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詩歌鑒賞之典故篇_第1頁
2024年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詩歌鑒賞之典故篇_第2頁
2024年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詩歌鑒賞之典故篇_第3頁
2024年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詩歌鑒賞之典故篇_第4頁
2024年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詩歌鑒賞之典故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知識構(gòu)建】一、用典的方式1.明用典故例:送湖南部曲辛棄疾青衫匹馬萬人呼,幕府當(dāng)年急急符。愧我明珠成薏苡[注],負(fù)君赤手縛於菟。觀書老眼明如鏡,論事驚人膽滿軀。萬里云霄送君去,不妨風(fēng)雨破吾廬。[注]薏苡:語出《后漢書·馬援傳》,馬援從交趾還,載一車薏苡,有人告發(fā)他私藏一車珍珠。后世用“薏苡明珠”指被人誣蔑,蒙受冤屈。詞人用典表明自己的離職,是因為遭受別人的誣謗,正像東漢馬援當(dāng)年南征交趾歸來,被人誣蔑一樣。2.暗用典故例:送子由使契丹蘇軾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遠適更沾巾。不辭驛騎凌風(fēng)雪,要使天驕識鳳麟。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應(yīng)夢武林春。單于若問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注]。[注]唐代李揆被皇帝譽為“門地、人物、文學(xué)皆當(dāng)世第一”。后來入吐蕃會盟,酋長問他:“聞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騙他說:“彼李揆,安肯來邪?”蘇軾用李揆騙酋長的故事告誡蘇轍,出使契丹,決不可追求盛名,須小心謹(jǐn)慎,安全而歸。

3.反用典故例:金陵望漢江李白

漢江回萬里,派作九龍盤。橫潰豁中國,崔嵬飛迅湍。六帝淪亡后,三吳不足觀。我君混區(qū)宇,垂拱眾流安。今日任公子,滄浪罷釣竿[注]。[注]這兩句的意思是,當(dāng)今任公子無須垂釣了,因為江海中已無巨魚,比喻已無危害國家的巨寇。任公子是《莊子》中的傳說人物,他用很大的釣鉤和極多的食餌釣起一條巨大的魚。表面看起來是在歌頌太平盛世,其實有些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悲涼。

二、引用的內(nèi)容1.引用前人的語句

①直引:辛棄疾《京口北固亭懷古》“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引用了杜甫《登高》中的“無邊落木瀟瀟下,不盡長江滾滾流”。②化用:杜甫的“客從南溟來,遺我雙鯉魚”化用《漢樂府》中的“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2.引用神話傳說

李賀《李賀箜篌引》“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江娥”、“素女”都是傳說中的神女。

3.引用歷史故事

