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語文史省名師優(yōu)質(zhì)課賽課獲獎?wù)n件市賽課一等獎?wù)n件_第1頁
中國語文史省名師優(yōu)質(zhì)課賽課獲獎?wù)n件市賽課一等獎?wù)n件_第2頁
中國語文史省名師優(yōu)質(zhì)課賽課獲獎?wù)n件市賽課一等獎?wù)n件_第3頁
中國語文史省名師優(yōu)質(zhì)課賽課獲獎?wù)n件市賽課一等獎?wù)n件_第4頁
中國語文史省名師優(yōu)質(zhì)課賽課獲獎?wù)n件市賽課一等獎?wù)n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中國語文教育史語文教學論教研室主講:曹穎群第1頁導論一、學習中國語文教育史意義二、廓清幾個概念三、學習研究方法四、中國語文教育史分期問題五、參考書目六、作業(yè)第2頁一、學習中國語文教育史意義1、認識意義2、借鑒意義3、發(fā)展意義4、治學意義第3頁二、廓清幾個概念1、“中國語文教育”和“漢語教育”語文教育是指含有民族特點各個國家母語教育?!爸袊Z文教育”特指中國民族、以漢語為母語教育。(陳菊先《語文教育學》)它范圍包含:語言、文字、文學、文章、文化等?!皾h語教育”指是中華民族共同語教育,是一個語言教育.2、“語文教育”和“語文教學”。A≠B,A>B第4頁三、學習研究方法1、從本書編排體例(每章均按“軌跡”、“內(nèi)容”、“經(jīng)驗”三部分表述)入手了解我國語文教育發(fā)展大致情況;2、從不一樣角度如某一歷史時期語文教育,某一教育家、教育專著,或教學某一角度進行研究;3、讀原文和他人相關(guān)論文、結(jié)合語言史、文學史、教育史進行研究。第5頁四、中國語文教育史分期問題分期標準:a、遵照“本身規(guī)律”標準;b、符合“社會關(guān)聯(lián)”標準;c、掌握“重視特征”標準;d、遵從“遠粗近細”標準。第6頁分期示意參考圖:第7頁五、教材與參考書目教材:王松泉等主編:《中國語文教育史簡編》,社會科學文件出版社年版。參考書目:1、張隆華主編《中國語文教育史綱》2、張隆華、曾仲珊著《中國古代語文教育史》3、李杏保、顧黃初著《中國當代語文教育史》第8頁六、作業(yè)1、學習中國語文教育史意義?2、制作一幅中國語文教育史分期示意圖。第9頁第一編:古代語文教育期

(前語文教育期)第一章:言文教育期第二章:古文教育期第10頁第一章言文教育期言文教育基本軌跡

言文教育基本內(nèi)容

言文教育基本經(jīng)驗

言文教育期特點作業(yè)

第11頁一、言文教育期基本軌跡

1、語文教育滲透于生產(chǎn)勞動和生活2、文字出現(xiàn)和學校萌芽促成了言文教育“庠”(唐虞),分為上庠和下庠;“序”(夏禹),分東序、西序;“學”(商)分左學、右學。第12頁二、言文教育期基本內(nèi)容

1、原始社會言語教育與生活教育合二為一2、夏商兩代文字讀寫教育開始興起第13頁三、言文教育期基本經(jīng)驗1、語言來自生活,生活是學習語言大課堂2、文字讀寫訓練是語文教育基礎(chǔ)

