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語文期末文言文專題復習_第1頁
七上語文期末文言文專題復習_第2頁
七上語文期末文言文專題復習_第3頁
七上語文期末文言文專題復習_第4頁
七上語文期末文言文專題復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期末復習:文言文練習題《詠雪》復習題一、填空?!对佈?、《陳太丘與友期》選自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作者是南朝宋(朝代)劉義慶,《世說新語》是由他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二、解詞。1、內(nèi)集:家庭聚會2、講論文義:講解詩文3、俄而:不久、一會兒4、驟:急速5、欣然:高興的樣子6、何:什么7、似:像8、差:大致、差不多9、擬:相比10、未若:不如、比不上11、即:就是 12、因:乘著、趁著兒女古義:子侄輩,指家中年輕一代人今義: 專指子女(兒子、女兒)三、理解性默寫1、交代詠雪背景的句子: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與兒女講論文義。2、詠雪的直接原因:俄兒雪驟。3、兩個比喻句: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4、謝道韞對雪的描述是:未若柳絮因風起。5、補充點明謝道韞身份的句子(暗示謝太傅對謝道韞才氣的贊賞):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四、用原文填空。時間:寒雪日地點:內(nèi)人物:謝太傅(召集人兼主講人)、兄子、兄女(聽眾) 事件:詠雪五、問答題。1、“寒雪”、“內(nèi)集”、“欣然”、“大笑樂”等詞語營造了以種怎樣的家庭氣氛?和睦、融洽、歡快、輕松2、對于謝太傅的出題,兄子和兄女分別給出什么答案?兄子:跟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 兄女:不如比作風把柳絮吹得滿天飛舞。3、兩個詠雪句“撒鹽空中差可擬”與“未若柳絮因風起”,哪一個更好?請從文中找出根據(jù),并談談你的看法。“未若柳絮因風起”更好。作者也沒有表態(tài),卻在最后補充交代了道韞的身份,這是一個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贊賞道韞的才氣。因為柳絮團狀,與雪花相似,漫天飛舞給人以想象和美感,比喻十分傳神,而且還給人以春天即將到來的溫暖的感覺,有深刻的意蘊。4、謝太傅為什么跟兒女們談論詩文時,出了一個“白雪紛紛何所似”的詠雪題目? 主講人出題考聽眾時,天氣發(fā)生了變化:早先也有雪,但不大,而此刻變成了紛紛揚揚的大雪。這使主講人感到很高興,就出了一個“白雪紛紛何所似”的詠雪題目。5、“未若柳絮因風起”被后人稱為詠雪佳句,妙在何處?因為柳絮團狀,與雪花相似,漫天飛舞給人以想象和美感,比喻十分傳神,而且還給人以春天即將到來的溫暖的感覺,有深刻的意蘊。6、你學過的古詩詞中詠雪佳句?請寫出一兩句來。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數(shù)梨花開。(比喻)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比喻)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夸張)7、你認為謝太傅究竟?jié)M意誰的答案?為什么?對兄女的答案滿意。因為文章最后一句“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表明了謝道韞的身份,暗示了謝太傅對道韞才氣的贊賞。8、文章最后一句有什么作用?補充點明了謝道韞的身份,暗示了謝太傅對道韞才氣的贊賞。六、翻譯。1、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一個寒冷的雪天,謝太傅把家人聚會在一起,跟子侄輩的人談詩論文。2、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忽然間,雪下得緊了,太傅高興地說:“這紛紛揚揚的大雪像什么呢?”3、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彼绺绲拈L子胡兒說:“跟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兄女說:“未若柳絮因風起?!彼绺绲呐畠旱理y說:“不如比作風把柳絮吹得滿天飛舞?!?、公大笑樂。太傅高興得笑了起來。6、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道韞是太傅大哥謝無奕的女兒、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陳太丘與友期》

【基礎積累】

(一)常規(guī)詞語

[期行]約定同行。期,約定。[期日中]約定的時間是中午。期,約定的時間。日中,正午時分。[舍(shě)去]不再等候就走了。舍,放棄。去,離開。[乃]才。[時年]當時的年齡。[戲]嬉戲,玩耍。[客]客人,指朋友。[尊君]對別人父親的一種尊稱。[委]丟下、舍棄。[君]有禮貌地稱呼對方。[家君]謙詞,對人稱自己的父親。[無信]不講信用。[引]拉。[顧]回頭看。

(二)通假字

[不]同“否”。

(三)文學常識

出自《世說新語箋疏》中“方正”一門。

(四)內(nèi)容點擊

《陳太丘與友期》講的是漢末名士陳紀七歲時,面對父親的友人的無信、無禮,義正辭嚴地加以反駁的故事。既表現(xiàn)了他的聰敏,更寫出了他的懂得為人的道理。

【閱讀探究】

1.陳太丘“期日中,過中不至”,陳太丘的朋友反怒責陳太丘,說明朋友是怎樣的人?

