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商河縣第一中學高三期末考試歷史試卷_第1頁
山東省商河縣第一中學高三期末考試歷史試卷_第2頁
山東省商河縣第一中學高三期末考試歷史試卷_第3頁
山東省商河縣第一中學高三期末考試歷史試卷_第4頁
山東省商河縣第一中學高三期末考試歷史試卷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座號填寫在相應位置,認真核對條形碼上的姓名考生號和座號,并將條形碼粘貼在指定位置上。2.選擇題答案必須使用2B鉛筆(按填涂樣例)正確填涂;非選擇題答案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3.請按照題號在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保持卡面清潔,不折疊、不破損。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戰(zhàn)國時期,商鞅針對當時“法力不張,法度廢弛”,特別是貴族高踞于法之上的橫行給社會造成的動亂,提出“壹刑”的主張,特別提出“有功于前,有敗于后,不為損刑”。其意在A.以人人平等來維護法律的公正性B.修正功過相抵所帶來的系列弊端C.限制貴族特權以實現(xiàn)法律的公平D.加強對百姓的控制實現(xiàn)富國強兵2.《孝經》只有388個不同的文字,所有的文字都平淡無奇,但它卻成為漢代學者首先要掌握的經典,其所提倡的理念也成為行事正確的基本準則。這反映出A.孝成為普遍接受的倫理道德B.宗法觀念根深蒂固C.《孝經》的地位超過“五經”D.儒家思想成為正統(tǒng)3.從隋至元,“大運河線路的延長以及從人字形到南北貫通的一字型的改變,不僅從空間上拉近了中國南北的距離,更從國家戰(zhàn)略格局上促進了傳統(tǒng)經濟格局和政治地緣格局的改變”。由此可知,大運河的發(fā)展A.解決了南北發(fā)展不平衡問題B.帶動沿岸出現(xiàn)新的生產關系C.影響了古代政治中心的轉移D.連接南北區(qū)域促進文化趨同

4.據載,在我國元代即出現(xiàn)了一種水轉大紡車并在一定地域內大量使用;四百年后的1769年在英國具有實用價值的阿克萊水力紡紗機才定型并得到推廣。但前者在中國歷史上只是曇花一現(xiàn),而后者卻開啟了英國的大工業(yè)時代。這說明A.元代科技水平領先世界 B.經濟結構影響生產進步C.政治制度決定科技創(chuàng)新 D.科技發(fā)展具有可傳承性5.1902年林紓編譯的《伊索寓言》一經刊行便風行一時,但作為一部文學作品,譯者的興趣卻不在于演繹故事,而是在每個篇目后以譯者“識語”的形式,借助故事里動物世界的弱肉強食與爾虞我詐來點評晚清時局、抒發(fā)自己的思考。這表明林紓A.開創(chuàng)自由個性的翻譯風格 B.專注反帝愛國的政治運動C.倡導維新救國的政治主張 D.利用進化論宣傳革命思想6.表1是中國近代早期的四大毛紡織廠創(chuàng)建時的資本來源狀況(單位:萬兩)。據此可知A.清政府改變了傳統(tǒng)的抑商政策B.民族資本主義工業(yè)被政府實際控制C.資金不足是民族工業(yè)最大困境D.政府為實現(xiàn)自救積極創(chuàng)辦近代工業(yè)7.“二十萬軍(注:國民黨軍隊)重入贛,風煙滾滾來天半。喚起工農千百萬,同心干,不周山下紅旗亂?!泵珴蓶|創(chuàng)作這首充滿豪邁氣概的詞反映出他A.號召民眾做好抗日持久戰(zhàn)的準備B.重視思想動員對革命保障的作用C.確定將革命工作的重心放在農村D.帶領全黨找到中國革命正確道路8.1933年,國民政府實業(yè)部擬定四年實業(yè)計劃,規(guī)定對保險、糧食、棉花、煤炭等重要產業(yè)實行國家通盤籌劃;1934年,又陸續(xù)出臺《運輸動員與統(tǒng)制初步計劃》、《糧食存儲與統(tǒng)制計劃》等一批有關物資管制的計劃、綱要。這些政策的出臺主要是因為A.蘇聯(lián)模式的影響 B.國際局勢的惡化C.經濟危機的沖擊 D.圍剿紅軍的需要9.改革開放之初,陳云強調指出要根據“鳥”(經濟)的需要,設計“籠”(計劃)的大小,并不斷地調整“籠”的尺寸,使“鳥”既能在“籠”中充分地飛翔,又不被“籠”困死?!傍B籠經濟”的提出意在A.在計劃指導下擴大市場調節(jié) B.擺脫計劃對我國經濟的影響C.