第14頁四、言文教育期特點1、語文教育無社會性和無階級性。2、語文教育不是專門社會活動。3、語文教育以口耳相傳和模仿為主要伎倆。第15頁五、作業(yè)1、言文教育期語文教育特點?2、我們說言文教育期語文教育就是一個“生活教育”,現(xiàn)在我們又提倡“語文學習外延與生活外延相等”,試比較二者異同。第16頁第二章:古文教育期古文教育期背景及特點孔子《學記》科舉取士與語文教育作業(yè)第17頁一、古文教育期背景特點1、以“五經(jīng)”、“四書”為教材,或以歷代名家名篇為范本,學都是書面“文”;2、內(nèi)容含有綜合性和豐富性特點,文、史、哲不分,是一個廣義語文教育。第18頁二、孔子1、孔子生平2、教育思想3、教學標準第19頁孔子生平“吾十有五而志于學”“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三十而立”“席不暇暖”、惶惶如“喪家之狗”“五十而知天命”“朝聞道,夕死可矣”第20頁孔子生平(續(xù))“篤信好學,守死善道”——《論語·泰伯》“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wèi)靈公》“士不能夠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泰伯》第21頁教育思想1、有教無類2、理想化成人3、教師職責及師生關(guān)系第22頁理想化成人子路問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能夠為成人矣?!痹唬骸敖裰扇苏吆雾毝ǎ恳娎剂x,見危授命,久要(約)不忘平生之言,亦能夠為成人矣?!保ā墩撜Z·憲問》)第23頁理想化成人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論語·述而》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論語·泰伯》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第24頁教師職責及師生關(guān)系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不如今也?”“當仁,不讓于師”“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5頁教學標準1、了解學生,因材施教2、由學到知,知智統(tǒng)一3、學思并重,學思結(jié)合4、啟發(fā)教學,循序漸進5、學而時習,知行一致第26頁了解學生,因材施教觀察法和談話法:聽其言而觀其行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fā),回也不愚?!钡?7頁由學到知,知智統(tǒng)一“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薄爸卟蝗绾弥?,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第28頁學思并重,學思結(jié)合“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薄白咏^四——毋意(不憑空臆測),毋必(不主觀武斷),毋固(不固執(zhí)一端),毋我(自認為是)”第29頁啟發(fā)教學,循序漸進“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薄把鲋畯浉撸@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第30頁學而時習,知行一致“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溫故而知新”“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中庸》)第31頁三、《學記》

若以此為法,學術(shù)由此而盛,人才由此而生矣?!濉り愬ⅰ稏|塾讀書記》中國教育史甚至世界教育史上第一篇非常輝煌相關(guān)教育理論和方法偉大著作。

——顧樹森第32頁《學記》1、教育理論2、教學論第33頁教育理論1、教育目標及作用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建國君民,教學為先?!?/p>

2、尊師重道思想

“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學”。3、教育制度和學校管理

健全學校教育制度;嚴格考試制度;重視開學儀式;有嚴格組織紀律。第34頁教學論——《學記》精華

1、教育原理2、教學方法3、教學標準4、教課時弊5、小結(jié)第35頁教育原理學學半教學相長第36頁教學方法講解法:“約而達”、“微而臧”、“罕譬而喻”

問答法:“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

練習法:“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始駕馬者反之,車在馬前”

類比法:“比物丑類”第37頁教學標準啟發(fā)誘導標準

教學相長標準循序漸進標準“藏息相輔”標準

“相觀而善”標準

長善救失標準第38頁教課時弊一曰“呻其占畢”。二曰“多其訊”。三曰“言及于數(shù),進而不顧其安”。四曰“使人不由其誠”。五曰“教人不盡其材”第39頁小結(jié):

《學記》是我國古代教育史上也是世界上教育史上最早教育理論專著,是我國古代教育經(jīng)驗總結(jié),

可稱為中國古代教育學雛形,是中國教育史上極為輝煌遺產(chǎn),它所敘述教育思想,尤其是教學論部分,至今仍有主動意義。它是我們研究中國古代教育寶貴文件。第40頁四、科舉取士與語文教育1、唐朝進士科對當初語文教育影響2、對今日語文教育啟示第41頁唐朝進士科對

當初語文教育影響:影響之一:促成了唐朝詩歌極度繁榮。影響之二:選拔和造就了一大批優(yōu)異文學人才。第42頁對今日語文教育啟示語文高考也應(yīng)從偏重知識考查轉(zhuǎn)向能力素質(zhì)考查。我們語文高考不妨加大文學考試分量。第43頁五、作業(yè)1、古文教育期語文教育主要特點?2、敘述孔子教育思想及其在中國語文教育史上地位。3、有些人說《學記》是我國古代教育學,請你談?wù)剬Υ丝捶ǎ捌浣逃枷雽裉煺Z文教育啟示。4、簡評唐朝科舉在中國語文教育史上地位。5、有些人說,一部中國古代教育史,就是一部中國語文教育史。你對此怎樣了解?第44頁第二編:近代語文教育期

