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人教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古詩詞賞析及文言文理解性復(fù)習_第1頁
【語文】人教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古詩詞賞析及文言文理解性復(fù)習_第2頁
【語文】人教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古詩詞賞析及文言文理解性復(fù)習_第3頁
【語文】人教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古詩詞賞析及文言文理解性復(fù)習_第4頁
【語文】人教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古詩詞賞析及文言文理解性復(fù)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人教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古詩詞賞析及文言文理解性復(fù)習古代詩歌四首重要知識點1.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國譙縣(現(xiàn)在安徽亳州)人。東漢末政治家、軍事家、詩人,是建安時期的代表詩人之一。代表作有詩歌《蒿里行》《觀滄?!贰洱旊m壽》等?!皽婧!奔创蠛?。詩題交代事件“觀滄?!?。此詩是寫曹操站在碣石山所觀看到的滄海的壯麗景色。2.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fā)白帝城》等,有《李太白集》傳世。后世將李白和杜甫并稱“李杜”。他的詩歌總體風格清新俊逸,既反映了時代的繁榮景象,也揭露了統(tǒng)治階級的荒淫和腐敗,表現(xiàn)出蔑視權(quán)貴,反抗傳統(tǒng)束縛,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積極精神?!奥劇?,“聽說”;“左遷”,古尊右卑左,左遷即貶官。天寶年間,王昌齡被貶為龍標縣尉,作為好友的李白在揚州聞訊后寫下了這首詩,為好友王呂齡被貶官而抒發(fā)感憤、寄以慰藉。3.王灣(生卒年不詳),洛陽(現(xiàn)在河南洛陽)人,唐代詩人?!洞伪惫躺较隆肥莻髡b的名篇。4.馬致遠(約1251-1321以后),號東籬,一說字千里,大都(現(xiàn)在北京)人,是當時著名的戲曲作家、散曲家,被人稱為“元曲四大家”之一,更被時人美譽為“曲狀元”。代表作有《漢宮秋》《東籬樂府》等。“天凈沙”,曲牌名?!八肌?,思緒?!八肌笔穷}眼,“秋”是特定時節(jié),“秋思”二字概括了全曲的內(nèi)容。詩歌主旨1.《觀滄海》勾畫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蘊萬千的壯麗景象,表現(xiàn)了詩人開闊的胸懷,抒發(fā)了詩人想要統(tǒng)一祖國、建功立業(yè)的偉大抱負。2.《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作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表達了對友人的同情和關(guān)切之情,同時也流露出對自己遭遇的感傷情緒。3.《次北固山下》一詩,詩人即景抒情,細致地描繪了長江下游開闊秀麗的早春景色,抒發(fā)了旅途中的思鄉(xiāng)之情。4.《天凈沙·秋思》這首小令用“寓情于景”的手法,通過對黃昏時秋天景物的描寫,表現(xiàn)了異鄉(xiāng)游子的羈旅之思。表達技巧《觀滄?!?、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本詩完全把情飽含在景中,寓情于景,字里行間洋溢著飽滿的激情。本詩句句寫景,句句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與自己的雄心壯志巧妙地結(jié)合在一起,并且把高潮放在詩的末尾,通過虛寫表達自己的主觀感受,即對大海的感悟,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虛實相生、氣勢宏偉,而且做到了情理結(jié)合。2、意境開闊,氣勢雄渾詩人以滄海自比,通過寫大海吞吐宇宙的氣勢,來表現(xiàn)自己寬廣的胸懷和豪邁的氣魄,感情奔放?!叭赵隆彼木涫菍懢暗母叱保娙擞每鋸埖谋憩F(xiàn)手法,創(chuàng)造了一個極其廣闊的意境;以飽滿的熱情,勾畫出大海干變?nèi)f化的特點和波瀾壯闊的氣勢,如“幽燕老將,氣韻沉雄”?!堵勍醪g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浪漫主義手法詩人李白通過豐富的想象,用男女情愛的方式抒寫志同道合的友情,給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屬性,它竟會隨風逐月到夜郎西。將自己的感情賦予客觀事物,使之同樣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維所形成的巨大的特點和優(yōu)點。《次北固山下》1、寓情于景,景中含理這是一首五言律詩。頸聯(lián)被明代胡應(yīng)麟贊為“形容景物,絕妙千古”。時序匆匆交替,這怎能不讓身在“客路”的詩人頓生思鄉(xiāng)之情呢?詩中“生”“入”用了擬人手法。詩人無意說理,卻在描寫的景物中蘊含理趣。海日生于殘夜,驅(qū)盡黑暗,江上景物呈現(xiàn)的“春意”闖入舊年,趕走嚴冬,表達出新事物必定取代舊事物的道理,給人以樂觀、積極向上的力量。2、寫景傳神,意境和諧優(yōu)美詩中寫春潮涌漲,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與岸齊平了,船上人的視野也變得開闊,而“風正一帆懸”寫景則更為精彩,“懸”是豎直高掛的樣子。詩人不用“風順”而用“風正”,是因為光“風順”還不足以保證“一帆懸”:風雖順,若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順風,又是和風,帆才能“懸”,而“正”字兼包“順”與“和”的內(nèi)容。全詩寫景精彩傳神?!短靸羯?秋思》1、動靜結(jié)合這首小令的藝術(shù)效果,得益于成功地運用了映襯手法。作者將許多相對獨立的事物同時納入一個畫面之中,從而形成動與靜、明與暗,背景與主體的相互映襯;處于動態(tài)中的“流水”與處于靜態(tài)中的“小橋”“人家”相映,更顯出環(huán)境的幽靜;“西風”與“古道”相映,使古道更見蒼涼。在作者勾勒的“秋景圖”上,一面是枯藤、老樹、昏鴉在深秋蕭瑟中的一派灰暗,一面是落日的余暉給枯藤、老樹、昏鴉涂上的一抹金黃顏色?!靶蛄魉思摇背尸F(xiàn)一派清雅、安適的景象,與漂泊他鄉(xiāng)的游子相映,使“斷腸人”更添悲秋。2、背景和主體相映從整個構(gòu)圖看,前四句寫景,末句寫人。但人是主體,景物是人活動的背景,把景寫充分了,主體也就自然而然地被烘托出來了。重點難點1、《觀滄海》中哪幾句是寫實景?主要寫了哪些景色,顯示了什么?“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全是實景,主要描寫了滄海水波蕩漾的動態(tài)景色和山島聳立及草木豐茂的靜態(tài)景色,顯示了在蒼茫的大海上,波濤起伏,拍打著海岸,山島聳立,豐茂的草木在蕭瑟的秋風中搖曳弄姿的生機勃發(fā)的情景。這是多么壯麗的意境,多么美好的山河圖畫??!2、如何理解“日月之行......若出其里”四句詩?面對迷人的海上風光,詩人展開了豐富而奇特的想象?!叭赵轮?,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運行不息的太陽、月亮、星光燦爛的銀河,竟都包孕在這滄海之中,這是何等的氣魄啊!這四句詩虛寫大海,詩人運用豐富的想象和合理的夸張,創(chuàng)設(shè)了一個極其開闊、博大的意境,給詩歌增添了浪漫主義色彩,表現(xiàn)了大海包容天地的氣概,更顯示出詩人的博大胸襟。3、李白的七言絕句《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在前一句的寫景中有何特色?寫“楊花”且“落盡”是先點時令,這樣的“暮春”在古詩中是一個花與淚同落的季候,這就奠定了全詩傷感的基調(diào)?!皸罨ā逼礋o定,暗寫王昌齡被貶荒僻之地給人的飄零流落之感:“子規(guī)”即杜鵑,在我國古典詩詞中,它總悲哀凄慘地啼叫著。因此,可以說,詩中開頭一句的寫景,不著悲痛之語,而悲痛之意自現(xiàn)。4、如何理解“我寄愁心與明月”這句詩?本詩最后兩句采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將月亮人格化。明月有了人性,能將“愁心”帶給遠方的朋友,詩句生動形象地表達了詩人的憂愁和無奈,抒發(fā)了作者對友人被貶遠行的憂慮關(guān)心之情。5《次北固山下》的頸聯(lián)蘊含著怎樣的哲理?當殘夜還未消退時,一輪紅日已經(jīng)從海上升起;當舊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現(xiàn)春意,作者將紅日、春作為新生事物的象征,歸納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生活哲理——舊事物必將被新事物取代,給人以樂觀、積極向上的力量。6、《天凈沙.秋思》這首小令是如何寫景的?這首小令前三句,總共十八個字,寫了九種景物,一詞一景,真可謂“惜墨如金”,但是凝練并不簡陋,九種景物名稱之前分別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表現(xiàn)各自特征的修飾語,不僅使各種事物都有了鮮明的個性,而且使本來并不相干的事物在蒼涼的深秋暮色籠罩下,構(gòu)成了一個整體,簡約之中足見其深思。