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書畫裝載的美學內涵
自宋代以來,中國書畫的裝飾形成了特定的格式,并已成為一種制度化的工藝。幾百年來,通過以師帶徒的方式,代代相傳,偏重了技術而忽略了其美學內涵,這種師承關系無疑影響了中國書畫裝裱技藝的發(fā)展,因為,在人類的審美活動中,有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兩大領域,這兩大領域都包含著審美創(chuàng)造和審美鑒賞兩個互相聯(lián)系的階段。中國書畫裝裱是服務書畫作品的裝潢工藝,并和書畫作品有機地組合在一起,參與觀賞者的審美活動。在技術美學日益擴大到物質生活和各個領域的今天,用美學原理去研究中國書畫裝裱的美學內涵,將有益于提高書畫裝裱的藝術水平,使書畫裝裱跟上時代的發(fā)展。本文就這個問題談一些個人看法,不當之處,請方家指正。一、傳統(tǒng)藝術元素的應用中國書畫裝裱起源于何時,眾說不一,史書上記載秦漢時期的經卷和屏風都經過裱背中國古代書畫,其物質載體為帛、絹、麻紙,這些材料綿軟纖薄,需加固加厚,方能觀賞和流傳,古人在其背面托紙數(shù)層,稱之為“裱背”,后來在其四周加邊緣裝飾,因其形狀如池,古人取名“裝池”,而“池”與“潢”字義相通,故又名“裝潢”。東漢時,蔡倫改進和完善了造紙技術,人們開始在紙上寫字作畫,這無疑對中國書畫藝術的發(fā)展起了很大作用,所以魏、晉、南北朝時,書畫名家輩出,畫壇有顧愷之,書壇有王羲之父子,他們在藝壇可謂登峰造極。由于書畫藝術的發(fā)展需要為其提供物質技術手段,為了使名家書畫作品便于觀賞和長期流傳,就必須在裝裱上下功夫。據唐代著名書畫鑒賞收藏家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載:“自晉代以前,裝背不佳,宋時(指南朝的劉宋)范曄始能裱背。”到了隋唐,史稱:“煬帝內府所藏書畫,裝潢極為華麗。”可見當時書畫裝裱已由實用發(fā)展到追求美觀。對于實用品,自古就滲進了勞動者自覺的審美意識,例如原始社會的彩陶、楚國的漆器,在其造型、紋飾、色彩中運用了大量的變形、簡化、提煉、抽象、改造、組合等藝術手段,使物質產品產生了極高的審美價值。而秦代的統(tǒng)治者更明確提出:“上者不美不飾,不足以一民?!睗h代肖何則說:“非壯非麗無以重威”。一個“一民”,一個“重威”,他們已把美的設計裝飾與帝王的權威聯(lián)系到一起。書畫藝術進入宮廷后,對裝裱自然也有其規(guī)范和要求,據明代陶宗儀《輟耕錄》云:“唐貞觀、開元間,人主崇尚雅,其書皆用紫龍鳳綾為褾,綠方紋綾為里,紫檀云花杵軸頭,白檀通身柿心軸?!弊阋娖淙A貴。到了宋代,出了幾個酷愛書畫的皇帝,而他們本人又是書畫高手,自然促進了書畫裝裱的發(fā)展。宋代大書畫家米芾、王詵等人,即使本人處于達官顯貴的地位,也都能自擅裝裱、精究裝裭。藝術家親自參與裝裱的設計與制作,給裝裱技藝注入了美學生命。始于北宋宣和年間的“宣和裱”,以其設計精美、工藝精湛而聞名于世,這種裝裱形式得到了帝王的贊賞和書畫收藏鑒賞家的喜愛,歷八九百年而不衰,成為中國書畫裝裱特有形式的典范。傳統(tǒng)書畫裝裱在原材料上采用的是中國特有的宣紙和綾、錦、絹,在綾、錦紋飾上采用中國傳統(tǒng)的龍鳳、云鶴、福、祿、壽、囍等吉祥圖案以及松、梅、竹、蘭、牡丹等象征氣節(jié)的植物花卉圖案;在裝裱形式上有中堂、條幅、對聯(lián)、屏條、橫披等。這些裝裱形式在形體上與中國古建筑取得了非常和諧的統(tǒng)一;在色彩上又適應帝王和士大夫的要求;有的莊重華貴,有的平和淡雅。這些因素構成了中國書畫裝裱特有的審美情趣。