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D.解釋計劃與市場的辯證關系10.蘇格拉底在傳道解惑的時候分文不取,安提豐質疑蘇格拉底的生活因此窮困潦倒。蘇格拉底回答道:“我沒有收取酬金的欲望,所以我會選擇我講授的對象,對于那些我不喜歡的人,我會選擇不為他們服務?!边@反映出蘇格拉底A.主張擴大受教育范圍 B.采取靈活多樣的教育方式C.重視人的素質和內涵 D.繼承智者學派的教育理念11.潘恩在1776年發(fā)表的《常識》中說:“在英國,一個國王所做的事情,往往不外乎是挑起戰(zhàn)爭和賣官鬻爵;直率地說,這使國家陷于貧窮和制造紛爭……”潘恩意在A.批判英國世襲君主制度帶來的弊端B.抨擊英國政府的劣行和現(xiàn)行的政體C.揭露美英戰(zhàn)爭帶來腐敗和貧富不均D.論證北美殖民地脫離英國的合理性12.俄國學者米格拉尼揚說,在確定新社會發(fā)展道路的過程中,“在黨和國家領導人中間,占優(yōu)勢的是這樣一種觀念:俄國應當走一條不同于歐洲的現(xiàn)代化道路,以便在極短的時間內成為一個強盛的世界大國后解決肩負的救世任務”。由此可以推知,當時俄國A.全面的工業(yè)國有化即將實施 B.廣大農奴獲得自由和土地C.糧食稅逐步取代余糧征集制 D.籌劃成立經濟互助委員會13.右圖是一幅二戰(zhàn)時期的美國漫畫,圖中動物形象及其腿部所系重物分別標注“JAPAN”“CHIAN”,所舉牌中文字是“美國佬,如果我能脫身,看我怎么收拾你!”。該漫畫旨在A.譴責日本發(fā)動罪惡的太平洋戰(zhàn)爭B.肯定中國對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貢獻C.號召美軍在太平洋地區(qū)由守轉攻D.呼吁國際社會加大對中國的援助14.“我不相信蘇聯(lián)希望戰(zhàn)爭,它所希望的是得到戰(zhàn)爭的果實,以及他們的權力和主義的無限擴張。因此趁現(xiàn)在還為時未晚,我們所應當考慮的是如何永久制止戰(zhàn)爭并盡快在一切國家為自由和民主創(chuàng)造條件的問題?!边@段材料出自A.《聯(lián)合國家宣言》 B.丘吉爾的鐵幕演說C.馬歇爾的援助計劃 D.《北大西洋公約》15.表2為二戰(zhàn)后美國部分科研機構或職位設立時間表:該表格說明,二戰(zhàn)后美國A.國家干預繼續(xù)推行 B.科技發(fā)展主要服務冷戰(zhàn)C.科技發(fā)展領先世界 D.推動了知識經濟的誕生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題,共55分。16.(16分)武漢作為中國的中部重鎮(zhèn),見證了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的變遷。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從1904年商部開始勸辦商會至1910年辛亥前夕,湖北省共設立商會24個。工商業(yè)者在擁護政府“振興工商”政策的同時,強烈反對政府的害商行為,要求“速開國會”、分享政權。商會參與了收回利權、抵制關貨、地方自治、國會請愿等維護自身利益的民主運動,還出面維護公共利益,促進社會教育變革。——摘編自王春雷《辛亥革命前夕武漢工商業(yè)的早期現(xiàn)代化》材料二在近代中國的大變局中,武漢成為世界聚焦的大都市。1926年底,革命浪潮從珠江席卷到長江中游。轟動世界的大革命在這里進入高潮,繼而大革命在這里徹底失敗,繼而土地革命又從這里開始?!幾蕴镒佑濉段錆h曾是赤都》材料三1957年10月15日,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通車,開辟了我國南北交通和橋梁建設的新歷史。中國從來沒有完全用自己的力量建設一座規(guī)模巨大的鐵路橋梁。三年來,在人力、物力、財力上得到國家大力支持,又得到蘇聯(lián)專家的無私援助,工程技術人員選擇了最合理的線路和橋式。全部工程用自己的材料由自己的人力來建設,因此,這個工程也將是我國一座最好的橋梁建設學校,將為我國培養(yǎng)出一批橋梁建設人才。——摘自《人民日報》社論《努力修好武漢長江大橋》(1954年2月6日)(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湖北商會建立的歷史背景。