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屆上海市閔行區(qū)高三語文一??荚囶}_第1頁
2021屆上海市閔行區(qū)高三語文一??荚囶}_第2頁
2021屆上海市閔行區(qū)高三語文一模考試題_第3頁
2021屆上海市閔行區(qū)高三語文一??荚囶}_第4頁
2021屆上海市閔行區(qū)高三語文一模考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屆上海市閔行區(qū)高三語文一??荚囶}

考生注意:

1.答卷前,考生務必在答題紙上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所在學校及班級等填寫清楚。

2.所有試題的答案必須全部涂(選擇題)或?qū)懀ǚ沁x擇題)在答題紙上,寫在試卷上一律不給分。

答題時應注意試題題號和答題紙題號一一對應,不能錯位。

3.本試卷共7頁。滿分150分??荚嚂r間150分鐘。

-積累應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倩何人,,報英雄淚?。ㄐ翖壖病?登建康賞心亭》)

(2),清輝玉臂寒。(杜甫《月夜》)

(3)韓愈在《師說》中用反問句強調(diào)擇師標準的一句是:,?

2.按要求選擇。(5分)

(1)學校舉行足球賽,小明作為年級足球隊的守門員在出征前宣誓,他用詩句來表達自己做守

門員的信心,你認為下列合適的一聯(lián)是()。(2分)

A.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兒人回。

B.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C.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D.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2)將下列編號的語句依次填入語段空白處,語意連貫的一項是()。(3分)

宋代處在以盛唐為標志的古代社會鼎盛期的結(jié)尾,因國力的貧弱,內(nèi)憂外患的侵擾,士人對社

會動蕩都有深切的體驗,,,,也使得仕途的吸引力大打折扣。凡此種種,

都促成了"吏隱文化"的發(fā)育。

①向外拓展的能力和意愿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②由此情感和思致變得深沉

③而朝政難為與黨爭不斷帶給人的紛擾

A.②③①B.②①③C.③①②D.①@③

二閱讀70分

(-)閱讀下文,完成第3—7題。(16分)

史前中國的文化基因

陳勝前

①何為文化基因?其概念比較模糊。它是文化與生物長期相互作用的產(chǎn)物,是一個民族與其他

群體間不可完全通約的東西。尼古拉斯?韋德《天生的煩惱:基因、種族與人類歷史》一書中指出:

人類當下的存在是過去所有時間在內(nèi)不斷進化的產(chǎn)物,其進化單位可以是人類整體,也可以是穩(wěn)定

的社會群體。在千百年的歷史進程中,文化基因會產(chǎn)生變化,最終影響到當下的存在。

②中國是農(nóng)業(yè)時代的幸運兒,史前時代溫帶區(qū)域,具有農(nóng)業(yè)起源條件的地方并不多,中國則同

時擁有南北兩個農(nóng)業(yè)起源中心。農(nóng)業(yè)是靠天吃飯,在農(nóng)民的心中,最重要的是勤快,唯有勤快才可

能有好的收成。跟狩獵相比,農(nóng)業(yè)是勞動密集型的產(chǎn)業(yè),從民族志中可知,農(nóng)民往往瞧不上狩獵者,

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狩獵者是真正靠天吃飯的群體,他們不會種植,很少儲備,日子過得似乎很

是自由瀟灑,但少有保障。狩獵者之所以不愿意從事農(nóng)業(yè),多因為農(nóng)業(yè)太辛苦,工作單調(diào)、繁重,

需要長時間等待才有收獲。中國人的吃苦耐勞是寫在基因里的,這一點也是世界對在外打拼的中國

人的印象,這背后無疑有千百年來吃苦耐勞生活歷練的影響。

③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是一部不同文化、不同族群融合的歷史,非常幸運的是,中國完成了這

