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上學期 (期中真題)知識點匯總 語言文字運用(語段閱讀類) 試卷(含答案解析)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1cba3bbda65024dd1a89f4686e58ef4/21cba3bbda65024dd1a89f4686e58ef41.gif)
![高一語文上學期 (期中真題)知識點匯總 語言文字運用(語段閱讀類) 試卷(含答案解析)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1cba3bbda65024dd1a89f4686e58ef4/21cba3bbda65024dd1a89f4686e58ef42.gif)
![高一語文上學期 (期中真題)知識點匯總 語言文字運用(語段閱讀類) 試卷(含答案解析)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1cba3bbda65024dd1a89f4686e58ef4/21cba3bbda65024dd1a89f4686e58ef43.gif)
![高一語文上學期 (期中真題)知識點匯總 語言文字運用(語段閱讀類) 試卷(含答案解析)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1cba3bbda65024dd1a89f4686e58ef4/21cba3bbda65024dd1a89f4686e58ef44.gif)
![高一語文上學期 (期中真題)知識點匯總 語言文字運用(語段閱讀類) 試卷(含答案解析)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1cba3bbda65024dd1a89f4686e58ef4/21cba3bbda65024dd1a89f4686e58ef4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一語文上學期(期中真題)知識點匯總語言文字運用(語段閱讀類)試卷(含答案解析)
高一語文上學期(期中真題)知識點匯總語言文字運用(語段閱讀類)
一、語言表達
(2022高一上·長春期中)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當年輕人向我感慨不知道將來做點什么時,我會給他們兩個建議:要么靜下心來讀點書,要么去賺點錢。每個人都要做好改造社會的準備,但一個人如何能改造社會呢?通常,我們聽到最多的回答是個人
①,無法與社會抗衡,談改造幾乎不可能。而我認為,若是把人的一生當作自己的遠大前程,個人是可以而且能夠改造社會的。
這個時代不是被夸耀:雖然這個時代還有不好的很多東西,但總還是有很多事情我們值得去做。有一句話不是說,你的價值在于你的敵人的分量。對于我們而言,我們的價值在于我們有多大的改造社會的決心與勇氣,以及在此基礎上減少這個時代苦難的分量。
就個體而言,你是社會的一分子,當你發(fā)生改變時,意味著社會也隨之改變。雖然這種變化很微小,但不管有多小,它在客觀上都是真實的。就社會影響而言,“蝴蝶效應"積聚。社會
②不在運動,尤其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一次微小的改變或者介入,都有可能引發(fā)一場
③的小風暴。
1.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
2.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請修改正確。
3.簡述第三段的主要內容,要求使用包含假設關系的復句,表達簡潔流暢,不超過35字。
(2022高一上·欽州期中)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有人喜歡牡丹,說她___________。我卻喜歡梅花,喜歡她“凌寒獨自開”的自信??途雍D?,常聽朋友說海南也有梅花,覺得有些詫異。朋友說,東山嶺腳下的溪邊村,是海南著名的三角梅風景旅游區(qū),我便專程去看。
三角梅有鮮紅色、橙黃色、紫紅色、乳白色等不同顏色,三朵小花聚生于三片紅苞中。徜徉在三角梅基地,我發(fā)現竟有紫、紅、橙、白、黃五種顏色集成一株,艷麗異常,是專門嫁接出來的特色。小鳥嘰嘰喳喳在三角梅上歡快地跳來飛去,人就沉浸在一片___________之中。在花團錦簇的三角梅花海中,還有一座書香四溢的書屋,經常有一些書法家、畫家聚集于此,___________,盡展才情。離基地不遠處有一座溪邊客廳。這是一座頗具古風的涼亭式建筑,走進亭內,可見桌椅擺件都是古物。墻上、吧臺旁,掛著斗笠、簸箕等傳統(tǒng)農家工具,___________,充溢著鄉(xiāng)韻,勾起游人的鄉(xiāng)愁。
一座花香四溢的美麗鄉(xiāng)村,一處涼風習習的古亭式客廳,一派靜謐樸拙的宜人氛圍,讓人清心、凈心。三角梅的美,可謂秀美艷麗甚至婀娜動人,她只屬于自己,也在我心中真真地美麗起來。
4.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
A.秀色可餐燕語鶯聲筆走龍蛇古色古香
B.國色天香燕語鶯聲揮毫潑墨古色古香
C.國色天香鳥語花香揮毫潑墨素舊拙樸
D.秀色可餐鳥語花香筆走龍蛇素舊拙樸
5.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
A.我發(fā)現竟由紫、紅、橙、白、黃五種顏色集成一株,艷麗異常,是專門嫁接出來的特色。
B.我發(fā)現竟有紫、紅、橙、白、黃五種顏色于一株,艷麗異常,專門嫁接出來的三角梅。
C.我竟發(fā)現一株由紫、紅、橙、白、黃五種顏色集合而成,艷麗異常,是專門嫁接出來的。
D.我竟發(fā)現一株有紫、紅、橙、白、黃五種顏色,艷麗異常,專門嫁接出來的有特色的三角梅。
6.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排比修辭,請從“增文勢"“廣文義”兩個角度分析其表達效果。
7.(2022高一上·海豐期中)下面這首詩曾獲全球華語大學生短詩大賽特等獎,請說明你認為該詩獲獎的理由。要求:理由不少于2條,不超過80個字。
過故人莊
彭彪
我在外面流浪,回來時
故鄉(xiāng)瘦了一圈——
墩子叔走了,門前的池水
干了一半
屋后駝背的柳樹
頭發(fā)散落了一地,
老房子蹲在墳邊,屋頂的白云
仍在風中奔跑。
(2022高一上·鳳陽期中)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東西方文化不同,藝術的表現也不同。一般說來,東方藝術重主觀,①___。表現在繪畫上,西洋畫重寫實,重形似,而中國畫重神韻,重意境。
中國畫通常②______。這看起來是以題材為標準分類,其實是用藝術表現了一些獨特的觀念和思想,即中國畫概括了自然和人生三個方面:人物畫表現的是人類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山水畫表現的是③______,將人與自然融為一體;花鳥畫則表現大自然的各種生命與人的和諧相處。中國畫的分類,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哲學觀念和審美觀念。
中國畫講究虛實相生的意境美。老舍曾請齊白石以“蛙聲十里出山泉"為題作畫。十里蛙聲,如何入畫?潺潺山泉,如何表達?白石老人思考良久,終于畫成了一幅經典之作:六尾蝌蚪在山巒映襯下的山澗內的亂石之中不斷涌出的潺潺清泉里搖曳著尾巴順流而下??催^此畫的人無不拍案叫絕。
8.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9.文中畫波浪線處是個長句,請改成幾個較短的語句??梢愿淖冋Z序、少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
(2022高一上·桂林期中)語言文字運用I
1月31日晚,舞蹈詩劇《只此青綠》登上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虎年春晚。舞者以絢爛之身,勾勒出如詩如幻的無垠山河,將中國古典式傳奇娓娓道來。許多網友刷屏直呼:“美哭了!太震撼!”