7、“斷腸人在天涯”這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斷腸人在天涯”是這首小令的主軸,貫穿著整首曲的情思:昏鴉還知道投樹棲息,小橋流水旁的人家也有安身之地,而騎著瘦馬的游子卻只能在西風古道上奔波?!跋﹃枴比缪?,可以想見它照在老樹昏鴉、小橋流水和古道瘦馬上會各有各的色彩,但遲暮蒼涼之氣氛是相同的?!疤煅摹倍值闹赋觯c夕陽配合,加重了悲凄衰殘的色彩,說盡了千古羈旅人沉重的腳步與無限的愁悶。古今對譯觀滄海曹操東①臨②碣石③,以觀滄海④。譯句:往東到達碣石山,前來觀看大海。解釋:東,名詞用作狀語,向東。臨,到達,登上。碣石山,山名,在現(xiàn)在河北昌黎。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烏桓時經(jīng)過此地。海,大海。這里指渤海。水何①澹澹②,山島竦峙③。譯句:水波起伏動蕩,山島高高挺立。解釋:何,多么。澹澹,水波蕩漾。竦峙,聳立。樹木叢生①,百草豐茂②。譯句:島上樹木郁郁蔥蔥,百草豐美茂盛。解釋:叢生,郁郁蔥蔥。豐茂,豐美茂盛。秋風蕭瑟①,洪波涌起。譯句:一陣蕭瑟的秋風吹過,萬頃波濤,洶涌澎湃。解釋:蕭瑟,形容風吹樹木的聲音,擬聲詞。日月之行,若出其①中;譯句:太陽和月亮好像在海濤中運行;解釋:其,代指大海。星漢①燦爛,若出其里。譯句:燦爛的銀河好像在海濤中閃爍發(fā)光。解釋:星漢,銀河。幸①甚至②哉,歌以詠志。譯句:喜悅到達極點啊,就用詩歌來表達自己的心愿、志向。解釋:幸,幸運。至,達到極點。評析:這是一首詠海抒懷的詩篇。詩人借大海雄渾壯闊的景象表現(xiàn)出自己意氣昂揚的豪邁感情和開闊胸襟。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楊花①落盡子規(guī)②啼,譯句:飄移不定的楊花落盡了,布谷鳥啼聲凄婉,聞③道龍標④過五溪⑤。譯句:驚聞你被貶龍標,長途跋涉已經(jīng)過了五溪。解釋:楊花,柳絮。子規(guī),布谷鳥,又稱杜鵑,啼聲哀婉凄切。聞,聽說。龍標,指王昌齡。五溪,今湖南西部和貴州東部五條溪流的總稱。我寄愁心與①明月,譯句:我把對朋友的關(guān)心、擔憂的情緒寄托給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譯句:讓它伴隨你一直到被貶的偏遠的西南邊地吧。解釋:與,給。夜郎,唐代夜郎有三處,兩個在今貴州桐梓,本詩所說的“夜郎”在今湖南懷化境內(nèi)。評析:全詩選擇了楊花、子規(guī)、明月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編織出一個朦朧的夢境,通過對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王昌齡懷才不遇的惋惜與同情之意。次北固山下王灣客路①青山②外,譯句:停舟于北固山下,只見大路繞著青山,行舟③綠水④前譯句:船在碧波上前進。解釋:客路,行客前行的路。青山,北固山。行舟,行進中的船。綠水,指長江。潮平④兩岸l闊②譯句:潮水上漲,江面寬闊。風正③一帆懸④。譯句:風勢正順,白帆高掛。解釋:潮平,指江水上涌時水面與兩岸持平。闊,開闊。風正,風勢正順,恰到好處。懸,掛。海日生殘夜①譯句:夜還未消盡,一輪紅日已從海上升起;江春②入舊年③譯句:江上春早,舊年未過新春已來。解釋:殘夜,夜將盡未盡。江春,江上的春意。舊年,將要逝去的一年。鄉(xiāng)書①何處達?譯句:給家鄉(xiāng)寫的信什么時候能到達呢?歸雁②洛陽邊譯句:希望北歸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陽。解釋:鄉(xiāng)書,家信。歸雁,北歸的大雁。評析:這首詩借次北固山下所見,抒發(fā)了詩人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天凈沙.秋思馬致遠枯藤①老樹昏鴉②,譯句:枯藤纏繞的老樹棲息著黃昏歸巢的烏鴉,解釋:枯藤,干枯的藤蔓?;桫f,黃昏時的烏鴉?;?,黃昏。小橋流水人家,譯句:小橋旁潺潺的流水環(huán)繞著幾處人家,古道④西風②瘦馬。譯句:荒涼古道上,蕭瑟秋風里走著一匹瘦馬。解釋:古道,古老的驛道,古老的道路。西風,西來的風,多指秋風。夕陽西下,譯句:夕陽已經(jīng)在西方落下,斷腸人①在天涯②譯句:漂泊未歸的游子還遠在天涯。解釋:斷腸人,極度憂傷的人,這里指漂泊在外的人。天涯,極遠的地方。評析:這首小令極其出色地運用了白描手法,生動地描繪出一幅蒼茫悲涼的深秋晚景圖,寓情于景,僅用二十八個字就生動地表現(xiàn)出一個長期漂泊他鄉(xiāng)的游子的悲哀。第12課《論語》十二章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現(xiàn)在山東曲阜東南)人。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后人尊為“至圣先師”“圣人”。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詩》《書》等古代文獻。《(論語)十二章》是從《論語》中節(jié)選的有關(guān)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和修身做人的十二條語錄,是孔子在不同時間與弟子們的談話記錄。“論”的意思就是編纂。《論語》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書,以語錄體和對話體為主,是儒家的經(jīng)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叮ㄕ撜Z)十二章》分別從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和修身做人三個方面來談,告誡人們學習應(yīng)該有樂學好思、取長補短的態(tài)度,溫故知新、學思結(jié)合、學以致用的學習方法,安貧樂道、厚道仁義、堅守志向的思想品德。表達技巧立意深遠,思想深刻。課文所選的十二章語錄,包含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和修身做人三個方面的內(nèi)容,各有所指,語言精煉,立意深刻,不少成了格言警句,閃現(xiàn)著思想的光輝,有很強的教育意義,在今天仍有借鑒、啟發(fā)作用。2、言簡意賅,內(nèi)涵豐富。如“溫故知新”“擇善而從”等已成為成語,被廣泛使用。每一則語錄雖然都是寥寥數(shù)語,但常常運用反問、排比等修辭手法,頻繁使用“乎”“矣”“也”等語氣詞,使表情達意富有感染力和表現(xiàn)力。重點難點1、“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三個問題能不能互換位置?不能。因為這三個問題所針對的對象是先“他人”,接著是“朋友”,最后是“自己”,體現(xiàn)了一種由疏到親、由人到己的順序,更好地體現(xiàn)了曾子先人后己、以天下為己任的高尚情操,互換后就破壞了這種順序,也不能很好地體現(xiàn)曾子的這種高尚的品格。2、結(jié)合孔子的其他言論,談?wù)勀銓Α皽毓省迸c“知新”二者之間的關(guān)系的理解??鬃右庠谥v學習之法,強調(diào)獨立思考的必要性,只“溫故”而不獨立思考,絕對達不到“知新”的目的。《禮記·學習》中記錄了孔子這樣的話:“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边@說明孔子認為只能記誦一些知識,是不能當別人的老師的;一定要將知識融會貫通,能在溫習舊知識中有所發(fā)現(xiàn),才可以為師”。可見,“溫故”和“知新”并非并列的兩件事,“溫故”是“知新”的基礎(chǔ),“知新”是“溫故”的延伸和升華,關(guān)鍵是“知新”。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中“罔”和“殆”兩個字的意思有何不同?“罔”是“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的意思,就是對知識的理解不明確,掌握不牢固;“殆”是“疑惑”的意思,不學習而成天胡思亂想就舍陷入疑惑,要比“罔”更壞,危害程度更深。這兩個字反映出孔子在“學”與“思”兩方面,更重視“學”,反對離開“學”而胡思亂想。古今對譯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譯文:孔子說:“學習了知識,然后按一定的時間去復(fù)習它,不也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處到這里來,不也快樂嗎?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生氣,不也是君子嗎?解釋:時習:按一定的時間復(fù)習。說,同“悅”,愉快?!安灰?.....乎”,不也……嗎?表示委婉的反問語氣。乎,語氣詞。朋,志同道合的人。自,從。慍,生氣,發(fā)怒。君子,指有才德的人。評析:第一章,講學習方法、學習帶來的快樂和為人態(tài)度。提出以學習為樂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慍”,反映出孔子學而不厭、注重修養(yǎng)、嚴格要求自己的主張。曾子①曰:“吾②日③三?、芪嵘恚骸盀槿酥\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譯文: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別人謀劃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跟朋友往來是不是誠實呢?老師傳授的學業(yè)是不是復(fù)習過呢?”解釋:曾參(shen)(前505-前436),姓曾,名參,字子輿,春秋末期魯國南武城(現(xiàn)在山東嘉祥,一說山東平邑)人。孔子的學生。吾,人稱代詞,我。日,每天。三省,多次進行自我檢查。三,泛指多次。一說,實指,即三個方面。省,自我檢查、反省。為,替。忠,盡心竭力。信,真誠,誠實。傳,老師傳授的知識。評析:第二章,講治學的人要重視品德修養(yǎng)。