一過程。相比而言,歐洲錯過了融合的最好時機。歷史上的中國統(tǒng)一局面遠多于分裂,這其中文化

發(fā)揮的作用至關重要。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無疑有許許多多的矛盾與沖突,最終都為文化包容所化

解。當代世界上許多地方還在為宗教矛盾相對立,中國早在上千年前就解決了這個問題。包容作為

一個優(yōu)秀的文化基因在這個分化對立嚴重的世界上顯得非常珍貴,設若這個世界多一些包容,何至

于有那么多的沖突,那么多的流血。

④中國人思考問題的習慣總是先整體而后局部,比如中國人對“戰(zhàn)略”一詞的定義,就認為它

是整體性、全局性的問題。而西方對“戰(zhàn)略”的定義就是如何去戰(zhàn)勝對手的、非戰(zhàn)術的策略。整體

性思維賦予我們在思考問題時有較好的宏觀把握能力,而在微觀、中觀上較為忽視。考察西方當代

社會科學,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在中層的理論方法方面做得非常好,很值得我們學習。整體性思維的根源

就是中國漫長的農(nóng)業(yè)生活史,農(nóng)業(yè)是一個自給自足的文化生態(tài)系統(tǒng),它取決于人與自然的和諧,人

類生產(chǎn)與自然節(jié)律一致,與動植物的習性一致,與人本身的需求一致,整體性是生存的保證。相比

而言,西方農(nóng)業(yè)不是自給自足的,谷物農(nóng)業(yè)與畜牧經(jīng)濟存在固有的矛盾,還需要通過遠距離貿(mào)易才

能滿足生活需要,由此更偏向?qū)古c外求。

⑤上萬年的農(nóng)業(yè)生活,強烈的家鄉(xiāng)、宗族觀念形成一個個關系密切的群體,不合群的人是難以

把基因傳遞下去的。也正因為合群,中國人也就成了世界上最難被同化的族群之一。文化是社會性

的存在,因為有社群存在,種族文化彼此區(qū)別,各有共性,各自發(fā)展。不過,隨著工商業(yè)的發(fā)展,

個人經(jīng)濟能力與地位的提高,個人的獨立性越來越強,再加上西方文化的影響,年輕一代合群性弱

了許多。

⑥羅素對中國社會的觀察有一種旁觀者的清明,他注意到一個我們幾乎忘記了的中國特性,那

就是雅致!琴棋書畫詩酒花,中國人的生活已經(jīng)為近萬年農(nóng)業(yè)社會的歷史所積淀的文化意義所滲透。

中國人可以欣賞素墻上梅花的陰影;可以在陰翳中沉醉于若有若無的畫像;寫詩追求典雅、精致、

含蓄、傳神;書法若是沒有上溯古代碑刻名帖,筆墨之間看不出聯(lián)系來,縱然工整也不會有人欣賞。

這也可以追溯到中國新石器時代先民對玉石的愛好上,玉的美就是含蓄的,含蓄也成了中國審美的

特征。如果不是中國文明綿延不絕,我想不可能有積淀深厚的文化意義,也就不可能有如此悠長的

回味。因為經(jīng)歷多了,中國文化不屑于那種沒有余地、赤裸裸的表述。

⑦中國文化的基因根源在此,向史前時代的追溯有助于我們理解中國文化的歷史與現(xiàn)實。過去

數(shù)千年中,大部分時候這些文化基因是有利的,近現(xiàn)代則飽受詬病。正當我們即將要將其拋棄的時

候,它似乎完成了調(diào)整,重新煥發(fā)出了生機,與當代社會的發(fā)展找到了契合點。

(選自《讀書》2020年第7期,有刪改)

3.第①段中加點詞“通約”在文中的含義是。(2分)

4,下列能夠根據(jù)文意做出的一項推斷是()。(3分)

A.地處溫帶是史前中國農(nóng)業(yè)起源的必要條件。

B.歐洲人由于不包容而錯失融合的最好時機。

C.因年輕一代的成長,傳統(tǒng)族群將逐漸解體。

D.部分史前的文化基因?qū)⑷谌霑r代不斷延續(xù)。

5.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項是()。(2分)

