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詩歌鑒賞十二種題型(有詳細(xì)講解和答案)_第1頁
中考詩歌鑒賞十二種題型(有詳細(xì)講解和答案)_第2頁
中考詩歌鑒賞十二種題型(有詳細(xì)講解和答案)_第3頁
中考詩歌鑒賞十二種題型(有詳細(xì)講解和答案)_第4頁
中考詩歌鑒賞十二種題型(有詳細(xì)講解和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頁共頁中考詩歌鑒賞十二種題型(有詳細(xì)講解和答案)1、煉字品析2、內(nèi)容理解3、描繪畫面4、情感體味5、主旨領(lǐng)悟6、形象感知7、景物描寫8、意境欣賞9、名句鑒賞10、表達賞析11、典故溯源12、綜合評價1、煉字品析題型闡釋煉字品析,就是品味、分析古詩詞中用得精妙的字詞,具體包括思想情感和表達效果這兩類內(nèi)容。這類題目常見的提問方式是“某字用得妙,妙在何處”。精題回放例一(xx陜西)湖上(宋)徐元杰花開紅樹亂鶯啼,草長平湖白鷺飛。風(fēng)日晴和人意好,夕陽簫鼓幾船歸。說說詩中使用“亂”字的好處。例二(xx浙江臺州)村晚(宋)雷震草滿池塘水滿陂①,山銜落日浸寒漪②。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③信口吹?!咀⑨尅竣仝椋╞ēi):水岸。②漪:水波紋。③腔:曲調(diào)。詩中的“銜”“橫”兩字富有表現(xiàn)力,請選擇其中一字作簡要賞析。闖關(guān)方略古人寫詩,為了表達的需要,往往在用字遣詞時進行精細(xì)推敲和創(chuàng)造性搭配,使所用的字或詞獲得凝練精美、形象生動、含蓄深刻的表達效果。這種對字詞進行藝術(shù)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煉字。在詩句關(guān)鍵處煉得妙字,猶如畫龍點睛,會令全句夭矯生姿,讓人拍案叫絕。煉字品析題,考查考生對語言的感受力,細(xì)致、精微地品味、賞析語言的能力。解答這類題目,可以采用比較鑒賞法。第一步,理解所煉之字的字面意思,確定它的詞性及意思。如例一的“亂”,字面意思是“雜亂”“紛亂”,兼有動詞、形容詞的詞性;例二的“銜”“橫”,字面意思是“用嘴含”“橫著坐”,詞性是動詞。第二步,推想煉出“妙字”之前的“平字”,可能是什么。如例一,可能最初是“花開紅樹數(shù)鶯啼”,例二可能是“山連落日浸寒漪”“牧童歸去跨牛背”。第三步,比較推敲、提煉后的“妙字”比推想出的“平字”在情、態(tài)、韻等方面多了一些什么。因為古詩詞煉字多在動詞、形容詞、數(shù)量詞、虛詞上做文章,所以,我們思考時,也應(yīng)多從動詞的動靜、擬人效果,從形容詞的修飾性、色彩感,從數(shù)量詞的夸張效果,從虛詞的表情達意功能等角度切入。如例一,如果用“數(shù)”,只說明春天紅林深處黃鶯不止一只。而用“亂”,則既具動感,讓人眼前仿佛有黃鶯上下飛舞,穿梭于林間枝頭的動感;又聞聲音,耳中仿佛聽到紅林深處傳出的此起彼伏的鳥鳴聲。(朱自清《春》中“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鬧”字與此處的“亂”字有異曲同工之妙。)例二,前一個動詞,用“銜”而不用“連”,不僅在形態(tài)上更貼切,而且運用擬人手法,寫活了山,寫出落日將沉未沉的情態(tài);后一個動詞,用“橫”而不用“跨”,表明牧童不是規(guī)矩地騎,而是隨意橫坐在牛背上,表現(xiàn)了牧童的調(diào)皮可愛。提醒一點,煉字品析的“析”,不能架空分析,泛泛地說運用了什么修辭,說生動、形象、富于感染力等空話;要結(jié)合語境,分析煉字使怎樣的事、景、人、物、情更形象、更含蓄、更有意蘊等。通關(guān)演練1、品讀詩詞,完成其后題目。泊秦淮(唐)杜牧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說說第一句中兩個“籠”字寫景有何妙處。2、古典詩詞講究煉字,下面這首詩第二句中“散”字用得好,請你說說好在哪里。春夜洛城聞笛(唐)李白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fēng)滿洛城。此夜曲中聞?wù)哿?,何人不起故園情!2、內(nèi)容理解題型闡釋內(nèi)容理解,就是理解詩句所敘何事、所詠何人、所寫何景等,有時也要求考生根據(jù)對詩詞內(nèi)容的理解作簡單的推斷、概括、分析、探究等。