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體性事件中的媒體與社會轉型_第1頁
群體性事件中的媒體與社會轉型_第2頁
群體性事件中的媒體與社會轉型_第3頁
群體性事件中的媒體與社會轉型_第4頁
群體性事件中的媒體與社會轉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群體性事件中的媒體與社會轉型

征地引發(fā)群體性事件中國已經進入危險社會,風險的普遍性、突發(fā)性、不確定性、不可預測性、快速發(fā)展性和建設性逐漸明顯。且貝克認為,“越來越多的破壞力被釋放出來”,“不明和無法預料的后果成為歷史和社會的主宰”(1)。伴隨著風險社會的到來,突發(fā)群體性事件不斷涌現,且頻率和規(guī)模均呈幾何數增長。調查顯示,中國每年民眾集體維權的群體性事件多達十余萬起,其中強行征地與補償不足引發(fā)的群體事件占到了6成左右。有學者認為“土地問題已占全部農村群體性事件的65%”,土地問題集中表現在:一是不經農民同意強迫征地,二是補償過低,三是即使補償低還發(fā)不到農民手中,四是補償款被貪污挪用。因土地產生的還有其他糾紛,但主要還是因征地和占地引發(fā)(2)。有關媒體在群體性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起到的作用,學術界先前大多集中在媒體如何做到信息公開、及時報道,以及引導輿論等“維穩(wěn)”方面。隨著網絡媒體的迅速崛起,尤其是以微博為代表的社交媒體的沖擊,此議題的探討隨之轉向了新媒體時代下傳媒如何為民眾提供表達渠道、維護權利等“維權”方面:議題維度的轉變恰恰說明了媒體所產生的作用及影響也正在發(fā)生深刻的變革——這從另外的角度對筆者所持議題的意義和價值提供了有力的佐證。一、調研對象及調研方式2011年9月,廣東汕尾市所轄陸豐市烏坎村數千名村民因土地、財務、選舉等問題對村干部不滿,在數十次上訪未果的情況下,數千人到陸豐市政府非正常上訪。此后,由于村民不滿事件解決進度,致使事件升級并多次發(fā)生警民激烈沖突。期間,大量境外媒體進駐烏坎進行報道,事件也在微博上引起廣泛的關注。其后數月內,事件出現多次反復,村民集會和暴力沖突不斷。2011年12月,隨著高層領導介入調查,宣稱村民的主要訴求合理,此事件才暫時告一段落,國內媒體也紛紛對事件做了報道。事件發(fā)生后,課題組進行了持續(xù)的跟蹤關注,并于2012年6月、7月深入到“烏坎事件”發(fā)生地——廣東省汕尾市所屬的陸豐市東海鎮(zhèn)及烏坎村,進行了實地調研。課題組對三個主要區(qū)域進行了調查:一是事件發(fā)生地——烏坎村;二是烏坎村所在的東海鎮(zhèn)及以烏坎村為中心向外輻射開來的鄰村,包括龍光村、六驛村、東海中學與思博中學附近的相關社區(qū)、金龍街、馬街、金碣路燈相關社區(qū);三是東海鎮(zhèn)所在市區(qū)陸豐市,范圍包括市區(qū)內的人民路、建設路等主要街道。調查對象主要包括烏坎村新選舉上任的村委會委員及村內的普通農民、東海鎮(zhèn)的基層干部、鎮(zhèn)上生活的居民和鄰村的村民、市內沿街的店面店主和路上的行人等。調查方式采取了集體座談、入戶深度訪談,以及隨機走訪等多種調研形式,同時輔以問卷調查。通過樣本分析,最終獲得有效深度訪談和調研對象101位,其中烏坎村內25位,東海鎮(zhèn)46位,陸豐市30位。樣本特征如下:由表1可見,此次調查以事件發(fā)生地烏坎村為中心,向外輻射到鄰村、所屬鎮(zhèn)及市區(qū)的一個由近及遠發(fā)散式的區(qū)域,調查對象性別、職業(yè)等分布較為合理,年齡和文化程度等方面均在有效范圍內。經SPSS17.0測量得知,調研信度系數Cronbach’salpha=0.843,信度較高(如表2)。