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元大都的南北軸對稱研究_第1頁
關于元大都的南北軸對稱研究_第2頁
關于元大都的南北軸對稱研究_第3頁
關于元大都的南北軸對稱研究_第4頁
關于元大都的南北軸對稱研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元大都的南北軸對稱研究

去年是明朝永樂皇帝在北京的一年。在元大都基礎上經(jīng)過多次改建而成的明朝北京城以擁有一條南北中軸線而著稱,排列在中軸線上的42座古建筑大多形成于明朝。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征虜大將軍徐達率軍攻占元大都,明太祖朱元璋將元大都降格為北平府。朱元璋的第四子燕王朱棣從北平府起兵攻占南京奪取皇位以后,于永樂元年(1403年)將北平府升格為北京順天府,北京這個地名由此而誕生。永樂十九年(1421年)正月初一,永樂皇帝首次登上北京皇宮的奉天殿接受百官朝賀,標志著北京正式定為國都,這一年距今已是590周年。元朝大都城的中軸線和明朝北京城的中軸線,到底是不是同一條線?元大都城墻周長約60里,是南北長于東西的長方形。征虜大將軍徐達在進攻元大都之前曾經(jīng)請示朱元璋,如果元朝皇帝棄城逃跑是否追擊。朱元璋回答無須追擊,只要固守邊境防止元軍反攻即可。為了縮短防線,徐達放棄了原在健德門和安貞門一線的元大都北城墻,向南5里在德勝門和安定門一線另筑了一道新城墻。永樂皇帝營建北京宮殿時為了給皇宮前方留出空間,拆除了原在長安街一線的元大都南城墻,向南二里在正陽門一線重建了新的北京南城墻,東西兩面的城墻則沿用了元大都城墻未變。改建之后的北京城墻周長約45里,是南北短于東西的扁方形。到了嘉靖皇帝增筑北京外城以后,北京城墻的平面呈現(xiàn)為“凸”字形。由于明朝的北京城是在元大都基址上經(jīng)過幾次改建而成,對于明朝北京城中軸線和元大都中軸線是否屬于同一條線,學術界歷來都有爭議。一種意見認為,元朝的鐘樓和鼓樓位于現(xiàn)在的舊鼓樓大街,舊鼓樓大街的延長線才是元大都的中軸線,而明朝北京城的中軸線偏東,起點是現(xiàn)在的鐘樓。另一種意見認為,元大都的中軸線就是明朝北京城的中軸線,與現(xiàn)在北起鐘樓南至永定門的那條線重合,是同一條線。我認為這兩種意見的分歧,在于沒有注意到元大都原本有兩個中心點,即中心臺和中心閣,這兩個中心點標志著元大都實際有兩條中軸線。元末當過大都路儒學提舉官的熊夢祥所著《析津志》記述:元朝的鼓樓東邊建有一座中心閣,中心閣以西十五步又建有一座中心臺。中心臺占地一畝,四周有圍墻,正南有石碑,碑文是“中心之臺”,是“大都城東南西北四方之中也”。中心臺西側(cè),南有鼓樓,北有鐘樓,鐘樓南北都是大街,堪稱是整個大都城的中軸線。但是鐘樓以北的大街雖然直抵大都城北城墻,鐘樓以南的大街卻至鼓樓為止,因為鼓樓以南就是海子,即現(xiàn)在的什剎海。而以中心閣為起點的中軸線,向北沒有大街,向南縱貫皇宮大內(nèi)直抵元大都南城墻居中的麗正門,沿途經(jīng)過的萬寧橋和青山(現(xiàn)在的景山)至今仍在。我們今天所說的北京中軸線就是這條線,其北端起點是始建于明朝永樂年間的鐘樓,其南端終點在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增筑外城以前是正陽門,增筑外城以后則延長至永定門。