①明引:杜甫的《清明其一》“虛沾焦舉為寒食,實藉嚴(yán)君賣卜錢”,嚴(yán)君:嚴(yán)君平,西漢人,他一生淡泊名利,在成都賣卜。作者提及嚴(yán)君平,更含有對嚴(yán)君平閉肆簾下讀老莊的向往之情。②暗引:杜甫《前出塞》中“功名圖麒麟”,引用的是宣漢帝把霍光等十一位功臣的像畫于麒麟閣。三、詩歌中常見的典故1.白衣蒼狗:亦作“白云蒼狗”,比喻世事變幻無常。出自杜甫詩《可嘆》:“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須改變?nèi)缟n狗。古往今來共一時,人生萬事無不有。”人事變化,猶如浮云,一會兒像白云,一會兒像蒼狗。2.投筆:《后漢書》載“班超家境貧寒,靠為官府抄寫文書來生活。他曾投筆感嘆,要效法傅介子、張騫立功邊境,取爵封侯”。后來“投筆”就指棄文從武。如辛棄疾《水調(diào)歌頭》:莫學(xué)班超投筆,縱得封侯萬里,憔悴老邊州。3.長城:出自《南史檀道濟傳》,檀道濟是南朝宋的大將,權(quán)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來宋文帝借機殺他時,檀道濟大怒道:“乃壞汝萬里長城!”后來就用“萬里長城”指守邊的將領(lǐng)。如陸游的《書憤》:“塞上長緘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4.樓蘭:《漢書》載“樓蘭國王貪財,多次殺害前往西域的漢使。后來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計斬樓蘭王,為國立功”。以后詩人就常用“樓蘭”代指邊境之?dāng)?,用“破(斬)樓蘭指建功立業(yè)。如:王昌齡《從軍行》“青海長云暗雪山,疆域遙望玉門關(guān)。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p>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苗中聞?wù)哿荷丛?,曉?zhàn)隨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折腰:《宋書·隱逸傳》載,陶淵明曾作彭澤縣令,因不肯“為五斗米折腰向鄉(xiāng)里小兒”而棄官歸隱?!罢垩币鉃楣戆菀荆髞碛髦盖硎氯?,而詩人常反其義用之。如李白《夢游天姥嶺留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6.化碧:《莊子外物》載“萇弘是周朝的賢臣,無辜獲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殺后,當(dāng)?shù)厝擞糜裣话阉难仄饋?,三年后血變成了碧玉”。后來人們就常用“化碧”形容剛直中正的人為正義事業(yè)而蒙冤受屈。7.鴻雁:出自《漢書·蘇武傳》。匈奴單于欺騙漢使,陳蘇武已死,而漢使者故意說漢天子打獵時射下一只北方飛來的鴻雁,腳上拴著帛書,是蘇武寫的。單于只好放了蘇武。后來就用“紅雁”“雁書”“雁足”“魚雁”等指書信、音訊。如晏殊《清貧樂》:“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紅雁在云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8.尺素: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中“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童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后來“尺素”就用作書信的代稱。如秦觀《踏莎行》:“驛寄梅花,魚傳尺索,砌成此恨無重數(shù)。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8.青鸞:《仙海經(jīng)》載,西王母每次出行,都先讓一只青鸞報信。后人便用“青鸞”“青鳥”借指傳遞書信的人。如李商隱《無題》:“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雙鯉:代指書信。漢樂府《飲馬長城窟行》詩云:“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焙髞砑匆噪p鯉借代遠方來信?!