾經(jīng)寫下一首著名的同題詩作,與暢當?shù)脑娤啾?,王之渙的詩顯然更勝一籌。你認為王之渙詩的優(yōu)勝之處主要表現(xiàn)在哪里?

答: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對古典詩歌的鑒賞與評價。能力層級為E級。

知識依托:有關古典詩歌知識,能背誦王之渙的《登鸛雀樓》等。

答案:1.BE

2.王之渙的詩不僅寫出了在鸛雀樓上所望見的壯闊景象,而且包含著“登高才能望遠”這一人生哲理,境界顯得更加高遠。

錯解分析:未選B,“迥臨飛鳥上”并非講“鸛雀樓聳入云天、飛鳥難及”,注釋中有關內(nèi)容應引起注意,這是“一座三層樓”,詩中用了夸張的寫法。另一方面,“高出塵世間”也不屬于“真實客觀”地描寫。未選E,E項“抒發(fā)詩人……壯志豪情”不當。賞析這首詩的情感,主要應抓住“高出塵世間”這一句,詩人通過登高遠望,抒發(fā)了超俗脫塵、奮發(fā)向上的精神。

方法技巧:關于比較賞析,可抓住兩個方面:一、景象描寫:暢當詩開篇寫樓的高峻?!板摹憋@其高遠,“臨”顯居高臨下之勢,“天勢圍平野,河流入斷山”寫登樓遠眺的四周景象,比較一般;王之渙詩景象壯闊,視野無窮。二、思想內(nèi)涵:暢當詩以自己視覺的居高臨下,表現(xiàn)了自己孤傲灑脫的情懷,也寫出遠離人世塵俗的意象。詩人在進士及第之后,仕途多坎坷,而他又為人高傲,胸有大志,不甘寂寞,可以說,這首詩是詩人自身情懷的真實流露。王之渙詩,則在平常的寫景之中,蘊含了深刻的哲理,并給人以奮發(fā)向上的激情。

●錦囊妙計

古典詩詞寫作技法簡析

特點

例句

簡析

景與情①即景抒情②寓情于景③虛設景象

①(略)②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③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①即由“景”生“情”。這是最常見的一種抒情方式。②詩人懷著特有的情感去看眼前景象,這種景象自然帶上了詩人情感的色彩。③詩人以自己的感情為出發(fā)點,虛設出一種切合自己心境的景象。

托物言志

陸游《卜算子?詠梅》

即借描寫其他事物,來表現(xiàn)人物的思想和品格。

動靜結合,以動襯靜

王維《鳥鳴澗》

詩詞在描寫中常采用動靜結合,或以動顯靜的方式,給人以獨特的美感。

議理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有些詩主要給人以啟迪,或者一首詩就是講一個道理,一首詩就是一個深刻哲理的形象化解說。

細節(jié)描寫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詩人觀察細致,抓住了別人未曾留意的一些細節(jié),以其真切、細致,為人稱道。

詩眼

春風又綠江南岸紅杏枝頭春意鬧

詩眼只是一字、一詞,但卻是作品的點睛之筆,也是一首詩詞整體藝術境界的一個部分。

修辭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比喻?描寫雪景

霜皮溜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

夸張?描寫柏樹高大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擬人?描寫春雨

怪禽啼曠野,落日恐行人

擬人?描寫景象

●殲滅難點訓練

(★★★★★)閱讀下面這首詞,回答問題</P><P>謁金門

馮延巳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閑引鴛鴦香徑里,手按紅杏蕊。

斗鴨闌干獨倚,碧玉搔頭斜墜。終日望君君不至,舉頭聞鵲喜。

1.詞的上片寫女子的寂寞,用了兩個動詞“引”和“按”;下片寫她對遠方情人的等待,重在寫她的裝扮,用了“碧玉搔頭斜墜”一句,試簡析一下這樣寫的好處。

答:

(★★★★)欣賞下面一首詩,按要求完成后面各題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2.這首詩最突出的特點是什么?

答:

3.這首詩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

(★★★★)閱讀現(xiàn)面古詩,然后回答問題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2.這首詩最突出的特點是什么?

答:

3.這首詩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

(★★★★★)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王安石

天質(zhì)自森森,孤高幾百尋。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虛心。

歲老根彌壯,陽驕葉更陰。明時思解慍①,愿斫五弦琴②。

注:①明時,政治清明的時代;慍,疾苦、怨憤。②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據(jù)《孔子家語》記載:帝舜曾一面彈著五弦琴,一面唱“南風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

6.前六句表現(xiàn)了桐樹怎樣的特點?

答:

7.對本詩表達的思想感情作簡要評價。

答:

(★★★★)閱讀下面一首古詩,按要求答題。

從軍行

海畔風吹凍泥裂,梧桐葉落枝梢折。

橫笛聞聲不見人,紅旗直上天山雪。

8.用簡要的語言分析本詩用什么樣的方法描寫了怎樣的景象,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答:

9.試從色彩、動靜的角度分析一下本詩所展現(xiàn)出來的詩情畫意。

答:

</P><P>附:參考答案

難點磁場

1.

(參考)對比:出征前的慷慨誓師場面與戰(zhàn)死疆場的壯烈場面對比,河邊“骨”與夢里“人”的對比。借代:貂錦,代指精銳部隊;春閨,代指春閨中人。婉曲:以漢喻唐。

2.第三句實寫戰(zhàn)場的慘烈場面,第四句虛寫親人的思念。這一虛一實形成鮮明的對比,產(chǎn)生了強烈的悲劇效果。

殲滅難點訓練

1.(參考)不直接描寫人物的感情,而是通過對動作的描寫表達她的百無聊賴,通過對裝束的描寫表達她的懶散和心緒不寧,使得這首詞含蓄而不直白,富有情味,令人產(chǎn)生無限的遐想。(大意對即可)

2.

(參考)這首詩最大的特點是,借助于細節(jié)描寫傳達主人公的思想感情。詩中“復恐匆匆說不盡”是寫人的心理活動,“行人臨發(fā)又開封”則是一個有高度典型性的細節(jié),也是心理活動的必然結果。這個生動的細節(jié)使抽象的“鄉(xiāng)思”變得具體可見。

3.

(參考)這首詩表達了一個遠在他鄉(xiāng)的人對家鄉(xiāng)和親人的思念之情。

4.

