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包裝印刷的發(fā)展趨勢_第1頁
塑料包裝印刷的發(fā)展趨勢_第2頁
塑料包裝印刷的發(fā)展趨勢_第3頁
塑料包裝印刷的發(fā)展趨勢_第4頁
塑料包裝印刷的發(fā)展趨勢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包裝印刷的較大發(fā)展趨勢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各行業(yè)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輝煌成就。借改革開放春風,我國的包裝印刷業(yè)也取得了長足發(fā)展。目前,全國縣級以上包裝印刷企業(yè)有6000多家,從業(yè)人員74萬多人。1995年,我國包裝印刷業(yè)實現產值200多億元,并以每年15%左右的速度遞增?,F在,我國的包裝行業(yè)已經基本上改變了“一等產品,二等包裝,三等價格”的落后局面。包裝除具有保護產品的作用外,還能提高產品的附加值,起到促銷和傳達商品信息的作用。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代生活節(jié)奏日益加快,包裝在各行業(yè)中的作用將越來越重要。當今社會已發(fā)展到凡商品必然要包裝,凡包裝必然要印刷的程度。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的消費觀念發(fā)生了劇烈變化,人們在注重商品質量、性能、價格的同時,也越來越注重商品的包裝。人們對商品的需求,已從過去單一實用的觀念逐漸向美觀、實用、具有超前意識的新觀念轉變;激烈的市場競爭,也要求產品在市場上必須有很強的視覺沖擊力。21世紀,我國將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包裝印刷業(yè)必將擁有輝煌的明天。二、包裝印刷技術趨向多元化21世紀是多元化的時代,我國的包裝印刷技術發(fā)展也趨向多元化。隨著商品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平、凸、凹等印刷工藝和特種印刷工藝都會有所發(fā)展,不同印刷工藝特色和適印范圍也不相同,它們會長期并存,互相補充,在包裝印刷中占有一席之地。1平版印刷仍將保持主力軍的地位。平版印刷制版簡單,版材輕便,上版迅速,能快速生產質量好、套印準確的大幅面彩色印刷品,特別適用于印刷圖文并茂的產品。近年來,平印技術不斷融入光學、化學及電子計算機技術等高、精、尖的新技術,體現出當代高科技水平?,F代包裝印刷大量采用彩色照相原稿,通過平版印刷工藝進行分色加網制版、印刷,復制產品真實、美觀,色彩、層次可達到較高水平。近20年來,平版印刷在包裝印刷中的采用突飛猛進,從原來占全部印刷產值的10%左右,發(fā)展為50%左右,取代了凸版印刷在包裝印刷中的主導地位。今后較長一段時期內,仍將保持其主力軍的地位。2凸版印刷技術將有突破。凸版印刷是我國傳統的印刷工藝,技術基礎好,投資少,上馬快,適應小批量、小幅面、特殊規(guī)格品種的包裝印刷;對紙張、油墨材料要求不苛刻,可以較大幅面調節(jié)印刷壓力和控制墨量,使印刷質量達到較為理想的程度,適用范圍廣。近20年來,由于平版印刷及其它印刷新工藝的發(fā)展,凸版印刷在印刷總產值的比例由原70%左右下降到40%以下。傳統的文字鉛排工藝已被逐漸淘汰,包裝印刷主要應用銅鋅版工藝(用于燙金、壓凸等),柔性版工藝則是新生代凸版印刷工藝的代表。柔版印刷使用光敏橡膠版作為印版,制版簡便,成本低,柔軟且富于彈性,對油墨的傳遞性好,具有良好的印刷質量。由于采用以醇類為主要溶劑的揮發(fā)干燥型油墨、輕壓印刷方式,故其承印材料廣泛,特別適合包裝印刷。柔性版印刷設備通常采用卷筒型材料,可完成從單、雙面印刷到上光、復膜、燙金、模切、排廢、收卷或分切等印后連續(xù)作業(yè),大大縮短了印刷周期,降低了成本。柔版印刷的適印范圍與凹印相當,但投資額僅為凹印的30%左右。80年代以后,柔印逐漸發(fā)展為一種成熟的印刷工藝,目前在歐美(尤其是美國)已非常發(fā)達。美國印刷業(yè)中,柔版印刷所占比例不斷上升,已成為僅次于平印的第二大印刷方式。美國柔印的發(fā)展主要集中在包裝領域,約占包裝印刷的70%。歐洲各國柔印也有較大發(fā)展。我國的柔性版印刷應用還處于起步階段,但勢頭很好。預計進入21世紀,柔性版印刷在我國的包裝印刷中的應用將有重大突破,有可能占到印刷產值的10%~20%。3凹版印刷仍將穩(wěn)步發(fā)展。凹印的優(yōu)勢一直在于高速、寬幅、低耗和停機時間少,能在各種承印材料上獲得最佳效果的印刷品。