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清初滿族文人語言發(fā)展的重要特點清代滿族文學與京腔京韻
清代,北京旗滿族的表達能力迅速達到高峰。同時,滿族文學創(chuàng)作中使用的“北京腔”藝術(shù)語言也迅速融入了自己民族的語言發(fā)展,也達到了高峰。在一個健全的社會文化體系中,民間口頭和作家筆頭的語言,應該是相輔相成的。漢族歷史上社會人群的文野差別過分懸殊,致使絕大多數(shù)人處在社會文化的底層,連最粗淺的書面文學也接觸不上,而占社會少數(shù)的知識階層,則早就用完全脫離大眾的文言文徹底壟斷了書面文學,并將它束之高閣。而在滿族的實際生活中情況則有所不同,大致做到了民間口頭和作家筆頭語言的互為依存、相輔相成。清代滿族文學中語言造詣的持續(xù)高走,既是滿族整體語言能力攀升中一個內(nèi)在的組成部分與同步環(huán)節(jié),回過頭來,它又作為民族語言實踐當中的華彩樂段,清晰地扯動了京旗整體語言修養(yǎng)的升華。滿族文學從清初之際嶄露頭角,就踩出了一些個性獨標的路子。其中崇尚天然、袒露性情、維持曉白、貼近生活等特點,為一輩又一輩的滿族文學創(chuàng)作者所看好、所倚重,最終定規(guī)為滿族作家文學的強勢與專擅,也成為了它在中華文壇上愈來愈顯出強勁生命力的穩(wěn)固支點。文學是語言的藝術(shù),語言是文學的要素。滿族的書面文學,雖然也有一些用母語寫下來的創(chuàng)作,但大多數(shù)作品卻已不再是以本民族母語的形式傳世??瓷先ハ袷菤v史老人格外施恩,賜予了滿族這個少數(shù)民族一個全面展示潛能的大舞臺,允許該民族在中國封建時代結(jié)束前破格建立起一個大一統(tǒng)的清王朝;不過,歷史的辯證法又是“公道”的,它總是“將欲取之必先與之”(或者從滿族的角度講要得之桑榆就必得失之東籬),滿族的母語在這個大過程中,漸為歷史褫奪。然而歷史老人大約還有些不忍,他折回身來,又利用固有的辯證法則,給了滿族這個有為的小民族些微補償,滿族獲允在改操漢語之后,對漢語的一種方言即北京話,比照自己的意向作點兒手腳。八旗子弟們將本身的語言文化徽記烙在了漢語京腔京韻上,他們的作家再用這種烙有自我文化徽記的話語材料去建筑文學的景致,文學也便坐上了順風船,獲益匪淺,頗多變化。清初順、康時期,隨著身處中原接受漢族文化移入過程的提速,滿族能用漢文寫作的作家大量涌現(xiàn)。其中首批漢文格律詩詞的作者,雖然也曾盡力效法中原文人的漢文筆力,卻難達到后者用文言創(chuàng)作的“得心應手”與“高深莫測”,至于漢文詩詞的最高境界“引經(jīng)據(jù)典”,更是叫初學乍練漢語的滿人們望而卻步。這也不單是因為滿人們文化學養(yǎng)上的差距,也因為他們的藝術(shù)品味,與中原文壇上刻意稱道的文路壓根兒接不上軌。納蘭性德算得上滿人學寫漢文詩詞的先驅(qū)了,但他的語言和藝術(shù),與當時中原詞壇上的陳維崧、朱彝尊等名家比較卻蹊徑獨辟,完全是以天然、渾樸著稱,王國維贊賞納蘭容若“以自然之舌言情”,正是指他語言清新曉暢而言。清代滿族文人的詩歌集子幾百種,讀來讀去,行文佶屈聱牙者絕少得見,滿族文化人寫下的詩詞作品,調(diào)用的幾乎盡是些平樸流暢渾似坊間言談的白話語詞。蒼崖白水駐殘陽,夾道紅云一徑長。九月黃花山下路,熟梨過后馬頭香。——塞爾赫(康熙年間):《馬上口占》四時最好是八月,單夾棉衣可亂穿。晌午還熱早晚冷,俗語喚作“戛戛天”1——文昭(康熙年間):《八月》清宵一片如規(guī)月,流輝積素真奇絕。露下天高風未寒,階前何事凝霜雪?對之使我胸襟開,當窗酌酒聊徘徊。小童淘水池邊戲,解道銀蟾入手來?!闳?