《只此青綠》編導周莉亞、韓真介紹,創(chuàng)作靈感來源于《千里江山圖》?!肚Ю锝綀D》是北宋畫家王希孟在18歲時用半年時間畫成的傳世名畫,絢麗的青綠色調交織描繪著千里江山的恢弘氣象。遠觀畫面靜止不動,凝固了千年前的一瞬間;近看卻生機盎然,細節(jié)生動。主創(chuàng)團隊從《千里江山圖》中的礦物質顏料(石青、石綠)即使歷經千年在幽暗的環(huán)境中依然泛著寶石的光芒這一細節(jié)處提煉出“青綠"的意象。
春晚里的片段是將《千里江山圖》中的青綠設色抽離出來,抽象成一位女性人物形象,這一段群舞是在表達群山的概念。舞者的頭飾像是《千里江山圖》中的山石;女主開篇第一個造型雙袖下垂,像是山的紋理,也似是山間瀑布;舞者們集體慢慢轉身時,仿佛一座山峰迎面而來;當她們緩慢出腳重心下移,仿佛山巒在動……該選段在為觀眾呈上精彩絕倫的視覺盛宴的同時,讓觀眾了解《千里江山圖》,展現出作品追尋中華文明根脈的意義。
10.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
11.請將文中波浪線部分改成幾個較短的語句??梢愿淖冋Z序、少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
12.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其構成和表達效果。
(2022高一上·詔安期中)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二十四節(jié)氣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氣象、天文、農事進行觀察和總結的產物,是中華民族悠久的民俗文化和歷史_____。盡管_____,先人留下的二十四節(jié)氣仍有其現實意義。它體現了中國古人超前的科學認知水平,具有相當的科學性,其中的“二分二至”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的變化。古人正是因為能夠(),才能提出對農業(yè)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的節(jié)氣概念。
通過對天象的研究,古人在兩千年前就已經明白地球繞太陽公轉的原理,并凝練出對農業(yè)生產具有指導作用的二十四節(jié)氣。其中,驚蟄、清明、小滿、芒種這四個節(jié)氣都與農業(yè)生產密切相關,這些表征物候的節(jié)氣反映出我國早期相對成熟的農耕文明深厚的根基。二十四節(jié)氣集中體現了中國古代氣候學的發(fā)展高度。從《詩經》《呂氏春秋》直至漢代《淮南子·天文訓》,古人對氣候的記錄和認識是一個逐步發(fā)展和提高的過程。漢代所確定的二十四節(jié)氣的具體名稱及內涵沿用至今,進一步說明了中國古人對氣候學認識的高度和深度,其科學性_____。(),二十四節(jié)氣還影響著民俗活動、飲食養(yǎng)生理念等多個領域。它提倡遵循自然規(guī)律,___出古人樸實的生態(tài)觀,對現代社會人們加強生態(tài)意識仍具有啟示作用。
13.下列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A.積淀時過境遷不言而喻折射
B.沉淀事過境遷不可言喻折射
C.沉淀事過境遷不言而喻映射
D.積淀時過境遷不可言喻映射
14.下列語句所對應的節(jié)氣時間段,按順序排列正確的一項是()
①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②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③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④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A.①④③②B.④③②①C.④③①②D.①③④②
15.請在文中括號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
16.(2022高一上·北京期中)語言文字運用
技術作為人類生活的基本組成部分由來已久,但是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技術卻更多停留在工匠和下層民眾的勞作技藝,未能成為精準的文化,并因此而為上流社會所不屑談及。人們常說,“君子動口不動手",反映的就是社會主流思想對技術的忽視;《師說》中說“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不見得就是韓愈的想法,()至少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一些實際狀貌。事實上,只是到了十九世紀,人們才開始意識到,技術比之前人們的想象要深刻得多。
(1)下列選項填在括號里最準確的一項是()
A.不是而是B.不但而且C.雖然但是D.因為所以
(2)劃線句子有語病,不改變原意,將改寫后的答案寫在答題卡上。
(2022高一上·黃岡期中)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心心在一藝,其藝必工;心心在一職,其職必舉。"大力弘揚工匠精神,需要褒揚工匠情懷、厚植工匠文化,引領勞動者在本行業(yè)和本領域擔大任、干大事、成大器、立大功。“擇一事終一生”的__,“干一行鉆一行"的_____________,“偏毫厘不敢安”的_____________,“千萬錘成一器"的卓越追求······無論從事什么勞動,要以勤學長知識、以苦練精技術、以創(chuàng)新求突破,努力成為技能型、知識型、創(chuàng)新型勞動者。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一切勞動者,只要肯學肯干肯鉆研,練就一身真本領,掌握一手好技術,就能立足崗位成長成才,就都能在勞動中發(fā)現廣闊的天地,在勞動中體現價值、展現風采、感受快樂。立足崗位、奮發(fā)有為,把工匠精神傾注于一個個零件、一道道工序、一次次試驗,必將推動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用實干成就夢想,在平凡中彰顯不凡,匯聚砥礪奮進的強勁動能。
17.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
18.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加以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缮倭吭鰟h詞語,不得改變原意。
19.語段中運用了不少古語、名言,請結合文本分析其作用。
(2022高一上·湖北期中)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今天,中國軍工發(fā)展舉世矚目。我上軍校的時候,學的是導航制導與控制專業(yè)。那個時候,我們的導彈_____________,過渡向第二代。美國、前蘇聯、現在的俄羅斯早就進入了第五代、第六代。
當時,我對軍事很感興趣,對中國和國外的水面艦艇是()。那個時候,我們最大噸位的艦艇是什么?3000多噸的051導彈驅逐艦。而美國在上世紀80年代就已經造出了10萬噸級的尼米茲超級航母。后來有外國人就斷言,_____________;當中國開始造出航母了,又有外國人說中國人100年也沒有辦法把艦載機飛到航母上。_____________,因為爭論是最無效的,事實勝于雄辯。短短十幾年,003福建號航母已下水系泊實驗,不久就將加入部隊現役。中國海軍戰(zhàn)斗力邁進了雙航母艦隊時代。003之后,更會是好戲連臺。殲-20批量列裝,運-20諸多的改型,直-20是眾望所歸,轟-20是諱莫如深。中國的航空人從前天(),到昨天“望其項背”,再到今天的(___),更到明天的“一騎絕塵"。
20.請在文中括號內填入恰當的成語。
2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
22.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設問和對比的修辭手法,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
(2022高一上·蕪湖期中)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數學中的“對偶”與詩詞中的“對仗"是異曲同工。詩詞中的“對仗”能使意境更加優(yōu)美,抒情更加感人,哲理更加深邃。數學中的“對偶"使得數學理論變得更加深刻,更加優(yōu)美。數學中的“對偶”不只是數學的結構和框架,而且是一種思維方式。
數學和詩歌的創(chuàng)作___________。當然,任何科學和藝術的創(chuàng)作都需要直覺和想象力,但___________。例如,李白《望廬山瀑布》中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就極富直覺和想象。這種直覺和想象是源于詩人的形象思維。數學家克萊因說:“在預測能被證明的內容時,和構思證明的方法時一樣,數學家們___________?!?/p>
23.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
24.文中畫框線處使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
二、語言文字運用
(2022高一上·廣安期中)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在中生代,受燕山運動的影響,地質下陷,形成古贛江下游河谷盆地,后來斷塊上升的“廬山"聳峙盆地之緣,盆地變成泱泱大湖。因湖與鄱陽山相接,湖取山名,_________________。鄱陽湖是亞洲最大的冬候鳥越冬天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鳥類保護區(qū),被譽為“候鳥的王國”。嚴寒,千百萬只、百余類冬候鳥,從西伯利亞,從西太平洋,從北冰洋,飛越千萬里,來到鄱陽湖越冬。小天鵝搖著風扇一樣的翅膀;斑嘴鵜鶘在湖畔踱步,像一群鄉(xiāng)賢,羽扇綸巾……它們在這里筑巢、孵卵,繁衍后代。三月之末,暮春的湖水變得溫暖,群魚逐草,開始孵卵。這個時節(jié),最后一批北遷的冬候鳥和第一批落戶的夏候鳥開始“換崗"。冬候鳥和夏候鳥混雜一起,云集湖面,彼此穿梭其間,游水嬉戲,一派和諧景象。
候鳥愛極了鄱陽湖的湖灘和草洲,愛極了鄱陽湖的溫暖濕潤氣候。湖灘有廣袤肥厚的淤泥和星羅棋布的洼湖。淤泥里有螺螄、泥鰍和黃鱔等;___。魚在洼湖里游得多么暢快,漾起的水波如花紋。水蕩聲是大地之音,似乎被萬里之遙的鳥兒聽到了。鳥兒仿佛聽見中國的南方在召喚:鄱陽湖多么肥美啊,多么舒適啊,多么宜居啊!
25.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辭手法()
A.借代、排比、比擬B.比喻、排比、擬人
C.排比、比喻、夸張D.借代、夸張、比喻
26.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可改成:“鄱陽湖十分肥美,十分舒適,十分宜居。”從語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達效果更好,為什么?
