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越的食人俗_第1頁
百越的食人俗_第2頁
百越的食人俗_第3頁
百越的食人俗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百越的食人俗

白越族位于中國北方的東部和東南部。它廣泛分布在云南省西部和越南北部,以及廣東省、廣東省和福建省的拱形帶。他們生活在各種各樣的地方,而且還有許多民族?,F(xiàn)今的壯族、傣族、布依族、侗族、水族、毛難族、景頗族、瑤族等都是百越民族的后裔。他們不但創(chuàng)造了光輝燦爛的歷史,也創(chuàng)造了豐富多彩的文化,為中華文明古國做出了不可忽略的貢獻。但由于百越居住的地方多處于熱帶、亞熱帶,氣候炎熱,境內層巒疊嶂,平原狹小,自然環(huán)境惡劣,因而百越各族為了適應環(huán)境生存的需要,曾經出現(xiàn)過很多古老的習俗,如百越民族特殊的飲食方式、斷發(fā)文身、崖葬習俗、蛇圖騰等。而食人俗是百越各族古老習俗中的一種聽起來比較野蠻的習俗了,它見證了百越民族從野蠻到文明的歷史過程。關于食人俗,許多民族都曾經傳說過,民間也有許多的傳說、宗教儀式,古歌等,從這些資料中我們可以窺視到遠古時代,可能曾經發(fā)生了野蠻的食人俗。食人俗產生的原因,人類學家林惠祥認為:“蠻族的食人肉、殺嬰孩、殺老人及病人……這些事情都有其理由,或由于宗教、或由于經濟需要、或由于社會標準,使這些風俗都有道德的背景?!卑僭礁髯逶洺霈F(xiàn)過食人俗,這一點不但地方文本,而且民間傳說中都有記載。本文將食人俗分為族內食人俗和族外食人俗,這兩者從不同方面見證了食人俗產生的背景、原因。(一)“吃首子”和“吃老”的風俗盛行是期社會發(fā)展的必然選擇意即食人現(xiàn)象主要發(fā)生在本氏族之內。《墨子》載“楚之南有啖人之國。其國之長生子,則解而食之,謂之誼弟”?!俺稀闭前僭礁髯逅又?。百越先民大概確實經歷過這個歷史階段?!逗鬂h書·南蠻西南夷列傳》云,交趾之西,“其俗男女同川而浴,故曰交趾。其西有啖人國,生首輒解而食之,謂之誼弟,……今烏滸是也?!薄短藉居钣洝肪硪涣百F州(今廣西貴港市)風俗”,也云:“郡連山數(shù)百里,有俚人,皆為烏滸人之后。男女同浴,生首子,則食之,云‘誼弟’?!睘鯘G是百越族的一個支系,今壯族人的前生。從這些材料中我們知道百越有食人的習俗,至少它的很多支系有,并且是食首子,從中隱約透露了母系氏族社會在向父系氏族社會過度的歷史痕跡。在母系氏族社會里,人們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由于當時實行群婚制?!对娊洝防镆灿小澳信s游”的說法。當母系氏族社會向父系氏族社會過度時,婚姻形式也改變了,但群婚制仍有某些殘存。在男女之間確定相對穩(wěn)定的夫妻關系之前,大體上都有一段婚前較自由的性生活。因此,頭一個出生的子女血統(tǒng)往往不大容易確定。為了確保男權社會血統(tǒng)的純正性,氏族有將頭一個出生的孩子殺死或吃掉的習俗。古越人住地偏南,民族眾多,經濟條件落后,婚姻形式較其它地方更自由。因此“吃首子”習俗盛行,這一點不難理解。越人不但流行“吃首子”,也流行“吃老”,意即吃老人。廣西壯族東南螞拐節(jié)時,人們在“古歌”里云:“遠古的時代,天下人野蠻,人吃人血肉,殺母來過年,老人還蓋房,刀殺來當餐。”另外如百越各族系的民間故事中《三月三的由來》、《砍?!?、《埋葬父母是孤兒興的》、《東英大孝》、《布依族辦白事》等都能從側面留下古代越人食人及獵頭習俗的影子。從這些傳說中我們可以推測到族內食人俗應該是初民時期的事。那時生產力極為低下,僅靠采集、狩獵得到的食物并不能滿足族中所有人的需要,碰上旱、澇災荒,食人的現(xiàn)象更難避免。如同恩格斯所言:“……??看颢C為生的民族……靠獵物來維持生活,是靠不住的。