乾隆年間):《對月》此日人家聚,當年戰(zhàn)馬多。耕煙上春壟,廢壘發(fā)青蘿。擾擾長途遠,紛紛賈客過。黃沙空大漠,日暮一長哦?!孛?乾隆年間):《出關(guān)》瞥眼遙見一神竦,茸茸斑毛將搖動。守犬頻驚吠籬隙,草蛇欲避趨墻孔。梯山航海來何方?或從烏弋過白狼。諦觀乃是新堆石,居然威猛形披猖。相質(zhì)尋材遍溪澗,以繩縛木登云桟。輿數(shù)千斤積累成,當局誰能別真幻?萬物有真便有假,假者恒多真者寡。但知淵下魚化龍,豈少人間鹿為馬!麒麟不見端角無,只此狻猊立屋隅。一時雄踞眩人目,會使兒童捋爾須!——英和(乾嘉道年間):《石獅子謠》千百年來,中原文壇鄙薄民間口語,除少量詩文作者(如白居易、辛棄疾等人)曾嘗試著將語體文字輸入進大雅之堂外,大部分文人向來視白話為粗俗敗興之物,唯恐避之不及。我們注意到,中國文學史上凡是民間口語的清新氣息吹拂進入文苑以內(nèi),多是在異民族的文化對中原文化構(gòu)成了某些碰撞填充而后。宋詞初起時,逃脫于宋詩呆板載道的框架,是何等地新穎靈動活潑可掬,究其成因,與五代時節(jié)多民族文化的融會不無關(guān)系(像《菩薩蠻》等詞牌從名稱上就分明留下了少數(shù)民族文化的印痕);元代大都城里關(guān)漢卿等曲家們的作品那樣的鏗鏘灑脫朗朗上口,也跟金元之際少數(shù)民族介入當?shù)氐奈幕蠑夭粩喔上怠?7世紀中葉,精神上充盈著大自然清風元氣的滿族步入了中原腹地。他們用一雙童真的眼睛去凝視古老文明積淀的所有,帶一把樸素的文化“篩子”去重新權(quán)衡和取舍古國儲藏的宗宗遺產(chǎn)。他們有時有些放肆,不大懂得或者過于漠視先前的道理,故為中原人所難理喻。然而,他們在這片土地上經(jīng)營了二三百年后,到底是又營造出來了某些新的價值和價值觀。經(jīng)過他們和他們的作家們傾心傾情悉心悉力反復打磨的北京口語及其書面表達,似可記到這筆賬下。在中國文學的發(fā)展中,最能代表滿人文學成就者,非滿族小說創(chuàng)作莫屬。而滿族小說一以貫之的長處,首推語言。清前期中原文壇卷起過寫作文言短篇小說的浪頭,從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到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和袁枚的《子不語》,都很具示范作用。此時滿人涉足漢語文壇不久,見到別人寫什么都覺得好奇,也躍躍欲試,故寫出了《夜譚隨錄》(作者和邦額)與《螢窗異草》(作者“長白浩歌子”即慶蘭)兩個集子。這兩部書在調(diào)動不同筆法反映社會生活市井場面上各有千秋,只是這種寫作好像在語言操持上偏離了滿人創(chuàng)作的正途,所以即嘗即止,后繼乏人。滿人只有用自己的日常口語寫東西,才是正道,才是坦途,才是他們直取成功的不二法門。大略言之,中國人寫小說,僅從語言藝術(shù)的精彩、漂亮上面著眼,18世紀的代表作是曹雪芹的《紅樓夢》,19世紀的代表作是文康的《兒女英雄傳》,20世紀的代表作則是老舍的《駱駝祥子》、《正紅旗下》等——三位作者均系滿人。這當然不是巧合。由根本上講,滿人擅長口語表達,“滿人最會說話”,他們的語言天分和語言積累,造就了曹雪芹、文康與老舍,以及他們藝術(shù)語言的醉人魅力。曹雪芹書寫《紅樓夢》的時候,京旗滿族剛剛完成民族母語向漢語京白的初步過渡。曹氏本具漢人血統(tǒng),家里講漢語的習慣向未中斷,從雪芹祖父曹寅的《楝亭集》還可以感覺出這一家庭的舊有文化淵源。但他們這個家族在后金政權(quán)時期即已被并入麾下,早早地就成了滿洲共同體當中的“包衣人”,跟滿洲的經(jīng)濟文化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在為滿洲最高統(tǒng)治者竭誠效力的百多年里,他們的滿語也一定不會比血統(tǒng)滿人稍差,必是個雙語并用的家族。