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齊時期元魏宗族人物之舉隅_第1頁
高齊時期元魏宗族人物之舉隅_第2頁
高齊時期元魏宗族人物之舉隅_第3頁
高齊時期元魏宗族人物之舉隅_第4頁
高齊時期元魏宗族人物之舉隅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齊時期元魏宗族人物之舉隅

作為北魏政府集團的核心力量,鮮卑的圖巴家族在孝文帝轉移洛陽后改名元朝。在北齊、北周與隋朝時期,元魏皇族后代遭遇坎坷,可謂命運多舛。在王朝易代過程中,他們不僅大多顛沛流離,失去了往日的地位,而且有不少人被殺戮。當然,北朝后期諸王朝對待元魏皇族后代的具體政策并非完全一致,元魏皇族人物在各政權中的地位與作用也有所不同。相較而言,北魏遷洛之后,元魏皇族子孫普遍文雅化,在北朝后期諸政權中,元魏皇族人物多憑借其學術文化修養(yǎng)以參與社會活動,從而獲取地位。對以上情形,以往論史者少有及之者,本文意欲對元魏皇族后代人物在北朝后期諸王朝中的命運遭遇與浮沉略作專題敘述,不當之處,懇請指正。洛陽鎮(zhèn)馬克氏集團北齊奠基者是高歡,他在擊潰爾朱榮家族軍政勢力后,利用北部邊鎮(zhèn)軍事力量控制河北的局勢。高歡在名義上雖扶持元魏皇族后代為帝,但實際上他才是最高統(tǒng)治者,北魏末期及東魏時期之帝室,則無疑為其隨意處置的傀儡。北魏后期發(fā)生的所謂“六鎮(zhèn)之亂”,究其本質而言,是地位日益下降的邊鎮(zhèn)軍將集團與腐化的洛陽漢化上層集團之間矛盾激化的產(chǎn)物。作為六鎮(zhèn)武力集團的最終得益者之一,高歡及其所依賴的北鎮(zhèn)將校集團粗鄙野蠻,對洛陽鮮卑漢化集團及漢族士族一直懷有強烈的仇視心理。不過,洛陽作為孝文帝以來鮮、漢融合的中心,元魏皇族與漢族士族的基礎較為牢固,高歡的勢力則主要在河北,于是他最終決意將魏都遷至鄴城,這不僅造成了北魏的分裂與終結,而且也為其父子謀劃篡奪奠定了基礎。這種政治權力的激烈爭奪與文化風尚方面的強烈反差,必然造成元魏皇族人物與高氏父子的對抗與沖突。1.以元魏宗室為中心的企業(yè)生活北魏之末與東魏之際,一些元魏皇族人物對高歡、高澄父子心存不滿,并有抵制與反抗的行動?!段簳肪硪晃濉墩殉勺訉O·常山王遵傳》載元玄“莊帝時,為洛陽令……出帝即位,以孫騰為左仆射,騰即齊獻武王心膂。仗入省,玄依法舉劾,當時咸為玄懼,出帝重其強正,封臨淄縣子。后從帝入關”東魏時,洛陽元魏皇族大多隨遷鄴城,自然受到高氏統(tǒng)治者及其北鎮(zhèn)武力集團的壓制與欺侮,其內(nèi)心的不滿與怨恨更為強烈?!段簳肪硪话恕短湮逋酢づR淮王譚傳附元孝友傳》載:“孝靜帝宴齊文襄王于華林園,孝友因醉自譽,又云陛下許賜臣能。帝笑曰:‘朕恒聞王自道清?!南逶?‘臨淮王雅旨舍罪?!谑蔷季阈Χ蛔??!备鶕?jù)相關文獻記載,對于元魏宗室人物,高歡、高澄父子在表面上仍給予一定的優(yōu)遇與忍讓,甚至通過與之聯(lián)姻的方式以平息輿論?!侗饼R書》卷九《文襄敬皇后元氏傳》便載其為“魏孝靜帝之姊也”。北齊立國后,也有與元氏通婚的情況,《北齊書》卷九《孝昭皇后元氏傳》載其為“開府元蠻女也”。高澄對元孝友、元暉業(yè)等人的名士化作派有所包容,對一些元魏宗室人物也表示出“愛賞”之意,《北齊書》卷二八《元斌傳》載其乃北魏獻文帝孫、高陽王元雍子,“斌少襲祖爵,歷位侍中、尚書左仆射。斌美儀貌,性寬和,居官重慎,頗為齊文襄愛賞”?!侗笔贰肪砦逦濉对倪b傳》載其為魏昭成帝之后,“文遙敏慧夙成”,自少以文才著稱,洛中“諸賢皆贊賞之”,濟陰王元暉業(yè)稱“此子王佐才也”,又以為“我家千里駒”,著名文士邢卲則譽之為“此殆古來未有”,可見元文遙為宗室中文雅化之精英。武定年間(543—550),“文襄征為大將軍府功曹”。高澄此舉顯然有以此應付輿論的意圖。但這都是一些權宜之計,實際上他們對元魏宗室是嚴加打壓的。高澄對東魏孝靜帝便極盡羞辱之能事?!段簳肪硪欢缎㈧o帝紀》載:帝好文學,美容儀。力能挾石師子以逾墻,射無不中。嘉辰宴會,多命群臣賦詩,從容沉雅,有孝文風。齊文襄王嗣事,甚忌焉,以大將軍中兵參軍崔季舒為中書黃門侍郎,令監(jiān)察動靜,小大皆令季舒知。文襄與季舒書曰:“癡人復何似?癡勢小差未?”帝嘗與獵于鄴東,馳逐如飛。監(jiān)衛(wèi)都督烏那羅、受工伐從后呼帝曰:“天子莫走馬,大將軍怒?!蔽南鍑L侍飲,大舉觴曰:“臣澄勸陛下酒?!钡鄄粣?曰:“自古無不亡之國,朕亦何用此活!”文襄怒曰:“朕!朕!狗腳朕!”文襄使季舒毆帝三拳,奮衣而出。明日,文襄使季舒勞帝,帝亦謝焉。