(參考)表達了對戍邊將士的報國精神的贊揚與自己殺敵報國的決心。

5.

(參考)頷聯(lián)用典,也使用了反襯手法?!暗阎新務哿?,聽到有人吹起了曲子“折楊柳”,自然引人想起家鄉(xiāng)的春色和親人,但眼前春色全無,親人遙遙不能相見;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將士積極能戰(zhàn),英勇殺敵。頷聯(lián)言簡意賅,對表現(xiàn)戰(zhàn)士們對國家的忠勇,起了有力的襯托作用。

6.

(參考)天生枝葉繁茂,雖孤獨卻樹干筆直高聳入云;深深扎根于大地;越老越強,越是暴曬越是茁壯。

7.

(參考)表達作者的人生追求:正直向上,虛心扎實,堅強不屈(年齡越大、環(huán)境越惡劣越頑強),甘愿為解救百姓疾苦而獻身。至今仍有積極意義。

8.(參考)用映襯的手法描寫了戍邊將士頂風冒嚴寒雪里行軍的壯闊場面,表達一種壯懷激烈,昂揚向上的思想感情。

9.

(參考)本詩兼有詩情畫意之美,莽莽大山,成行紅旗,雪的白,旗的紅,山的靜,旗的動,展示出一幅壯美的風雪行軍圖。

鑒賞古典詩詞的形象、語言

此項能力層級為E,屬高考語文科最高考查能力層級。2002年開始采用了主觀題型,其難度又上了一個臺階。

●難點磁場

[試題](★★★★★)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1~2題。

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精疲誰復傷。

但使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

孔平仲

百里西風禾黍香,鳴泉落竇谷登場。

老牛粗了耕耘債,嚙草坡頭臥斜陽。

注:李綱,南北宋之交的一位堅決主張抗金的政治家。由于投降派的排擠被罷相。這首詩是他被罷相之后貶到武昌時寫的??灼街偈且晃活H具才氣的詩人,此詩寫于其正當?shù)弥局畷r。

1.這兩首詩中都描繪了“?!钡男蜗?,其形象是否相同?請結合兩詩簡要賞析。

答:

2.古人云:“詩言志?!闭埥Y合兩詩中“?!钡男蜗?,評說兩位詩人在詩中寄寓的思想或反映的各自的思想境界。

答:

●案例探究

[案例1](★★★★★)(2002年全國高考試題)

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春夜洛城聞笛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國情?

前人在評論這首詩時曾說,“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詩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關鍵”之說?為什么?

答: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對古典詩歌的鑒賞和評價。能力層級為E級。

知識依托:古典詩歌的基本知識,古代有關文化常識,如首先要了解“折柳”是一種樂府曲調(diào),也叫“折楊柳”,多寫傷懷離別之情。

參考答案:“折柳”這首曲子寓有惜別懷遠之意。本詩抒寫了思鄉(xiāng)之情,而這種思鄉(xiāng)之情是從聽到“折柳”曲的笛聲引起的,可見“折柳”是全詩的關鍵。

錯解分析:有些考生把“折柳”理解為一個動作,由此談細節(jié)描寫等,關鍵是不理解“折柳”是一種樂府曲調(diào),

方法技巧:欣賞古典詩歌,首先要從整體出發(fā)把握其基本內(nèi)容,體會作品中的意境,然后結合試題要求具體賞析。詩中第一句“玉笛暗飛聲”,第三句“曲中聞折柳”等都給讀者描繪了一個聽笛的景象,稍加分析,即可感悟出“折柳”的含義。

[案例2](★★★★)(2000年上海高考試題)

閱讀下面兩首古詩,完成1~2題。

趙師秀

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

青草池溏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

閑敲棋子落燈花。

雨前初見花間蕊,雨后全無葉底花。

蜂蝶紛紛過墻去,卻疑春色在鄰家。

1.甲乙兩首詩描寫了不同季節(jié)的景物,仔細閱讀后填寫下列表格。

季節(jié)

景物

家家雨、處處蛙

春天

2.甲、乙兩首詩后兩句都提供了讓讀者自己想象的余地,請分別說明。

命題意圖:此題考查對古典詩歌的鑒賞與評價能力,能力層級為E級。

知識依托:古典詩歌的基本知識,有關文化常識,如時令等。

參考答案:1.甲——黃梅時節(jié)或初夏乙——蜂蝶或葉

2.甲——由對客人的等待想象客人不來的種種情況。乙——由蜂蝶飛過墻想象鄰家的春色。

錯解分析:1題甲處錯填,缺乏生活常識,不知道黃梅時節(jié)是何時。

方法技巧:欣賞古典詩歌,要有一定的想象能力,要通過詩歌所描繪的景象進入詩歌所創(chuàng)造的獨特的意境之中。

●錦囊妙計

一、鑒賞古典詩詞形象例說

古典詩詞中的形象與一般小說、戲劇中以人物為主的形象有所不同,它既可以是人物形象,也可是景象,或具有一定象征意義的事物。

(一)人物形象古典詩詞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說中的形象豐滿、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個神態(tài)、一個笑容、一個動作、一個微妙的心理變化,或一組人物的語言、聲音,或是一個典型的細節(jié),等等。通過精當?shù)拿鑼懀院喚毜墓P法刻畫人物的形象,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而這些形象往往以片斷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它需要讀者以自己的想象去進一步補充。如:

“君家何處住?

妾住在橫塘。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xiāng)?!?崔顥《長干曲》)——以自問自答的形式,描寫船家男女青年初次見面時情景??坍嬃艘粋€熱情大方、聰明伶俐的少女形象。

“百戰(zhàn)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shù)重圍。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殘兵千騎歸?!?李白《從軍行》)——有裝扮(鐵衣碎)描寫,有行動描寫,于敘事之中塑造了一個勇武過人、凜然可敬的英雄形象。

(二)景觀場景一般有:景象描寫,場面描寫,色彩描寫,等等。當然,詩中的景物也是人物(往往是詩人自己)感情的外在表現(xiàn),它常常帶上了一定的主觀色彩。如: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詩歌細膩生動地描繪了春夜雨景,并以擬人化的手法,寫出了夜雨的神奇,喜悅之情躍然紙上。