27.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
(2022高一上·虎林期中)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
最近,中國科學院物理所的井蓋成了“景點"。幾個物理所的專家把物理學公式通過井蓋彩繪的形式表現出來,以實現宣傳科普物理知識的目的,讓人眼前一亮。近些年類似的新聞_________________。2014年11月,云南民族大學雨花校區(qū)內,數十個井蓋上都被畫上了憨態(tài)可掬的動物圖畫。2017年8月,濟南某社區(qū)居民發(fā)現,小區(qū)內多處井蓋一改往日舊貌,“灰頭土臉”的表面出現的彩繪“萌寵"。
亞里士多德曾說,“人們來到城市是為了生活,人們居住在城市是為了生活得更好?!币粋€讓人“生活得更好"的城市,()。所以,人們在感喟現代城市快速發(fā)展的同時,也在不斷吐槽鋼筋水泥構筑的城市叢林,不能滿足“心和遠方”。而長期以來,“科學"在某種程度上是脫離大眾認知范圍的,一些復雜的物理公式對于普通大眾而言,頗有些的神秘意味。
專業(yè)人員參與篩選科普知識點,然后再找專業(yè)的人員彩繪表現知識點,使得物理公式變得形象生動起來,還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關注,可以說是_________________。組織嚴密、細心琢磨、精心凸顯,用藝術的表現形式傳播科學,“最有學問的井蓋”不僅凸顯了主辦單位趣味科普的信心,更折射出其難能可貴的有效科普智慧。
28.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正最恰當的一項是()
A.幾個物理所的專家把物理學公式通過井蓋彩繪的形式表現出來,以達到宣傳科普物理知識的目的,讓人眼前一亮。
B.物理所的幾個專家把物理學公式通過井蓋彩繪的形式表現出來,以達到宣傳科普物理知識目的的做法,讓人眼前一亮。
C.幾個物理所的專家把物理學公式通過井蓋彩繪的形式表現出來,以實現宣傳科普物理知識的目標,讓人眼前一亮。
D.物理所的幾個專家把物理學公式通過井蓋彩繪的形式表現出來,以實現宣傳科普物理知識目的的做法,讓人眼前一亮。
29.下列在文中括號內補寫的語句,最恰當的一項是()
A.既是精神的,也是物質的,既要滿足人們的生活需要,更要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
B.既是物質的,也是精神的,既要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也要滿足人們的生活需要。
C.既是物質的,也是精神的,既要滿足人們的生活需要,更要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
D.既是精神的,也是物質的,既要滿足人們的審美需要,也要滿足人們的生活需要。
30.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成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
A.屢見不鮮繪聲繪色居高臨下一舉兩得
B.司空見慣繪聲繪色高高在上一舉兩得
C.司空見慣活靈活現居高臨下事半功倍
D.屢見不鮮活靈活現高高在上事半功倍
(2022高一上·阿城期中)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洛神水賦》的舞者化身洛神,或拂袖起舞,或撥裙回轉,或剛勁有力,或娉婷裊
娜,整個舞蹈使端午祈福的美好愿景與驚艷眾人的視覺效果高度統(tǒng)一。除此之外,“端午奇妙游"的其他節(jié)目如《龍舟祭》《麗人行》等也讓人_____________,帶給受眾的觀感和回甘綿長的余韻。
近年來,從《國家寶藏》到《典籍里的中國》,從《上新了,故宮》到《書簡閱中國》,我們已經看到很多類似的節(jié)目。這些節(jié)目圍繞弘揚和傳播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己任,激勵了觀眾內心對民族歷史、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更推動中國文化不斷走出去。我們相信,根植于傳統(tǒng)文化的_____________,用創(chuàng)新的形式和匠心為傳統(tǒng)文化賦能,我們一定能讓中國五千年的文明更加_____________,讓文化自信成為心底最基本、最持久的力量。
31.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
A.拍手稱快耳目一新厚積薄發(fā)美輪美奐
B.嘆為觀止耳目一新厚積薄發(fā)熠熠生輝
C.拍手稱快煥然一新蓄勢待發(fā)熠熠生輝
D.嘆為觀止煥然一新蓄勢待發(fā)美輪美奐
32.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
A.這些節(jié)目圍繞傳播和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己任,激蕩了觀眾內心對民族歷史、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更推動中國文化不斷走出去。
B.這些節(jié)目圍繞傳播和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任務,激揚了觀眾內心對民族歷史、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更推動中國文化不斷走出去。
C.這些節(jié)目以傳播和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己任,激發(fā)了觀眾內心對民族歷史、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更推動中國文化不斷走出去。
D.這些節(jié)目以弘揚和傳播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己任,激活了觀眾內心對民族歷史、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更推動中國文化不斷走出去。
33.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其構成和表達效果。
(2022高一上·浙江期中)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隋唐五代時期,是我國造紙術的進一步發(fā)展階段。五代造紙技術承襲隋唐,但因南北封建割據,社會動蕩,各地技術發(fā)展很不平衡。敦煌石窟所出西北地區(qū)制造的麻紙多不精良,書法亦不工。傳世的南方書法家楊凝式的《神仙起居法》用紙亦不精細,這毋寧說是反映了當時社會經濟不景氣的現狀。但當時統(tǒng)治者御用的“澄心堂紙”,
_________________。澄心堂是南唐烈祖李并在金陵(今南京)宴居、讀書及批閱奏章的殿室,其中藏有圖書、琴瑟及文房用具。至南唐后主李煜時,設官局監(jiān)造名紙供宮中御用,因號澄心堂紙。蘇易簡在《文房四譜》卷四中寫道:“南唐有澄心堂紙,細薄光潤,為一時之甲。"南唐滅亡后,儲藏在宮中的這些紙無人知曉,竟長達半個世紀。直至傳入北宋一些著名文人之手后,
_________________。史學家劉敞從南唐宮中得到一百張澄心堂紙,后贈歐陽修十張。歐陽修又轉贈梅堯臣兩張,于是他們之間專為此紙互相吟詩唱和。__,澄心堂紙是以褚皮為料,用敲冰水舉簾蕩紙精制而成。這種紙堅滑如玉,潔白如雪,纖維細密如蠶絲,而且質地較為厚重。
34.下列句子中“工”和文中畫橫線處的“工",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宋·姜夔《揚州慢》)
B.工文學者非所用。(《韓非子·五蠹》)
C.百工居肆以成其事。(《論語·子張》)
D.樂工羅程者,善彈琵琶。(宋·王讜《唐語林·雅量》)
35.請在文中橫線外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
(2022高一上·翠屏期中)語言文字運用Ⅰ
生態(tài)文明同個人發(fā)展、社會文明、國家現代化息息相關。縱觀人類發(fā)展史,生態(tài)興則文明興,生態(tài)衰則文明衰。實踐一再證明,、竭澤而漁的發(fā)展方式走到了盡頭。中國所走的本著順應自然、保護生態(tài)的綠色發(fā)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fā)展之路,是自然與人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發(fā)展新路徑,昭示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tài)文明的強大生機和活力。
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是廣泛而深刻的發(fā)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變革。建設環(huán)境治理與經濟發(fā)展的社會,是一個長期的系統(tǒng)的工程,必須依靠改革、依靠法治、依靠科技推進轉型升級。堅持把解決突出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作為民生優(yōu)先領域,堅決整治不利于群眾生命健康的環(huán)境問題,以的決心和勇氣,堅決調整產業(yè)結構和能源結構,淘汰落后產能,推進“騰籠換鳥”。
36.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
A.飲鴆止渴歸根結底相輔相成破釜沉舟
B.殺雞取卵尋根究底相反相成壯士斷腕
C.飲鴆止渴尋根究底相反相成破釜沉舟
D.殺雞取卵歸根結底相輔相成壯士斷腕
37.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
A.中國走以順應自然、保護生態(tài)的綠色發(fā)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fā)展之路,這是自然與人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發(fā)展新路徑。
B.中國所走的本著順應自然、保護生態(tài)的綠色發(fā)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fā)展之路,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發(fā)展新路徑。
C.中國本著順應自然、保護生態(tài),走高質量發(fā)展之路,這是自然與人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發(fā)展新路徑。
D.中國所走的以順應自然、保護生態(tài)的綠色發(fā)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fā)展之路,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發(fā)展新路徑。
38.下列各項中,和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的修辭手法相同的一項是()
