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實驗學題庫:炎癥_第1頁
病理實驗學題庫:炎癥_第2頁
病理實驗學題庫:炎癥_第3頁
病理實驗學題庫:炎癥_第4頁
病理實驗學題庫:炎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4學習要求一、掌握炎癥、滲出、滲出液、炎性水腫、炎性積液、趨化作用、炎性潰瘍、竇道、瘺管、菌血癥、毒血癥、敗血癥、膿毒敗血癥的概念;掌握炎癥基本病理變化;掌握增生的概念、原因、增生的成份、意義。二、熟悉滲出物的作用;白細胞的滲出和作用;吞噬作用的概念、細胞種類、吞噬過程及意義;炎癥介質的概念、類型及作用;急性炎癥、慢性炎癥的特點;炎癥的結局;炎癥的組織學類型,各型特點、部位、舉例及結局。三、了解炎癥的局部表現(xiàn)和全身反應;引起發(fā)熱的化學物質的類型、發(fā)熱機制及意義;血液動力學改變順序;血管壁通透性增高的機理。第一部分試題選擇題:A型題:1、炎癥的概念下列哪項更符合:DA、是致炎因子引起的血管反應B、是組織對損傷的防御反應C、是具有血管系統(tǒng)的活體組織的損傷反應D、是具有血管系統(tǒng)的活體組織的對損傷因子的防御反應E、是機體血管系統(tǒng)對致炎因子所產生的反應2、下列哪項是正確的:CA、炎癥反應均對機體有利B、任何有機體均可發(fā)生炎癥C、炎癥是一種防御反應D、損傷必然導致炎癥E、炎癥是活體組織的損傷反應3、滲出的最早期的血流動力學改變:AA.小動脈短暫痙攣,血流減少B.小靜脈擴張,血流變慢C.血管壁通透性增加D.毛細血管擴張,血流淤滯E.小動脈擴張,血流加快4、炎癥時,下列哪種血管改變最早發(fā)生:EA.靜脈性充血B.動脈性充血C.血流停滯D.血栓形成E.局部貧血5、引起富含蛋白質的液體滲出的最主要機制為:EA.組織膠體滲透壓降低B.組織流體靜力壓升高C.血管膠體滲透壓升高D.血管流體靜力壓降低E.血管壁通透性升高6、炎癥局部的基本病變是:BA.變性,壞死,增生B.變質,滲出,增生C.炎癥介質的釋放D.血管變化及滲出物形成E.局部物質代謝紊亂7、炎癥最主要的特征是:EA.血管擴張B.紅細胞漏出C.血漿滲出D.纖維素滲出E.白細胞滲出8、最有防御意義的炎癥改變是:AA.白細胞滲出B.分解代謝亢進C.局部酸中毒D.分子濃度增高E.炎癥介質形成9、速發(fā)性短暫反應時血管壁通透性增高的機制是:AA.細靜脈內皮細胞收縮B.細動脈內皮損傷C.基膜降解D.內皮細胞胞飲作用增強E.以上都不是10、最常見的致炎因子為:AA.生物性因子B.免疫反應C.物理性因子D.化學性因子E.機械性因子11、炎癥過程中不利于機體的損害性反應有:DA.充血、滲出B.代謝增強C.發(fā)熱D.血流停滯E.外周血白細胞增高12、下列哪項不屬于炎癥的防御反應?EA.代謝增強B.外周血白細胞增高C.充血、滲出D.發(fā)熱E.器官、組織的功能障礙13、下列哪項不屬于炎癥灶內代謝變化:EA.分解代謝增高B.膠體滲透壓增高C.晶體滲透壓增高D.耗氧量增高E.堿中毒14、細胞因子主要由哪些細胞產生:A淋巴細胞和單核巨噬細胞中性粒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肥大細胞和血小板D.中性粒細胞和單核巨噬細胞E.肥大細胞和嗜堿性粒細胞15、下列哪項不屬于體液中的炎癥介質?BA.緩激肽B.血管活性胺C.過敏毒素D.纖維蛋白E.纖維蛋白降解產物16、炎性水腫滲出液位于:DA.關節(jié)腔B.胸膜腔C.腹膜腔D.組織間隙E.心包腔17、下列哪項屬于內皮細胞收縮引起的血管壁通透性增加:BA.X射線B.蕁麻疹C.燒傷D.化膿感染E.某些細菌毒素18、最常見的外源性化學趨化因子是:EA.C5aB.白細胞三烯C.白細胞介素-8D.一氧化氮E.細菌產物19、下列哪項關于炎癥的敘述是正確的:EA.慢性炎癥均由急性炎癥轉變而來B.炎癥反應均對機體有利C.炎癥時組織增大為增生所致D.炎癥滲出均會引起組織腫脹E.增生是機體的抗損傷的反應20、炎癥介質組胺引起血管壁通透性增高是通過:BA.使血管內皮損傷B.引起細靜脈血管內皮細胞收縮C.引起細動脈血管內皮細胞收縮D.使血管內皮細胞吞飲作用增強E.促使血管內皮細胞的基底膜降解21、炎癥介質補體增強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的機理:CA.可引起細菌的通透性改變B.可促進血管的擴張、通透性增加C.吞噬細胞表面有C3b受體D.能促進花生四烯酸的代謝產物形成E.C5a有趨化作用22、下列哪項關于纖維素性炎癥的敘述是正確的:BA.當出現(xiàn)機化時便引起纖維素性的粘連B.其好發(fā)部位是漿膜、粘膜和肺C.肺的纖維素性炎常引起肺泡壁的破壞D.假膜常與腸粘膜連接緊密,不易脫落E.假膜組成為纖維素、間皮細胞、白細胞和細菌23、假膜性炎是指:EA.皮膚的纖維素性炎B.皮膚的化膿性炎C.漿膜的纖維素性炎D.漿膜的化膿性炎E.粘膜的纖維素性炎24、補體中最重要的炎癥介質為:BA.C1qB.C3和C5C.C4D.C567E.C5-925、既能引起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又具有趨化作用的炎癥介質是:BA.組胺B.花生四烯酸代謝產物C.活性氧代謝產物D.緩激肽E.細菌代謝產物26、假膜性炎發(fā)展可引起:CA.假膜壞死發(fā)生穿孔B.假膜溶解液化形成膿腫C.假膜脫落形成潰瘍D.細胞增生形成肉芽腫E.假膜機化發(fā)生粘連27、下列哪一種疾病的病變是以變質性炎為主?CA.卡他性闌尾炎B.胸膜炎C.病毒性肝炎D.大葉性肺炎E.蜂窩織炎28、膿腫最常見的致病菌是:DA.溶血性鏈球菌B.綠膿桿菌C.白色葡萄球菌D.金黃色葡萄球菌E.草綠色鏈球菌29、某些化學物質吸引中性白細胞向著化學物質所在部位定向移動的現(xiàn)象稱為:DA.白細胞游出B.白細胞滲出C.白細胞吞噬D.趨化作用E.白細胞粘著30、急性炎癥灶內與組織損傷無直接關系的是:CA.