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香山縣的移民、題名與宗族的分布
在當?shù)厣鐣臍v史發(fā)展中,由于區(qū)域經(jīng)濟條件的變化,該地區(qū)的權(quán)力結(jié)構(gòu)往往隨著地方勢力的轉(zhuǎn)移而變化。本文試圖通過分析廣東香山縣的地方志中的一些可以量化的資料,包括移民、功名、捐修方志人名錄等,對這種轉(zhuǎn)移的過程和方式進行個案研究,并以此探討地方志所提供的資料究竟可以怎樣幫助我們了解一個地方的社會變遷。1.向周邊的合成移民在[民國]《香山縣志續(xù)編》卷三,“氏族志”中,記載了20世紀初期在香山縣居住的481個氏族團體的資料。這些資料并沒有包括縣志所記錄的520條村鄉(xiāng),也就是說,并非所有香山縣的地域氏族團體都被記錄下來。但是,我們可以假設這些有記錄的氏族團體都是在當?shù)囟嗌儆杏绊懥Φ募瘓F,而非畸零單戶。這資料記錄了各個地域氏族團體的入居年代,經(jīng)歷世數(shù),以及在二十世紀初的人口數(shù)。但是,并非所有有記錄的地域氏族團體的資料都同樣詳盡。在這481個氏族團體中,有203個記載開基祖定居該處的年代。余下的278個氏族團體中,246個有記錄他們已經(jīng)過的世代數(shù),31個有人口數(shù)的記錄。只有一個沒有提供任何可以幫助我們推測其移入年代的資料。首先,我們以上述203個有記載開基祖定居年代的氏族團體為基礎,把這481個氏族團體分別劃入六個不同的年代(見表一),然后看看香山縣的移民及氏族團體分布。根據(jù)氏族志的記錄,在置縣前(即公元1152年)便移入香山縣的有12個氏族團體。他們包括了早期富戶或?qū)h有貢獻的陳天覺、馬南寶及鄭容叟等人的宗族集團。他們分別來自不同的地域,其中兩個來自廣東省北部的南雄縣,一個來自西部的嘉應州,四個來自廣東沿海的新會、東莞及廣州,兩個來自福建,三個來自中國中、北部的長安、汴梁、江蘇。除了來自福建的集團,這些氏族團體大多居住在香山縣中部。來自福建的鄭氏定居于內(nèi)陸偏南的谷都平原。這個來自福建的集團,是與陳天覺等居住在香山縣中部集團為爭取把縣城建在本集團居住地區(qū)而競爭的氏族集團。這個地區(qū)自成一格、自宋迄民國、依然保存了他們的福建方言。香山建縣之后,除了明清交替的時候,移民數(shù)字都是不斷增加的。在第二期,也就是南宋時期,大部分的氏族團體(24/38=63%)來自廣東省北部的南雄,其次是來自廣州府沿海的縣分(12/38=32%)。在第一、二期的50個氏族團體中、49個有祖籍的記載:他們之中,7個(14%)來自福建,其中4個更是直接由福建移民香山縣的。8個(16%)是來自中國中、北部的省分,其中4個是直接移民香山縣的。然而,在元朝以前,移民香山縣的主要路線是由南雄經(jīng)北江流域、三角州地域而至香山縣。在這兩個時期移民香山縣的氏族團體約80%是循此一路線而來的。這些氏族團體與很多廣州府的氏族團體一樣都聲稱他們的祖先是在中國北部的漢人,因為女真、蒙古等外族的逼迫而南來。他們先居住在廣東省北部的南雄地區(qū),然后在南宋末年再由南雄向南方移民。牧野巽認為這些氏族團體是籍著這樣的「始祖同鄉(xiāng)說」、「經(jīng)過傳說」而團結(jié)起來與該地的土著集國競爭的。在第三期(即元代至明初)移居香山的66個氏族團體中,比較值得注意的是,有7個是因明初在香山實行軍屯由中國中北部地區(qū)移入的,他們的祖先是軍戶。