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鈉血癥患者的臨床特點及補水方法_第1頁
高鈉血癥患者的臨床特點及補水方法_第2頁
高鈉血癥患者的臨床特點及補水方法_第3頁
高鈉血癥患者的臨床特點及補水方法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鈉血癥患者的臨床特點及補水方法

3血清鈉血癥,高血鈉血癥,低鈉血癥鈉是細胞外液中的主要可交換離子,是影響血漿滲透的主要因素。血清鈉急驟升高會導致血漿滲透壓增加,相反血清鈉急驟下降會造成血漿滲透壓的降低。正常情況下血管膜兩側的鈉離子濃度和滲透壓處于平衡狀態(tài)。血清鈉的急驟變化會造成水在血管腔的移動改變,直至血漿滲透壓在這些部位再次達到平衡。血清鈉急性下降,液體迅速轉移至間質部位可以形成腦水腫。血清鈉急驟升高會使水從間質轉移到血管腔。對低鈉血癥糾正過快可引起腦橋髓鞘破壞和腦出血。因此,對高鈉血癥或低鈉血癥患者在糾正過程中應嚴密監(jiān)測其神經(jīng)功能狀態(tài)。一般情況下,糾正血清鈉應緩慢,注意在48小時內(nèi)逐步控制血清鈉絕對值變化,避免發(fā)生矯枉過正。血清鈉濃度>145mmol/L稱為高鈉血癥。高鈉血癥的常見原因是水喪失明顯多于失鈉,比如糖尿病酮癥或高滲性脫水時。高鈉血癥時水從間質移至血管腔,并使細胞內(nèi)水移至細胞外,造成細胞內(nèi)失水。腦細胞失水可引起神經(jīng)癥狀,如精神狀態(tài)改變、疲乏、易激動、淡漠,甚至昏迷或抽搐。3.1.1高鈉血癥患者通常主訴煩渴,癥狀的嚴重性與發(fā)生高鈉血癥的速度及程度有關,如果血清鈉水平快速升高或升高明顯,則患者的癥狀和體征就會較嚴重。治療高鈉血癥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制止水分進一步丟失(治療原發(fā)病)和補充水分。對低血容量患者必須補充生理鹽水來恢復其細胞外液容積。3.1.2糾正高鈉血癥的補液量可由以下公式計算:失水量=(血清鈉濃度-140)÷140×正常體液總量。正常的體液總量在男性約占體重的50%,在女性約占40%。例如:一個體重70kg的男性血清鈉水平為160mmol/L,那么估計其自由水的喪失量為(160-140)÷140×(0.5×70)=5L。計算出水喪失量之后,即以0.5~1.0mmol/h的速度補液來降低血清鈉,在前24小時血鈉下降勿超過12mmol,應在48~72小時之間使血鈉水平恢復正常。補水方法應根據(jù)患者的臨床狀況而定,對病情穩(wěn)定、無癥狀者,通過口服或鼻胃管補液較為安全有效,如果這樣做困難或患者的臨床狀況需要,可予質量分數(shù)為5%的葡萄糖加質量分數(shù)為0.45%的氯化鈉溶液靜注。應隨時注意患者的血鈉水平和神經(jīng)功能以防止糾正過快。血清鈉濃度<135mmol/L稱為低鈉血癥,通常是體內(nèi)水負荷相對較鈉水平增加,大多數(shù)患者有腎排泄功能降低,同時不斷攝入水分。3.2.1腎臟排水功能障礙可由以下因素所致:①應用噻嗪類利尿劑;②腎功能衰竭;③細胞外液丟失(如嘔吐并不斷攝入水);④抗利尿激素分泌異常所致的癥狀;⑤水腫狀態(tài)(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腹水等);⑥甲狀腺功能低下;⑦腎上腺功能不全;⑧茶或啤酒攝入過量(未同時攝入鹽)。大多數(shù)低鈉血癥患者同時存在血漿滲透壓降低(亦稱為低滲性低鈉血癥),常見的一個例外是在未控制的糖尿病患者,因血糖升高而出現(xiàn)高滲狀態(tài),同時血清鈉卻低于正常參考值(高滲性低鈉血癥)。3.2.2低鈉血癥通常無癥狀,除非是急性發(fā)生或較為嚴重(血鈉<120mmol/L)。血清鈉急劇下降可致水從血管移至間質間隙造成腦水腫,患者可出現(xiàn)惡心、嘔吐、頭痛、易激、嗜睡、抽搐、昏迷甚至死亡??估蚣に胤置诋惓?過多)可引起危及生命的低鈉血癥,臨床上如創(chuàng)傷、顱內(nèi)壓升高、腫瘤、呼吸衰竭等,而接受高級生命支持患者的臨床情況更加復雜。3.2.3低鈉血癥的治療:主要是補充鈉和減少血管內(nèi)水分。如果存在導致抗利尿激素過多的情況,則應嚴格控制入水量。無癥狀的低鈉血癥應逐漸糾正,通常以每小時增加0.5mmol/L鈉離子的速度進行補充,在第1個24小時內(nèi)最多增加10~15mmol/L。過快糾正低鈉血癥可能會引起腦橋髓鞘破壞,可能是因為水分快速轉移至腦而造成的病理變化。如果患者出現(xiàn)神經(jīng)癥狀,則應立即給予質量分數(shù)為3%的氯化鈉溶液靜滴,使血鈉每小時上升1mmol/L直至神經(jīng)癥狀得以控制,隨后以每小時0.5mmol/L的速度繼續(xù)升高血清鈉濃度??