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_第1頁
第7章 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_第2頁
第7章 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_第3頁
第7章 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_第4頁
第7章 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基本內(nèi)容】

本章內(nèi)容包括銀量法的基本原理;三種確定滴定終點的方法,每種方法的指示終點的原理、滴定條件和應(yīng)用范圍。重量分析法中的沉淀法,沉淀的形態(tài)和沉淀的形成;沉淀的完全程度及其影響因素,溶度積與溶解度,條件溶度積;影響沉淀溶解度的主要因素:同離子效應(yīng)、鹽效應(yīng)、酸效應(yīng)和配位效應(yīng);影響沉淀純度的因素:共沉淀、后沉淀;沉淀條件的選擇:晶形沉淀和無定形沉淀的條件選擇;沉淀的濾過、洗滌、干燥、灼燒和恒重;稱量形式和結(jié)果計算;揮發(fā)法,干燥失重。第七章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基本要求】

掌握銀量法中三種確定滴定終點方法的基本原理、滴定條件和應(yīng)用范圍;沉淀溶解度及其影響因素,沉淀的完全程度及其影響因素,溶度積與溶解度,條件溶度積及其計算;重量分析法結(jié)果的計算。

熟悉銀量法滴定曲線、標準溶液的配制和標定;沉淀重量分析法對沉淀形式和稱量形式的要求,晶形沉淀和無定形沉淀的沉淀條件。

了解沉淀的形態(tài)和形成過程,沉淀重量分析法的操作過程,揮發(fā)法,干燥失重。第一節(jié)沉淀滴定法

定義:沉淀滴定法(Precipitationtitration)是以沉淀反應(yīng)為基礎(chǔ)的滴定分析法。Ag++Cl-→AgCl↓Ag++SCN-→AgSCN↓用于沉淀滴定分析的化學(xué)反應(yīng)必須符合的條件:1.沉淀溶解度必須很小,反應(yīng)能定量完成2.反應(yīng)速度要快,不易形成過飽和溶液3.有確定終點的簡單方法4.沉淀吸附現(xiàn)象不嚴重,無玷污5.沉淀要有固定的組成,便于計算目前應(yīng)用較廣的為生成難溶性銀鹽的反應(yīng)利用生成難溶性銀鹽的滴定法,習(xí)慣上稱為銀量法(aregentometricmethod)。本法可用來測定含Cl-、Br-、I-、SCN-及Ag+等離子的化合物。一、銀量法基本原理Ag++X-→AgX↓

其中X代表Cl-、Br-、I-及SCN-等離子。

(一)滴定曲線以AgNO3溶液(0.1000mol/L)滴定20.00mlNaCl溶液(0.1000mol/L)為例:1.滴定開始前溶液中氯離子濃度為溶液的原始濃度[Cl-]=0.1000mol/LpCl=-lgl.000×10-1=l.002.滴定至化學(xué)計量點前

加入AgNO3溶液18.00ml時,溶液中Cl-濃度為:

而Ag+濃度則因為[Ag+][Cl-]=Ksp=1.56×10-10

pAg+pCl=-lgKsp=9.74故pAg=9.74-2.28=7.46同理,當加入AgNO3溶液19.98ml時,溶液中剩余的Cl-濃度為:[Cl-]=5.0×10-5

