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圖設計圖說明(1)文檔_第1頁
施工圖設計圖說明(1)文檔_第2頁
施工圖設計圖說明(1)文檔_第3頁
施工圖設計圖說明(1)文檔_第4頁
施工圖設計圖說明(1)文檔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施工圖設計圖說明(1)文檔****道路工程施工圖設計說明1、工程概況1.1概述本道路工程為一條村道,因此道路設置為單車道。長度為262.616m,標準路幅寬度為4m,其中樁號K0+000~K0+72段由于右側房屋的限制,設計路幅寬度為3m。1.2設計依據(jù)1.21.2.2由于無地勘報告,本冊圖紙僅為施工前的準備用圖,施工前應對道路沿線進行勘查,設計根據(jù)勘查結果進行施工圖修改。1.3采用規(guī)范《公園設計規(guī)范》(CJJ48-92《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B01-2003)《公路路線設計規(guī)范》(JTGD20-2006)《公路路基設計規(guī)范》(JTGD30-2004)《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F10-2006)《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guī)范》(JTJ034-2000)《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規(guī)范》(JTGD40-200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規(guī)范》(JTGF30-2003)施工圖設計圖說明(1)文檔全文共1頁,當前為第1頁。2、道路工程設計施工圖設計圖說明(1)文檔全文共1頁,當前為第1頁。2.1主要設計標準道路等級:等外級道路設計車速:15公里標準路幅寬度:4道路最大縱坡:10.73%汽車荷載等級:公路-Ⅱ級地震基本烈度:基本烈度6度,按7度設防2.2平面設計本次設計道路全長262.616m米。設計起點接現(xiàn)有水泥道路,設計終點至北側原有機耕道。全線設置5個平曲線,最小半徑9.5米2.3縱斷面設計本次道路起點設計高程Hs=418.8m(現(xiàn)狀高程),終點設計高程Hs=437.3m(現(xiàn)狀高程)。道路最大縱坡10.73%,最小縱坡0.79%,縱斷面設計中路面設計高程為道路中心線高程。2.4橫斷面設計道路標準路幅:4.0m路幅=0.5m土路肩+其中K0+000~K0+72段為3.0m路幅=0.5m土路肩+2m車行道+0.5m路拱橫坡:路拱采用1.5%的單向橫坡。2.5路基設計由于本次設計無地勘資料,故根據(jù)經(jīng)驗參照類似路進行放坡處理。2.5.1填方路基填方邊坡坡高度均小于8米:按1:1.5的坡率放坡。2.5.2挖方路基挖方邊坡高度均小于8米,按1:1的坡率放坡。2.5.3路基施工時應注意排水,保證排水通暢,充分利用沿線已建的永久性排水設施,所有施工臨時排水設施均應接入永久排水設施中。挖方路段結合臨時排水可開挖臨時排水邊溝接入排水系統(tǒng)。2.6路面結構本次設計應甲方要求,分段采用兩種路面結構形式:1)K0+000~K0+100段設計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年限20年。結構組合設計如下:面層:水泥混凝土面層,厚度20基層:手擺片石基層,厚度202)K0+100~終點段設計采用泥結碎石路面,厚25cm。2.7擋墻施工圖設計圖說明(1)文檔全文共2頁,當前為第2頁。為保證路基邊坡的穩(wěn)定性,全線共設置了2段重力式擋墻及1段護面墻。施工圖設計圖說明(1)文檔全文共2頁,當前為第2頁。