凹印質量好、配套器材完善,在大批量印刷方面具有廣泛的市場。在我國,凹版印刷未形成規(guī)模生產,簡單產品占了主要地位。近些年,隨著國外先進的多色凹印機及電子雕刻、制版設備的引進,傳統的凹版工藝有了根本的改變,開始大量應用于塑料薄膜及煙盒包裝的印刷,形成了一定的規(guī)模。凹印產值約占全國印刷總產值的10%。4絲網印刷將更加活躍。作為孔版印刷的代表,絲網印刷在我國一直是以作坊生產方式為主,并被認為只能生產線條、大色塊產品而登不上大雅之堂。在技術大變革的今天,現代化的絲網印刷設備、材料和工藝,已為絲網印刷工藝注入了新生命力。雖然絲印工藝存在諸多不足(如絲網版耐印力、階調表現力有限等),但它也因具有其他印刷方式所不具備的一些優(yōu)點而活躍于各行各業(yè)。隨著應用領域不斷擴大,絲網印刷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被人們稱為除了空氣和水以外什么都能印的萬能印刷方式。絲網印刷的漏印方式決定了墨層厚,色澤鮮艷,遮蓋力強。絲網印刷的墨層厚度可達(30~100)μm(是所有印刷方式中最厚的),浮雕裝飾效果強。由于采用彈性柔性網版,所以絲網印刷能在各種材質、形狀的承印物表面施印。絲網印刷可選用顆粒較粗、不同溶劑的油墨和涂料來適應不同類型承印物的印刷,例如僅用于紙包裝的絲網印刷裝飾材料就有:上光涂料、UV仿金蝕刻墨、發(fā)泡油墨、香味油墨、珠光油墨、液晶油墨、磷光與熒光油墨、結晶體光澤墨和UV“冰花”墨等。絲網印刷與電解工藝、燙金工藝、煅燒工藝、塑料成型工藝結合,可生產出不同類型的藝術品。絲網印刷廣泛應用于大型廣告、招貼畫的印刷,織物印染,陶瓷、玻璃器皿上裝潢圖案的印刷,以及各種塑料制品、標牌、印刷線路板和各種工藝品的印刷。包裝行業(yè)是絲網印刷業(yè)的主要服務對象,越來越多的商品包裝裝潢采用絲網印刷,甚至有人認為,絲網印刷將在印刷裝潢領域同柔版印刷和凹版印刷展開競爭。據報道,美國絲印機的銷售量在70年代以每年12%的速度遞增。某些權威人士預測,未來世界絲網印刷在印刷生產總產值中所占比例將從80年代的5%將上升到10%。而我國,目前絲網印刷產值占全部印刷產值還不到2%,尚有很大潛力可挖,發(fā)展前景廣闊。三、包裝印刷技術發(fā)展動向1平印技術發(fā)展方向。當今國際上主要的平印課題有直接制版技術、直接印刷技術、無水平印技術和調頻加網技術。國外單張紙多色膠印機大多采用了墨色遙控、自動上版、自動套準裝置,并對生產全過程進行控制和故障診斷。國內的起步較晚,在新一代一體化多色膠印機的研發(fā)上還需加大力度。另外,國產印刷器材(紙張、油墨、感光材料、橡皮布)的質量也有待提高。2柔性版技術發(fā)展動向。1995年蒙特羅公約簽訂后,對CFC氟氯碳化物的排放管制日趨嚴格,三氯乙烷和四氟乙烯等溶劑也被限制使用。要使柔印符合環(huán)保要求,有兩條發(fā)展途徑,其一是新型環(huán)保洗版溶劑的開發(fā),其二是水顯影柔性版的開發(fā)、制造及實用化。同時,版材薄型化也將是柔版印刷的發(fā)展方向。近幾年,我國包裝界一度掀起了引進柔印設備的高潮,但認識和經驗的不足及國內柔版印刷器材的不配套等,制約了柔版印刷在我國的發(fā)展。當前應致力于提高國產柔印版材、網紋輥、油墨的質量,積極開發(fā)帶印后裝飾工序的聯機生產線,從而提高柔性版印刷品質,以適應包裝業(yè)的需要。3凹印技術發(fā)展動向。凹印設備投資大、制版成本高,僅適宜長線產品。由于凹印墨含有有毒物質,因此應用受到局限。這些不足如能得到解決,凹印會有一定發(fā)展。近年來,凹印制版技術的發(fā)展,已使凹印的準備工作時間大大縮短,提高了凹印在中、短版活市場的競爭能力。預計,未來凹印的發(fā)展將主要集中在:全自動凹印滾筒電鍍加工;無軟片電子雕版工藝的應用;光聚物薄卷筒凹版工藝以及包裹在滾筒上的環(huán)繞式凹版的發(fā)展;數字式快速打樣;凹版印刷機將朝著多用途、多色、高速、自動化、聯動化、環(huán)?;较虬l(fā)展;實現水性凹印墨印刷,并有效控制溶劑墨的溶劑殘存量。4絲網印刷技術發(fā)展動向。毫無疑問,如果能開發(fā)出使用水基油墨的輪轉絲印機,如果絲印機的效率更高,如果刮刀壓力、速度及角度等參數能被讀取并能實現程控,如果在印刷重復印件時能按程序重復生產,如果從印前準備到印刷的全過程都能正確地使用生產數據,絲網印刷將肯定會得到更大發(fā)展。我國的絲網印刷今后將向深度、廣度發(fā)展。“深”就是向更高的水平發(fā)展,國際絲網印刷界早已廣泛應用計算機設計、制版、電子刻繪等先進技術,而我國對這些新科技尚處于研究試用階段;“廣”就是開發(fā)新的絲網印刷產品,如室外大型絲印廣告等。毋庸置疑,新的世紀里,我國的包裝印刷無論在設備、技術還是規(guī)模等方面,都將有一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