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血氣分析_第1頁
最好的血氣分析_第2頁
最好的血氣分析_第3頁
最好的血氣分析_第4頁
最好的血氣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最好的血氣分析第1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病例分析COPD急性加重期重度并Ⅱ型呼衰患者,入院時:pH7.182,PaO248mmHg,PaCO254mmHg,HCO3-20,Cl-96、K5.8、Na+140、AG=140-(96+20)=24mmol/L你的診斷?第2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第一部分

血氣分析的相關基礎理論第3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一、定義:血氣分析是指用血氣分析儀對動脈血氧分壓(PaO2)和二氧化碳分壓(PaCO2)作測定。

由于機體的酸堿平衡與血氣、血中酸堿成份和電解質(zhì)有不可分割的關系,因此,臨床血氣分析包括對動脈血血氣、酸堿成份和靜脈血電解質(zhì)三者的同步檢測和綜合分析。第4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二、常用指標血氣分析包括以下三方面內(nèi)容,即:

血氣分析——PaO2、PaCO2

;

酸堿成份——HCO3-、PH(H+);

電解質(zhì)成份——K+、Na+、Cl-。第5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1、動脈血氧分壓(PaO2)定義:指溶解于動脈血中的氧所產(chǎn)生的壓力。意義:它反映肺通氣(攝氧)和換氣功能。正常值:80~100mmHg(海平面)低氧血癥:PaO2≤79mmHg

60~79mmHg為輕度;

40~59mmHg為中度;

<40mmHg為重度。(PaO2與年齡負相關。60+歲老人PaO2=100-0.4×年齡)第6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2、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定義:指溶解在動脈血中的CO2所產(chǎn)生的壓力。意義:CO2在體內(nèi)主要由肺代謝,它反映機體對酸堿調(diào)節(jié)的呼吸因素,是反映肺通氣功能的唯一實用指標。正常值:35~45mmHg(40mmHg、海平面)異常:

PaCO2≥46mmHg為呼酸(46~60mmHg為輕度,61~80mmHg中度,>80mmHg為重度);PaCO2≤34mmHg為呼堿。第7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3、實際碳酸氫根(HCO3-)定義:是血漿中測定的HCO3-量。意義:它反映機體酸堿調(diào)節(jié)的代謝因素,主要由腎調(diào)節(jié)。正常值:21~27mmol/L,均值24mmol/L。異常:HCO3-

>27mol/L為代堿;<21mol/L為代酸。第8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4、動脈血pH定義:是動脈血中H+濃度的負對數(shù)值。正常值:7﹒4(7.35~7.45)異常:>7.45為失代償堿中毒(呼堿或代堿);

<7.35為失代償酸中毒

(呼酸或代酸)。第9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5、血清K+

正常值:3.5~5.3mmol/L

異常:≥5.4mmol/L為高鉀血癥;≤3.4mmol/L為低鉀血癥。第10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6、血清Na+正常值:135~145mmol/L異常:≥146mmol/L為高鈉血癥;≤134mmol/L為低鈉血癥。第11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7、血清Cl-

正常值:95~105mmol/L

異常:≤94mmol/L為低氯血癥;≥106mmol/L為高氯血癥。

第12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三、血氣、電介質(zhì)與酸堿平衡三者的關系(一)電中性原理

定義:血氣、電介質(zhì)、酸堿成分三者相互影響,相互依賴,受電中性原理(即細胞外陰陽離子總量必須相等;各種酸堿成分比值必須適當)支配,使機體血液pH維持在7.35~7.45這一狹窄范圍,它是血氣分析的基本原理。意義:電中性表示平衡、代償,它是生命的重要特征。第13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二)離子交換--它主要在細胞內(nèi)外和腎小管內(nèi)外進行,參與對血pH的調(diào)節(jié),受電中性原理支配。1、H+、N+、K+三者相互交換

①代酸時如圖A.②代堿時如圖B.③低血K+性堿中毒如圖C.第14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圖A、代酸—細胞外液H+↑(pH↓)(原發(fā))

1H+3K+2Na+

繼發(fā)離子交換結(jié)果:血H+↓pH↑伴血K+↑

第15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圖B、代堿—細胞外液HCO3-↑(pH↑)(原發(fā))