說到曹家所操之漢語,適如本章上面一節(jié)所述,乃明末的沈陽話。這種沈陽話在清初滿人改操漢語的日子里,在語音語匯方面起到了決定性的誘導作用,成了日后京旗白話漢語的基礎(chǔ)。曹寅小時候一度作過少年康熙的伴讀,和康熙皇帝一輩子感情甚篤,交往也不少,彼此在語言上頭的共通點自不待說??滴跬砟暝凇独铎阕嗖芤≈卮堎n藥折》上的批語,全是漢語白話:“你奏得好。今欲賜治瘧的藥,恐遲延,所以賜驛馬星夜趕去。但瘧疾若未轉(zhuǎn)泄痢還無妨;若轉(zhuǎn)了病,此藥用不得。南方庸醫(yī),每每用補劑,而傷人者,不計其數(shù),須要小心。曹寅元肯吃人參,今得此病,亦是人參中來的。金雞納霜(原文為滿文——引者注)專治瘧疾,用二錢米醋調(diào)服。若輕了些,再吃一服,必要記住的。往后,或一錢或八分,連吃二服,可以出根。若不是瘧疾,此藥用不得,需要認真,萬囑,萬囑,萬囑!”這些話可以代表滿人上層當時的漢語樣態(tài),也可以代表當時京腔口語的衍化程度。批語中間的“出根”是“除根”的誤筆,因為沈陽話是把“出”字讀作陽平音,與“除”同音(沈陽人至今還把“出去”讀成“除去”),可見沈陽話在京語漸變中間的階段性留痕。當我們讀到包括此“御批”在內(nèi)的康熙、雍正、乾隆諸帝的許多“大白話”批語的時候,就能明顯覺察到京旗滿洲人的口頭漢語,正越來越逼近著雪芹寫作《紅樓夢》之際所啟用的漢語方言體系。《紅樓夢》的語言,既是乾隆中期京城旗族上下口語的縮影,又體現(xiàn)出歷史進入那個時期旗族圈兒內(nèi)所通用的京腔京韻的最高成就。在中國古典小說創(chuàng)作領(lǐng)域,曹雪芹是第一個著意選定北京方言作為文學的敘述語言及對話語言的,這是他睿智與膽識過人的地方?!拔覈悦鞔痖L篇小說興盛,推動運用白話口語進行創(chuàng)作的文學發(fā)展新潮流奔涌向前,最早《三國演義》的語言還是半文半白,《水滸傳》、《金瓶梅》則啟用山東方言,《西游記》、《儒林外史》用的是長江流域官話,到了《紅樓夢》開始運用北京話寫作,充分展現(xiàn)出曹雪芹非凡的語言藝術(shù)才華,他對北京話進行錘煉加工,使《紅樓夢》語言自然流暢,準確生動,兼具華美與樸素之長,達到了爐火純青的成熟境界,成為中國文學語言發(fā)展史上的一座豐碑,對于近世北京話的形成具有重大意義?,F(xiàn)代語言學家王力教授在20世紀40年代初,在抗戰(zhàn)后方圖書資料匱乏的情況下,僅靠一部《紅樓夢》,鉆研中國現(xiàn)代漢語語法,編寫出在中國語言學史上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中國現(xiàn)代語法》?!薄都t樓夢》破天荒地全面展示了京腔京白在造就文學巨制上面,令人意想不到的超強藝術(shù)展示力。作品當中人物的語言寫得尤其精到,整部書中出場的主要人物、次要人物有幾百個,分別來自于京師上、下、內(nèi)、外極廣泛的社會階層,作者卻總能通過每個人的個性話語,把這個人物活脫脫地描繪出來,真真切切地推到讀者近前?!都t樓夢》是“中國制造”,不像西方小說那樣,耗用大量筆墨去刻畫人物的精神世界與內(nèi)心活動,但是《紅樓夢》在挖掘人物的精神世界和內(nèi)心活動方面卻毫不遜色于任何世界名作,其中每個人細微的精神活動,差不多都能借助于這個人在特定場景下的三言五語而和盤托出。最為平凡的家常話,竟被作者點石成金,賦予了無窮無盡的表現(xiàn)力,怎不令人拍案稱絕?!都t樓夢》在語言上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倚重于京白俗語的鮮活氣兒。