從傳統(tǒng)書畫裝裱藝術的發(fā)展過程可以看到,這種起源于士大夫階層的工藝,受到歷代統(tǒng)治者的注重,又得到許多著名藝術家的參與,在中國特有的土壤中逐漸發(fā)展和完善,并普及到了民間,成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裝潢藝術形式。二、如何使繪畫文學創(chuàng)作的審美價值得到體現(xiàn)對于書畫作品說來,裝裱只是輔助工藝,但它卻直接參與書畫作品的整體造型。遠在古希臘早期的畢達哥拉斯就說過:“什么是最美的——和諧。”法國著名作家笛卡兒說:“美不在某一部分的特殊的閃爍,而在所有部分總起來看,彼此之間有一種恰到好處的協(xié)調與適中?!比绾问箷嬔b裱與書畫作品取得協(xié)調、和諧甚至增色,從而產生最好的審美價值,當是裝裱藝術能否成功的主要課題。為此,我們需要從裱件的形式、色彩、材質、功能等方面進行一些必要的美學探討。(一)裝飾造型美學中國書畫裝裱歷經二千多年的歷史,其中經過許多大藝術家的親自參與設計和制作,創(chuàng)作了許多成功的形式,如中堂、條幅、對聯(lián)、屏條、橫披、手卷,冊頁等,形式上雖然多種多樣,但其外形上卻大都是長方形。裝裱的目的之一是為了使書畫作品發(fā)揮更好的陳列作用,而裱件的構圖手段卻只能在長方形中求變化。意大利中世紀的托馬斯認為:美在于“適當?shù)谋壤??!惫畔ED著名的“黃金律”早就認為3:2這種分割法具有美學價值。以被歷代奉為圭臬的“宣和裱”為例,在畫心上下采取3:2的尺寸天頭和地頭,這種裱件在懸掛時既符合人們的觀賞視角,不致使參觀者過分抬頭而產生不適感;又符合幾千年來被人們公認的美的比例分割。這種比例分割被運用到了各種形式的裱件中去。在繪畫作品中,幾何形體的構圖組合,能喚起人們產生莊嚴、堅實、挺拔、崇高、舒展、溫柔、悲壯、優(yōu)美、活潑等情緒。在裱件構圖中也常常運用各種構圖手段以期達到這種審美效應。仍以“宣和裱”為例,天頭上的兩條驚燕帶把天頭一分為三,將天頭的橫的長方形變成豎的長方形,各種長方形的橫豎排列,產生有節(jié)奏的韻律,既結構穩(wěn)定,又排列優(yōu)美。近代裝裱則力圖打破均衡,如在裱件的上隔界或天頭嵌鑲一個圓形或扇形裝飾,使之與方形、長方形、圓形畫心產生對比與呼應,也取得了較為活潑的動態(tài)效果。如一件裝裱作品,畫心為橢圓形體,上畫一只貓,裝裱時在裱件左側加一通天距條,畫心被安排在裱件下方2/3處,右上方設計了兩只蝴蝶,從而使方圓、欹正、虛實等構圖手段得到充分的運用,使畫面上的貓顯得更加可愛、活潑,呼之欲出,從而產生令人愉悅的審美情趣。日本的書畫裝裱源自我國唐代,近代受西方美術潮流的影響,對裝裱格式上作了許多改革和探索,他們把橫線、豎線、弧線、斜線、金字塔形、倒三角形、鋸齒狀形、圓形等能喚起人們各種情緒的線、面,用平面構成的手段納入裱件,表現(xiàn)了日本裝裱師不拘一格、大膽探索的作風。裱件美是靠裝裱師對書畫作品內容、構圖、色彩、形象所創(chuàng)造的意境的領會來進行設計的。清代著名畫家石濤說:“筆墨當隨時代?!眰鹘y(tǒng)不是停滯的,不變的。隨著時代的進步,審美情趣也在發(fā)生變化,線條、形體、色彩、構圖等藝術手段既表現(xiàn)了自然界的規(guī)律,又沉淀了人們的感情,人們從其中獲得審美的情感,它是時代的,也是歷史的,我們不能囿于古法,師古而不泥古,這樣,裝裱藝術才能發(fā)展。(二)植物與色彩的設計色彩對于審美主體能直接產生情趣。法國畫家安格爾說:“色彩是裝飾繪畫的?!笔亲尷L畫作品完美起來,顯得格外迷人一些。西方繪畫從寫實出發(fā),追求光與色的變化。而中國傳統(tǒng)繪畫用色則有自己的審美要求,它是從“意”出發(fā)的,崇尚的是“意足不求顏色似?!