1H+

2Na+

3K+

繼發(fā)離子交換結(jié)果:血K+↓、血H+↑pH↓

第16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3K+

1H+

H+

2Na+

K+

繼發(fā)離子交換使血K+↑而H+↓即pH↑—堿中毒

圖C、原發(fā)性低鉀血癥—低鉀性堿中毒

第17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2、Cl-和HCO3-

交換

二者是細胞外液主要的陰離子,是負相關,當HCO3-↑或↓時,通過“氯離子轉(zhuǎn)移”機制,必然導致Cl-

等量↓或↑,使兩者之和維持在130mmol/L。第18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小結(jié)]

①酸堿失衡與電解質(zhì)紊亂常互為因果;②高Cl-、高K+血癥可致代酸;③低Cl-、低K+

可致代堿;④酸中毒→血K+↑;

⑤堿中毒→血K+↓.第19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三)陰離子隙(Aniongap,AG)定義:AG是細胞外液未測定的陰離子UA-

和未測定的陽離子UC+的濃度差。按電中性原理:Na++K++UC+=Cl-+HCO3-+UA-,Na++K+-(HCO3-+Cl-)=UA--UC+=AG,因K+值較恒定,濃度低,對AG影響輕微可略而不計,∴AG=Na+-(Cl-+HCO3-)正常值:AG=140-(103+25)=12±4mmol/L異常:AG>16mmol/L為高AG代酸第20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圖A:正常細胞外液

陰陽離子示意圖

151mEq/L151mEq/LNa+(140)Cl-(103)HCO3-(25)UA-(23)UC+(11)圖B:高AG代酸離子變化示意圖

151mEq/L151mEq/L

Na+(140)Cl-(103)HCO3↓UA-↑UC+(11)第21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四、酸堿平衡的調(diào)節(jié)(一)調(diào)節(jié)方式和時相1緩沖系統(tǒng)立即反應,30分鐘基本結(jié)束;2肺調(diào)節(jié)幾分鐘~72h,24h達高峰;3細胞內(nèi)外離子交換幾小時~36h;4腎調(diào)節(jié)最強,6h~1/2周,3~4天達峰。第22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二)Henderson-Hassalbach(H-H)公式在調(diào)節(jié)pH的眾多因素中,pH和PCO2及HCO3-關系最密切,其表達式即H-H公式:

pH=PK+LogHCO3-/H2CO3

=PK+LogHCO3-/α·PaCO2

(H2CO3=α·PaCO2;PK=6.1;α=0.03)

pH∝HCO3-/PaCO2

第23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由此可知:1、pH是隨HCO3-和PaCO2兩個變量變化的變量;2、pH值取決于HCO3-和PaCO2的比值,而非取決于任何一變量的絕對值。

遵循電中性原理,HCO3-或PaCO2中任一變量的原發(fā)改變均可導致另一變量代償變化,從而使該比值趨于正常的20/1,所以:第24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3、單純型酸堿失衡時HCO3-和PaCO2

表現(xiàn)為同向升高或降低;

4、若HCO3-和PaCO2呈反向變化,必有混合性酸堿失衡;

5、若HCO3-和PaCO2明顯異常而pH“正?!?,考慮有混合性酸堿失衡。

第25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HCO3-由腎調(diào)節(jié),是代謝因素,PaCO2由肺調(diào)節(jié)是呼吸因素,故可將H-H公式表達為:

pH=HCO3-/PaCO2=腎/肺=代謝因素/呼吸因素。由此可見,該式體現(xiàn)了機體對酸堿代謝的主要調(diào)節(jié)方式即緩沖系、腎和肺的調(diào)節(jié)。

結(jié)論:H-H公式集中表達了血氣分析的核心內(nèi)容。第26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第二部分酸堿失衡的診斷第27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一、單純型酸堿失衡的診斷(一)單純性酸堿失衡的主要病因

1

呼酸:氣道阻塞、通氣↓,CO2

排出阻礙;