(三)某些事物指有些作品以某些事物為具體描寫對象,在形象描寫中賦予事物以人格化。從全詩來說,即以象征性的形象描寫來曲折地表現(xiàn)詩人的品格節(jié)操或思想感情。古典詩詞中常描寫的形象有:蟬、鷹、雁、松、梅、竹、馬,等。如:“垂綏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籍秋風?!痹谶@首詩中虞世南以蟬的形象,表現(xiàn)了自己封建士大夫的清高。還有大家都熟悉的陸游的《詠梅》詞等。

(四)比喻性形象描寫有些詩詞在形象的描寫之中,隱含了詩詞的實際內(nèi)容,形象的描寫之中滲透了比喻的意象,這就要求讀者能結合有關背景材料,透過形象的描寫,把握其中隱含的內(nèi)容。如難點磁場中兩首描寫牛的詩,要透過牛的形象,把握詩人的思想感情。

(五)有關音樂曲調(diào)古詩詞中常在語句里出現(xiàn)有些樂曲名稱,而這些樂曲又往往有特定的含義、情感或寓意,而這又對全詩的整體意象或情感表達有直接的作用。因此,了解這一些,對于欣賞古代詩詞有一定的意義,2002年高考試題即就此命題。

下面對古典詩詞中常見的曲調(diào)進行簡要說明。

關山月——樂府曲調(diào),多寫征戍離別之情。如:“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保ㄍ醪g《從軍行七首》之二)

梅花落——曲調(diào)名。如:“黃鶴樓上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保ɡ畎住杜c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由《梅花落》的笛聲想象梅花滿天飄落的景象,再由梅花的飄落產(chǎn)生凜然生寒的感覺,這正與詩人當時的心境切合。這樣,詩人由笛聲想到梅花,由聽覺訴諸視覺,以通感的方式描繪出了冷落的感受。

霓裳羽衣曲——相傳是唐玄宗改編的樂舞曲,主要表現(xiàn)歌舞升平的景象。如:“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保ò拙右住堕L恨歌》)

后庭花——即玉樹后庭花,相傳是南朝后主所制的樂曲,為綺靡之音。如:“商女不知忘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楊柳曲——樂府曲調(diào)“楊柳枝”,有時也作“折楊柳”,主要寫軍旅生活,從梁、陳到唐代,多為傷別之詞,以懷念征人為多。如:“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涼州詞》)“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保ɡ畎住度虑住菲湟唬?/p>

行路難——古曲名,多言世路艱難及離別傷悲之情。如:“天山雪后海風寒,橫笛遍吹《行路難》”(李益《從軍北征》)

(六)意境意境是指作品中的主觀思想情感與客觀景象描寫的和諧統(tǒng)一,是從這一統(tǒng)一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意味雋永的意象。它以鮮明的藝術形象,采用情景交融的方式,使欣賞者一步步走進詩人所創(chuàng)造的一種特有的氛圍和境界之中,在思想感情上產(chǎn)生一種身臨其境般的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在古典詩詞中,意境一般表現(xiàn)為一種如詩如畫的藝術境界或給人以強烈藝術感染的藝術氛圍,是詩人的思想感情和作品中描繪的生活圖景和諧統(tǒng)一的結果。

意境美是我國古代文學作品(主要是詩詞)中的一個重要特征。閱讀和鑒賞古典詩詞曲,一定要通過作品的語言媒介,進入到作品創(chuàng)造的意境中去,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握作品,并進行鑒賞評價。

二、鑒賞古典詩詞語言例析

語言鑒賞一般包括遣詞造句、語句含義、韻律格式、語體色彩等。要特別注意對詩詞中“詩眼”的分析。

一般來說,詩歌語言有如下特點:1.簡潔生動。2.準確傳神。3.含蓄凝練。4.形象鮮明。5.色彩豐富。6.詞藻優(yōu)美。7.節(jié)奏感強。8.富有韻律。9.平字見奇。

此外,還應注意到下面一些方式在語言表達效果上的作用。如:</P><P>

名稱

特征

例句

作用

典故

把作品所要抒發(fā)之感情暗寓于所用的典故史事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①含蓄凝練,表意豐富,耐人尋味;②造成閱讀和理解上的困難。

諧音

運用音節(jié)相同或相近的詞去代替另一個詞,取得那一個詞的意義效果。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

這種手法使表情達意更含蓄、機智,耐人尋味。

疊字

重疊使用詞語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增強情感的表達,造成一種回環(huán)往復的效果,形成一種獨特的韻味。

詩歌語言的特殊形式

語序或詞序顛倒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適合平仄、韻律等要求突出表現(xiàn)某種情景。

跳躍性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橋忽見。忽見的是“茅店”

符合音節(jié)韻律等的需要,更好地抒發(fā)情感,以達到獨特的效果。

詩句純用名詞組合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構成典型環(huán)境,起到了狀難寫之景如在眼前,含不盡之意見于言表的效果。

●殲滅難點訓練

(★★★★)賞析下面一首唐詩,完成1~2兩題。

杜荀鶴

酒甕琴書伴病身,熟諳時事樂于貧。

寧為宇宙閑吟客,怕作乾坤竊祿人。

詩旨未能忘救物,世情奈值不容真。

平生肺腑無言處,白發(fā)吾唐一逸人。

1.詩中“閑吟客”,“吟”的內(nèi)容是

;“不容真”,“真”指

。

2.此詩描寫了一個

形象。

(★★★★)閱讀陸游的《鵲橋仙?夜聞杜鵑》,完成3~5題。

鵲橋仙夜聞杜鵑

茅檐人靜,蓬窗燈昏,春曉連江風雨。林鶯巢燕總無聲,但日夜常啼杜鵑。催成清淚,驚殘①孤夢,又揀深枝飛去。故山②猶自不堪聽,況半世飄然羈旅?

閱讀提示: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初,陸游在南鄭(今陜西省)做四川宣撫使王炎的幕僚,積極參加抗金戰(zhàn)爭,戰(zhàn)績顯著。正當前線節(jié)節(jié)勝利,即將收復長安之際,王炎調(diào)往都城臨安樞密院,陸游也被調(diào)任成都府路安撫司參議官,離開抗戰(zhàn)前線。此作是他到成都之后所寫,是“借物寓言”之作。

注:①驚殘:驚醒。②故山:即家鄉(xiāng)。

3.這首詞“茅檐人靜,蓬窗燈昏,春曉連江風雨”描繪了怎樣一種景象?詩人描繪這樣景象的目的是什么?