北京中軸線并不是一條虛擬的直線,而是由一系列的建筑物和道路排列組合而成。我做過統(tǒng)計,在南起永定門北至鐘樓長約7.8公里的中軸線上,曾經(jīng)排列著42座古建筑,其中有10座已經(jīng)消失,有3座又被重建,現(xiàn)存的共有35座。下面就來說說中軸線上的42座古建筑。一是永定門橋、永定門箭樓、永定門城樓和天橋。老北京的城門,都是由城樓、甕城、箭樓、護城河與河橋組成的防御要塞,所以2004年復建的永定門城樓,雖然是現(xiàn)存中軸線南端起點的標志,但是原來處于中軸線最南端的建筑物,應該是箭樓南側(cè)跨于護城河上的永定門橋。由于朱元璋在推翻元朝之際并未徹底擊潰蒙古軍隊,致使此后的明朝北方長期遭受蒙古侵襲,蒙古軍隊一度打到北京近郊。為了確保北京安全,嘉靖皇帝決定在北京城的外圍增筑一道邊長20里的外城,將原有的北京城包圍在里邊。增筑外城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閏三月開工,由于正陽門內(nèi)是五府六部和皇宮,正陽門外商鋪密集,又有天壇和先農(nóng)壇,所以外城由南面開始建造,然后依次建造東、北、西三面。但是外城開工不久,嘉靖皇帝憂慮工程浩大,財力不足,又叫嚴嵩去想辦法。嚴嵩的修改方案是將原定邊長20里的南面城墻縮短為13里,東西兩端向北轉(zhuǎn)折與原有城墻連接,因此原來計劃在北京城外圍增筑的呈“回”字形的外城,只建成了呈“凸”字形的南城,這就是北京外城為何不在城外而在城南的來歷,所以北京外城又稱為“南城”,原有的北京城也由此被稱為“內(nèi)城”。外城于嘉靖三十二年十月完工,嘉靖皇帝將外城南面三座城門命名為永定門、左安門、右安門,東門命名為廣渠門,西門命名為廣寧門(清朝為避諱道光皇帝名字“?寧”被改稱廣安門)。另外兩座外城向北轉(zhuǎn)折與內(nèi)城連接處的城門則被稱為東便門和西便門。由于建造外城的動機是為了確保北京的安全,所以這些城門的名稱多具有“安定”“安寧”的寓意,“永定門”的寓意就是“永遠安定”。1957年永定門城樓和箭樓被拆除,呈月牙狀繞經(jīng)箭樓前方的護城河被裁彎取直,河上的永定門橋也被拆除。2004年永定門城樓又被重建。以前的永定門內(nèi)大街是使用石板砌筑的大道,現(xiàn)在還有部分石板路面遺存,大街兩側(cè)是天壇和先農(nóng)壇,壇墻北面,是東西走向的龍須溝。清朝雍正七年(1729年),在龍須溝上建造了一座有并列三條通道的石拱橋,因為是皇帝去天壇祭天的必經(jīng)之地,故名天橋。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修建馬路時,將拱形的天橋改建為平橋,1934年擴展馬路時又將天橋拆除。二是正陽橋牌坊、正陽橋、正陽門箭樓和正陽門城樓。明朝永樂時期的北京城墻是夯土城墻,直至正統(tǒng)元年(1436年)才大興土木,為城墻包砌了城磚,為九座城門建造了城樓、箭樓,將箭樓前方護城河上的木橋改建為石橋,還在橋頭建立了牌坊,又將此前沿用元朝名稱的麗正門改稱為正陽門。明朝內(nèi)城九門的牌坊,只有正陽門前方的正陽橋牌坊保留至后世,后于1955年拆除,又于2008年重建。正陽門是京城正門,非但形制特別高大,而且設置也與內(nèi)城另外8座城門不同。以現(xiàn)存的德勝門箭樓為例,箭樓上邊有12排箭窗,城臺下邊不設門洞,行人出入要走甕城一側(cè)的閘門。