這類題目常見的提問方式是“某個詞,指的是什么”“某個詞,包含哪些含義”或“寫出某句詩的大意”等。精題回放例一(xx江蘇宿遷)春望(唐)杜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結(jié)合全詩,說說《春望》中的“望”字包含哪些含義。例二(xx云南)飲酒(晉)陶淵明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有人說“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一句寫出了門庭冷落的景象,表現(xiàn)出詩人的孤獨與寂寞。你同意這種觀點嗎?請談?wù)勀愕目捶ājJ關(guān)方略賞析古詩詞,內(nèi)容理解是前提,只有先弄懂詩詞所寫的基本內(nèi)容,才能進而想象其畫面,體味其情感,感知其形象,領(lǐng)悟其主旨,才能進一步踏入審美的妙境。理解,是賞析的前提和基礎(chǔ)。內(nèi)容理解,先要掃清字詞障礙,這是第一關(guān)。中考古詩詞考查,雖然一般不會像文言文那樣直接考字詞釋義,但題目里其實暗含這樣的要求。譬如例一,“說說《春望》中的‘望’字包含哪些含義”??紙錾洗痤}時,可先推想詞典里“望”的義項,應(yīng)該有四項:(1)向遠處看,如眺望;(2)心中所愿,如盼望、期望;(3)拜訪,如看望、探望;(4)有名的,人所敬仰的,如望族、聲望。然后通讀全詩,從整體上去理解。第一、二兩聯(lián),主要是寫景,其實也就是寫作者眼中所見,他望到了什么呢?他望到的是山河破碎,春天的凄涼景象。第三、四兩聯(lián),寫作者內(nèi)心的想法以及表現(xiàn)在行動上的細(xì)節(jié),從這里我們可以讀出他心中的期盼:期盼親人團聚,國家安定。如此我們就知道了春望的“望”,既是寫作者眼中所見,也是寫作者心中所愿,有“望見”和“期望”兩層含義。有時僅僅從字面上去理解還遠遠不夠,還得聯(lián)系作者的生平事跡、心路歷程。如例二,如果是世俗追逐富貴之人,都喜歡熱鬧,希望自己家門庭若市。倘“無車馬喧”,門庭冷落,難免孤獨與寂寞。但陶淵明是一位隱士,他不愿與世俗同流,一心歸隱田園,就是為了實踐自己“淡泊寧靜,心無塵雜”的人格理想。即使身居人境也能塵雜不染,是因為他能做到“心遠”。“心遠”就是思想上摒棄富貴榮華之念。一個人丟掉了物欲,斷絕了塵想,精神就遠遠超出于塵世之外了,哪里還會因為“無車馬喧”而“孤獨與寂寞”呢?初中階段,是培養(yǎng)古詩詞賞析能力的起始階段,這個階段,一定不能好高騖遠,要腳踏實地,一步一步來。學(xué)習(xí)古詩詞,同學(xué)們不妨用點文言文學(xué)習(xí)的“笨”方法,從題目到正文,先一句句把意思弄清楚,再進一步深層理解。通關(guān)演練1、下面這首詩第三句中“風(fēng)吹雨”一語,有哪兩層意思?一月四日風(fēng)雨大作(宋)陸游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fēng)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2、品讀下面這首古詩,請寫出“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這兩句詩的大意。春游湖(宋)徐俯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春雨斷橋人不度,小舟撐出柳陰來。3、描繪畫面題型闡釋描繪畫面,就是發(fā)揮聯(lián)想和想象,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詩句中展現(xiàn)的畫面。這類題目常見的提問方式是“用自己的話,描繪某一句(聯(lián))所展現(xiàn)的畫面”。精題回放例(xx貴州銅仁)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品讀全詩,發(fā)揮聯(lián)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話,描繪“齊魯青未了”所展現(xiàn)的畫面。闖關(guān)方略“詩是動的畫,畫是動的詩”,古詩詞里面有許多寫景的聯(lián)句,展現(xiàn)的畫面之美令人心醉。讀古詩,腦海里能描繪出形象鮮明的畫面,光影流動,動靜參差,那才能說感受到了美,才能叫欣賞。描繪畫面,對考生的想象能力、描述能力、審美能力都有要求。解答這類題目,讀懂詩句、理解內(nèi)容是前提。