答:

4.詞中“林鶯巢燕總無聲,但日夜常啼杜鵑”兩句,采用了怎樣的藝術手法?這樣寫在表達上有什么好處?

答:

5.詞的最后兩句“故山猶自不堪聽,況半世飄然羈旅”表達了詩人怎樣一種思想感情?

答: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6~7題。

山中寡婦

杜荀鶴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苧衣衫鬢發(fā)焦。

桑柘廢來猶納稅①,田園荒后尚征苗②。

時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帶葉燒。

任是深山更深處,也應無計避征徭。

注:①納稅:繳納絲稅。②征苗:征收青苗稅。

6.①詩人在首聯(lián)生動地刻畫出山中寡婦

的形象。第二聯(lián)中用

兩個詞表現(xiàn)了人民的不堪重負。

7.詩人在第四聯(lián)中生發(fā)的議論,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

(★★★★)閱讀下面一首詞,完成8~9題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橋忽見。

8.這首詞描繪了一個怎樣的意境和氛圍?

答:

9.“路轉(zhuǎn)溪橋忽見”,“忽見”的是什么?是溪橋嗎?并就此簡要談一談詩歌在用語上的特點。

答:

</P><P>附:參考答案

難點磁場

1.

(參考)兩詩中形象不同。李綱《病牛》:此牛在未病之前耕耘過許多田地,讓人收獲過千萬擔的谷物。在它老病時,卻遭到冷遇,沒有誰來同情它。到了最后病牛只能空懷有“但使眾生皆得飽”的良好愿望。這是一個流盡血汗仍愿奉獻到底的崇高形象。

孔平仲《禾熟》:此詩中的“老?!痹谕瓿勺约阂荒甑母骱?,從“禾黍香”“谷登場”的豐收中獲得了“粗了耕耘債”的輕松與滿足。正悠閑自得地享受看主人給自己的獎賞,它不爭不怨,知足而樂,隨遇而安。這是一個知足而樂,悠然自得的形象。

2.

(參考)這兩首詩所反映的思想境界也大不相同。李綱詩中的病牛正是自己形象的寫照,詩中傾訴的是為國為民不惜自身的情懷,是一種高尚的精神境界。

孔平仲是一位頗具才氣的詩人,從個人思想情感來說,他沒有什么抱怨情緒,能夠心安理得地接受眼前的一切。

殲滅難點訓練

1.

(參考)內(nèi)容:救物濟世;真:敢于說真話的正直之士

2.封建社會中失意潦倒而又清高悲憤的知識分子

3.

(參考)前三句描繪了春晚寂靜、昏暗、風雨凄迷的景象。它是為詞中的主角“杜鵑”的出場所做的鋪墊。(或:景語皆情語,為后文表達詞人飄零身世和凄涼心境作鋪墊)

4.襯托(或:烘云托月),好處是以“靜”突出杜鵑悲切的叫聲。

5.表達了詞人歲月蹉跎、英雄老卻、事業(yè)無成的無限感慨和悲嘆。

6.貧困孤苦“猶”“尚”

7.

(參考)揭示出統(tǒng)治者的賦斂剝削無處不到,表達了對人民的同情,對統(tǒng)治者的不滿,深化了主題。

8.

(參考)這首詞記詩人一次夜晚在鄉(xiāng)村行路中所見到的景象及所感受到的情趣,創(chuàng)造了一種既熱鬧歡快又清悠宜人的境界。

9.

(參考)“忽見”的是“舊時茅店”?!芭f時茅店”在“忽見”之前,更顯夜行人的驚喜之情。詩歌用語有一定的跳躍性,為了情感表達、音節(jié)韻律等的需要,常運用顛倒詞序等方式,以達到獨特的效果。

翻譯文言語句

從2002年開始,文言翻譯采用主觀題型,提高了對學生能力的要求。其難點主要在對重點詞語的準確理解,對文言句式或固定格式的正確處理,對語句整體語意的總體把握等。

●難點磁場

[試題1](★★★★)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譯文后各語句。

子儀事上誠,御下恕,賞罰必信,遭幸臣程元振、魚朝恩短毀。方時多虞(指國家內(nèi)憂外患不斷),握兵在外,然詔至,即日就道,無纖介顧望,故讒間不行。破吐蕃靈州而朝恩使人發(fā)其父墓,盜未得。子儀至涇陽來朝,中外俱有變。乃入見,號泣曰:“臣久主兵不能禁士殘人之墓,人今發(fā)先人之墓,此天譴,非人患也?!背饔謬L約子儀修具(指赴宴),元載使人告以軍容將不利于公。其下衷(貼身內(nèi)衣,引申為穿在里面)甲愿從,子儀不聽,但以家僮十數(shù)往。朝恩曰:“何車騎之寡?”告以所聞,朝恩泣曰:“非公長者,得無致疑乎?”

把下列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此天譴,非人患也。

譯文:

②非公長者,得無致疑乎?

譯文:

[試題2](★★★★)(原文見難點18選文一)

翻譯文中畫橫線語句:

①遂傾心推奉,潛有興復之志

②中州士女避亂江左者十六七

●案例探究

[案例1](★★★★★)(2002年全國高考試題)

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此題在第Ⅱ卷)

①其李將軍之謂也?

②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為盡哀。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理解并翻譯文言語句。能力層級為B級。

知識依托:文言詞語、句式等方面知識的積累。

參考答案:(1)大概是說李將軍的吧?或:大概說的是李將軍吧?