賜絹,季舒未敢受,以啟文襄,文襄使取一段。帝束百匹以與之,曰:“亦一段耳!”與此同時,與高氏關系密切的一些北鎮(zhèn)將校也是如此?!侗饼R書》卷一五《厙狄干傳》載:“干尚神武妹樂陵長公主,以親地見待……而最為嚴猛,曾詣京師,魏譙王元孝友于公門言戲過度,諸公無能面折者,干正色責之,孝友大慚,時人稱善……干不知書,署名為‘干’字,逆上畫之,時人謂之穿錐。又有武將王周者,署名先為‘吉’而后成其外,二人至子孫始并知書?!辈粌H如此,當時徙鄴元魏宗族還受到其他豪霸勢力的欺侮,生活上也存在困難?!侗饼R書》卷三八《元文遙傳》載:“初文遙自洛遷鄴,惟有地十頃,家貧,所資衣食而已。魏之將季,宗姓被侮,有人冒相侵奪,文遙即以與之。及貴,此人尚在,乃將家逃竄。文遙大驚,追加慰撫,還以與之,彼人愧而不受,彼此俱讓,遂為閑田?!鼻謯Z元文遙之田產(chǎn)者,當為鄉(xiāng)里豪霸,元文遙無奈“即以與之”,這是“魏之將季,宗姓被侮”過程中的一個具體事例。2.元魏宗室等人所殺天保初,高洋以禪讓之名,正式廢黜魏帝,建立北齊。在此過程中,整體降抑元魏宗室的爵位等第,檢核相關人物傳記,皆可見“準例降爵”關于高洋羞辱元氏宗室,元韶之事頗為典型。《北史》卷一九《獻文六王·彭城王勰傳》載元韶為元勰孫、孝莊帝之侄,曾襲爵彭城王,為魏嫡傳,高歡曾以其女兒即“孝武帝后配之,魏室奇寶多隨后入韶家”。高洋代魏之后,“天保元年,降爵為縣公。韶性行溫裕,以高氏婿,頗膺時寵。能自謙退,臨人有惠政,好儒學,禮致才彥,愛林泉,修第宅華而不侈。文宣常剃韶鬢須,加以粉黛,衣婦人服以自隨,曰:‘以彭城為嬪御?!I元氏微弱,比之婦女。”不僅如此,根據(jù)相關記載,高洋在禪代過程中,對元氏人物始終有所提防?!侗饼R書》卷三○《高德政傳》載高德政與高洋“舊相昵愛,言無不盡”,后“勸顯祖行禪代之事”,高洋“令撰儀注,防察魏室諸王”,故高德政“要魏太傅咸陽王坦等總集,引入北宮,留于東齋,受禪后,乃放還宅”??梢?在高洋禪代過程中,元魏宗室主要人物大都是被禁錮的。當時元氏人物為求茍活,極力巴結高洋身邊的重臣,《北齊書》卷三〇《高德政傳》又載其后因上書諫諷,得罪了高洋,一次高洋突然至其宅,見“寶物滿床”,大怒,“詰其所從得,皆諸元賂之。遂曵出斬之”,并對群臣說:“高德政常言宜用漢,除鮮卑,此即合死。又教我誅諸元,我今殺之,為諸元報仇也?!备哐髮⒄D殺元魏宗室的罪名盡推給高德政,這顯然不合事實,但確實可以據(jù)此推測,諸大臣利用高洋忌恨元氏的心理,推波助瀾,以謀取私利。與此相應,朝臣與元魏宗族人物交往也受到監(jiān)控,《北齊書》卷一八《高隆之傳》載高隆之為北齊戚屬重臣,“齊受禪,進爵為王”,位列宰臣,“隆之曾與元昶宴飲,酒酣,語昶曰:‘與王交游,當生死不相背?!擞忻苎灾摺?。高隆之與元昶酒后私下之言,竟“有密言之者”,這雖是對高隆之的政治陷害,但也說明與元魏宗族交往顯然受到監(jiān)控。高洋末年,對元氏心存忌憚,于是大行屠戮?!侗饼R書》卷四《文宣帝紀》載天保十年(559)五月癸未,“誅始平公元世、東平公元景式等二十五家,特進元韶等十九家并令禁止”(天保)十年,太史云:“今年當除舊布新?!蔽男^韶曰:“漢光武何故中興?”韶曰:“為誅諸劉不盡?!庇谑悄苏D諸元以厭之。遂以五月誅元世哲、景式等二十五家,余十九家并禁止之。韶幽于京畿地牢,絕食,啗衣袖而死。及七月,大誅元氏,自昭成已下并無遺焉?;蚋缸鏋橥?或身常貴顯,或兄弟強壯,皆斬東市。其嬰兒投于空中,承之以矟。前后死者凡七百二十一人,悉投尸漳水。剖魚者多得爪甲,都下為之久不食魚。世哲從弟黃頭,使與諸囚自金鳳臺各乘紙鴟以飛,黃頭獨能至紫陌乃墜,仍付御史獄,畢義云餓殺之。高洋酷殺元魏宗族至于此,可謂斬盡殺絕。對此,可議有二:一是所殺甚眾,關于此次高洋所殺元氏人數(shù),上引《北史》及《北齊書·元韶傳》皆載“前后死者凡七百二十一人”,而《北史》卷七《齊顯祖文宣帝紀》則載天保十年(559)五月,“誅始平王元世、東平公元景式等二十五家,禁止特進元韶等十九家,尋并誅之,男子無少長皆斬,所殺三千人,并投漳水”。《太平廣記》卷二六七引《談藪》也載此事:“北齊高洋以光武帝中興為誅劉氏不盡,于是大誅諸元,死者千余,棄之漳水……唯元蠻、元長春、元景安三家免誅,蠻以其女為常山王妃,春、安等以其多力善射故也。景安兄景皓曰:‘寧為玉碎,不作瓦全。’景安奏其言,帝復殺之。自是,元氏子孫老幼貴賤無遺矣?!痹媳煌烙?00多人、1000余人、3000人等說法,具體數(shù)字雖難考實,但可見元氏誅戮之眾。3.河南洛陽人元積極影響了元魏宗族成員的方面宇文氏對入關元魏皇族人物的任用,最主要是要借重其文化素養(yǎng),發(fā)揮其文化方面的優(yōu)勢作用。