本次實地調研在烏坎村及周邊進行實地樣本選取,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其一,“烏坎事件”肇源于征地補償,具有類似群體性事件的典型意義;其二,在“烏坎事件”中,村民主動利用微博進行了維權和“體制內抗爭”,媒體的作用因之尤為凸顯;其三,事件中參與主體以烏坎村民為主,符合了時下突發(fā)群體性事件底層定位的取向。二、底層民眾社會政治心理的重構社會政治心理是指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對社會現象和政治理念的一種認知和體悟。底層社會的此種心理則表現為民眾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所承襲的一種傳統意識,也是他們所特有的一種生活經驗。社會政治心理穩(wěn)定是底層社會穩(wěn)定的前提。但是,隨著近年來多元利益格局的產生和底層民眾媒體使用的擴展,底層群體的社會政治心理出現重構與突變。一方面,“隨著公民個體利益逐漸從國家和集體利益中剝離出來,個體利益的相對獨立性日益凸顯,如何保護個體利益日漸成為當前我國公民政治參與的主要動機”(3),“烏坎事件”正好呈現了這種特質,由最初的農民土地利益訴求問題向要求基層政府公開透明、選舉民主等政治參與問題“漂移”。另一方面,從對“烏坎事件”長期的跟蹤觀察和實地調研的結果來看,底層群體雖呈現更多的是對自身利益的關注,但是在“權力一元化”的社會階層結構下(4),底層民眾的社會政治心理呈現與其接觸和使用媒體之間有著密切的關聯。從表3中可看出,媒體的接觸和使用程度和其對社會和基層民主的認可程度的相關系數為0.818,這表明在底層群體中,媒體的接觸和使用程度越高的人對社會和基層民主的懷疑程度也越高。媒體使用與對社會政治的懷疑不相關的假設檢驗值為P=0.001,否定假設,即二者是相關的。具體而言,底層群體的社會政治心理在群體性事件頻發(fā)的社會環(huán)境下大致呈現出以下三種外化特征:1.保持經濟增長的“生存?zhèn)惱怼薄懊鎸θ找嬖龆嗟拿芎蜎_突,基層政府不僅未能滿足群眾的期待,還常常采取壓制的態(tài)度和強硬的措施,這使群眾的政治弱勢心理在一點一滴的不滿和無助累積和固化中形成(5)”,底層群體面對自身生活處境的心理大多是隱忍的,這是該群體思想的韌性所在,同時也是其尊崇“生存?zhèn)惱怼钡捏w現。詹姆斯·斯科特首先提出并很好地詮釋了農民的“生存?zhèn)惱怼?認為農民經濟的主導動機原則是“安全第一”“極力避免風險”(6)。在底層群體中,受到現實條件的制約,面對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帶來的各種壓力,他們首先考慮的是如何在現有體制框架內尋求自身的安全,對于生活狀況的不滿,只要不觸及其“生存?zhèn)惱怼?在常規(guī)渠道內無法解決的情況下,大家還是選擇以自我調適為主的心理。課題組在東海鎮(zhèn)調查時,民眾普遍表示“這個地方就是這樣了,改不了,我們只有這樣活下去”(7)。對于這部分群體而言,出于規(guī)避風險的考慮,大家往往選擇“無奈接受”。2.底層民眾的“相對剝奪感”社會比較理論認為,個體的生活和工作滿意感并非依賴絕對、客觀的標準來衡量,而是以周圍的人為參照群體進行評價,比較的結果若是自己處于比較低的地位,就會產生“相對剝奪感”(8)。近年來,由于貧富差距不斷拉大及社會不公等現象的揭露,底層民眾不論是在經濟水平還是在權利保障上都能感受到強烈的“相對剝奪感”。課題組在烏坎村內調查時,不少村民都氣憤地表示“現在那些有錢的人都在村里搭建了別墅,還在院子里養(yǎng)了孔雀,那些當官的更是,都不在村里住了,都在汕尾買了房子,都有好幾套了”(9)。然而對于自己的處境,底層群體普遍對目前的生存狀態(tài)感到不滿意,“一旦個體感知到相對剝奪,就會因此而引發(fā)一系列情緒及行為反應,如沮喪、憤怒,向更高社會地位群體流動或采取對抗行動”(10)。對于生活現狀的不滿意,由于底層群體思想中具有其獨特的“韌性”,只要沒有觸碰其底線,他們大多會有屬于自己的抗爭方式,例如在小范圍內抱怨他們對目前狀況的不滿,在人際間交流并傳播這些情緒,甚至會在網上表達和釋放自己的憤怒——這些方式往往是隱性的抗爭。