譬如上面這句“齊魯青未了”,先要理解“齊魯”“青”“未了”各是什么意思?!褒R魯”是齊國和魯國,春秋戰(zhàn)國時兩諸侯國名,泰山以南是魯,以北是齊,這里指齊魯大地;“青”,是指山色青翠;“未了”,是無窮無盡的意思。這句話合起來意思就是:齊魯大地那青翠的山色無窮無盡。但這樣回答,不是描繪,而是解釋。描繪,還要結(jié)合上下句去聯(lián)想想象,結(jié)合上一句“岱宗夫如何”(泰山怎么樣啊),我們應(yīng)意識到這一句其實是寫作者遠望泰山,強烈地感受到它的巍峨、遼闊,它“拔地而起,參天聳立”。接著用描寫性的語言組織答案:泰山拔地而起,參天聳立,蒼翠的山色中掩映著遼闊無邊的齊魯大平原。為了增添語言的描寫性,我們一可以運用修辭,如比喻、擬人等,使語言更形象、生動;二可以添加聯(lián)想與想象,把古詩因為追求簡練而省略的內(nèi)容補充出來。當(dāng)然,在平時的古詩詞學(xué)習(xí)中,更要有意識地調(diào)動自己的全部感受去看、聽、觸、嗅每一首詩歌。如欣賞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你可以閉上眼睛,想象出這樣一幅圖畫:浩瀚的戈壁灘上,烽煙孤直上升;奔騰的黃河之上,一輪夕陽懸掛。你眼前的線條、色彩、動靜是不是那么鮮明呢?通關(guān)演練漁翁(唐)柳宗元漁翁夜傍①西巖宿,曉汲②清湘③燃楚竹④。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⑤一聲山水綠?;乜刺祀H下中流,巖上無心云相逐?!咀⑨尅竣侔嚎拷"诩常捍蛩"巯妫合嫠?。④楚竹:即湘竹。這一句的“汲清湘”“燃楚竹”有超凡絕俗之感,象征詩中人孤高品格。⑤欸(ǎi)乃:象聲詞,形容搖櫓的聲音。第三、四句“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描繪了怎樣一幅畫面?4、情感體味題型闡釋情感體味,即體會詩歌中傳達的思想感情、蘊涵的感情基調(diào),以及作者的情緒等。這類題目常見的提問方式是“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詩人情感變化的原因有哪些”等。精題回放例一(xx浙江臺州)村晚(宋)雷震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這首詩融情于景,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情感?例二(xx浙江溫州)除夜[注]作(唐)高適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zhuǎn)凄然?故鄉(xiāng)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咀⑨尅砍梗撼χ埂W髡咝那椤稗D(zhuǎn)凄然”的原因有哪些?請結(jié)合全詩,用自己的話回答。闖關(guān)方略古詩詞以含蓄為貴,詩人直抒胸臆、情感外露的并不多見,往往融情于敘述、描寫、議論之中。情感體味題,考查的是考生“披文入情”的能力,即順著文辭的通道進入并解析作者情感世界的能力。解答這類題目,一是明確詩歌的題材。古詩從題材看,可分為田園詩、邊塞詩、送別詩、思鄉(xiāng)詩、詠物詩、詠史詩、懷舊詩等很多類,各類詩歌感情的抒發(fā)也有規(guī)律可循。如例一《村晚》是一首田園詩,田園詩往往抒發(fā)喜愛山川美景之情,表達遠離污濁官場的潔身自好情懷。照著這個思路理解《村晚》,大抵不差。例二《除夜作》是一首思鄉(xiāng)詩,思鄉(xiāng)詩一般表達游子的思鄉(xiāng)懷人之情,按照這個常識理解《除夜作》,應(yīng)該八九不離。二是分析詩歌的意象。幾千年古詩寫作傳統(tǒng)的沿承,使很多意象的意義指向都已固定、明確,如楊柳、孤蓬、浮云用來表達離愁別緒,明月、鴻雁、杜鵑用來表達思鄉(xiāng)懷人之情。例一《村晚》里出現(xiàn)了青草、池塘、遠山、落日、牧童、短笛等意象,尤其牧童是“橫坐”牛背,短笛是“無腔”“信口”吹,這些都描繪出鄉(xiāng)村生活的悠然寧靜,作者如此描繪鄉(xiāng)村晚景,他的喜愛、欣賞之情自然是蘊藏其中的。三是把握表露情感的詞語。古詩詞的標(biāo)題、正文部分有時會有一些直接表露作者思想感情的詞語,如《書憤》中的“憤”,《春夜喜雨》中的“喜”,《示兒》中“但悲不見九州同”的“悲”字,等等。例二《除夜作》中,也出現(xiàn)了很明確的表露心緒的詞語“凄然”,另外“寒”“思”“霜鬢”等詞也含蓄地透露了作者的情感。