子曰:“吾十有五①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譯文: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于學習,三十歲立足社會,四十歲掌握了知識而不致迷惑,五十歲的時候懂得上天的意旨,六十歲時能聽得進不同意見,七十歲能隨心所欲,又不越過規(guī)矩?!苯忉專菏形澹河校坝帧?,古人在兩位數(shù)的整數(shù)和零數(shù)之間常常加“有”字。立身,指能有所成就。迷惑,疑惑。天命,上天的意旨。古人認為天是世間萬物的主宰。命,命令。耳順,對此有多種解釋。通常的解釋是,能聽得進不同意見。逾,越過,超過。矩,規(guī)矩,法度。評析:第三章,寫孔子自述學習與修養(yǎng)的過程。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譯文:孔子說:“溫習學過的知識,并從中得到新的理解與體會,可以憑借(這一點)做老師了?!苯忉專簻毓?,溫習學過的知識。知新,得到新的理解???,可以。以,憑借,靠。為師,當老師。評析:第四章,講學習方法,強調(diào)了學習中溫習的必要。子曰:“學①而不思則②罔③,思而不學則殆。譯文:孔子說:“只是學習,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只是思考,卻不學習,就會疑惑不解。”解釋:學,學習。則,就。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殆,疑惑。評析:第五章,闡述學習與思考的辯證關(guān)系,強調(diào)兩者相結(jié)合的必要性。子曰:“賢哉,回也!一簞①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②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譯文:孔子說:“顏回的品德多么高尚啊!一簞飯,—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屋里,別人都不能忍受這樣的憂苦,顏回卻沒有改變他好學的樂趣。顏回的品德多么高尚?。 苯忉專汉劊糯堄玫膱A形竹器??埃苋淌堋Tu析:第六章,贊美顏回貧賤不移的精神和淡泊情懷。子曰:“知之①者不如好之者②,好③之者不如樂④之者。”(《雍也》)譯文:孔子說:“(對待任何事業(yè)和學問)懂得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不如以它為樂趣的人。”解釋:之,代詞,它,這里指學問和事業(yè)。一說,指仁德。者,代詞,“……的人”。好,喜歡,愛好。樂,以……為樂趣。評析:第七章,講興趣對于學習的重要性。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③我如浮云。”(《述而》)譯文:孔子說:“吃粗糧,喝冷水,彎起胳膊當枕頭,快樂就在其中了。非道義手段得到的富貴,對于我來說就像天上的浮云?!苯忉專猴埵呤常嬎?,吃粗糧,喝冷水。飯,這里是吃飯的意思。水,文言文中,“水”指冷水,“湯”指熱水。肱,胳膊。于,對,對于。評析:第八章,孔子提倡安貧樂道,認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會總因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子曰:“三人①行②,必③有我?guī)熝伞瘼芷渖普撷荻鴱蘑拗?,其不善者而改⑦之?!保ā妒龆罚┳g文:孔子說:“幾個人(一同)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當我老師的人。選取他們的優(yōu)點來學習,(發(fā)現(xiàn))他們的缺點就對照自己,改正不犯?!苯忉專喝耍瑤讉€人。行,走路。必,必定。擇,選擇。善者,好的方面,優(yōu)點。從,學習。改,改正。評析:第九章,講學習態(tài)度,強調(diào)學習不分時間、地點,要向一切人學習,隨時隨地都要注意學習。子在川①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保ā蹲雍薄罚┳g文:孔子站在河邊感嘆說:“時光像流水一樣消逝,日夜不停。”解釋:河,河流。逝,往、離去。斯,這,指河水。舍,舍棄。評析:第十章,感慨人生世事變幻之快,有惜時之意。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保ā蹲雍薄罚┳g文:孔子說:“軍隊可以奪去主帥,普通人不可以被奪去志氣?!苯忉專喝?,指軍隊。匹夫,指平民中的男子,這里泛指平民百姓。評析:第十一章,強調(diào)“志”的重要性。子夏曰:“博學而篤①志,切問而近思②,仁③在其中矣?!?《子張》)譯文:子夏說:“廣泛地學習而且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問,多考慮當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苯忉專汉V,忠實,堅定。切問而近思,懇切地提問,多考慮當前的事。仁,仁德。評析:第十二章,講學習方法,博覽群書,提出問題并思考。《世說新語》二則作家作品劉義慶(403-444),南朝宋彭城(現(xiàn)在江蘇徐州)人。宋宗室,襲封臨川王,曾任荊州刺史。愛好文學,招納文士。劉義慶自幼才華出眾,除組織文人編寫《世說新語》外,還著有志怪小說集《幽明錄》?!妒勒f新語》是魏晉南北朝志人小說的代表作,原名《世語》,全書原為八卷,內(nèi)容分“言語“”方正”等三十六類。主要記載漢末到東晉名士貴族的言談逸事。反映了當時現(xiàn)實的動蕩和黑暗,揭露了士族統(tǒng)治者的荒淫殘暴和上層社會的清談風氣,歌頌了一些人物的品行志節(jié)。本書以短篇為主,在寫法上一般都是直敘其事?!霸仭保柙?、贊美?!霸佈奔锤柙伆籽?。標題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陳太丘,即陳寇,字仲弓,東漢潁州許人,做過太丘縣令。“期”是約定的意思。標題的意思是陳太丘與朋友相約,概括交代了故事的起因。《詠雪》通過描寫晉朝文學世家謝太傅一家雪天賞景的故事,表現(xiàn)了才女謝道韞的文學才華和聰明才智,同時也透出一種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傳承?!蛾愄鹋c友期行》講述了七歲兒童陳元方的故事,表現(xiàn)出年紀小小的陳元方明白事理、落落大方的優(yōu)秀品質(zhì);同時從另一個側(cè)面告誡人們做事要講誠信,為人要方正。表達技巧1、語言精煉例如,首句短短十五個字,卻涵蓋了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可謂精練之至。2、意蘊含蓄本文只是客觀地將謝家“兒女”詠雪一事的始末寫出,未加任何評價,但作者的意圖卻含于敘事之中?!蛾愄鹋c友期行》1、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文中描寫陳元方的形象是從“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開始的。首先描寫了元方彬彬有禮地回答客人的問話:“待君久不至,已去?!苯又鑼懥嗽皆诳腿肆R其父時的表現(xiàn):“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睋?jù)理駁斥。最后寫元方“入門不顧”。一個明白事理、落落大方的兒童形象躍然紙上。2、詳略得當本文在語言敘述上十分自然,情節(jié)安排剪裁合理,詳略得當。有意省略了太丘等友的過程,卻詳寫了元方與友人的對話。重點難點1、《詠雪》中的兩個比喻哪個更好?“撒鹽”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蘊——“撒鹽空中”,干什么呢?誰也不知道。好的詩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蘊的統(tǒng)一?!傲酢币挥骱镁秃迷谟幸庀螅弧叭鳆}”一喻僅有物象而無意蘊,所以說不好。2、對文中“公大笑樂”一句有不同解釋:①對兩個答案都表示滿意:②“笑”前喻,“樂”后喻;③為“柳絮因風起”一喻而“笑樂”。3、作者在文章結(jié)尾交代謝道韞的身份有何作用?這樣寫,使讀者在不知道她是誰的情況下就先領(lǐng)略了她的才華,同時也暗示她是一個不凡的人,這是一種未見其人、先知其才的寫作技巧,將謝道韞這個人物形象和她的才華照現(xiàn)得尤為突出,也表明作者十分贊賞她的才氣。4、元方反駁“客”的話好在哪里?首先,語言簡潔,內(nèi)容凝練?!捌谌罩小笔乔疤?,“日中不至”是“失約”,“對子罵父”是無禮,原因、結(jié)果交代得十分清楚。其次,條理清晰,有理有據(jù)。先言前提,再指出無信無禮的表現(xiàn),義正詞嚴。再次,用詞講究分寸,“無信”“無禮”,不失身份,也不過火。5、《陳太丘與友期行》結(jié)尾如何看待?故事的結(jié)尾亦有爭議。有人認為友人既已認錯,陳元方就應(yīng)當原諒他,而其居然“入門不顧”,弄得友人尷尬至極,無地自容。這是否也應(yīng)算作“無禮”?還有人不贊同這種認為陳元方“無禮”的說法,認為對一個七歲的孩子不應(yīng)如此求全責備。詠雪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毙峙唬骸拔慈袅跻蝻L起?!惫笮贰<垂笮譄o奕⑩女,左將軍王凝之⑩妻也⑩。譯文:一個寒冷的雪天,謝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輩講解詩文。忽然間,雪下得緊了,太傅高興地說:“這紛紛揚揚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兒子胡兒說:“跟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彼绺绲呐畠赫f:“不如比作柳絮乘風滿天飛舞?!碧蹈吲d得笑了起來。謝道韞是太博大哥謝無奕的女兒、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評析:此文的主要事件表面上是詠雪,其實是謝安出題考子侄。