A.相比于農(nóng)民,狩獵者的基因里沒有寫入吃苦耐勞。

B.如果這個世界上都是中國人就不會有沖突和流血。

C.羅素是發(fā)現(xiàn)被中國人自己遺忘的詩性文化的第一人。

D.先祖?zhèn)兒茉缇瓦x擇了崇玉,玉也蘊含了中國的文化。

6,概述本文的寫作思路。(5分)

7,請根據(jù)本文的觀點,分析黃庭堅《登快閣》一詩所蘊含的中國文化基因。(4分)

癡兒了卻公家事,快閣東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

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

(二)閱讀下文,完成第8—11題。(16分)

山坡上的糖

毛云爾

①在冬天的山坡上,迎著嗚嗚作響的北風跑來跑去,最消耗體力,所以,跑著跑著,我

們的肚子開始咕咕叫起來,于是大家不約而同停下腳步,尋找可以吃的食物。結(jié)果,很讓人

失望,山坡上空空如也。

②如果是春天,在山坡上跑累了,肚子咕咕叫起來,我們會就地坐下來,一邊喘著粗氣,

使呼吸慢慢平緩,一邊伸手摘幾朵野花放進嘴里,這樣的話,饑餓感很快就消失了。這種野

花,紅色的花瓣仿佛放在紅色染料里染過一樣,特別鮮艷醒目。

③到了秋末,天氣漸漸變涼,大地上的草木由盛而衰,那些能吃的東西便開始退潮一樣,

從我們這些孩子的視野里消失了。這時,也正是大雁飛往南方的時候。這些個頭很大的鳥兒,

從我們頭頂上一撥接著一撥地飛過。它們飛得很低,可以看清楚它們張開的喙。是的,它們

張開著喙,不停地飛,這個樣子,像極了在山坡上奔跑的孩子。我們這些喜歡張開著嘴巴在

山坡上奔跑的孩子,在這方面具有深切的體驗。我們可以想象風如何從它們張開的喙里灌進

去,可以想象因為灌進去太多的風,大雁的肺部產(chǎn)生了隱隱的像游絲一樣的疼痛。當這些大

雁飛過了前面那些山峰,整個天空驟然沉寂下來。

④大雁遷徙的時候,是村子里的孩子最安靜的時候。我們坐在山坡上,仰著頭,我們的

目光以及小小的身體,隨著大雁緩慢地轉(zhuǎn)動。這時候,如果從遠處看,這些坐在山坡上的孩

子,仿佛一叢叢說不出名字的草木,被風吹拂著,不停地倒伏下去,繼而又抬起來,如此反

復?;蛟S是這些南飛的大雁吸引了我們太多的注意力,我們不再感到饑餓。偶爾,我們會從

屁股底下的草地上,扯幾片草葉子放進嘴里咀嚼。記憶里,似乎是在嚼過這種草葉子之后,

遼闊的秋天便被冬天取代了。

⑤冬天來了,我們這些喜歡奔跑的孩子,還是像過去那樣奔跑,我們從一面山坡跑向另

一面山坡,誰也不知道這樣的奔跑到底具有什么意義。村子里的大人們將我們打發(fā)到山坡上

去,他們揮舞著手說,去瘋跑吧,跑得越遠越好!因為只有我們這些愛吵鬧的孩子離開了他

們的視線,這些穩(wěn)重的大人才可以安下心來做一些事情。比如父親,可以拿起毛筆,在報紙

上作畫,重溫一個畫家的夢想。比如母親,她會利用稍縱即逝的冬日下午的時光,亡羊補牢