本題要求分析作者心情“轉(zhuǎn)凄然”的原因有哪些。通讀全詩,一是“旅館寒燈獨不眠”,一是“故鄉(xiāng)今夜思千里”,一是“霜鬢明朝又一年”;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即一是除夕之夜獨自一人寄居旅館,二是對故鄉(xiāng)親人無比的思念,三是感慨年華易逝。解答古詩詞情感體味題,為了表達精確,還要儲備一些專業(yè)性詞語,如“離愁別緒、恬淡閑適、清高孤傲、孤寂惆悵、凄苦煩悶、傷感不平、苦悶無聊、樂觀曠達、輕松愉悅、壯志未酬、憂國憂民、借古諷今、懷古傷今、物是人非”等,在分析古詩詞情感時經(jīng)常用到,不可不知。通關(guān)演練1、下面兩首詩都是寫秋天,試比較其抒發(fā)的感情有什么不同之處。登高(唐)杜甫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秋詞(唐)劉禹錫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2、品讀下面古詩,按要求回答問題。澄邁驛通潮閣(其二)①(宋)蘇軾余生欲老海南村,帝②遣巫陽③招我魂。杳杳天低鶻④沒處,青山一發(fā)是中原⑤?!咀⑨尅竣僭晡逶?,作者遇赦北還,被命移廉州安置,離海南過澄邁時作詩二首,這首詩即其二。澄邁驛:設(shè)在澄邁縣(在今海南省北部)的驛站。通潮閣:在澄邁西,是驛站上的建筑。②帝:天帝。③巫陽:女巫名。④鶻:鶻鳥。⑤一發(fā):猶言“一線”。此句說中原僅在距隱隱青山一線之處。這首詩的第三、四句融情于景,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情感?5、主旨領(lǐng)悟題型闡釋主旨領(lǐng)悟,即領(lǐng)悟詩詞里作者的寫作意圖,或者理解作品蘊涵的哲理。這類題目常見的提問方式是“某句蘊涵了怎樣的道理”“作者的寫作意圖是什么”等。精題回放例一(xx湖北恩施)觀書有感(宋)朱熹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你從第三、四句詩中悟出了什么道理?例二(xx江蘇鎮(zhèn)江)江南春(唐)杜牧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南朝四百八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對于詩的后兩句,有人認(rèn)為是表達詩人對江南景物的神往,有人認(rèn)為是借古諷今。你贊同哪一種?說說你的理由。闖關(guān)方略初中階段,對古詩詞主旨的領(lǐng)悟,主要集中在理趣詩、懷古詩、詠物詩中。理趣詩中,一般都有膾炙人口的哲理句,有時人們正是因為這些哲理句而記住了整首詩,某種意義上,這些詩能流傳至今,是沾了哲理句的光。理趣詩中的哲理,不是直白地說出來的,如果是那樣,有理而無趣,跟和尚寫的闡發(fā)佛理的偈言有什么差別?理趣詩妙在無意說理而理隨境生,妙在寓論于景、寄理于物。在理趣詩中,理語通常與情語、景語融為一體,景語、情語就是理語。如例一,“問渠……”這兩句表面是寫景,是說方塘之水問那方塘的水怎么會這樣清澈?因為有水從源頭不斷流來,從而成了活水。但結(jié)合題目《觀書(書法)有感》,我們知道這其實是作者闡發(fā)對書法藝術(shù)的感悟:這作品為什么如此清新雋永呢?原來是由于書寫者內(nèi)心有源源不斷的藝術(shù)靈感注入?。ㄋ囆g(shù)如此,萬事萬物也是同樣道理?;卮痤}目的設(shè)問,我們還應(yīng)該結(jié)合自身學(xué)習(xí)知識,或者接受新事物的經(jīng)歷、體會來談。示例:要使自己的知識越來越豐富,就要不斷地學(xué)習(xí)新的知識。(或:要保持心靈境界的澄明,就要不斷接受新事物的洗禮。)懷古詩,是指以歷史故事、古人事跡為題材的詩作。古人常說“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又說“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所以,他們寫懷古詩的目的多是懷古傷今,或借古諷今。歷史故事、古人事跡,只是他們感慨的觸發(fā)點。如例二,如果將其單純看作一首寫景的詩歌,你可能覺得后兩句寫出了深邃悠遠、朦朧迷離的江南景色,與前兩句的明朗絢麗相映襯,使江南春的圖畫更加豐富多彩。