pCl=4.30pAg=5.443.化學(xué)計量點時溶液是AgCl的飽和溶液pAg=pCl=pKsp/2=4.874.化學(xué)計量點后[Ag+]濃度由過量的AgNO3濃度決定,當?shù)稳階gNO3溶液20.02ml時(過量AgNO30.02ml時則[Ag+]=5.0×10-5mol/L。pAg=4.30pCl=9.74-4.30=5.44突躍影響因素:溶度積常數(shù)溶液濃度分步滴定:AgI最先被滴定,AgCl最后被滴定,形成3個突躍滴定曲線說明以下幾點:(l)pX與pAg兩條曲線以化學(xué)計量點對稱。這表示隨著滴定的進行,溶液中Ag+濃度增加時,X-以相同的比例減??;而化學(xué)計量點時,兩種離子濃度相等,即兩條曲線在化學(xué)計量點相交。(2)與酸堿滴定曲線相似,滴定開始時溶液中X-濃度較大,滴入Ag+所引起的X-濃度改變不大,曲線比較平坦,近化學(xué)計量點時,溶液中X-濃度已很小,再滴入少量Ag+即引起X-濃度發(fā)生很大變化而形成突躍。(3)突躍范圍的大小,取決于沉淀的溶度積常數(shù)Ksp和溶液的濃度。Ksp越小,突躍范圍大。若溶液的濃度越大,則突躍范圍越大。二、指示終點的方法鉻酸鉀指示劑法(Mohr莫爾法)鐵銨礬指示劑法(Volhard佛爾哈德法)吸附指示劑法(Fajan法揚司法)(一)鉻酸鉀指示劑法用硝酸銀標準溶液滴定氯化物或溴化物時,采用鉻酸鉀為指示劑,滴定反應(yīng)為:終點前Ag++Cl-→AgCl↓終點時2Ag++CrO4-→Ag2CrO4↓(磚紅色)原理:①因為Ag2CrO4沉淀具有磚紅色,能明顯地顯示滴定終點;②Ag2CrO4的溶度積常數(shù)Ksp=1.1×10-12,使其剛過化學(xué)計量點,即Ag+稍有過量立刻產(chǎn)生Ag2CrO4沉淀,而定量地指示出Ag+與Cl-的化學(xué)計量點AgCl的Ksp>Ag2CrO4的Ksp,為何先生成AgCl?AgCl和Ag2CrO4的溶解度大小設(shè)沉淀溶解度為smol/L滴定條件:1.指示劑用量:濃度必須合適,太大會使終點提前,而且CrO42-本身的黃色也會影響終點的觀察,若太小又會使終點滯后,影響滴定的準確度。計量點時:[Ag+]sp=[Cl-]sp=K1/2sp(AgCl)[CrO42-]=Ksp(Ag2CrO4)/[Ag+]sp2=Ksp(Ag2CrO4)/Ksp(AgCl)

=1.11×10-2mol·L-1在實際滴定中,通常在反應(yīng)液總體積為50~100ml的溶液中,加入5%(g/ml)鉻酸鉀指示液約1~2ml。2.溶液的酸度:

滴定應(yīng)在中性或微堿性(pH=6.5-10.5)條件下進行若溶液酸度過高,則Ag2CrO4溶解:Ag2CrO4+H+=2Ag++HCrO4-不產(chǎn)生沉淀若溶液堿性太強,則析出Ag2O沉淀:2Ag++2OH-=2AgOH↓Ag2O↓+H2O滴定液中如果有銨鹽存在,則易生成Ag(NH3)2+;而使AgCl和Ag2CrO4溶解。如果溶液中有氨存在時,必須用酸中和。當有銨鹽存在時,如果溶液的堿性較強,也會增大NH3的濃度。實驗證明,當CNH4+<0.05mol·L-1時,溶液的pH宜控制在pH=6.5-7.2。3.先產(chǎn)生的AgCl沉淀容易吸附溶液中的Cl-,使溶液中的Cl-濃度降低,以致終點提前而引入誤差。因此,滴定時必須劇烈搖動。如果測定Br-時,AgBr沉淀吸附Br-更為嚴重,所以滴定時更要劇烈搖動,否則會引入較大的誤差。4.凡與Ag+能生成沉淀的陰離子如PO43-、AsO43-、SO32-、S2-、CO32-、C2O42-等;與CrO42-能生成沉淀的陽離子如Ba2+、Pb2+等,大量的有色離子Cu2+、Co2+、Ni2+等;以及在中性或微堿性溶液中易發(fā)生水解的離子如Fe3+、A13+等,都干擾測定,應(yīng)預(yù)先分離。應(yīng)用范圍主要用于以AgNO3標準溶液直接滴定Cl-、Br-和CN-的反應(yīng),而不適用于滴定I-和SCN-,也不適用于NaCl標準溶液直接滴定Ag+,Ag2CrO4轉(zhuǎn)化成AgCl速率極慢。(二)鐵按礬指示劑法

原理:是用NH4SCN(或KSCN)為標準溶液,NH4Fe(SO4)2為指示劑的滴定方法。分直接滴定法和返滴定法1.直接滴定法:在酸性條件下,以鐵銨礬作指示劑,用KSCN或NH4SCN標準溶液滴定含Ag+的溶液終點前Ag++SCN-→AgSCN↓(白色)終點時Fe3++SCN-→Fe(SCN)2+(

紅色)酸度控制:0.1-1mol/L酸度過低Fe3+易水解Fe3+濃度:0.015mol/L維持配位平衡,本身黃色的影響滴定時充分振搖,防止吸附Ag+,避免終點過早出現(xiàn)應(yīng)用:測定Ag+