其中1號重力式擋墻長15米,高度為3~5米,擋墻墻身采用C20片石混凝土;2號重力式擋墻長41米,擋墻高度為2~5米,擋墻墻身采用C20片石混凝土;護面墻位于起點段,主要目的是保護道路右側的房屋基礎,護面墻長約8米,墻身采用漿砌條石砌筑。3施工要求3.1路基3.1.1路基經(jīng)壓實后,不得有松散、軟彈、翻漿及表面不平整現(xiàn)象,路床必須用12~15t振動壓路機碾壓檢驗,輪跡不得大于5mm路基壓實度標準(重型擊實標準)如下表:項目分類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壓實度(%)填方路基路床上路堤下路堤0~8080~150150以下≥94≥93≥90零填及路塹路床0~80≥94路床平整度:±15中線高程:+10mm、橫坡:±0.3%路床頂面土基的回彈模量E0和檢驗彎沉值L0:挖分類回彈模量E0彎沉值(0.01mm)土質(zhì)路基≥30Mpa≤3103.1.2路基施工時應注意排水,必須合理安排排水路線。路基分層挖填時應根據(jù)土的透水性能將表面筑成2%的橫坡度并注意縱向排水,經(jīng)常平整現(xiàn)場,清理散落的土,以利地面排水。當?shù)孛嫠懦щy而無永久性管道收集可利用時,應設置臨時排水設施。3.1.3在路塹開挖前應視土質(zhì)情況作好防滲工作。開挖前應將適用于種植草皮和其他用途的表土儲存起來,用于綠化填土。路基開挖必須按設計斷面自上而下開挖,不得亂挖、超挖及欠挖,開挖至路基頂面時應注意預留碾壓沉降高度。3.1.43.1.4路基填土不得使用腐殖土,生活垃圾土、淤泥,不得含雜草、樹根等雜物,粒徑超過10cm的土塊應打碎。應選用級配較好的粗粒土為填料,且應優(yōu)先選用礫類土、砂類土,且在最佳含水量時壓實。路基填方若為土石混和料,且石料強度大于20Mpa時,石料的最大粒不得超過壓實層厚2/3,當石料強度小于15Mpa,石料最大粒徑不得超過壓實層厚。路基填料最小強度和填粒最大粒徑應符合規(guī)范要求。路床土質(zhì)應均勻、密實、強度高。3.1.4施工圖設計圖說明(1)文檔全文共3頁,當前為第3頁。路堤修筑時,原地面的坑、洞、墓穴等應用原地的土或砂性土回填,并進行壓實,路堤基底為耕地或松土時,應先清除有機土、種植土、樹根、雜草后,再壓實。當路基穿過水塘或水田時,必須抽干積水,清除淤泥和腐殖土,壓實基底后方可填筑,當?shù)叵滤惠^高或土質(zhì)濕軟地段的路基壓實度達不到要求時,必須采用有效措施進行處理,當填方路段的地面自然橫坡大于1:5時,應在斜坡上分級挖成寬度大于2m的臺階,臺階向內(nèi)傾斜4%,并用小型夯實機加以夯實后方可進行分層碾壓。施工圖設計圖說明(1)文檔全文共3頁,當前為第3頁。如果稻田、池塘、河溝地段的淤泥或潮濕土深度大于2m,可采用清淤換填的施工方法,以提高地基的強度,要求片石最短邊尺寸不小于30cm,換填順序以路堤的中部開始,向兩側擴展,從高向低處擴展,再宜采用重型壓路機碾壓,碾壓到碾壓輪跡小于結合現(xiàn)有周邊的工程的實際情況,本次設計特殊路基的處理方式采用挖淤換填方式處理,本次換填工程量為估算量,實際工程量以現(xiàn)場實際為準。路基填土高度小于80cm時,基底的壓實度不宜小于路床的壓實標準,基底松散土層厚度大于303.1.4路基應采用重型振動壓路機分層碾壓,分層的最大松鋪厚度,土方路堤不大于30cm,土石路堤不大于40cm,填筑至路床頂面最后一層的最小壓實厚度,不應小于8cm采用振動壓路機碾壓時,應遵循先輕后重,先穩(wěn)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以及輪跡重疊等原則。至少碾壓3遍直到達到規(guī)定的壓實度為準。路基施工中必須嚴格執(zhí)行《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guī)范》及各有關現(xiàn)行施工規(guī)程與驗收規(guī)范。