他對兩種回答的優(yōu)劣未作評定,而是“大笑樂”,十分耐人尋味。陳太丘與友期行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骸白鹁诓唬俊贝鹪唬骸按叹貌恢粒讶??!庇讶吮闩唬骸胺侨嗽?與人期行,相委而去?!痹皆唬骸熬c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庇讶藨M,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譯文:陳太丘與友人相約同行,約定的時間是正午,正午過后(朋友)還沒有來,太丘便不再等候而(自己先)走了,(他)走后客人才到。元方這一年七歲,正在門外玩兒??腿藛栐剑骸澳愀赣H在嗎?”元方回答說:“(我父親)等您許久,(您)沒有來,(他)已經(jīng)走了。”(太丘那個)朋友就很生氣地說:“真不是人??!同人家相約同行,卻丟下人家自己走了?!痹秸f:“您同我父親約定在正午。正午時您沒有來,就是不講信用;對著兒子罵(他的)父親,就是沒有禮貌?!蹦莻€友人(聽了元方的話)感到很慚愧,下車來拉他,元方卻進門而去,連頭都不回。評析此文記敘了一個七歲兒童陳元方的故事,表現(xiàn)出陳元方的聰慧善辯、正直明理,同時也說明了“禮”與“信”的重要性。誡子書諸葛亮(181-234),字孔明,瑯琊陽都(今山東沂南縣南)人。蜀漢丞相,三國時蜀漢政治家、軍事家。曾隱居隆中,后來任蜀國丞相,在世時被封為武鄉(xiāng)侯,謚曰忠武侯。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誡,告誡勸勉。子,指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227-263)。書,書信。《誡子書》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長、言簡意賅,主旨是勸勉兒子勤學立志,修身養(yǎng)性要從淡泊寧靜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險躁。中心主旨:本文作者的目的在于告誡兒子要注重修身養(yǎng)性,生活節(jié)儉,以此來培養(yǎng)自己的品德,表達了諸葛亮希望后代志存高遠的厚望。表達技巧邏輯嚴密,條理分明文章開頭提出了“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的觀點。接著先從“靜”的角度“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進行正面論述:又從“躁”的角度“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進行反面論述。最后勸誡惜時,希望有所為。重點難點1、諸葛亮寫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告誡兒子要注意修身養(yǎng)性,生活節(jié)儉,以此來培養(yǎng)自己的品德,表達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運的厚望。2、本文就哪些方面進行了論述?在修身、立志、為人處世方面分析了學與靜、才與學、學與志等方面的關(guān)系。3、諸葛亮認為成才的條件是什么?它們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諸葛亮認為,理想的人才必須具備三個基本條件:志、學、才。諸葛亮主張以儉養(yǎng)德、以靜求學、以學廣才,這三者是互相聯(lián)系、缺一不可的。要想成才,就必須努力學習,要想學有所得,就必須確立大志(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所以,三者中,志是成才的前提。那么如何培養(yǎng)志向呢?必須“寧靜”,即清心寡欲、專心致志(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如此說來,一個人要想成長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就必須修養(yǎng)自己的品德。那如何修養(yǎng)品德呢?要靠勤儉修養(yǎng)品德(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看來,“志”是成才的前提,而“修身、養(yǎng)德”是成才的關(guān)鍵。這也正是諸葛亮的觀點所在。4、儉以養(yǎng)德與靜有何關(guān)系?因為節(jié)儉方可清心寡欲。這就要求人們的內(nèi)心世界始終保持寧靜,不會為貪圖豐厚的物質(zhì)享受而分神勞力?!皟€以養(yǎng)德”是建立在“靜”的基礎(chǔ)上的。古今對譯夫①君子之行,靜②以③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④無以⑤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⑦。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⑧,非志無以成學。淫慢⑨則不能勵精⑩,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⑩,將復(fù)何及⑩!譯文:有道德修養(yǎng)的品德,是依靠內(nèi)心安靜專一來修養(yǎng)身心的,是依靠儉樸的作風來培養(yǎng)品德的。不內(nèi)心恬淡就沒辦法明確志向,不身心寧靜就無從實現(xiàn)遠大的目標。學刁必須安靜專一,增長才干必須刻苦學習,不努力學習就不能增長才干,不明確志向就不能在學習上獲得成就。放縱懈怠就不能振奮精神,輕薄浮躁就不能修養(yǎng)性情。年齡隨同時光而逝去,意志隨同歲月而消失,最終成為年老志衰的人,對社會沒有任何貢獻,悲傷地困守在破房子里,又怎么來得及!評析:全文通過智慧、理性、簡練、嚴謹?shù)奈淖?,將普天下為人父者的愛子之情表達得非常深切,成為后世歷代學子修身立志的名篇。狼作家作品蒲松齡(1640-1715),字留仙,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淄川(今屬山東淄博)人。清朝著名小說家、中國古代短篇小說之王。著有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蒲松齡出身于沒落的地主家庭,早歲即有文名,多次參加省試,卻始終沒有考上舉人,到71歲才援例成為貢生。除中年一度在江蘇寶應(yīng)做幕客外,都在家鄉(xiāng)當塾師,終生郁郁不得志?!读凝S志異》是他用幾十年的時間寫成的,他稱這是他的“孤憤之書”?!独恰吩墓踩齽t,課文選的是第二則,寫的是兩只狼與一個屠戶之間的一場較量,狡詐的狼想吃掉屠戶,卻最終雙雙斃命于屠戶的刀下。中心主旨本文講述了屠戶歸途中遇狼、懼狼、御狼,最后殺狼的故事,說明了狼再狡猾也斗不過人這一道理。同時也告誡人們:對待像狼一樣的敵人,要敢于斗爭,要善于斗爭,最后才能取得勝利。表達技巧1、語言簡練生動本文語言簡練生動,寫狼的“假寐”,運用“犬坐于前”的生動比喻,并進行了“目似瞑,意暇甚”的形象描繪,把狼的狡猾神態(tài)刻畫得活靈活現(xiàn);寫屠戶與惡狼斗爭時,運用“奔”“倚”“持”“臂”“斷”等一系列貼切生動的詞語,逼真地再現(xiàn)了屠戶堅決果斷的行動。諷刺手法的運用本文通過刻畫狼的形象,諷刺了現(xiàn)實社會中像狼一樣的狡猾、兇殘的惡勢力。寓主題于形象之中運用比喻和諷刺的手法,把深刻的主題寓于生動的形象之中,是寓言的一個顯著特點。這篇寓言故事通過對狼的一連串動作的描述,生動地刻畫了狼的形象,揭示出狼的本性。狼遇到擔有剩骨的屠戶,野心勃勃地“綴行甚遠”,搶吃骨頭時貪得無厭,“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頭吃完了,仍然跟在屠戶的后面“并驅(qū)如故”;當屠戶進行防御時,它們還是不甘心地“眈眈相向”。這些描述,充分表現(xiàn)了狼的貪婪和兇狠。狼又是非常狡詐的。當屠戶由妥協(xié)退讓轉(zhuǎn)為防御斗爭時,兩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與屠戶斗爭:一狼“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用“假寐”來蒙騙屠戶;一狼假裝“徑去”,暗中從積薪后打洞,“意將隧入以攻其后”。真是狡猾到了極點!然而狼又是非常愚蠢的?!凹倜隆钡睦?,由于“目似瞑,意暇甚”,給屠戶創(chuàng)造了“以刀劈狼首”的有利時機:打洞的狼,由于“身已半人,止露尻尾”,使屠戶獲得“自后斷其股”的有利條件。因此作者在故事結(jié)束時發(fā)表議論,告訴人們一個道理:像狼一樣的惡人,不管怎樣狡詐,不管耍弄什么花招,總歸是會被識破、被殲滅的。本文的主旨很清楚,就是最后一段作者的議論。文章是以狼為主來敘事的,并從狼自取滅亡的角度來歸結(jié)故事的主旨的。狼在故事的發(fā)展過程中一直處于主導(dǎo)地位,開始是不停地追,伺機吃掉屠戶;屠戶背倚積薪后,又是狼主動“誘敵”進攻。而屠戶則一直處于被動地位,迫不得已進行自衛(wèi),奮起殺死兩狼。因此,在這個故事中,狼是主要“人物”,而屠戶是次要人物。這個故事也表現(xiàn)了屠戶的機智勇敢和斗爭精神,但決非故事主旨所在?!读凝S志異》一書的“志異”二字,即“記述奇異的故事”之意。文中寫一狼誘敵于前,一狼隧人而攻其后,兩狼如此“合作”,其心計與人無異,令人稱奇。作者是把這個故事當作奇事逸聞來寫的,主要突出故事之“奇”,不一定有什么深意。當然,人們可以從中受到某些啟發(fā):認為這個故事諷喻像狼一樣的惡人,不論怎樣狡詐,終歸是要失敗的;或者認為這個故事告誡人們,對待像狼一樣的惡勢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協(xié)讓步,必須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取得勝利,諸如此類的理解均無不可,但也未必一定要這樣理解。4、文章結(jié)尾的一段議論有什么作用?