但如果你深入一層意識到作者的眼光穿越歷史的“煙雨”,想到幾百年以前的南朝統(tǒng)治者推崇佛教,大興佛寺,勞民傷財,但佛寺并不能挽救病入膏肓的南朝政權(quán),而現(xiàn)在晚唐的統(tǒng)治者正重蹈前人的覆轍那它就不是一首簡單的寫景詩,而是懷古詩。作者是在借古諷今:后兩句寫出了南朝篤信佛教造成寺廟的惡性發(fā)展,引發(fā)作者的慨嘆,表達對唐朝推崇佛教的現(xiàn)實的不滿。詠物詩,即描摹物象的詩歌。大自然的萬物,大至山川河流,小至花鳥蟲魚,都可以成為詩人描摹的對象。詠物詩往往不是單純地描摹事物,詠物是為了抒情、言志。如虞世南的《蟬》,句句寫的是蟬的形體、習(xí)性和聲音,而句句又暗示著詩人高潔清遠的品行志趣,可謂物我互釋。這就告訴我們,詠物的深層意義是詠人。通關(guān)演練1、讀下面一首詩,說說第二句“春江水暖鴨先知”蘊涵了怎樣的生活哲理?;莩纭洞航砭啊罚ㄋ危┨K軾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2、品讀下面這首古詩,請結(jié)合自身的成長經(jīng)歷,談?wù)勀銖倪@首詩獲得的啟示。過松源晨炊漆公店(宋)楊萬里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正入萬山圈子里,一山放過一山攔。6、形象感知題型闡釋形象感知,主要是指對詩歌中“人”的感知,包括詩人自我形象和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這類題目常見的提問方式是“整首詩(或某一句)勾勒(或刻畫)了怎樣的人物形象”。精題回放例一(xx江蘇鹽城)江城子密州出獵(宋)蘇軾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畫線的句子勾勒了怎樣的人物形象?例二(xx江蘇宿遷)春望(唐)杜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尾聯(lián)刻畫了詩人怎樣的形象?闖關(guān)方略詩歌里的形象,主要有兩類:一是自然形象,如山川草木、花鳥蟲魚;二是人物形象,包括作者自我形象和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中考考查的一般是人物形象,例一、例二里考查的都是作者自我形象。解答形象感知題,應(yīng)先“建?!?,在頭腦里儲存一些常見的人物形象類型,如心懷天下、憂國憂民的形象(杜甫《登高》),寄情山水、歸隱田園的形象(陶淵明《歸園田居》),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形象(辛棄疾《破陣子》)……然后,結(jié)合詩詞內(nèi)容,結(jié)合作者生平,結(jié)合其創(chuàng)作詩歌的背景與心境,進行具體分析。如例一,從整首詞對太守“狂”態(tài)的描寫,尤其是從下闋引用馮唐的典故和畫線句的描寫中,我們強烈地感受到一位英雄形象,他英武豪邁、氣概非凡,內(nèi)心則壯懷激烈,渴望一展抱負(fù),殺敵報國,建功立業(yè)。北宋仁宗、神宗時期,國力不振,國勢衰弱,時常受到遼國和西夏的侵?jǐn)_,令許多有為之士義憤難平,蘇軾即是如此。他借出獵的豪興,將深隱心中的夙愿和盤托出,以西漢魏尚自況,希望朝廷能派遣馮唐一樣的使臣,重新信任、重用自己。再如例二,尾聯(lián)是一個細(xì)節(jié)描寫,寫詩人為國事、家事而愁,頭發(fā)因為頻繁的抓撓而越來越少,以至于簪子都插不上去了。這里描寫的是詩人憂愁焦慮、憔悴不堪的形象。形象感知題,解答的關(guān)鍵,有時不在詩內(nèi),而在詩外。我們要對歷史有一些基本的了解,譬如知道晚唐詩歌多為表達憫農(nóng)情懷和對黑暗現(xiàn)實的批判,而南宋詩歌多為表達壯志難酬的憂憤和對朝廷偏安一隅的不滿。同時,對一些重點詩人的生平、心跡也要有個大致的把握,如杜甫詩中多是憂國憂民的形象,李煜后期詞中多是愁苦、悲哀的形象。通關(guān)演練1、下面這首詩的第三、四句勾勒了怎樣的邊塞健兒形象?涼州詞(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2、品讀下面詩歌,說說其三、四兩句刻畫了詩人怎樣的形象。登科后(唐)孟郊昔日齷齪①不足夸,今朝放蕩②思無涯。春風(fēng)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咀⑨尅竣冽}齪:這里指處境不如意和思想上的拘謹(jǐn)局促。②放蕩:自由自在,無所拘束。7、景物描寫題型闡釋景物描寫,即對自然景物的描寫。