抖鼗颓釉~·魚游春水》:“鳳簫聲絕沆孤雁,望斷清波無雙鯉。云山萬重,寸心千里?!弊置嫔虾孟袷乔宀ㄉ蠠o雙鯉跳躍,其實是指千里之外,煙波浩淼,音信全無。李商隱《寄令狐郎中》;“蒿云秦樹久離居,雙鯉迢迢一紙書?!鼻迦怂午断仓苋A岑見過》:“不見伊人久,曾貽雙鯉魚。”寫的也是睹物(雙鯉魚)思人。10.折柳:漢代京城習(xí)俗,凡送遠客,都要送到長安東面的霸橋,并折柳枝相贈。后指送別。唐李白《春夜洛城聞笛》:“此夜曲中聞?wù)哿?,何人不起故園情?!?1.東籬:陶淵明《飲酒》“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后來多用“東籬”表現(xiàn)辭官歸隱后的田園生活或嫻雅的情致。如李清照《醉花陰》:“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12、三徑: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有:“三徑就荒,松菊猶存”的句子,后來“三徑”就用來指代隱士居住的地方。如白居易《欲與元八卜鄰先有是贈》:“明月好同三徑夜,綠楊宜作兩家春?!?3、勞歌:本指在勞勞亭送客時唱的歌。勞勞亭舊址在南京,是古代著名的送別之地?!皠诟琛焙髞沓蔀樗蛣e歌的代稱。許渾《謝亭送別》:“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fēng)雨下西樓。”14、長亭:古代驛站路上約隔十里設(shè)一長亭,五里設(shè)一短亭,供游人休息和送別。后來“長亭”成為送別地的代名詞。如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15、南浦:屈原《楚辭河伯》:“送美人兮南浦?!薄澳掀帧敝改厦娴乃疄I,古人常在南浦送別親友,后來常用來指稱送別地。白居易《南浦別》:“南浦凄凄別,西風(fēng)裊裊秋?!?6、陽關(guān):王維《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后來就把送別時唱的歌曲稱作“圍城”、“陽關(guān)”。17、柳岸:古人送別有折柳的習(xí)俗,后來就用“柳岸”指送別的地方。如柳永《雨霖鈴》:“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8、風(fēng)騷:原指《詩經(jīng)》的《國風(fēng)》和《楚辭》的《離騷》,后泛指優(yōu)秀的文學(xué)作品或指文采。如毛澤東《沁園春》:“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fēng)騷?!?9、雕蟲:語出漢代楊雄《法言》:“童子雕蟲篆刻,狀夫不為也?!焙髞肀扔魑⒉蛔愕赖募夹g(shù),多指文學(xué)技巧。李賀《南園十三首》:“尋章摘句老雕蟲,曉月當(dāng)簾掛玉弓。不見當(dāng)年遼海上,文章何處哭秋風(fēng)?”20、鴻鵠:《史記陳涉世家》載,秦末農(nóng)民起義軍領(lǐng)袖陳涉少有鴻鵠之志,后揭竿起義大澤鄉(xiāng)。后來就以“鴻鵠”比喻有遠大志向。如吳潛《八聲甘州》:“矯首看鴻鵠,遠舉高飛。”21、杜鵑:俗稱布谷,又叫子規(guī)、杜宇、望帝。望帝傳說是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來禪位退隱,不幸國亡身死,死后魂化為鳥,暮春苦啼,以致口中流血。后來多用“杜鵑”來渲染哀怨悲凄的氣氛或思歸的心情。如辛棄疾《定風(fēng)波》:“百紫千紅過了春,杜鵑聲苦不堪聞?!庇秩缋畎住妒竦离y》:“又聞子規(guī)啼夜月,愁空山?!?2、鷓鴣:鷓鴣的鳴叫聲似說“行不得也哥哥”后多用來襯托處境的艱難或離別的傷感惆悵或是對故鄉(xiāng)的思念或是歷史盛衰滄桑巨變。如辛棄疾《菩薩蠻》:“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3、黍離:《詩經(jīng)黍離》中有“彼黍離離”的句子,是說東周大夫經(jīng)過西周故都,看到長滿禾黍,由此悲嘆宮室宗廟的毀壞。