由于食物來源經常沒有保證,在這個階段上大概發(fā)生了食人之風?!边@種習俗中被食的對象除了前面提到的長子外,主要是老人,謂之“吃老”。如《三月三的由來》所述:“好久好久以前,人老了,做不得活路,要由子孫殺掉,拿肉來吃。有家蓋房子,到了晌午邊,兒子就向老爹喊道:爹,快去洗身子,今晚不得夜飯菜……”。這個故事跟前面壯族古歌里講的情節(jié)有點相似。而在《東英大孝》里更把這原因說的極為清楚;“人老了,當然不能勞動,可是他卻又長壽的活在世間,年輕的人們就認為,老年人活在世間,是給兒女們的一種很大的累贅,所以,大凡是立房辦酒的喜事,都要把自己的父母殺死,砍成塊塊用來招待客人,讓客人你一塊我一塊的吃。這樣既減少兒女們的麻煩和負擔,又可以招待客人,真是一方兩便?!薄俺岳稀钡娘L俗自然更慘,當老爹聽見自己將要被吃時,就哭著說:“我還可以做點活路呀?!眱号畟円步K于良心發(fā)現(xiàn),《東英大孝》里的東英,看見母羊在山上下崽的艱難,受到了感動,就想到母親生育自己的痛苦,父母養(yǎng)育自己的不易,不忍再“吃老”,遂決定殺牛來替代,得到眾人的認同和推廣,族內食人的風俗因而受到遏制,從此越人后裔便有了打牛祭祖的風俗。這種以牛代親的對象的替代和轉移,顯然是向著文明演進的結果。因而丘振聲認為:“牛圖騰氏族人們的心目中,牛是他們的祖先,與他們的祖先一樣是‘人’,因此,用牛去替代人,是合乎情理的,這就是弗洛伊德指出的用‘圖騰圣餐’取代‘人肉圣餐’,是歷史的必然?!边@種說法雖然帶有用現(xiàn)代人的觀點去揣摩古代人的想法,而且牛也并非是每一個氏族的圖騰神,但是畢竟從一定程度上肯定以牛代親的習俗。在農耕社會里,牛是人們的主要畜力,以牛的勞動來代替人的勞動,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醒了野蠻的人們,以牛代親的可行性,這里可以說以牛代親也是一種勞動力的替代。不管怎樣,食人俗這種野蠻的習俗得到了終止,推進了人類文明的進步!(二)食人俗的盛行族外食人俗意即吃食氏族以外的人肉,這種人肉主要來自戰(zhàn)爭殺戮的犧牲者,或者從他族那里搶過來的成員,成為食人的主要對象。屈原《招魂》中則云:“魂兮歸來,南方不可以止些;雕題、黑齒,得人肉而祀,以其骨為醢些凸?!滨罢?肉醬也。雕題、黑齒都是古越人文身的習俗,此處用作百越人的借代。這里意思很明顯,百越人遇到外族人也抓來做人肉吃,這就說明百越人不但存在族內食人俗,也有族外食人俗。另外,獵頭方式之一是在戰(zhàn)爭中獵取敵人之頭,如沈瑩引《臨海水土志》記夷州(今臺灣)之民:“戰(zhàn)得頭……差次掛之,歷年不下,彰示其功?!绷硪环N方式便是設伏偷獵了。如《后漢書》注引《南州異物志》寫百越的一個支系烏滸人(今壯人):“在廣州之南,交州之北。恒出道間,伺候行族,輒出擊之。利得食人之,不貪其財貨也?!卑僭降暮笠岵家雷逶诔鰡屎蜌浲鲋浿杏杏涊d,如“走過人吃人的地方,你不要站在那里看;走過吃生肉的地方,你不要坐在那里看?!边@些都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族外食人的習俗。族外食人俗也可能是由于經濟的原因,為了爭奪生存地,氏族之間不斷的爭殺,以獲取本氏族的生活來源。在每一場戰(zhàn)爭中,都會有被殺者,那么勝利的一方就可以將這些被殺的成員當作食物來維持生命。這對自然條件惡劣、戰(zhàn)爭頻繁的百越民族來說也是可以理解的。這樣一方面可以節(jié)省本氏族的勞動力,擴大氏族的繁衍;另一方面在饑餓貧病交加的古代百越社會里,食人也可以使他們獲得生命的延續(xù)。因而,百越民族的食人俗特別有代表性,它的這種習俗也為出土文物所證實。如“石寨山早期墓葬中出土的七號墓出土一柄青銅劍上,其柄部雕鑄一闊嘴利齒、形象奇特之人,一手執(zhí)刀,一手提人頭;十三號墓出土的鎏金銅飾上,雕刻著一前一后兩個戴盔甲的滇國武士,手中各提一人頭……”當然這種族外食人俗隨著氏族經濟的強大,生產力的提高,食物得到保證并有剩余之后,很容易消失。