這些軍人及他們的后人居住在明初軍屯的主要地區(qū),即縣城附近及欖都。他們聚居一處,例如在欖都,衛(wèi)所屯軍的后人多住在欖鎮(zhèn)的工成坊。他們以關帝廟為中心,自成一衛(wèi)所股,捐修地方志以及參加欖都由乾隆以至1934年所舉行的菊會。此外還有一些衛(wèi)所屯軍及其后人、則聯(lián)袂聚居在屯區(qū)附近的地方,這些聚落后來便因聚族而發(fā)展成鄉(xiāng)村。例如隆都龍頭環(huán)村的劉氏、楊氏、周氏、王氏、及后來加入的侯氏即是。在明代的時候,移民方向基本上發(fā)生在廣州府沿海地域內(nèi)。很多氏族團體由香山縣的中部平原地帶向周邊的沙田地帶,如欖都、黃旗都及黃梁都移民。這些地區(qū)在明代中期以后發(fā)展得很快。尤其是欖都,如下文所述,這里的氏族團體更成為與縣城地域抗衡的勢力。向周邊的沙田地帶移民受到清初遷界令的影響而改變了方向。這個時候,很多周邊地帶的氏族團體要離開家鄉(xiāng)而移居內(nèi)地。在《氏族志》中雖然只記錄了三個由沿海地域移住縣城的例子。但這一移動方向得到其他證據(jù)族譜資料的支持。這一點在香山縣的地方志中也可以得到間接的證明:從表二中可見,78%(25/32)用其他姓名或縣學資格而取得功名者都是在遷界令解除之后的康熙和雍正朝代的人。這些人所屬的氏族團體大概也就是在遷界令執(zhí)行時移居內(nèi)地的團體。在遷界令解除之后,不僅有很多舊的氏族團體返回故居,也有很多新的氏族團體移入香山縣。如表三所示,在元、明時代平均每兩年有一氏族團體移居香山,到了清代則增至每年一個。比較明、清兩代的移民狀況,我們有以下的發(fā)現(xiàn):首先,省內(nèi)移民由每100年16.5個氏族團體增至22.8個。在清代有更多的氏族團體定居縣的周邊地區(qū)如欖都及黃梁都。反之,定居縣的中部的則減少。其次,自第三期開始,來自廣州府沿??h分,包括省內(nèi)移民的現(xiàn)象顯著增加,尤其以新會、順德縣人移民香山縣的欖都(63%)、黃梁都(11%)、隆都(8%)及黃旗都(5%)為多。而直接由南雄及福建的移民則顯著減少。在清代此一現(xiàn)象更為顯著。來自廣州府沿海縣分的移民增加了一倍,其中來自欖都附近的新會、順德兩縣的移民所占比例多達78%。此外,來自廣州府沿??h分以外的廣東省地方的移民亦增加了二倍。但他們不再是來自廣東省北部的南雄和曲江等地,而大部分是在清初遷界之后,由廣東省的純客家、或半客家的縣,如開平縣、惠州府、嘉應府等地,移民而來的。這種現(xiàn)象在香港的新界地方也可以看到。清代香山縣的移民,不僅在數(shù)量上及祖籍上與前不同。在移民的原因上亦顯示出其時代特色。表四將在《氏族志》中有移民原因的記載的58個氏族團體,進行了分類統(tǒng)計顯示出,在清代以前移民入香山縣的氏族團體的開基祖,很多是因為當官、軍屯或戰(zhàn)爭而來。而在清代以后移民入香山縣的氏族團體的開基祖,則大部分是因當商務農(nóng)而來。此種移民原因的轉(zhuǎn)變,反映了香山縣在清代以后因為農(nóng)業(yè)和商業(yè)的發(fā)展而吸引了很多移民。這一轉(zhuǎn)變也和香山縣的周邊地域,如西北部以農(nóng)業(yè)為基礎的欖都及其鄰近的沙田地帶的發(fā)展,以及西南部以商業(yè)及對外通商為基礎的恭常都及澳門的發(fā)展有著密接的關系。在下文,我們試圖再由財富和名譽兩方面看看香山縣的地方勢力的如何由中部的平原轉(zhuǎn)向縣的周邊地帶。2.地的必要性:巖肉組織的平臺香山縣最早的縣志是明代永樂年間(1403—1424)由谷都烏石的容悌與雍陌的鄭子綱、以及縣城地方的楊余蔭和周尚文等人所修的。