A.明月不諳離別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B.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C.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D.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2022高一上·翠屏期中)語言文字運用Ⅱ
八股文,也稱“八比",原為明清時代科舉制度規(guī)定的一種應試文體。它要求應考人讀一定的書,學一定的注疏(主要是朱熹的注),按規(guī)定規(guī)格寫文章,連字數都有限制,考生只能按照題目的字數敷衍成文。每篇文章都由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構成,后四個部分每部分有兩股排比對偶的文字,合起來共八股。
明朝宋濂形容八股選出來的人才:“與之交談,兩目瞪然視,舌木強不能對。”由此可見,八股文的危害極大,嚴重地_____________,是維護封建專制統(tǒng)治的工具,同時也把科舉考試制度本身引向絕路。明末清初著名學者顧炎武憤慨地說:“八股之害,甚于焚書。"科舉制度發(fā)展到清代,日趨沒落,弊端也越來越多。清代統(tǒng)治者對科場舞弊的處分雖然特別嚴厲,但由于科舉制本身的弊病,_____________,科舉制終于滅亡。
39.根據第一自然段的內容,請用一句話簡要介紹“八股文”。
40.請在第二自然段兩處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8個字。
三、語段閱讀
(2022高一上·壽光期中)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
鈣,為人體必需的常量營養(yǎng)素,它的主要作用就像是建造高樓大廈的磚。身體里99%的鈣都是在骨骼里,所以有人也把它叫做“骨骼的守護者"
《中國居民營養(yǎng)調查報告》顯示,我國居民平均每人日鈣攝入量僅為388.8毫克,要知道,人一天需要的鈣是800毫克。并且____,大概也就是15%,更多的鈣實際上是被當成廢物排泄了。
如果有維生素D在,情況就不一樣了。它倆是“兄弟”,一起攝入,吸收率能翻倍。_____?有一些可能被成骨細胞“砌"到了骨頭里;有一些可能變成了結石;還有一些逛游一圈,無所事事,最后又排泄了。怎么才能讓它沉積到骨骼里呢?這就需要一種神奇的營養(yǎng)素一一維生素K,它能指引著血液中的鈣精準地沉積到骨骼上。要想不缺鈣,飲食均衡是前提,多吃一些富含鈣質的食物像雞蛋牛奶和肉類.另外,_____增加吸收率,刺激骨骼增加鈣的利用度。
41.下列句子中的“像”和文中畫波浪線處的“像",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許久許久,我倆也像入睡了一樣,停止了一切的思念和情緒。
B.張伯伯,我要像您一樣,做革命的螺絲釘,擰在哪里就在哪里發(fā)光。
C.這些石頭,像蓮花瓣、老人、臥虎;有的側身探海,有的怒目相向。
D.像水稻這樣的一朵花只結一粒種子的“單穎果作物”,利用雜種優(yōu)勢必然制種困難。
4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2022高一上·禮泉期中)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詞雖可獨立成篇,又可融入音樂唱腔,逐漸成為獨立的一種文學樣式。但詞仍然只是純消遣的抒情文學,以表達離愁別緒、感時傷世等情感為主。詞的語言大多精致華美,風格柔美婉約,音律______,形式錯落有致,適于表達和傳遞人物內心的幽謐而細微的情懷。但詞題材單一,風格綺靡,品位不雅,就像營養(yǎng)不良的嬰兒,成長緩慢,缺乏活力。詞也與以儒雅正為傳統(tǒng)的士大夫文學______。從晚唐到五代再到北宋,詞一直在非常狹窄的空間里生存。正當詞需要______來打開自身全新境界之際,蘇東坡出現了,整個唐宋詞史也揪開了新的一頁。
如果說“一蓑煙雨任平生"是他豁達的人生自白,那么《念奴嬌·赤壁懷古》則將個人的生活遭遇融入歷史的煙云中,蘇東坡用一種長嘯的腔調唱出了強者的心聲。這首詞把中國文人內心深處的激憤表達得______,在沉郁中保持了昂揚的生命力量。
43.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詞語。
44.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可少量增刪詞語,不得改變原意。
45.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其構成和表達效果。
(2022高一上·濰坊期中)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鈣,為人體必需的常量營養(yǎng)素,它的主要作用就像是建造高樓大廈的磚。身體里99%的鈣都是在骨骼里,所以有人也把它叫做“骨骼的守護者”。
《中國居民營養(yǎng)調查報告》顯示,我國居民平均每人日鈣攝入量僅為388.8毫克,要知道,人一天需要的鈣是800毫克。并且_____________,大概也就是15%,更多的鈣實際上是被當成廢物排泄了。
如果有維生素D在,情況就不一樣了。它倆是“兄弟",一起攝入,吸收率能翻倍。?有一些可能被成骨細胞“砌”到了骨頭里;有一些可能變成了結石;還有一些逛游一圈,無所事事,最后又排泄了。怎么才能讓它沉積到骨骼里呢?這就需要一種神奇的營養(yǎng)素一一維生素K,它能指引著血液中的鈣精準地沉積到骨骼上。要想不缺鈣,飲食均衡是前提,多吃一些富含鈣質的食物,像雞蛋、牛奶和肉類。另外,增加吸收率,刺激骨骼增加鈣的利用度。
46.下列句子中的“像"和文中畫波浪線處的“像”,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許久許久,我倆也像入睡了一樣,停止了一切的思念和情緒。
B.張伯伯,我要像您一樣,做革命的螺絲釘,擰在哪里就在哪里發(fā)光。
C.這些石頭,像蓮花瓣、老人、臥虎;有的側身探海,有的怒目相向。
D.像水稻這樣的一朵花只結一粒種子的“單穎果作物",利用雜種優(yōu)勢必然制種困難。
47.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2022高一上·長沙期中)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相對于世俗生活而言,詩是圣潔而溫婉的。一旦命運將人們拋進陰森暗淡的溝壑中,也許只有詩才能帶領人們走出狹小陰沉的天地,引導人們步入驕子陣營和強者行列。對夢想的堅持和對希望的期許,正是詩的力量和詩的()。詩,堅定地挺立在時代前沿、矗立在生活高地,觀測和記錄著社會的風霜雨雪,審視和銘刻著時代的陰晴圓缺。詩,堅毅地守護和捍衛(wèi)著人類良知和社會正義,當其他社會行為都()之時,詩可能就是良知堡壘里的最后一名士兵,就是正義陣地上最頑強的一名戰(zhàn)士。正是因為有了詩的存在,世界才變得更加人性化、更富人情味,人才能成為更加健全更加自由的人!在物欲()的今天,唯有詩才能抵御人心的畸變與冷漠,才能抗拒精神的異化與墮落,也唯有詩能夠()工業(yè)文明引發(fā)的心理潰瘍,使生命始終處于一種強健狀態(tài)。換言之,只要一個民族詩意激揚詩緒飽滿,就更加富有創(chuàng)新動能和創(chuàng)造活力。
48.依次填入文中括號內的詞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
A.功效銷聲匿跡沸反盈天拯救
B.成效偃旗息鼓甚囂塵上拯救
C.功效偃旗息鼓甚囂塵上愈合
D.成效銷聲匿跡沸反盈天愈合
49.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
A.只要一個民族詩意激揚詩緒飽滿,就更加富有創(chuàng)造活力和創(chuàng)新動能。
B.只有詩意激揚詩緒飽滿的民族,才更加富有創(chuàng)新動能和創(chuàng)造活力。
C.只有詩意激揚詩緒飽滿的民族,才更加富有創(chuàng)造活力和創(chuàng)新動能。
D.一個民族只要詩意激揚詩緒飽滿,就更加富有創(chuàng)新動能和創(chuàng)造活力。
50.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與“詩,堅定地立在時代前沿和生活高地,觀測和記錄著社會的種種艱難,審視和銘刻著時代的種種變化”相比,從語義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畫波浪線的句子表達效果更好,為什么?
(2022高一上·桂林期中)語言文字運用
1月31日晚,舞蹈詩劇《只此青綠》登上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虎年春晚。舞者以絢爛之身,勾勒出如詩如幻的無垠山河,將中國古典式傳奇娓娓道來。許多網友刷屏直呼:“美哭了!太震撼!"
《只此青綠》編導周莉亞、韓真介紹,創(chuàng)作靈感來源于《千里江山圖》?!肚Ю锝綀D》是北宋畫家王希孟在18歲時用半年時間畫成的傳世名畫,絢麗的青綠色調交織描繪著千里江山的恢弘氣象。遠觀畫面靜止不動,凝固了千年前的一瞬間;近看卻生機盎然,細節(jié)生動。主創(chuàng)團隊從《千里江山圖》中的礦物質顏料(石青、石綠)即使歷經千年在幽暗的環(huán)境中依然泛著寶石的光芒這一細節(jié)處提煉出“青綠”的意象。
春晚里的片段是將《千里江山圖》中的青綠設色抽離出來,抽象成一位女性人物形象,這一段群舞是在表達群山的概念。舞者的頭飾像是《千里江山圖》中的山石;女主開篇第一個造型雙袖下垂,像是山的紋理,也似是山間瀑布;舞者們集體慢慢轉身時,仿佛一座山峰迎面而來;當她們緩慢出腳重心下移,仿佛山巒在動……該選段在為觀眾呈上精彩絕倫的視覺盛宴的同時,讓觀眾了解《千里江山圖》,展現出作品追尋中華文明根脈的意義。
51.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
52.請將文中波浪線部分改成幾個較短的語句??梢愿淖冋Z序、少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
53.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其構成和表達效果。
(2022高一上·雞西期中)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朱唇、遠山眉、山峰發(fā)髻、青綠長裙……央視虎年春晚節(jié)目《只此青綠》,以傳統(tǒng)舞蹈展現中國山水繪畫的寫意美,再次將北宋名畫《千里江山圖》帶入公眾視
野。舞動起來的青綠們仿佛化作《千里江山圖》中料峭的山、層疊的巒,舞出層巒疊嶂的景致,舞出山水相依的美妙,舞出雄闊恢宏的境界。
《千里江山圖》是迄今我們能見到的最長的早期青綠山水卷軸畫。從題材看,畫卷由隋唐時期描繪宮闕樓臺或神仙境界,轉為表現雄偉壯麗的錦繡江山:卷首高山直入云霄,其后丘陵連綿,群峰秀起,幽巖深谷,流溪飛泉……萬千自然景象隨著畫卷的鋪開緩緩呈現,繁而不亂,大而有致。從章法看,《千里江山圖》交織運用
“高遠"“深遠”“平遠"等視角,全景式地展現了大氣磅礴的北宋江山?!案哌h之色清明,深遠之色重晦,平遠之色有明有晦”,令人嘆為觀止。此外,《千里江山圖》以赭石紅、石綠、石青等為顏料,通過四次疊加著色,使畫面層次分明,色如寶石,攝人心魄。
54.文中畫波浪線的幾個短句可以改寫成長句:“繁而不亂、大而有致的畫面隨著萬千自然景象的呈現緩緩鋪開。"從語義上看二者基本相同,為什么說原文表達效果更好?