(4分)(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指出“轟動世界的大革命”能夠在武漢進入“高潮”的歷史條件。(6分)(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武漢長江大橋建成的有利因素并分析其歷史意義。(6分)17.(12分)中國古代消費觀念與社會發(fā)展密切相關。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在中國古代浩如煙海的家訓譜籍中,有關節(jié)儉的內容引人注目。古人認為這不僅僅是節(jié)約一些錢物,而且是關系到個人、家庭,乃至整個國家的問題。如諸葛亮在《誡子書》中提出:“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辈芪捍笏巨r桓范在《政要論·節(jié)欲》中云:“修身治國之要,莫大于節(jié)欲?!痹鴩獎t提出:“居家之道,惟崇儉可以長久,處亂世尤以戒奢侈為要義?!薄幾試牢膹姟稖\談中國古代家訓家法中的“節(jié)儉”思想》材料二明清時期,歷史上傳統(tǒng)的消費觀受到質疑,新的消費思想應運而生。這集中體現(xiàn)在明代陸楫的思想上,他在其《蒹葭堂雜著摘抄·禁奢辨》中指出:“自一人言之,一人儉則一人或可免于貧;自一家言之,一家儉則一家或可免于貧。致于統(tǒng)論天下之勢則不然”“彼以粱肉奢,則耕者庖者分其利;彼以紈綺奢,則鬻者織者分其利”。——摘編自呂曉萌《中國古代鼓勵消費的經濟思想辨析》(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國古代消費觀念的特點,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4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明清時期消費觀念的突出變化并分析其歷史影響。(8分)18.(15分)女性閱讀的演變是社會歷史變遷的一個側面。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女教典籍是中國古代針對女子的教育訓誡讀本,許多女性從習讀女教典籍開始其閱讀之旅。李唐王朝自“安史之亂”(755—763年)至唐代滅亡,一直處于藩鎮(zhèn)割據、外族入侵的動蕩之中,貞元年間(785—805年)宋若莘、宋若昭姐妹據前代女訓作《女論語》,包括立身、學作、事舅姑、事夫、管家、守節(jié)等十二章,事無巨細地規(guī)范女子的言行舉止和持家處世之理。如“事舅姑”章有“呼喚不來,饑寒不顧……天地不容,雷霆震怒。責罰加身,悔之無路”,“事夫”章有“女子出嫁,夫主為親。前生緣分,今世婚姻”等。此書成為封建社會占有重要地位的女訓書籍?!獡愋銡J《唐代女性閱讀活動淺析》等材料二中國第一批現(xiàn)代意義上的知識女性大多生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仕宦之家,有的還曾留學海外。她們幼時有諸子經書與經典名著的根基閱讀,少時又廣泛接觸各類新學報刊和自由平等、民主革命等新學說,以及西洋戲劇、小說名著,到20世紀20年代,步入青年、中年的她們許多開始登上廣闊的歷史舞臺,成為作家、學者、醫(yī)生、報人、科學家等,發(fā)掘出更多新的知識領域,其閱讀和思考在新思潮的沖擊下也越發(fā)縱深。——摘編自李海燕《中國新知識女性的閱讀史分析》(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女論語》出現(xiàn)的原因并簡析其歷史影響。(7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20世紀的中國女性閱讀的特點并簡析其歷史背景。(8分)19.(1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宗教改革對歐洲近代早期的歷史演進產生了重要影響。馬克斯·韋伯認為宗教改革后的新教信仰,尤其是加爾文派新教,促成了一種新的社會倫理,造就了“資本主義的精神”,進而認為新教“制造了近代民主”、“導致近代資本主義”、“是近代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