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兒科經驗匯總_第1頁
基層兒科經驗匯總_第2頁
基層兒科經驗匯總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基層兒科經驗匯總1.臨床常見患兒以急性單純性發(fā)熱來診。所謂“單純”,指患兒除發(fā)熱外,無其他明顯表現(xiàn),甚至于鼻塞、流涕也不顯著。這類患兒中,上感能占80%以上,即使部分最終證明為非上感的病人,接診時按“上感”治療也并無原則性錯誤2.新生兒期單純性發(fā)熱時,要重視包被過嚴引起的“捂熱”及喂養(yǎng)不足造成的“脫水熱”,前期治療以糾正不正確的喂養(yǎng)、補液、補水及散包降溫為主,這樣的孩子看上去較有活力,經過對癥處理常在1天內很快恢復正常;如果按這些處理后不好轉,則應警惕感染、敗血癥、肺炎等疾病。3.以發(fā)熱為主要表現(xiàn)的上感,發(fā)熱常在72小時內表現(xiàn)頑固,而于第3-5病日開始波動性下降;體溫下降初期只是表現(xiàn)為體溫較前易于控制,如:體溫雖仍如病初可達39度以上,但原來一天要4-5次的退熱治療,現(xiàn)在只要2-3次即可將體溫控制在38。5度以下。精神如隨之好轉常讓醫(yī)者更加充滿信心。只是個別孩子在病初因疾病、痛苫、環(huán)境改變、藥物影響等難以安睡,在疾病好轉后(多在病第3--5日)有24—48小時的補償性睡眠階段(純屬個人推測,也許一些感冒藥中鎮(zhèn)靜的藥物成分累積、發(fā)熱時對體能的消耗等都參與其中,總之,在患兒體溫開始下降后,確實可以見到這么一些孩子睡得很多,但生命體征穩(wěn)定,面唇紅潤手足溫暖),不能將此認為精神差的表現(xiàn);應該注意:有些“上感”發(fā)熱也可持續(xù)7—10天甚至更長一些,可能與該時期、地區(qū)的某種特殊病毒感染有關,常有小范圍的流行趨勢,近期可見到相似病兒有助于自己的判斷;4.如果是單一的上感,那么經過常規(guī)的對癥治療,5—7天后漸愈是必然的。其實,因為上感大多為病毒引起,發(fā)病后如無并發(fā)癥,則其臨床過程為自限性,也即:其好轉與我們用什么藥無關(相反,其遷延或反復卻可能與我們不當?shù)挠盟幱嘘P);醫(yī)生的目光應該放得更廣一些,在我們開始按上感治療后,我們就應該問自己:如果不是上感,最可能會是什么?有沒有危及孩子生命的重要臟器損傷?有沒有其他疾病的線索?應該先完善哪些檢查與化驗?課本上都講到要重視患兒的基礎疾病,即患上感前已經存在的疾病,如:佝僂病、貧血、營養(yǎng)不良、先心病等;可以使感染遷延、擴散,影響治療效果,我們應該重視這些問題;也因此,不要見發(fā)熱的孩子只看到咽部充血或腫大的扁桃體就放棄詢問既往病史、喂養(yǎng)史等,系統(tǒng)査體在任何時候都是很重要的。我們有醫(yī)師遇到過:入院時被明顯充血、腫大的扁桃體吸引,而沒有仔細查體,結果第二天上級醫(yī)師査房時見到頸淋巴結腫大、肝脾肋下都平臍了,可這些在入院病歷上都描述為陰性體征,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所以提請基層醫(yī)師們注意,一定不要偷懶,一定不要心存僥性,一定要養(yǎng)成全面査體的習慣(這一點我們下面的醫(yī)生確實做的很不好),否則,就像我們站到馬路中央一樣,命運交于人手,出些“意外”就是時間問題了。面對任何一個病人,我們都應該對肝、心、腦、肺、腎、腎上腺、胃腸、內環(huán)境等有一個相對肯定的認知,如無癥狀體征可以明確,不要忘了還有輔助檢査及上級醫(yī)師/醫(yī)院;由此我們應該鉻記:不要被"上呼吸道感染"的診斷迷了雙眼,它的損傷范圍遠不止上呼吸道這么局限,它隨時可能對各重要器官發(fā)起突然襲擊,象隱藏在暗處的″小偷",借用一句電視的上臺詞:"防火,防盜,防感冒″;我常對家屬說:醫(yī)生眼里沒有“小病”哪怕疾病真得很“小”,醫(yī)生也應該如“獅子搏兔”,竭盡全力。如果讓自己和家屬相信這次是一個“小病”,哪我們就危險了。5.值得注意的是:當聽到醫(yī)生詢問“孩子發(fā)熱多長時間了?”時,有些家屬錯誤地認為“發(fā)熱時間”不包括服退熱藥后體溫正常的時間,所以在家屬說“發(fā)熱*小時”后應該補充問診如“那么,在此前的幾天孩子還有什么不舒服的表現(xiàn)?”等以明確家屬對發(fā)熱時間的理解;另外,有些家屬喜歡向醫(yī)生提供自己比較關心的癥狀如“發(fā)熱半天”,卻可能對自以為“很輕的”“咳嗽一周”主動忽略不談,造成醫(yī)生判斷上的失誤;所以在家屬主動描述完癥狀后,醫(yī)生據經驗“"暗示性”地補充提問是必需的,如:有沒有咳嗽?嘔吐?腹瀉?皮疹?特殊的舉動?等:6.上感的所謂“并發(fā)癥”書上分三類:A。局部擴散引起的并發(fā)癥:引起與上呼吸道相臨組織器官的感染,如眼、耳、口、下呼吸道等部位的感染;B。經過體液擴散引起的并發(fā)癥,引起遠離上呼吸道組織、器官的感染;C。免疫相關的損傷,如:風濕熱、上感后腎炎等;要充分認識到“上感是百病之源”這句話,并找機會向家屬灌輸這種思想,不要讓家屬在看到第一天診斷“上感”,第二天稱為“支氣管炎”,第三天又變成“肺炎”時不解或埋怨醫(yī)生給孩子誤診了,后來的醫(yī)生也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