2

呼堿:通氣過度,CO2排出過多。第28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3代酸:①伴有AG↑者—如腎衰、糖尿病酮癥酸中毒、乳酸中毒、外源性毒物(乙二醇、水楊酸鹽、甲醇、副醛)攝入過多。②AG正常而高Cl-者—如胃腸失堿(腹瀉、回腸造口術、結(jié)腸造口術);腎小管性酸中毒;過度攝入乙酰唑胺或氯化銨。第29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4代堿:

①過度應用利尿劑—噻嗪類、利尿酸、速尿等。

②嘔吐或胃引流致胃酸大量丟失。

③腎上腺皮質(zhì)功能亢進(cushing

Syndrome)醛固酮過多癥、外源皮質(zhì)類固醇的應用。

第30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二)診斷原則1原發(fā)失衡決定PH高低—因原發(fā)改變出現(xiàn)早且“量”大;而代償改變出現(xiàn)晚且有限。臨床根據(jù)PH和PaCO2變化可判斷原發(fā)失衡:①pH↓PaCO2↑—酸中毒、且一定是呼酸;②pH↓PaCO2↓—酸中毒,且一定是代酸(PaCO2代償性↓);③pH↑PaCO2↑—堿中毒、且一定是代堿(PaCO2代償性↑);④pH↑PaCO2↓—堿中毒,且一定是呼堿。第31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2血氣分析結(jié)果判斷必須緊密結(jié)合臨床,呼吸系統(tǒng)疾病原發(fā)改變一般為PaCO2;而其他系統(tǒng)疾病原發(fā)改變則為HCO3-。例1CCP患者甲,pH7.33,PaCO256mmHg為呼酸,HCO3-30mmol/L為代償↑;例2CCP乙并嚴重休克,pH7.30,PaCO225mmHg,HCO3-12mmol/L,主要矛盾為休克,其原發(fā)改變?yōu)镠CO3-↓系代酸,PaCO225mmHg為代償性↓。第32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三)單純型酸堿失衡預計代償公式及其應用

(“△”示實測值與正常值之差)

1

單純型酸堿失衡預計代償公式

————————————————————————————-

原發(fā)失衡原發(fā)改變代償反應預計代償公式代償極限———————————————————————————————————-

代酸

HCO3-↓↓

PCO2↓

PCO2=1.5×HCO3-+8±210mmHg

代堿

HCO3-↑↑

PCO2↑PCO2=40+0.9×△HCO3-±555mmHg

急呼酸

PCO2↑↑HCO3-↑HCO3-=24+0.07×△PCO2±1.530mmHg

慢呼酸

PCO2↑↑HCO3-↑HCO3-=24+0.35×△PCO2±5.5845mmHg

急呼堿

PCO2↓↓HCO3-↓HCO3-=24+0.2×△PCO2±2.518mmol/L

慢呼堿

PCO2↓↓HCO3-↓HCO3-=24+0.5×△PCO2±2.512mmol/L

———————————————————————————————————第33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2單純型酸堿失衡預計代償公式

應用意義:

①凡實測值在預計代償范圍內(nèi),說明僅存在單純型酸堿失衡;如二者不符,提示存在二重型酸堿失衡。

例3CCP患pH7.40PaCO273.5mmHg,HCO3-46mmol/L,(超過慢呼酸代償極限45mmol/L)應該診斷為呼酸并代堿。第34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②當HCO3-和PaCO2變化方向不一致時,不必計算肯定有二重型酸堿失衡。

如例4,患者pH7.19,PaCO254mmHg,HCO3-20mmol/L應診斷為呼酸并代酸(HCO3-

不升反降)。

第35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3、單純型酸堿失衡案例分析

①慢性呼酸:常見于慢性彌漫性肺?。–OPD、TB、塵肺等)哮喘、支擴、胸廓病及神經(jīng)呼吸肌麻痹等。

例5:CCP者查pH7.33,PaCO256mmHg,

HCO3-30mmol/L

分析:確定原發(fā)失衡為呼吸PaCO2↑pH↓示呼酸;HCO3-代償↑預計HCO3-=24+0.35×(56-40)±5.58=24.02~35.18

mmol/L,實測值在此代償范圍內(nèi)。

結(jié)論:慢性呼酸

第36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②慢性呼堿,病人肺功能多無嚴重阻礙,見于各種原因所致通氣過度。