這類題目主要考查寫了哪些景物,景物的特點是什么,或者要求找出描寫景物的句子,加以概括。題目常見的提問方式是“寫了哪些景物”“描繪了怎樣的美麗景色”等。精題回放例一(xx浙江湖州)春日(宋)晁沖之陰陰①溪曲綠交加,小雨翻萍上淺沙。鵝鴨不知春去盡,爭隨流水趁②桃花?!咀⑨尅竣訇庩帲翰菽娟庩帲ㄖ^草木繁盛編者注)。②趁:追逐。這首詩通過描繪、細(xì)雨翻萍、的春日景象,構(gòu)成了一幅優(yōu)美而完整的畫面。例二(xx山東德州)春日偶成(宋)程顥云淡風(fēng)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xué)少年。春日里詩人被什么景色所感染?例三(xx浙江杭州)城南(宋)曾鞏雨過橫塘水滿堤,亂山高下路東西[注]。一番桃李花開盡,惟有青青草色齊?!咀⑨尅柯窎|西:分東西兩路奔流而去。一、二句寫出了“雨”怎樣的特點?闖關(guān)方略古人說“景乃詩之媒”,古詩之七八都離不開寫景,對景物描寫的考查,自然也較為常見。一般而言,景語也是情語,但景物描寫題,大多忽略寫景中的情感因素,而是就寫景談寫景,就描寫談描寫。解答這類題目,先要確定景物的時空特點,即寫的是何時、何地的景色。譬如例一《春日》,從題目與首句的“溪曲”,可知是寫春日溪邊景色;例二《春日偶成》,從題目與第二句“傍花隨柳過前川”,可知是寫春日鄉(xiāng)間景色。接著檢索所寫景象。一定時空里的景色,總是由多個景象構(gòu)成的,這些景象在動靜、聲色、虛實、高低、遠近上的配合,共同創(chuàng)造出景色的美感。譬如例一,這首詩就是通過描繪小溪陰陰、細(xì)雨翻萍、鵝鴨戲水等三種景象,勾勒出一幅春日溪水圖,營造出優(yōu)美而完整的畫面。而例二,第一、二句寫景,依次寫到了云淡風(fēng)輕、春花爛漫、柳枝舞動(傍花隨柳)等景象,描繪了一幀風(fēng)和日麗的美好圖景。有時,題目還會聚焦于某個具體的局部景象,要求概括出景象的特點。如例三,整首詩寫暮春時節(jié)花謝草長的景象,但問題聚焦于一個景象:一、二句寫出了“雨”怎樣的特點?從第一句“水滿堤”可見雨量之大,從第二句“亂山高下路東西”(雨從亂山高處落下,分東西兩路傾瀉而下)可見雨勢急,所以,一、二兩句寫出了雨量之大,雨勢之猛。如果題目提高一點能力層級,會考查景物描寫的方法,那就需要從動靜、虛實、遠近、聲色等角度作答。如果題目要求回答景物描寫中蘊涵的感情,那還要熟悉古詩詞里常見景象跟情感的關(guān)聯(lián)性。如“風(fēng)”“霜”“雨”“月”“笛聲”“楊柳”“長煙”“落日”等,這些景物多是表達離愁別緒之苦、戍邊征戰(zhàn)之難或是被貶謫之愁等內(nèi)涵。通關(guān)演練1、品讀古詩,回答下面的問題。江樓①晚眺(唐)白居易澹煙疏雨間斜陽,江色鮮明海氣涼。蜃②散云收破樓閣,虹殘水照斷橋梁。風(fēng)翻白浪花千片,雁點青天字一行。好著丹青圖畫?、郏}詩④寄與水曹郎⑤。【注釋】①江樓:杭州城東樓,即望海樓。②蜃:大蛤蜊。海面、沙漠中,因空氣冷熱驟變,光線折射,而把遠處的景物顯示到空中或地面上,古人誤以為是蜃吐氣而成,稱海市蜃樓。③著:用。圖畫?。号R摹下來。?。褐~。④題詩:畫上題詩。⑤水曹郎:張籍,時任水部員外郎。這首詩的頸聯(lián)描寫了怎樣的景象?2、讀下面一首詩,說說它描寫了破山寺后禪院怎樣的特點。題破山寺后禪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8、意境欣賞題型闡釋意境欣賞,包括描述意境、概括意境氛圍、選擇意境相近的詩句等。這類題目常見的提問方式是“請用自己的語言生動地描述某一句的意境”“某一句渲染了怎樣的氛圍”“下列詩句與某一句意境最接近的是哪一句”等。精題回放例一(xx浙江紹興)雨過山村(唐)王建雨里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婦姑相喚浴蠶去,閑看中庭梔子花。詩的一、二兩句,寫出了山村怎樣的特點?例二(xx福建廈門)下列詩句與蘇軾名句“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意境最接近的是哪一句?()A、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fēng)瘦馬。B、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C、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頻洲。