2.返滴定法在含有鹵素離子的HNO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過量的AgNO3,以鐵銨礬為指示劑,用NH4SCN標準溶液返滴定過量的AgNO3滴定前反應(yīng)Ag++X-→AgX↓滴定反應(yīng)Ag++SCN-→AgSCN↓(白色)指示終點反應(yīng)Fe3++SCN-→Fe(SCN)2+(紅色)終點存在沉淀轉(zhuǎn)化AgCl↓+SCN-→AgSCN↓+Cl-終點推后,F(xiàn)e(SCN)2+紅色不及時出現(xiàn),直到建立以下平衡多消耗了NH4SCN標準溶液,避免誤差,采取措施:濾過AgCl↓;加入有機溶劑包裹AgCl↓;提高Fe3+的濃度0.2mol/L;酸度控制0.1-1mol/L應(yīng)用范圍:測定Cl-,Br-,I-,CN-,SCN-等離子。(三)吸附指示劑法用硝酸銀標準溶液、以吸附指示劑確定滴定終點的方法吸附指示劑是一類有機染料,被沉淀表面吸附發(fā)生結(jié)構(gòu)改變引起顏色變化,酸性、堿性染料用AgNO3滴定Cl-,熒光黃為指示劑(HFln)終點前HFln→H++Fln-溶液呈黃綠色Cl-過量AgCl·Cl-:M+終點時Ag+稍過量AgCl·Ag+:Fln-沉淀帶正電荷吸附Fln-即:AgCl·Ag++Fln-→AgCl·Ag+·Fln-溶液呈粉紅色應(yīng)用吸附指示劑時需注意幾點:(1)由于顏色變化是發(fā)生在膠態(tài)沉淀的表面。因此應(yīng)盡量使AgX沉淀具有較大的表面積,常加入糊精等保持膠體狀態(tài)。(2)膠體顆粒對指示劑的吸附力,應(yīng)略小于被測離子的吸附力。即滴定稍過化學(xué)計量點就立即吸附指示劑離子而變色。I->二甲基二碘熒光黃>Br->曙紅>Cl->熒光黃(3)溶液的pH值應(yīng)適當,一般吸附指示劑多是有機弱酸,而起指示作用的主要是陰離子。因此,為了使指示劑主要以陰離子形式存在,必須控制滴定液的pH值。熒光黃pKa=7適用范圍pH7.0-10.0若pH小于7.0熒光黃以HFln形式存在不被吸附(4)滴定應(yīng)避免在強光照射下進行,吸附著指示劑的鹵化銀膠體對光極為敏感。(5)指示劑的離子與加入的滴定劑離子應(yīng)帶有相反電荷。(6)溶液濃度不能太稀。用于Ag+、Cl-、Br-、I-、SO42-等離子的測定。

Fajans法常用吸附指示劑指示劑pKa測定對象滴定劑顏色變化滴定條件(pH)熒光黃~7Cl-,Br-,I-,Ag+黃綠—粉紅7~10二氯熒光黃

~4Cl-,Br-,I-Ag+黃綠—粉紅4~10曙紅~2Br-,I-,SCN-Ag+粉紅—紅紫2~10甲基紫Ag+Cl-紅—紫酸性沉淀對鹵離子及指示劑的吸附能力:三、標準溶液與基準物質(zhì)

基準物質(zhì)市售的一級純硝酸銀(或基準硝酸銀)和氯化鈉。

標準溶液

硝酸銀標準溶液可用基準硝酸銀精密稱定,定容溶解制成。也可用分析純硝酸銀配制,再用基準NaCl標定。于棕色瓶中避光保存。硫氰酸銨(或硫氰酸鉀)標準溶液可用已標定好的AgNO3標準溶液,按鐵銨礬指示劑法的直接滴定法進行標定。銀量法標液的配制,標定和計算例稱取基準試劑NaCl0.2000g,溶于水,加入AgNO3標準溶液50.00ml,以鐵銨礬作指示劑,用NH4SCN標準溶液滴定,用去25.00ml。已知1.00mlNH4SCN標準溶液相當于1.20mlAgNO3標準溶液。計算AgNO3和NH4SCN溶液的濃度。解:已知NaCl的摩爾質(zhì)量銀量法標液的配制,標定和計算計算NaCl的百分含量。例稱取食鹽0.2000g,溶于水,以K2CrO4作指示劑,用0.1500mol/LAgNO3標準溶液滴定,用去22.50ml,解:已知NaCl的摩爾質(zhì)量硝酸銀滴定液(0.1mol/L)