3.群體之間的困境:被生產性的或將家史密斯的“群際情緒”理論指出,偏見缺少理性認知,而主要表現為對內群體及外群體的固定情緒體驗,如憤怒、厭惡、負疚、喜愛、愉快等。這些群際情緒如同標簽,被所認知或交往的特定群體喚起,成為群體的社會支配取向(11)。在現實生活中,底層群體長期處于“相對剝奪”的狀態(tài),一旦他們的生存底線遭到了觸碰,遇到了類似土地問題或是拆遷問題,他們隱性的抗爭就會外顯化:馬上會“理直氣壯”地去維護自身的權益,突圍意識這時候很容易在群際間得到認同。在實地調研過程中,當問及“自身遇到類似的土地問題時”,大部分民眾(超過94%,見圖1)都會采取各種途徑選擇維權,選擇“自認倒霉”的只有6%,且大家更傾向于選擇通過媒體(37%)或是網絡途徑(32%)試圖來解決自己的問題。由此可以看出,底層群體在底線遭到觸碰的情況下,突圍意識已經成了群際間的一種常態(tài)。由圖1和調研結果可見,如果底層群體將自身的這種境遇歸因為基層政府的不良作為時,自然會強化對基層政府的負面情緒,任何的基層政府行為都可能喚起這種負面情緒。而這種“理直氣壯”的維權首先會是一種“體制內的抗爭”,一旦受阻便會采取一些極端的手段,如大規(guī)模聚集、暴力對抗、打砸等方式來“保障”自己的利益。三、烏坎人的媒體形象廣東烏坎事件發(fā)生以后,引起了國內外媒體的廣泛關注,媒體的介入和報道對烏坎事件的進展和走向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烏坎人亦認為是“媒體幫助了烏坎”,“沒有微博就沒有烏坎的勝利”,但是傳統媒體和媒體管理方在事件過程中的表現卻是“不盡如人意”:傳統媒體一如既往的“缺位”、新媒體及微博的“刪帖”“封號”等行為大行其道。以底層視角來審視媒體在此次事件中的表現,可以發(fā)現不同媒體在事件發(fā)展的各階段扮演了相對不同的角色。1.失語三:負面形象激活了民眾的情緒面對突發(fā)事件,媒體的報道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構建著當事人群體所處的環(huán)境,影響著其對危機和信息的判斷——媒體的表現和作為是公眾情緒的“風向標”,更是公眾情緒的“催化劑”。近年來,面對突發(fā)性群體事件,傳統媒體的沉默和失語已經成為一種常態(tài),此種情勢激化了事件中的公眾對信息的需求與信息提供機制之間的矛盾,造成官民之間的隔閡,亦勢必會加深對官員負面形象的刻板認知,不利于問題的解決。廣東烏坎“9·21集體上訪”事件發(fā)生后,傳統媒體對此保持了一貫的沉默和低調,能夠見到的報道只有南方網轉載市委宣傳部的官方通稿或廣東省官媒南方日報的消息,且相關報道的數量十分有限。以入戶深度訪談結果來看,民眾在集體上訪后,媒體沒有予以足夠的關注,反而按照官方的“傳統套路”進行報道,不僅沒有使事件公開透明,反而進一步激化了民眾的反抗情緒。烏坎村委會一位治安隊員說,“媒體聽政府的,不敢說真話,整天播的都是子虛烏有的東西,說我們是暴民,使村民情緒更加激憤”(12)。2.烏坎村民的微博維權突發(fā)群體性事件中,在傳統媒體囿于體制規(guī)約之際,微博卻往往能以無數個體漸次突破式的信息發(fā)布和集體突圍式的圍觀傳播,帶來突發(fā)群體性事件的強度曝光與恢弘演進。無論是之前江西“宜黃事件”的微博直播,還是此次“烏坎事件”的微博維權,微博的力量在底層民眾中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彰顯。但是所謂的“抗爭勝利”的取得卻十分艱難,在烏坎事件發(fā)生期間,村民通過微博不斷地向外界公布村內情況的視頻和圖片,以尋求外界關注和聲援。微博名為“wk雞精”的烏坎村民表示他自己有六個微博,一旦自己的微博遭受發(fā)布信息的“瓶頸”,他馬上會用另一個微博向外界傳遞信息。