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培訓內(nèi)容_第1頁
應急培訓內(nèi)容_第2頁
應急培訓內(nèi)容_第3頁
應急培訓內(nèi)容_第4頁
應急培訓內(nèi)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外傷止血、包扎、骨折固定、搬運的基本技術(一)止血1、出血的種類根據(jù)出血的血管種類,還可分為動脈出血、靜脈出血及毛細血管出血三種:動脈出血——血色鮮紅,出血呈噴射狀,與脈搏節(jié)律相同。危險性大。靜脈出血——血色暗紅,血流較緩慢,呈持續(xù)狀,不斷流出.危險性較動脈出血小。毛細血管出血——血色鮮紅,血液從整個傷口創(chuàng)面滲出,一般不易找到出血點,??勺詣幽潭寡NkU性小。2、失血的表現(xiàn)一般情況下,一個成年人失血量在500毫升時,可以沒有明顯的癥狀。當失血量在800毫升以上時,傷者會出現(xiàn)面色、口唇蒼白,皮膚出冷汗,手腳冰冷、無力,呼吸急促,脈搏快而微弱等。當出血量達1500毫升以上時,會引起大腦供血不足,傷者出現(xiàn)視物模糊、口渴、頭暈、神志不清或焦躁不安,甚至出現(xiàn)昏迷癥狀。3、外出血的止血方法(1)指壓止血法。指壓止血法是一種簡單有效的臨時性止血方法。它根據(jù)動脈的走向,在出血傷口的近心端,通過用手指壓迫血管,使血管閉合而達到臨時止血的目的,然后再選擇其他的止血方法。指壓止血法適用于頭、頸部和四肢的動脈出血。(2)加壓包扎止血法。是急救中最常用的止血方法之一。適用于小動脈、靜脈及毛細血管出血。方法:用消毒紗布或干凈的手帕、毛巾、衣物等敷于傷口上,然后用三角巾或繃帶加壓包扎。壓力以能止住血而又不影響傷肢的血液循環(huán)為合適。若傷處有骨折時,須另加夾板固定。關節(jié)脫位及傷口內(nèi)有碎骨存在時不用此法。(3)加墊屈肢止血法。適用于上肢和小腿出血。在沒有骨折和關節(jié)傷時可采用。(4)止血帶止血法。當遇到四肢大動脈出血,使用上述方法止血無效時采用。常用的止血帶有橡皮帶、布條止血帶等。不到萬不得已時不要采用止血帶止血。4、注意事項:(1)上止血帶時,皮膚與止血帶之間不能直接接觸,應加墊敷料、布墊或?qū)⒅寡獛显谝卵澩饷?,以免損傷皮膚。(2)上止血帶要松緊適宜,以能止住血為度。扎松了不能止血,扎得過緊容易損傷皮膚、神經(jīng)、組織,引起肢體壞死。(3)上止血帶時間過長,容易引起肢體壞死。因此,止血帶上好后,要記錄上止血帶的時間,并每隔40-50分鐘放松一次,每次放松3分鐘。為防止止血帶放松后大量出血,放松期間應在傷口處加壓止血。(4)運送傷者時,上止血帶處要有明顯標志,不要用衣物等遮蓋傷口,以妨礙觀察,并用標簽注明上止血帶的時間和放松止血帶的時間。(二)包扎常用的包扎材料有繃帶、三角巾、四頭帶及其它臨時代用品(如干凈的毛帕、毛巾、衣物、腰帶、領帶等??噹О话阌糜谥С质軅闹w和關節(jié),固定敷料或夾板和加壓止血等。三角巾包扎主要用于包扎、懸吊受傷肢體,固定敷料,固定骨折等。常用的包扎法如下:1、環(huán)形繃帶包扎法。此法是繃帶包扎法中最基本的方法,多用于手腕、肢體、胸、腹等部位的包扎。方法:將繃帶作環(huán)形重疊纏繞,最后用扣針將帶尾固定,或?qū)布舫蓛深^打結(jié)固定。注意事項:(1)纏繞繃帶的方向應是從內(nèi)向外,由下至上,從遠端至近端。開始和結(jié)束時均要重復纏繞一圈以固定。打結(jié)、扣針固定應在傷口的上部,肢體的外側(cè)。(2)包扎時應注意松緊度。不可過緊或過松,以不妨礙血液循環(huán)為宜。(3)包扎肢體時不得遮蓋手指或腳趾尖,以便觀察血液循環(huán)情況。(4)檢查遠端脈搏跳動,觸摸手腳有否發(fā)涼等。2、三角巾包扎法。