不講信用,粗野無禮。

2.元方面對父親朋友的粗野語言,針鋒相對地指出他的“無信”“無禮”,這說明元方是個怎樣的人?

聰敏,機智,善辯,懂得維護家人尊嚴,懂得為人之道。

3.有人認為客人已經(jīng)認錯,元方就應該原諒他,而他居然“入門不顧”,弄得客人尷尬之極,無地自容,這的確有些失禮。你是否同意這個看法?

[第一種意見]不同意。元方當時才七歲,他能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從容不迫地反駁一個成年人,使對方明理,并贏得對方的嘆服,維護了父親的名譽,這已屬不易。我們不能對一個七歲的孩子求全責備。

[第二種意見]同意。父親的友人已經(jīng)表示了歉意,應該給人改正過錯的機會。人沒有一生都不犯錯誤的,只要改正,就是好的,不能總是抓住人的“小辮子”不放。

4.有人認為,陳太丘的朋友也有可取之處,你同意這個看法嗎?

同意。面對元方的反駁,有人很慚愧,想與元方握手道歉,這說明他有知錯能改的精神。

5.友人為什么能夠啞口無言、賠禮道歉?

元方的反駁有理有據(jù)。第一,從信用方面看,父親朋友失約在先,無信;從禮貌方面,父親的友人當元方的面罵元方的父親,無禮。因此,友人最后啞口無言,只得賠禮道歉。

【遷移運用】

1.面對他人的無禮,你該如何處理?

[意見一]抓住對方失禮之處,針鋒相對,維護個人名譽不受侵害。

[意見二]針對對方失禮之處,擺事實,講道理,使對方明白自己的過錯,既維護個人名譽,又不傷害對方。自己不能向對方一樣失禮。

2.如果父母不在家,家中來了客人,你該如何接待?

在能確定對方身份的前提下,以禮相待;如果不明對方身份,要機智地探詢對方情況,提高安全意識。

3.你還知道哪些《世說新語》中的故事?

如“王戎識李”。

4.有不少成語出自《世說新語》,請寫出幾個。

望梅止渴、難兄難弟、鶴立雞群、標新立異、一往情深

5.古代像謝道韞、陳元方這樣聰穎機智的少年兒童還有很多,你能舉出幾個這樣的事例嗎?

㈠王冕四歲作畫;

㈡曹植七歲作詩;

㈢甘羅十二歲做宰相;

㈣司馬光砸缸?!对佈烽喿x下面文言文,完成1-9題。①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②“撒鹽空中差可擬?!毙峙唬孩邸拔慈袅跻蝻L起?!惫笮贰<垂笮譄o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1、本文選自南朝宋彭城人編著的《》一文。2、解釋加點的字詞。內(nèi)集:兒女:俄而:欣然:差可擬:未若:因風起:3、翻譯文中劃橫線的句子:①②③4、“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與兒女講論文義”這一句總述了謝太傅家人詠雪的背景,極精煉地交代了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要素。文中“寒雪”“內(nèi)集”“欣然”“大笑”等詞語為我們營造了一種的家庭氣氛。5、下列句子節(jié)奏劃分正確的一項是()A.撒鹽/空中差/可擬B.白雪/紛紛何/所似C.未若/柳絮/因風起D.左將軍/王凝/之妻也6、對“公大笑樂”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說明謝太傅對兩個答案都表示滿意。B、謝太傅“笑”前喻,而“樂”后喻。C.為“柳絮”一喻而“笑樂”。D.謝太傅認為后一喻沒有前一喻好。7、文章最后寫道:“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蹦阋詾樽髡邔懮线@一句的用意何在?答:8、用“撒鹽空中”和“柳絮因風起”來比擬“白雪紛紛”,你認為哪個更好?為什么?答:9、除“柳絮”一喻外,你還能寫出一兩個形容飛雪的比喻詞嗎?能否再寫出幾句詠雪的詩句嗎?詞:詩句:⑴⑵《陳太丘與友期》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7題。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①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骸白鹁诓?”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②"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痹皆唬骸熬c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③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1、解釋加點的字詞。與友期行: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尊君在不:待君久不至:相委而去:家君: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2、翻譯文中劃橫線的句子:①②③3、“期日中,過中不至”說明陳太丘的朋友是個的人,“友人便怒”,從友人的話中我們又看到了友人是個的人,從“友人慚,下車引之”還可看出友人是個的人。陳元方維護了父親的尊嚴,顯示了聰明才智,體現(xiàn)這一天資的語言是,也表現(xiàn)出對客人無信無禮的不滿,體現(xiàn)不滿的行動是“”。4、元方對友人的評價是,從而課文想告訴我們的道理。5、有人認為客人既已認錯,陳元方就應當原諒他,而陳元方居然“入門不顧”,弄得客人尷尬至極,無地自容,這是否也應算作“無禮”?說說你的看法。答:6、你能寫出幾個古代少年機智聰明的故事嗎?答:7、從元方的兩處對話和一次行動中,你能看出元方是一個怎樣的孩子?答:《山市》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8題。1、填空:《山市》選自