閘門沒有門扇,只在門洞上方內(nèi)藏升降式的閘板(又稱千斤閘),閘門上方建有小型城樓,內(nèi)設升降閘板的絞盤設備,被稱作“閘樓”。而正陽門箭樓上邊有13排箭窗,城臺下邊設有門洞,甕城兩側(cè)各有一座閘門。舊時箭樓門洞僅供皇帝通行,行人只能走東西兩側(cè)的閘門?,F(xiàn)在箭樓門洞的上方還懸掛著當年的千斤閘,箭樓內(nèi)部也遺留有當年用于升降千斤閘的絞盤立軸。1900年八國聯(lián)軍入侵北京時,正陽門的城樓和箭樓均被焚毀。1902年1月7日,逃往西安避難的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返回北京時,當時的順天府尹為了粉飾觀瞻,將殘破的城樓拆除,在城臺上搭建了臨時的扎彩牌樓以迎接慈禧。此后正陽門城樓和箭樓于1903年開工重建,于1906年完工。進入民國以后,防御要塞式的正陽門已無法適應交通的需要。1915年,內(nèi)務部總長兼京都市政公所督辦朱啟鈐聘請德國人羅斯凱格爾為總建筑師,將正陽門甕城拆除,使箭樓成為孤島,又在城樓東西兩側(cè)的城墻上各開通兩個門洞,增加了環(huán)繞箭樓直通南面前門大街的通道。由于箭樓本身沒有獨立的登城階梯,又在箭樓北側(cè)增建了“之”字形的磴道。改建后的正陽門箭樓,增添了使用鋼筋水泥制做的挑梁、陽臺、護欄和箭窗的窗檐,外表涂刷了白漆,細看頗具西洋風格。當時朱啟鈐手持紀念銀鎬率先刨去了改建正陽門箭樓的第一塊城磚,這件銀鎬現(xiàn)存于首都博物館。明朝永樂時期,為了繁榮市面和擴充稅源,曾在北京各處城門之外營建商用鋪面店房,稱為“廊房”,但是最終只有前門腳下的廊房成了氣候。前門大街西側(cè)那條長盛不衰的大柵欄商業(yè)街,原名就叫“廊房四條”,與之并列的廊房頭條、二條、三條也都存留至今。由于商業(yè)利益驅(qū)使,前門大街兩側(cè)的商家也不斷向街道侵蝕擴張。他們先是在道旁搭建布蓬地攤,繼而又加固為臨時板房,最終改建為長久的商鋪。原本寬闊平直的前門大街,于是被兩旁綿延成排的商鋪切割為三條街道,即中部已經(jīng)變窄的前門大街,西側(cè)的珠寶市街和東側(cè)的肉市街。清初詩人吳偉業(yè)曾有詩句說前門大街是“布蓬攤子滿前門”。到了清末,前門商業(yè)街進而蔓延至箭樓弧形的甕城腳下,又形成了東邊的帽巷與西邊的荷包巷。后來,京奉鐵路和京漢鐵路的始發(fā)車站都建在了前門箭樓的兩側(cè),使得前門大街一帶的商機更加火爆。三是大明門(大清門、中華門)、外金水橋、天安門、端門、午門和內(nèi)金水橋。大明門,始建于明朝永樂年間。明書《酌中志》將大明門、長安左門、長安右門、東安門、西安門和北安門(清朝改稱地安門)合稱為皇城外圍六門。1644年4月25日李自成攻占北京以后,于5月14日將大明門改稱為大順門。清朝順治元年(1644年)將大明門改稱為大清門,清書《國朝宮史》稱大清門為皇城第一門。大清門內(nèi),是長約一里的石板御道,兩側(cè)是各有144間朝房的千步廊。民國元年(1912年)大清門又被改稱為中華門。1959年擴建天安門廣場時中華門被拆除。天安門,在明朝舊稱承天之門,清朝順治八年(1651年)改稱天安門。天安門前方,是引自西苑南海的外金水河,河上跨有七座石拱橋,即外金水橋。外金水橋東西兩端的兩座拱橋,在明朝舊稱公生橋,是位于千步廊兩側(cè)的五府六部官員進入皇城的通道,民國時期在社稷壇和太廟的南墻開辟了大門,這兩座拱橋恰好成為進入社稷壇和太廟的通道。