三角巾全巾:三角巾全幅打開,可用于包扎或懸吊上肢;三角巾寬帶:將三角巾頂角折向底邊,然后再對折一次。可用于下肢骨折固定或加固上肢懸吊等;三角巾窄帶:將三角巾寬帶再對折一次??捎糜谧?、踝部的8”字固定等。(三)骨折固定2、骨折的癥狀:疼痛、腫脹、畸形、骨擦音、功能障礙、大出血。3、骨折的固定材料:夾板4、急救原則和注意事項:(1)要注意傷口和全身狀況,如傷口出血,應先止血,包扎固定。如有休克或呼吸、心跳驟停者應立即進行搶救。(2)在處理開放性骨折時,局部要作清潔消毒處理,用紗布將傷口包好,嚴禁把暴露在傷口外的骨折端斷送回傷口內(nèi),以免造成傷口污染和再度刺傷血管和神經(jīng)。(3)對于大腿、小腿、脊椎骨折的傷者,一般應就地固定,不要隨便移動傷者,不要盲目復位,以免加重損傷程度。(4)固定骨折所用的夾板的長度與寬度要與骨折肢體相稱,其長度一般應超過骨折上下兩個關節(jié)為宜。(5)固定用的夾板不應直接接觸皮膚。在固定時可用紗布、三角巾墊、毛巾、衣物等軟材料墊在夾板和肢體之間,特別是夾板兩端、關節(jié)骨頭突起部位和間隙部位,可適當加厚墊,以免引起皮膚磨損或局部組織壓迫壞死。(6)固定、捆綁的松緊度要適宜,過松達不到固定的目的,過緊影響血液循環(huán),導致肢體壞死。固定四肢時,要將指(趾)端露出,以便隨時觀察肢體血液循環(huán)情況。如發(fā)現(xiàn)指(趾)蒼白、發(fā)冷、麻木、疼痛、腫脹、甲床青紫時,說明固定、捆綁過緊,血液循環(huán)不暢,應立即松開,重新包扎固定。(7)對四肢骨折固定時,應先捆綁骨折斷處的上端,后捆綁骨折端處的下端。如捆綁次序顛倒,則會導致再度錯位。上肢固定時,肢體要屈著綁(屈肘狀;下肢固定時,肢體要伸直綁。(四)搬運1、搬運的方法:常用的搬運有徒手搬運和擔架搬運兩種??筛鶕?jù)傷者的傷勢輕重和運送的距離遠近而選擇合適的搬運方法。徒手搬運法適用于傷勢較輕且運送距離較近的傷者,擔架搬運適用于傷勢較重,不宜徒手搬運,且需轉(zhuǎn)運距離較遠的傷者。2、注意事項:(1)移動傷者時,首先應檢查傷者的頭、頸、胸、腹和四肢是否有損傷,如果有損傷,應先作急救處理,再根據(jù)不同的傷勢選擇不同的搬運方法。(2)?。▊┣閲乐?、路途遙遠的傷病者,要做好途中護理,密切注意傷者的神志、呼吸、脈搏以及?。▊﹦莸淖兓?。(3)上止血帶的傷者,要記錄上止血帶和放松止血帶的時間。(4)搬運脊椎骨折的傷者,要保持傷者身體的固定。頸椎骨折的傷者除了身體固定外,還要有專人牽引固定頭部,避免移動。(5)用擔架搬運傷者時,一般頭略高于腳,休克的傷者則腳略高于頭。行進時傷者的腳在前,頭在后,以便觀察傷者情況。(6)用汽車、大車運送時,床位要固定,防止起動、剎車時晃動使傷者再度受傷。創(chuàng)傷的檢傷分類?、現(xiàn)場檢傷分類的目的意義???2傷分類的四個等級、標識與救治順序?.1按照國際公認的標準,災害現(xiàn)場的檢傷分類分為四個等級——輕傷、中度傷、重傷與死亡,統(tǒng)一使用不同的顏色加以標識,必須遵循下列的救治順序:???(1)第一優(yōu)先???重傷員(紅色標識)??(2)其次優(yōu)先???中度傷員(黃色標識)??(3)延期處理???輕傷員(綠色或者藍色標識)??(4)最后處理???死亡遺體(黑色標識)??、傷情分類的判斷依據(jù)???3.?傷員的一般情況,如年齡,性別、基礎疾病、既往史、心理素質(zhì),以及致傷因子的能量大小等,都可影響到傷情程度和檢傷分類等級。但決不可以根據(jù)傷員的呻吟喊叫程度來判斷傷情的輕重。???3.?重要生命體征,如傷員神志(格拉斯哥評分11分、脈搏(正常60~100次/分、有力、呼吸(正常14~28次/分、平穩(wěn)、血壓(正常收縮壓>100mmHg或平均動脈壓>70mmHg、經(jīng)皮血氧飽和度(SpO2>95%毛細血管充盈度(正常<2秒鐘、尿量(正常>30ml/h)等生理指標和動態(tài)變化參數(shù),是判斷傷情嚴重程度的客觀定量指標,對檢傷分類具有重要的指導價值。???3.?