55.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辭手法,請分析其表達效果。
(2022高一上·禮泉期中)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詩歌是情感的藝術,意象是理解詩歌的一把鑰匙?!耙狻本褪切闹械那橹?,“象"就是客觀的事物。__,就形成意象。__,詩歌就會產生特有的藝術感染力。如在聞一多的《紅燭)中,詩人通過對紅燭這一核心意象的層層渲染和開掘,賦予了紅燭豐富的內涵,寄寓了詩人深沉的情感。再如雪萊的《致云雀》以云雀為中心組成密集的意象群,表達了詩人奔放的激情和堅定的理想。
創(chuàng)作詩歌時,最好不要_____________,而要通過具體的意象,運用比喻、象征等方式來抒發(fā)心志或暗示情感??傊?,要婉轉曲折地表達,才能耐咀嚼,有詩味。如下面這首小詩,借“蠟燭”來表達對奉獻精神的禮贊。
蠟燭
你注定一生與火焰為伴
時時為別人送來光明
卻燃盡了你自己
56.在上面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57.請另選一個事物,仿照文中《蠟燭》的寫法和形式,寫一首小詩。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勢單力?。▌莨铝Ρ?、勢孤力單);無時無刻;摧枯拉朽(勢不可當、勢不可擋、銳不可當、無堅不摧)
2.(我或者我們)不是夸耀這個時代,這個時代雖然還有很多不好的東西,但總還是有很多事情值得我們去做。
3.如果作為社會一分子的你發(fā)生改變,那么你也會使社會發(fā)生或大或小的改變(那么社會也會因此發(fā)生或大或小的改變)。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讀懂文本,分析成語所在句子的語境,再根據自己的積累填寫合適的成語。
(2)本題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應先瀏覽劃線句,然后按照主謂賓的成分壓縮句子,先觀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當、殘缺等問題,再分析修飾成分。
(3)本題考查學生選用句式壓縮語段的能力。解答本題,先讀懂文本并確定層次歸納層意,進而按照題干中內容、句式和字數要求來整理答案。
1.第①空,語境表述的是個人力量的單薄,可選用“勢單力薄"(勢孤力薄、勢孤力單)?!皠輪瘟Ρ 保噶α坎蛔恪!皠莨铝Ρ?,勢力孤單,力量薄弱;指人少馬微,不足以抗拒困境。“勢孤力單”,力量薄弱。指人少馬微,不足以抗拒困境。第②空,語境強調社會每時每刻都在運動,根據后文“不"這一否定內容的語境,應該選用“無時無刻”。“無時無刻",指沒有哪一時刻,與“不”連用,表示“時時刻刻都……"。
第③空,從語境看,微小的改變或者介入可能引發(fā)小風暴,指改變引發(fā)的氣勢強大,應該選用“摧枯拉朽”(勢不可當、勢不可擋、銳不可當、無堅不摧)?!按菘堇?,摧折枯朽的草木,形容輕而易舉,也比喻摧毀腐朽勢力的強大氣勢?!皠莶豢僧敗?,指來勢迅猛,不可抵擋,也作“勢不可擋"?!颁J不可當”,鋒利無比,無法阻擋或者形容來勢兇猛,不可阻擋。“無堅不摧",形容力量非常強大,沒有什么堅固的東西能摧毀。
2.原句有三處語?。阂皇侵骺皖嵉?,“這個時代不是被夸耀”主客體顛倒,“這個時代"是客體,省略的主語“我”或者“我們"是主體,是動作的發(fā)出者,應該是“(我或者我們)不是夸耀這個時代”;
二是語序不當,“雖然這個時代……"關聯詞語的位置不當,“雖然……但……”分句前后為同一主語,則關聯詞語放在主語后,應該是“這個時代雖然……";
三是語序不當,“不好的很多東西”多項定語位置不當,應該為“很多不好的東西"。
3.第三段主要闡述的是個人改變對社會的影響,關鍵句為“你是社會的一部分,當你發(fā)生改變時,意味著社會也隨之改變”。把此句改為“假設關系"的句子,其中前一分句提出假設條件,改為“如果作為社會的一部分的你發(fā)生改變”;后一分句說出結果,“那么或大或小都會使社會發(fā)生改變",同時注意字數限制。
【答案】4.C
5.D
6.增文勢:句子使用了排比修辭,運用了“一……的……”的句式,整齊而有節(jié)奏,增強了語言的氣勢,朗朗上口。
廣文義:由鄉(xiāng)村至古亭客廳,再到宜人的心境,從具體景觀到抽象的精神感受,句子逐層推進,文義漸廣,更全面而有層次地表現出美麗鄉(xiāng)村的怡人之景。
【解析】【點評】
(1)本題考查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其測試重點是:一感彩的誤用,二望文生義,三適用對象弄錯,四具有雙重含義的成語,五語境或邏輯錯誤。復習過程中要注意多積累,注意從整體上把握成語的含義,區(qū)分形似神異的成語,注意成語的感彩,注意有雙重含義的成語。
(2)本題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類試題,應先瀏覽選項,排除有明顯錯誤標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謂賓的成分壓縮句子,先觀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當、殘缺等問題,再分析修飾成分??忌⒁庠谄綍r的學習中多積累病句的典型例句,然后結合病句病因的辨析不同類型病句的特點。
(3)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修辭手法及表達效果的能力。較為常見的有比喻、夸張、擬人、排比、借代等。解答本題,需仔細閱讀文本,找到運用的修辭手法,再分析其表達效果。
4.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
國色天香:原形容顏色和香氣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后也形容女子的美麗。秀色可餐:秀色,指美女姿容或自然美景;餐,吃;原形容婦女美貌,后也形容景物秀麗。句子是形容牡丹花,應選用“國色天香"。
鳥語花香:鳥兒叫,花兒飄香,多形容春天魅人的景象。燕語鶯聲:鶯,黃鸝;燕子的話語,黃鸝的歌聲;原形容大好春光,后多形容年輕女子說笑的聲音。兩個詞都可以形容春天美麗的景象。前文句子描寫鳥兒在三角梅叢中飛舞歡叫,有花有鳥,突出兩者的和諧,應選用“鳥語花香”。
揮毫潑墨:指作畫或書寫毛筆書法作品。揮毫指運筆,過去的毛筆都是由狼毫或羊毫所制,故揮毫為運筆;潑墨是中國畫的一種技法。筆走龍蛇:形容書法筆勢矯健多姿。語境中有“書法家、畫家"的表述,是這兩類藝術家在此創(chuàng)作,故選用“揮毫潑墨”更加合適。
素舊拙樸:樸實無華,簡單、粗糙。古色古香:形容器物書畫等富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調。語境描繪亭子里的擺設,從“農家工具"“充滿鄉(xiāng)韻”的表述可知亭子的環(huán)境是樸素自然,故選用“素舊拙樸"更合適。
故答案為:C。
5.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畫線句子有三處語?。?/p>
1.“紫、紅、橙、白、黃五種顏色集成一株”搭配不當,應是“紫、紅、橙、白、黃五種顏色集于一株";
2.“我發(fā)現竟有……艷麗異?!背煞謿埲保罁Z境“我發(fā)現"的應是“三角梅”;
3.“是專門嫁接出來的特色"殘缺主語,前文主語是“我”,而“我"顯然不是“特色”,可將“專門嫁接出來的"變作“三角梅”的定語。
所以本句可改為以“我發(fā)現竟有……的三角梅"為主干,其他成分作三角梅的定語。
只有D項修改正確。
故答案為:D。
6.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修辭手法及表達效果的能力。
所謂“增文勢”指增強語勢,排比的句式整齊,如文中“一座花香四溢的美麗鄉(xiāng)村,一處涼風習習的古亭式客廳,一派靜謐樸拙的宜人氛圍",讀起來富有音韻節(jié)奏美,朗朗上口,增強了語勢。
而“廣文義”多指能從多個角度詳細介紹事物,句中從“鄉(xiāng)村",到“古亭式客廳”,再到“宜人氛圍",先寫面“鄉(xiāng)村”,再寫點“客廳";先具體事物“鄉(xiāng)村”“客廳",再描摹心靈感受“宜人氛圍”,逐漸深入、文義漸廣,從而既全面,又富有層次感地表現出鄉(xiāng)村令人陶醉的美景。
7.【答案】①將故鄉(xiāng)與故鄉(xiāng)之物擬人化,賦予人的情感,正是故鄉(xiāng)如親人。②精心選擇與流浪、思鄉(xiāng)相關的意象,營造傷感氛圍,渲染惆悵情緒。③詩行錯落有致,具有視覺美和韻律美。