AgNO3=169.8716.99g→1000ml

【配制】取硝酸銀17.5g,加水適量使溶解成1000ml,搖勻?!緲硕ā咳≡?10℃干燥至恒重的基準氯化鈉約0.2g,精密稱定,加水50ml使溶解,再加糊精溶液(1→50)5ml,碳酸鈣0.1g與熒光黃指示液8滴,用本液滴定至渾濁液由黃綠色變?yōu)槲⒓t色。每1ml硝酸銀滴定液(0.1mol/L)相當于5.844mg的氯化鈉。根據(jù)本液的消耗量與氯化鈉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濃度,即得。

【貯藏】置玻璃塞的棕色玻瓶中,密閉保存。

氯化鈉注射液

本品為氯化鈉的等滲滅菌水溶液。含氯化鈉(NaCl)應(yīng)為0.850%~0.950%(g/ml)?!拘誀睢勘酒窞闊o色的澄明液體;味微咸?!捐b別】本品顯鈉鹽與氯化物的鑒別反應(yīng)(附錄Ⅲ)?!緳z查】pH值應(yīng)為4.5~7.0(附錄ⅥH)。重金屬取本品50ml,蒸發(fā)至約20ml,放冷,加醋酸鹽緩沖液(pH3.5)2ml與水適量使成25ml,依法檢查(附錄ⅧH第一法),含重金屬不得過千萬分之三。不溶性微粒取裝量為100ml以上的本品1瓶,依法檢查(附錄ⅨC),應(yīng)符合規(guī)定。細菌內(nèi)毒素取本品,依法檢查(附錄ⅪE),每1ml中含內(nèi)毒素量不得過0.5EU。其他應(yīng)符合注射劑項下有關(guān)的各項規(guī)定(附錄ⅠB)。

【含量測定】精密量取本品10ml,加水40ml、2%糊精溶液5ml與熒光黃指示液5~8滴,用硝酸銀滴定液(0.1mol/L)滴定。每1ml硝酸銀滴定液(0.1mol/L)相當于5.844mg的NaCl?!绢悇e】同氯化鈉。【規(guī)格】(1)10ml:90mg(2)100ml:0.9g(3)250ml:2.25g(4)500:4.5g(5)1000ml:9g【貯藏】密閉保存。第二節(jié)重量分析法

以質(zhì)量為測量值的分析方法,習(xí)慣上稱為重量分析法(gravimetricanalysismethod)。測定時先用適當?shù)姆椒▽⒈粶y組分與試樣中的其他組分分離,然后轉(zhuǎn)化為一定的稱量形式,稱重,從而求得該組分的含量。根據(jù)分離方法的不同,重量分析一般可分為揮發(fā)法、萃取法和沉淀法。沉淀法是利用沉淀反應(yīng),將被測組分轉(zhuǎn)化成難溶物,以沉淀形式從溶液中分離出來。然后經(jīng)過濾、洗滌、烘干或熾灼、最后稱重,計算其含量的方法。揮發(fā)法是利用物質(zhì)的揮發(fā)性質(zhì),通過加熱或其他方法使被測組分從試樣中揮發(fā)逸出。萃取法(liqulid-liqulidextraction)又叫溶劑萃取法(solventextraction)。這種方法是把待測物質(zhì)從一個液相轉(zhuǎn)移到另一個液相以達到分離的目的。如溶解在水中的樣品溶液同與水不相溶的有機溶劑一起振蕩,這時樣品內(nèi)待測組分進入有機溶劑中,另一些組分仍留在水相中。將有機溶劑相與水相分離,揮去有機溶劑后用稱重測定其含量。一、沉淀重量分析法

沉淀重量法是利用沉淀反應(yīng),將被測組分轉(zhuǎn)化成難溶物,以沉淀形式從溶液中分離出來,經(jīng)過濾過、洗滌、烘干活灼燒成稱量形式稱量,計算其含量的方法。沉淀形式(precipitationform):沉淀的化學(xué)組成稱量形式(weighingform):沉淀經(jīng)處理后,供最后稱量的化學(xué)組成待測離子沉淀劑沉淀形式處理過程稱量形式

過濾8000CBa2++SO42-BaSO4↓BaSO4洗滌灼燒

過濾烘干Ca2++C2O42-

CaC2O4?2H2O↓CaO洗滌灼燒

過濾烘干試樣溶液+沉淀劑沉淀形式↓稱量形式洗滌灼燒注:稱量形式與沉淀形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對沉淀形式(precipitationform)的要求①沉淀的溶解度必須很小。沉淀溶解損失的量應(yīng)不超出分析天平的稱量誤差范圍(<