眾所周知,自魏孝文帝遷洛之后,鮮卑上層普遍文雅化,尤以元魏皇族最為典型。宇文泰父子及關隴勛貴集團對元魏宗室子弟的委任,多與此相關。宇文泰與元魏宗室風雅名士交往頗為密切,《北史》卷一六《太武五王·臨淮王譚傳》載元孚“性機辯,好酒,貌短而禿。周文帝偏所眷顧,嘗于室內(nèi)置酒十瓨,瓨余一斛,上皆加帽,欲戲孚。孚適入室,見即驚喜,曰:‘吾兄弟輩甚無禮,何為竊入王家,匡坐相對?宜早還宅也?!虺志茪w。周文撫手大笑”。宇文泰與元孚如此,目的在于力圖拉近與元魏宗室的關系。元孚是元魏宗室中頗具學養(yǎng)的人物,《北史》本傳載其“少有令譽”,北魏時侍中游肇、并州刺史高聰、司徒崔光等見之,咸曰:“此子當準的人物,恨吾徒衰暮,不及見耳?!逼涞脻h族士大夫稱道如此。靈太后臨朝干政,“孚乃總括古今名妃賢后,凡為四卷,奏之”。元孚精于禮樂制度,“永安末,樂器殘缺,莊帝命孚監(jiān)儀注……于時搢紳之士,咸往觀聽,靡不咨嘆而反。太傅、錄尚書長孫承業(yè)妙解聲律,特復稱善”。元孚在西魏“監(jiān)國史”,正是用其才學。宇文氏統(tǒng)治者還以元魏宗室學者化的人物為諸子賓友、師傅?!端鍟肪硭牧对獣焸鳌份d其“河南洛陽人也。祖琛,魏恒、朔二州刺史。父翌,尚書左仆射。暉須眉如畫,進止可觀,頗好學,涉獵書記。少得美名于京下,周太祖見而禮之,命與諸子游處,每同席共硯,情契甚厚”。宇文泰對元暉頗為禮遇,“命與諸子游處,每同席共硯,情契甚厚”,實為其諸子之賓友,這是利用其風雅以感染宇文氏子弟?!吨軙肪砣恕对獋鳌份d其昭成帝之后,“偉少好學,有文雅”,大統(tǒng)年間,“以魏氏宗室,進爵南安郡王,邑五百戶……及尉遲迥伐蜀,以偉為司錄。書檄文記,皆偉之所為……孝閔帝踐祚,除晉公護府司錄。世宗初,拜師氏中大夫。受詔于麟趾殿刊正經(jīng)籍……偉性溫柔,好虛靜。居家不治生業(yè)。篤學愛文,政事之暇,未嘗棄書。謹慎小心,與物無忤。時人以此稱之”。元偉“篤學愛文”,頗得當時關中文人代表庾信等人稱譽。又,《周書》卷四二《蕭撝傳》載:“及撝入朝,屬置露門學。高祖以撝與唐瑾、元偉、王褒等四人俱為文學博士?!闭驗樵鹤谑乙晕难抛燥@,具有文化特征,他們很重視宗族內(nèi)的文化教育與傳承?!侗笔贰肪硪黄摺毒澳率跎稀り柶酵跣鲁蓚鳌份d元子孝“早有令譽。年八歲,司徒崔光見而異之,曰:‘后生領袖,必此人也’……子孝美容儀,善笑謔,好酒愛士,縉紳歸之,賓客常滿,終日無倦。性又寬慈,敦穆親族。乃置學館于私第,集群從子弟,晝夜講讀。并給衣食,與諸子同。后歷尚書令、柱國大將軍”。元子孝作為元魏宗室之代表,其言行頗具名士風采,其“置學館于私第,集群從子弟,晝夜講讀。并給衣食,與諸子同”,目的在于保持其家族的文化品格。這種重視文化教養(yǎng)的傳統(tǒng),使元氏宗族不斷雅化,從而憑借其文化優(yōu)勢顯著于周、隋,而且延續(xù)到唐代?!杜f唐書》卷一九○中《文苑·元萬頃傳》載其為“后魏景穆皇帝之胤……萬頃善屬文,時天后諷高宗廣召文詞之士入禁中修撰,萬頃與左史范履冰、苗神客,右史周思茂、胡楚賓咸預其選”?!缎绿茣肪硪凰娜对Y傳》載其“后魏常山王遵十五代孫”,其祖元亨“美姿儀”,曾說:“我承王公余烈,鷹犬聲樂是習,吾當以儒學易之。”這是元氏人物重視文化門風的具體表現(xiàn)。元結在唐代宗時“授著作郎。益著書,作《自釋》”。《新唐書》卷一七四《元稹傳》載隋兵部尚書元巖為其六世祖,“稹尤長于詩,與白居易相埒,天下傳諷,號‘元和體’,往往播樂府。穆宗在東宮,妃嬪近習皆誦之,宮中呼元才子”。元稹為中唐文學的杰出代表之一?!缎绿茣肪硪痪潘摹蹲啃小ぴ滦銈鳌贰百|厚少緣飾。少孤,事母孝,舉進士,不忍去左右,自負母入京師。既擢第,母亡,廬墓側,食不鹽酪,藉無茵席”。其不僅恪守儒家孝道,且又“善文辭”。由以上所載,可見元氏宗族到唐代已完全成為“士族化”的文化世族了。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宇文氏一再以元魏宗族人物為使臣,以交通突厥和北齊?!端鍟ぴ獣焸鳌份d其“弱冠,召補相府中兵參軍,尋遷武伯下大夫。于時突厥屢為寇患,朝廷將結和親,令暉赍錦采十萬,使于突厥。暉說以利害,申國厚禮,可汗大悅,遣其名王隨獻方物。俄拜儀同三司、賓部下大夫。保定初,大冢宰宇文護引為長史,會齊人來結盟好,以暉多才辯,與千乘公崔睦俱使于齊。遷振威中大夫。武帝之娉突厥后也,令暉致禮焉。加開府,轉司憲大夫。及平關東,使暉安集河北,封義寧子,邑四百戶”??梢娫獣熢诒敝軙r一再銜命出使突厥和北齊。又,《周書·元偉傳》載周武帝建德四年(575),“以偉為使主,報聘于齊。是秋,高祖親戎東討,偉遂為齊人所執(zhí)。