后來常用“黍離”表示對國家昔盛今衰的痛惜傷感之情。如許渾《登洛陽故城》:“禾黍離離半野蒿,昔人城此豈知勞?”24、桑榆:《淮南子》“日西垂,景在數(shù)端,謂之桑榆’“桑榆”指日落時余光所照之處,后比喻垂老之年。如王勃《滕王閣序》:“東榆已失,桑榆非晚”。25、商女: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鄙膛锤枧笠源藶椴活檱掖嫱龆砩鷫羲赖牡涔?。如王安石《桂枝香》:“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6、杜康:《說文解字》中說:古代的杜康(也叫少康)發(fā)明制作了箕帚和高粱酒。后就用“杜康”作為酒的代稱。如曹操《短歌行》:“何以解憂?唯有杜康。”27、瑟瑟:愿為綠色寶石的名稱,后來借指綠色。28、紅豆:傳說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邊疆,哭于樹下而死,化為紅豆,于是紅豆又稱“相思子”,常用以象征愛情或相思。如王維《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9、雞黍:《論語》載,子路隨孔子出游時落了后,遇見一位正在勞動的老人,就向他打聽,由于子路的態(tài)度非常恭敬,老人就留子路住宿,還殺雞做黍米飯厚待他。后來就用“雞黍”專指招待客人的飯菜。如孟浩然《過故人莊》“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0.梨園:原是皇帝禁苑中的果木園圃,唐玄宗開元年間,將其作為教習(xí)歌舞的地方,且在這里培養(yǎng)出了大批優(yōu)秀的音樂舞蹈表演人才,在歷史上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國此,后世的戲曲班社常以“梨園”為其代稱,戲曲藝人稱“梨園弟子”。31.抱柱:相傳古代尾生同一女子相約在橋下見面。他等了很久,不見女子到來,這時河水猛漲,淹沒橋梁,尾生為了堅守信約,不肯離去,抱住橋柱,淹死在水里。后以喻堅守信約。李白《長干行》:“常存抱住信,豈上望夫臺?!?2.請纓:漢武帝派年輕的近臣終軍到南越勸說南越王朝。終軍說:“請給一根長纓,我一定把南越王抓來?!焙笠杂鳉硤髧?3.釣鰲:傳說古渤海東面有五座大山隨海波漂流,上帝叫十五只大鰲頂住,山才固定不動。友伯國有一巨人舉起腳來跨出沒幾步,就到了五座山的地方,他一下釣去只六只鰲,因此,有兩座山就沉入海底了。后以喻豪邁的舉止或遠大的抱負(fù)。李白《贈薛校書》:“未夸觀海作,空郁釣鰲心。”34.青眼:相傳三國魏的名士阮籍,能為青白眼,對所討厭的人,眼睛向上或向旁邊看,露出眼白,表示輕視或憎恨。對喜愛或尊敬的人,就對他正視,青黑的眼珠在中間,表示尊重。他見到嵇康的哥哥嵇喜,就以白眼相待,見到嵇康就用青眼,后以“青眼”指對人喜愛或器重。與此相反的是“白眼”,35.神器:指帝位、政權(quán)?!独献印罚骸皩⒂√煜露鵀橹嵋娖洳坏眉?。天下神器,不可為也。”36.陶朱:春秋時越國大夫范蠡的別號。相傳他幫助勾踐滅吳后,離開越國到陶,善于經(jīng)營生計,積累了很多財富,后世因此以“陶朱”或“陶朱公”來稱富商。37.孔方兄:因舊時的銅錢有方形的孔,所以人們把錢稱為孔方兄(含詼諧兼含鄙視意)。38.青梅竹馬:出自李白的《長干行》:“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焙髞碛谩扒嗝分耨R”形容男女小的時候天真無邪,也指幼小時就相識的伴侶。39.問鼎:《左傳·宣公三年》:“楚子伐陸渾之戎,遂至于雒,觀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孫滿勞楚子,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三代以九鼎為傳國寶,楚子問鼎,有凱覦周室之意。