(2)到死的時候,天下熟知與不熟知他的人,都為他竭盡哀悼。

錯解分析:主要存在問題有兩點,一是對第一句的固定格式翻譯不準確,二是對“知與不知”后的成分未能合理補出。

方法技巧:①句主要涉及對文言固定句式的理解與翻譯,原句是以疑問的形式表達一種肯定性的推斷,“其”表推測,可譯為“大概”;“謂”,說也。翻譯時要盡可能傳達原文的語氣特點。②句中有省略,而且省略的是中心詞,“知”指“知之人”,“不知”指“不知之人”,這種情況在《出師表》中也有例句,如:“宮中(之吏)府中(之吏)俱為一體”,“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之地)”,等等。這種情況在翻譯時要補出來。

[案例2](★★★★★)(2002年北京高考試題)

把下面一段文言文中畫線的部分譯成現(xiàn)代漢語。

管仲曰:“吾嘗為鮑叔謀事而更窮困,鮑叔不以我為愚,知時有利不利也。吾嘗三仕三見逐于君,鮑叔不以我為不肖,知我不遭時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鮑叔既進管仲,以身下之。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

①吾嘗為鮑叔謀事而更窮困,鮑叔不以我為愚,知時有利不利也

②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理解并翻譯文言語句。能力層級為B級。

知識依托:文言詞語、句式等方面知識的積累。

參考答案:①我曾經(jīng)替鮑叔謀劃事情,卻使鮑叔更加困窘(或譯為“卻使事情更加糟糕”),但鮑叔不認為我愚蠢,他知道時運有好的時候,有不好的時候(“時”譯為“運氣”“利”譯為“順利”也對)。

②人們不贊美管仲的賢明卻贊美鮑叔能夠識別人才(“天下”譯為“天下人”“知”譯為“了解”也對)。

錯解分析:此題翻譯不準確主要有兩個問題:1.不了解語段的整體內(nèi)容與傾向。2.對二句中的“多”的意思理解錯誤。

方法技巧:翻譯時應注意兩個方面:一是要把握文章整體內(nèi)容(思想傾向、故事大意、主要細節(jié)等),二要對具體的語句進行逐詞落實。

●錦囊妙計

一、翻譯的基本原則

翻譯的基本要求是“信”“達”“雅”,就是要忠于原文,不誤解,不漏譯,不增譯,不隨意改變原句結構特點(句式特點);做到無語病,通順明白,符合現(xiàn)代漢語的要求和習慣。

從高考考查特點及目的出發(fā),文言文的翻譯試題采用直譯為主的方式,意譯只是一種次要的方法。所謂直譯,即要求將原文中的字句逐一落實到譯文中,譯出原文用詞造句的特點,甚至在表達方式上也要求與原文保持一致。這樣在做題的時候就要首先考慮譯句與原文語句相對照詞句用法的落實情況。

除此之外,還要注意文言翻譯中的一些規(guī)則和技巧,如省略成分的辨識和補出,修辭格的恰當翻譯,變序句子的結構處理,一些文言文中特殊表達現(xiàn)象的恰當處理,個別特殊句子的擴充或凝縮等。

二、翻譯文言語句,一般要抓住以下有關問題

1.從整體上理解并翻譯語句。

2.一般以直譯為主,在用直譯無法準確傳達原文意思時,可用意譯。

3.根據(jù)上下文補出省略成分。

4.在句式、語句結構等方面盡可能與原文一致。

5.在情感色彩、語言風格等方面盡可能與原文一致。

6.譯文要符合現(xiàn)代漢語語法要求。

●殲滅難點訓練

(★★★★)閱讀下文,翻譯畫橫線語句,完成1~2題

后歲余,漢滅項籍,漢王立為皇帝,以彭越為梁王。田橫懼誅。而與其徒屬五百人入海,居島中。高帝聞之,以為田橫兄弟本定齊,齊人賢者多附焉,今在海中不收,后恐為亂,乃使使赦田橫罪而召之。田橫因謝曰:“臣烹陛下之使酈生,今聞其弟酈商為漢將而賢,臣恐懼,不敢奉詔,請為庶人,守海島中?!笔惯€報,高帝乃詔衛(wèi)尉酈商曰:“齊王田橫即至,人馬從者敢動搖者致族夷!”乃復使使持節(jié)告以詔商狀,曰:“田橫來,大者王,小者乃侯耳;不來,且舉兵加誅焉?!碧餀M乃與其客二人乘傳(傳車)指洛陽。

1.而與其徒屬五百人入海,居島中。

譯文:

2.齊人賢者多附焉。

譯文:

3.乃復使使持節(jié)告以詔商狀

譯文: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6題

(楚)王召宋義與計事而大說之,因置以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以救趙?!兄涟碴枺羲氖詹贿M。項羽曰:“秦圍趙急,宜疾引兵渡河;楚擊其外,趙應其內(nèi),破秦軍必矣!”宋義曰:“不然,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蟣虱。今秦攻趙,戰(zhàn)勝則兵疲,我承其敝;不勝,則我引兵鼓行而西,必舉秦矣。故不如斗秦趙。夫披堅執(zhí)銳,義不如公;坐運籌策,公不如義。”因下令軍中曰:“有猛如虎,狠如羊,貪如狼,強不可使者,皆斬之!”天寒,大雨,士卒凍饑。項羽曰:“今歲饑民貧,士卒半菽,軍無見糧。不引兵渡河,因趙食,與趙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強,攻新造之趙,其勢必舉。趙舉秦強,何敝之承!”

(斬宋義后)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與秦軍遇,九戰(zhàn),大破之。諸侯兵乃敢進擊秦軍。當是時,楚兵冠諸侯軍。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楚戰(zhàn)士無不一當十,呼聲動天地。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

翻譯下面兩個語句。

4.今秦攻趙,戰(zhàn)勝則兵疲。

譯文:

5.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譯文:

(★★★★★)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譯畫橫線語句,完成6~8題

包拯字希仁,廬州合肥人也。……徙知端州,遷殿中丞。端土產(chǎn)硯,前守緣貢,率取數(shù)十倍以遺權貴。拯命制者才足貢數(shù),歲滿不持一硯歸。

召權知①開封府,遷右詞郎中。拯立朝剛毅,貴戚宦官為之斂手,聞者皆憚之,人以包拯笑比黃河清。童稚婦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就師為之語曰:“關節(jié)不到,有閻羅包老?!迸f制,凡訴訟不得徑造庭下。拯開正門,使得至前陳曲直,吏不能欺。

注:①權知:此處指調(diào)任某州知府。

6.端土產(chǎn)硯,前守緣貢,率取數(shù)十倍以遺權貴。

譯文:

7.拯命制者才足貢數(shù),歲滿不持一硯歸。

譯文:

8.人以包拯笑比黃河清。

譯文:

</P><P>附:參考答案

難點磁場

1.①這是上天責罰,并非人事禍患。②(你)若不是德高望重的人,能夠(對我)不懷疑嗎?(一句中“天譴”意為天的懲罰,“人患”意為人為的禍患。二句中“致”意為招致,“得無……乎”,能夠不招來你的懷疑嗎?)