(始語文教育期)第三章:文學設(shè)科期第四章:國語國文期第45頁第三章文學設(shè)科期一、“中國文學教育”概念

二、兩個學制

三、中國文學單獨設(shè)科意義P82

四、中國文學教育基本內(nèi)容P83-102

五、中國文學教育基本經(jīng)驗P103-123

六、作業(yè)第46頁一、“中國文學教育”概念“中國文學”設(shè)科是伴隨中國新學制“壬寅學制”和“癸卯學制”而發(fā)生。所謂“中國文學”,其實并不純屬文學,而是相對于“外國文學”一個科目。本章所說“中國文學教育”,指正是“中國文學”設(shè)科期間語文教育,而不是中國當代意義上文學教育。第47頁二、兩個學制“壬寅—癸卯學制”(1902-1904)確立了中國近代新型教育基礎(chǔ),標志著“中國文學”正式設(shè)科,從此語文逐步走上了獨立化、學科化道路。但其本質(zhì)是封建——“中體西用”?!叭勺印锍髮W制”(1912-1913)本質(zhì)是資本主義教育。語文學科自此有了自己當代意義上教育、教學目標。第48頁六、作業(yè)1、“壬寅—癸卯學制”、2、“壬子—癸丑學制”。3、中國文學單獨設(shè)科意義?4、國語運動對語文教學影響?第49頁第四章:國語國文期一、國語國文期背景及特點P124-130二、梁啟超三、葉圣陶四、《國文百八課》五、作業(yè)第50頁二、梁啟超重視方法指導傳授:“善于教人者是教人以研究方法”1、讀書法:中體西用2、作文法:言文一致《作文教學法》、《中學以上作文教學法》第51頁三、葉圣陶前期語文教育活動及思想后期語文教育思想葉圣陶語文教育觀第52頁葉圣陶前期語文教育活動:開明書店(1926年)《中學生雜志》(1930.1)《文心》(1933.1-1934.6)第53頁開明書店(1926年)“自從開明書店登場,中國出版界才有認真為學生著想讀物”——曹聚仁第54頁《中學生雜志》(1930.1)綜合性、知識性、趣味性、栽培性是當初中學國文科最理想課外輔導讀物第55頁《文心》“用小說體裁敘述學習國文知識和技能”,形式上“算是很新鮮”——葉圣陶“這部《文心》是用故事體裁來寫關(guān)于國文全體知識。”——陳望道這是“一部空前書”——朱自清“在國際教育史上劃了一個時代”——日本《新中國事典》第56頁葉圣陶前期語文教育思想:重視語文教育特征研究重視語文教材編選標準研究。強調(diào)語文技能專門訓練。第57頁葉圣陶后期語文教育思想:《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對語文課性質(zhì)、目標,語文教材內(nèi)容、體系,及語文教學原理、方法,語文考試實質(zhì)和語文教師涵養(yǎng),堅持語文教育調(diào)查試驗研究敘述。第58頁葉圣陶語文教育觀:“教是為了不需要教”——關(guān)鍵觀點1、閱讀教學觀2、寫作教學觀3、教材編寫觀第59頁閱讀教學觀:目標觀:自能讀書,養(yǎng)成良好讀書習慣;任務(wù)觀:認知讀——了解讀——鑒賞讀——創(chuàng)造讀方法觀:“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與,而在相機誘導……”閱讀書籍指導:篩選、多讀第60頁作文教學觀:作文“求誠”(關(guān)鍵觀點)作文教學必須在學習語言方面下苦功夫確立學生在作文教學中主體地位“歷練”養(yǎng)成自改作文能力“下水作文”第61頁語文教材編寫思想:“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文質(zhì)兼美”“文情并茂”第62頁四、《國文百八課》標志著單元組正當深入完美和成型,賦予“國文科以科學性”,其主要特色:1、文言、語體文混合編制,而以語體文為主;2、打破了從來書本選文各不相關(guān)、毫無系統(tǒng)可尋傳統(tǒng)編輯體例,創(chuàng)制了一個盡可能表達語文教學程序編輯體例,一課為一單元,每課有“文話”、“選文”、“文法或修辭”、“習問”第63頁五、作業(yè)1、國語國文期語文教育主要經(jīng)驗有哪些?2、簡述梁啟超語文教育思想。3、怎樣了解葉圣陶“教是為了到達不需要教”?4、簡評《國文百八課》在我國語文教材史上地位。第64頁第三編:當代語文教育期

(今語文教育期)背景及特點著名語文教育家教學綱領(lǐng)流變作業(yè)第65頁第五章:當代語文教育期

背景及特點當代語文教育發(fā)展與新中國政治生活休戚相關(guān),這一時期又可析為三個小時段:1、語文定名期(新語文教育期)2、語文波折期(泛語文教育期)3、語文革新期(大語文教育期)第66頁第六章著名語文教育家