病原體B.釋放的炎癥介質C.微循環(huán)中的紅細胞D.血管反應E.滲出的白細胞31、激活的單核巨噬細胞的主要作用是:EA.具有特異性免疫功能B.形成漿細胞C.釋放血管活性胺D.吞噬抗原抗體復合物E.吞噬殺傷病原微生物32、吞噬作用最為活躍的炎癥細胞是:DA.淋巴細胞B.嗜酸性白細胞C.漿細胞D.嗜中性白細胞E.肥大細胞33、過敏性鼻炎的炎癥灶中主要出現(xiàn)哪種炎癥細胞?BA.淋巴細胞B.嗜酸性白細胞C.巨噬細胞D.中性白細胞E.漿細胞34、病毒感染的炎癥灶中主要出現(xiàn)哪種炎癥細胞?EA.嗜酸性細胞B.中性白細胞C.巨噬細胞D.漿細胞E.淋巴細胞35、炎癥介質的主要作用是使:DA.局部氫離子濃度增高B.組織分解代謝增強C.組織間液滲透壓增高D.血管壁通透性增加E.細胞酶系統(tǒng)障礙36、肉芽腫性炎中的主要炎癥細胞是:AA.巨噬細胞B.中性白細胞C.嗜酸性細胞D.肉芽組織中的成纖維細胞E.淋巴細胞及漿細胞37、肉芽腫指:DA.結締組織增生而形成境界清楚的結節(jié)狀病灶B.淋巴、網狀組織增生形成的結節(jié)狀病灶C.多核巨細胞形成的結節(jié)狀病灶D.巨細胞及其演化細胞呈局部浸潤和增生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結節(jié)狀病灶E.粘膜上皮,腺體和結締組織增生并向粘膜表面突出的蒂狀腫物38、在化膿性炎中,壞死組織的液化、分解是由于下列哪一類細胞的存在所致:AA.已變性壞死的中性白細胞B.發(fā)炎時形成的巨噬細胞C.浸潤的嗜酸性白細胞D.發(fā)炎部位壞死的組織細胞E.浸潤的漿細胞39、卡他性炎一般是指發(fā)生在:CA.皮膚的急性炎癥B.皮膚的慢性炎癥C.粘膜的滲出性炎癥D.粘膜的變質性炎癥E.粘膜的慢性炎癥40、下列哪一種炎癥,紅、腫、熱、痛、功能障礙五大癥狀都表現(xiàn)得比較明顯:BA.各種類型的炎癥B.體表的急性炎癥C.體表的慢性炎癥D.內臟的急性炎癥E.粘膜的急性炎癥41、持續(xù)高熱易發(fā)生變性的臟器主要是:EA.心、肝、胃B.心、脾、胃C.胃、肝、脾D.肝、脾、心E.心、肝、腎42、高熱時實質臟器可發(fā)生:DA.梗死B.壞疽C.凋亡D.變性E.萎縮43、急性炎癥引起局部腫脹的主要因素是:AA.充血及滲出B.局部分子濃度升高C.組織細胞增生D.炎癥介質的形成E.組織細胞變性、壞死44、炎癥局部疼痛的主要原因是:EA.細胞增生壓迫神經末梢B.局部組織變性及壞死C.局部充血及血流量增多D.組織分解代謝增強E.滲出物壓迫及炎癥介質刺激45、巨噬細胞吞噬病原體后對機體有害的表現(xiàn)為:AA.細胞攜帶病原體移動B.將病原體消化C.變?yōu)槎嗪司藜毎鸇.變?yōu)轭惿掀ぜ毎鸈.傳遞抗原信息46、出血性炎的出血的主要原因是:BA.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B.血管壁損傷嚴重C.組織缺血缺氧D.組織內膠滲壓增高E.血漿膠滲壓增高47、以中性白細胞滲出為主的炎癥一般可形成E:A.假膜性炎B.漿液性炎C.出血性炎D.卡他性炎E.化膿性炎48、慢性炎癥病灶內浸潤的炎性細胞主要為:AA.單核和淋巴細胞B.中性和漿細胞C.酸性和堿性白細胞D.淋巴和酸性白細胞E.中性和酸性白細胞49、炎癥時血液中的白細胞進入組織的現(xiàn)象稱為:EA.白細胞邊集B.化學趨向性C.白細胞粘著D.白細胞吞噬E.炎癥細胞滲出50、炎癥時白細胞定向移動的主要原因是:CA.白細胞的阿米巴樣運動B.軸流消失C.化學刺激物D.血管的通透性增高E.血管內壓升高51、炎癥灶中壞死組織的崩解可導致:CA.堿性代謝產物增多B.酸性代謝產物減少C.組織內滲透壓升高D.組織內滲透壓降低E.血管內滲透壓升高52、變質性炎癥中除下列那種物質,均是變質的細胞所釋放的:BA.激肽類B.維生素C.5-羥色胺D.酸性水解酶E.組胺53、下列哪種變化最能促使血液成份滲出?EA.組織變質崩解B.內皮細胞腫脹C.小動脈擴張,血流加快D.小動脈短暫痙攣,血流減少E.小靜脈,毛細血管淤血,血流緩慢54、滲出液對機體的有利因素除外下列哪項:AA.纖維素的形成有利于機化B.纖維素的形成限制細菌蔓延C.帶來各種抗體,補體及殺菌物質D.稀釋毒素或有害刺激物E.纖維素的形成有利于修補和白細胞的吞噬作用55、炎癥引起較大范圍的組織缺損,修復時主要通過什么方式進行?AA.肉芽組織增生填補B.周圍組織增生、肥大C.巨噬細胞增生D.缺損周圍收縮E.缺損的原組織細胞分裂繁殖B型題:問題1~5A.可加重組織損傷B.可起調理素的作用C.可使炎癥局限D.可清除致炎因子E.可稀釋毒素1、血漿滲出2、C3b滲出3、纖維蛋白滲出4、白細胞滲出5、溶酶體酶的溢出問題6~8常引起器官功能障礙B.炎癥反應的最常見的原因C.炎癥最具有特征性的變化D.炎癥反應的中心環(huán)節(jié)E.急性炎癥早期的標志6、血管反應是7、炎癥滲出是8、生物性因子是問題9~15A.變質性炎B.漿液性炎C.纖維素性炎D.增生性炎E.蜂窩織炎9、急性化膿性闌尾炎為10、病毒性肝炎為11、干性結核性胸膜炎為12、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時常為13、白喉和細菌性痢疾為14、皮膚二度燒傷出現(xiàn)的水泡為15、結核性肉芽組織為問題16~20A.對中性粒細胞有趨化作用B.對嗜酸粒細胞有趨化作用C.對嗜堿粒細胞有趨化作用D.對單核細胞有趨化作用E.對肥大細胞有趨化作用16、組胺17、IL-818、纖維蛋白降解產物19、葡萄球菌20、傷寒桿菌問題21~24A.急性細菌性痢疾初期B.阿米巴痢疾C.結核球D.腸傷寒E.流行性腦膜炎21、變質性炎22、急性卡他性炎23、急性增生性炎24、慢性增生性炎問題25~28A.多核巨細胞B.淋巴細胞C.中性白細胞D.嗜酸性白細胞E.單核細胞25、寄生蟲感染和變態(tài)反應性炎時增多的細胞多為26、當體內有較大的異物,如:外科縫線,蟲卵等,則可出現(xiàn)27、結核,麻風等疾病時浸潤的細胞常有28、急性炎癥或急性化膿性炎癥浸潤的細胞多為問題29~32A.