在1484及1548年分別由縣城地方的黃經(jīng)和黃佐重修。此后,香山縣志經(jīng)過了1672,1750,1827,1879和1923年五次重修。除了1827年之外,縣志的重修主要是由香山縣的地方官主持的。1827年的縣志是由黃佐的后人黃培芳主修,主筆包括了欖都的伍彭年、縣城的李螢書、以及隆都的劉璇。與第一次修志時比較,在這次修志中谷都的氏族團體顯然占了不太重要的地位。反之,欖都的氏族團體則參與其中。這大抵和兩地人文的興衰有關。1827年纂修縣志由是全縣集資修成的。這次修志動員了117位「勸捐值事」負責收集捐獻。結(jié)果,他們收集白銀998兩和銀元4468元。有捐獻的人或團體都記錄在縣志之上。在捐獻者的名單上,不僅可以見到各地區(qū)的組織形式,也可以大致知道那些是各該地區(qū)有力的氏族團體。在地方組織方面,我們知道縣城地區(qū)是分成七個分區(qū),四都和大都結(jié)而為一,古鎮(zhèn)、海州和曹步合為一單位。谷都、恭常都、黃梁都和黃旗都是以書院為單位收集捐獻,而欖都則分成八股。在捐獻者方面亦可分為三類:首先就是有功名或官銜的都冠以「簽助」二字。其次是沒有功名或官銜的則寫為「業(yè)戶」。最后是一些功能團體(如香山縣鹽埠、欖都的衛(wèi)所股、常都的繒船戶,或有以祠堂或鄉(xiāng)為單位的)??h志記錄了1856個捐獻者或戶名。其中97%是有功名或官銜的。56%(1226/1856)的捐獻者以及60%的獻金來自縣城、欖都和恭常都三個地區(qū)。這顯示了此三個地區(qū)在十九世紀初在財富和地位上是凌駕其他各區(qū)之上。3.明代中期陳氏的東北部在這里,我們稱記錄在縣志的選舉篇中的貢士、文、武舉人和進士為擁有高級科舉功名者,或簡稱有功名者。理論上,科舉功名雖然是對所有人公開的,可是,正所謂「十年寒窗」,一個人要專心于考試讀書,就須要有一段長的時間不能從事生產(chǎn)活動。對于汲汲營生的一般家庭來說,供養(yǎng)一個讀書人是很沉重的負擔,何況這個人是否可以成功地獲取功名還是個未知數(shù)。當然,功名帶來的名譽和利益有很大的吸引力,一登龍門當然可以帶給家族榮華富貴,并增加其社會的影響力。但要維持社會的影響力,就不單是一個家族的問題。換言之,這是一個氏族團體的問題。一個氏族團體要繼續(xù)其在社區(qū)的影響力的話,就要不斷地培養(yǎng)人材,考取功名。否則就會很快被其他氏族團體所取代。陳天覺的氏族團體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據(jù)《[民國]香山縣志》續(xù)編卷三,《氏族志》的記載,陳氏的后人移居得都的庫涌、再分支得都的陵岡和隆都的岡背。這三地的陳氏只有三個有功名者,他們都是在明代取得功名的。在1827年捐修地方志時,隆都陳氏并沒有捐納。在得都,陳氏不但沒有成員負責方志的采訪勸捐。而且73個捐納者中,陳氏只占一人。也就是說,至少在清代的時候,這個原來能左右地方事務的氏族團體并不再是擁有財富功名的有力集團。自建縣迄清未,在香山縣地方志的選舉篇中,一共記載1429位有功名的本縣人。他們分別來自91個姓氏團體。有的姓氏團體自宋迄清都有培養(yǎng)出有功名的族人。有的則否。14個只在明代有功名者的姓氏團體中,有2個沒有在1827年捐修地方志。另外23個只在清代有功名者中的6個姓氏團體,以及39個在明、清兩代都有有功名者中的5個姓氏團體都沒有在1827年捐修地方。這23個姓氏團體一共有48個成員有功名。