六年,齊平,偉方見釋。高祖以其久被幽縶,加授上開府……初自鄴還也,庾信贈其詩曰:‘虢亡垂棘反,齊平寶鼎歸。’其為辭人所重如此”。當時諸國紛爭,尤重通使之臣,而使者必具豐厚之學識文才與優(yōu)雅之儀容風貌,在北周關隴軍政集團中,元魏宗室名士堪當此任,4.尉遲浚父元氏《周書》卷九《皇后·文帝元皇后傳》載:“文帝元皇后,魏孝武帝之妹……改封后為馮翊公主,以配太祖,生孝閔帝。大統(tǒng)七年,薨?!笔苡钗氖嫌绊?關隴集團中的勛貴人物也與元氏聯(lián)姻?!吨軙肪矶弧段具t迥傳》載尉遲迥父尉遲兜“尚太祖姊昌樂大長公主,生迥及綱”,故尉遲迥為宇文泰外甥,“迥少聰敏,美容儀。及長,有大志,好施愛士。稍遷大丞相帳內(nèi)都督。尚魏文帝女金明公主,拜駙馬都尉”。又,《北史》卷一七《景穆十二王上·陽平王新成傳》載元敏“嗜酒多費,家為之貧。其婚柱國乙弗貴、大將軍大利稽祐家貲千萬,每營給之。敏隨即散盡,而帝不之責。貴、祐后遂絕之”。元敏與柱國乙弗貴等聯(lián)姻,顯然是乙弗貴仰慕其門第。5.參與隋文帝之爭周、隋更替之際,一些元氏人物參與其事,為隋朝功臣,這對其個人及元氏家族在隋朝的延續(xù)都有一定的影響?!端鍟肪硭摹稹对C傳》載其“河南洛陽人也,家代貴盛。諧性豪俠,有氣調(diào)。少與高祖同受業(yè)于國子,甚相友愛。后以軍功,累遷大將軍”。隋文帝為丞相,“引致左右”,參與平定尉遲迥之亂,進位上大將軍,又“奉詔參修律令”;吐谷渾寇涼州,詔諧為行軍元帥,領眾軍出征,元諧恩威并施,深得隋文帝稱贊,拜寧州刺史,“頗有威惠”。然后來元諧一再卷入隋朝上層權力斗爭,如“時廣平王雄、左仆射高颎二人用事,諧欲譖去之”,元諧與其從父弟上開府元滂“并伏誅,籍沒其家”。又,《隋書》卷四○《元胄傳》載其“河南洛陽人也,魏昭成帝之六代孫。祖順,魏濮陽王。父雄,武陵王。胄少英果,多武藝,美須眉,有不可犯之色。周齊王憲見而壯之,引致左右,數(shù)從征伐。官至大將軍”??梢娫蓄H有武略。隋文帝輔政,“先呼胄,次呼陶澄,并委以腹心,恒宿臥內(nèi)。及為丞相,每典軍在禁中,又引弟威俱入侍衛(wèi)”。北周趙王宇文招曾設計害隋文帝,元胄極力衛(wèi)護,“及誅趙王,賞賜不可勝計”。隋朝立國后,元胄進位上柱國,封武陵郡公,邑三千戶,拜左衛(wèi)將軍,尋遷右衛(wèi)大將軍,隋文帝說:“保護朕躬,成此基業(yè),元胄功也。”當時突厥“屢為邊患,朝廷以胄素有威名,拜靈州總管,北夷甚憚焉”,隋文帝對之“親顧益密”。但后來元胄也一再卷入隋廷內(nèi)爭,受到貶斥,最終在煬帝時因受牽連而死。元諧、元胄皆參與隋文帝篡周,并皆具文武干能,“或契闊艱厄,或綢繆恩舊”,但最終皆因卷入隋廷內(nèi)爭而被誅。究其原因,與他們自身“矜伐不已”、不知進退之機有關,更與隋文帝“沉猜之心,固已甚矣”不無關系。除了元諧、元胄等人直接參與隋文帝楊堅代周的謀劃外,不少元魏宗族人物支持楊堅,參與平定地方抗拒隋文帝的反叛活動。如元亨,《隋書》卷五四《元亨傳》載其在周閔帝受禪后,由平?jīng)鐾酢袄禐楣?。明、武時,歷隴州刺史、御正大夫、小司馬。宣帝時,為洛州刺史。高祖為丞相,遇尉遲迥作亂,洛陽人梁康、邢流水等舉兵應迥,旬日之間,眾至萬余。州治中王文舒潛與梁康相結,將圖亨。亨陰知其謀,乃選關中兵,得二千人為左右,執(zhí)文舒斬之,以兵襲擊梁康,皆破之。高祖受禪,征拜太常卿,增邑七百戶。尋出為衛(wèi)州刺史,加大將軍。衛(wèi)土俗薄,亨以威嚴鎮(zhèn)之,在職八年,風化大洽。后以老病,表乞骸骨,吏人詣闕上表,請留臥治,上嗟嘆者久之。其年,亨以篤疾,重請還京,上令使者致醫(yī)藥,問動靜,相望于道”。元亨在易代之際,依附隋文帝,助其平定地方,自為隋朝立國的功臣。又,《隋書·元景山傳》載隋文帝為丞相,其參與平定尉遲迥之亂,以功拜上大將軍、遷安州總管,進位柱國。隋文帝受禪,拜上柱國。隋文帝大舉伐陳,以元景山為行軍元帥,“景山大著威名,甚為敵人所憚”。可見自北周至隋代,元景山始終從事軍事活動,并以突出的軍功升至上柱國、行軍大元帥,其為地方總管也為政“明肅”,政績顯著。又,《北史》卷一七《景穆十二王上·汝陰王天賜傳》載元雅“有文武干用。開皇中,歷左領左右將軍、集沁二州刺史,封順陽郡公”。元雅弟元褒,“仕周,位開府、北平縣公、趙州刺史。從韋孝寬平尉遲迥,以功拜柱國,進封河間郡公”。隋開皇年間,拜原州總管,隋煬帝時,拜齊郡太守?!端鍟肪硭牧对獣焸鳌份d隋文帝以元暉為都官尚書,兼領太仆,“奏請決杜陽水灌三畤原,溉舄鹵之地數(shù)千頃,民賴其利”,后又為魏州刺史,“頗有惠政”。除了以上元氏人物直接參與隋文帝謀劃篡周與平定地方叛亂之外,元巖等人對周宣帝亂政的激烈抗爭,實際上也表明了他們對隋文帝的支持,故楊堅頗予重用?!