中性白細胞B.肝細胞C.呼吸道的上皮細胞D.淋巴細胞E.單核細胞29、具有排除機能的是30、具有免疫活性作用的是31、具有解毒功能的是32、具有參入肉芽腫形成的功能的是問題33~37A.腳部感染引起腹股溝淋巴結腫大B.病人無全身中毒癥狀,血培養(yǎng)陽性C.病人有全身中毒癥狀,血培養(yǎng)陰性D.病人有全身中毒癥狀,血培養(yǎng)陽性E.病人有全身中毒癥狀,伴全身多發(fā)性小膿腫33、毒血癥34、菌血癥35、敗血癥36、膿毒敗血癥37、淋巴管擴散問題38~42A.深部膿腫向體表或空腔臟器穿破B.皮膚或粘膜的化膿性炎破潰C.深部膿腫通過自然管道排出D.鏈激酶與透明質酸酶E.血漿凝固酶38、與空洞的形成有關39、與潰瘍的形成有關40、與膿腫的形成有關41、與竇道和瘺管的形成有關42、與蜂窩織炎的形成有關C型題:問題1~2A.多核巨細胞B.膿細胞C.兩者均可D.兩者均不可1、巨噬細胞可轉化為2、變性壞死后中性白細胞可轉化為問題3~5A.有趨化作用B.引起疼痛C.兩者均可D.兩者均否3、激肽釋放酶4、NO5、神經肽6、前列腺素問題6~9A.Ⅲ型變態(tài)反應B.Ⅳ型變態(tài)反應C.兩者均可D.兩者均否7、循環(huán)中的免疫復合物沉積的腎小球炎8、淋巴性甲狀腺炎9、結核問題10~12A.損傷過程B.抗損傷過程C.兩者均可D.兩者均否10、變質11、滲出12、增生問題13~16A.細胞源性炎癥介質B.體液源性炎癥介質C.兩者均可D.兩者均否13、細菌及產物14、組胺15、補體16、緩激肽問題17~20A.趨化中性粒細胞B.趨化單核細胞C.兩者均可D.兩者均否17、中性粒細胞溶酶體成份18、白細胞三烯19、組胺20、前列腺素問題21~24A.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加B.趨化作用C.兩者均可D.兩者均否21、C5a22、緩激肽23、氧自由基24、細菌產物問題25~26A.神經源性因素B.體液源性因素C.兩者均可D.兩者均否25、細動脈短暫收縮26、血管擴張、血流加速問題27~30A.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與內皮細胞收縮有關B.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與內皮細胞損傷有關C.兩者均可D.兩者均否27、炎癥灶內新生毛細血管28、組胺作用29、燒傷30、X射線問題31~34A.有利于消滅病原體B.有利于限制病原體的活動C.兩者均可D.兩者均否31、纖維蛋白32、補體33、淋巴細胞34、白蛋白問題35~36A.血管內流體靜壓升高B.血管壁通透性增加C.兩者均可D.兩者均否35、滲出液形成36、漏出液形成問題37~38A.可發(fā)生漿液性炎B.可發(fā)生膿性卡他C.兩者均可D.兩者均否37、胸膜38、支氣管問題39~40A.鏡下可見大量成纖維細胞和內皮細胞B.鏡下可見大量巨噬細胞C.兩者均可D.兩者均否39、肉芽組織40、肉芽腫X型題:1、下列哪些屬于變態(tài)反應性炎癥?A.慢性淺表性胃炎B.肺膿腫C.腎小球腎炎D.急性肝炎E.風濕性心臟病2、炎癥滲出的防御性作用可表現(xiàn)為:A.限制炎癥蔓延B.使組織得以修復C.稀釋毒素D.消滅致炎因子E.清除壞死組織3、下列哪些屬于滲出性炎癥?A.炎性水腫B.Ⅱ度燙傷C.結核球D.腹膜炎E.腸息肉4、下列哪些屬于化膿性炎癥?A.蜂窩織炎B.肝炎C.結核D.扁桃體炎E.腦膿腫5、下列哪些屬于纖維素性炎癥?A.絨毛心B.白喉C.結核D.扁桃體炎E.菌痢6、炎癥增生性變化包括:A.上皮增生B.毛細血管增生C.腺體增生D.巨噬細胞增生E.纖維組織增生7、下列哪些屬于炎癥時的全身反應?A.白細胞明顯增高B.關節(jié)腫脹C.發(fā)燒D.發(fā)炎組織變紅E.以上都屬于8、急性炎癥血流動力學改變包括:A.血管短暫收縮B.血管擴張、血流加速C.血管壁通透性升高D.白細胞邊集E.白細胞趨化9、血管壁通透性增加的機理:A.內皮細胞收縮B.直接損傷內皮C.新生毛細血管高通透性D.白細胞附壁E.白細胞介導的內皮損傷10、血管壁通透性增加的類型:A.速發(fā)短暫反應B.速發(fā)持續(xù)反應C.遲發(fā)短暫反應D.遲發(fā)持續(xù)反應E.以上都屬于11、纖維蛋白性炎常發(fā)生于:A.漿膜B.肺C.肝D.脾E.粘膜12、巨噬細胞的作用有:A.傳遞抗原信息B.引起組織水腫C.導致組織損傷D.形成多核巨細胞E.吞噬原蟲及異物13、血管活性胺是指哪些物質?A.組胺B.磺胺C.5-羥色胺D.亞硝胺E.谷氨酰胺14、炎癥時局部溫度增高是因為:A.小動脈擴張充血B.小靜脈擴張淤血C.血流加快D.組織合成代謝增加E.炎性滲出物的形成15、能釋放血管活性胺的細胞有:A.中性粒細胞B.嗜酸粒細胞C.嗜堿性粒細胞D.肥大細胞E.單核巨噬細胞16、花生四烯酸代謝產物有:A.氧自由基B.白細胞介素C.白細胞三烯D.內源性致熱源E.前列腺素17、白細胞滲出過程包括:A.邊集B.游出C.趨化D.識別E.殺傷與降解18、下列哪些屬于炎癥的防御反應?A.血漿滲出B.白細胞滲出C.纖維蛋白原滲出D.細胞變質E.增生19、下列哪些因素與纖維素性炎癥的預后有關?A.血漿滲出的量B.中性白細胞滲出的量C.纖維蛋白原滲出的量D.組織中抗胰蛋白酶的含量E.纖維素的機化程度20、白細胞發(fā)生吞噬反應的意義:A.部分引起隱性感染B.消滅病原體C.清除壞死組織D.清除異物E.以上均不屬于21、下列哪些屬于竇道和瘺管的描述:A.皮膚和粘膜的化膿性炎癥所引起B(yǎng).深部組織的膿腫向體表或自然管道穿破的結果C.內臟的膿腫也可形成竇道和瘺管D.惡性腫瘤也可形成竇道和瘺管E.是壞死組織分離排除的表現(xiàn)之一22、下列哪些屬于出血性炎癥的敘述?A.常與其它炎癥同時存在B.常見于流行性出血熱、鉤體病和細菌性痢疾C.常表明炎癥局部血管有嚴重損害D.炎癥灶內常見大量紅細胞滲出E.