換言之,沒有在1827年捐修地方的23個姓氏團體中,在自宋迄清的約760年間,平均每姓氏團體只有個成員有功名。與其他姓氏團體比較,這23個姓氏團體也許可視為沒有影響力的集團。92%(1317/1429)的有功名的人有他們的籍貫鄉(xiāng)都記載。這1317人中60%以上是欖都(35%)或縣城(29%)出身的。我們可以由表五看到在明代中期(或萬歷)以前大部分有功名的人都是出生自縣城地區(qū)的。反之,萬歷以至清道光末年大部分有功名的人都是出身于欖都。這大抵和明代以來香山縣西北部,尤其是與西海十八沙沙田的開發(fā)有關。從表五中亦可看到另現(xiàn)象:就是沿海地區(qū)經(jīng)歷過遷界之后有功名者更多了。尤其是恭常都,85%(88/103)以上的有功名者都是在遷界令和海禁取消之后取得的。這大抵是因為這里的氏族團體通過澳門以至香港的關系,或從商,或為買辦,甚至出洋勞工寄回外匯等都有助于恭常都的氏族團體資助其子弟考取功名。唐家唐紹儀的氏族團體就是其一例。根據(jù)香山縣縣志,有名的買辦徐潤的氏族團體(北嶺徐氏)雖然沒有有功名的成員。但我們知道徐潤的七子在1906年以上海籍(注意不是香山籍)商科學位而成為舉人。在表五中另一個應該注意的地方就是得都、四都和大都等早于宋代便有有功名者的地區(qū)在明代以來都沒有很多的有功名者。甚至谷都這個早期與縣城的氏族團體競爭的地區(qū)也要清代中期才有較多的有功名者??傊?由香山縣縣志的選舉篇的記錄中,我們是可以大概觀察到欖都和恭常都的興起的年代,從而幫助我們理解香山縣地方勢力的轉(zhuǎn)移。4.香山縣的機構(gòu)設置在崇拜中,一些具體的滿族鄉(xiāng)賢祠是奉祀地方公認的精英的地方,一般設在縣城之內(nèi)。根據(jù)「光緒」《香山縣志》的記載,香山縣鄉(xiāng)賢祠共奉祀了29位本縣的精英。如表六所示,他們大部分來自縣城(16/29=5%)和早期移民定居的地區(qū)(7/29=24%。在香山縣的沿海地區(qū)只有欖都3/29=10%)及黃梁都(1/29=3%)有精英被奉祀在鄉(xiāng)賢祠內(nèi)。雖然沒有確實的資料可以證明,但是如果與有功名的人數(shù)比較,奉祀在鄉(xiāng)賢祠的人物過于集中縣城地區(qū)的事實大概會引起其他各地,尤其是擁有最多科舉的成功者的欖都的有力氏族團體的不滿。因此在1826年香山縣各個地區(qū)(大欖和小欖除外,但包括了欖都的古鎮(zhèn)、海洲和曹步)有力的氏族團體共同在縣城建立了一所崇義祠。一方面,各氏族團體捐納金錢、奉祀祖先牌位在祠中祭祀。另一方面,他們把捐納得到的金錢設立教育基金來資助他們的子弟,包括資助舉子赴省、京考試的「路費」,以及獎勵科舉合格者的「紅金」。他們企圖籍資助教育,培養(yǎng)人材考取功名來增加他們在地方的影響力。但是并非所有香山縣的舉子和科舉合格者都可以得到這些資助。只有屬于一個在崇義祠中有祖先牌位奉祀的氏族團體的成員才擁有獲得資助的資格。也就是說,它不但排除了大欖和小欖的氏族團體,也排除了一些貧窮或沒有凝聚力的氏族團體。另一方面,這個以祭祀為中心的集團卻包括了屬于香山籍但并不住在香山縣的人,因此,這個由祭祀結(jié)合的地方精英集團是根據(jù)宗族倫理組成的,地緣只是附屬的條件而已。一共有61個姓氏集團奉祀了292個祖先牌位在崇義祠中(見表七)。沒有資料說明這292個祖先牌位是否都是各地域氏族團體的開基祖,但從超過一半的牌位(158/292)是奉祀清代的祖先的事實,我們可以推測一方面這是由于在清代有大量氏族團體移民香山縣,這些氏族團體把他們的移入香山縣的始祖奉祀祠中。