例6:某胸腔積液者,查pH7.42,PaCO2

29mmHg,HCO3-19mmol/L

分析:原發(fā)失衡為呼吸病PaCO2↓pH↑示呼堿;HCO3-代償↓,預計HCO3-=24+0.5×(29-40)±2.5=16-21mmol/L,實測值在預計代償范圍。

結(jié)論:慢性呼堿

第37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③代酸:其原發(fā)失衡為HCO3-↓,又區(qū)分為高AG(正氯性)代酸(常見于腎衰、糖尿病酮癥、乳酸酸中毒等)和高氯性(正AG性)代酸(常見于嚴重腹瀉或使用含Cl-的藥物等及混合性代酸(臨床可見于嚴重腹瀉伴乳酸中度或酮癥酸中毒)。

第38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A例7尿毒癥者:

pH7.32,PaCO235mmHg,HCO3-18mmol/L,Na+140mmol/L,Cl-94mmol/L

分析:確定原發(fā)失衡——非呼吸病者HCO3-↓為原發(fā),且pH↓示代酸;AG=Na+-(Cl-+HCO3-)=140-(94+18)=28mmol/L>16mmol/L;預計PaCO2=1.5×18+8±2=33~37mmol/L,實測值在此范圍內(nèi)。

結(jié)論:高AG代酸

第39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B.例8:腹瀉患者——pH7.30,PaCO231mmHg,HCO3-15mmol/L,Na+140mmol/L,Cl-115mmol/L

分析:嚴重腹瀉致HCO3-↓(Cl-代償↑)pH↓示代酸,PaCO2繼發(fā)↓;AG=10mol/L。

結(jié)論:高氯性代酸

第40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C.高AG+高氯混合性代酸:

高AG代酸時AG↑,遵循電中

性原理,AG增高數(shù)=HCO3-降低數(shù),即△AG=△HCO3-;若合并高氯性代酸,其HCO3-繼續(xù)下降數(shù)=△Cl-;將兩式合并,即△HCO3-=△AG+△Cl-,故一旦AG和血Cl-均↑,且△HCO3->AG,又△HCO3->△Cl-時,應診斷為高AG+高氯混合性代酸。

第41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例9:pH7.11,PaCO216mmHg、HCO3-5mmol/L

、Na+14020mmol/L

、Cl-1155mmol/L

、AG20。

分析:本例高AG和高血Cl-,其△HCO3-=△AG+△Cl-=10+10=20mmol/L>△AG(10)和△Cl-(10),HCO3-=正常HCO3--△HCO3-=5,PaCO216下降在代酸代償范圍內(nèi)。

結(jié)論:高AG+高氯混合性代酸。

第42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④代堿—系原發(fā)性HCO3-↑,多為低K+、低Cl-及不恰當補堿等醫(yī)源性。

例10:嚴重嘔吐者查pH7.49,PaCO247mmHg、HCO3-37mmol/L、Na+130mmol/L、K+2.5mmol/L、Cl-92mmol/L。

分析:嘔吐致低H+、Cl-、K+,故HCO3-↑為原發(fā)失衡,pH↑示代堿;預計PaCO2

=40+0.9×(37-25)±5=45.8~55.8mmHg,

實測值在此范圍內(nèi)。

結(jié)論:本例應診斷為代堿第43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二、雙重型酸堿失衡的診斷

定義:同時有二種酸堿失衡并存。

形式:呼酸并代堿;

呼酸并代酸;

呼堿并代堿;

呼堿并代酸;

代酸并代堿。

第44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1.呼酸并代堿

例11:CCP并呼衰、心衰患者治療1周PaCO2

67、pH7.40、HCO3-40、K+3.5、Cl-90、Na+140、AG10。

分析:PaCO267示呼酸;預計HCO3-=24+0.35

×(67-40)±5.58=27.87~39.03,而實測值超過上限,示代堿。

特點:①PaCO2↑伴HCO3-↑且>

代償上限;

②pH↑、↓或正常;

③AG正常;

