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早衰常見證候分布規(guī)律研究_第1頁
卵巢早衰常見證候分布規(guī)律研究_第2頁
卵巢早衰常見證候分布規(guī)律研究_第3頁
卵巢早衰常見證候分布規(guī)律研究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卵巢早衰常見證候分布規(guī)律研究

由于卵巢早期生長,如月經減少、后錯甚至閉經,還伴有月經延遲、出汗、心悸、易怒和失眠等每周癥狀。流行病學調查數據表明,卵巢早衰在一般人群中患病率為1%~3%;在原發(fā)性閉經患者中患病率為10%~28%,在繼發(fā)性閉經患者中患病率達4%~18%。近年來卵巢早衰發(fā)病呈逐年上升趨勢。本研究以122例卵巢早衰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通過病證結合,探討卵巢早衰的中醫(yī)癥狀、證候分布以及卵巢早衰中醫(yī)證候與發(fā)病因素的相關性。1數據和方法1.1冠心病情況選擇2003-2006年間在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yī)醫(yī)院婦科門診就診,診斷符合卵巢早衰的患者122例。年齡15~40歲,平均(32.04±5.39)歲;病程4~180個月,平均(39.00±40.21)月;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為(82.98±31.73)IU/L,雌二醇(E2)為(22.26±20.03)pq/mL。122例卵巢早衰患者中,發(fā)病后曾用激素治療者75例(61.48%),未用激素治療者47例(38.52%);發(fā)病人群中有流產史者43例(35.25%),無流產史者79例(64.75%)。1.2卵巢增生劑檢查女性40歲以前有至少4個月以上停經史,并有2次或以上血清FSH>40IU/L(2次檢查間隔1個月以上),E2<25pq/mL,即可診斷卵巢早衰。根據國家技術監(jiān)督局發(fā)布的國家標準《中醫(yī)臨床診療術語·證候部分》對有關證候的定義進行中醫(yī)辨證。1.3病例對照描述對122例卵巢早衰患者進行病情及病因調查。病情調查內容包括:患者病程、體征、中醫(yī)癥狀、血清女性激素測定等;病因調查內容包括:患者月經史(初潮年齡、閉經前月經情況、閉經期限)、孕產史(生育史、流產史)、既往史(有無藥物使用史,有無癌癥放療、化療史,有無腮腺炎、盆腔炎、結核病史)、染色體檢查等。按照臟腑辨證、八綱辨證的理論和方法,列出每份病例的主癥、次癥,結合舌象、脈象,逐一辨證。根據中醫(yī)診斷學病因、病機辨析方法,對每份病例的病史資料進行病因、病機分析,綜合確定本病的主要病因、病機。1.4統(tǒng)計方法運用頻數分布分析和相對數的顯著性檢驗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2結果2.1綜合征、卵童期和分布規(guī)律本研究將122例卵巢早衰病例歸納為6個主要證候:肝郁腎虛、肝腎陰虛、脾腎陽虛、熱盛傷津、腎虛血瘀、肝郁脾虛,其分布情況見表1。2.2卵巢-早發(fā)型中醫(yī)癥狀的臨床表現既往已有較多關于卵巢早衰中醫(yī)癥狀的研究。本研究針對122例卵巢早衰患者中醫(yī)癥狀的統(tǒng)計進一步表明,由于病因病機較為復雜,卵巢早衰中醫(yī)癥狀臨床表現亦呈多樣趨勢。在本研究樣本中,卵巢早衰中醫(yī)癥狀至多可達40余種,其出現頻率最高的10項癥狀由高到低依次為:閉經、潮熱汗出、性欲淡漠、心慌、眠欠安、煩躁、陰道干澀、大便干、帶下量少、陰毛脫落等。122例卵巢早衰患者中醫(yī)癥狀及其出現頻率統(tǒng)計結果見表2。2.3藥物、疾病因素本研究將122例卵巢早衰患者可能的致病因素調查結果歸納為4類。(1)情志因素致?。喝缁颊呱钅骋浑A段精神過度緊張或遭受強烈刺激,或長期工作學習壓力過大,或一度過度抑郁、悲痛、驚嚇等;(2)藥物、疾病因素致?。喝缁颊咴浄面?zhèn)靜藥、雷公藤、治療痤瘡藥、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類藥物、豐乳藥、減肥藥等,或曾經歷疾病、手術創(chuàng)傷,如皰疹、泌尿系感染、放化療治療、剖腹產、輸卵管結扎、宮外孕、診刮、引產等;(3)情志因素及藥物、疾病因素雙重影響:上述(1)、(2)兩種因素往往同時作用于同一患者;(4)無誘因致?。