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凱恩斯主義菲利普斯曲線的修正理論與模型
菲利普斯曲線在發(fā)現后很快成為西方宏觀和經濟學的熱點。20世紀80年代以前,新的古典綜合、貨幣主義和理性預期等經濟學派的討論極大地與菲利普斯曲線有關。雖然菲利普斯曲線備受爭議,但它對于解釋經濟波動以及闡述宏觀經濟政策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20世紀80年代以來形成的各個不同的宏觀經濟學流派也幾乎無一例外地參與了對菲利普斯曲線的修正。本文將就近20年西方經濟學不同理論派別對于菲利普斯曲線的研究和發(fā)展進行分析,以便從中發(fā)現西方宏觀經濟學的發(fā)展趨勢。一、交錯價格調整新凱恩斯主義學派以非市場出清為假設前提,承認非自愿失業(yè)的存在。名義價格黏性論較早地被用于解釋非自愿失業(yè),因而也成為菲利普斯曲線的重要理論基礎。在眾多的名義價格黏性理論中,交錯價格調整在菲利普斯曲線模型中應用最為廣泛。以此為線索,新凱恩斯主義菲利普斯曲線模型得到了較深入的修正和改進。(一)菲利普斯曲線模型較早基于交錯調整價格理論建立的菲利普斯曲線模型是由卡沃(Calvo,1983)給出的。在這一隨機價格調整模型中,在每個時期有一部分廠商調整價格,廠商調整價格時遵循時間依存法則,價格調整時間是隨機的。模型基于三點思想:第一,廠商利潤最大化的期望價格依賴于整體價格水平和失業(yè)率相對于自然失業(yè)率的偏差,期望相對價格在經濟繁榮時上升,在經濟衰退時下降;第二,廠商的調整價格等于現在和將來所有期望價格的加權平均,期望價格的時期越遠,其權數越小;第三,總體價格是經濟中過去設定的所有價格的加權平均,價格調整越快,過去的價格決策對當前價格水平的影響就越小。該模型得出的菲利普斯曲線方程為式中,π為通貨膨脹率;u為失業(yè)率;u*為自然失業(yè)率;λ為每個時期調整價格的廠商所占比例;a為一個大于零的參數。式(1)表明,當前通貨膨脹率是人們對下一期預期通貨膨脹率以及失業(yè)率相對于自然失業(yè)率偏差的一個函數。除了當期的失業(yè)率與自然失業(yè)率之間的偏差之外,該模型關于通貨膨脹率的解釋變量僅包含對將來通貨膨脹率的預期,因而這一新凱恩斯主義的菲利普斯曲線也被稱為前向模型。盡管該模型較好地反映了理性預期和價格黏性,但卻存在與現實不符的致命弱點,特別是它不能解釋貨幣政策對通貨膨脹和失業(yè)所產生的動態(tài)效應。曼昆(Mankiw,2000)曾指出該模型的三點缺陷:第一,模型的一個重要結論是,預期到的通貨緊縮促進經濟繁榮,這與現實不符;第二,在實際中通貨膨脹有很強的慣性,其自相關程度接近于1,而該模型并沒有反映這一特征;第三,對應于一項能夠引起通貨膨脹率滯后而且漸進下降的緊縮性貨幣政策沖擊,模型的結論是失業(yè)率在轉變期會逐漸下降,而這與實際情況正好相反。(二)后向模型的回歸針對前向模型不符合現實的缺點,許多研究提出了改進的思路,其中最為重要的思路是把曾經被忽略的后向預期加入到預期形成之中。在20世紀70年代以前,傳統(tǒng)菲利普斯曲線模型中通貨膨脹預期是后向預期,即預期通貨膨脹等于前一期通貨膨脹或前幾期通貨膨脹的平均。而在使用理性預期的模型等興起后,后向模型逐漸被忽視。在對前向模型進行改進的過程中,后向模型的回歸也成為必然,將后向模型與理性預期前向模型結合起來便形成了混合的菲利普斯曲線。混合的菲利普斯曲線的一個重要例子是富赫爾和穆爾(FuhrerandMoore,1995)的兩期模型。該模型假設合同工資持續(xù)兩個時期,合同交錯調整,每個時期有一半合同工資被調整。假設工人關心相對實際工資,其值等于前一期實際工資和后一期預期實際工資的平均,并依據超額需求進行調整。在該模型中,菲利普斯曲線方程為式(2)被稱為混合的菲利普斯曲線。與前向模型相比,這種曲線對經濟現實的擬合效果較好(Mankiw,2000;Linde,2002;JondeauandBihan,2001)。