④Cl-↓,K+、Ca2+多↓。

第45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2.呼酸并代酸例12:COPD急性加重期重度并Ⅱ型呼衰患者,入院時PaCO254,pH7.182,HCO3-20,Cl-96、K5.8、Na+140、AG=140-(96+20)=24。分析:PaCO2↑與HCO3-↓反向變化,pH↓,不必計算,可診斷為呼酸并(高AG)代酸。特點:PaCO2↑;HCO3-↓/反輕度↑/正常、且實測值<預計式計算值;pH↓↓常<7.2;血K+↑,血Cl-正?;蛏浴?AG↑。第46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3.呼堿并代堿例13:PaCO233、HCO3-30,pH7.56,Na+140,

K+2.6,Cl-100,AG10。分析:PaCO2↓與HCO3-↑反向變化并存,呼堿并代堿診斷成立。特點:PaCO2↓;HCO3-↑/正常/或略↓且實測值>預計計算值;pH↑↑;血Cl-↓/正常/↑,血K+↓、Ca2+↓;AG正常。第47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4.呼堿并代酸

例14

PaCO228、HCO3-14、pH7.31、Na+

140、K+5.5、Cl-106、AG20。

分析:PaCO228示呼堿;HCO3-14<預計式計算值下限(急性呼堿時HCO3-代償極限為18),且pH↓、AG↑示代酸。

特點:PaCO2↓伴HCO3-↓且<預計式計算值;pH正常/稍↓/稍高;K+↑/正常。

第48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5.代酸并代堿在無并發(fā)癥的DKA中,AG每+1mmol/L,HCO3-必相應-1mmol/L。如兩者不相匹配,必存在混合性酸堿失衡。其時如△gap(△AG-△HCO3-)明顯正值,示代堿;如明顯負值示代酸且伴高Cl-血癥。第49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①高AG代酸并代堿。

例15查PaCO236、HCO3-20、pH7.352、Na+140、Cl-100、K5.0、AG20。

分析:HCO3-20示代酸;△AG=10、而△HCO3-=5(實測HCO3-并不降至15而是20),△HCO3-<△AG即△gap(△AG-△HCO3-)明顯正值示代堿,故診斷為高AG代酸并代堿。

電介質(zhì)特點:血Cl-正常,Cl-+HCO3-<130。

第50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②高Cl-性代酸并代堿。例16查PaCO236、HCO3-20、pH7.352、Na+140、Cl-115、K5.0、AG10。分析:HCO3-↓與pH↓為代酸,且Cl-↑示高氯性代酸;其時堿基△Cl-應=△

HCO3-即Cl-+HCO3-應等于130,但本例△Cl-=10>(△HCO3-=5),實測Cl-+HCO3-=115+20=135>130,表示合并代堿,故診斷為高Cl-性代酸并代堿。電解質(zhì)特點AG正常而Cl-↑;Cl-+HCO3->130

第51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三、三重型酸堿失衡TABD的診斷定義:有三種原發(fā)失衡并存,其骨干成分是代堿+代酸,可因其與呼酸或呼堿并存而分型為:呼酸型—呼酸+代堿+代酸;呼堿型—呼堿+代堿+代酸。特點:血pH、PaCO2、HCO3-隨各種失衡的相對嚴重程度表現(xiàn)為↑/↓/或正常;但AG↑,是其特征。最近有人提出“潛在HCO3-”是診斷TABD的實用指標。第52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潛在HCO3-(實測HCO3-+△AG):根據(jù)電中性原理,AG↑必等量消耗HCO3-,降低后的HCO3-即實測HCO3-是“表觀HCO3-”,而未消耗前的HCO3-是“潛在HCO3-”,它反映體內(nèi)HCO3-的真實水平,故潛在HCO3-=實測(表觀)HCO3-+△AG。如患者AG=20mmol/L,HCO3-28mmol/L,其潛在HCO3-=28+(20-10)=38mmol/L。即是說,本來體內(nèi)真實HCO3-=38mmol/L,由于AG↑,△AG=10,故HCO3-被等量中和而下降10,即38-10=28mmol/L=“表觀HCO3-”。第53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1.呼堿型TABD