作者

字世稱“”

代文學家。本文描寫了變幻莫測的

,作者行文以“忽見”、

、忽、

、“倏忽”等表時間性的詞語來貫穿全文,使文章層次顯得很清晰。2、給下列加粗字注音:飛甍(

高垣(

禪院(

)逾時()連亙(

)倏忽(

睥睨(

)()3、解釋下列句中加粗的字詞:然數(shù)年恒不一見

高插青冥,相顧驚疑往來屑屑

一切烏有,惟危樓一座連亙六七里

或憑或立,不一狀

數(shù)至八層裁如星點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見見山上人煙市肆塵氣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①見宮殿數(shù)十所,碧瓦飛甍,始悟為山市。

②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歷歷在目。

③而樓上人往來屑屑,或憑或立,不一狀。

④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見。

5、請用課文原句填空。用自己的話簡要描述山市蜃樓變化的各階段的景況?!吧绞小钡男纬呻A段:

“山市”的發(fā)展階段:

“山市”的高潮階段:“山市”的消失階段:6、請用一個成語來概括山市的特點:

。7、課文開頭一句“奐山山市……恒不一見”在文中有什么作用?8、“中有樓若中,堂若者,坊若者,歷歷在目,以億萬計”這句話運用了哪幾種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

《陳太丘與友期》(練習題)一、基礎1.《世說新語》是六朝志人小說的代表作,是________(朝代)人______(姓名)組織編寫的。2.解釋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詞。(1)與友期約________(2)去后乃至________(3)元方入門不顧(4)太丘舍去,去后乃至(5)下車引之(6)期日中:(7)尊君在不:3.用下面句中加粗詞的意思,各組一個成語。(1)元方入門不顧(2)友人便怒(3)日中不至,則是無信4、翻譯下列句子。(1)待君久不至,已去。(2)撒鹽空中差可擬。(3)未若柳絮因風起。5.課文默寫。元方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庇讶藨M,下車引之,________。二、閱讀。(一)閱讀《陳太丘與友期》,完成下列練習:1.解釋加粗的詞。無信:無禮:引:2.翻譯下列句子。(1)與人期行,相委而去。(2)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3.元方從哪些方面去反駁他父親的友人的?(二)閱讀《陳太丘與友期》,完成下列練習: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2分)(1)與友期行()(2)去后乃至()(3)相委而去()(4)下車引文()2.“君”“尊君”“家君”的稱謂有何不同?(3分)君:尊君:家君:3.“友人慚”的原因是什么?(可用原文語句回答)(1分)4.通過讀文可知元方是個怎樣的孩子?你如何評價元方的“入門不顧”?(2分)5.學習本文,你明白了怎樣的道理?(2分)課外遷移(一)王冕僧寺夜讀王冕者,諸暨人。七八歲時,父命牧牛隴上,竊入學舍,聽諸生誦書;聽已,輒默記。暮歸,忘其牛,父怒撻之。母曰:“兒癡如此,曷不聽其所為?”冕因去,依僧寺而居。夜?jié)摮?,坐佛膝上,?zhí)策映長明燈讀之,瑯瑯達旦。佛像多為土偶,獰惡可怖;冕小兒,恬若不見。1.解釋加粗字。(1)竊入學舍:(2)聽已:(3)冕因去:(4)恬若不見:2.翻譯下列句子:(1)王冕者,諸暨人。(2)暮歸,忘其牛,父怒撻之。(3)兒癡如此,曷不聽其所為?3.劃出本文層次,并寫出各層大意。(二)荀巨伯遠看友人疾荀巨伯①遠看友人疾,值②胡③賊攻郡。友人語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遠來相視,子令吾去,?、芰x以求生,豈荀巨伯所行邪!”賊既⑤至,謂巨伯曰:“大軍至,一郡盡空。汝⑥何男子,而敢獨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寧以我身代友人命。”