瓊杜和比哈恩(JondeauandBihan,2001)利用美國和歐洲主要國家的宏觀經濟數據檢驗發(fā)現,在所有國家,對前向預期的新凱恩斯主義菲利普斯曲線都需要增加通貨膨脹滯后項予以擴展,而且進行后向觀察的價格制定者比例很大,在多數國家都超過了50%。(三)價格水平動態(tài)性模型曼昆和賴斯(MankiwandReis,2002)對新凱恩斯主義黏性價格模型沿另一方向進行改進,在分析卡沃模型的基礎上提出了信息黏性模型。與價格交錯調整的假設不同,信息黏性模型中每個廠商在每個時期都制定自己的價格。但是,廠商收集信息和重新計算最優(yōu)價格的行動較為緩慢。在每個時期有一部分廠商得到關于經濟狀況的新信息,并計算出最優(yōu)價格的新路徑,而其他廠商繼續(xù)基于原來的計劃和過去的信息來制定價格。該模型仍假設每個廠商都有相同的可能來更新價格計劃,而不管它上次調整發(fā)生在何時。同卡沃模型含義一樣,廠商的期望價格是總體價格和產出缺口的線性函數,廠商的期望相對價格在經濟繁榮時上升,在經濟衰退時下降;總體價格水平是經濟中所有廠商價格的平均數。而與卡沃模型不同的是,在信息黏性模型中,在j期以前調整價格計劃的廠商所制定的第t期價格等于在(t—j)期對第t期期望價格的預期。由信息黏性模型可得到下面的價格調整方程式(3)充分顯示了短期菲利普斯曲線的特征:產出與價格水平變動同方向,產出增加則價格上升,產出減少則價格下降,而產出和失業(yè)率是反向變化的,所以,短期內以價格水平表示的通貨膨脹率和失業(yè)率是反向變化的。利用式(3)及其滯后一項表達式可以推導出通貨膨脹與產出的關系式式中,Δyt是產出增長率Δyt=yt-yt-1。通貨膨脹依賴于產出、通貨膨脹預期和產出增長率預期。曼昆和賴斯(2002)將式(4)稱為信息黏性的菲利普斯曲線。信息黏性的菲利普斯曲線和混合的菲利普斯曲線給出了相同的含義,即短期內產出與價格水平變動正相關,從而價格與失業(yè)變動負相關。這與傳統(tǒng)的菲利普斯曲線是一致的。因此,政府仍可以在通貨膨脹、產出、就業(yè)之間找到政策平衡點。二、對經濟主體行為的解釋上述研究對通貨膨脹預期的形成關注較多,而對通貨膨脹預期的使用則討論較少,而且這些曲線不能很好地解釋所有階段的經濟現實。自然失業(yè)率假說既不能解釋美國20世紀30年代極高的失業(yè)率并未帶來持續(xù)通貨緊縮的現象(Akerlof,2002),又不能解釋20世紀90年代美國的“通貨膨脹缺失”和加拿大的“通貨緊縮缺失”(Fortinetal.,2002)。解釋菲利普斯曲線失靈的任務促使一些經濟學家從對經濟主體行為的研究入手,對已有理論進行更深層次的改進和完善。福廷等人(Fortinetal.,2002)認為,新的理論解釋應該注重兩個方面:一是貨幣工資向下剛性;二是近似理性地忽視低通貨膨脹。(一)通貨膨脹率與規(guī)定名義工資向下剛性的提法很早出現于20世紀80年代的效率工資模型中。廠商不愿削減名義工資是擔心失去優(yōu)秀員工和引起道德與生產率滑坡(ShapiroandStiglitz,1984)。勒博(Lebow,1999)和阿吉爾(Agell,2003)等人利用統(tǒng)計資料和大規(guī)模隨機調查數據,驗證了名義工資剛性的現實存在。而名義工資剛性意味著什么呢?用托賓的話來說就是:“有非負工資變化的模型意味著一條在高失業(yè)率時平坦而在低失業(yè)率時垂直的長期菲利普斯曲線”(Fortinetal.,2002)。福廷等人(2002)考察了不同通貨膨脹率條件下名義工資向下剛性的影響。在通貨膨脹和勞動生產率增長率較高時,相對工資容易調整,此時名義工資是否能夠削減關系不大;若通貨膨脹和勞動生產率增長率較低,則在不減少貨幣工資情況下相對工資下降的最大幅度很小,那些效益差的廠商將不能作出所需的調整。在通貨膨脹率降到很低水平時,名義工資剛性對反通貨膨脹沒有反應,如果進一步降低通貨膨脹率,只能導致永久性失業(yè)增加。福廷等人(2002)利用“通貨膨脹率=工資上漲率一勞動生產率增長率”的條件得出了具有工資剛性的菲利普斯曲線,其中工資向下剛性由工資上漲率為正表示出來。