例17pH7.43,PaCO230、HCO3-20、Na+140、K+3.4、Cl-100、AG20。

分析:AG20mmol/L示代酸;PaCO2

30

mmHg示呼堿;根據(jù)公式預計HCO3-=24+0.5×(30-40)±2.5=16.5~21.5,今潛在HCO3-=實測表觀HCO3-+△AG=20+10=30mmol/L>21.5mmol/L,表示合并代堿。如只看表觀HCO3-20在預計代償范圍,其代堿必然漏診!第54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2.呼酸型TABD

例18pH7.37,PaCO260、HCO3-34、Na+140、K+4.3、Cl-86、AG20。分析:①AG20示代酸②PaCO2↑示呼酸③其預計HCO3-=24+0.35×(60-40)±5.58=25.42~36.58,今潛在HCO3-=實測(表觀)HCO3-+△AG=

34+10=44>36.58mmol/L,表示合并代堿。而實測HCO3-34在預計代償范圍,如不計算潛在HCO3-其代堿必然漏診!第55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第三部分

酸堿失衡診斷小結(jié)第56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一、基本步驟:

1.測定AG(同步抽取靜脈血作Na+、K+、Cl-測定);觀察有無高AG或-高Cl性代酸,并比較△AG和△HCO3-以及△Cl-和△HCO3-,觀察有無合并代堿;

2.計算潛在HCO3-(=實測HCO3-+△AG);并按原發(fā)失衡類別預計代償公式計算HCO3-代償范圍,進一步核查有無合并代堿;

3.同步測定電介質(zhì)和血BUN、Cr、糖、酮體等。低K+、低Cl-往往有代堿;而高K+、高Cl-

每每合并代酸。第57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二、應注意的幾個問題:1.血氣和電介質(zhì)采樣必須同步

依電中性原理,所謂電中性就是平衡,就是代償。血氣、酸堿成分、電介質(zhì)共同參與調(diào)節(jié),它們相互影響、相互依賴,故必須同步采血,才能全面、正確反映它們之間的關系和機體的真實情況。第58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2.正確認識AGAG是代酸的有用指標,尤其是TABD的診斷。同時應看到影響AG的酸堿失衡以外的因素(如大量應用含鈉的抗生素使血Na+↑;低K+、Ca2+、Mg2+血癥;嚴重脫水致電介質(zhì)濃縮等),故必須注意AG的質(zhì)控。AG值愈大,其判斷有機酸中毒的準確性愈高。第59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3.區(qū)分原發(fā)性失衡和代償反應的臨床意義原發(fā)改變決定pH高低,但凡呼吸病,無論中樞性還是肺本身,或呼吸肌,原發(fā)改變?yōu)镻aCO2;非呼吸病則原發(fā)改變多為HCO3-。

例19,COPD患者pH7.33,PaCO256mmHg,顯然是呼酸。HCO3-30mmol/L,屬代償性↑(且未超過代償極限),其意義在于糾正呼酸所致pH↓對機體有利,絕不可因>27,視為合并代堿而加以錯誤處理。第60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4.避免重酸堿失衡指標而忽視對血氣指標分析的錯誤傾向。例20,某敗血癥休克病人,臨床有胸悶、氣促、呼吸窘迫、發(fā)紺、肺部濕羅音,常規(guī)處理不改善,胸片示肺浸潤陰影。血氣示pH7.43,PaO240mmHg,PaCO2

36mmHg,HCO3-23mmol/L。如僅看酸堿指標,pH、HCO3-、PaCO2均在正常范圍,但PaO2幾達重度低氧血癥,不能除外ARDS!第61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5.應密切結(jié)合臨床,否則可導致錯誤診例21,查pH7.51,PaCO250mmHg,HCO3-40mmol/L,實驗診斷有兩種可能①代堿②呼酸并代堿。如臨床提示是CCP住院治療一周患者,則應診斷為②;若無肺系病,HCO3-↑應視為原發(fā)↑,且pH↑代堿,而PaCO250mmHg在代堿的PaCO2上升預計值[40+0.9×(40-25)±5]=48.5~58.5mmHg范圍之內(nèi),故應診斷為①。第62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6.病情重而pH正常提示存在混合型酸堿失衡