受傷部位(傷部,根據(jù)解剖生理關系,通常將人體籠統(tǒng)地劃分為九個部位(CHANSPEMS,即胸部C、頭部H、腹部A、頸部N、脊柱脊髓S、骨盆P、上下肢體E、頜面M、體表皮膚S,其中以CHANS(頭部、頸部、胸部、腹部和脊柱)最為重要。在對傷員充分暴露、完成全身查體后,傷部的定位應具體化描述,如上下、左右、前后等,并盡量用數(shù)字表達受傷范圍。據(jù)統(tǒng)計,在整個災害中傷員以四肢傷的發(fā)生率最高,約為????3.?損傷類型(傷型,根據(jù)受傷后體表是否完整、體腔是否被穿透以及傷道形態(tài),可大致分為開放傷/閉合傷、穿透傷/鈍挫傷、貫通傷/盲管傷等,以開放傷和穿通傷最為嚴重。???3.?致傷原因(傷因,導致人體受傷的原因通常分為四大類,即交通事故傷(如機動車、飛機、艦船,機械性損傷(如鈍器、銳器、擠壓、高處墜落,槍械火器傷(如刀刃、槍彈、爆炸、沖擊,以及其它理化因素致傷(如燒傷、燙傷、凍傷、電擊傷、放射性損傷、化學品灼傷等。上述多種原因混合在一起共同致傷,稱為復合傷,與多發(fā)傷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檢傷分類的方法學概述??、院前模糊定性法——ABCD法???5.ABCD法來源于傷情判斷依據(jù)中的四項重要生命體征指標,即神志(C、脈搏(P、呼吸(R、血壓(BP。一旦確過過次/分,或者血壓低于正常值(收縮壓<100mmHg或平均動脈壓<70mmHg,只要其中一項有明顯異常,即可判斷為重傷。但請注意,如果單純使用上述生理指標作為傷情分類依據(jù)是有嚴重缺陷的,因為測量和計算這些生命體征指標需要耗費時間,并且容易將重傷輕判,這是現(xiàn)場檢傷分類不允許出現(xiàn)的致命錯誤。因此,在此基礎上結(jié)合傷部和傷型,本人提出了更加正確而且便于記憶的ABCD法。???5.ABCD代表著創(chuàng)傷的各種危重癥情況,其含義分別為:???A.?Asphyxia——窒息與呼吸困難?B.?Bleeding——出血與失血性休克????.?a——昏迷與顱腦外傷????D?Dying(die的現(xiàn)在時)——正在發(fā)生的突然死亡?。???5.ABCD法屬于模糊定性的方法,只要一看見傷員出現(xiàn)ABCD其中一項以上明顯異常,即可快速判斷為重傷,異常的項目越多說明傷情越嚴重;相反,如果ABCD四項全部正常,則歸類為輕傷;而介于兩者之間,即ABC三項(D項除外)中只有一項異常但不明顯者,則應判定為中度傷。該法簡便快捷,只需510秒鐘即可完成對一個傷員的檢傷分類,非常適合于災害現(xiàn)場的醫(yī)療檢傷評估。6、院前定量評分法——PHI法???、檢傷分類的標識和現(xiàn)場登記??.1實施現(xiàn)場檢傷分類的分檢人員,應當由急救經(jīng)驗豐富和組織能力較強的主治醫(yī)師以上職稱的醫(yī)生擔任。在檢傷分類的進行過程中,必須在每一位甄別后的傷員身上,立即作出分類標志,即邊分類邊標識,同步完成,以防止差錯、提高效率。完成檢傷分類后,由參加急救的醫(yī)護人員按傷情標識給予相應的順序處理。