呂叔湘張志公劉國正第67頁呂叔湘

——語文問題教育家關(guān)于語文問題研究閱讀教育思想作文教育思想第68頁關(guān)于語文問題研究語法構(gòu)建分階段(50年代)語文性質(zhì)探究階段(60年代)語文教育效率研究階段(70年代)第69頁閱讀教育思想1、剖析閱讀教學問題:“教學程式化”和“滿堂灌”;2、明確閱讀教學目標: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認讀、了解、評價、創(chuàng)造;3、明確并突破閱讀教學難點:語法教學。第70頁作文教育思想處理作文難方法:1、在思想上認識到作文主要是思維訓練問題而不但是書面語言訓練問題;2、在詳細寫作中要做到:a、從訓練說話入手,進行口頭作文訓練b、要努力命好作文題;c、做好作文指導;d、抓好作文評改。第71頁張志公

——傳統(tǒng)語文教育研究教授語文教育要實現(xiàn)民族化、科學化和當代化。——關(guān)鍵1、對傳統(tǒng)語文教育研究;2、建立起語文教學科學化、當代化體系。第72頁對傳統(tǒng)語文教育研究:傳統(tǒng)語文教育四大經(jīng)驗傳統(tǒng)語文教育四大弊端第73頁四大經(jīng)驗:1、建立了成套行之有效漢字教學體系;2、建立了成套文章學教學體系;3、建立了大量讀寫實踐為主語文教育體系;4、開創(chuàng)了注意啟發(fā)學生獨立思索、培養(yǎng)學生讀寫能力方法。第74頁四大弊端:1、脫離語言實際,長久內(nèi)以書面語訓練為主,忽略了口語訓練;2、脫離應(yīng)用實際;3、忽略文學教育;4、不重視語文基礎(chǔ)知識教育。第75頁建立起語文教學科學化、當代化體系:語文教學科學化三個標準語文教學當代化詳細表現(xiàn)第76頁語文教學科學化三個標準1、做好教材內(nèi)容和學生學習水平調(diào)查研究;2、制訂一個言之成理、行之有效教學綱領(lǐng)和一套教材;3、開展實地試驗。第77頁語文教學當代化詳細表現(xiàn)1、教學要求要當代化,考慮當代社會對人們語文能力方面要求;2、教學內(nèi)容要當代化,改革教材、重審語文知識教學和文言文教學、重視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3、教學方法要當代化,提倡科學、新鮮活潑、啟發(fā)性教學方法。第78頁劉國正

——語文教材改革家語文教育思想之關(guān)鍵閱讀、作文教學思想教材編寫觀學者化教師涵養(yǎng)觀第79頁語文教育思想之關(guān)鍵實與活——語文源于生活,又服務(wù)于生活。實:實效、實用,是語文教學一個根本標準。活:是語文教學目標實現(xiàn)有效路徑,其最高標準是:把語文看成活學習對象;把學生看成活教學對象;把語文同生活親密聯(lián)絡(luò)起來。第80頁閱讀、作文教學思想閱讀教學要重視智能培養(yǎng)主張教師少講精講多吟詠—————————————————多寫多改寫自己熟悉生活教師主導作文在“有法”和“無法”之間第81頁教材編寫觀:語文與生活提升課文質(zhì)量,適當增加數(shù)量;語文知識編寫力爭精要、好懂、有用;有計劃地編配練習,加強基本訓練;加強作文訓練;培養(yǎng)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力;循序漸進突出重點。第82頁學者化教師涵養(yǎng)觀教師基本涵養(yǎng)包含:寫一手好文章、說一口普通話、寫一筆好字、積累比較遼闊知識第83頁第七章:教學綱領(lǐng)流變孕育階段草創(chuàng)階段發(fā)展階段第84頁孕育階段一、古代語文教學綱領(lǐng)端倪[南朝]顏之推《顏氏家訓》[宋]朱熹《學規(guī)》[元]程端禮《程氏家塾讀書分年日程》二、壬寅—癸卯學制(1902-1904)三、壬子—癸丑學制(1912-1913)第85頁草創(chuàng)階段(1922-1950)1、1922年《新學制課程標準綱要》——最早具綱領(lǐng)規(guī)模文件2、1932年《初級中學國文科課程標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