章章節(jié)節(jié)無處不在的俚詞俗語,被作者精心擷取,準確應用,把書中三六九等的主仆、官民和三教九流的僧俗、伶弁、匠丁,狀寫得纖毫畢現(xiàn)。有論者以為《紅樓夢》實在擔得起清中期京師俗語“大百科”的名分。曹雪芹有此親近口頭俗語的嗜好,也足可印證當時京師旗族文化人對耳畔五光十色的市井語匯之專注和偏愛。紅學家俞平伯曾經(jīng)說過:“我們試想,宋元明三代,口語的文體已很發(fā)展了,為什么那時候沒有《紅樓夢》這樣的作品,到了清代初年才有呢?恐怕不是偶然的。作者生長于‘富貴百年’的‘旗下’家庭里,生活習慣同化于滿族已很深,他又有極高度的古典文學修養(yǎng)和愛好,能夠適當?shù)佤酆蠞h滿兩族的文明,他不僅是中國才子,而且是‘旗下’才子。在《紅樓夢》小說里,他不僅大大地發(fā)揮了自己多方面的文學天才,而且充分表現(xiàn)了北京語的特長。那些遠古的大文章如《詩經(jīng)》《楚辭》之類自另為一局;近古用口語來寫小說,到《紅樓夢》已出現(xiàn)新的高峰,那些同類的作品,如宋人話本、元人雜劇、清代四大奇書,沒有一個趕得上《紅樓夢》的。這里邊雖夾雜一些文言,卻無礙白話的圓轉(zhuǎn)流利,更能夠把這兩種配合起來運用著?!庇崞讲€談到,《紅樓夢》書中“所說是滿族家庭中底景況,自然應當用逼真的京語來描寫。即以文章風格而言,使用純粹京語,來表現(xiàn)書中情事亦較為明活些?!毖┣凼止P《紅樓夢》,世間流傳的僅只80回;多年以來與雪芹所著前80回同時刊刻發(fā)行的,是高鶚續(xù)寫的后40回。這后40回雖然在創(chuàng)作題旨上與前80回有其牴牾,語言的運用卻與雪芹所著前80回比較吻合。在被紅學界統(tǒng)稱為“狗尾續(xù)貂”的絕大多數(shù)相當糟糕的《紅樓夢》續(xù)書2當中,高鶚之續(xù)寫所以能夠鶴立雞群,尚能為普通讀者接受,語言上的追近模擬是應當指出的。高氏能夠達到此等層次,除了他個人的學養(yǎng)外,其家族同雪芹一樣,屬于清代內(nèi)務府旗籍則是主要原因——他和雪芹來自同一個相對于全國不同方言區(qū)來說堪稱獨特的京旗口語方言圈兒。雪芹生前寫書同時及剛剛?cè)ナ乐?《紅樓夢》書稿已在京城滿族作家群內(nèi)的一些友人中間傳閱擴散開來。書中啟用與京旗社會現(xiàn)實同步的嶄新京白所打造的絕佳藝術(shù)語言,令人耳目一新,首先便引起了“圈內(nèi)人”的夸贊。永忠詩句“傳神文筆足千秋”和明義詩句“總使能言亦枉然”3中溢于言表的感嘆,其中自然也包含著對小說語言藝術(shù)由衷的激賞。雪芹《紅樓夢》原作僅余80回存世,其美不勝收的文筆及戛然中斷的書寫,迅即引來“續(xù)書”蜂起,僅二三十年間,便有包含高鶚續(xù)作在內(nèi)的五六種續(xù)書出現(xiàn)。為了回應這一現(xiàn)象,滿族文論家裕瑞4不失時機,推出了他的著作《棗窗閑筆》,書中對所見各部續(xù)作從立意、描寫到語言,一一予以評說。關(guān)于程偉元續(xù)書(實為高鶚續(xù)書),裕瑞著重戳穿把這些續(xù)寫文字托稱雪芹原作的謊言,指出:“此四十回,全以前八十回中人名事物,茍且敷衍。若草草看去,頗似一色筆墨,細考其用意不佳,多殺風景之處,故知雪芹萬不出此下下也?!睂@一續(xù)作多從與雪芹原作之立意有別來加以批評,說這四十回所藏蘊義“嚼蠟無味,將雪芹含蓄雙關(guān)極妙之意,荼毒盡矣”,對高鶚續(xù)寫的文字卻未從語言運用角度多所指摘。不同的是,對于其他幾種續(xù)書,裕瑞不但抨擊了它們在創(chuàng)作題旨方面的不堪,更扭住這些續(xù)書在語言上頭的粗卑拙劣之處大加鞭笞。