出血性炎癥可與其他炎癥同時存在23、關于炎癥細胞的敘述下列哪些是正確的?A.中性粒細胞的滲出只見于炎癥早期B.中性粒細胞浸潤通常是急性炎癥的標志C.慢性炎癥細胞主要是淋巴細胞、漿細胞和巨噬細胞D.淋巴細胞并非只出現(xiàn)在慢性炎癥E.中性粒細胞滲出停止意味著炎癥消除24、關于滲出性炎下列哪些敘述不正確?A.可以有較明顯的變質性病變B亦可見到明顯增生性病變C.多見于炎癥早期及急性炎癥D.慢性炎癥常見E.血管通透性可不增高25、關于炎癥轉為慢性的敘述,下列哪些不正確?A.致炎因子未能在短時間內清除B.致炎因子毒力太強,組織損傷嚴重C.對自身組織產生免疫反應D.炎癥局部滲出太少E.長期暴露在毒性因子的環(huán)境中26、下列哪些關于敗血癥的敘述是正確的?A.病人的血液中可查到細菌B.病人的皮膚和粘膜有多發(fā)性出血點C.病人出現(xiàn)全身的中毒癥狀和病理變化D.為毒力強的細菌、病毒入血后并大量繁殖引起E.病人的脾臟、淋巴結腫大27、下列哪些原因引起慢性炎癥灶內的巨噬細胞積聚?A.有慢性的間葉細胞向巨噬細胞分化B.局部的巨噬細胞壽命長并長期留駐C.單核巨噬細胞持續(xù)滲出D.局部巨噬細胞分裂增生E.局部巨噬細胞被多種因素激活28、下列哪些疾病的病變屬于感染性肉芽腫?A.霍奇金病B.風濕小結C.矽肺結節(jié)D.結核結節(jié)E.瘤型麻風29、能激活單核巨噬細胞系統(tǒng)的因子有:A.IFN-rB.TGF-βC.細菌毒素D.IL-8E.纖維粘連蛋白30、下列哪些因素參與肉芽腫的形成?A.大量抗原-抗體復合物的形成B.某些不能被消化的異物存在C.某些不能被消化的細菌感染D.某些不能被消化的寄生蟲感染E.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的存在填空:1、具有系統(tǒng)的組織對的反應稱為炎癥。2、引起炎癥的原因有、、、、等。3、炎癥的基本病理變化包括、、。4、炎癥局部組織發(fā)生的、稱為變質。5、炎癥局部組織血管內的和通過進入、、和的過程叫滲出。6、滲出液的特點:蛋白質含量、細胞成分,因此比重、凝固。7、炎性水腫指滲出液位于,炎性積液指滲出液位于。8、炎癥局部增生的細胞包括和。9、炎癥以局部組織反應為主,局部臨床特征包括、、、和。10、炎癥常見的全身反應有、。11、不同炎癥白細胞增多不同:急性化膿性炎增多,慢性非化膿性炎增多,過敏、寄生蟲增多,傷寒、病毒感染降低。12、組織損傷后,很快發(fā)生血流動力學改變,其順序為:,,。13、血管通透性增高的機理,,。14、血管通透性增高的類型,,。15、滲出物的防御作用有,,,。16、纖維素滲出過多可造成和,及。17、白細胞滲出過程、、和。18、游出的白細胞在炎癥灶局部發(fā)揮作用和參與反應,并可引起。19、吞噬細胞的種類,。20、吞噬過程包括、、。21、炎癥介質的類型,。22、漿液性炎為以滲出為主的炎癥,好發(fā)于、、。23、纖維素性炎為以滲出為主的炎癥,好發(fā)于、、。24、化膿性炎為以大量滲出,伴有不同程度的組織和形成為特點。25、化膿性炎癥分為三類:,,。26、表面化膿是發(fā)生在或組織的化膿性炎。27、蜂窩織炎常發(fā)生于,,等處。28、炎性息肉增生的成分為,,。29、化膿性炎癥結局,,,。30、炎癥的結局,,。31、血道擴散可引起,,,。名詞解釋1、炎癥2、變質3、滲出4、滲出液5、炎性水腫6、炎性積液7、增生8、急性炎癥9、白細胞邊集10、白細胞粘著11、趨化作用12、趨化因子13、調理素14、炎癥介質15、漿液性炎16、纖維素性炎17、化膿性炎18、膿液19、膿球20、表面化膿21、積膿22、蜂窩織炎23、癤24、癰25、炎性潰瘍26、竇道27、瘺管28、完全痊愈29、不完全痊愈30、菌血癥31、毒血癥32、敗血癥33、膿毒敗血癥34、慢性炎癥35、肉芽腫性炎36、出血性炎答題:(一)簡述題1、滲出物的作用2、白細胞的滲出3、白細胞在局部的作用4、漿液性炎的特點、部位、舉例及結局5、纖維素性炎特點、部位、舉例及結局6、慢性炎癥的基本病理變化及結局(二)論述題1、炎癥的致病原因2、炎癥的局部表現(xiàn)和全身反應3、滲出包括哪些變化4、吞噬過程及意義5、炎癥介質類型及作用6、化膿性炎概念及各類型的病理變化7、炎癥的結局8、慢性肉芽腫性炎概念、病因及結構標準答案第一部分:A型題:1.D2.C3.A4.E5.E6.B7.E8.A9.A10.A11.D12.E13.E14.A15.B16.D17.B18.E19.E20.B21.C22.B23.E24.B25.B26.C27.C28.D29.D30.C31.E32.D33.B34.E35.D36.A37.D38.A39.C40.B41.E42.D43.A44.E45.A46.B47.E48.A49.E50.C51.C52.B53.E54.A55.AB型題:1.E2.B3.C4.D5.A6.D7.C8.B9.E10.A11.D12.E13.C14.B15.D16.B17.A18.D19.A20.D21.B22.A23.D24.C25.D26.A27.E28.C29.C30.D31.B32.E33.C34.B35.D36.E37.A38.C39.B40.E41.A42.DC型題:1.A2.B3.C4.D5.B6.B7.A8.D9.B10.A11.C12.B13.D14.A15.B16.B17.B18.C19.D20.D21.C22.A23.D24.B25.C26.C27.D28.A29.B30.B31.C32.A33.A34.D35.C36.C37.A38.C39.A40.CX型題:1.CDE2.ACDE3.ABD4.ADE5.ABE6.ABCDE7.AC8.AB9.ABCE10.ABD11.ABE12.ACDE13.AC14.AC15.CD16.CE17.ABC18.ABCE19.BCDE20.ABCD21.BDE22.ACE23.BCD24.BE25.ABD26.ABCE27.AE28.BDE29.ACE30.BCDE填空:1、血管,活體,損傷2、物理性因子,化學性因子,生物性因子,壞死組織,變態(tài)反應或異