在這一模型中,工資上漲率被看成是不存在工資剛性時觀察到的不限制工資的廠商其平均工資變化ω的一個遞增的凸函數,ω越大,工資增長率越高;ω越大,不限制工資的廠商越多,經濟中總體的工資增長率相應于ω變化的反應程度越強。同時,ω的發(fā)散程度越大,工資上漲率也就越高。另一方面,ω正向地取決于預期通貨膨脹率πe,而與實際失業(yè)率u和無加速通貨膨脹率下的失業(yè)率u*之間的偏差反方向變動,則長期的菲利普斯曲線方程為式中,c為待估正參數;q是勞動生產率的增長率。式(5)的意義就在于確立了勞動生產率與通貨膨脹及失業(yè)率組合之間的關系。福廷等人(2002)指出,更快的勞動生產率增長可以促進永久性的通貨膨脹一失業(yè)均衡,它允許既定通貨膨脹率下有更低的失業(yè)率,或者既定失業(yè)率下更低的通貨膨脹率。經驗研究也從一個側面支持了上述觀點。阿克洛夫等人(Akerlofetal.,1996)利用戰(zhàn)后美國宏觀經濟數據進行估計和比較有剛性和沒有剛性的兩種菲利普斯曲線,發(fā)現存在工資向下剛性的模型的預測效果要好于沒有工資向下剛性的模型。(二)自然失業(yè)模型阿克洛夫等人(Akerlofetal.,2000)指出,在關于通貨膨脹和失業(yè)率關系的討論中,關鍵問題不是人們如何形成預期,而是如何使用預期。自然失業(yè)率模型的核心是假設預期通貨膨脹總是完全地并入價格和工資決策。這一假設受到了越來越多的懷疑。有些研究發(fā)現了與自然失業(yè)率假設不同的結果,即通貨膨脹和失業(yè)率存在長期替代關系。對此給出的解釋,一是個人并不像經濟學家通常假設的那樣最大可能地利用可得信息,而是基于簡化的大概模型來決策,盡管這些模型有時可能是誤導的,甚至是錯誤的;二是經濟中存在認知錯誤,經濟學家的模型未必同公眾的模型完全吻合。1.預期通貨膨脹也只是一種“近似理性”阿克洛夫等人(2000)和福廷等人(2002)列舉了三種情況用于說明“完全并入通貨膨脹預期”這一假設的錯誤:第一,邊際信息行為,忽略次要因素,集中于重要因素,例如在低通貨膨脹狀態(tài)下忽略這一現象;第二,工資制定者采用決策實用主義,將與工資有關的其他信息同通貨膨脹信息混合在一起,即使考慮通貨膨脹,也不會像經濟學家假設的那樣完全反映預期通貨膨脹;第三,公眾不能將通貨膨脹理解為一般均衡現象,他們相信通貨膨脹會使自己更窮,但低估了通貨膨脹提高其名義工資的補償趨勢,因此在溫和通貨膨脹時期,只要工資沒有下降,工人就對工資上升很高興,一般地也會對工作較滿意,其結果是更高的道德、更少的偷懶、更高的生產率和更少的人員轉換。上述任意一種行為都會導致通貨膨脹預期只能部分地并入工資和價格決策,而且當通貨膨脹率從零上升到很小的值時,工資和價格制定者忽視通貨膨脹的經濟成本微不足道。這種忽視低通貨膨脹的行為被看成是一種“近似理性”。假設由廠商制定工資和價格,相對于廠商所提供的工資,工人根據自己對工作的看法和外部工資機會作出反應。不充分調整工資和價格的廠商所占比例在低通貨膨脹時期較大,但隨著通貨膨脹的上升而下降,因為忽視通貨膨脹的經濟成本在不斷增加。2.長期菲利普斯曲線阿克洛夫等人(2000)提供了一個簡單模型。模型中一些廠商的工資和價格制定者可能忽視低通貨膨脹,或意識到通貨膨脹但只把它作為幾種因素之一加以使用,從而低估了它的影響。工人在考慮工作滿意度(會影響其勞動生產率)時,可能忽視或低估通貨膨脹。工人這種行為的單位勞動成本可能會也可能不會充分反映在廠商工資決策中。該模型假設經濟中所有壟斷競爭廠商根據各自產品的相對價格瓜分總需求。廠商在一個時期以前制定工資和價格,要預測通貨膨脹對工人參考工資的影響。這些參考工資決定廠商應該支付的工資水平。完全理性廠商會將其通貨膨脹預期全部并入參考工資,而近似理性廠商和那些其工人低估通貨膨脹的完全理性廠商,將一部分通貨膨脹預期并入參考工資。模型利用收入的數量方程推導出單個廠商的需求函數,在短期內將工資視為惟一成本,進而從兩類廠商利潤最大化出發(fā),計算出各自最優(yōu)價格和最優(yōu)效率工資,通過比較發(fā)現二者的參考工資差別不大,在接近零的很低的通貨膨脹率水平上,近似理性廠商不能正確覺察通貨膨脹效果所帶來的損失很小?;诮评硇孕袨榈亩唐诜评账骨€可以表示為式中,πw為工資上漲率;u為失業(yè)率;d和e為正的常數;f=(1-a)(1-θ),其中a為廠商將通貨膨脹預期并入參考工資的比例;θ為理性廠商的比例?;谶@一方程,令πe=πw=π即可得到長期菲利普斯曲線式中,un為所有廠商都理性情況下的失業(yè)率u”=d/e。