2.(參考)①于是全心支持(元帝),暗中立下興復國家的志愿。

②中原上層男女到江南避亂的有十分之六七。

殲滅難點訓練

一、1.(田橫)與他的黨徒五百多人渡過海跑到一個島上居住。

2.齊地很多有才能的人都歸附他們。

3.(高帝)再次派使者拿著符節(jié)把皇上指示酈商的情況告訴田橫。

[1句中“徒屬”指部下、黨羽,“入?!敝付珊?。2句中“齊人賢者”為定語后置。3句中注意兩個“使”連用的情況,第一個作動詞,“派”;第二個為名詞,“使者”。]

二、4.現(xiàn)在秦軍攻打趙軍,秦軍戰(zhàn)勝了也會疲勞。

5.以此向士卒表示決心死戰(zhàn),沒有一點后退的打算。

[第一句話中涉及到三方,應搞清其之間的關系。第二句應結合文章內(nèi)容,進行翻譯;若把后半部分理解為“士兵都將戰(zhàn)死,沒有一個人能回來”,那可大錯了。]

三、(參考)6.端州出產(chǎn)硯,前任太守借口進貢,全都索取幾十倍的端硯送給權貴。

7.包拯讓做硯的人只做夠上貢的數(shù)目,到任職期滿,他自己沒有帶一個端硯回去。

8.人們認為包拯一笑,比黃河水變清還難得一見。

[①句中“第”當“只”講。②句是一個比喻句,要準確把握其意思。3句意思比較復雜,應逐項落實。]

篩選并提取文言文信息

此項從文章的整體內(nèi)容出發(fā),考查圍繞某一主題對相關信息的篩選,能力層級為C級。

●難點磁場

[試題1](★★★★)(文見難點18選文一)

全部為王導采取的使吳人前來歸附的言行的一組為

①導每勸令之國

②敦、導及諸名勝皆騎從

③二子既至,則無不來也

④導每勸帝收其賢人君子

⑤每勸帝克己勵節(jié),匡主寧邦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

D.①②④

[試題2](★★★★)(原文見難點18選文二)

以下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現(xiàn)尹翁歸奉職守法的一組是

①及翁歸為市吏,莫敢犯者。

②公廉不受饋,百賈畏之。

③獨伏不肯起。

④案事發(fā)奸,窮竟事情。

⑤征拜東海太守。

⑥不敢見其邑子。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②④⑤

●案例探究

[案例1](★★★★★)(2002年全國高考試題)

下列句子分編為四組,全都表明李廣對待部下“寬緩不苛”的一組是

①解鞍,令十騎縱馬臥

②得賞賜輒分其麾下

③專以射為戲

④士卒不盡食,廣不嘗食

⑤諸校尉無罪,乃我自失道

⑥廣軍士大夫一軍皆哭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篩選和提取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層級為C級。

知識依托:文言文基礎知識等。

解析:①句是遇敵后不得已而采取的迷惑敵人的手段,不合題旨,即可排除A、B兩項。⑥是李廣死后的情形,也不合題旨要求,這樣即可再排除C項。②④⑤句符合要求。對于此題型,一般可先選出明顯不合題旨要求的一句或兩句,排除相關選項,再對剩余選項中的疑點語句進行比較分析。

答案:D

錯解分析:錯選A項,未能從文章整體上了解“解鞍”的意義。

方法技巧:答題前應先了解文章的內(nèi)容大意,以便在做題時有一個比較清晰的思維傾向,這樣可對所提供語句中多數(shù)很快做出判斷;然后再對有關感到有一定難度的地方重點辨析。

[案例2](★★★★)(2002年春季高考試題)

下列句子編為四組,全部表現(xiàn)孫登“待人接物”態(tài)度的一組是

①登待接寮屬,略用布衣之禮。②遠者歸復,近者盡力。③所賜衣服,必沐浴服之。

④拜登東中郎將,封萬戶侯,登辭疾不受。⑤登不敢辭,拜受而已。⑥辭對不服,從者欲捶之。

A.①⑤⑥

B.②④⑥

C.②③④

D.①③⑤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篩選和提取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層級為C級。

知識依托:文言文基礎知識等。

解析:可采取正面選擇與錯誤排除兩種方式。②句是他臨去世前上疏中所言治國方略方面的問題,④句寫他不接受拜將封侯,⑥句寫隨從對懷疑為射彈丸之人采取的方式。此三項明顯不合題旨要求。①句寫孫登對待下屬,③⑤句分別是對待徐夫人與步氏,都屬于“待人接物”之主題。

答案:D

錯解分析:錯選A,誤把⑥句歸于孫登。

方法技巧:此類試題著力考查對文章中某一項內(nèi)容(往往是主要內(nèi)容)進行全面分析的能力,涉及到對全文有關信息的篩選和判斷。此試題在做題時應著重把握兩大方面:一、緊扣試題的主題要求。二、對細節(jié)問題要仔細推敲,全面落實。

●錦囊妙計

一、把握文章整體內(nèi)容及材料,確立全局觀念

一般在做此題時,由于已完成了前面幾道文言試題,對文章內(nèi)容已經(jīng)有了一定了解。但不妨在做題前再瀏覽一次文章,目的是對文章有一個整體的把握。這時,閱讀瀏覽的環(huán)節(jié)是不同人物之間的關系,事件的前因后果,不同事件的各自情況,不同人物的言行、觀點,等等。力求從總體上了解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材料。為篩選有效信息打下一個可靠的基礎。

二、明確題旨要求,特別注意把握題旨的隱含信息

題干的要求是解題方向。理清題旨要求當然是解題的首要環(huán)節(jié)。雖然題目要求在語言表述上一般都簡練而準確,但考生卻往往忽視了其要求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或隱含信息,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無法迅速選出正確語料或錯選。如:2001年全國試題:“全都表現(xiàn)田單‘兵不厭詐’手段的一項是”——①要了解兵不厭詐的含義,這是題旨。②要求的是“手段”,而非其“結果”(如①燕王以為然,使騎劫代之)。再如1999年全國試題:“能夠表現(xiàn)蘇瓊處事藝術的一組是”——關鍵在“藝術”二字。其所選語料中①為依法辦事,②為工作細致,⑤為按規(guī)矩辦事,皆不合題旨要求。