相關媒體管理方的思維向度亦在以微博為代表的新媒體的“造勢”和“溢散”(13)中進行著重構,而相較于媒體管理方的強勢,底層群體的利益訴求和新媒體的突圍仍顯得勢單力薄,但毫無疑問,突發(fā)群體性事件的“抗爭”期間,網絡微博維權對傳統思維的突破已經開啟并將被寄予愈來愈大的期望。3.烏坎村委會的反應—化解期:媒體后續(xù)監(jiān)督缺失導致無奈心理如上表所示,2011年12月20日,廣東省高層領導介入烏坎事件,廣東衛(wèi)視播出新聞,對事件起到了正確合理的引導效果,之后人民日報發(fā)表社論,使得事件的發(fā)展朝向了明朗化。雖然民眾認可主流媒體的報道“消除民眾的負面對立情緒”,“傳達了高層的指示,使民眾了解政府的態(tài)度”,并起到了合理引導事件走向的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人們對于媒體的表現還有著更大的期待。一位村民表示“現在的問題還是沒有人來解決問題,我們的土地還是被別人占著,沒有辦法”(14),烏坎村委會新上任的主任認為“雖然現在烏坎的事情得到了報道,但是真正的土地問題依然沒有得到解決,村民還是沒有得到應有的補償,媒體后期應該持續(xù)的關注和監(jiān)督”(15)??梢?雖然主流媒體在底層群體中有著較強的公信力,能及時對其心理和情緒進行疏解,但后期監(jiān)督機制的缺失容易導致底層群體能抗爭但無結果的無奈,媒體還應更加著力于避免“只關注問題,不解決問題”的常規(guī)套路,唯有如此,媒體對底層群體的心理影響才能更加廣泛和有效。四、媒介影響力對社會的全方位滲透媒介化社會是指一個全部社會生活、社會事件、社會關系都可以在媒介上展露的社會,媒介化社會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媒介影響力對社會的全方位滲透(16)。在媒介化社會的背景下,傳媒正發(fā)揮著前所未有的“威力”:不僅對整個社會生活的環(huán)境進行了建構,而且開始以多種方式多個層面深入底層的群體心理,此次事件尤其從兩個維度解構和影響了底層群體的社會政治心理。1.烏坎事件中的微博參與作用隨著傳播理念的發(fā)展,大眾傳媒逐漸成為信息的集散地和社會輿論的放大器:民眾借助傳媒揭露問題,以此獲得巨大的輿論支持并最終實現權利的維護。在本次事件當中,當問及“為什么關注烏坎事件”時,大部分人都認為關注這樣的事件是為“對自己日后遇到類似的事情作參考”。從表5中可看出,微博在烏坎事件中的作用和關注類似事件的程度相關系數為0.732,這表明越認為微博在該事件中發(fā)揮了關鍵作用的人,越會選擇關注類似的事件。二者假設檢驗值為P=0.001,否定假設,即認為微博在事件中發(fā)揮的作用與關注類似事件是相關的。可見,借由媒體的成功維權易在底層群體心中產生慣性思維,即民眾必須通過各種方式將問題“鬧大”,引發(fā)媒體的關注和報道之后才能吸引更多人甚至更高層足夠的關注與重視。一位當地的治安隊員向課題組反映:“不叫全村人去市政府把事情鬧大,這個事情沒人會管的”(17)?!吧显L不如上網”“圍觀改變中國”等觀念開始在群眾中流行,正是因為媒體尤其是新媒體在權利維護方面發(fā)揮了強大的功用,其示范性作用迅速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和認可,致使不少底層民眾將目光投向了媒體這一維權渠道。2.關于事件的啟發(fā)和幫助“烏坎事件”是一起“媒介維權”的典型案例,村民利用媒體抗爭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并獲得了最終的勝利。對于底層民眾而言,更深遠的意義在于,民眾在利用媒介捍衛(wèi)自身權利的過程中,思想觀念的限制得以突破,權利意識也在這個過程中得到覺醒和啟蒙。從表6中可看出,微博在事件中的作用和烏坎事件對人們的啟發(fā)與幫助的相關系數為0.667,這表明越認為微博在事件中發(fā)揮了關鍵作用的人們越覺得這起事件對自己的啟發(fā)和幫助作用大。