常免疫反應3、變質,滲出,增生4、變性,壞死5、液體,細胞成分;血管壁,組織間隙,體腔,粘膜表面,體表6、高,多,高,易7、組織間隙,漿膜腔8、實質細胞,間質細胞9、紅,腫,熱,痛和功能障礙10、發(fā)熱,末梢白細胞計數(shù)增加11、中性粒細胞,單核細胞、淋巴細胞,嗜酸性白細胞,淋巴細胞12、細動脈短暫收縮,血管擴張和血流加速,血流速度減慢13、內皮細胞收縮,內皮細胞損傷,新生毛細血管壁的高通透性14、速發(fā)短暫反應,速發(fā)持續(xù)反應,遲發(fā)持續(xù)反應15、稀釋毒素,帶來營養(yǎng)、帶走代謝產物,含補體、抗體消滅病原微生物,含纖維蛋白使病灶局限16、壓迫和阻塞,機化粘連17、邊集,粘著,游出,趨化作用18、吞噬,免疫,組織損傷19、中性白細胞,單核細胞20、識別和粘著,吞入,殺傷和降解21、細胞釋放的,體液產生的22、漿液;疏松結締組織,粘膜,漿膜23、纖維素;粘膜,漿膜,肺24、中性粒細胞;壞死,膿液25、表面化膿和積膿,蜂窩織炎,膿腫26、粘膜,漿膜27、皮膚,肌肉,闌尾28、局部粘膜上皮,腺體,肉芽組織29、吸收愈合,炎性潰瘍,竇道,瘺管30、痊愈,遷延為慢性,蔓延擴散31、菌血癥,毒血癥,敗血癥,膿毒敗血癥名詞解釋:1、炎癥:具有血管系統(tǒng)的活體組織對損傷因子所發(fā)生的防御反應為炎癥。2、變質:炎癥局部組織發(fā)生的變性、壞死稱為變質。包括:水樣變性、脂肪變性,凝固性壞死、液化壞死、固縮壞死等,變質并非炎癥特有。3、滲出:炎癥局部組織血管內的液體和細胞成分通過血管壁進入組織間質、體腔,粘膜表面和體表的過程叫滲出。以血管反應為中心的滲出病變是炎癥的重要標志,滲出具有重要的防御意義。4、滲出液:炎癥時滲出的液體叫滲出液。5、炎性水腫:炎癥時滲出液位于組織間隙。6、炎性積液:炎癥時滲出液位于漿膜腔(心包腔、腹膜腔、胸膜腔)。7、增生:在致炎因子、組織崩解產物或某些理化因子的刺激下,炎癥局部的實質細胞和間質細胞增生。8、急性炎癥:持續(xù)時間短,病程一般不超過一個月,局部以變質、滲出為主,滲出細胞主要為中性粒細胞,增生變化不明顯。9、白細胞邊集:隨著血管擴張、血管通透性升高和血流減慢甚至停滯,造成白細胞離開血管中心的軸流,到達血管壁的邊緣部稱白細胞邊集。10、白細胞粘著:白細胞邊集后,大量白細胞較牢固地附著在內皮細胞表面。11、趨化作用:指白細胞向著化學刺激所在部位作單一定向的移動,叫做趨化作用。12、趨化因子:化學刺激物叫做趨化因子,如:細菌、病毒、組織崩解產物、炎癥介質均為趨化因子。13、調理素:存在于血清中的能增強吞噬細胞吞噬作用的蛋白質,主要為IgG和C3b。14、炎癥介質:炎癥介質指炎癥過程中由細胞釋放或來自血漿的參與或引起炎癥反應的化學介質。15、漿液性炎:以漿液滲出為特征,滲出物以血漿成分為主,內含少量白細胞和纖維素;發(fā)生于疏松結締組織(水腫)、粘膜、漿膜(積液)。16、纖維素性炎:以纖維蛋白滲出為主,繼而形成纖維素。纖維素為紅染條索呈網狀,大量纖維素片狀紅染,?;煊兄行粤<毎蛪乃兰毎槠:冒l(fā)于粘膜(喉頭、腸粘膜)、漿膜(胸膜、腹膜、心包膜)、肺。17、化膿性炎:以噬中性粒細胞滲出為主,伴有不同程度的組織壞死和膿液形成。18、膿液:液化壞死組織、膿細胞(膿球)、細菌組成。19、膿球:變性、壞死過程中的中性粒細胞(膿液中變性壞死的中性粒細胞)。20、表面化膿:粘膜或漿膜的化膿性炎,深部組織無明顯中性粒細胞浸潤。如:化膿性支氣管炎、化膿性腦膜炎。21、積膿:漿膜腔或內臟空腔的被復粘膜化膿。如:胸腔積膿、膽囊積膿。22、蜂窩織炎,疏松組織中大量中性粒細胞彌漫性浸潤。好發(fā)于皮膚、肌肉、闌尾。23、癤:毛囊、皮脂腺及附近組織發(fā)生的膿腫。24、癰:多個癤融合在皮下組織、筋膜組織中形成許多互相溝通的膿腫。25、炎性潰瘍:皮膚和粘膜化膿性炎,皮膚或粘膜壞死、脫落,形成局部缺損。26、竇道:深部膿腫向體表和自然管道穿破形成有一個開口的病理性管道。27、瘺管:深部膿腫一端向體表,一端向自然管道穿破,形成有兩個或兩個以上開口的病理性管道。28、完全痊愈:病灶較小、機體抵抗力較強,完全恢復組織原有結構和功能(如大葉性肺炎)。29、不完全痊愈:病灶較大,由肉芽組織修復,不能完全恢復原有組織的結構和功能(如肺膿腫)。30、菌血癥:細菌入血,但無全身中毒癥狀,血中可查到病原菌。31、毒血癥:細菌毒素/毒性代謝產物吸收入血,引起全身中毒癥狀和病理變化(如高燒、寒戰(zhàn)及實質細胞變性壞死)。32、敗血癥:細菌入血大量繁殖,并產生毒素,引起全身中毒癥狀和病理變化,如高燒、寒戰(zhàn)、皮膚、粘膜出血點及脾大。33、膿毒敗血癥,化膿菌引起的敗血癥進一步發(fā)展。除敗血癥表現(xiàn)外,由于化膿菌團栓塞引起肺、腎、肝、皮膚多發(fā)性小膿腫。34、慢性炎癥:病程幾周或幾個月,可由急性炎癥轉變而來,或一開始即為慢性,致炎因子持續(xù)存在是主要原因,長期暴露于內源性或外源性毒性因子環(huán)境和對自身組織產生免疫反應也可成為慢性炎癥的原因。臨床癥狀不明顯,局部以增生為主,滲出細胞主要為淋巴細胞、漿細胞和巨噬細胞,慢性炎癥可急性發(fā)作,如慢性闌尾炎急性發(fā)作。35、肉芽腫性炎:是一種特殊增生性炎,以肉芽腫形成為特點。巨噬細胞浸潤、增生形成境界清楚的結節(jié)狀病灶。36、出血性炎:炎癥病灶的血管損傷嚴重,滲出物中含大量紅細胞。常見于流行性出血熱、鉤端螺旋體病和鼠疫等急性傳染病。答題:(一)簡述題1、滲出物的作用:有利(防御),稀釋毒素;帶來營養(yǎng),帶走代謝產物;含補體、抗體,消滅病原微生物;含纖維蛋白,纖維蛋白原變成纖維蛋白交織網狀,限制細菌擴散,使病灶局限。不利:滲出液過多壓迫(如心包積液壓迫心臟)和阻塞影響器官功能;纖維素滲出過多機化,粘連(心包粘連、胸膜粘連)。2、白細胞的滲出:炎癥防御功能主要依賴滲出的白細胞,但白細胞在防御的同時,也釋放水解酶和炎癥介質,加劇組織損傷。