3.2手擺片石基層3.2.1材料性能要求及選用條件(1)石料:石灰?guī)r或砂巖均可作為手擺片石基層材料,其強度要求不低于三級(砂巖:極限抗壓強度50~80MPa;石灰?guī)r:極限抗壓強度60~80MPa),壓碎值35%~40%,且不易風化,高度約為層厚的0.7倍。片式層材料用量參考表:厚度(cm)石料用量(m3/1000㎡)石塊嵌縫料用量高度(mm)用量第一次第二次合計25180~23027558248220140~18022046206616110~140176281240(2)嵌縫料:嵌縫料由碎石組成,用于填充片石間的縫隙,嵌縫工作一般分為2次進行,第1次嵌縫料粒徑為15~35mm,第2次嵌縫料粒徑為5~1(3)選用條件:根據(jù)具體路基設計路段來選擇不同厚度的手擺片石作為基層,全部路段厚度為253.2.2片石基層的施工程序為:按設計要求施工好路床一鋪砌石塊一第1次嵌縫一穩(wěn)壓一第2次嵌縫一壓實。具體操作如下:(1)按設計要求施工好路床,確保路基的壓實度和設計彎沉。(2)鋪砌石塊:片石的鋪砌厚度一般為25cm。鋪砌時先沿路面橫向由兩邊向中間按標準樣樁鋪砌一行石塊作標準橫斷面,然后按標準斷面逐步向后鋪砌,而且鋪砌時應逐塊嵌緊。在路面邊緣處應選用較大的石塊,較小的鋪于路中,石塊大面朝下,尖端向上,所有石塊必須單獨坐穩(wěn),塊石的長邊應與道路中線垂直,其縱橫縫應錯開,相鄰石塊的表面高差不宜大于施工圖設計圖說明(1)文檔全文共4頁,當前為第4頁。(3)第1次嵌縫:片石鋪砌到相當長度(3米—5米)時,用適當大小的碎石(一般用15—35mm粒徑)嵌入兩石塊的空隙內(nèi),填充緊密。用作嵌料的石塊,應以一塊插滿為好,小頭向下。砌石完成后撒第施工圖設計圖說明(1)文檔全文共4頁,當前為第4頁。(4)穩(wěn)定:用6—8t(或8—10t)壓路機按先輕后重先邊緣后中間的順序進行灑水碾壓2—3遍,使鋪砌層達到基本穩(wěn)定。(5)第2次嵌縫:當鋪砌層穩(wěn)壓后,即撒鋪第2次嵌縫料(可用5~15mm粒徑的石屑),嵌縫料實用量參考表1(6)壓實:用12~15t或10~12t壓路機進行壓實,碾壓方法和要求與第1次穩(wěn)壓相同。碾壓遍數(shù)依石質(zhì)或根據(jù)試驗路段而定,較軟質(zhì)石料6—8遍;硬質(zhì)石料10~12遍,碾壓至表面平整、密實、無明顯輪跡和碎石無擠動推移的現(xiàn)象為止。3.2.3由于片石結構層的特殊性,其質(zhì)量檢測從以下幾方面進行:(1)測量鑒定:項目主要是片石層的寬度、厚度、中線位置和標高、橫坡等。(2)外觀鑒定:路面邊緣順直、表面平整、密實,以12t壓路機碾壓后無明顯輪跡。3.3面層3.3.1泥結碎石面層1)材料石料:采用軋制的碎石或天然碎石。石料等級不低于規(guī)范要求,扁平細長顆粒不超過20%,近似正方形有棱為好,不能含有其它雜物,并符合相關的級配要求。2)粘土粘土的塑性指數(shù)一般大于12,粘土中不得含腐殖質(zhì)或其它雜物。粘土用量一般不超過碎石干重的15%。3)施工在壓實的路基上按松散鋪厚度(壓實厚度1.2倍)攤鋪碎石,要求碎石大小顆粒均勻分布,厚度一致。碎石鋪好后,用10~12t壓路機碾壓3~4遍,直至石料無松動為止,碾速宜慢,25~30m/分鐘。將規(guī)定的用量土,均勻地攤鋪在碎石層頂上。然后拌和,拌和一遍后,隨拌隨灑水,一般翻拌3~4遍,以粘土成漿與碎石粘結在一起為止,然后用平地機械或鐵鍬等工具漿路面整平,再用12t壓路機灑水碾壓,使泥漿上冒,表層石縫中有一層泥漿即停止碾壓。過幾小時后,現(xiàn)用15t壓路機進行收漿碾壓1遍后中撒嵌縫石屑,再碾壓2遍。壓實后的土體取樣試驗頻次每200m3、厚30cm,取樣一次或由監(jiān)理根據(jù)工程實際確定試驗頻率。3.3.2水泥混凝土面層面層設計為水泥混凝土路面,砼路面施工前必須先對基層進行驗收,達到要求后方可施工面層。