天安門是皇城的正門,有五座門洞,中間的門洞過去只有皇帝才能出入。為了突出等級規(guī)格,天安門中間的門洞高度和寬度最大,兩側(cè)的門洞依次縮小。外金水河上對應著天安門五座門洞的五座拱橋,也是中間的拱橋長度和寬度最大,兩側(cè)的拱橋依次縮小。在天安門北面,是規(guī)制與天安門相同的端門,端門意即皇宮前端的大門。端門北面就是午門,“午”為南方,午門意即紫禁城的南門。午門的城臺三面環(huán)抱,正面城臺開有三座門洞,中間為皇門,東邊為官員門,西邊為王公門。午門兩側(cè)城臺開有左掖門和右掖門,這兩座大門上的門釘是九排八路,低于正面三門門釘九排九路的規(guī)格。每逢皇宮舉行大朝會,百官排列成東西兩班,分別從左掖門和右掖門進宮。每年十月初一日,在午門舉行頒朔典禮,即發(fā)布次年的皇歷。午門北面是內(nèi)金水河,河上跨有五座石拱橋,即內(nèi)金水橋。內(nèi)金水河的水源來自紫禁城外的筒子河,自神武門西側(cè)城墻底下的涵洞引入皇宮,流經(jīng)武英殿前、內(nèi)金水橋下、文華殿后,繞至東華門內(nèi),從午門東側(cè)城墻底下的涵洞流出皇宮,依舊注入筒子河。穿越紫禁城的內(nèi)金水河不僅象征著天上的銀河,而且對于皇宮救火取水和雨水排放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四是太和門、太和殿、中和殿與保和殿。太和門是三大殿建筑群的正門,在明朝永樂十九年(1421年)正月開始啟用時,沿用南京皇宮舊制稱為奉天門,三大殿稱為奉天殿、華蓋殿和謹身殿。到了四月,三大殿即因雷擊起火被焚毀,此后歷經(jīng)洪熙、宣德兩朝,遇有大朝會都在奉天門舉行,直至正統(tǒng)五年(1440年),三大殿才被重建。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四月,三大殿再次被雷擊起火,連同前方的文樓、武樓和奉天門、午門及兩側(cè)廊廡朝房俱被焚毀,臺基欄柱上的漢白玉構件也被烈火燒成了石灰狀。三大殿重建工程用了5年時間,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完成。當時嘉靖皇帝認為“奉天”這個名稱不宜沿用,遂將重建后三大殿更名為皇極殿、中極殿、建極殿,奉天門也改稱為皇極門,即今太和門。此后三大殿又曾于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焚毀,在萬歷皇帝的孫子天啟皇帝時期重建。天啟皇帝十六歲即位,不理朝政,喜歡做木匠活取樂,其原因就是他親歷了三大殿重建工程。以前的三大殿體量龐大,幾乎占滿了“三臺”基座,一旦發(fā)生火災,因間距過近易于蔓延。天啟年間這次重建,接受了工部尚書的意見,縮小了三大殿體量,拉大了間距,所以1644年6月3日李自成縱火燒宮時,三大殿中的皇極殿和中極殿被焚毀,建極殿得以幸免。清朝順治二年(1645年)重修三大殿時,將皇極殿改稱為太和殿,中極殿改稱為中和殿,建極殿改稱為位育宮。太和殿名稱出自《易經(jīng)·乾卦》“保合太和”,中和殿與位育宮名稱出自《禮記·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此后位育宮一度又改稱清寧宮,康熙皇帝幼年曾居于此。康熙八年(1669年),將清寧宮改稱為保和殿,康熙皇帝移居到武英殿暫住一年,擒拿鰲拜事件,就是這一年的五月十六日發(fā)生在武英殿的。