白細胞滲出過程:邊集,由于血流減慢,軸流變寬,造成白細胞靠邊并粘附在血管壁表面稱白細胞邊集;粘著,白細胞附壁后,大量白細胞附著在內皮細胞表面(與附壁區(qū)別:白細胞量多,比較牢固);游出,白細胞通過血管壁進入周圍組織的過程為游出;趨化作用,白細胞向著化學刺激所在部位作單一定向的移動,叫做趨化作用?;瘜W刺激物叫做趨化因子,如:細菌、病毒、組織崩解產物、炎癥介質均為趨化因子。3、白細胞在局部的作用:游出的白細胞在炎癥灶局部發(fā)揮吞噬作用、參與免疫反應并可引起組織損傷。吞噬作用:吞噬細胞游出到炎癥灶后,吞噬和消化病原體及組織碎片的過程。免疫反應:細胞,淋巴細胞、漿細胞及巨噬細胞;過程,巨噬細胞處理抗原將抗原信息轉給T淋巴細胞、B淋巴細胞,再次接觸抗原,T細胞產生細胞因子,B細胞產生抗體;組織損傷:釋放炎癥介質。4、漿液性炎的特點、部位、舉例及結局:以漿液滲出為主,內含少量白細胞和纖維素;疏松結締組織(水腫)、粘膜、漿膜(積液);感冒初期的鼻粘膜炎癥,=2\*ROMANII度燒傷(皮膚水泡);炎癥較輕,易于消退,但心包腔、胸膜腔大量積液可壓迫心肺影響功能。5、纖維素性炎特點、部位、舉例及結局:以纖維素滲出為主的炎癥,內含白細胞(纖維素為紅染條索呈網狀,大量纖維素片狀紅染、均質);粘膜(喉頭、腸粘膜)、漿膜(胸膜、腹膜、心包膜)、肺。粘膜,發(fā)生在粘膜的纖維素性炎稱為偽(假)膜性炎。纖維素+壞死粘膜上皮+白細胞形成灰白色膜狀物(偽膜)如:白喉、細菌性痢疾。漿膜,心包膜纖維素性炎時,由于心臟搏動,滲出的纖維素形成絨毛狀物(絨毛心)。肺,大葉性肺炎灰色肝樣變期,肺泡腔內有纖維素滲出;溶解、吸收:量少時;機化:量多,引起漿膜增厚、粘連。如:心包粘連,胸膜增厚。6、慢性炎癥的基本病理變化及結局:以增生為主炎細胞主要為巨噬細胞,吞噬;淋巴細胞、漿細胞,參與免疫反應。間質,成纖維細胞增生,有時小血管也增生。成纖維細胞、小血管+炎細胞(肉芽組織)。實質,被覆上皮、腺上皮及實質細胞增生。結局,痊愈:完全痊愈;不完全痊愈;蔓延擴散:局部、淋巴道、血道。(二)論述題1、炎癥的致病原因:任何能引起組織損傷的原因都可以成為炎癥的原因。物理性因子:高溫(燒傷、燙傷)、低溫(凍傷)、放射性物質等?;瘜W性因子:外源性的,強酸、強堿;內源性的,代謝產物的堆積(尿素、尿酸)。機械性因子:切割傷(創(chuàng)傷愈合,傷口早期變化,血管擴張)、擠壓傷。生物性因子:最常見。細菌、病毒、立克次氏體、支原體、霉菌、寄生蟲等。壞死組織:壞死組織是潛在的致炎因子,新鮮梗死灶的邊緣所出現(xiàn)的出血充血帶實為炎癥反應。變態(tài)反應或異常免疫反應:常見于各種類型的變態(tài)反應(如腎小球腎炎、風濕性心臟?。┘澳承┳陨砻庖咝约膊。ㄈ缌馨托缘募谞钕傺?,自身抗原為甲狀腺球蛋白、濾泡細胞表面抗原)。損傷因子作用于機體,是否引起炎癥及炎癥反應的強弱不僅與損傷因子有關,還與機體的敏感性有關。2、炎癥的局部表現(xiàn)和全身反應局部表現(xiàn):炎癥以局部組織反應為主,臨床表現(xiàn)包括,紅、腫、熱、痛、功能障礙。紅:最初為鮮紅,動脈性充血;以后為暗紅,靜脈性充血(氧合Hb降低,還原Hb增高)。腫:主要為炎癥水腫,還可充血,細胞滲出及增生。熱:動脈性充血,血流量增加,血流速度加快。體表發(fā)炎時才明顯。痛:炎癥介質(前列腺素、緩激肽)、H+、K+(組織分解代謝增加);組織水腫,張力增加,壓迫神經末梢。功能障礙:組織損傷、滲出造成阻塞、壓迫、疼痛全身反應炎癥雖以局部反應為主,但它既受整體的影響,又影響整體。炎癥常見的全身反應有發(fā)熱、白細胞增加。引起發(fā)熱的化學物質(致熱源)主要有兩類:外源性致熱源(許多細菌、病毒、寄生蟲),內源性致熱源(中性白細胞、單核細胞、嗜酸性白細胞產生)。發(fā)熱機制:外源性致熱源使白細胞受刺激,釋放內源性致熱源作用于體溫調節(jié)中樞引起發(fā)熱(產熱過程增強,散熱過程減弱)。發(fā)熱的意義:促進抗體形成,增強單核、巨噬細胞吞噬,加強肝臟解毒功能。但是超過一定程度可導致代謝和功能紊亂,>41℃,實質細胞變性,尤其是腦細胞。白細胞增高急性炎癥,尤其是細菌性炎癥常引起白細胞增多,是機體防御反應的表現(xiàn)。白細胞增多可能與病原體使骨髓受刺激,生成較多的白細胞有關。不同炎癥白細胞增多不同:急性化膿性炎,中性粒細胞增多;慢性非化膿性炎,單核細胞、淋巴細胞增多;過敏、寄生蟲,嗜酸性白細胞增多;傷寒,白細胞降低3、滲出包括哪些變化:血流動力學改變、血管通透性增加及白細胞滲出三個方面的變化。血流動力學改變:組織損傷后,很快發(fā)生血液動力學改變,其順序為,細動脈短暫收縮幾秒到幾分鐘;血管擴張,血流加速,動脈性充血(細動脈及毛細血管擴張,血容量增加,血流加速),時間持續(xù)不等,長可持續(xù)幾小時;血流速度減慢,靜脈性充血(小靜脈和毛細血管擴張,血流減慢);血管通透性增加,液體外滲,血液粘稠性增加,血流變慢甚至停滯。白細胞邊集,血流變慢,軸流消失,血細胞(主要為中性粒細胞)從軸流進入邊流,貼附在血管壁上,為白細胞邊集。白細胞滲出包括白細胞邊集、粘著、游出和趨化。血管通透性增高由以下因素引起:內皮細胞收縮、內皮細胞損傷和新生毛細血管高通透性。速發(fā)短暫反應,損傷后馬上發(fā)生,15~30分鐘后消失,常見于組胺等化學介質作用,輕度損傷如蕁麻疹等,受累的血管為小靜脈;速發(fā)持續(xù)反應,損傷后馬上發(fā)生,持續(xù)幾小時~幾天,常見于嚴重損傷(如燒傷),受累血管為細動脈、毛細血管和細靜脈(微循環(huán));遲發(fā)持續(xù)反應,損傷過后一段時間發(fā)生,持續(xù)幾小時~幾天,常見于輕到中度的損傷,X線照射,某些細菌毒素。受累血管為小靜脈和毛細血管。滲出:液體,組織間隙的炎性水腫,漿膜腔的炎性積液;蛋白質,損傷輕,分子量小的白蛋白為主,損傷重:分子量大的球蛋白或纖維蛋白原滲出;白細胞滲出。4、吞噬過程及意義:包括識別和粘著,吞入及殺傷和降解三個階段。識別和粘著:吞噬細胞表面Fc和C3b受體,能識別和粘著,被抗體或補體包被的細菌(調理素化),調理素――存在于血清中的能增強吞噬細胞吞噬作用的蛋白質,主要為IgG和C3b。吞入:吞噬細胞伸出偽足將粘著的細菌包圍攝入到胞漿內,形成吞噬體,吞噬體與胞漿內溶酶體融合形成吞噬溶酶體。