在批評《后〈紅樓夢〉》時,裕氏寫道:“書中用字眼多不合京都時語。如‘搽臉’必曰‘抹臉’,或有當用‘頑鬧’、‘頑?!?、‘頑意’、‘頑笑’、‘頑戲’等等字眼,當分別之處,惟用‘頑兒’二字,不別加字眼分別,多不成語。當用‘我們’處全用‘咱們’,當用‘算計’處必用‘打諒’……如此口吻,不合時語者不勝屈指。”在批評《綺樓重夢》時,說:“既知前書全用北京時諺,若不能學,輒隨自己口吻。雜用南音,強謂‘《紅樓》書中,皆本南人,當不忘土音’,支吾無理!”而《棗窗閑筆》作者在談到《〈紅樓〉復夢》時,所發(fā)議論最可引起我們注意:其寫閨閣嘻笑戲謔,亦欲仿前書,惟口角過于俗褻市井之談,有乖雅趣。竟使許多貧嘴惡舌,出于釵、黛,唐突西子矣!雪芹必不為者。作者或自辯曰:雪芹數(shù)十年前人,其所用諺語皆當時常談,今若跬步依之,則漫無新趣,不得不取今時諺語裝之,無奈時諺下趨尖巧俗褻,即現(xiàn)時閨謔,亦不免學此,故書中聊復爾爾。使雪芹此時尚在,若自續(xù)其書,或亦采取時諺耳。——余料作者心中必有此辯。雖然數(shù)十年前,非甚遠也,當時豈無俗褻之言?一經(jīng)雪芹取擇,所收納者,烹煉點化,便成雅韻,究其手筆俊耳。難以時諺之故,粉飾筆拙也。不難看出,到裕瑞從事文學活動的嘉慶年間,滿人對文學語言的運用和鑒賞,已經(jīng)格外地在意,也相當?shù)乜季?雪芹高超的語言修養(yǎng)不僅得到了本民族文學欣賞者的喝彩,更得到了本民族文學批評家強勁的理論支持;至于續(xù)書寫作者們因語言功力之不逮而表現(xiàn)出來的創(chuàng)作上的種種“假冒偽劣”動作,也再難逃避滿族文學批評家的法眼。一方面,裕瑞能夠分辨和捕捉到作品語言上較為微妙的差異,明確指出大而化之(例如生活中的“玩兒”可分為多種不應只用一個詞)和盲目模擬(例如弄不清《紅樓夢》里“我們”、“咱們”區(qū)別的模仿者無限度地使用“咱們”)都是站不住腳的,另一方面,他又富有藝術(shù)理性地提出,文學語言來自于社會生活,不該一味地照搬生活語言的原始樣態(tài),要區(qū)別作品當中不同層次人物的身份心境,選取雅、俗、文、野各不一樣的口語讓他們?nèi)フf,才能成功地塑造人物。清嘉道年間,是京旗漢語口語從雪芹在世之際繼續(xù)向上提升的一個新時段。裕瑞闡釋的語言藝術(shù)理論出現(xiàn)在這個時段,洵非偶然。京師滿族中上層文人們?yōu)椤都t樓夢》面世而激發(fā)的興奮勁兒5方興未艾,京旗族眾又一波因語言藝術(shù)營造的興奮勁兒隨即到來,并且直抵八旗最底層。這,就是欣賞子弟書和八角鼓的熱潮。子弟書和八角鼓兩門曲藝藝術(shù)自打出現(xiàn),就存有旗族上下明朗的自娛自樂性質(zhì),由于在生活中,出色的語言表達常常會給滿人帶來高度的美感和快感,所以子弟書、八角鼓的作者們,也往往特意向這些作品中注入諸多語言變幻因素,以爭取給欣賞者帶來樂趣。子弟書藝術(shù)初起的時候,正是京師滿族的語言由滿語向漢語過渡的時期,滿人們在家庭親友中間還是習慣于講世代承傳的母語,而出外交際或料理公務時又有較多的場合需要改操漢語,于是他們“入則講滿,出則講漢”,約有一二百年,都是作為一個雙語民族現(xiàn)身世間。具有雙語掌控能力的京城旗族,在這個特別的文化發(fā)展過程中,留下了不少有意義的歷史性印記,被稱為“滿漢合璧”與“滿漢兼”的兩類曲藝唱本,便是其中具有價值的雪泥鴻爪?!