砼達到設計強度25至30%時應采用切縫機按設計要求切割,直線每隔5米一道,鋸縫寬度不得大于5.0mm,深50mm,砼在澆筑抹平后,應沿橫坡方向拉毛或采用機具壓槽,拉毛壓槽深度為1~1)質(zhì)量標準抗彎拉強度:≥4.5MPa彎拉強度:≥4.5MPa平整度:不大于5mm相鄰板高差:不大于3mm;縱縫直順度:允許偏差10板寬允許偏差:-20mm;厚度允許偏差:±10施工圖設計圖說明(1)文檔全文共5頁,當前為第5頁。2)混凝土外觀質(zhì)量要求施工圖設計圖說明(1)文檔全文共5頁,當前為第5頁?;炷帘砻娌坏糜忻撈?、印痕、裂縫、石子外露和缺邊掉角現(xiàn)象。板面邊角應整齊,不得有大于0.5mm伸縮縫必須垂直,全部貫通,傳力桿必須與縫面垂直,縫內(nèi)不得有雜物。3)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應根據(jù)水灰比和強度關系進行計算和試配確定,并應按抗壓強度作配合比設計,以抗彎拉強度作強度檢驗。試配強度宜按設計強度提高10~15%。混凝土稠度試驗,塌落度宜為2.5~5cm時間宜為10~30s,水灰比不應大于0.48,單位水泥用量不宜小于300kg/m3混凝土拌和及運輸配料必須準確,砂、石及散裝水泥必須過秤,按重量配合比計量的允許誤差不應超過下列規(guī)定:水泥:±1%粗細骨料:±3%水:±1%外加劑±2%混凝土應拌和均勻,最短拌和時間如下表,拌和最長時間不得超過最短時間的三倍。攪拌機容量轉(zhuǎn)速(轉(zhuǎn)/min)攪拌時間低流性混凝土干硬性混凝土自由式40014165210強制式373890100120180240混凝土運送時不應漏漿,并應防止離析,出料及鋪筑時卸料高度不應超過1.5m混凝土從攪拌機出料至澆筑完畢的允許最長時間:施工氣溫允許最長時間(h)5~10210~201.520~30130~350.75混凝土澆筑模板應采用鋼模,立模平面位置與高程應符合設計要求;并應支立準確穩(wěn)固;接頭緊密平順,不得漏漿,模板與混凝土接觸面應涂隔離劑。鋼筋及傳力桿位置應準確?;炷两涌p施工,填縫均應符合有關規(guī)范要求4)養(yǎng)護1濕治養(yǎng)護應經(jīng)常保持混凝土表面處于潮濕狀態(tài),養(yǎng)護期應為14~21天,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40%方可允許行人通過,設計強度達到80%以上方可開放交通。2塑料薄膜養(yǎng)護應符合有關施工規(guī)范要求3天內(nèi)禁止行人通行,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80%以上方可開放交通,其車輛荷載不得大于設計荷載。施工圖設計圖說明(1)文檔全文共6頁,當前為第6頁。拆模時間應符合下表規(guī)定:施工圖設計圖說明(1)文檔全文共6頁,當前為第6頁。晝夜平均氣溫(℃)允許拆模時間(h)572104815362030252430以上18混凝土路面冬季及夏季施工應符合有關規(guī)范規(guī)定。5)材料要求水泥:用于混凝土板的水泥應采用強度高,收縮性小,耐磨性強,抗凍性好,并且其物理性能及化學成份應符合國家標準規(guī)定的水泥,多用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水泥標號不宜低于42.5號,水泥應有產(chǎn)品合格證及化驗單,出廠期超過三個月或受潮的水泥必須經(jīng)過經(jīng)試驗,按其試驗結果決定決定正常使用或降級使用,已結塊變質(zhì)水泥不得使用。砂:應采用潔凈、堅硬的砂。碎石:碎石應質(zhì)地堅硬、符合級配、最大粒徑不應超過40mm水:混凝土及養(yǎng)護用水應清潔,使用非飲水時,應經(jīng)過化驗,硫酸鹽含量(按S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