三、從全文內(nèi)容出發(fā),在具體語境中明辨材料

把所選語料放回原文中,看看其前后聯(lián)系,對語料的細節(jié)問題進行再確認。特別是對于有關人物的語言,更應如此。

四、在聯(lián)系中分析材料

注意分析直接聯(lián)系與間接聯(lián)系,對于事物事件要主要從整體環(huán)節(jié)上去分析把握,可從下面環(huán)節(jié)進行明辨:

①原因、條件——事件的前提

②過程、發(fā)展——事件本身

③結果、影響——事件的側面反映

通過辨別,選出最切合題旨要求的語料。

五、直接方法:對應,排除,比較

對應:找出語料與文章內(nèi)容的對應點,與文中相關語句、材料對比,在對比中進行確定。

排除:首先找出明顯不符合題旨要求的語料,然后即可排除包括此語料的選項,這樣可以縮小范圍。

比較:可對有關選項進行比較,找出其不同之處,以此確定有分歧的語料;可對有一定難點的相關語料進行比較,在比較中選出更加符合題旨要求的一個。如2001年春季試題,6個語料幾乎都是對韋仁約的贊揚,當然不會都符合題旨。這就要再次審視題干要求,并對這6個語料進行比較分析,排除雖寫其正直,但主要屬于為官職責的有關語料。

●殲滅難點訓練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題

公孫景茂,河間阜城人也。容貌魁梧,少好學,博涉經(jīng)史。在魏,察孝廉,射策甲科。稍遷太常博士(掌祭祀禮樂之官),多所損益,時人稱為“書庫”。歷高唐令、大理正,俱有能名。齊滅,周武帝聞而召見,與語,器之。授濟北太守,以母憂去職。

開皇(隋文帝年號)初,召拜汝南太守,遷息州刺史,法令清靜,德化大行。屬平陳之役,征人在路病者,景茂減俸祿為湯藥,多方振濟之,賴全活者千數(shù)。上聞嘉之,詔宣示天下。轉(zhuǎn)道州刺史。悉以秩俸買牛犢雞豬,散惠孤弱不自存者。好單騎巡人家,至戶人,閱視百姓產(chǎn)業(yè)。有修理者,于都會時,乃褒揚稱述;如有過惡,隨即訓導,而不彰也。由是人行義讓,有無均通,男子相助耕耘,婦女相從紡績,大村或數(shù)百戶,皆如一家之務。其后請致仕,上優(yōu)詔聽之。仁壽中,上明公楊紀出使河北,見景茂神力不衰,還以狀奏,于是就拜臨淄刺史,賜以馬輿,便道之官。前后歷職,皆有德政,論者稱為良牧。大業(yè)(隋煬帝年號)初,卒官,年八十七,謚日康,身死之日,諸州人吏赴喪者數(shù)千人?;虿患霸?,皆望墳慟哭,野祭而去。

(《北史?循吏傳》)

1.下列各句中加點的字,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稍遷太常博士。

稍:漸漸。

B.屬平陳之役。

屬:正值。

C.上優(yōu)詔聽之。

聽:聆聽。

D.論者稱為良牧。

牧:指州的長官。

2.下面各組句中加點的字,意義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以母憂去職

屬平陳之役

賜以馬輿

便道之官

周武帝聞而召見

論者稱為良牧

野祭而去

景茂減俸祿為湯藥

3.對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法令清靜,德化大行

德化:用道德感化的方法改變?nèi)诵娘L俗。

B.悉以秩俸買牛犢雞豬

秩俸:官吏的俸祿。

C.有修理者,……乃褒揚稱述。

修理:整修,使壞的東西恢復原狀。

D.于都會時,乃褒揚稱述。

都會:大會,集會。

4.下面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部表現(xiàn)景茂德政措施的一組是(

①察孝廉,射策甲科。

②法令清靜。

③多方振濟之。

④散惠孤弱不自存者。

⑤閱視百姓產(chǎn)業(yè)。

⑥由是人行義讓,有無均通。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⑤⑥

D.②③④

5.下面對文意的敘述,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公孫景茂是北朝著名的好官吏,歷任魏、周、隋三朝,前后歷職,皆有德政,論者稱為良牧。

B.景茂博涉經(jīng)史,在擔任太常博士時,做了很多對統(tǒng)治者有損的事,因為言之有理,被人稱為“書庫”。

C.景茂擔任過濟北、汝南二郡太守,息州、道州二州刺史,還當過太常博士、高唐令、大理正等官,中間兩次去職,一次是以母憂,一次是致仕,最后卒于任上。

D.景茂救助孤弱,深入百姓,閱視產(chǎn)業(yè),以善化惡,使百姓人行義讓,有無相通,互相幫助,幾百戶的村子,好像一家一樣,深得百姓愛戴。

6.翻譯下面語句。

①上聞嘉之,詔宣示天下。

②大村或數(shù)百戶,皆如一家之務。

</P><P>附:參考答案

難點磁場

1.C[(1)句是勸元帝之語,與題旨要求無關。(2)句是以行動顯示元帝的威儀,以促使吳人歸附。(3)句是對元帝所提使吳人歸附的建議。(4)句是王導針對中原避亂的人們而言,與題旨中所要求的“吳人”無關。(5)句的建議與吳人歸附的主題無關。]

2.A[①句寫尹翁歸作市場上小吏,霍氏家奴再沒人敢鬧事,從側面寫他治理有方。②句寫他不收財物,眾商人畏懼他,表現(xiàn)他不謀私利,從嚴治理。④句寫他對每一個案件都能仔細核實,追根究底,直接表現(xiàn)他奉公守法的一面。⑥句寫于定國與他交談一天,始終不敢讓兩個同鄉(xiāng)見尹翁歸,從側面表現(xiàn)他不徇私情,嚴格守法的一面。此四項與試題的主旨一致。從選項的組合來看,應選A。③句寫田延年接見時,他不同眾人的做法,此時他非官吏,⑤句寫授于他官職,此兩句與試題主題無關。

若用排除法,第③句明顯不合要求,可首先排除BC兩項;再結合要求,排除⑤句,即可得出正確答案。]

殲滅難點訓練

1.C[“聽”是“允許”]

2.C[“而”連結兩個動作,表順承;A項“以”一作“因”講,一作“把”講;B項“之”,一是結構助詞,一作動詞“往……去”之意;D項“為”一為“是”,一作動詞“做”]

3.C[“修理”是“治理得好”的意思]

4.D[①是他科舉情況;⑥是他治理的結果。這兩句不是德政措施。]