倍袊鴷嬔b裱是為書畫作品本身服務的,要求與書畫作品和諧組合,相得益彰。除此之外,尚有時代、地域、階級和欣賞者對色彩的喜惡的不同而對色彩有不同的欣賞習慣。在中國古代,什么人著黃,什么人穿綠,什么時候用紅,什么地方用黑,都有嚴格的界限。宮廷內府書畫裝裱多以全黃色調為主,金碧輝煌、燦爛奪目,象征威嚴、華貴、神圣和崇高。明清之際書畫裝裱受文人畫影響,其美學追求尚“韻”、尚“趣”,因而書畫裝裱用色平和淡雅,從而將文人士大夫追求淡泊、寧靜,寄情山林與自然的情致和審美意趣體現(xiàn)了出來。書畫裝裱材料的色彩設計受書畫作品內容所傳遞的信息的制約,人們在欣賞書畫作品時必然要欣賞它的內容,當內容的意蘊感染了審美主體就會產生審美情趣,裱件色彩亦將參與審美主體的審美體驗。有一幅書法作品,書法家寫的是宋人晏殊《寓意》詩中的兩句:“梨花院落溶溶夜,柳絮池塘淡淡風”。描繪的是一種春夜、梨花、柳絮、輕風的典雅情趣,意境恬淡,色調溫柔清冷。若裱件裱成暖色調子,就會破壞這件書法作品內涵所啟示給人們的意境。繪畫色彩能烘托主題、抒發(fā)情感,裝裱色彩同樣可以通過設計者的精心設計創(chuàng)造一種特定的審美情趣,正如法國浪漫主義大師德拉克洛瓦所說:“我的目的是要利用色彩來創(chuàng)造美。”如紅色,在中國常常寓意喜慶、熱烈、歡樂。但紅色色相不穩(wěn),在書畫裝裱中很少出現(xiàn)若處理得當,也會收到較佳效果。有件書法作品,整幅畫心上書寫一個形如烏龜?shù)摹澳辍弊?裝裱師在設計色彩時先把畫心染成淺棕色,天地頭材料用暗紅色錦綾,采用“宣和裱”的形式裝裱,裝裱師巧妙地把天頭上的驚燕帶設計成一對桔紅色蠟燭造型,使人產生熱烈、喜慶的感覺。這幅裝裱作品把紅色、年節(jié)有機地組合在一起,從而創(chuàng)造了讓人耳目一新的審美效應,使人想起了俄羅斯畫家列賓說的:“顏色對于我們乃是表現(xiàn)我們的思想的武器,我們的色彩不是漂亮的色塊,它應當表現(xiàn)我們的情緒、心靈,它應當像音樂中的和聲一樣引起觀眾的共嗚”。在生活中,任何色彩總是集結起來展現(xiàn)在人們眼前的,作為畫家最關心的是色彩關系和色彩組成的效果。書畫裝裱也同樣應當考慮這種色彩關系和色彩的組合效果,因為裝裱色彩不是孤立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除考慮色彩本身的性格、感情因素,書畫作品內容的需要,裝裱設計者的追求外,還應考慮陳設環(huán)境對色彩審美效應的影響。(三)《唐顯貴》與裝飾材料的裝飾效果中國書畫裝裱中,裝裱材料占很大的比重,我國用的多為仿古錦、錦綾、花綾、色絹等材料。這些絲織品的質地、色彩、肌理、紋飾、圖案都很考究,本身又具有絲織品柔和、華貴的特殊光彩。它們在書畫作品周圍組成了通體的和諧裝飾,為中華民族特有的裝潢形式。材料的質地與紋飾組成了材質美,如何充分發(fā)揮其特點,以拓寬書畫作品的意境,參與書畫作品的再創(chuàng)造,這種審美效應應是裝裱師裝裱書畫作品時需要努力追求的。如黃冑先生《洪荒圖》,揭裱時裝裱師用了一種藍灰色調冰梅圖案的錦綾作天地頭材料,冰梅圖案形似雪花,正好與畫心中的茫?;脑?片片飛雪相呼應,既拓寬了北國大雪紛飛的意境,又襯托了勘探隊員艱辛的獻身精神,從而把作品的意境與材質美有機地組合成一個整體,使兩者融合為一體。裱件中還有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軸頭,它的作用如人著冠。古代帝王顯貴之家有用翠玉、水晶、瑪瑙、珊瑚、犀牛角制成的,上面鑲嵌金銀,無一不顯示其華貴;有的軸頭上還鐫有龍的圖案或浮雕,象征著皇權的尊嚴。