似的繼續(xù)做那些越冬的準備工作。不能不說這是皆大歡喜的事情,沒有了大人的呵斥,我們

的奔跑變得更加放肆,更加無拘無束?,F(xiàn)在想來,這樣的奔跑并不是無緣無故的。是的,我

們這樣跑來跑去,是因為我們小小的身體有一種神秘的欲望在蠢蠢欲動,在一刻不停地驅(qū)使

著我們。我們當時年紀還太小,還說不出這種欲望的名字,還描繪不出它那種毛茸茸的樣子。

直到這些奔跑的孩子有朝一日長大了,他們才驀然明白,他們身體中的這種欲望與飛翔有關,

他們的奔跑其實就是飛翔之前的助跑……

⑥然而,我們還尚未飛起來,我們的肚子卻已經(jīng)咕咕叫喚起來了。我們必須尋找一點裹

腹的食物吃下去,將囂張的饑餓挫敗,不然接下來,我們的奔跑將無以為繼??墒牵@是草

木衰敗的冬天啊,那些為我們提供花朵、提供葉子以及果實的草木全都枯萎了。就在我們失

望的時候,有一個孩子喊起來,我們可以吃草根啊。于是,我們開始手腳并用,刨開那些松

軟的沙土,餓極了的我們像牛一樣咀嚼著這些宛如鐵絲的茅草根。這些宛如鐵絲的茅草根,

這些白中泛黃儼然動物骨骼一樣的茅草根,竟然像一座小小的糖的倉庫。無疑,這些糖,是

這些茅草用來抵御這個漫長冬天的能量,是這些茅草積攢下來的從冬天慢慢走向春天所需的

糧食,可是現(xiàn)在,它們將這些糖無私奉獻給了這些奔跑著的孩子。

⑦在我的記憶里,從春天到冬天,我們這些孩子都在山坡上奔跑。我們的身體里,吃下

了許多草木的葉子,吃下了許多草木的花朵,吃下了許多草木的根,可是最終,我們都沒有

飛翔起來。我們不免有些沮喪。漸漸地,我們身體里奔跑的沖動消失了,飛翔的欲望像水土

流失一樣從身體里消逝了。就在這時候,我們發(fā)現(xiàn)自己竟然長大了。長大了的我們,往往對

這些草木視而不見。然而,這些記性很好的草木,還清楚地記得我們這些孩子在山坡上奔跑

的情景。它們看見我們從山坡上走過,看見我們匍匐在大地上,會發(fā)出一陣陣類似嘆息的喧

嘩聲。好像它們在愧疚不已,好像它們在責怪自己沒有為我們這些孩子提供足夠多的糖,才

導致我們最終沒有飛翔起來。

(選自《散文》2018年第7期,有刪改)

8.第③④段都寫了孩子們觀看大雁,但作者采用了兩種不同的視角,試分析這樣寫的作用。(4分)

9.賞析第⑥段的畫線句。(4分)

10.文章以“山坡上的糖”為題,有多層含義,請結(jié)合全文簡要分析。(3分)

11.評析本文的思想意義。(5分)

(三)閱讀下面作品,完成第12—14題。(8分)

秋夕宿石門館

唐?丘丹

暝從石門宿,搖落四巖空。

潭月漾山足,天河瀉澗中。

杉松寒似雨,猿鳥夕驚風。

獨臥不成寐,蒼然想謝公。

12.第一聯(lián)中扣詩題中“夕”字的字詞是.(1分)

13.以下評價適用于本詩的一項是()。(2分)

A,沖淡平和B.幽冷峭潔C,剛健灑脫D.深沉含蓄

14.本詩二三聯(lián)寫景很有特色,請加以賞析。(5分)

(四)閱讀下文,完成第15—20題。(17分)