文章結(jié)尾的議論,是作者對所寫的故事的看法,既是對狼的可悲下場的嘲諷,也是對屠戶的勇敢機智和斗爭精神的贊揚。狼雖然貪婪兇殘、陰險狡詐,但又十分愚蠢,在有高度智慧和勇敢精神的人面前,終究難逃滅亡的命運。結(jié)尾的議論畫龍點睛,揭示了文章的主題。古今對譯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只)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fù)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shù)刀斃之。方欲行,轉(zhuǎn)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注釋屠:宰殺畜牲,這里指屠戶,宰殺牲畜的人。止:通假字,通“只”。綴行zhuì:緊跟著走。綴,連接。這里有緊跟的意思。窘j(luò)iǒng:無路可走的境地。這里指危險。敵:敵對,這里指往旁邊看。苫蔽成丘shàn:覆蓋成小山似的。苫蔽,覆蓋,遮蔽。乃:于是,就。倚yǐ:靠。眈眈相向dān:瞪眼朝著屠戶。眈眈,注視的樣子。少時shǎo:一會兒。犬坐于前: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瞑mǐng:閉眼。意暇甚xiá:神情悠閑得很。暇,空閑。隧suì:從隧道過去。尻kāo:屁股。股:大腿。寐mèi:睡覺。黠xiá:狡猾。頃刻:一會兒。變詐:作假.欺騙。幾何:多少。耳:罷了。譯文有個屠戶天晚回家,擔子里的肉已經(jīng)賣完了,只剩下一些骨頭。路上遇到兩只狼,緊隨著走了很遠。屠戶害怕了,拿起一塊骨頭扔過去。一只狼得到骨頭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著。屠戶又拿起一塊骨頭扔過去,后得到骨頭的那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頭的那只狼又跟上來。骨頭已經(jīng)扔完了,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屠戶很窘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擊??匆娨暗乩镉幸粋€打麥場,場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麥場里,覆蓋成小山似的。屠戶于是奔過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lián)幽闷鹜赖?。兩只狼都不敢向前,瞪眼朝著屠戶。過了一會兒,一只狼徑直走開,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時間長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閉上了,神情悠閑得很。屠戶突然跳起來,用刀劈狼的腦袋,又連砍幾刀把狼殺死。屠戶正要上路,轉(zhuǎn)到柴草堆后面一看,只見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鉆過去從背后對屠戶進行攻擊。狼的身子已經(jīng)鉆進一半,只有屁股和尾巴露在外面。屠戶從后面砍斷了狼的后腿,也把狼殺死。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用來誘惑敵方的。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會兒兩只狼都被砍死,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過給人增加笑料罷了。《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吾穿井得一人?!庇新劧鴤髦咴唬骸岸∈洗┚靡蝗??!眹说乐?,聞之于宋君。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鼻舐勚舸耍蝗魺o聞也。注釋:①常一人居外:經(jīng)常派一個人在外面.②得一人之使:意思是說,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節(jié)約一個勞動力,等于多得到一個人使用.譯文:宋國有個姓丁的,家中沒有井,只好到外邊去洗滌,打水,經(jīng)常要一個人居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井,告訴人家說:'我家打井得了一個人.'有人聽到這句話,就傳出去說:'丁家打井得了一個人.'全國的人都在說這件事,后來被宋國的國君聽到了.他就派人向那個姓丁的人家查問,姓丁的人回答說:'我家打了一口井,多得了一個勞動力使用,并不是從井里挖出一個人.'像這樣聽到傳聞,還不如不聽.練習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1)及其家穿井()(2)國人道之()(3)先自度其足()(4)遽契其舟()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6分)(1)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2)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3)是吾劍之所從墜。3.宋君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詢問這件事呢?(3分)4.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得到的啟示是什么?(3分)答案:1.(1)到,等到(2)說,講(3)量長短(4)用刀刻2.(1)宋國國君就派人向那個姓丁的人家查問。(2)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3)這兒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3.因為宋君不太相信穿井得一人的事情。4.傳言不要輕信,要實事求是。尤其“以訛傳訛”更要不得。《杞人憂天》原文: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積氣耳,無處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邪?”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其人曰:“奈地壞何?”曉之者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無處無塊。若躇步跐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翻譯:古代杞國有個人擔心天會塌、地會陷,自己無處存身,便食不下咽,寢不安席.另外又有個人為這個杞國人的憂愁而憂愁,就去開導(dǎo)他,說:“天不過是積聚的氣體罷了,沒有哪個地方?jīng)]有空氣的.你一舉一動,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動,怎么還擔心天會塌下來呢?”那人說:“天是氣體,那日、月、星、辰不就會掉下來嗎?”開導(dǎo)他的人說:“日、月、星、辰也是空氣中發(fā)光的東西,即使掉下來,也不會傷害什么.”那人又說:“如果地陷下去怎么辦?”開導(dǎo)他的人說:“地不過是堆積的土塊罷了,填滿了四處,沒有什么地方是沒有土塊的,你行走跳躍,整天都在地上活動,怎么還擔心地會陷下去呢?”(經(jīng)過這個人一解釋)那個杞國人才放下心來,很高興;開導(dǎo)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興請寫出一個與“杞人憂天”近義的成語。解釋下列詞語。(1)身亡所寄,亡(2)其人曰,其(3)奈地壞何,何杞人為什么憂天?這則寓言嘲諷了什么樣的人?如果從積極的方面看待杞人憂天,你會做怎樣的評價?杞人憂天閱讀答案1.庸人自擾2.(1)沒有(2)這個(3)怎么辦3.嘲諷對一些不必要的事或基本上不會發(fā)生的事?lián)牡萌恕?.憂地憂天,匹夫有責。20世紀下半期,災(zāi)難深重的中華民族終于迎來了科學的春天,為了不辜負這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早日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也為了征救嚴重的全球性生太危機,21世紀該憂地憂天了。七年級詩歌鑒賞復(fù)習(12、16)(一)峨眉山月歌李白唐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揪毩暋?、《峨眉山月歌》中作者連用五個地名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峽,將紀行、寫景、抒情融為一體,描繪出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圖,借月抒發(fā)了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情。2、作者在詩歌中描繪了怎樣的景色?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感情?在一個秋高氣爽、月色明朗的夜里,詩人在船上看到峨眉山尖吐出的半圓秋月,從清溪驛順流而下,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個好朋友一樣,陪伴著詩人。但在從清溪到渝州的途中,月亮總被兩岸的高山擋住,使詩人思念不已。詩人借月抒發(fā)了的對親友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3、前兩句描繪了怎樣的畫面?連綿的峨眉山夜色正濃,半輪明月懸掛山間,有如青山吐月,皎潔的月影映入湛藍的江水,隨著江水緩緩流動。