7.2檢傷分類標志國際通行采用“傷情識別傷情識別卡可用不同材料制作(最好是硬紙卡,必須采用國際公認的四色系統(tǒng)顏色(如前所述)加以顯著區(qū)別,整張卡片用一種純顏色明顯標示;卡片上必須記錄傷員的重要資料,格式化打勾選擇傷情和注明檢傷評分分值;卡片一式兩聯(lián)、預先編好號碼(兩聯(lián)同號,一聯(lián)掛在每一位傷員身體的醒目部位,另一聯(lián)現(xiàn)場留底方便統(tǒng)計。??.3檢傷分類的同時,必須安排專人負責災害現(xiàn)場的登記和統(tǒng)計工作,邊分類邊登記,最好采用一式兩聯(lián)并編號的傷情識別卡進行統(tǒng)計?,F(xiàn)場登記有利于準確統(tǒng)計傷亡人數(shù)和傷情程度,正確掌握傷員的轉(zhuǎn)送去向與分流人數(shù),以便及時匯報傷情,有效地組織調(diào)度醫(yī)療救援力量。地震基本知識1.地震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2.為什么會發(fā)生地震?3地震常用名詞4.烈度、震級和震源深度之間的關系5.活動斷裂帶上什么部位容易發(fā)生地震?6地震謠言也是一種災害7.如何識別地震謠言?地震前兆1地震有前兆嗎?2小震鬧、大震一定會到嗎?3震前動物異常4.動物出現(xiàn)異常到發(fā)震時間有多長?5震前植物異常6.震前氣象異常7.震前地下水異常地震應急和救助常識1.平時的準備工作2抓住時機,科學避震4.大震后,余震還會不會造成建筑物的破壞?5不同環(huán)境下緊急避震的要點(1在家中怎樣避震(2在學校怎樣避震(3在公共場所怎樣避震(4在戶外怎樣避震(5在野外怎樣避震(6震時遇到特殊危險怎么辦?6地震時生產(chǎn)崗位的應急處置對策7地震后被埋壓怎么辦?與地震相關的數(shù)字1.世界地震之最2.我國地震之最·3.與地震相關的數(shù)字自救原則。大地震中被倒塌建筑物壓埋的人,只要神志清醒,身體沒有重大創(chuàng)傷,都應該堅定獲救的信心,妥善保護好自己,積極實施自救。a.要盡量用濕毛巾、衣物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頭部,防止灰塵嗆悶發(fā)生窒息,也可以避免建筑物進一步倒塌造成的傷害。b.盡量活動手、腳,清除臉上的灰土和壓在身上的物件。c.用周圍可以挪動的物品支撐身體上方的重物,避免進一步塌落;擴大活動空間,保持足夠的空氣。d.幾個人同時被壓埋時,要互相鼓勵,共同計劃,團結(jié)配合,必要時采取脫險行動。e.尋找和開避通道,設法逃離險境,朝著有光亮更安全寬敞的地方移動。f.一時無法脫險,要盡量節(jié)省氣力。如能找到代用品和水,要計劃著節(jié)約使用,盡量延長生存時間,等待獲救。g.保存體力,不要盲目大聲呼救。在周圍十分安靜,或聽到上面(外面)有人活動時,用磚、鐵管等物敲打墻壁,向外界傳遞消息。當確定不遠處的有人時,再呼救。(3)互救原則?;ゾ仁侵敢呀?jīng)脫險的人和專門的搶險營救人員對壓埋在廢墟中的人進行營救。為了最大限度地營救遇險者,應遵循以下原則:a.“先多后少”——先救壓埋人員多的地方;b.“先近后遠”——先救近處被壓埋人員;c.“先易后難”——先救容易救出的人員;d.“先輕后重”——先救輕傷和強壯人員,擴大營救隊伍;e.“優(yōu)先營救”——如果有醫(yī)務人員被壓埋,應優(yōu)先營救,增加搶救力量。(4)找尋被壓埋的人。利用救助犬和測定微量二氧化碳氣體的方法,可以很方便地對遇險者定位。但為了搶救時間,也可以用簡易的方法找尋被壓埋的生存者。一問,向了解情況的生存者詢問,了解什么人住在哪些建筑內(nèi),震時是否外出,有什么生活習慣等,從中尋找可靠的線索。二看,觀察廢墟疊壓的情況,特別是住有人的部位是否有生存空間;也要觀察廢墟中有沒有人爬動的痕跡或血跡。三聽,傾聽存活人員的動靜。聽的方法是:要臥地貼耳細聽;利用夜間安靜時聽;一邊敲打(或吹哨)一邊聽。有時你敲他也敲,內(nèi)外就聯(lián)系上了。四分析,分析倒塌建筑原來的結(jié)構、用處、材料、層次、倒塌狀況,判斷被壓埋人員的生存情況。(5)科學挖掘。挖掘時要注意保護好支撐物,清除壓埋阻擋物,保證壓埋者生存空間。