后遂以問鼎比喻圖謀帝王權(quán)位。40.擊楫:謂立志報效國家,收復(fù)失地。41.娥眉(蛾眉):美女或高尚的德行。42.碧血:借指為正義事業(yè)所流的血。后來也用“碧血”、“萇弘化碧”比喻蒙怨而死或忠心不泯。例如《竇娥冤》:“不是我竇娥罰下這等無頭愿,委實的冤情不淺……這就是咱萇弘化碧,望帝啼鵑?!?3.折桂:比喻科舉及第。典出《晉書》:“武帝于東堂會送,問詵曰:‘卿自以為何如?’詵對曰:‘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44.采薇:借指隱居生活。《史記?伯夷列傳》記載:“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于首陽山,采薇而食之?!闭f的是伯夷、叔齊隱居山野,義不侍周的故詩人常常用詩歌里的“山林”和“宮闕”的形象,來表現(xiàn)詩人的理想和現(xiàn)實之間的矛盾與沖突。45.詠絮:謂女子詠雪。指女子工于吟詠,有非凡的才華。后來“詠絮”即指詠雪,“詠絮才”即非凡才華。46.南冠:指囚犯。典故出自《左傳·成公九年》一楚人鐘儀囚于晉,仍然戴南冠.彈奏南國音樂,范文子稱贊這是君子之行:后來一般文人以此指代自己懷有節(jié)操的囚徒生活。47.獻芹:《列子·楊朱》有一個故事說,從前有個人在鄉(xiāng)里的豪紳面前大肆吹噓芹菜如何好吃,豪紳嘗了之后,竟“蜇于口,慘于腹”。后來就用“獻芹”謙稱贈人的禮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議淺陋。也說“芹獻”。高適《自淇涉黃河途中作》:“尚有獻芹心,無因見明主?!?8.執(zhí)牛耳:古代諸侯訂立盟約,要每人嘗一點牲血,主盟的人親自割牛耳取血,故用“執(zhí)牛耳”指盟主。后來指在某一方面居領(lǐng)導(dǎo)地位?!蹲髠鳌ぐЧ吣辍罚骸爸T候盟,誰執(zhí)牛耳?”后常指在某一方面居領(lǐng)導(dǎo)地位。黃宗羲《姜山啟彭山詩稿序》:“太倉之執(zhí)牛耳,海內(nèi)無不受其牢籠。”49.豆蔻:豆蔻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杜牧《贈別》:“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后來稱女子十三四歲的年紀(jì)為豆蔻年華。50.班馬:春秋時,晉、魯、鄭伐齊,齊軍趁夜間撤走。晉國大臣刑伯聽到齊軍營里馬叫,推測道:“有班馬之聲,齊國軍隊一定連夜撤走了。”班馬為離群之馬,后送別詩多用以抒發(fā)惜別之情。李白《送友人》:“揮的自茲去,蕭蕭班馬鳴?!?1.辭第:漢時,北方匈奴貴族經(jīng)常騷擾邊境。一次漢武帝要為大將霍去病修建府第,霍去病辭謝道:“匈奴未滅,無以家為也。”后以喻為國忘家。杜甫《奉和嚴(yán)中臣西城晚眺十韻》:“辭第輸高義,觀圖憶古人。”52.三尺:古代,劍約三尺長,故用為劍的代稱。《漢書·高帝紀(jì)下》:“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庇忠蚬糯逊煽淘谌唛L的竹筒或木板上,故又作法律的代稱,也叫“三尺法”?!稘h書·杜周傳》:“三尺安出哉?”53.宮闕:所謂“宮闕”也言“魏闕”,是朝廷的代稱,也是詩人受到當(dāng)?shù)乐赜玫南笳?。所謂“山林”則是指詩人在政治理想破滅或者是懷才不遇、報國無門時,作者心生怨憤而轉(zhuǎn)向歸隱山林息影草澤的形象的代稱。54.金雞:古代流傳天雞星動就要大赦,所以古人便在大赦日豎起長竿,在竿上立一金雞,把該赦的罪犯集中在一起,向他們宣布大赦令。后便以“金雞”借指大赦令。李白《流夜郎贈辛判官》:“我愁遠謫夜郎去,何日金雞放赦回?”55.爛柯:古代神話傳說晉人王質(zhì)上山砍柴,看見有幾個小孩在下棋唱歌,于是就坐下來聽他們唱,小孩給他一個像棗核的東西,他含在嘴里就不覺得餓了。過了一會兒,小孩催他回去,他站起來,發(fā)現(xiàn)斧頭柄已全爛了。