杭瓷鲜?1)、(2)兩種致病因素均不出現于患者,同時亦無法認定其它因素致病。122例卵巢早衰患者中,由于情致因素致卵巢早衰者38例,占31.15%;由于藥物、疾病因素致卵巢早衰者39例,占31.97%;由于情志及藥物、疾病雙重因素的影響致卵巢早衰者6例,占4.92%。至此,在83例(68.03%)卵巢早衰患者病史中,均可找到現代生活環(huán)境及現代生活方式因素的影響;而除此以外的39例(31.97%)卵巢早衰患者,在其發(fā)病史中確實無法找到與其發(fā)病有直接因果關系的發(fā)病原因。2.4組患者證候及證象及對證候的統(tǒng)計描述本研究對122例卵巢早衰患者的中醫(yī)證候與其致病原因的關系進行了統(tǒng)計、歸納,結果見表3。(1)因情志因素致病組38例,以肝郁腎虛證所占比例最高,為19例,占該組6種證候的50.00%。與其它證候比較,經相對數的顯著性檢驗,P<0.05。(2)因藥物、疾病因素致病組39例,以熱盛傷津證、肝郁腎虛證所占比例較高,分別為13例、11例,2組分別占該組其它各證的33.33%、28.21%。2組間比較,P>0.05;但2組分別與其他4組比較,均顯示P<0.05。(3)無誘因致病組37例,以肝腎陰虛、肝郁腎虛、脾腎陽虛三證為主,分別占該組6種證候的27.03%、21.62%、18.92%,3組比較,P>0.05。3討論3.1有“腎陰虛證”或“肝郁營津證”為卵巢發(fā)育營養(yǎng)成分一般指征,其證候為本研究歸納的卵巢早衰主要中醫(yī)證候達6種之多,這與卵巢早衰病因、病機復雜不無關系。根據本研究觀察,1/3多的卵巢早衰患者為肝郁腎虛證(33.61%);不足1/2的卵巢早衰患者可能出現的中醫(yī)證候為肝腎陰虛證(18.03%)或脾腎陽虛證(15.57%)或熱盛傷津證(15.57%),上述三證出現頻率相當;而腎虛血瘀、肝郁脾虛兩證(分別不足10%)及其它證候(本研究出現心腎不交證、脾虛濕困證)則臨床出現較少。因此,本研究認為,肝郁腎虛證、肝腎陰虛證、脾腎陽虛證、熱盛傷津證為卵巢早衰常見中醫(yī)證候。以往有關卵巢早衰中醫(yī)證候研究的結果大多涉及腎、肝二臟,未涉及脾臟。而本研究發(fā)現,尚有相當一部分患者從病癥、舌象、脈象看存在脾虛之象,辨為脾腎陽虛、肝郁脾虛證。脾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虛所致之氣血不足、沖任虧虛也應是卵巢早衰發(fā)病的病理基礎之一?!度f氏婦人科》“婦人女子,閉經不行,乃脾胃損,飲食減少,氣耗血枯而不行”,意即思慮傷脾或飲食不節(jié)傷脾而導致生化之源不足,精虧血少,沖任失養(yǎng),月水先閉,講明“脾”在卵巢早衰發(fā)病中起到重要作用。3.2淫之邪,經水自然地理,《唐紀六水傳》載有“七情”之意,并見表三普遍認為,腎陰不足、天癸虧耗、沖任二脈受損是卵巢早衰發(fā)生的主要中醫(yī)病機。對于這樣一個病機何以出現,目前觀點較多。本研究者認為,明顯的事實是,卵巢早衰為近代出現并日漸多發(fā)的女性疑難病癥。因此,除患者個體先天稟賦不足、腎氣未盛、沖任氣血不充,或由遺傳因素致卵巢早衰外,其現代生活環(huán)境及現代生活方式因素對卵巢早衰的發(fā)病似乎有促進作用。實際上,所謂“情志因素”或“藥物、疾病因素”即中醫(yī)學所說“七情”、“六淫”在現代之新的內涵。卵巢早衰屬中醫(yī)“閉經”范疇,古籍中無此病名記載。有關“七情”于閉經的作用多有論述?!秲冉洝费裕骸岸栔“l(fā)心脾,有不得隱曲,女子不月,其傳為風消,肝郁傷脾,化源日少,無以奉心化血,心脾血虛,血海無余,故經閉不行?!薄蛾愃剽謰D科補解·經水不通屬七情郁結方論》曰:“婦人……性多執(zhí)拗,憂怒悲思,肺肝脾三經氣血由此衰耗,驚恐傷膽及腎,亦或十之三四,肝脾主血,肺主氣,腎主水,一有郁結,則諸經受傷,始起或先或后,或多或少,久則閉絕不行。”肝主疏泄,若情志不暢,肝氣郁結,氣郁日久則化火,肝火耗傷氣血,則致氣血不足,不能榮腎填精,滋養(yǎng)沖任、胞宮,致經血非時先斷。且肝氣郁結,木克脾土,還會使脾的運化功能低下,后天氣血乏源而不足,天癸匱源,沖脈精血不足,任脈之氣衰弱,胞宮胞脈失養(yǎng),腎氣-天癸-沖任-胞宮不能協(xié)調一致維系正常功能致經血無主,血??仗?亦發(fā)為此病。對現代女性而言,六淫之邪侵襲機體,尤其在經期或宮腔手術后宮頸口開放,或勞累、緊張等免疫力低下時,所感邪毒乘機而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