賊相謂曰:“我輩無義之人,而入有義之國?!彼膦甙嘬姠喽€,一郡并⑨獲全。[注]①荀巨伯:漢桓帝時許州(今河南省許昌市)人,生卒不詳。②值:適逢,碰上。③胡:我國古代對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蔑稱。④?。簹?。⑤既:已經(jīng)。⑥汝:你。⑦遂:于是,就。⑧班軍:退兵,軍隊出征回來。⑨并:都,全。1.解釋下列句中加粗的詞。(1)友人有疾,不忍委之(2)吾今死矣,子可去(3)荀巨伯遠看友人疾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敗義以求生,豈荀巨伯所行邪?。?)我輩無義之人,而入有義之國。3.本文表現(xiàn)了荀巨伯的什么品質(zhì),你認為他這樣做好不好,請談談你的看法。答案:文言文部分答案《詠雪》1、劉義慶、《世說新語》2、(家庭聚會)(子侄輩)(不久,一會兒)(急)(高興地樣子)(差不多可以相比)(不如,比不上)(順著,隨著,趁著)3、①一個寒冷的下雪天,謝太傅把家人聚會在一起,跟子侄輩的人談論詩文。②跟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③不如比作風把柳絮吹得滿天飛舞。4、寒雪日,內(nèi)集,謝太傅與兒女,講論文義,歡快、輕松、融洽5、C6、D7、這是一個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贊賞道韞的才氣。8、(1)“撒鹽”一喻好,很好地做到了形似:雪的顏色和下落之態(tài)都跟鹽比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風中往往上揚,甚至飛得很高很遠,跟雪的飄舞方式不同。(2)“柳絮”一喻好,“柳絮”一喻好,重在神似:它給人以春天即將到來的感覺,有深刻的意蘊。而且兩者都是輕飄飄的,呈團狀,這一點極相似。9、詞:鵝毛、鴨絨、揚花、梨花、花絮、飛花詩句: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n愈《春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陳太丘與友期》1、(約定)(離開)(才)(對別人父親的尊稱)(通“否”)(您)(丟下)(對人稱自己的父親)(拉)(回頭看)2、①、正午已過,不見朋友來,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②、“真不是東西!跟別人約好一塊走,卻把別人丟下,自個兒先走了。”③、友人感到慚愧,便從車里下來,想跟元方握手,元方連頭也不回地走進了自家的大門。3、不守信用不懂禮節(jié),語言粗俗,暴躁、易怒有錯能改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理元方入門不顧4、無信無禮“信”“禮”的重要性5、不失禮:客人無禮在先是事實,元方年僅七歲,懂得指出客人的不對,維護父親的尊嚴,已屬不易,不應對其要求過高。失禮:客人已有悔意,應該給對方致歉的機會,所謂得饒人處且饒人。若元方能更大度些,則更令人欽佩。6、王戎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吹肋吚顦涠嘧诱壑?,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比≈湃?。——這段關于路邊的苦李子的故事曹沖稱象王冕四歲畫畫曹植七歲做詩甘羅十二歲做宰相7、聰明機智、能言善辯《山市》1、《聊齋志異》蒲松齡聊齋先生清山市蜃樓

無何未幾既而逾時2、méng

yuán

chányú

gèn

shū

pìnì3、經(jīng)常

青天、天空

你看著我,我看著你

匆匆

同“無”高

連綿不斷

有的人

靠著

同“才”

突然

于是

店鋪

廣大

隱隱約約

4、①看見幾十座宮殿,青綠色的屋頂,高高的屋脊好像要飛起來的樣子。②城中有像樓一樣的、像廳堂一樣的、像街巷一樣的,景象清晰地出現(xiàn)在眼前。③樓上的人來來往往、忙忙碌碌,有的人倚靠著、有的人站立著,形狀各不一樣。④突然間變得像拳頭、像豆粒,于是什么都看不見了。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