微博的作用與事件的啟發(fā)和幫助相關的假設檢驗值為P=0.003,否定假設從而證明微博的作用與事件的啟發(fā)和幫助是相關的。課題組在實地調查中發(fā)現,關于“烏坎事件的啟發(fā)和幫助”,21%的人覺得能夠幫助民眾維護權益,除此之外人們選擇最多的就是“幫助樹立維權意識”(66%),可見在這起事件中,人們在維權意識方面得到的啟示最為明顯。烏坎的勝利既是民眾權利的捍衛(wèi),同時也是民眾思想意識的開化和覺醒。在體制內抗爭的過程中,底層群體的傳統思想受到沖擊,人們知道了自己的權利是可以通過抗爭的手段得到爭取和維護的。課題組在烏坎村委會訪談了一位大學生村官,他向我們表示:“村民的思想是比較保守和傳統的,他們關注更多的是自己的利益問題,但是在這件事情當中,還是給大家樹立了維權意識,村民的權利意識還是很淡薄的,當然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時間?!?18)由以上相關二維的分析不難看出,包括底層民眾在內的受眾對媒介信息的依賴不僅是推動社會媒介化的主體力量(19),而且媒介已經介入到底層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其社會政治心理方面的相關思想和意識正是在突發(fā)性群體事件的發(fā)生、發(fā)展乃至所謂的“終結”中被解構和重新建構:參與事件的訴求從以利益博弈為主到權利意識的覺醒便是顯例。五、群體性事件的發(fā)生根據:重視群體性事件不斷演繹前已述及,底層民眾的社會政治心理在維權過程中歷經了多次解構與重構,亦成為群體性事件不斷演繹的重要心理動因。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重塑底層群體的社會政治心理并且使之在一定時期相對較為堅定穩(wěn)固,成為了底層社群穩(wěn)定的關鍵因素,也是化解群體性事件的題中應有之義。1.通過溝通的橋梁來維護和實現二者之間的利益相較于精英階層,社會底層群體的利益訴求更為直接、具體和瑣細,其權利意識也是建基于此。在牽涉到相關的利益博弈時,底層民眾的最終矛頭指向往往是基層管理部門。但是“基于利益的沖突是理性的沖突,是可以用談判、妥協、討價還價的方式解決的”(20),大眾傳媒需在底層民眾和基層政府之間搭建起一座溝通的橋梁,對某些具體利益問題進行公開的談判和協商,有效避免二者之間的沖突和對抗,進而在合法的框架下維護底層群體的權利。在調查中,對于“媒體應當如何報道類似的事件”,民眾期望更多的是能與政府之間有公平對話的機會,“媒體溝通作用最重要”“可以互通有無”,希望媒體能搭建起二者之間的平臺等呼聲非常常見(見表7)。對于這個問題,在基層管理部門的回答中同樣得到了印證。被東海鎮(zhèn)政府派到烏坎村辦事的一位基層官員向課題組表示,“其實政府和村民之間的問題,很多是由溝通不好導致的,當官的同樣希望坐下來交涉和談判,誰都不希望暴力事件發(fā)生”(21),顯然,“民眾在具體的利益表達中表現出一些非理智的行為,如自救式犯罪維權,但是總體而言,他們仍希望在現有的體制框架內維護和實現自身的利益”(22)。大眾傳媒的橋梁功用能夠幫助底層民眾將“問題”反映在基層政府的視線當中,引起有關部門的關注,同樣將政府的決策向民眾傳達,有效發(fā)揮其信息溝通的職能。2.底層群體:積極接觸網絡傳播的各個領域底層群體知識分子是指在底層群體中有一定的文化素養(yǎng)并受媒介影響,能夠為底層民眾解讀相關信息并為其決策提供參考價值的群體。這一小部分人在底層群體中充當了知識權威、信息解讀、價值指導等方面的“導師”。顯然,他們能運用所學知識、熟悉網絡的工具理性,同時具有一定的公信力、組織力、傳播力。媒介的影響能夠直接作用在這部分群體身上,并以此在底層社會進行“二級傳播”。底層群體雖然受大眾傳媒的影響,但大眾傳媒絕不是唯一的影響因素。在群體社會中,人際傳播與大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