他回到家,原來的人一個都不在世了。后便以“爛柯”喻離家年久。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56.螟蛉:《詩·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贏負(fù)之?!彬溱A(一種蜂)捕螟蛉為食,并以產(chǎn)卵管刺入螟蛉體內(nèi),注射蜂毒使其麻痹,然后負(fù)之置于蜂巢內(nèi),作蜾贏幼蟲的食料。古人錯以為蜾贏養(yǎng)螟蛉為子,因把作為螟蛉養(yǎng)子的代稱。57.高山流水:也作“流水高山”。相傳春秋俞伯牙善于彈琴,鐘子期善于聽琴。每當(dāng)伯牙彈彈到描寫高山、流水的典調(diào)時,鐘子期就感到他的琴聲猶如巍峨的高山、浩蕩的江河。鐘子期死后,伯牙嘆無知音,不再彈琴。后常借指知音或樂曲的高妙。明唐寅《世情歌》:“清風(fēng)明月用不竭,高山流水情相投?!毙翖壖病吨]金門》:“流水高山弦斷絕,怒蛙聲自咽。”58.吳鉤:泛指寶刀、利劍。出自漢趙曄《吳越春秋·闔閭內(nèi)傳》:“吳作鉤者甚眾?!倍腥素澩踔刭p也,殺其二子以釁金,遂成二鉤獻于闔閭,詣宮門而求賞…乃賞百金,遂服而不離身。不平凡的來歷鑄就了一柄寶劍,成了渴求建功立業(yè)者的利器。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欄桿拍啟遍,無人會,登臨意。”通過看吳鉤,拍欄桿,表達了自己意欲報效祖國,建功立業(yè),而又無人領(lǐng)會的失意情懷。59.莼羹鱸膾:指家鄉(xiāng)風(fēng)味。典出劉義慶《世說新語·識鑒》(或《晉書·張翰傳》)。“(張翰)在洛,見秋風(fēng)起,因思吳中菰菜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shù)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駕歸。”菰菜羹:菰菜、莼羹。后來文人以“莼羹鱸膾”、“莼鱸秋思”借指思鄉(xiāng)之情。例如,辛棄疾《沁園春·帶湖新居將成》:“意倦須還,身閑貴早,豈為莼羹鱸膾哉?”徐自華《慧僧先生解職歸見》:“轉(zhuǎn)瞬西風(fēng)又起,忽搖動莼鱸鄉(xiāng)思?!?0.東山高臥:東晉謝安辭官隱居?xùn)|山。后指隱居。唐李白《梁園吟》:“東山高臥時起來,欲濟蒼生末應(yīng)晚?!?1.汗青:古時字寫在竹簡上,先用火燒竹簡,使其干燥,叫“殺青”;因烘時竹簡出水如汗,故又叫“汗青”。后指書稿、史書。宋文天樣《過零丁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2.畫眉:西漢張敞夫妻恩愛,曾為其妻畫眉。后以此形容夫妻相愛。唐朱慶馀《近試上張水部》:“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63.金烏:傳說太陽里有三足烏。后以“金烏”作為太陽的代稱。唐韓愈《李花贈張十一署》:“金烏海底初飛來,朱輝散射青霞開。”【典型試題】一、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后面的問題。(9分)六月二十日夜渡海①蘇軾參橫斗轉(zhuǎn)欲三更,苦雨終風(fēng)也解晴。云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魯叟乘桴意②,粗識軒轅奏樂聲③。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注]①北宋期間,蘇軾由于朝黨之爭被一貶再貶,最后遠放儋州(在今海南),直到哲宗病死才遇赦北還。本詩即遇赦自海南島返回途中所作。②魯叟:指孔子。乘桴:乘木筏子。《論語·公冶長》:“道不行,乘桴浮于海?!雹圮庌@,即黃帝?!肚f子·天運》中說,黃帝在洞庭湖邊演奏《咸池》樂曲,這是與天地造化合一的音樂。1.