端鍟ぴ獛r傳》載:“高祖為丞相,加位開府、民部中大夫。及受禪,拜兵部尚書,進爵平昌郡公,邑二千戶。巖性嚴重,明達世務,每有奏議,侃然正色,庭諍面折,無所回避。上及公卿,皆敬憚之。”隋文帝建國后,“每懲周代諸侯微弱,以致滅亡,由是分王諸子,權侔王室,以為磐石之固”,于是以晉王楊廣鎮(zhèn)并州、蜀王楊秀鎮(zhèn)益州,但“二王年并幼稚,于是盛選貞良有重望者為之僚佐”,而元巖與王韶“俱以骨鯁知名,物議稱二人才具侔于高颎,由是拜巖為益州總管長史,韶為河北道行臺右仆射”。隋文帝謂元巖曰:“公宰相大器,今屈輔我兒,如曹參相齊之意也?!笨梢娝逦牡蹖ζ渲湃?。元巖到官,“法令明肅,吏民稱焉”,對蜀王之隨心所欲之舉,“巖皆不奉教,排門閣切諫,王輒謝而止,憚巖為人,每循法度。蜀中獄訟,巖所裁斷,莫不悅服。其有得罪者,相謂曰:‘平昌公與吾罪,吾何怨焉。’上甚嘉之,賞賜優(yōu)洽。十三年,卒官,上悼惜久之。益州父老莫不殞涕,于今思之”。元巖死后,蜀王楊秀“竟行其志”,胡作非為,“僚佐無能諫止”,以致最終謀亂得罪,楊堅曰:“元巖若在,吾兒豈有是乎!”可見隋文帝對元巖之欽重?!端鍟肪砹笆烦荚弧庇姓撛?“晉、蜀二王,帝之愛子,擅以權寵,莫拘憲令,求其恭肅,不亦難乎!元巖、王韶,任當彼相,并見嚴憚,莫敢為非,謇諤之風,有足稱矣?!币恍┰先宋镒犯剿宄y(tǒng)治者,極力追逐事功?!端鍟肪砥咚摹犊崂簟ぴ胨脗鳌份d:“元弘嗣,河南洛陽人也。祖剛,魏漁陽王。父經(jīng),周漁陽郡公。弘嗣少襲爵,十八為左親衛(wèi)。開皇九年(589),從晉王平陳,以功授上儀同。十四年,除觀州總管長史,在州專以嚴峻任事,吏人多怨之?!遍_皇二十年(600),其任幽州總管長史,當時幽州總管燕榮極為殘暴,元弘嗣幾被處死,但“及榮誅死,弘嗣為政,酷又甚之。每推鞠囚徒,多以酢灌鼻,或椓弋其下竅,無敢隱情,奸偽屏息。仁壽末,授木工監(jiān),修營東都。大業(yè)初,煬帝潛有取遼東之意,遣弘嗣往東萊??诒O(jiān)造船。諸州役丁苦其捶楚,官人督役,晝夜立于水中,略不敢息,自腰以下,無不生蛆,死者十三四……遼東之役,進位金紫光祿大夫。明年,帝復征遼東,會奴賊寇隴右,詔弘嗣擊之”。隋朝統(tǒng)治崇尚事功,其政策與措施頗為嚴酷,元弘嗣以酷政獲得隋文帝、隋煬帝父子的賞識。作為關隴軍政集團的成員,隋文帝也羨慕元魏宗族的門第,為其長子楊勇選元孝矩之女為妻,后立為太子妃?!端鍟肪砦濠枴对⒕貍鳌份d:“高祖重其門地,娶其女為房陵王妃。及高祖為丞相,拜少冢宰,進位柱國,賜爵洵陽郡公。時房陵王鎮(zhèn)洛陽,及上受禪,立為皇太子,令孝矩代鎮(zhèn)。既而立其女為皇太子妃,親禮彌厚。”元孝矩既為隋之外戚,自然在政治上也獲得更多的優(yōu)待,隋文帝以其為壽州總管,親下璽書曰:“以公志存遠略,今故鎮(zhèn)邊服,懷柔以禮,稱朕意焉?!边@是以元孝矩領兵出鎮(zhèn)江淮,以招服南人。后元孝矩“自以年老,筋力漸衰,不堪軍旅”,上表辭職,隋文帝下書表示對其“方欲委裘,寄以分陜,何容便請高蹈,獨為君子者乎!若以邊境務煩,即宜徙節(jié)涇郡,養(yǎng)德臥治也”。于是以之為涇州刺史。作為外戚,元孝矩及其兄弟子侄等歷仕周、隋,《隋書》本傳載元孝矩弟“有文武干用……歷左領左右將軍、集沁二州刺史,封順陽郡公”,其中尤以元孝矩季弟元褒事跡最為顯著?!端鍟ぴ⒕貍鞲皆齻鳌份d元褒“便弓馬,少有成人之量……及長,寬仁大度,涉獵書史。仕周,官至開府、北平縣公、趙州刺史。及高祖為丞相,從韋孝寬擊尉迥,以功超拜柱國,進封河間郡公,邑二千戶。開皇二年,拜安州總管。歲余,徙原州總管……上嘆異之,稱為長者。十四年,以行軍總管屯兵備邊。遼東之役,復以行軍總管從漢王至柳城而還。仁壽初,嘉州夷、獠為寇,褒率步騎二萬擊平之。煬帝即位,拜齊州刺史,尋改為齊郡太守,吏民安之”。后參與煬帝征服遼東的戰(zhàn)爭。又,《隋書》卷七一《誠節(jié)·元文都傳》載其“開皇初,授內(nèi)史舍人,歷庫部、考功二曹郎,俱有能名。擢為尚書左丞,轉太府少卿。煬帝嗣位,轉司農(nóng)少卿、司隸大夫,尋拜御史大夫,坐事免。未幾,授太府卿,帝漸任之,甚有當時之譽”。后煬帝留滯江都,詔以元文都等為東都留守,煬帝死后,元文都等扶持越王楊侗為帝,后為王世充所殺,“諸子并見害”。可見元氏結姻隋朝、與隋朝共興亡的情形。元魏宗族人物與元家庭之互動北魏崩潰后,元氏皇族顛沛流離,寄生于北朝后期諸政權之中。由上文所考敘,可見東魏—北齊、西魏—北周及隋朝各政權對待元魏宗室之政策雖不無相似之處,但也存在明顯的差異,這導致了元氏宗族在各區(qū)域政權中的境遇與命運的不同。