保和殿后邊的階梯當中,有一塊重達250噸的丹陛石,上面雕刻著九條巨龍??滴趸实墼?jīng)給大學士們講了一個這塊丹陛石的故事,說是明朝重修三大殿時,這塊巨石因為難以搬運進宮,被太監(jiān)參奏說“此石不肯入午門”,皇帝居然命令將此石捆起來責打六十御棍。這個故事是康熙皇帝小時候從明朝遺留的老太監(jiān)那里聽來的,那個糊涂皇帝想必就是親歷了重修三大殿的天啟皇帝。保和殿在清朝曾經(jīng)是科舉考試舉行殿試的地方,殿試合格方可成為進士。太和殿是朝廷舉行重大典禮的地方,在青磚鋪砌的太和殿廣場上,至今還留有使用白色石塊鑲嵌而成的兩條“八字”白線,就是舉行典禮時候儀仗隊列隊用的標志線?,F(xiàn)在太和殿廣場的青磚地面上,還鑲嵌有兩行呈“八”字形排列的石塊,其東側(cè)現(xiàn)存87塊,西側(cè)現(xiàn)存84塊,每塊約1尺見方,兩塊的間距約1.5米,那就是當年舉行典禮時,供儀仗隊排列鑾駕時使用的定位石,只需每人站定一塊石頭,行列自然能整齊劃一。在太和殿廣場中心的石板御道兩側(cè),以前還排列有四行銅鑄的“品級山”,每個高約二尺,上有“正一品”“從一品”以至“正九品”“從九品”共九品十八級的字樣,每行18塊,四行總共72塊,是典禮時供百官排班列隊用的標志。五是乾清門、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和坤寧門。乾清門是后三宮建筑群的正門,曾是康熙皇帝御門聽政的地方。聽政時間在春夏季是辰初,即早七時,在秋冬季是辰正,即早八時。屆時在乾清門的門道里邊擺放寶座,將寶座背后的大門關閉并且掛上帷幕,各部官員依次進入門道,近距離地向皇帝陳述政務。乾清門的門道里邊曾經(jīng)陳設著兩個木箱,收藏著聽政時使用的器物??滴趸实壅f過,只要他沒有外出巡游,每天必定準時在乾清門聽政。乾清宮自明朝起就是皇帝的寢宮,后半部被分隔為上下兩層,稱為仙樓,共有9間寢室,設置27張龍床,以使外人難以確知皇帝的寢處。清朝康熙皇帝住在乾清宮東小院里的昭仁殿,自雍正皇帝起改住養(yǎng)心殿,但是無論皇帝死于何處,總要在乾清宮停靈哀悼,稱為壽終正寢。交泰殿在明朝是皇后舉行典禮的地方,所以雕飾彩畫既有龍紋也有鳳紋。清朝乾隆皇帝將交泰殿作為存放25顆寶璽的地方。坤寧宮在明朝是皇后的寢宮,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1644年4月24日),李自成軍隊攻入北京城,崇禎皇帝的周皇后即于坤寧宮懸梁自盡。坤寧宮在清朝仍是皇后名義上的寢宮,但是已被作為祭神的神殿。在坤寧宮內(nèi),設有一座小廚房,里邊的灶臺安放三口大鍋用于制做祭品。每年的臘月二十三日,就在坤寧宮舉行祭祀灶王的典禮。坤寧門是乾清宮宮院的后門。崇禎五年(1632年)十月二十三日,崇禎皇帝將坤寧門旁邊的北圍廊命名為“游藝齋”,崇禎皇帝曾在游藝齋詢問大學士周延儒,為什么人們稱購物為“買東西”,而不叫“買南北”呢?周延儒依據(jù)《孟子·盡心上》“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門戶求水火,無弗與者,至足矣”的說法解釋道,南方屬火,北方屬水,民間向人家借個火點燈做飯,或是討口水喝,都是免費幫忙,無須用錢購買,所以沒有“買南北”的說法。崇禎皇帝聽了周延儒的解釋頗為滿意。但是周延儒只解釋了“南北”,并未解釋“東西”。