0.2mg),這樣才能保證反應(yīng)定量完全。②沉淀必須純凈,盡量避免其它雜質(zhì)的沾污。③沉淀形狀應(yīng)盡可能便于過濾和洗滌。為此盡量希望獲得粗大的晶形沉淀。如果是無定形沉淀,應(yīng)注意掌握沉淀條件,改善沉淀的性質(zhì)。④沉淀應(yīng)易于轉(zhuǎn)化為具有固定組成的稱量形式。對稱量形式(weighingform)的要求①稱量形式必須有確定的化學(xué)組成,否則將失去定量的依據(jù)。②稱量形式要穩(wěn)定,不受空氣中的水分、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影響。③稱量形式的摩爾質(zhì)量要大,在稱量形式中被測組分的百分含量要小,這樣可減少稱量誤差,提高分析結(jié)果的準確度。重量法測定Al3+,可以用氨水沉淀為Al(OH)3后,熾灼成Al2O3稱量。也可以用8-羥基喹琳沉淀為8-羥基喹琳鋁(C9H6NO)3Al,干燥后稱量。按這兩種稱量形式計算,0.1000g鋁可獲得0.1888gAl2O3或1.7029g(C9H6NO)3Al。分析天平的稱量誤差一般為

0.2mg。對于上述兩種稱量形式,稱量不準確而引起的相對誤差分別為:顯然用8-羥基喹琳重量法測定鋁準確度高。1.沉淀的形態(tài)

晶形沉淀:如BaSO4是典型的晶形沉淀;晶形沉淀的顆粒直徑約為0.1~1

m,

無定形沉淀:無定形沉淀又稱非晶形沉淀或膠狀沉淀。,F(xiàn)e2O3·nH2O是典型的非晶形沉淀。它們的主要差別是沉淀顆粒大小不同,無定形沉淀的顆粒直徑一般小于0.02

m,凝乳狀沉淀(AgCl)的顆粒大小,介于兩者之間。生成的沉淀屬于哪種類型首先取決于沉淀的性質(zhì),同時也與形成沉淀時的條件以及沉淀的預(yù)處理密切相關(guān)晶形沉淀是由較大的沉淀顆粒組成,內(nèi)部排列較規(guī)則,結(jié)構(gòu)緊密,易過濾洗滌。無定形沉淀是由許多疏松微小沉淀顆粒聚集在一起組成的。沉淀顆粒排列雜亂無章,其中又包含大量數(shù)目不定的水分子,形成疏松絮狀沉淀,體積大,不但容易吸附雜質(zhì),而且難于過濾和洗滌。2.沉淀的形成一種沉淀物的形成過程,分為晶核形成和晶核長大兩個過程。晶核的形成均相成核作用和異相成核作用。

均相成核過飽和溶液中,組成沉淀物質(zhì)的離子,由于靜電作用締合起來,自發(fā)的形成晶核,從均勻液相中自發(fā)的產(chǎn)生晶核的過程

異相成核在介質(zhì)和容器中的大量肉眼看不到的微粒起晶核作用,離子或離子群擴散到這些微粒上誘導(dǎo)沉淀形成

溶液中有了晶核以后,過飽和溶液中的溶質(zhì)在晶核上沉積,逐漸成長為沉淀顆粒,顆粒大小由聚集速度和定向速度的相對大小決定。

聚集速度:構(gòu)晶離子聚集成晶核,進一步積聚成沉淀顆粒的速度

定向速度:構(gòu)晶離子在自己的晶核上按一定順序排列于晶格內(nèi),晶核繼續(xù)長大在沉淀過程中,如果聚集速度大,而定向速度小,則生成的晶核數(shù)較多,卻來不及排列成晶格,從而得到無定形沉淀。反之,如果定向速度大于聚集速度,則構(gòu)晶離子在自己的晶核上有足夠時間進行晶格排列,最后得到晶形沉淀。聚積速度取決于沉淀時溶液中沉淀物質(zhì)的過飽和度和溶解度。相對過飽和度S:

晶核的溶解度Q:加入沉淀劑瞬間沉淀物質(zhì)的濃度Q-S:過飽和度K:常數(shù),與沉淀的性質(zhì)、溫度、介質(zhì)等有關(guān)馮·韋曼(VonWeimarn)經(jīng)驗公式QSKS-=聚積速度溶度積與溶解度在含有難溶電解質(zhì)固體的飽和溶液中,存在著固體與其解離出的離子間的平衡,稱之為沉淀-溶解平衡.難溶化合物MA在飽和溶液中的平衡可表示為MA(固)

M++A-式中MA(固)表示固態(tài)的MA,在一定溫度下它的溶度積Ksp是一常數(shù),即3.沉淀的完全程度及其影響因素[M+][A-]=S2=KspMmAn型難溶鹽的溶解度為: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