概而言之,高齊政權強行逼遷元魏皇族至鄴并急于篡奪,其邊鎮(zhèn)勛貴勢力強大,對元氏宗族輕視之意既深,忌恨之情亦尤為強烈,故不斷施以嚴厲的打壓與酷殺之策,以致流落高齊的元氏宗族幾被摧殘殆盡。相較而言,宇文泰所依恃的以武川鎮(zhèn)為主的邊鎮(zhèn)集團相對弱小,必須尋求與關隴地區(qū)漢族豪強的緊密結合,從而形成了關隴軍政集團,導致其在軍政制度與漢化變革等方面與高齊的不同走向。在這一社會政治背景下,在對待西奔之元魏皇族集團的態(tài)度上,盡管宇文氏也必然有所壓制并最終必行篡奪之舉,但終究比高齊統(tǒng)治者一味酷殺的政策要顯得溫和一些,具體表現(xiàn)為宇文泰招攬并任用元魏人物,特別是宇文氏集團借重元氏人物之文雅及其門第,或與其聯(lián)姻,或以之為賓友,或以之為使臣,從而提升其與高齊抗衡的輿論優(yōu)勢,這在客觀上對元魏宗族社會地位的鞏固及其家族的延續(xù)提供了條件。此后,作為關隴集團的成員,楊隋統(tǒng)治者基本上延續(xù)了宇文氏對待元魏宗族的態(tài)度與政策,在周、隋易代過程中,不少元氏人物積極追隨楊氏,從而獲得重用。從這個角度說,入關的元魏宗族在周、隋王朝的相關政策的推動下基本上實現(xiàn)了關隴集團化,成為關隴集團的一個有機的組成部分,入唐之后進一步“士族化”的傳承元氏門第之人物則多為其后人。面對高澄的打壓,東魏時期,元氏宗族中有人企圖與關中之西魏聯(lián)絡?!段簳肪硪凰摹渡裨轿闹T帝子孫·高涼王孤傳》載元子華“孝靜初,除南兗州刺史。弟子思通使關西,朝廷使右衛(wèi)將軍郭瓊收之。子思謂瓊仆曰:‘速可見殺,何為久執(zhí)國士!’子華謂子思曰:‘由汝粗疏,令我如此?!灶^叩床,涕泣不自勝。子思以手捋須,顧謂子華曰:‘君惡體氣。’尋與子思俱死于門下外省”。元子思“通使關西”,顯然有政治圖謀,故因此遭到誅殺。元氏宗族人物與一些士人企圖策劃謀殺高澄,并得到了孝靜帝的默許,其中尤以武定年間(543—550)的元瑾事件最為典型?!段簳肪硪话恕短湮逋酢V陽王建傳》載元深子元瑾“謀殺齊文襄,事泄,合門伏法”。由所謂“合門伏法”,可見高澄處置之嚴厲。(孝靜)帝不堪憂辱,詠謝靈運詩曰:“韓亡子房奮,秦帝魯連恥。本自江海人,忠義動君子?!背J淌讨v荀濟知帝意,乃與華山王大器、元瑾密謀,于宮內(nèi)為山,而作地道向北城。至千秋門,門者覺地下響動,以告文襄。文襄勒兵入宮,曰:“陛下何意反邪!臣父子功存社稷,何負陛下邪!”將殺諸妃嬪。帝正色曰:“王自欲反,何關于我。我尚不惜身,何況妃嬪!”文襄下床叩頭,大啼謝罪。于是酣飲,夜久乃出。居三日,幽帝于含章堂,大器、瑾等皆見烹于市。綜合相關記載,可見一些反對高氏專權的元魏宗族人物與漢族士大夫密謀,并付諸行動,企圖發(fā)動軍事政變,其中元瑾為其主要謀劃與實施者。關于高洋殺害元氏宗族之原因,《北齊書》本紀以為其“沉酗既久,彌以狂惑,至于末年,每言見諸鬼物,亦云聞異音聲。情有蒂芥,必在誅戮,諸元宗室咸加屠剿,永安、上黨并致冤酷,高隆之、高德政、杜弼、王元景、李蒨之等皆以非罪加害”。這里將屠戮元氏與其殘害大臣之原因等一并歸咎于高洋個人“沉酗既久,彌以狂惑”,這固然是一個方面,但根本原因還是在于北齊統(tǒng)治集團對待元魏皇族的一貫政策。確實,高洋自行篡位以來,便不斷殘害元魏宗室人物,以致天保十年(559)發(fā)展到整體消滅。即便高氏統(tǒng)治者對個別元魏宗室人物有所優(yōu)待,也迫使他們改易姓氏?!侗笔贰肪硪涣兜牢淦咄酢ぞ┱淄趵鑲鳌份d元蠻“仕齊,歷位兼度支尚書,行潁州事。坐不為繼母服,為左丞所彈……齊天保十年,大誅元氏。昭帝元后,蠻之女也,為苦請,自市追免之,賜姓步六孤氏”。元蠻以北齊外戚而免死,但依然被迫改姓。至于其他元魏宗室的遭遇,則由《北齊書》卷二八所載幾位元氏代表性人物的相關事跡可以看出。元坦,《北齊書》本傳載其魏獻文帝孫、咸陽王元禧第七子,襲封咸陽王,累遷侍中,因元禧于北魏宣武帝時遇誅,元坦等為彭城王元勰所撫養(yǎng),故莊帝時頗受青睞。東魏、北齊之際,“坦歷司徒、太尉、太傅,加侍中、太師、錄尚書事、宗正、司州牧。雖祿厚位尊,貪求滋甚,賣獄鬻官,不知紀極。為御史劾奏免官,以王歸第。尋起為特進,出為冀州刺史,專復聚斂。每百姓納賦,除正稅外,別先責絹五匹,然后為受。性好畋漁,無日不出,秋冬獵雉兔,春夏捕魚蟹,鷹犬常數(shù)百頭。自言寧三日不食,不能一日不獵。入為太傅,齊天保初準例降爵,封新豐縣公,除特進、開府儀同三司。坐子世寶與通直散騎侍郎彭貴平因酒醉誹謗,妄說圖讖,有司奏當死,詔并宥之。坦配北營州,死配所”。元坦為北魏皇族嫡宗,其生活之奢侈與為官之貪婪,與鮮卑遷洛集團之普遍腐化墮落密切相關。