秾し蚯肥且徊康湫偷摹皾M漢合璧”子弟書,唱的是中原地區(qū)流傳的“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eregesegūninusacukaarbunmuruaimohonbi似這樣斷魂景況何時了aiminiterehesebungosihonieigenmarikiniyaaniya嘆我那苦命的兒夫何日歸biinemeneemhunbeyetumenbadeeigenbebaihanakini奴不免一身萬里尋夫去uthaigūwabadebucehesemefayangguoronaicibeinuemgisasa便死他鄉(xiāng)也落得魂魄隨這里,滿文(此處引文為排版方便,改用拼音轉(zhuǎn)寫)和漢文各自完整地表意成文,又分別隔行對照書寫,頗像語言教科書的樣子;據(jù)猜測,滿文曲詞在這兒大抵只是譯文,并不會單獨配樂演唱,實際上僅起到幫助那些聽說漢語尚有一定障礙的滿人理解漢文曲詞的作用,也教只懂滿文或只懂漢文的聽眾對照曲本而各得其所。對比這種以向滿人普及漢語能力為基本目的的雙語并行“滿漢合璧”式的子弟書,繼之而起的“滿漢兼”子弟書,則帶有較充分的語言文字的游戲性質(zhì):tanggūes光陰實可嘉(百歲)倒不如ederitederi玩景華(邂逅相遇)ga?aninurebetunggalaci吃幾盞(逢著村酒)biganiilhabesabufi戴幾枝花(見了野花)這是從子弟書《螃蟹段》曲詞中摘出的幾句。這個作品,全篇都是把滿、漢語詞匯或詞組摻雜起來連貫演唱(以上引文中的漢文詞并不唱出來,只是在記錄唱詞時聊備一格,告訴人們這個滿語詞組是什么意思)。這類所謂“滿漢兼”的用滿、漢混合語來表述故事的段子,在子弟書里還有一些,6同時在八角鼓的鼓詞當中也有不乏其例:“大清景況,真乃是世態(tài)炎涼。提起他嗎法(祖上),伊呢哈拉(他的姓氏)本姓狼。滿漢翻譯,進過三場,棄文就武進了鳥槍。葛普他拉尼雅嗎尼雅拉(射馬箭)當差最要強,交人不窩囊。家道應時有個助幫,提本領(lǐng)樣樣都在人人以上。公費吃一兩,法伊單(儀仗)又入上。章京(統(tǒng)領(lǐng))合專尼達(護軍校)過一個穿往合,得音達(隊長)絞格子(無賴),終日吃喝逛……”滿語和漢語,在京城旗族的生活中因時變異此消彼長,漢語逐步替代了滿語。子弟書、八角鼓作品為后世留下了京旗子弟們語言轉(zhuǎn)軌的一樣樣“標本”,也讓它們的欣賞者最終看到了這項轉(zhuǎn)軌的結(jié)局——精彩漂亮的京腔京韻應運而生:大爺該班兒,大奶奶得了閑兒,這一日是四月初一,很好的天兒,我何不到萬壽寺喝上個野茶兒?大奶奶不釋閑兒,找了塊鋪陳去補汗褟兒?;琶拖此乃{布衫兒,連烤帶曬鬧了個潮干兒。溫洗臉水是個破沙淺兒,溫水的工夫抽上袋煙兒。大奶奶洗了個清水臉兒,省得城外揚土煙兒。換襪子麻了花兒,大奶奶本是兩只汗腳巴丫兒。使勁一登差點兩半兒,將將就就沒有兩開兒。蝴蝶夢的鞋綻了半邊兒,眼看著蝴蝶兒飛上了天兒。他倒說新鞋沒有那舊鞋跟腳,逛廟何用滿幫子花兒!此作描繪的是一位旗下少婦外出踏春的情節(jié),她貧困但卻活得樂觀,而京白語言的精氣神配合著這樣的故事,被潑灑得淋漓盡致,尤其是所唱句句蹈入“兒化韻”,更顯出此種方言的清脆韻律跟詼諧氣質(zhì)。嘉慶以降,在京師及盛京等地漸被推向狂熱的子弟書、八角鼓創(chuàng)編—欣賞活動,與旗族京白的日臻成熟,步頻一致。于是,標志著京旗語言造詣新峰值的又一文人創(chuàng)作,在此氛圍中揭開面紗——同治年間,鑲紅旗滿洲的文康氏,7用京語白話,寫出了他的長篇章回小說《兒女英雄傳》。小說凡40回(外有“緣起首回”)接近60萬字,實是一道京白語體藝術(shù)的豐美大餐。不管我們翻開作品的任何一節(jié),撲面而至的,全都是標志著19世紀京師滿人最高口語水準的言談和句式,純正、動聽、明快、酣暢并且富有氣韻張力的“京片子”,在字里行間俯拾即是:一套話,公子一個字兒也不懂;聽去大約不是什么正經(jīng)話,便羞得他要不的,連忙皺著眉,垂著頭,搖著手,說道:“你這話都不在筋節(jié)上!”