4、寫作手法:前兩句點明了寫作的時間和地點,作者運用了動靜結(jié)合的寫法,不僅描寫了月映清江的美景,也暗示了行船之事。5、賞析“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詩人連夜從清溪驛出發(fā)進入岷江,向三峽駛?cè)?,用不了多久,就將要到達渝州。作者運用擬人手法,把月亮人格化,并當做親密的朋友看待,表達了詩人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二)江南逢李龜年·杜甫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局黝}】杜甫少年時才華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范和秘書監(jiān)崔滌的門庭,得以欣賞李龜年的歌唱藝術(shù)。詩的開首二句是追憶昔日與李龜年的接觸,寄寓詩人對開元初年鼎盛的眷懷;后兩句是對國事凋零,藝人顛沛流離的感慨。僅僅四句卻概括了整個開元時期的時代滄桑,人生巨變?!揪毩暋?.賞析“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答:兩句運用了以樂境寫哀境的寫法,寫今日相逢正是風光秀麗的江南已到了流水落花的時節(jié)。這“落花時節(jié)”包含不少內(nèi)容,既是明敘相逢的季節(jié),又暗喻唐帝國由盛入衰的局面,作為人生的歲月,兩人又到了落花時節(jié)的暮年,這四字寫得十分深沉含蓄,“又”字抒發(fā)了詩人撫今追昔,感時傷世之情。2.這首詩以敘事為主,前后兩句分別講述了怎樣的情形?前兩句講述青年時恰逢盛世,經(jīng)常出入豪門權(quán)貴之家,聽李龜年唱歌的生活情景;后兩句講述安史之亂后,流落江南,與李龜年再次相遇的情形。3.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表達的作者對盛世的無限懷念,對國運衰微的無限感慨和身世飄零的深切感傷。(三)《夜上受降城聞笛》李益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1.⑴畫線句子對景物的描寫向來因生動奇巧而備受推崇,下列詩句運用的藝術(shù)技巧與畫線句子不同的一項是(2分)()A.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B.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C.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D.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⑵請發(fā)揮想象,用自己的語言描繪劃線的詩句所表現(xiàn)的景象。(2分)低頭看回樂峰前,那莽莽大漠上的黃沙,在月色的輝映下如同白雪一般,白茫茫一片;抬頭看,受降城外浩瀚空中的月色,那皎皎寒月猶如嚴霜,令人頓覺冷嗖嗖。⑶這首詩被推崇為中唐邊塞詩的絕唱,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2分)抒發(fā)了作者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四)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岑參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遙憐故園菊,應(yīng)傍戰(zhàn)場開。1.這首詩寫了_____這一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從本詩_______、______等詞語可以看出。(3分)2.“遙憐故園菊,應(yīng)傍戰(zhàn)場開”兩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是用什么方法表現(xiàn)的?請簡要分析。(5分)參考答案1.【答案要點】:重陽節(jié);(1分)“九日”、“登高”、“飲酒”、“菊”等(2分)。2.【答案要點】:兩句詩表達了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情,寄托了詩人對國事的憂慮和對早日平定安史之亂的渴望。(2分)詩人一是直接抒情,“遙憐”一詞將詩人對故園的思念和擔憂直接表現(xiàn)出來;二是以想像的手法描繪了長安故園紛飛的戰(zhàn)火,斷垣殘壁間叢叢寂寞開放的菊花,以寫故園菊來寫故園長安,讓讀者仿佛看到一幅鮮明的戰(zhàn)亂圖,從而形象地表達詩人對故園的思念和對國事的憂慮。(3分,指出表現(xiàn)方法直接抒情和想像各計1分,結(jié)合詩句分析正確各計1分)(五)秋詞劉禹錫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1)前人寫詩填詞講究煉字,談?wù)勗姼璧谌洹扒缈找机Q排云上”中“排”字的表達作用。(2)全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人生態(tài)度?你認為詩人眼中“秋日勝春朝”的理由是什么?答案:13.(5分)(1)“排”,在這里是“排開、推開”的意思,形象地寫出了黃鶴一飛沖天,仿佛沖破白云阻隔的氣勢,表現(xiàn)了作者奮發(fā)進取的豪情和豁達樂觀的情懷。(2分)(2)全詩表達了詩人一種激越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原因是在如此秋高氣爽的天氣,看見黃鶴直沖云霄,詩人心情豁然開朗,詩情廣闊,于是說“我言秋日勝春朝”。(3分)(六)《夜雨寄北》李商隱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1、“秋”字在詩中起到了什么作用?“秋”字點明了季節(jié),同時烘托了人物心情2、請用簡潔的語言,寫出詩人“今夜”的心境。漂泊在外的孤寂,苦雨深秋的落寞,歸期無期的無奈,相見共語的期盼。3、第二句除明寫漂泊異鄉(xiāng)時感知到的秋夜雨景之外,還暗示了詩人怎樣的情感?還暗示了詩人孤燈聽雨、長也難眠的離情別緒,也像這秋雨一樣,綿綿密密,漲滿了秋池。4、三、四兩句明明是寫今日的離情,卻設(shè)想未來的相逢,相逢之日再訴今日離情。詩人為什么要這樣寫?這是一種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奇妙構(gòu)思。用想象未來團聚時的歡樂反襯出今夜離別的相似之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來秉燭夜話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時的樂。(七)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南宋】陸游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捐b賞關(guān)鍵點】自然而巧妙(詩歌以風雨為題,通過風雨把現(xiàn)實與夢境結(jié)合起來)殺敵報國、豪邁雄壯(滿腔愛國熱忱化為豪壯的詩句,讀之蕩氣回腸)壯志難酬,蒼涼悲愴(只能在夢中重現(xiàn)當年騎馬馳騁的場景)“風吹雨”三字照應(yīng)了詩題(一語雙關(guān))?!舅枷雰?nèi)容】這首詩以風雨為題,通過風雨把現(xiàn)實與夢境聯(lián)系起來,表達了詩人為收復(fù)失地、統(tǒng)一祖國而獻身的強烈愿望。【名句賞析】1.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我雖然年邁力衰困居在孤獨、荒涼的小村里,可是并不為自己不受重用而感到悲哀,還時刻想著率領(lǐng)干軍萬馬為祖國戍守邊疆。這兩句述志,寫詩人忠心報國的情思。2.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帮L吹雨”一語雙關(guān),既是指自然界的風雨,又象征了南宋王朝的命運。詩人從“風吹雨”聯(lián)想到南宋王朝搖搖欲墜的處境,把現(xiàn)實與夢境自然地聯(lián)想起來,抒發(fā)渴望殺敵報國的愛國之情。七年級上冊課外古詩誦讀鑒賞專題(一)峨眉山月歌李白唐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鑒賞】構(gòu)思精巧《峨眉山月歌》中作者連用五個地名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峽,既造成了空間轉(zhuǎn)換之感,又點明了行船速度之快。將記行、寫景、抒情融為一體,描繪出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圖,借月抒發(fā)了詩人對親友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2、理解全詩在一個秋高氣爽、月色明朗的夜里,詩人在船上看到峨眉山尖吐出的半圓秋月,從清溪驛順流而下,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個好朋友一樣,陪伴著詩人。但在從清溪到渝州的途中,月亮總被兩岸的高山擋住,使詩人思念不已。詩人借月抒發(fā)了對親友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3、前兩句描繪了怎樣的畫面?連綿的峨眉山夜色正濃,半輪明月懸掛山間,有如青山吐月,皎潔的月影映入湛藍的江水,隨著江水緩緩流動。4、寫作手法:前兩句點明了寫作的時間和地點,作者運用了動靜結(jié)合的寫法,不僅描寫了月映清江的美景,也暗示了行船之事。5、賞析“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詩人連夜從清溪驛出發(fā)進入岷江,向三峽駛?cè)?,用不了多久,就將要到達渝州。作者運用擬人手法,把月亮人格化,并當做親密的朋友看待,表達了詩人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揪毩暋竣胚@首詩構(gòu)思精巧,歷來為人稱道。