元斌,《北齊書》本傳載其曾為高澄“愛賞”,但“齊天保初,準例降爵,為高陽縣公,拜右光祿大夫。二年,從文宣討契丹還,至白狼河,以罪賜死”。元孝友,《北齊書》本傳載其在東魏時雖以清流自居,對高澄有不敬之言行,其不僅為官“以法自守,甚著聲稱”,為人上對高氏頗謙抑,“性無骨鯁,善事權勢,為正直者所譏。齊天保初,準例降爵,封臨淮縣公,拜光祿大夫。二年冬被詔入晉陽宮,出與元暉業(yè)同被害”。元暉業(yè),《北齊書》本傳載其“齊初,降封美陽縣公,開府儀同三司、特進。暉業(yè)之在晉陽也,無所交通,居常閑暇,乃撰魏藩王家世,號為《辨宗錄》四十卷行于世。由上述可見,高洋篡魏過程中,特別是立國之后,對元魏宗室人物不僅整體上加以貶抑,而且對其中“位望隆重”“性氣不倫”以及有軍政才干者,嚴加監(jiān)控,最終逐一屠戮。不僅如此,元魏宗室人物中即便依附高氏者,也多遭羞辱,前述元韶之事最為典型。當然,不可否認,北齊時也有個別元魏宗室受到重用,主要是一些疏宗子弟,他們不僅極力效忠高氏,甚至改易姓氏?!侗饼R書》卷三八《元文遙傳》載其為魏昭成六世孫,高洋代魏,其“于登壇所受中書舍人,宣傳文武號令”,可見其支持高氏代魏。但“后忽被中旨幽執(zhí),竟不知所由。如此積年。文宣后自幸禁獄,執(zhí)手愧謝,親解所著金帶及御服賜之,即日起為尚書祠部郎中”。關于元文遙“忽被中旨幽執(zhí),竟不知所由。如此積年”,當主要出于高洋對其北魏宗族身份的敏感,以及由此導致對其政治態(tài)度的疑慮。元文遙后來在北齊孝昭帝“典機密”“參軍國大事”,并受顧命,“迎立武成”,從而在武成帝時“任遇轉隆”,位列宰臣,可謂北齊時期最顯達的北魏宗族人物?!侗饼R書》本傳稱“文遙歷事三主,明達世務,每臨軒,多命宣敕,號令文武,聲韻高朗,發(fā)吐無滯。然探測上旨,時有委巷之言,故不為知音所重”??梢娖錇榛鲁艘揽课难胖磐?與其善于“探測上旨”有很大關系。正因為如此,天統(tǒng)二年(566),北齊武成帝“詔特賜姓高氏,籍屬宗正,子弟依例歲時入朝”。元文遙追隨高氏至于此。又,《北齊書》卷四二《盧叔武傳》載:“肅宗即位……問以世事,叔武勸討關西,畫地陳兵勢……帝深納之。又愿自居平陽,成此謀略。上令元文遙與叔武參謀,撰《平西策》一卷?!彼^“勸討關西”,就是主張興兵征討關中,關乎北齊軍政大略,北齊統(tǒng)治者以元文遙為參謀,制定相關戰(zhàn)略,可謂信重有加。之所以如此,與其一貫善于“探測上旨”不無關系。不過,在北齊統(tǒng)治集團人物的內(nèi)心深處,他們對元文遙依然抱有歧視心理,北齊權幸和士開便曾對元文遙說:“處得言地,使元家兒作令仆,深愧朝廷?!痹倪b子元行恭“美姿貌,有父風,兼俊才,位中書舍人,待詔文林館”。元行恭弟元行如,“亦聰慧早成,武平末,任著作佐郎”。元文遙一支在北齊得以保全,其父子皆以文才著名。元文遙父子以文才仕于北齊,元氏疏宗人物元景安等人則以武干受到重用?!侗饼R書》卷四一《元景安傳》載其為魏昭成帝五世孫,其父元永“自積射將軍為元天穆薦之于爾朱榮”,自魏末便依附邊鎮(zhèn)集團,“天平初,高祖以為行臺左丞,尋除潁州刺史,又為北揚州刺史。天保中,征拜大司農(nóng)卿,遷銀青光祿大夫,依例降爵為乾鄉(xiāng)男。太寧二年,遷金紫光祿大夫”。元永自魏末至齊,一直追隨高氏。元景安也如此,其“沉敏有干局,少工騎射,善于事人”,先為爾朱榮,“高祖平洛陽,領軍婁昭薦補京畿都督,父永啟回代郡公授之,加前將軍,太中大夫”。后一度隨孝武帝入關,然“天平末,大軍西討,景安臨陣自歸。高祖嘉之,即補都督。興和中,轉領親信都督”。元景安尚武從征,頗得高歡父子賞識,“天保初,加征西將軍,別封興勢縣開國伯,帶定襄縣令,賜姓高氏”。在征戰(zhàn)東北之契丹、北部之茹茹與突厥等部族及淮河流域的過程中,元景安頗多功績,以至位列領軍大將軍,受封歷陽郡王。元景安子元仁也歷武職。元景安對北齊高氏統(tǒng)治者頗為忠誠,《北齊書》卷四一《元景安傳附元景皓傳》載元景皓乃元景安伯父元祚子,“天保時,諸元帝室親近者多被誅戮。疏宗如景安之徒議欲請姓高氏,景皓云:‘豈得棄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景安遂以此言白顯祖,乃收景皓誅之,家屬徙彭城。由是景安獨賜姓高氏,自外聽從本姓”?!侗饼R書·元景安傳附元豫傳》載元豫字景豫,為元景安叔元種子,“及景安告景皓慢言,引豫言相應和。豫占云:‘爾時以衣袖掩景皓口,云兄莫妄言?!皢柧梆?與豫所列符同,獲免。自外同聞語者數(shù)人,皆流配遠方。豫卒于徐州刺史”。