食人俗廣泛的流行于百越各支系,其中除了生存條件的原因之外,更有著深層的文化心理的原因,特別是人肉獻祭的風俗形成之后,殺俘和獵頭盛行的族外食人俗后面,這種文化的內涵更為強烈。美國女人類學家桑迪也認為:“盡管饑餓的作用有時被明確的認為是激發(fā)(食人行為)的動力。但這些作用對以下情況來說是第二位的:人員的替換,或者將生物心理的東西從死者那里轉移給生者抑或從人那里轉移給諸神?!比绻f“吃長子”習俗是為了維護男權社會血統(tǒng)的純正,那么“吃老”習俗則是為了從被吃者的血肉中獲得新的生命力,死者的血和肉及生前的個人勞動產品全都具有使某些他者(通過吃)增進發(fā)育和增進生命力的力量。因而越人的生命信仰中認為:“三百樣祭品放在上方,大家來分一點這些祭品,來分供老祖宗的祭品,來割德永父親的肉,來吃鬼父親的身。你來送就能得到延壽,你來說就會繁衍發(fā)展?!迸c此相反:“要是某人未能吃到他或她的同性父母的尸體,人們就擔心,由于此人已經放棄了對生命力的合法繼承,那么屬于此人的莊稼、孩子、家畜都將變得虛弱無力。出于同樣的原因,某個發(fā)育遲緩或健康受損的男孩,將會喝到被他稱作父親的那個男子從靜脈里排放出來的血?!边@種從他者血肉中獲得生命力的心理意識,在族外食人俗中表現(xiàn)得更為突出。吃肝以壯膽,吃男子陽具以補腎,這種傳說并不少。部落之間因復仇而起的戰(zhàn)爭中帶來的戰(zhàn)俘,戰(zhàn)勝者將敵人的頭顱割下來吃掉,從而能緩解那種因仇恨而產生的憤恨之心,也使自己認為從別人那里得到了某種生命力,自身力量被視為更加強大。原始人在宗教方面有著天然的崇拜心理,因而在食人俗方面也充分的表現(xiàn)了出來。崇拜或祭祀的人頭,不論其為族內的,或為族外的,無不因成為神靈的犧牲品,而取得了神性,由此溝通了人、神兩界,所以要受到特別的禮遇。弗洛伊德在《圖騰與禁忌》一書中還精辟的指出:“獻祭的動物被當成族人看待,參加祭奠的人、神和獻祭的動物都被認為具有相同的血和同屬于相同的部落。在早期,獻祭的動物本身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只有在神之前,所有族人共享祭物和共同負擔屠殺動物的責任之下才能透過祭物之間和人與神之間相互認同。祭物是神圣的,同時,亦屬于相同的血族,他們深信藉著殺死圖騰動物(即指原始的神本身)才能加強他們與神的相似性?!币蚨僭饺嗽谑侥乖嶂?還要在人頭面前供上銅鼓這樣貴重的祭器,正體現(xiàn)了人欲與神溝通的心理。前面已經說到過弗洛伊德的用“圖騰圣餐”取代“人肉圣餐”,百越人在自醒的過程中逐步意識到食人特別是吃老的不妥。因此,百越各族曾長期流行“砍羊祭葬”、“殺牛祭葬”等習俗。在《嶺外代答》一書中說到百越族的支系黎族,明確記載了“殺牛祭葬”的事實,書中云:“其親死,殺牛以祭,不哭不飯,唯食牛肉。其葬也,舁櫬而行。前一人以雞子擲地(按:即蛋卜),不破,即吉地也。”當初民意識到這種習俗的不佳,于是通過用其他的物質來替代,并通過祭祀等其它習俗以法規(guī)的形式加以約定成俗,從而實現(xiàn)其習俗規(guī)范化,并逐步向文明邁進!傳說中第一個改變此俗的人,即上文所說的“德永”,也有說“東英”的,還有的故事里說是智慧人物世今……《牛經》里記錄了德永家以牛代親的情形:德永父親去世之后,“十個人不做事情就來了。他們提著刀連續(xù)的來,他們拿著刀不斷的來,要割鬼父親的肉,要吃德永父親的身。德永實在無法,德永急忙開口:‘父親的肉我不給你們吃,人的肉通通不給你們剮,用牛肝代替父親的身,用牛肉頂替母親的肉,用牛的全身取代公公的全身,我說這些大家同意嗎’‘有什么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