【解析】【分析】
本題考查語言表達之品評現代詩,為現代詩擬寫獲獎理由的能力。
題目《過故人莊》直接沿用孟浩然的《過故人莊》,但舊題新用,筆下的“柳樹"“老房子”“墳"“頭發(fā)散落”景象充滿傷感、哀婉的神韻,共同營造了一種凄迷、衰頹的意境,讓人悵惘。
從詩中“故鄉(xiāng)瘦了一圈"“(柳樹)頭發(fā)散落了一地”“老房子蹲在墳邊"“屋頂的白云仍在風中奔跑”等句子看出作者,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賦予了故鄉(xiāng)、老房子、柳樹、白云等意象以人的情態(tài)和動作,把故鄉(xiāng)的風物寫活了。
從形式來看,詩行參差錯落,極富建筑美和韻律感,充分體現了現代詩的自由活潑的特點。
故答案為:①將故鄉(xiāng)與故鄉(xiāng)之物擬人化,賦予人的情感,正是故鄉(xiāng)如親人。②精心選擇與流浪、思鄉(xiāng)相關的意象,營造傷感氛圍,渲染惆悵情緒。③詩行錯落有致,具有視覺美和韻律美。
【點評】
本題考查語言表達之品評現代詩,為現代詩擬寫獲獎理由的能力。品讀現代詩可以從人物形象、語言形式、手法和思想內容情感等方面賞析,賞析時應注意結合詩句,不能籠統(tǒng)地說明。
【答案】8.西方藝術重客觀;分為人物畫、山水畫與花鳥畫;人與自然的關系
9.(示例)山巒映襯著山澗,山澗內的亂石交錯,潺潺清泉從亂石中不斷涌出,六尾蝌蚪順流而下,搖曳著尾巴。
【解析】【點評】⑴本題考查的是學生補寫句子的能力。這類題在新課標卷中是出現頻率很高。它要求補寫后的句子與整段文字語意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語句通順,有時候還會有字數的限制。這類題除了考查語言連貫外,還有對壓縮、仿寫和推斷能力的考查,是一種綜合性題型。
⑵本題考查句式變換能力。長句變短句可以通過抽出句子的主干把用于修飾主干的成分提取出來單獨成句,轉換過程中允許增刪詞語或改變語序但不能改變原意也不能遺漏重要信息點。
8.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能力。第①空結合上文“東方藝術重主觀"判斷橫線處應該表達為“西方藝術……”,再根據后文“表現在繪畫上,西洋畫重寫實,重形似,而中國畫重神韻,重意境"確定,前者為客觀寫實,后者為主觀虛寫,從而確定答案:西方藝術重客觀。
第②空先根據段落特點確定屬于觀點句,總領下文,于是根據后文信息“這看起來是以題材為標準類”“即中國畫概括了自然和人生三個方面"“人物畫表現的是人類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山水畫表現的是……;花鳥畫……”確定空出應該填寫:分為人物、山水、花鳥三大科。
第③空根據該段分號確定分句間是并列關系,三個層次(人物、山水、花鳥)一一對應,參考人物畫的“人類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花鳥畫的“大自然的各種生命與人的和諧相處”,確定“山水畫"處答案為:人與自然的關系。
9.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句式變換的能力。所給句子“六尾蝌蚪在山巒映襯下的山澗內的亂石之中不斷涌出的潺潺清泉里搖曳著尾巴順流而下”成分復雜,屬于長單句,把它改寫成幾個較短的句子,即長句化短句,方法是:先提取句子主干單獨成句,再分別把復雜成分(多層定語狀語等)拿出來作為句子或者短語存在。
比如本題中主干句為“六尾蝌蚪(主語)搖曳著尾巴(狀語)順流而下(謂語);復雜成分包括狀語“在不斷涌出的潺潺清泉里"和定語“山巒映襯下的山澗內的亂石之中”,分別以句子或短語的形式表達為:山巒映襯的山澗里(偏正短語),潺潺清泉涌出的亂石中(偏正短語);山澗里山巒映襯(主謂句子),亂石中潺潺清泉涌出(主謂句子)等等。
綜合以上信息表述為(注意邏輯性):(1)山巒映襯的山澗,亂石中潺潺清泉不斷地涌出,六尾蝌蚪搖曳著尾巴順流而下。(2)山澗里山巒映襯,亂石中潺潺清泉不斷地涌出,六尾蝌蚪搖曳著尾巴順流而下。(3)在山巒映襯的山澗里,有潺潺清泉從亂石中不斷地涌出,六尾蝌蚪搖曳著尾巴順流而下。
【答案】10.重(層)巒疊嶂(或重巒聳翠)
11.《千里江山圖》中的礦物質顏料(石青、石綠)歷經千年而未衰,即使在幽暗的環(huán)境中依然泛著寶石的光芒,主創(chuàng)團隊正是從這一細節(jié)處提煉出“青綠"的意象。
12.構成:本體和喻體形象相似本體為女主雙袖下垂的造型,喻體分別為山的紋理、山間瀑布,外形相似。
效果:形象生動,使讀者生發(fā)聯想,更易理解舞蹈與《千里江山圖》的關系。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學生對具體語境中詞語的運用的辨析能力。要結合積累的詞語來分析,在平時的學習中,首先我們對于遇到的詞語要做好積累,其次是注意可以從詞義、詞語的感彩、習慣用法等方面進行歸納。
(2)本題考查學生變換句式的能力。長句變短句的關鍵就是首先找出句子的主干,作為一個獨立的短句,然后將句子的修飾部分,如定語、狀語等改寫為獨立的短句,然后按照正確的順序排列這些短句即可。
(3)本題考查學生辨析修辭手法的能力。修辭是為了修飾文字詞句而運用各種表現方式,使語言表達得準確、鮮明而生動有力。主要包括比喻、擬人、夸張、排比、對偶、反復、設問、反問、引用、對比、借代、反語。要對這些修辭手法的概念和作用牢記于心。
10.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
由原文“這一段群舞是在表達群山”的特點,既是群山,就有形容山多而險峻之意,故可用“重巒疊嶂"或“重巒聳翠”。重巒疊嶂:重重疊疊的山峰。重巒聳翠:形容青山重疊的樣子。
故答案為:重(層)巒疊嶂(或重巒聳翠)
11.本題考查學生變換句式的能力。
畫線句句子的主干為“主創(chuàng)團隊從這一細節(jié)處提煉出‘青綠’的意象",可加入“正是”兩字放在“從"前面,將這個句子作為其中的一個短句。而狀語“從《千里江山圖》中的礦物質顏料(石青、石綠)”可以改寫為“《千里江山圖》中的礦物質顏料(石青、石綠)歷經千年而未衰"。定語“在幽暗的環(huán)境中依然泛著寶石的光芒”獨立成句,可改寫為“即使在幽暗的環(huán)境中依然泛著寶石的光芒"。然后按照事物的發(fā)展順序調整各個短句的順序。故最后可得:《千里江山圖》中的礦物質顏料(石青、石綠)歷經千年而未衰,即使在幽暗的環(huán)境中依然泛著寶石的光芒,主創(chuàng)團隊正是從這一細節(jié)處提煉出“青綠”的意象。
故答案為:《千里江山圖》中的礦物質顏料(石青、石綠)歷經千年而未衰,即使在幽暗的環(huán)境中依然泛著寶石的光芒,主創(chuàng)團隊正是從這一細節(jié)處提煉出“青綠"的意象。
12.本題考查學生分析修辭手法的構成及表達效果的能力。
畫橫線的句子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分析構成,比喻句的本體是女主雙袖下垂的造型,喻體分別為山的紋理、山間瀑布。之所以能夠形成比喻,是因為本體與喻體之間具有相似性,女主雙袖下垂的造型與山的紋理、山間瀑布在外形上具有相似性。分析表達效果,將女主雙袖下垂的造型塑造成如山的紋理、山間瀑布,借助兩者外形上的相似性,讓句意的表達更加形象生動,舞蹈與繪畫本是兩種藝術形式,用舞蹈來表現繪畫存在著理解上的困難,但正是通過比喻,使讀者生發(fā)聯想,從中領悟出舞蹈與《千里江山圖》之間的聯系,更好地理解其創(chuàng)意,更容易理解舞者所要表達的內容。
故答案為:構成:本體和喻體形象相似本體為女主雙袖下垂的造型,喻體分別為山的紋理、山間瀑布,外形相似。
效果:形象生動,使讀者生發(fā)聯想,更易理解舞蹈與《千里江山圖》的關系。
【答案】13.A
14.C
15.正確地認識季節(jié);除了指導農事外
【解析】【點評】
(1)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和正確使用詞語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明確題干的要求“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的一項”,然后把握成語的意思,再結合語境辨析正誤。解答詞語題,第一、逐字解釋詞語,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詞語潛在的感彩和語體色彩;第三、要注意詞語使用范圍,搭配的對象;第四、弄清所用詞語的前后語境,盡可能找出句中相關聯的信息;第五、從修飾與被修飾關系上分析,看修飾成分跟中心詞之間是否存在前后語義矛盾或者前后語義重復的現象。