下面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本詩寫景、議論、抒情相結(jié)合,自然貼切,格調(diào)明朗,意味深長。B.詩中星移、月明、海澄之景呼應(yīng)了詩題的時間與地點,視野開闊,意境清明。C.本詩所描寫的景物既是作者渡海途中所見,又有其隱含的深層含義,指向人生的哲理。D.尾聯(lián)乃反語,作者說不悔恨,并說這次游歷平生奇絕,借此表達遭貶蠻荒的困頓和失意。2.如何理解頸聯(lián)的兩個典故?請結(jié)合詩句及蘇軾生平簡要分析。(6分)二、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的問題。(9分)

商山富水驛①杜牧益戇②由來未覺賢,終須南去吊湘川③。當(dāng)時物議朱云④小,后代聲華白日懸。邪佞每思當(dāng)面唾,清貧長欠一杯錢。驛名不合輕移改,留警朝天者惕然。[注]①富水驛,原名陽城驛。唐德宗時諫議大夫陽城因犯顏直諫被貶,后人為避其名諱將陽城驛改名為富水驛。②汲黯屢次忠諫,被漢武帝怒斥“甚矣,汲黯之戇也”。戇,愚直。③賈誼上疏陳述時弊,被貶長沙,路過汨羅江時,曾憑吊屈原。④朱云因吁請尚方寶劍以斬奸臣之頭而觸怒漢成帝,險些被殺。3.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詩中借汲黯之事贊頌陽城的耿介剛直,暗諷當(dāng)政者不辨忠奸,視忠臣為戇夫。B.詩人借賈誼憑吊屈原之事寫陽城,“終須”二字暗含著對他忠而被貶的惋惜。C.與邪佞者的尖銳對立反映陽城的嫉惡如仇,借酒澆愁又表現(xiàn)他遭貶后的郁悶。D.全詩敘議結(jié)合,結(jié)尾認(rèn)為不改陽城驛名能警醒為官者,點明詩人的寫作目的。4.這首詩的第二聯(lián)寫法巧妙,請結(jié)合詩句加以賞析。(6分)三、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后面的題目。(9分)水調(diào)歌頭·濠州觀魚臺作①葉夢得渺渺楚天闊,秋水去無窮。兩淮不辨牛馬,輕浪舞回風(fēng)。獨倚高臺一笑,圉圉②游魚來往,還戲此波中。危檻對千里,落日照澄空。子非我,安知我,意真同。鵬飛鯤化何有,滄海漫沖融??靶Υ懴z老③,白首直鉤溪畔,歲晚忽衰翁。功業(yè)竟安在,徒自兆非熊④。[注]①本詞作于1138年,詞人時年62歲,任建康知府。濠州觀魚臺相傳為《莊子·秋水》中莊子與惠子觀魚論辯之處。②圉圉:困而未舒貌。③磻溪遺老:指姜太公,傳說姜太公在磻溪垂釣時遇文王。④兆非熊:指明主將得賢臣的預(yù)兆。5.下面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詞的開頭描寫了詞人身處高臺之上所見的秋水日暮之景,由遠及近,營造出廣闊渺遠的意境。B."輕浪舞回風(fēng)"即"回風(fēng)舞輕浪",其中"舞"字用得極為巧妙,形象地寫出風(fēng)掀江浪的情態(tài)。C.上闋寫大江之中游魚戲水,不僅點題,同時也以魚寫人,表達詞人縱情山水的自在和快樂。D.詞人化用了莊子的言和事來表達自己的心情,將典故與現(xiàn)實巧妙地結(jié)合在一起,筆法靈活。6.詞中運用姜太公的典故,表達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6分)四、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的問題。(9分)哭劉尚書夢得①白居易②四海齊名白與劉,百年交分兩綢繆。同貧問病退閑日,一死一生臨老頭。杯酒英雄君與操,文章微婉我知丘③。賢豪雖歿精靈在,應(yīng)共微之地下游。[注]①夢得:劉禹錫字“夢得”,死后追贈戶部尚書。②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③我知丘:孔子曰“后世知丘者《春秋》”;白居易自注:“《春秋》之旨微而婉也?!?.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句點明自己和劉禹錫是詩壇相提并論的名人,雖有自夸之意,卻不令人反感。B.“綢繆”表現(xiàn)了朋友間的情意殷勤,“百年交分”則更表現(xiàn)出二人友情的終生不渝。C.第三句寫詩人與劉禹錫有著同樣的貧困與病痛,字里行間含有委屈與不平之意。D.尾聯(lián)說一代詩豪劉禹錫雖然去世了,但不久的將來,作者將在地下與之重逢歡聚。8.詩歌頸聯(lián)意蘊深刻,手法精妙,請簡要賞析。(6分)五、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的問題。(9分)送梓州李使君①