其精巧之處主要表現(xiàn)在哪里?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詩中“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畫面。本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懷?(二)江南逢李龜年·杜甫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捐b賞】詩歌背景:杜甫少年時才華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范和秘書監(jiān)崔滌的門庭,得以欣賞李龜年的歌唱藝術(shù)。詩的開首二句是追憶昔日與李龜年的接觸,寄寓詩人對開元初年鼎盛的眷懷;后兩句是對國事凋零,藝人顛沛流離的感慨。僅僅四句卻概括了整個開元時期的時代滄桑,人生巨變。1.這首詩以敘事為主,前后兩句分別講述了怎樣的情形?前兩句講述青年時恰逢盛世,經(jīng)常出入豪門權(quán)貴之家,聽李龜年唱歌的生活情景;后兩句講述安史之亂后,流落江南,與李龜年再次相遇的情形。2.賞析這首詩的表現(xiàn)手法及思想感情。表現(xiàn)手法:用江南美景反襯離亂世事和沉淪身世。思想感情:抒發(fā)對時世之凋敝喪亂與人生凄涼飄零的感慨之情。3.“落花時節(jié)”有什么特殊含義?①比喻國運衰微,人生落魄,盛時不再。(不只是寫景。不僅點明暮春時令,而且隱喻著彼此飄零、社會動亂、民生凋敝等家國之情。)這里既是明敘相逢的季節(jié),又暗喻唐帝國由盛入衰的局面,作為人生的歲月,兩人又到了落花時節(jié)的暮年。4【練習】.賞析“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答:5.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三)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岑參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遙憐故園菊,應(yīng)傍戰(zhàn)場開。1.這首詩寫了_____這一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從本詩_______、______等詞語可以看出。(3分)2.“遙憐故園菊,應(yīng)傍戰(zhàn)場開”兩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是用什么方法表現(xiàn)的?請簡要分析。(5分)(四)《夜上受降城聞笛》李益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捐b賞】詩歌的前兩句描繪了什么樣的畫面?運用了怎樣的藝術(shù)技巧?詩歌前兩句寫了大漠在像霜一樣潔白的月光的照耀之下白光一片的夜間景象?;蛘叽稹八蒲贝竽叭缢痹律珗D?;蛘呋卮鸫竽乱箞D。①詩人用比喻修辭方式將月下大漠比作白雪,將明月比作嚴霜,生動而形象地寫出了大漠的荒寒和月色的凄冷;②對偶③上句仰觀,下句俯視,俯仰之間,上下交映,突出了大漠和月色的白光一片,寒氣侵人,描繪了邊地的寥廓和苦寒;④詩歌前兩句通過寫如雪的大漠和如霜的月色,交代了環(huán)境的凄清與寒苦,為下兩句寫戍邊將士思鄉(xiāng)奠定情感基調(diào)。2.結(jié)合全詩內(nèi)容,簡要分析作者抒發(fā)了怎樣的思想感情?詩歌寫戍邊將士聽到蘆笛聲而引起的思鄉(xiāng)之情。詩歌前兩句通過寫如雪的大漠和如霜的月色,交代了環(huán)境的凄清與寒苦,為寫戍邊將士的思鄉(xiāng)奠定了情感基調(diào);后兩句則通過寫“蘆管”聲的橫空而出,立刻引發(fā)了戍邊將士的鄉(xiāng)思之情。【練習】1.⑴畫線句子對景物的描寫向來因生動奇巧而備受推崇,下列詩句運用的藝術(shù)技巧與畫線句子不同的一項是(2分)()A.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B.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C.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D.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⑵請發(fā)揮想象,用自己的語言描繪劃線的詩句所表現(xiàn)的景象。(2分)⑶這首詩被推崇為中唐邊塞詩的絕唱,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2分)(五)秋詞劉禹錫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捐b賞】全詩理解:這是一首七言絕句。請同學們朗讀,體會詩的韻味和節(jié)奏,也感受作者的豪情壯志。詩的前兩句采用了對比手法。作者首先寫了古代文人每當受挫,身陷逆境時,總是悲嘆秋天的寂寞凄涼。戰(zhàn)國時楚人宋玉曾寫道“悲哉,秋之為氣也”,可以說開創(chuàng)了“悲秋”之先河。接著道出了自己對秋天的感受:秋天勝過春朝。賞析:“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晴空”寫出了秋日的天高云淡?!耙机Q”是孤單的,但也是獨特的,正是這只鶴頑強奮斗,沖向云霄,才沖破了秋天的肅殺的氛圍。使大自然別開生面,使志士精神抖擻。它是頑強不屈的志士的寫照,奮斗不息的精神的象征?!霸娗椤敝负狼?,也是壯志,有了這種豪情壯志,秋日的寂寥自然會一掃而空的。前人寫詩填詞講究煉字,談?wù)勗姼璧谌洹扒缈找机Q排云上”中“排”字的表達作用。(2)全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人生態(tài)度?你認為詩人眼中“秋日勝春朝”的理由是什么?(六)《夜雨寄北》李商隱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賞析】譯文:你問我何時還家,我無法說準歸期,巴山夜雨連綿,秋水漲滿了池塘。什么時候才能夠與你在家中的西窗下一起剪燭長談,再說起我獨居巴山的客棧中面對夜雨的情景。1.“巴山夜雨漲秋池”一句中“漲”字有何妙處?一個“漲”字既是寫秋池,又寫出了秋思深重,“漲秋池”豈止是滂沱的秋雨和上漲的池水?分明是作者在不眠之夜對友人(或妻子)無限思念的感情波濤。2.賞析“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一句的妙處。這是對未來團聚時的幸福想像。詩人在此選取了兩種情態(tài):一個是“動態(tài)”,一個是語態(tài)“卻話”?!肮布粑鞔盃T”具體細膩而又無限傳神地描繪出一幅良宵美景圖。一個“共”字極寫親昵之情態(tài)。而“何當”一詞卻又把詩人描繪的美景推向了遠方,推向了虛處。3.“秋”字作用:點明了季節(jié),同時烘托了人物心情。4.“何當”體現(xiàn)了主人公怎樣的心情?體現(xiàn)了詩人急切的回家見妻子(或友人)的心情,突出今夜心境的郁悶、孤寂和內(nèi)心的相思之苦。5.“巴山夜雨”兩次出現(xiàn)的作用。不僅是在聲韻上回環(huán)和諧,朗朗上口,在表達上更有極強的表現(xiàn)力。第一個“巴山夜雨”表現(xiàn)的是眼前對現(xiàn)實愁苦的感受;第二個“巴山夜雨”表現(xiàn)的是他日對此時此地此景的回味。重復(fù)的作用是突出思親念舊,寂寞凄涼的感情,將現(xiàn)在和將來自己和親友巴蜀和北方(長安)聯(lián)結(jié)起來。【練習】1、“秋”字在詩中起到了什么作用?2、請用簡潔的語言,寫出詩人“今夜”的心境。3、第二句除明寫漂泊異鄉(xiāng)時感知到的秋夜雨景之外,還暗示了詩人怎樣的情感?4、三、四兩句明明是寫今日的離情,卻設(shè)想未來的相逢,相逢之日再訴今日離情。詩人為什么要這樣寫?(七)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南宋】陸游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捐b賞關(guān)鍵點】自然而巧妙(詩歌以風雨為題,通過風雨把現(xiàn)實與夢境結(jié)合起來)殺敵報國、豪邁雄壯(滿腔愛國熱忱化為豪壯的詩句,讀之蕩氣回腸)壯志難酬,蒼涼悲愴(只能在夢中重現(xiàn)當年騎馬馳騁的場景)“風吹雨”三字照應(yīng)了詩題(一語雙關(guān))?!舅枷雰?nèi)容】這首詩以風雨為題,通過風雨把現(xiàn)實與夢境聯(lián)系起來,表達了詩人為收復(fù)失地、統(tǒng)一祖國而獻身的強烈愿望。【名句賞析】1.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我雖然年邁力衰困居在孤獨、荒涼的小村里,可是并不為自己不受重用而感到悲哀,還時刻想著率領(lǐng)干軍萬馬為祖國戍守邊疆。這兩句述志,寫詩人忠心報國的情思。2.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帮L吹雨”一語雙關(guān),既是指自然界的風雨,又象征了南宋王朝的命運。詩人從“風吹雨”聯(lián)想到南宋王朝搖搖欲墜的處境,把現(xiàn)實與夢境自然地聯(lián)想起來,抒發(fā)渴望殺敵報國的愛國之情?!揪毩暋恳?填空:1.這首詩的后兩句,巧借自然界的風雨把現(xiàn)實與自然地聯(lián)系起來,借此抒發(fā)之情。2.陸游的《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中陸游以衰老多病之身,尚想為國戍邊,不忘抗戰(zhàn)報國的詩句是:,。3.陸游《示兒》詩中寫道:“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表現(xiàn)了詩人至死不忘復(fù)國的決心。本詩中表達與其相同意思的詩句:,。4.全詩抒發(fā)了詩人強烈的