后來清朝的乾隆皇帝也向博古通今的協(xié)辦大學士(副大學士)紀曉嵐提出了同樣的問題。紀曉嵐的解釋是,按陰陽五行的說法,東方屬木,西方屬金,市場上交易的商品,多為屬木的植物類和屬金的金屬類,所以要說“買東西”。到了紀曉嵐這里,“買東西”的說法就解釋圓滿了。六是天一門、欽安殿、承光門、順貞門、神武門和神武門橋。坤寧門以北就是御花園,在明代稱為“瓊苑”,因此御花園的東門稱為“瓊苑東門”,西門稱為“瓊苑西門”。御花園的北大門是順貞門,二門是承光門。但是在明朝嘉靖十四年(1535年)以前,御花園的北大門被稱為坤寧門,而乾清宮宮院的后門被稱為廣運門。燕王朱棣從北平起兵殺向南京奪取皇位之時,為了神化自己和鼓舞士氣,曾自稱是北方水神真武大帝轉(zhuǎn)世,以示北方之水定能戰(zhàn)勝南方之火,所以他做了永樂皇帝之后,在皇宮北部的御花園里建造了供奉真武大帝的欽安殿。后來尊崇道教的嘉靖皇帝認為,坤寧門本是內(nèi)廷宮院的后門,將供奉真武大帝的欽安殿圈入坤寧門內(nèi)是人神不分,不夠恭敬,因此嘉靖皇帝將坤寧門的名稱換給了乾清宮宮院的后門廣運門,表示內(nèi)廷宮院到此為止,而將御花園的北門另行命名為順貞門,同時將欽安殿前的大門命名為天一門,也是取“天一生水”的典故,使之與水神真武大帝匹配。神武門是紫禁城的北門,在明朝舊稱玄武門,是取“南朱雀、北玄武”的典故命名的。清朝為了避諱康熙皇帝的名字玄燁,將玄武門改稱神武門。后來喜歡書法的乾隆皇帝將紫禁城所有的宮殿大門匾額全都重新題寫,唯獨保留了由康熙皇帝題寫的神武門匾額未動以示恭敬。神武門外是跨于筒子河上的的神武門橋。七是北上門、萬歲門、綺望樓、萬春亭、壽皇殿牌坊、壽皇殿磚城門、戟門、壽皇殿和北中門。景山在明朝舊稱萬歲山,所以現(xiàn)在景山公園的南門名稱恢復為萬歲門,但是萬歲門以前只是景山的二門,景山的大門是北上門,舊址位于神武門外筒子河的橋頭北面。舊時的北上門兩側(cè)各有長達50間的連排房屋,房屋后身與筒子河之間只有狹窄的通道,所以1956年為了拓寬景山前街,將北上門及兩側(cè)的連排房屋拆。清朝順治十二年(1655年)將萬歲山改名為景山,是取景仰圣德之意,因為景山是皇家辦理喪事和紀念先帝的場所,景山的壽皇殿、永思殿和觀德殿名稱都體現(xiàn)了紀念的意思,順治皇帝死后遺體也于此火化。景山腳下是乾隆十五年(1750年)興建的綺望樓,樓上以前供奉著孔子牌位。景山主峰之上就是可以環(huán)視京城的萬春亭。乾隆十六年(1751年)在景山的五座山峰上各建一座佛亭,自東向西依次命名為周賞、觀妙、萬春、輯芳、富覽,以主峰上的萬春亭最為高大。當時在五座佛亭中各安放一尊銅鑄佛像,稱為五方佛。清光緒庚子年(1900年),八國聯(lián)軍侵入北京,把景山的四座銅佛搶走,只因中峰萬春亭中那座銅佛體積太大無法搬運,遂將其佛臂砍壞,后雖經(jīng)修復,又毀于終文革時期。如今東西四座佛亭中僅余佛像的石座,萬春亭中現(xiàn)有的佛像是1998年復制的。明朝的壽皇殿在景山中軸線偏東,現(xiàn)在的壽皇殿是乾隆十四年(1749年)仿照圓明園安佑宮建造的。壽皇殿中軸線上的建筑群包括顯承無斁牌坊、磚城門、戟門、壽皇殿,戟門在1981年4月10日遭火災焚毀,于1985年重建。北中門是景山的后門。八是地安門與萬寧橋。地安門是皇城的北門,明朝舊稱北安門,清朝順治九年(1652年)改稱地安門,1955年展寬道路時被拆除??缬诘?/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