王維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漢女輸橦布②,巴人訟芋田③。文翁④翻教授,不敢倚先賢。[注]①本詩為送李使君入蜀赴任而作。梓州:隋唐州名,治所在今四川。李使君:李叔明,先任東川節(jié)度使、遂州刺史,后移鎮(zhèn)梓州。②橦布:橦木花織成的布,為梓州特產(chǎn)。③芋田,蜀中產(chǎn)芋,當(dāng)時為主糧之一。④文翁:漢景帝時為蜀郡太守,政尚寬宏,見蜀地僻陋,乃建造學(xué)宮,教育人才,使巴蜀日漸開化。9.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全詩沒有一般送別詩的感傷氣氛,情緒積極,格調(diào)明快,境界高遠,是唐詩中寫送別的名篇之一。B.首聯(lián)互文見義,既有視覺形象,又有聽覺感受,想象之景雄奇壯闊,令人耳目應(yīng)接不暇。C.頷聯(lián)描繪了深山夜雨及山間飛泉懸空而下的景象,遠遠望去,遠處泉瀑就如同從樹梢上傾瀉下來似的,境界幽深秀麗。D.頸聯(lián)寫蜀中民俗民情,“漢女”“巴人”“橦布”“芋田”,緊扣蜀地特點和李使君要掌管的職事,表達了對李使君重任在肩、前路難卜的深深憂慮。10.結(jié)合全詩,談?wù)勗姼枋侨绾伪憩F(xiàn)作者豐富的情感的。(6分)六、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的問題。(9分)觀李固請司馬弟①山水圖三首(其二)杜甫方丈渾連水,天臺總映云。人間長見畫,老去恨空聞。范蠡舟偏小,王喬鶴不群。此生隨萬物,何路出塵氛?

[注]①司馬弟:杜甫友人李固的弟弟擅畫山水,曾任司馬一職,故杜甫稱其為“司馬弟”。1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首聯(lián)用浪漫筆法寫出令人神往的美景:方丈山與茫茫海水相連,天臺山于云煙中半隱半現(xiàn)。B.頷聯(lián)寫到畫卷很美,但詩人認(rèn)為自己年歲已高,不能親自前去游覽實景,很是遺憾。C.前四句分別用“渾”“總”“長”“恨”四個修飾性詞語,傳達出詩人觀畫的微妙感受。D.這首詩采用虛實相間的手法,以畫中之景,引詩人之情,意境開闊,文筆回蕩,令人浮想聯(lián)翩。12.請分析頸聯(lián)使用的表現(xiàn)手法,并說明后兩聯(lián)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6分)詩歌鑒賞之典故篇答案1.D

“尾聯(lián)乃反語……”錯誤。尾聯(lián)并非反語,作者的曠達是真曠達,他確實從屢遭貶謫、起落沉浮的人生中領(lǐng)悟到了生命的真諦。2.①孔子的典故,表現(xiàn)了孔子積極推行自己主張的濟世情懷,而作者一生中報效國家、建功立業(yè)的志向沒能實現(xiàn),所以他說空有與孔子一樣的“乘桴意”。②莊子的典故,是說天地間有一種與造化合一的音樂,作者說大約體會到了一點這樣的音樂,意為他在建功立業(yè)不成之后,換一個角度理解了人生的另一方面的精義。③蘇軾一生仕途坎坷,但他能夠超脫榮辱,曠達自適。3.C。“邪佞每思當(dāng)面唾”可以反映“陽城的嫉惡如仇”,但“清貧長欠一杯錢”并非“借酒澆愁”,表現(xiàn)的也非“遭貶后的郁悶”,而是對邪佞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