嚴重心、肺、腎功衰,敗血癥,內(nèi)分泌紊亂者,常常有MODS,由于同時存在酸、堿失衡而相互中和,pH每每反而在“正?!狈秶?第63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例22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者,頻繁嘔吐,pH7.40、PaCO240、HCO3-24、Na+142、Cl-96、K+3.8。

分析:酮癥酸中毒是高AG代酸的基礎;大量嘔吐、丟失HCl可致代堿。雖然pH、PaCO2、HCO3-均在正常范圍,AG=142-(96+24)=22mmol/L,△AG=12mmol/L示代酸,依電中性原理△HCO3-=△AG,但HCO3-未見相應數(shù)量↓改變,△AG>△HCO3-,即

△gap=△AG-△HCO3-明顯正值,示代堿。

第64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7.強調(diào)動態(tài)觀察

復雜酸堿失衡,僅憑一次血氣分析常難以作出正確診斷,應強調(diào)動態(tài)監(jiān)測,聯(lián)合應用預計代償公式、AG及潛在HCO3-進行判斷,才能得出可靠結(jié)論。如例23pH7.31,PaCO248mmHg,HCO3-24mmol/L,臨床判為呼酸,但仔細分析,HCO3-未隨PaCO2↑而↑,盡管其在代償范圍,不能除外代酸。如連續(xù)多次血氣分析,其值仍無改變,結(jié)合臨床有嚴重缺氧、腎功衰、高AG,就應診斷為代酸。正是由于代酸影響,使HCO3-未代償性升高。第65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88.檢查血氣分析報告單有無誤差

因血氣分析受多因素干擾,實驗誤差屢見不鮮,如pH、PaCO2與HCO3-數(shù)值無誤,則它們應符合H-H方程式,即[H+]=24×PaCO2/HCO3-…①

由于pH、PaCO2與HCO3-三者關系是不變的,已知任何二項則可判斷第三項,在pH7.1~7.5范圍內(nèi),

pH=log1/[H+]…②,

即是說pH每增加或減少0.01,[H+]約減少或增加1mmol/L,pH7.4時,[H+]為40mmol/L。

第66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pH與[H+]對照表】

——————————————————————

PH6.86.97.07.17.27.37.47.57.67.7

—————————————————————

[H+](mmol/L)15812610079635040322520

—————————————————————

第67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例24:pH7.3[H+50mmol/L],HCO3-15mmol/L,PaCO231mmHg,代入方程①[H+]=24×31/15=49.68mmol/L與50mmol/L相近,表明結(jié)果無誤差。

例25pH7.5[H+32mmol/L],HCO3-26mmol/L,PaCO245mmHg,則

[H+]=24×45/26=41.28mmol/L,與實測32mmol/L相差很大,表明有試驗誤差!應復查。

第68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第四部分

酸堿失衡的治療

第69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一、基本原則

1.積極控制原發(fā)病是治療的基礎和關鍵;

2.積極糾正水、電介質(zhì)紊亂是安全、有效的重要措施;

3.補堿或酸要酌情、適量,并個體化;

4.對混合型酸堿失衡須分清原發(fā)的主要矛盾,并兼顧其他。

第70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二、酸堿失衡的治療

(一)單純型酸堿失衡的治療

1.呼酸

①關鍵在于暢通氣道,改善通氣,促使CO2排除;

②原則上不補堿。僅在pH<7.2,或合并高K+血癥和室顫時可給5%

NaHCO350~100ml。

第71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2.呼堿

①去除通氣過度原因;

②令病人屏氣或重復呼吸或吸入含5%C02的氧氣;

③對癥治療,如抽搐者可靜脈注射葡萄糖酸鈣,煩燥者給鎮(zhèn)靜劑等。

第72頁,講稿共82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3.代酸

①改善心、腎和肺功能,糾正缺氧。積極治療原發(fā)病如對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者糾正脫水和應用小劑量胰島素;

②pH<7.2時可給5%NaHCO3100~150ml(血氣監(jiān)測下、分次),當HCO3-上升到14~16mmol/L即可終止補減,因為隨著凈酸排泄,腎可以產(chǎn)生新的HCO3-;乳酸等有機酸可轉(zhuǎn)化為HCO3-;約有50%的酸被細胞內(nèi)非HCO3-緩沖劑緩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