5.D[A歷任魏、齊、周、隋四朝;B項“多所損益”是對禮樂祭祀的制度有很多改革,不是“做了很多對統(tǒng)治階級利益有損的事”;C項還做了臨淄刺史]

6.(參考)①皇上聽說后嘉獎他,下詔把他的事跡傳遍天下。

②有的大村有幾百戶人家,卻都好像一家一樣。

識別文言句式

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文言句式和用法”是文言文學習與備考中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它涉及的方面較多,也比較靈活;另一方面,準確理解并把握文言句式也是翻譯中的一個難點。

●難點磁場

[試題1](★★★★)(原文見難點18選文一)

下面各句中補出部分錯誤的一項是

A.(王導)軍謀密策,知無不為

B.及(帝)徙鎮(zhèn)建康,吳人不附

C.(帝)存問風俗,虛己傾心

D.(王導)潛有興復之志

[試題2](★★★★)(原文見難點18選文二)

下面各句中補出部分錯誤的一項是

A.喜擊劍,人莫能當(之,代尹翁歸)

B.及翁歸為市吏,(霍光)莫敢犯者

C.(翁歸)對曰:“翁歸文武兼?zhèn)洹?/p>

D.莫有怨(翁歸)者

●案例探究

[案例1](★★★★)(2002年北京高考試題)

文中畫線的句子,暗換主語的一項是

A.五員亡,荊急求之,登太行而望鄭。

B.去鄭而之許,見許公而問所之。

C.過于荊,至江上,欲涉。

D.五員過于吳,使人求之江上。

命題意圖:此題考查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中的成分省略。能力層級為B級。

知識依托:古漢語語法知識等。

解析:A項前文的主語是“荊”,而后句“登太行而望鄭”的主語應為“五員”。

答案:A

錯解分析:錯選D,沒有理解語句的基本含義,誤以為“求之江上”的“求”為尋找、捕捉之意,因而也就把“之”誤以為是指五員?!爸睉付晌鍐T過江的丈人,“使人求”的主語應是五員,與前句相同。

方法技巧:把握全文大意,然后從上下語句的聯(lián)系中仔細分析。

[案例2](★★★★★)(1999年全國高考試題)

下列各句括號中是補出的省略成分,正確的一項是

A.在郡多有出息,(研)常得郡縣為征。

B.及(瓊)欲求謁,度知其意。

C.苦請,(潁)遂便為留。

D.自從(瓊)貸粟以給付饑者。

命題意圖:此題考查文言文句式中的成分省略,主要是主語的省略,也有介詞賓語的省略。能力層級為B級。

知識依托:古漢語語法知識等。

解析:B項省略的主語不是“瓊”,而是“研”;C項省略的主語也不是“潁”,而是“瓊”;D項中介詞“從”后面的賓語則不是“瓊”,而是“有粟家”。

答案:A

錯解分析:錯選C,誤把語句理解為:最后穎留下了瓜;而句意應為:穎苦苦請求,瓊才留下了他的瓜。錯選D,屬粗枝大葉,以為瓊為百姓辦了大事,于是把好事全歸于他。

方法技巧:在文言文語句中,成分省略是常有的事,如果不能確定省略的成分,就不可能準確全面地理解句意,乃至全文的思想內(nèi)容。做此類試題也必須根據(jù)上下文的意思或整個語境去推斷,看究竟省略了什么成分,是哪個詞語。此題即可根據(jù)語境推知,B、C、D三項中所補出的省略成分均為錯誤。

●錦囊妙計

一、判斷句難點探析

1.不用語氣詞,完全由詞序來體現(xiàn)。例如:

此人力士。

2.用“為”聯(lián)系主語和謂語,表示判斷。例如:

馬超、韓遂尚在關西,為操后患。

3.用“是”表判斷。例如: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巨是凡人,偏在遠郡……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4.用副詞“非”“乃”“即”“則”等表判斷。對否定判斷學生常易忽略,因此要特別注意。例如: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

二、被動句難點探析

古代漢語表被動的句式主要有四種:

1.用“于”表示被動關系。用介詞“于”引出行為的主動者,“于”放到動詞后,它的形式是:“動詞+于+主動者”。例如:

王建禽于秦。(齊王建被秦國活捉了。禽,通擒)

[簡析]①句中的“于”用在動詞“禽”的后邊,引出動作行為的主動者“秦”,表示被動?!坝凇笨勺g為“被”。這種被動句有兩個條件:一是主語“王建”是受動者。二是句子里有表示被動的詞“于”。

2.用“見”來表示被動關系。在動詞前用“見”或又在動詞后加“于”引進主動者。它的形式是:“見+動詞”或者“見+動詞+于+主動者”。

雖欲強聒,終必不蒙見察。(我雖然想再說一些,但考慮不一定被理解)

句中的“見”,用在動詞“察”前,表示被動,“見察”,即“被察”之意。

臣恐見欺于王而負趙。(我擔心被您欺騙而對不起趙國)

3.用“為”表示被動關系?!盀椤狈旁趧釉~前邊引出行為的主動者,它的形式是:“為+主動者+動詞”或者“為+主動者+所+動詞”。例如:

①若背其言,臣死,妻子為戮,無益于君。(如果背棄了他所說的話,我死了,妻子兒女也將被殺,對君王您也沒有好處)

②茅屋為秋風所破(草房被秋風吹壞了)

4.用“受”“被”“受……于”表示被動關系。它的形式是:“被(受)+動詞”或者“被(受)+動詞+于+主動者”。例如:

①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

“被”用在動詞前表被動。

②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于人。

[簡析]“受……于……”表示被動,可譯為“被”,“于”引出主動者“人”。這種句式數(shù)量較少。

三、賓語前置難點探析

1.否定句中代詞賓語經(jīng)常前置。

否定句就是有否定詞“不”“毋”“未”“莫”等的句子。在這類句子中,代詞作賓語時,則常常放在動詞前面。例如:

①我無爾詐,爾無我虞。[我(楚國)不得欺騙你(宋國),你(宋國)也不要欺騙我(楚國)]

②每自比于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

[簡析]①句的“爾”“我”,代詞,分別作動詞“詐”“虞”的賓語,因兩個分句都是否定句,所以“爾”、“我”分別放在“詐”“虞”的前面,放在否定詞“無”(毋)的后面。②句的“之”,代詞,指代自比管仲、樂毅的說法,用在否定句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