(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詩句內容,了解并掌握節(jié)氣常識的能力。做語言連貫題,既要注意行文內容前后一致,也要注意語意表達的前后勾連,還要注意結構的前后照應,辨別文段的整體語脈和內在思想的連貫性。做到話題統(tǒng)一,句序合理,銜接和呼應自然。
(3)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的能力。此類試題一般根據上下文的語境,填上與前文或后文相照應的語句即可。語句補寫題(也叫語段填句題)是新課標卷最具特色、出現頻率很高的一種語言表達題型。所謂“語句補寫題",就是指給出一個語段,空出兩至三個句子進行補寫,補寫后的句子與語段內容貼切,語意連貫,邏輯嚴密,語句通順。
13.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和正確使用詞語的能力。
積淀:指積累沉淀,也指積累沉淀下來的事物。多用于文化、知識或者經驗。沉淀:比喻凝聚,積累。語境強調“二十四節(jié)氣”是民俗文化和歷史積累的結果,對象是“二十四節(jié)氣",故應選擇“積淀”。
時過境遷: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情況發(fā)生變化。事過境遷:事情已經過去,事情發(fā)生的環(huán)境也改變了。語境強調時間過去,應選擇“時過境遷"。
不言而喻:指不用說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很淺顯。不可言喻:不能用言語來說明。語境強調二十四節(jié)氣的科學性不用說,大家都能明白,選擇“不言而喻”。
折射:比喻把事物的表象或實質表現出來。映射:映照、照射,也可以指反射反映。語境是說二十四節(jié)氣表現了古人樸實的生態(tài)觀,應選擇“折射"。
故答案為:A。
14.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詩句內容,了解并掌握節(jié)氣常識的能力。
①“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句意:忽然間宛如一夜春風吹來,好像是千樹萬樹梨花盛開。描寫的是胡地八月飛雪之景,八月有白露,秋分。
②“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句意:北方的風光,千萬里冰封凍,千萬里雪花飄。描繪冬天。
③“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句意:在秋風白露的七夕相會,就勝過塵世間那些長相廝守卻貌合神離的夫妻。描繪七夕情景,節(jié)氣是立秋。
④“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句意:梅子黃熟的時候下著連綿的陰雨,青蛙在青草地和池塘里隨處可見。描寫的是夏季,節(jié)氣是芒種。
故答案為:C。
15.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的能力。
第一空,根據空前句“它體現了中國古人超前的科學認知水平,具有相當的科學性,其中的‘二分二至’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的變化”可知說明了中國古人對季節(jié)的認識的超前性,空后一句“才能提出對農業(yè)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的節(jié)氣概念",是說認識了季節(jié)后對節(jié)氣的影響,根據句子中的“正是”一詞,可知此空是對前一句概括強調,故可得出答案“正確地認識季節(jié)"。
第二空,根據空后句子“二十四節(jié)氣還影響著民俗活動、飲食養(yǎng)生理念等多個領域”,可知所填句子是對前文的概括總結,前文主要講的是二十四節(jié)氣對農事的指導,故可得出答案“除了指導農事外"。
16.【答案】(1)C
(2)技術卻更多停留在工匠和下層民眾的勞作技藝層次,未能成為精致的文化,并因此而為上流社會所不屑談及。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關聯詞語的能力。
“不是……而是”表并列關系,“不但……而且"表遞進關系,“雖然……但是”表轉折關系,“因為……所以"表因果關系。語境“不見得就是韓愈的想法”“至少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一些實際狀貌"前后是轉折關系,所以應該用“雖然……但是”。故選C。
(2)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技術卻更多停留在工匠和下層民眾的勞作技藝"成分殘缺,“停留在”后面缺少賓語,可在后面加上“層次"。“未能成為精準的文化”中“精準"修飾“文化”搭配不當,可以將“精準"改為“精致”。所以最終修改為:技術卻更多停留在工匠和下層民眾的勞作技藝層次,未能成為精致的文化,并因此而為上流社會所不屑談及。
故答案為:⑴C
⑵技術卻更多停留在工匠和下層民眾的勞作技藝層次,未能成為精致的文化,并因此而為上流社會所不屑談及。
【點評】(1)本題考查關聯詞語的運用能力。所填關聯詞語要適應語句表達的具體內容,語句結構所表達的是怎樣的意義關系,就選取與之相應的關聯詞語;在運用和填充關聯詞語時,要注意關聯詞語常成對成套出現的特點,如果隨意改換或改變其前后呼應的詞,就會引起意義上和關系上的混亂;如果要求填充的題是由幾個復句組成,就要綜合觀察全題,明確復句間的層次關系,根據不同的關系選用不同的關聯詞語。
(2)此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應熟知病句的類型,最常用的判別方法是劃分句子結構成分,先看主謂賓,再看定狀補,判斷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殘缺贅余、搭配不當、結構混亂、語序不當等問題。
【答案】17.心無旁騖:專心一意而無其他念頭。精益求精:形容追求好上加好,永無止境。一絲不茍:形容辦事認真;連最細微的地方也不馬虎。
18.①關聯詞缺失“要以勤學長知識、以苦練精技術、以創(chuàng)新求突破"前加“都”,與“無論"搭配;②語序不當,將“知識型”放在“技能型"前面與“以勤學長知識、以苦練精技術”對應。
19.①運用古語,言簡意賅,增強了語言的文采和表現力。②多用古語名言,還能豐富文章內容,增強文化底蘊。③用古語名言來談“工匠精神",使論述更有力,更令人信服。(能答出兩點即可)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現代漢語常用成語的正確使用。辨析詞語的正確使用,首先需要把握詞語本身常用的意義和用法,其次結合語境認真分析其使用是否正確,包括詞義是否符合語境,主體對象使用是否恰當,感彩是否符合等。
(2)本題考查現代漢語常見語病辨析及修改能力。語病主要分為兩大類:結構性語病和語義性語病。對于結構性病句,考生應多從語法角度分析,先壓縮,再看搭配。要認真細致審讀每個選項,重點注意分析并列短語作句子成分與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將并列短語拆開逐一與其他成分搭配,驗證其當否。對于句式雜糅的句子,先憑語感判定其不協(xié)調,再分別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驗證其當否。對于語序不當的句子,先也要憑語感檢測,再將不協(xié)調的詞語或句子調換位置,看是否通暢自然。對因不明詞義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語句,應盡力推敲出這個關鍵詞語的含義,推敲方法是拆字組詞。
(3)本題綜合考查語言文字表達與運用效果分析能力。這類題要求先分析句子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句式有什么特點、有什么精妙的用詞等等,進而對應著分析表達效果,可從內容、情感、意境等方面進行分析。除了答個別的,要答出對整個段落的效果及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
17.第一處,根據前文“擇一事終一生”可知,此處強調的是“專一",故可填“心無旁騖”。心無旁騖:專心一意而無其他念頭。