另一方面,也許是由于原來的氏族團體的擴張,一些下級氏族團體也把它們的始祖奉祀祠中以獲得比其他族人較多的名譽和利益。在香山縣各氏族團體合力建設崇義祠的同時,大欖和小欖的氏族團體另建一所梯云義學。這一梯云義學亦同樣具有祭祀及助學的功能。40個姓氏集團在義學中奉祀了151個牌位,其中51%是何(34個)、李(20)、梁(12)、麥(11)四姓的祖先。這四姓也是在這個地區(qū)中擁有有功名者最多的姓氏團體,大抵也是這地區(qū)中最有勢力的姓氏團體。大部分在梯云義學的牌位(139/151=92%)都是奉祀明、清時代的祖先。而且40個姓氏集團中,只有9個奉祀明代以前的祖先。這都說明了這個地區(qū)主要是在明代以后才發(fā)展起來的。然而,此一地區(qū)可以另建祠宇,祭祀育賢,足證其勢力可與以縣城為中心的香山縣各地抗衡,而這兩個祠宇則是兩個對立集團認同的象征。它們在1826年建立,大抵是因為此時出身大、小欖的有功名的人已超出縣城之上。因此,獨立建立梯云義學以及在欖鎮(zhèn)內(nèi)另建城隍廟二事,可以視為是財富功名顯赫的大、小欖氏族團體試圖建立其獨立地位的象征。而崇義祠的建立則是除作為平衡大、小欖勢力的象征外,也可視為香山縣各地要在縣城氏族團體壟斷的鄉(xiāng)賢祠之外,另建祠宇來平衡縣城氏族團體的勢力。5.地為志的量化資料據(jù)嘉靖《香山縣志》卷八記載,香山縣早期的大族,“漢唐稱陳、梁;宋、元稱王、蔣;洪武初稱高、楊、鄭、郭為富戶……”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在香山縣建縣以前,最少有12個氏族團體在這一地區(qū)。他們都是住在香山縣中部地區(qū)。最早上書建縣的就是梁姓的人,而繼梁氏之后請愿成功者是陳天覺。當時,來自福建的谷都鄭氏是與陳氏競爭建縣的氏族團體。他們雖然失敗,但亦是一股威脅縣城附近地區(q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自然博物館單元課程設計
- 軸承座課程設計夾具設計
- 2025年外聯(lián)部工作計劃書范例(3篇)
- 2025年度架子工崗位外包合同2篇
- 網(wǎng)絡課程設計校園局域網(wǎng)
- 2025年酒類產(chǎn)品定制加工合同模板2篇
- 倉庫保管員崗位責任制模版(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房屋租賃合同范本包含家具損壞賠償3篇
- 2025年度水利工程勞務分包與施工圖審核合同3篇
- 2025年度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租賃認籌協(xié)議書(綠色出行)3篇
- 代縣雁門光伏升壓站~寧遠220kV線路工程環(huán)評報告
- 承諾函(支付寶)
- FZ/T 81024-2022機織披風
- GB/T 24123-2009電容器用金屬化薄膜
- 艾滋病梅毒乙肝實驗室檢測
- 國鐵橋梁人行道支架制作及安裝施工要點課件
- 領導科學全套精講課件
- 粵教版地理七年級下冊全冊課件
- 小學科學蘇教版六年級上冊全冊精華知識點(2022新版)
- 萎縮性胃炎共識解讀
- 2022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版含新增和修訂部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