,

的愿望。二.選擇:1.對陸游的《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一詩品析有誤的一項是()A、詩的一、二句集中在一個“思”字上,強烈地表達了詩人希望報效祖國的愛國之情。B、詩的三、四句集中在一個“夢”字上,幻化出的是詩人魂牽夢繞的情境。C、全詩格調(diào)積極向上,具有強烈的感染力。D、“僵臥”道出了老邁境況,“孤村”表明與世隔絕的狀態(tài),真切地寫出了作者懷才不遇的凄涼情景。問答:詩中“僵”與“孤”,寫出了詩人當時怎樣的處境?它們在詩中有什么作用?詩歌前兩句運用了什么寫法?說明了什么?

3."夜闌臥聽風吹雨"一句語意雙關(guān),應(yīng)怎樣理解?

人教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語法:詞性實詞、虛詞實詞——名詞、動詞、形容詞、數(shù)詞、量詞、代詞

虛詞——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擬聲詞實詞:(-)名詞人事名詞:魯迅、太陽、山;時間名詞:春天、明年;處所名詞:北京、學校;方位名詞:上、下;抽象名詞:品德、質(zhì)量;判斷技巧:1、能受數(shù)量詞的修飾;2、不受副詞“不”的修飾。(二)動詞一般動詞:走、看;存現(xiàn)動詞:有、死亡、消滅;情態(tài)動詞:愛、恨、怕、想念;判斷動詞:是;能愿動詞:能、能夠、愿、肯、敢;趨向動詞:進、出、上來、去、上去;動詞比較復(fù)雜,有的需要加以說明。

1.動詞“是”

I.“是”用在名詞前邊是動詞,這種“是”常常表示主語“等于什么”或“屬于什么”。例如“魯迅就是周樹人”、“牛是反芻動物”、“他是個開車的”、“是他救了我”;此外,“這一年,人家都是豐年,我是歉年,收完秋就沒吃的了”等里面的“是”仍是動詞,作謂語。

II.“是”用在動詞、形容詞前邊,表示肯定,含有“的確”、“實在”的意思,可以看作語氣副詞,作狀語,例如“我〔是〕懂了”、“他〔是〕勇敢”、“這樣做〔是〕好”。

2.動詞“有”

“有”只當動詞用,不能當副詞用。例如:

請問,這里有賣鋼筆嗎?(錯)請問,這里有鋼筆賣嗎?(對)

3.助動詞

助動詞是指動詞中能放在“不X不”(不敢不)格式里的詞。助動詞可以作謂語,如“這樣做可以不可以”、“完全可以”。但它們經(jīng)常用在動詞、形容詞前邊作狀語,表示動作者的主觀意愿和表示可能性、必要性等。例如“我們一定[要]堅持原則”、“春天到了,天氣[應(yīng)該]暖和了”。

4.趨向動詞

趨向動詞可以單獨作謂語,如“月亮下去了,太陽還沒有出來”。還經(jīng)常用在別的動詞或形容詞后邊表示趨向。作趨向補語,如“拿<出>一本書”、“拿<出來>一本書”、“拿<出>一本書<來>”。

(三)形容詞表形狀、顏色的:長、短、紅、綠、筆直;表性質(zhì)的:好、壞、美麗、大方、軟、平常;表狀態(tài)的:快、慢、生動;判斷技巧:1、形容詞用來修飾名詞或代詞;2、一般可以受副詞“很”的修飾,(特殊情況:“雪白”除外)(四)數(shù)詞表示數(shù)目多少的叫基數(shù)詞。如“一、二、三”。表示次序先后的叫序數(shù)詞。如“第一、第二”。(五)量詞——表示計算單位的詞??煞謨深?.物量詞表示人和事物的單位。尺、丈、升、斗、兩、斤、磅、噸、分、畝、頃、刻、元、角、米2.動量詞

動量詞表動作的量。如“去一次”“念一遍”“哭—場”“走一趟”(六)代詞人稱代詞:我、咱、你、您、疑問代詞:誰、什么、哪、指示代詞:這、那、這兒二、虛詞

(一)副詞

副詞是限制、修飾動詞、形容詞表示程度、范圍、時間等的詞。

1、程度副詞:很、最、極、挺、頂、非常、十分、極其、格外、分外、更、更加、越、越來越、越發(fā)、有點兒、稍、稍微、略微、差不多、幾乎、過于

2、范圍副詞:都、總、共、總共、統(tǒng)統(tǒng)、只、僅僅、單、光、一齊、一概、一律

3、時間副詞:已、已經(jīng)、曾、曾經(jīng)、剛、才、剛剛、正、正在、將、將要、就要、馬上、頓時、終于。4、頻率副詞:常常、時常、時時、往往、漸漸、一直、一向、向來、從來、總是、始終,永、永遠、趕緊

5、肯定副詞:必、必須、必定、必然、當然、準、的確、6、否定副詞:不、沒有、沒、未、別、莫、勿、未必、不必、何必、不便、不用(甭)、不妨

7、語氣副詞:難道、豈、究竟、到底、偏偏、索性、簡直、是、是否、可、也許、難怪、大約、幸而、幸虧、反倒、反正、果然、居然、何嘗、其實、明明、恰恰、未免、只好

1.副詞只有“很”、“極”可以作補語。例如:

①這辦法好得<很>。

②這辦法好<極>了。

2.“沒有”(沒)在動詞、形容詞前是副詞,否定行為的發(fā)生;在名詞前是動詞,否定事物的存在或否定對事物的領(lǐng)有。例如:

①沒有見過這么好的學生。(副)

②你沒有《詩經(jīng)》嗎?(動)

3.“白、怪、老、凈”等,同名詞組合時是形容詞,同動詞、形容詞組合時是副詞。因在兩個位置上意義是不同的。比較下邊兩組詞:

甲乙

白布白跑一趟

老朋友老說不完

怪事怪好看

凈水身上凈是泥4、時間副詞和時間名詞的區(qū)別:

a.時間名詞能做定語,如:“現(xiàn)在的事情”,“目前的任務(wù)”,“剛才的情況”。時間副詞不能如:“正在的事情”,“立即的任務(wù)”,“剛剛的情況”。

b.時間名詞做主語,如:“今天星期天”,“現(xiàn)在是早晨八點鐘”,“近來很冷”;而時間副詞不能做主語,如:“正在是早晨八點整”。

c.時間名詞能同介詞組成介賓短語:如:從過去、到將來、在早晨;時間副詞不能同介詞組合,如:從曾經(jīng)、到剛剛。(二)介詞

介詞是用在詞或詞組前面,一起組成“介詞結(jié)構(gòu)”,作動詞、形容詞的附加成分,表示時間、處所、方式、條件、對象等的虛詞。例如:

表時間:從、自從、打、到、在、當、當著、于、趁、乘、隨著、趕、臨

表處所、方向的:從、自、打、往、朝、向、到、在、于、由、沿著、順著

表方式、方法的:按、按照、依照、本著、經(jīng)過、經(jīng)、通過、根據(jù)、據(jù)、以、將、就、憑、用、靠、拿

表原因、目的的:因、由于、為、為了、為著

表對象、關(guān)聯(lián)的:對、對于、關(guān)于、替、同、與、跟、和、給、叫、讓、被、將、管、論、順、連

表比較的:比、和、同、與、跟

表排除的:除了、除非

1.介賓短語都可以作狀語,少數(shù)還可以作補語。例如:

〔在閱覽室〕看書(表處所)〔從早上〕作<到晚上>(表時間),

〔沿著河邊〕前進(表方向)〔對學生〕負責(表對象)

〔連根〕拔起來(表對象)〔比過去〕更好(表比較)有的可以作定語,但要加“的”。例如:

①他作了一個(關(guān)于詩人杜甫)的學術(shù)報告。

②他(對這個問題)的分析是正確的。

2.介詞大部分是由動詞虛化來的,有的介詞跟動詞的界線是清楚的,如“從、被、對于、關(guān)于”等。有的詞在這個場合是介詞,在另一場合是動詞,如“在、比、給”等。例如:

①他把書放在桌上。(介詞)

②他在家里.(動詞)

③許多同學都比我學習好。(介詞)

④我們要比干勁,比速度,比質(zhì)量。(動詞)

⑤他給我買了一本書.(介詞)

③他給了我一本書。(動詞)

介詞和動詞的區(qū)別:1、介詞不能單獨作謂語,動詞可以。2、介詞后面不能跟動態(tài)助詞“著、了、過”,動詞可以。3、它們的意義也不同,如例①中的“在”表示“放”的處所;例②中的“在”是“屬于”或“存在于”的意思。能作介詞用又能作動詞用的還有“由、讓、朝、往、用、拿、經(jīng)過、通過”等詞。

(三)連詞

連詞是連接詞、短語或句子的虛詞。例如“和、跟、同、與、而、而且、及、以及、不但、不僅、或、或者、雖然、但是、然而、如果、即使、那么、因為、所以、因此”等。

“和、跟、同、與”四個詞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