第二處,注意前文“干一行鉆一行"這句話的重點在“鉆”字,強調鉆研精神,故可填“精益求精"。精益求精:形容追求好上加好,永無止境。
第三處,注意“偏毫厘不敢安”強調的是把事情做到極致的一絲不茍精神,故可填“一絲不茍"。一絲不茍:形容辦事認真;連最細微的地方也不馬虎。
故答案為:心無旁騖精益求精一絲不茍
18.本題注意原句共有兩處語?。孩俪煞謿埲薄!盁o論……都”作為固定的關聯詞組,在句中應一起出現,故應在“要以勤學長知識、以苦練精技術、以創(chuàng)新求突破"前加“都”。
②語序不當,前文“要以勤學長知識、以苦練精技術、以創(chuàng)新求突破"分別強調了知識、技術、創(chuàng)新的重要性,而后文勞動者的類型卻分別為技能型、知識型、創(chuàng)新型,前兩類無法一一對應,故應將“知識型”放在“技能型"前面。
故答案為:①關聯詞缺失“要以勤學長知識、以苦練精技術、以創(chuàng)新求突破”前加“都",與“無論”搭配;②語序不當,將“知識型"放在“技能型”前面與“以勤學長知識、以苦練精技術"對應。
19.本題作答首先注意句中運用的古語、名言主要有“心心在一藝,其藝必工;心心在一職,其職必舉”“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等。從表達效果上分析:
①古語的音節(jié)與意義屬性使得它可以用較少的字表達更豐富的含義,而如果把它們翻譯成現代漢語,語句表述必然會變得繁雜,如“心心在一藝,其藝必工;心心在一職,其職必舉”一句出自紀昀的《閱微草堂筆記》若翻譯成現代漢語,則這句話的意思是:專注于某一件事的時候,那人的工藝必定是精湛的;專注于某一職業(yè)的時候,那人的職業(yè)一定是成功的。同一個意思需要更多字詞來表達。由此可見:運用古語,言簡意賅,增強了語言的文采和表現力。
②語段中運用古語、名言來探討工匠精神,說明工匠精神這個話題并非最近在開始產生的,而是有著悠久的歷史。因此多用古語名言,能豐富文章內容,增強文化底蘊。
③作者引用紀昀《閱微草堂筆記》中的“心心在一藝,其藝必工;心心在一職,其職必舉",廣為人知的熟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說明提倡工匠精神并不是作者一個人的觀點,而是已經被諸多先賢驗證、提倡過。因此,用古語名言來談“工匠精神",使論述更有力,更令人信服。
故答案為:①運用古語,言簡意賅,增強了語言的文采和表現力。②多用古語名言,還能豐富文章內容,增強文化底蘊。③用古語名言來談“工匠精神”,使論述更有力,更令人信服。
【答案】20.如數家珍/了如指掌;望塵莫及;并駕齊驅/齊頭并進
21.停留在第一代;中國人造不出航母;我們不需要同他們爭論
22.①設問:先用“我們最大噸位的艦艇是什么"提問,然后自己作答,有提請注意、引導思考、強化回答內容的效果;②對比:通過列數字的方法,將“3000多噸”和“10萬噸"進行對比,強調中國艦艇的噸位遠遠小于美國航母的噸位,突出上世紀80年代中國造艦技術落后于美國這一現實。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現代漢語常用詞語及成語的正確使用。辨析詞語的正確使用,首先需要把握詞語本身常用的意義和用法,其次結合語境認真分析其使用是否正確,包括詞義是否符合語境,主體對象使用是否恰當,感彩是否符合等。
(2)本題考查語言表達連貫之語境補寫的能力。語境補寫題,要求考生認真分析空缺處上下文語境,存在何種邏輯關聯,其次表達成句時注意句子的語體風格,要保持與整段話一致。最后注意字數要求。
(3)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常見的修辭手法的能力??季V規(guī)定了9種常見修辭手法:比喻、比擬、借代、夸張、對偶、排比、反復、設問、反問,所以首先必須弄清這幾種修辭手法的特點、用法、表達效果作用,其次結合語境認真分析。
20.第一處,依據“當時,我對軍事很感興趣”、積極后文對當時艦艇的介紹可知,“我"當時對中國和國外的水面艦艇是非常熟悉的。可用“如數家珍”“了如指掌"等成語。
如數家珍:好像數點家藏的珍寶那樣清楚。比喻對所講的事情非常熟悉。了如指掌:形容對情況非常清楚,好像指著自己的手掌給人看一樣。
第二處和第三處,根據“前天……昨天……今天……明天……”可知,第二、第三個成語應該和“望其項背"“一騎絕塵”共同構成中國航空的發(fā)展。前天的中國航空應該是落后的,可以用“望塵莫及";今天的中國航空已經和先進國家不分上下,可用“并駕齊驅”“齊頭并進"等。
望塵莫及:望得見走在前面的人帶起的塵土卻不能追上,比喻遠遠地落在后面。并駕齊驅:比喻齊頭并進,不分前后;也比喻地位或程度相等,不分高下。齊頭并進:指幾方面不分先后地一同進行。
故答案為:如數家珍/了如指掌;望塵莫及;并駕齊驅/齊頭并進
21.第①空,依據后文“過渡向第二代”可知,那個是時候,我們的導彈應該還是第一代。所以可填:停留在第一代。
第②空,依據前文我國艦艇和美國艦艇的差距可知,當時外國人應該是小看中國,認為中國造不出航母。所以可填:中國人造不出航母。
第③空,依據后文“因為爭論是最無效的,事實勝于雄辯"可知,我們是以事實回擊他們,而不是用爭論,所以可填:我們不需要同他們爭論。
故答案為:停留在第一代;中國人造不出航母;我們不需要同他們爭論
22.本題作答首先注意“我們最大噸位的艦艇是什么?3000多噸的051導彈驅逐艦”使用了設問的修辭,設問修辭本身就有提起注意,引導思考、強調突出的作用。這里先用“我們最大噸位的艦艇是什么"提問,引導讀者思考,再以“3000多噸的051導彈驅逐艦”回答,突出當時中國艦艇的落后。
“3000多噸的051導彈驅逐艦。而美國在上世紀80年代就已經造出了10萬噸級的尼米茲超級航母"采用了對比的修辭,將“3000多噸”和“10萬噸"進行對比,更加強調中國艦艇的噸位遠遠小于美國航母的噸位,突出上世紀80年代中國造艦技術落后于美國這一現實。
故答案為:①設問:先用“我們最大噸位的艦艇是什么”提問,然后自己作答,有提請注意、引導思考、強化回答內容的效果;②對比:通過列數字的方法,將“3000多噸"和“10萬噸”進行對比,強調中國艦艇的噸位遠遠小于美國航母的噸位,突出上世紀80年代中國造艦技術落后于美國這一現實。
【答案】23.需要直覺和想象力;數學和詩歌更為突出;利用高度的直覺和想象
24.①三個“更加"構成一組排比,句式非常整齊,節(jié)奏鮮明,增強了語言的氣勢。②由“意境”到“抒情"再到“哲理”,三方面內容依次排列,有助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蘇州蘇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兩、三位數乘一位數》聽評課記錄
- 七年級數學上冊第5章一元一次方程5.4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第4課時利率等其他問題聽評課記錄(新版浙教版)
- 人教版數學七年級下冊5.1.2《垂線》聽評課記錄2
- 統(tǒng)編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第四課《孫權勸學》聽評課記錄
- 新版湘教版秋八年級數學上冊第四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組課題不等式聽評課記錄
- 聽評四年級音樂課記錄
- 聽評課記錄七年級歷史
- 七年級數學上冊第11課時有理數的乘法運算律聽評課記錄新湘教版
- 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上冊:1.4.2 《有理數的除法》聽評課記錄
- 粵人版地理七年級下冊《第三節(jié) 巴西》聽課評課記錄2
- 對醫(yī)院領導的批評意見怎么寫更合適范文(6篇)
- 《網絡安全防護項目教程》課件項目4 網絡病毒和惡意代碼分析與防御
- 賬期協(xié)議書賬期合同書
- 信息技術課程標準2023版:義務教育小學階段
- 2024年常德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題庫完整
- 天津市河東區(qū)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數學試題
- 工程防滲漏培訓課件
-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2024年數學八年級下冊期末經典試題含解析
- 克羅恩病的外科治療
- 牛津3000核心詞匯表注釋加音標1-4 完整版
- 高中英語以讀促寫教學策略與實踐研究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