從式(7)可以看出,π=0時,u=un;π很高時,所有廠商放棄近似理性,θ接近于1,f接近于0,u=un-(f/e)π接近于un。于是,在很低和很高的通貨膨脹率下,失業(yè)率都接近所有廠商完全理性時的失業(yè)率。而當π>0時,u<un,失業(yè)率較低。3.實現無強化費用的市場有證據表明近似理性行為是存在的,而且許多研究也以此為基本假設。例如,公眾對通貨膨脹預期及其影響的看法與經濟學家不同(Shiller,1997;Mankiwetal.,2003)。沙菲爾等人(Shafiretal.,1997)發(fā)現,貨幣幻覺真實存在。曼昆和賴斯(2002)指出,基于收益成本考慮,多數人不愿耗費過多精力用于計算信息。阿克洛夫等人(2000)利用美國1954—1999年數據做的計量經濟分析也表明,在高通貨膨脹時期,通貨膨脹預期的系數要遠遠大于低通貨膨脹時期。近似理性行為有著重要的啟示:當通貨膨脹率處于零到溫和通貨膨脹率之間時,這個范圍內更高的通貨膨脹率會帶來更低的失業(yè)率,但如果通貨膨脹率超出這個范圍,在失業(yè)上的有效結果將不再增加,轉而下降并最終消失。福廷等人(2002)指出,必定存在一個使得失業(yè)率最低的最優(yōu)通貨膨脹率。近似理性行為分析的政策含義是明顯的,以往認為通貨膨脹率越低越好的觀點是有誤導性的,貨幣當局不應追求這樣的目標,而應該將通貨膨脹率目標定在大于零但又不高的范圍內,適度實施擴張性貨幣政策以降低失業(yè)率,增加產出,提高整個社會的福利水平。三、政府干預經濟的理性預期隨著經濟的演進,菲利普斯曲線研究不可避免地經歷了一個不斷擴展和深入的過程。表1簡要列出菲利普斯曲線提出以來各學派的研究。傳統(tǒng)菲利普斯曲線很好地解釋了當時的經濟現實,為西方國家的政府采取財政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退定金協(xié)議:旅游包車服務合同退訂協(xié)議
- 二零二五年度酒店整體租賃環(huán)保責任協(xié)議
- 2025年機關單位退休返聘人員解除協(xié)議
- 城鄉(xiāng)規(guī)劃與土地利用管理考核試卷
- 二零二五年度互聯網數據中心運維人員勞動合同4篇
- 事業(yè)單位合同管理的內部控制問題(2024版)
- 2025年度美容院美容師聘用及培訓服務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創(chuàng)新型企業(yè)內部經濟效益承包合同
- 2025年度排水溝防凍與除冰服務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宿管員宿舍服務質量評價合同
- 如何提高售后服務的快速響應能力
- 北師大版 2024-2025學年四年級數學上冊典型例題系列第三單元:行程問題“拓展型”專項練習(原卷版+解析)
- 2023年譯林版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s-1-2單元測試卷-含答案
- Unit-3-Reading-and-thinking課文詳解課件-高中英語人教版必修第二冊
- 施工管理中的文檔管理方法與要求
- DL∕T 547-2020 電力系統(tǒng)光纖通信運行管理規(guī)程
- 種子輪投資協(xié)議
- 員工工資條模板
- 執(zhí)行依據主文范文(通用4篇)
- 浙教版七年級數學下冊全冊課件
- 華為攜手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創(chuàng)建世界一流展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