D、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闖關(guān)方略意境,是詩歌的靈魂。理解“意境”一詞,要把“意境”拆開來,再組裝。意,指作者的思想、情感;境,指作者所描繪的環(huán)境,包括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所謂意境,它是一種美妙的藝術(shù)境界,由主觀之意和客觀之象相互作用、相互融合而成。解答意境題,需要梳理組成意境的零件意象?!耙饩澈帽纫蛔暾慕ㄖ庀笾皇菢?gòu)成這建筑的磚石。”譬如例一,詩的一、二兩句,寫山村,依次出現(xiàn)了“雨”“雞鳴”“人家”“竹林”“小溪”“村路”“板橋”等眾多意象,再將這些意象連綴起來,分析其體現(xiàn)出來的意境之美。先看第一句,我們知道一個關(guān)于“雞鳴”的生活常識,一只雞打鳴常常會引來群雞合唱,而這里只有“一兩家”,說明小山村人家很少。再看第二句,在霏霏細(xì)雨中,沿著小溪走,聽著雨滴敲打竹葉之聲,不覺來到一座板橋前。把一、二句合起來,這個小山村的自然環(huán)境,是多么寧靜幽深啊。而作者雨中經(jīng)過山村,心情又是多么“愜意自然”啊。把客觀的環(huán)境和作者主觀的心境結(jié)合起來,例一的答案就出來了:詩的一、二兩句,寫出了山村寧靜幽深、自然愜意的特點。當(dāng)然,從題目的要求看,似乎更側(cè)重自然環(huán)境的氛圍,作者的主觀情思,可以忽略不寫。例二,“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一句,作者即景抒情,看著眼前洶涌奔騰的大江之水,聯(lián)想到千古以來的歷史風(fēng)流人物。這一句時越古今,地跨萬里,眼前所見是遼闊的,心中所思又是深遠的,所有這一切意象組合而成的意境磅礴恢宏。其他四句,哪一句能將壯闊的江山景象跟遼遠的歷史沉思結(jié)合起來呢?只有B句,也是滾滾東流的長江水,也是千古興亡事,整句話呈現(xiàn)的也是廣闊而悠久的空間、時間背景,意境也是博大而深遠。別的句子,或蒼涼悲傷,或哀怨纏綿,或渺遠迷離,跟“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一句呈現(xiàn)的意境氛圍差異都很大。為了準(zhǔn)確地表達,我們應(yīng)熟悉一些概括意境的詞語,如“寧靜、清冷、清幽、凄冷、遼闊、雄奇”等。通關(guān)演練1、品讀詩歌,說說下面這首詩描繪了怎樣的美好意境。江村即事(唐)司空曙釣罷歸來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v然一夜風(fēng)吹去,只在蘆花淺水邊。2、意境體味。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維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請用自己的語言生動地描述“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的意境。9、名句欣賞題型闡釋名句鑒賞,就是對古詩詞中千古傳誦的名句,就其景、情、理、趣方面為人稱道之處品評分析。這類題目常見的提問方式是“某一句歷來為人稱道,請賞析其妙處”。精題回放例一(xx湖南衡陽)西江月(宋)辛棄疾明月別枝驚鵲,清風(fēng)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頭忽見?!懊髟聞e枝驚鵲”為精妙的寫景名句,請體會其妙處。例二(xx山東濱州)春望(唐)杜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對“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一聯(lián)歷來有不同的解釋,你的理解是:闖關(guān)方略古詩詞是古典文學(xué)寶庫的瑰寶,名句則是這瑰寶中的精華。有些古詩詞并未廣為人知,但其中的名句卻一直膾炙人口,可見名句的傳播度和影響力。名句賞析,目的在于培養(yǎng)同學(xué)們細(xì)致的涵泳品味能力,培養(yǎng)感受美、咀嚼美、表達美的能力。解答這類題目,先要理清一個問題名句因何而名?它較之于平句、拙句高妙在哪里?是景致優(yōu)美,讓人心怡;還是情真意濃,格調(diào)高亢;抑或蘊涵哲理,啟人心智;再或者修辭精妙,一語傳神?也就是說,先分類,是寫景名句、抒情名句、言理名句,還是修辭名句?