在使用挖掘機械時要十分謹慎,越是接近壓埋者,越應多采用手工操作。a.沒有起吊工具無法救出時,可以送流汁食物維持生命,并做好記號,等待援助,切不可蠻干。b.救人時,應先確定壓埋者頭部的位置,用最快速度使頭部充分暴露,并清除口、鼻腔內(nèi)的灰土,保持呼吸通暢。然后再暴露胸腹腔,如有窒息,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c.要妥善加強壓埋者上方的支撐,防止營救過程中上方重物新的塌落。d.壓埋者不能自行出來時,要仔細詢問和觀察,確定傷情;不要生拉硬扯,以防造成新的損傷。e.對于脊椎損傷者,挖掘時要避免加重損傷。在轉(zhuǎn)送搬運時,不能扶著走,不能用軟擔架,更不能用一人抱胸、一人抬腿的方式。最好是三四個人扶托傷員的頭、背、臀、腿、,平放在硬擔架或門板上,用布帶固定后搬運。f.遇到四肢骨折、關節(jié)損傷的壓埋者,應就地取材,用木棍、樹枝、硬紙板等實施夾板固定。固定時應顯露傷肢末端以便觀察血液循環(huán)情況。g.搬運呼吸困難的傷員時,應采用俯臥位,并將頭部轉(zhuǎn)向一側(cè),以免引起窒息。、衛(wèi)生防疫(1)搞好衛(wèi)生防疫的重要性。4.地震自救的四大法寶1)大地震時不要急2)人多先找藏身處3)遠離危險區(qū)4)被埋要保存體力醫(yī)院消防安全知識培訓一、醫(yī)院的防火要求(一)醫(yī)院的火災危險性 1.人員密集,患者較多,不易管理。2.使用易燃易爆危險品多,用火用電多,致災因素多。3.重點防火部位多,火災危險性大。4消防設施不完善,存在重大火災隱患。5.醫(yī)院內(nèi)的高壓氧艙,火災危險性大。6.消防知識缺乏,消防安全意識淡薄。(二)建筑防火要求1新建的大、中型醫(yī)院建筑的耐火等級不低于一、二級;小型醫(yī)院不應低于三級。高壓氧艙房,應為一、二級耐火等級建筑。膠片室應獨立設置,室內(nèi)要陰涼、通風,夏季必須采取降溫措施。藥庫應設在醫(yī)院一角或四周不相互毗連的獨立建筑內(nèi)。2病房由于人員較多,應遠離實驗室、膠片室、手術室等火災危險性較大的建筑。3.生化檢驗室或?qū)嶒炇沂褂玫拇肌⒚?、苯、苦味酸等都是易燃易爆的危險品。因此,這些實驗室應布置在醫(yī)院的一側(cè),門應設在靠外墻處,以便發(fā)生事故時能迅速疏散和施救。(三)安全疏散的要求1病房通道內(nèi)不得堆放雜物,應保持通道暢通,疏散通道上應設置疏散和事故照明設備,以便火災時進行疏散和撲救。2.醫(yī)院的所有安全疏散出口,門須向外開啟,并不應設置門檻。3.醫(yī)院的安全疏散出口數(shù)量不應少于2個。疏散樓梯應分別設計有適宜病人和老人行走的踏步和扶手,并且也不應少于2個。房間門至外部出口的疏散距離要符合《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的要求。同時為預防萬一,應制定在緊急情況下的疏散預案并進行適當?shù)难萘暎贿呍谟龅交馂氖鹿蕰r能有序地確保老人和病人的疏散。(四)電器設備和消防設施的要求1.安裝電器設備必須由正式電工按規(guī)范要求合理安裝,電工應定期對電器設備、開關線路等進行檢查,凡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要及時維修或更換。不準亂拉臨時電線。2治療用的紅外線、頻譜儀等電加熱器械,不可靠近窗簾、被褥等可燃物,并應有專人負責管理,用后切斷電源,確保安全。3.醫(yī)院的放射科、病理科、手術室、藥房、變配電室等各部門,均應配備相應的滅火器。4高層醫(yī)院須參照《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的有關規(guī)定,安裝自動報警和滅火系統(tǒng)以及防排煙設備、防火門、防火卷簾、消火栓等防火和滅火設施,以加強自防自救的能力。