殺傷和降解:溶酶體內水解酶將吞入的細菌殺傷、降解。吞噬細胞代謝產物可破壞細胞膜的結構、酶、改變PH等。吞噬的意義:主要消滅病原體,清除異物,壞死組織;有的病原體(TB桿菌、傷寒桿菌)雖被吞噬,但不被殺死和消化,當機體抵抗力下降,病原體又能繁殖,并隨吞噬細胞游走,而在患者體內傳播(攜帶者或隱性感染)5、炎癥介質類型及作用:炎癥介質指炎癥過程中由細胞釋放或體液產生的參與或引起炎癥反應的化學介質。細胞釋放的炎癥介質:血管活性胺,組胺、5-HT(5-羥色胺);花生四烯酸代謝產物,前列腺素、白細胞三烯;溶酶體成份,溶酶體酶、非酶性物質(陰、陽離子物質;酸性、中性蛋白質);其他,血小板活化因子、氧自由基、各種淋巴因子等炎癥介質均參與炎癥反應,并發(fā)揮重要的作用。血漿源性炎癥介質:包括激肽系統(tǒng)、補體系統(tǒng)及凝血系統(tǒng)。激肽系統(tǒng):緩激肽、舒血管肽;補體系統(tǒng):C3a、C3b、C5a、C5-9;凝血系統(tǒng):纖維蛋白肽、纖維蛋白降解產物。[作用]血管擴張:組胺、緩激肽和前列腺素PGI2、PGE2、PGD2、PGF2;血管通透性增高:組胺、緩激肽、C3a、C5a、白細胞三烯C4、D4、E4;趨化作用:白細胞三烯B4、C5a、細菌產物、中性粒細胞陽離子蛋白、細胞因子、IL-8、TNF等;發(fā)熱:細胞因子、IL-1、TNF等;疼痛:PGE2、緩激肽;組織損傷氧自由基、溶酶體酶。6、化膿性炎概念及各類型的病理變化:中性粒細胞大量滲出,伴有不同程度的組織壞死和膿液形成。膿液:液化壞死組織、膿細胞(膿球)、細菌組成。膿球:變性、壞死過程中的中性粒細胞(膿液中變性壞死的中性粒細胞);類型根據(jù)原因和部位的不同,化膿性炎癥分為三類:表面化膿和積膿,表面化膿:粘膜或漿膜的化膿性炎,深部組織無明顯中性粒細胞浸潤。如:化膿性支氣管炎、化膿性腦膜炎。積膿:漿膜腔或內臟空腔的被覆粘膜化膿。如:胸腔積膿、膽囊積膿。蜂窩織炎,疏松組織中大量中性粒細胞彌漫性浸潤。部位,皮膚、肌肉、闌尾。病因,溶血性鏈球菌釋放酶使細菌易于擴散,病灶彌漫。膿腫,局限性的化膿性炎癥,伴有組織壞死、溶解,形成充滿膿液的腔。癤:毛囊、皮脂腺及附近組織發(fā)生的膿腫。癰:多個癤融合在皮下組織、筋膜組織中形成許多互相溝通的膿腫。病因,金黃色葡萄球菌釋放凝固酶,使纖維蛋白原變成纖維素,病原體不易擴散,病灶局限。7、炎癥的結局:痊愈,如滲出和增生等抗損傷反應占優(yōu)勢,則炎癥向痊愈方向發(fā)展,大多數(shù)炎癥能夠痊愈。完全痊愈,病灶較小、機體抵抗力較強,完全恢復組織原有結構和功能(如大葉性肺炎);不完全痊愈,病灶較大,由肉芽組織修復,不能完全恢復原有組織的結構和功能(如肺膿腫)。遷延不愈,轉為慢性,抵抗力低下、治療不徹底或致炎因子長期存在,則急性轉為慢性,病變時輕時重,遷延多年(如慢性病毒性肝炎,肺結核)。蔓延擴散,抵抗力下降,病原菌大量繁殖,并向周圍組織或全身蔓延擴散。局部蔓延:局部病原菌經組織間隙/自然管道向周圍組織擴散,如腎結核經輸尿管引起輸尿管和膀胱結核。淋巴道擴散:病原菌經淋巴管到達局部淋巴結引起局部淋巴結炎。血道擴散:菌血癥,細菌入血,但無全身中毒癥狀,血中可查到病原菌;毒血癥,細菌毒素/毒性代謝產物吸收入血,引起全身中毒癥狀和病理變化(如高燒、寒戰(zhàn)及實質細胞變性壞死);敗血癥,細菌入血大量繁殖,并產生毒素,引起全身中毒癥狀和病理變化,如高燒、寒戰(zhàn)、皮膚、粘膜出血點及脾大;膿毒敗血癥,化膿菌引起的敗血癥進一步發(fā)展。除敗血癥表現(xiàn)外,由于化膿菌團栓塞腎、肝、皮膚多發(fā)性小膿腫。8、慢性肉芽腫性炎概念、病因及結構:巨噬細胞增生形成境界明顯的結節(jié)狀病灶,叫做肉芽腫性炎癥。結節(jié)較小,不同病因可引起形態(tài)不同的肉芽腫。如:感染性肉芽腫、異物性肉芽腫等。病因,細菌感染:結核、風濕、傷寒;寄生蟲感染:血吸蟲??;異物:手術縫線、石棉。結構,以結核肉芽腫為例,從結核結節(jié)中心向外,肉芽腫的成份依次為:干酪樣壞死,典型結核結節(jié)的中心為干酪樣壞死(壞死組織崩解徹底形成無定型的顆粒狀粉染物);類上皮細胞:位于壞死灶周圍,細胞大,境界不清,核卵圓型,淺染,形態(tài)與上皮細胞相似,故名為類上皮細胞,類上皮細胞來源于巨噬細胞;多核巨細胞:位于類上皮細胞之間,體積大,多核,核多位于細胞周邊,成馬蹄鐵形或花環(huán)形,核形似類上皮細胞,結核結節(jié)的多核巨細胞又稱為郎罕氏巨細胞(Langhans巨細胞)。來源:類上皮細胞融合而成;淋巴細胞:位于類上皮細胞周圍;成纖維細胞:結核結節(jié)周邊,有成纖維細胞及膠原纖維分布。第二部分:自學指導★炎癥的概念:具有血管系統(tǒng)的活體組織對損傷因子所發(fā)生的防御反應為炎癥。只有活體組織才能對損傷產生炎癥反應,機體死亡后自溶的組織周圍無任何炎癥反應。炎癥反應是針對損傷發(fā)生的,一般是以防御為主的,是與修復過程緊密聯(lián)系的。★病因:任何能引起組織損傷的原因都可以成為炎癥的原因,生物性因子最常見。損傷因子作用于機體,是否引起炎癥及炎癥反應的強弱不僅與損傷因子有關,還與機體的敏感性有關?!锘静±碜兓喝魏窝装Y都具有變質、滲出、增生三種形態(tài)變化,但有時以變質為主,有時以增生為主。變質、滲出、增生三者之間有著內在聯(lián)系,互相影響,一般急性炎癥或炎癥早期往往以變質滲出為主,慢性炎癥或炎癥后期則以增生為主,變質一般屬于損傷性改變,而滲出和增生屬于抗損傷性改變?!锞植勘憩F(xiàn)和全身反應:炎癥以局部組織反應為主,臨床表現(xiàn)包括,紅、腫、熱、痛、功能障礙。炎癥雖以局部反應為主,但它既受整體的影響,又影響整體。炎癥常見的全身反應有發(fā)熱、白細胞增加?!锛毙匝装Y:按病程持續(xù)時間長短,可將炎癥分為急性炎癥和慢性炎癥,急性炎癥持續(xù)時間短,病程一般不超過一個月,局部以變質、滲出為主,滲出細胞主要為中性粒細胞,增生變化不明顯。滲出主要包括:血液動力學改變、血管通透性增加及白細胞滲出三個方面的變化?!