跑堂的道:“我猜的不是?那么著你老說啵。”“……及至坐下,要想看戲,得看脊梁。一開場唱的是‘俞伯牙摔琴’。說這是個紅腳色。我聽他連哭帶嚷的鬧了那半天,我已經(jīng)煩的受不得了,瞧了瞧那些聽戲的,也有咂嘴兒的,也有點頭兒的,也有從丹田里運著氣往外叫好的,還有幾個側(cè)著耳朵不錯眼珠兒的當一樁正經(jīng)事在那兒聽的。看他們那些樣子,比那書上說的聞《詩》聞《禮》還聽得入神兒!”那個胖女人卻也覺得有些臉上下不來,只聽他口兒嘈嘈道:“那兒呀!才剛不是我們打伙兒從娘娘殿里出來嗎,瞧見你一個人兒仰著個頦兒盡著瞅著那碑上頭,我只打量那上頭有個什么希希罕兒呢……誰知道腳底下橫不楞子爬著條浪狗,叫我一腳就造了他爪子上了。要不虧我躲的溜掃,一把抓住你,不是叫他敬我一乖乖,準是我自己鬧個嘴吃屎。你還說呢!”治理中國小說史的名家們,曾給《兒女英雄傳》的語言以上佳的評斷,他們還不約而同地指出了在旗族文化背景下文康語言跟雪芹語言的流脈如一。胡適說:“《兒女英雄傳》是一部評話,他的特別長處在于言語的生動,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鋼材寄存合同范本
- 廣告代理投放合作協(xié)議
- 區(qū)塊鏈技術(shù)應用合作協(xié)議
- 好玩的游戲(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北師大版2024
- 《范進中舉》 京劇情景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九年級上冊
- 2025至2030年中國蒸汽輸送管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Unit 3 Reading1 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譯林版(2024)七年級英語上冊
- 2025年地礦地震儀器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高溫銀漿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深層凈白保濕乳液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4中國AI應用開發(fā)者生態(tài)調(diào)研報告-易觀分析
- -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之春節(jié)習俗介紹主題班會14
- 2024年遼寧醫(yī)藥職業(yè)學院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題庫含答案
- 2024上海市長寧區(qū)高三二模作文“成長的必經(jīng)之路:責任與選擇”審題立意及范文
- 諾如病毒應急演練匯報
- 醫(yī)院檢驗科實驗室生物安全程序文件SOP
- 生物質(zhì)顆粒廠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三創(chuàng)賽獲獎-非遺文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計劃書
- 2024屆新高考二輪復習 以“防”突破無機制備型實驗綜合題 課件
- 《電線電纜介紹》課件
- 汽車驅(qū)動橋橋殼的優(yōu)化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