如果是寫景名句,則從它運用了哪些寫景方法,描繪了怎樣的優(yōu)美景致等角度賞析;如果是抒情名句,則從它的抒情方式、情感的色彩與傾向等角度賞析;如果是言理名句,則從它理和趣的融合,哲理的啟悟性等角度賞析;如果是修辭名句,則從修辭的表達效果角度賞析。以例一為例,這是一個寫景名句,寫的是寧靜清幽的夏夜,“明月”“別枝”勾勒了和諧美好的氛圍。這一句的精妙,在“驚鵲”的加入,因為月光明亮,所以鵲兒被驚醒了;而鵲兒驚飛,自然會引起“別枝”搖曳。寫“驚鵲”,是以動寫靜,以有聲寫無聲,把“明月”映照下的月夜美景描繪得令人悠然神往。例二則是抒情名句,這一聯(lián)歷來有不同的解釋,一般解釋為:花鳥本是娛人之物,但因為感時恨別,詩人見了反而落淚驚心。另一種解釋是:以花鳥擬人,感時傷別,花也濺淚,鳥也驚心。從抒情的角度看,可能第一種解釋更符合作者心境:春天來了,到處鳥語花香,本來春光明媚足以讓人心情愉悅,但作者感時傷懷,花反而使他淚水飛濺,鳥反而使他憂恨驚心。這里以樂景寫悲情,將作者的痛苦寫得更深沉、婉曲。當(dāng)然,如果認(rèn)同第二種解釋,言之成理也可。通關(guān)演練1、品讀詩歌,賞析名句。次北固山下(唐)王灣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fēng)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昂H丈鷼堃?,江春入舊年”是歷來傳誦的名句,請簡析它的妙處。2、下面這首詩的頸聯(lián),是作者晏殊自己也頗得意的佳句,因此他將這一聯(lián)寫入詩中,又寫入詞《浣溪沙》中,成為廣為流傳的名句。細(xì)細(xì)品讀,說說晏殊得意處在哪里。示張寺丞王校勘(宋)晏殊元巳清明假未開,小園幽徑獨徘徊。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醉難禁滟滟杯。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游梁賦客多風(fēng)味,莫惜青錢萬選才。10、表達賞析題型闡釋表達賞析,主要是對古詩詞表達方式、表達手法、修辭技巧以及語言表達的賞析。這類題目常見的提問方式是“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表達效果”“寫法上有什么特點”“語言有什么特點”等。近幾年,這一部分還出現(xiàn)了一定比例的比較閱讀題型。精題回放例一(xx江蘇揚州)豐樂亭游春三首(其一)(宋)歐陽修綠樹交加山鳥啼,晴風(fēng)蕩漾落花飛。鳥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歸。歐陽修詩的三、四兩句,除用擬人手法外,還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兩種手法各具有怎樣的表達效果?結(jié)合詩句簡要分析。修辭手法:擬人、表達效果:例二(xx四川成都)天凈沙秋思(元)馬致遠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fēng)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這首小令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試舉出其中一點簡要分析。闖關(guān)方略表達賞析題,某種意義上,是現(xiàn)代文閱讀考查方式向古詩詞閱讀的延伸。解答這類題目,看清題目設(shè)問的角度至關(guān)重要。如果題目是就修辭方法提問,你回答的角度就應(yīng)該在比喻、擬人、夸張、對偶、反復(fù)、設(shè)問、反問、雙關(guān)等里面;如果題目是就表達方式提問,你回答的角度就在直抒胸臆、敘議結(jié)合、即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里面;如果題目是就表達手法提問,你的答案一般就在對比、抑揚、動靜、點面、虛實、襯托等里面;如果題目提問的角度是語言特點,你一般得回答樸素自然、含蓄雋永、清新明麗、形象生動、婉約細(xì)膩、幽默諷刺、雄渾豪放、沉郁慷慨等。譬如例一,提問角度是修辭。頭兩句寫綠樹繁茂,野鳥啁啾,春風(fēng)輕拂,雜花亂飛,一派醉人的春光。后面寫到“明日酒醒春已歸”,無論如何是不可能一宿醒來“春已歸”(春就悄然離去)的,因此此處用的是“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