筛鶕?jù)下列公式計算血清鈉丟失量來進行治療:鈉需要量=([Na+]目標值-現(xiàn)在[Na+]值)×0.6×體重(kg)。計算出鈉需要量后,即可計算所需質量分數(shù)為3%的氯化鈉(513mmol/L)的量,以需要量除以513mmol/L,并進行補充。鈉以每小時1mmol/L的速度上升,至少4小時以上,隨時密切監(jiān)測血鈉水平和患者的神經(jīng)狀態(tài)。4高血鈣血癥的治療鈣是體內(nèi)含量最多的礦物質,是維持骨骼和神經(jīng)、肌肉功能,影響心肌收縮功能的重要元素之一。細胞外液中1/2的鈣離子與白蛋白結合,另一半則是具有生物學活性的離子形式。血清鈣離子水平與血清pH和血清白蛋白水平關系密切,鈣離子水平隨pH改變而改變。堿中毒時鈣與白蛋白結合增多,因而離子鈣水平下降,而酸中毒時離子鈣水平升高。血清白蛋白與血清總鈣水平呈正相關,但離子鈣卻與血清白蛋白的變化方向不一致。在低白蛋白血癥時,血清總鈣水平亦下降,但離子鈣水平可以正常。在細胞膜上,鈣可以拮抗鉀和鎂的效應,因此,鈣劑是治療高鉀血癥和高鎂血癥的有效方法。鈣濃度受甲狀旁腺激素和維生素D的嚴密調控,如果該調節(jié)系統(tǒng)出現(xiàn)障礙則會出現(xiàn)一系列的臨床問題。血清鈣濃度>10.50mmol/L(或離子鈣水平>4.20~4.80mmol/L)稱為高鈣血癥。90%以上的高鈣血癥是由原發(fā)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和其它惡性疾病所致。4.1.1高鈣血癥出現(xiàn)癥狀時,一般血清總鈣濃度已≥3.00~3.75mmol/L。血鈣升高較低時出現(xiàn)的神經(jīng)癥狀包括:抑郁、疲軟、乏力、意識模糊。血鈣繼續(xù)升高時可出現(xiàn)幻覺、定向力障礙、低滲和昏迷。高鈣血癥可以影響到腎臟對尿的濃縮功能,導致脫水的發(fā)生。高鈣血癥時消化系統(tǒng)癥狀包括:吞咽困難、便秘、消化性潰瘍和胰腺炎。對腎臟的影響是尿濃縮功能下降而多尿,致鈉、鉀、鎂、磷酸鹽等喪失。而鈣重吸收的惡性循環(huán)更加重了高鈣血癥。血鈣升高時心血管系統(tǒng)癥狀的變化很大,在鈣<3.60~4.80mmol/L時心肌收縮力增加,超過此水平則心肌收縮功能受到抑制,自律性降低,心室收縮期縮短,發(fā)生心律失常。另外,很多高鈣血癥患者同時發(fā)生低鉀血癥,這時更易發(fā)生心律失常。4.1.2高鈣血癥的心電圖改變有:①Q(mào)T間期縮短(通常血鈣>3.25mmol/L);②PR間期和QRS時限延長;③QRS波電壓增高;④T波低平、增寬;⑤QRS波出現(xiàn)切跡;⑥房室傳導阻滯(當血鈣>3.75~5.00mmol/L時逐漸發(fā)生完全性傳導阻滯,直至心跳驟停)。4.1.3高鈣血癥的治療:如果高鈣血癥是由惡性疾病所引起的,應判斷患者的預后與當時狀況,如果患者已是瀕死期,高鈣血癥無須治療。而在其它情況下,應馬上給予干預治療。一般對有癥狀的高鈣血癥患者進行治療(通常血鈣濃度在3.00mmol/L左右),如果血鈣>3.75mmol/L,無論有無癥狀均應治療。應立即采取措施使尿中鈣排出增多,對心血管功能和腎功能基本正常的患者以300~500ml/h的速度靜滴生理鹽水直至脫水狀態(tài)糾正,產(chǎn)生多尿(排尿量≥200~300ml/h)。液體補充足夠后,生理鹽水輸液速度減至100~200ml/h。多尿過程會進一步降低血鉀和血鎂濃度,增加高鈣血癥誘發(fā)心律失常的危險性,因此應嚴密監(jiān)測并維持血鉀和血鎂水平。在心力衰竭和腎臟功能不全患者,血液透析是快速降低血鈣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嚴重情況下還可以使用螯合劑(如50mmolPO48~12小時以上或乙二胺四乙酸10~15mg/kg滴注4小時以上)。血清鈣濃度<2.13mmol/L(或離子鈣水平<1.05~1.20mmol/L)稱為低鈣血癥。低鈣血癥可以發(fā)生于中毒休克綜合征時、血清鎂異常、腫瘤溶解綜合征。鈣交換有賴于鉀和鎂的濃度,因此治療過程中這3種電解質均參與。4.2.1當血鈣離子水平<0.63mmol/L時會出現(xiàn)下列癥狀:四肢和面部感覺異常,隨后肌肉痙攣,腕足痙攣抽搐,喘鳴,手足抽搐和癲癇發(fā)作。低鈣血癥患者通常會出現(xiàn)反射亢進,Chvostek和Trousseau征陽性。心臟癥狀表現(xiàn)為收縮力下降和心力衰竭,低鈣血癥可以加重洋地黃的毒性。4.2.2低鈣血癥的心電圖改變表現(xiàn)為:①Q(mào)T間期延長;②T波末端倒置;③心臟阻滯;④心室纖顫。4.2.3低鈣血癥的治療:對急性、癥狀性低鈣血癥應給予質量分數(shù)為10%的葡萄糖酸鈣,90~180mg靜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