①桓彝,字茂倫,譙國龍亢人。彝少孤貧,雖簞瓢,處之晏如。少與庾亮深交,赴齊王冏義,

拜騎都尉。尋辟丞相中兵屬,累遷尚書吏部郎,名顯朝廷。

②于時王敦擅權,嫌忌士望,彝以疾去不。嘗過輿縣,縣宰徐寧字安期,通朗博涉,彝遇之,

欣然停留累日,結(jié)交而別。先是庾亮每屬彝覓一佳吏部及至都謂亮曰:“為卿得一吏部矣?!绷羻?/p>

所在,彝日:“人所應有而不必有,人所應無而不必無。徐寧真海岱清士?!雹僖驗閿⒅?,竟歷顯職。

③蘇峻之亂也,彝糾合義眾,欲赴朝廷。其長史裨惠以郡兵寡弱,山人易擾,可案甲以須后舉。

彝厲色曰:"‘夫見無禮于其君者,若鷹鸚之逐鳥雀②今社稷危逼,義無晏安?!蹦饲矊④娛饩b討

賊別帥于蕪湖,破之。會朝廷遣將軍司馬流為賊所破,遂長驅(qū)徑進。彝以郡無堅城,遂退據(jù)廣德。

④尋王師敗績,彝聞而慷慨流涕,進屯涇縣。時州郡多遣使降峻,裨惠又勸彝偽與通和,以紓

交至之禍。彝日:"吾受國厚恩,義在致死,焉能忍垢蒙辱與丑逆通問!如其不濟,此則命也。”

遣將軍俞縱守蘭石。峻遣將韓晃攻之??v將敗,左右勸縱退軍??v曰:"吾受桓侯厚恩,本以死報,

吾之不可負桓侯,猶桓侯之不負國也?!彼炝?zhàn)而死?;我蜻M軍攻彝。彝固守經(jīng)年,勢孤力屈。賊

日:"彝若降者,當待以優(yōu)禮。”將士多勸彝偽降,更思后舉。彝不從,辭氣壯烈,志節(jié)不撓。城

陷,為晃所害,年五十三。

⑤時賊尚未平,諸子并流迸,宣城人紀世和率義故葬之。

注:①海岱清士:海內(nèi)清正廉潔的人。②語出《左傳?文公十八年》。鷹與鶉:比喻忠勇的人。

節(jié)選自《晉書?列傳第四十四》

15.解釋下面加點的字。(2分)

(1)于時王敦理權()(2)以紗交至之禍()

16.下列對加點字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2分)

(1)尋辟丞相中兵屬()

A.尋找B.不久C.繼續(xù)D.謀求

(2)因為黎之()

A.依次序排列B.敘述,述說C.記述,著述D.按功提升

17.翻譯第④段畫線的句子。(5分)

吾受國厚恩,義在致死,焉能忍垢蒙辱與丑逆通問!如其不濟,此則命也。

18用V"為第②段畫線句斷句。(3分)

先是庾亮每屬彝覓一佳吏部及至都亮曰

19.簡析第③段桓彝引用《左傳》中語句的用意。(2分)

20.結(jié)合具體事例,分析作者是怎樣刻畫桓彝這一人物形象的。(3分)

(五)閱讀下文,完成第21—25題。(13分)

蘭溪縣靈隱寺東峰新亭記

唐?馮宿

①東陽實會稽西部之郡,蘭溪實東陽西鄱之邑。歲在戊寞,天官署洪君少卿以為之宰。君之始

至,||用信待物,用勤集事,信,故人阜,勤,故公濟,未期月而其政成。后三年夏六月,余

過其邑,洪君導余以邑之勝賞,于是有東峰亭之游。

②背城之,半里而近,初屆佛剎,剎之上方而亭在焉。松門蓋空,石道如帶,足倦累息,然后

造夫極焉。向之池隍館宇之多,旗亭闌闌之喧,途道往來之眾,薄書鞅掌之繁,顧步之余,忽焉如

失。但山風颼颼,嶺云峨峨,飛軒憑虛,洞壑在下。向背珠狀,昏明異色。指遙青而點黛者問之,

則日某山某巖,某林某壁。指遠白而戔練者問之,則日某洲某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