(五)明火管理1.醫(yī)院內(nèi)要嚴格控制火種,病房、門診室、檢查治療室、藥房等處均禁止吸煙。2取暖用的火爐應統(tǒng)一定點,指定專人負責管理。3.處理污染的藥棉、繃帶以及手術后的遺棄物的焚燒爐,須選擇安全地點設置,專人管理,防止引燃周圍的可燃物。4.醫(yī)院的太平間應加強防火管理,死亡病人換下衣物要及時清理,不可堆積在太平間;病人家屬按舊習俗燒紙悼念亡人,要加強宣傳教育工作,加強勸阻。二、火災的分類與初起火災的撲救(一)火災的分類原標準根據(jù)物質(zhì)燃燒特性將火災分為A、B、C、D四類,隨著火災情況變化,這種分類已經(jīng)不能滿足消防要求。A類火災:固體物質(zhì)火災。這種物質(zhì)通常具有有機物性質(zhì),一般在燃燒時能產(chǎn)生灼熱的余燼。B類火災:液體或可熔化的固體物質(zhì)火災。C類火災:氣體火災。D類火災:金屬火災。E類火災:帶電火災。物體帶電燃燒的火災。F類火災:烹飪器具內(nèi)的烹飪物(如動植物油脂)火災。(二)初期火災的撲救1.燃燒與火災2.撲救火災的基本方法常用的滅火器有哪些?常用的滅火器有:干粉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泡沫滅火器、水型滅火器等。怎樣使用手提式泡沫和手提式干粉滅火器?先撥下保險銷,將噴槍對準火焰根部,握住提把,然后用力按下壓把,閥門開啟,干粉或泡沫即從噴管噴槍噴出滅火。存儲和使用注意事項:(1)應放置在被保護物品附近,干燥通風和取用方便的地方;(2)要注意防止受潮和日曬;(3)滅火器各連接部件不得松動,噴嘴塞蓋不能脫落,保證密封性能良好;(4)滅火器應按規(guī)定的時間進行檢查,每年一次。(5)滅火器使用后必須進行再充裝。使用二氧化碳干粉滅火器的方法?發(fā)現(xiàn)火災時,我們應立即提起手提式二氧化碳干粉滅火器跑向火災現(xiàn)場,在跑動過程中應邊跑邊上下顛倒滅火器數(shù)次,距離火源23米處時,呈前丁字步站立,迅速撥下保險栓,右手壓下壓把,左手緊握噴管對準火源噴射。三、火場救人與自救逃生一、熟悉環(huán)境法二、迅速撤離法三、毛巾保護法四、通道疏散法五、繩索滑行法六、低層跳離法七、借助器材法八、暫時避難法九、標志引導法十、利人利已法??心肺復蘇術一、心臟復蘇術(一)心前區(qū)捶擊在心搏驟停后的1分30秒內(nèi),心臟應激性最高,此時拳擊心前區(qū),所產(chǎn)生的電能可使心肌興奮并產(chǎn)生電綜合波,促使心臟復跳。1.方法右手松握空心拳,小魚際肌側(cè)朝向病人胸壁,以距胸壁2030cm高度,垂直向下捶擊心前區(qū),即胸骨下段。捶擊1-2次,每次1-2秒,力量中等,觀察心電圖變化,如無變化,應立即改行胸外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2.注意事項(1)捶擊不宜反復進行,捶擊次數(shù)最多不宜超過兩下。(2)捶擊時用力不宜過猛。小兒禁用,以防肋骨骨折。一)手法打開氣道1.仰面抬頸法病人去枕,術者位于病人一側(cè),一手置病人前額向后加壓,使頭后仰,另一手托住頸部向上抬頸。2.仰面舉頦法術者位于病人一側(cè),一手置病人前額向后加壓使頭后仰,另一手(除拇指外)的手指置于下頦外之下頜骨上,將頦部上舉。注意勿壓迫頜下軟組織,以免壓迫氣道。3.托下頜法術者位于病人頭側(cè),兩肘置于病人背部同一水平面上,用雙手抓住病人兩側(cè)下頜角向上牽拉,使下頦向前、頭后仰,同時兩拇指可將下唇下拉,使口腔通暢。1病人體位病人仰臥于硬板床或地面上,頭部與心臟在同一水平,以保證腦血流量。如有可能應抬高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