由此可見,即便是元魏疏宗人物,他們大都對高氏篡位也是心存不滿的,仍表現(xiàn)出一定的北魏宗族情結,以致說出“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的豪言,堅決反對改易姓氏,只有元景安等少數(shù)人“請姓高氏”。高齊統(tǒng)治者不僅對反對改姓者加以嚴懲,而且“自外同聞語者數(shù)人,皆流配遠方”,可見對元氏控制之嚴、懲處之酷。繼承北魏之德,維護元魏宗室之利益與東魏、北齊對待元魏宗室的酷殺政策相比,西魏、北周則相對寬弛,元魏宗室人物在關中宇文氏政權下得到了一定的庇護和任用,處境較為優(yōu)遇。而隋則以禪讓之名篡奪了北周政權,作為關隴軍政集團統(tǒng)治的延續(xù),隋統(tǒng)治者不僅基本上繼承了北周的相關政策,而且由于元魏人物在周、隋易代過程中多追隨隋文帝,一些人還參與其篡位活動,故得到隋統(tǒng)治者的提攜和重用。關于宇文氏對待元魏宗室的態(tài)度與政策,《周書》卷三八《元偉傳》有一段論述:“太祖天縱寬仁,性罕猜忌。元氏戚屬,并保全之,內(nèi)外任使,布于列職。孝閔踐祚,無替前緒。明、武纘業(yè),亦遵先志。雖天厭魏德,鼎命已遷,枝葉榮茂,足以逾于前代矣?!北M管西遷元魏宗室在北周總體上處于被壓制的地位,“權移周室”,但大都保全了性命,且受到任用,即所謂“元氏戚屬,并保全之,內(nèi)外任使,布于列職”,以至“枝葉榮茂,足以逾于前代”,與北齊的酷殺政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1.文泰的為魏孝武帝作魏君之事宇文泰以關中為基地,與高歡相抗衡,在其初始階段,不僅軍政實力相對弱小,而且高歡控制魏廷,也具有比較大的操弄輿論的空間,對宇文泰形成巨大的壓力。魏孝武帝因與高歡生隙西奔,這對宇文泰而言,可謂坐收漁人之利,他獲得了與高歡相對抗的重要砝碼。因此,宇文泰積極謀劃迎奉魏孝武帝?!吨軙肪矶濉独钯t傳》載:“魏孝武西遷,太祖令賢率騎兵迎衛(wèi)。時山東之眾,多欲逃歸。帝乃令賢以精騎三百為殿,眾皆憚之,莫敢亡叛?!彪S魏孝武帝入關的元魏皇族子弟頗多。元亨字德良,一名季才,河南洛陽人也。父季海,魏司徒、馮翊王,遇周、齊分隔,季海遂仕于長安。亨時年數(shù)歲,與母李氏在洛陽。齊神武帝以亨父在關西,禁錮之。其母則魏司空李沖之女也,素有智謀,遂詐稱凍餒,請就食于滎陽。齊人以其去關西尚遠,老婦弱子,不以為疑,遂許之。李氏陰托大豪李長壽,攜亨及孤姪八人,潛行草間,得至長安。周太祖見而大悅,以亨功臣子,甚優(yōu)禮之。亨年十二,魏恭帝在儲宮,引為交友。釋褐千牛備身。大統(tǒng)末,襲爵馮翊王,邑千戶。授拜之日,悲慟不能自勝。由元亨等人潛逃入關及“周太祖見而大悅”等情況看,宇文泰招徠、優(yōu)遇元魏宗族的政策確實成效顯著。2.宇文泰對元魏宗室人物所具有的優(yōu)遇首先,宇文泰及其后繼者對元魏人物給予適當?shù)恼伟才??!吨軙肪砣恕对獋鳌纺┦黾坝钗奶﹥?yōu)遇元魏宗室,稱“然簡牘散亡,事多湮沒。今錄其名位可知者,附于此云”,其中包括柱國大將軍、太傅、大司徒、廣陵王元欣;柱國大將軍、特進、尚書令、少師、義陽王元子孝;尚書仆射、馮翊王元季海;七兵尚書、陳郡王元玄;大將軍、淮安王元育;大將軍、梁王元儉;大將軍、尚書令、少保、小司徒、廣平郡公元贊;大將軍、納言、小司空、荊州總管、安昌郡公元則;侍中、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少師、韓國公元羅;侍中、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吏部尚書、魯郡公元正;侍中、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中書監(jiān)、洵州刺史、宜都郡公元顏子;侍中、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鄯州刺史、安樂縣公元壽;侍中、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武衛(wèi)將軍、遂州刺史、房陵縣公元審。以上13人可謂西遷關中的元魏宗室的代表,其中位至柱國大將軍的有元欣和元子孝。在西魏首批八大柱國大將軍中,《周書》卷一六《侯莫陳崇傳》載:“自大統(tǒng)十六年以前,任者凡有八人……魏廣陵王元欣,元氏懿戚,從容禁闈而已。此外六人,各督二大將軍,分掌禁旅,當爪牙御侮之寄。當時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