镅鲃恿W改變:組織損傷后,很快發(fā)生血液動力學改變,其順序為,細動脈短暫收縮、血管擴張,血流加速、血流速度減慢、白細胞附壁?!镅芡ㄍ感栽龈撸簷C理,內皮細胞收縮;內皮細胞損傷;新生毛細血管壁的高通透性。通透性增高的類型,速發(fā)短暫反應;速發(fā)持續(xù)反應;遲發(fā)性持續(xù)反應。結果,引起滲出(血漿、蛋白、白細胞)。★白細胞的滲出和作用:白細胞滲出過程:邊集、粘著、游走、趨化。炎癥防御功能主要依賴滲出的白細胞,但白細胞在防御(炎癥灶局部發(fā)揮吞噬作用和參與免疫反應)的同時,也釋放水解酶和炎癥介質,加劇組織損傷。吞噬過程包括識別和粘著,吞入及殺傷和降解三個階段?!镅装Y介質:炎癥介質指炎癥過程中由細胞釋放或體液產生的參與或引起炎癥反應的化學介質。急性炎癥主要變化可歸納為血管擴張、管壁通透性增加和白細胞滲出。這些變化主要由炎癥介質的作用引起。類型,細胞釋放的炎癥介質;體液中的炎癥介質?!镅装Y的組織學類型:前述急、慢性炎癥是根據(jù)病程長短來分類的,根據(jù)病理滲出物及形態(tài)的不同,又將炎癥分為:變質性炎、滲出性炎(漿液性炎、纖維素性炎、化膿性炎、出血性炎)和增生性炎?!餄{液性炎:以漿液滲出為主,內含少量白細胞和纖維素,好發(fā)于疏松結締組織(水腫)、粘膜、漿膜(積液),炎癥較輕,易于消退,但心包腔、胸膜腔大量積液可壓迫心肺影響功能?!锢w維素性炎:以纖維素滲出為主的炎癥,內含白細胞(纖維素為紅染條索呈網狀,大量纖維素片狀紅染、均質)。好發(fā)于粘膜(喉頭、腸粘膜)、漿膜(胸膜、腹膜、心包膜)、肺。量少時被溶解、吸收,量多時,發(fā)生機化引起漿膜增厚、粘連?!锘撔匝祝阂灾行粤<毎罅繚B出,伴有不同程度的組織壞死和膿液形成。根據(jù)原因和部位的不同,化膿性炎癥分為三類:表面化膿和積膿,蜂窩織炎,膿腫。結局:吸收愈合,炎性潰瘍,竇道,瘺管。★炎癥的結局:痊愈(完全痊愈、不完全痊愈),遷延不愈轉為慢性,蔓延擴散(局部蔓延,淋巴道擴散,血道擴散:菌血癥、毒血癥、敗血癥、膿毒敗血癥)?!锫匝装Y:病程幾個月~幾年,可由急性炎癥轉變而來,或一開始即為慢性,致炎因子持續(xù)存在是主要原因,臨床癥狀不明顯,局部以增生為主,滲出細胞主要為巨噬細胞和淋巴細胞,慢性炎癥可急性發(fā)作,如慢性闌尾炎急性發(fā)作?!锫匝装Y的基本病理變化:病程幾周或幾個月,可由急性炎癥轉變而來,或一開始即為慢性,致炎因子持續(xù)存在是主要原因,長期暴露于內源性或外源性毒性因子環(huán)境和對自身組織產生免疫反應也可成為慢性炎癥的原因。臨床癥狀不明顯,局部以增生為主,滲出細胞主要為淋巴細胞、漿細胞和巨噬細胞,慢性炎癥可急性發(fā)作,如慢性闌尾炎急性發(fā)作?!锫匀庋磕[性炎:巨噬細胞增生形成境界明顯的結節(jié)狀病灶,叫做肉芽腫性炎癥。結節(jié)較小,不同病因可引起形態(tài)不同的肉芽腫。如:感染性肉芽腫、異物性肉芽腫等?!镅仔韵⑷猓褐卵滓蜃娱L期刺激下,局部粘膜上皮、腺體和肉芽組織增生,突出于粘膜表面,可有窄蒂與粘膜相連。好發(fā)部位:鼻粘膜、宮頸粘膜、腸粘膜?!镅仔约倭觯航M織炎性增生形成境界清楚的腫瘤樣團塊,在肉眼和X射線上都與腫瘤相似,故名炎性假瘤。好發(fā)部位:眼眶和肺。病例分析病例1病史摘要:青年男性,因救火被燒傷。面部和背部皮膚大片紅斑,局部形成大皰,皰壁薄,劇痛。部分水皰破裂,不斷溢出淡黃色液體。兩前臂皮膚呈焦痂,微痛。體溫38.2℃,脈搏95次/分,呼吸22次/分,血壓95/75mmHg,白細胞總數(shù)12000/mm3,中性粒細胞占80%。入院后經清創(chuàng)、抗休克治療,給予無菌暴露療法,病情逐漸好轉,表面結痂。20天后,焦痂脫落,露出肉芽創(chuàng)面,經自體植皮而愈合。痊愈出院時胸背部遺留色素沉著和瘢痕。思考:1.患者面部、胸及背部皮膚發(fā)生了什么炎癥?為什么劇痛?2.患者前臂皮膚病變屬于什么炎癥?為什么疼痛反而輕?3.為什么兩前臂需要植皮?答案:1.患者面部、胸部及背部由于高溫引起皮膚=2\*ROMANII度燒傷,屬于急性滲出性漿液性炎。其血管壁通透性增高的類型屬于速發(fā)持續(xù)反應,損傷后馬上發(fā)生,持續(xù)幾小時~幾天,受累血管為微循環(huán)血管,機制:屬于內皮細胞壞死脫落。炎癥的特點是大量漿液滲出和水泡形成,由于局部大量炎癥滲出,受炎性滲出物的壓迫及局部炎癥介質的刺激產生劇烈的疼痛。2.患者前臂皮膚呈=3\*ROMANIII度燒傷,局部組織壞死,發(fā)生了變質性炎癥,表面焦痂形成。由于燒傷較深,皮膚神經末梢亦被破壞,故反應遲鈍,疼痛反而較輕。3.患者兩前臂=3\*ROMANIII度燒傷,傷及皮膚全層甚至皮下組織,皮膚附屬器官破壞,創(chuàng)傷屬于二期愈合,創(chuàng)面只能由創(chuàng)緣的上皮細胞向內生長覆蓋。創(chuàng)面較大時,自行修復較為困難,不能由結構、功能相同的組織完全修復,需行植皮術,以促進修復愈合。病例2病史摘要:青年女性,轉移性右下腹部疼痛24小時,入院24小時前突然上腹部及其周圍持續(xù)性疼痛并陣發(fā)性加劇,曾服用驅蟲藥,未減輕癥狀,8小時前疼痛轉至右下腹部,嘔吐清水一次。畏寒發(fā)熱,急診入院。體溫39℃,脈搏95次/分,呼吸26次/分,血壓110/75mmHg。右下腹壁緊張,麥氏點壓痛、反跳痛明顯,白細胞總數(shù)22000/mm3,中性粒細胞占90%。急診行闌尾切除術。病理檢查:闌尾一條,長6.5cm,明顯腫脹,末端直徑達1.5cm,闌尾表面高度充血、覆以黃白色滲出物,闌尾腔內充滿膿液。鏡檢發(fā)現(xiàn),闌尾壁各層均顯著充血、水腫,大量中性白細胞彌漫浸潤,粘膜部分壞死脫落,腔內大量膿細胞,漿膜面覆以大量纖維素及中性粒細胞。思考:1.患者闌尾發(fā)生了什么炎癥?病變特點如何?2.若不及時手術可能會發(fā)生什么后果?3.試解釋病人的臨床癥狀。答案:1.本例闌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