民間多以紅木、檀木、梨木、瓷質軸頭,使人看來平和古樸。日本的軸頭品種有百余種之多,質地、造型、色彩各式各樣,為豐富書畫裝裱材料,為加強材質美提供了新的選擇。(四)藝術特性與環(huán)境設計裝裱好的書畫作品本身雖然成為一件完整的藝術品,但它必須經過懸掛才能顯示其審美功能。因此,裝裱師有必要考慮在完成某件作品時必須使其與懸掛的環(huán)境取得和諧的統(tǒng)一,才能充分發(fā)揮這種裝裱藝術的美學功能,否則,將不能達到理想的審美效果。中國書畫裝裱可供懸掛的形式以中堂、條幅、對聯(lián)、屏條(包括多景屏、通景屏)、橫披為多。在我國古代,這些裱件形式與中國古建筑易于取得協(xié)調,成為廳堂、雅舍、園林中陳設的藝術組合體,即使宮廷也不例外。這種組合或莊嚴、古樸,或典雅、恬淡,構成中國式的格調。英國現(xiàn)代美學家克萊夫·貝爾說:“一切審美方式的起點,必須是對某種特殊感覺的親自感受?!庇幸晃煌鈬佬g家說過:不看過中國的山水,很難理解中國人為什么這樣畫山水。中國書畫裝裱也是這樣,只有當你走進中國典雅的廳堂,你才會驚訝那北墻上懸掛的中堂、對聯(lián),東西墻上掛的多景屏或橫披,與建筑物的長方形的門扇、窗戶以及紅木、檀木的條幾、八仙桌、太師椅等乃至整個建筑、園林、環(huán)境,從形式、內容、色彩的組合上是多么和諧的統(tǒng)一。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建筑物的改變,新產品的開發(fā),人們審美要求的變化,這些都給書畫裝裱帶來新的要求。以居室為例,現(xiàn)在的住房日趨高層化,居室高度一般在2.7米,在這樣的房間內倘若懸掛裝裱成2米長的書畫作品,就會頂天立地,缺少空間,造成讓人不舒服的感覺。再者,家用電器和現(xiàn)代化家具進入千家萬戶,房間內可供利用的墻壁面積有限,因而家庭懸掛的書畫則應日趨小型化,這不僅要求書畫家創(chuàng)作書畫時在尺幅、比例、色彩上有所考慮,裝裱師在設計裱件時也應適應這種變化,否則就難以取得協(xié)調的美。而賓館、客堂、餐廳和其他公共社交場所,其墻壁面料、窗帷、吊頂、壁燈、家具、地毯等一應設備富麗豪華,色彩斑爛,富有商業(yè)性、交際性、娛樂性、裝飾性,在這些地方懸掛的中國書畫作品,裝裱設計時必須考慮這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現(xiàn)代科技與報告排版的融合探索
- 科技引領下的森林資源恢復與保護策略研究
- 科技行業(yè)的崗位選擇與個人定位
- 臨時人才招聘專員協(xié)議
- 制造業(yè)技術工人聘用協(xié)議
- 各類市場轉型活動接送服務合同
- 冷藏庫使用協(xié)議注意事項
- 貸款財務公司合同范本
- 2025至2030年中國有像工作證卡數(shù)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電子商務平臺的數(shù)據分析與運營策略
- 2024年湖南汽車工程職業(yè)學院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題庫標準卷
- 完整word版,“呂氏八字命理學”高級理論
- 中外合作辦學的可行性報告
- 飛達及其輔助機構
- 母嬰保健課程標準
- 深圳地鐵三號線正線信號系統(tǒng)
- 高中化學競賽培訓計劃
- 研發(fā)向善課程----綻放生命異彩
- 電廠機組深度調峰摸底試驗方案
- 地球上的大氣知識結構圖
- 加油站數(shù)質量管理考核辦法版.doc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