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前言 六、礦山及周邊礦山地質環(huán)境治理與土地復墾案例分析 65礦山地質環(huán)境影響和土地損毀評估 78 墾范圍 109第四章礦山地質環(huán)境治理與土地復墾可行性分析 139 9 礦山地質環(huán)境治理與土地復墾工程 155 156 第六章礦山地質環(huán)境治理與土地復墾工作部署 177 第七章經費估算與進度安排 193 第八章保障措施與效益分析 230 順序號12345671234567圖名興隆縣三撥子澤華礦業(yè)有限公司龍洞峪鐵礦礦山地質環(huán)境問題現(xiàn)狀圖興隆縣三撥子澤華礦業(yè)有限公司龍洞峪鐵礦礦區(qū)土地利用現(xiàn)狀圖興隆縣三撥子澤華礦業(yè)有限公司龍洞峪鐵礦礦山地質環(huán)境問題預測圖興隆縣三撥子澤華礦業(yè)有限公司龍洞峪鐵礦礦區(qū)土地損毀預測圖興隆縣三撥子澤華礦業(yè)有限公司龍硐峪鐵礦礦區(qū)土地復墾規(guī)劃圖興隆縣三撥子澤華礦業(yè)有限公司龍硐峪鐵礦礦山地質環(huán)境治理工程部署圖興隆縣三撥子澤華礦業(yè)有限公司龍硐峪鐵礦地質剖面圖1:50001:50001:50001:50001:50001:50001:1000附表1、礦山地質環(huán)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信息表附表2、礦山地質環(huán)境現(xiàn)狀調查表附件1:礦山地質環(huán)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編制委托書件附件3:礦山企業(yè)履行礦山環(huán)境保護與土地復墾義務承諾書附件4:編制單位對方案資料真實性承諾書附件5:最新開發(fā)利用方案評審意見書附件6:上期礦山地質環(huán)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評審意見書附件7:上期土地復墾方案評審意見書附件8:縣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對上期礦山地質環(huán)境保護與治理恢復方案完成情況說明附件9:縣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對本次礦山地質環(huán)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初審意見附件10:礦山地質環(huán)境恢復治理保證金繳存證明附件11:公眾參與資料2:造價信息附件13:供土協(xié)議書附件14:脫密承諾書1前言興隆縣三撥子澤華礦業(yè)有限公司龍洞峪鐵礦位于興隆縣縣城150°方位,直距約積*.****km2,共有35個拐點圈定。有效期限自2017萬噸/年,開采方式:地下開采,批準開采標高由+***m至-***m標高。目前礦山正在辦理采礦權延續(xù)手續(xù),根據(jù)《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做好礦山地質環(huán)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編報有關工作的通知》(國土資規(guī)【2016】21號)及國務院《關于印發(fā)礦產資源權益金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國發(fā)【2017】29號)的有關要求,需重新編制礦山地質環(huán)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2019年10月,興隆縣三撥子澤華礦業(yè)有限公司委托承德鑫聯(lián)達礦山技術服務有限公司進行《興隆縣三撥子澤華礦業(yè)有限公司龍洞峪鐵礦礦山地質環(huán)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編制工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新發(fā)展理念,加強礦山地質環(huán)境保護,加快礦山地質環(huán)境恢復和綜合治理,建設資源節(jié)約型、環(huán)境友好型的和諧社會,實現(xiàn)社會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落實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十三五”規(guī)劃和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文件中提出的“加快推進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要求,必須切實加強生產、建設礦山地質環(huán)境與土地復墾監(jiān)督管理工作,進行礦山地質環(huán)境保護與土地復墾工作。搞好礦山地質環(huán)境保護與土地復墾工作是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建設生態(tài)文明,形成開發(fā)與保護相互協(xié)調的礦產開發(fā)新格局。按照“誰開發(fā),誰保護,誰破壞,誰治理”和“誰損毀,誰復墾”的原則,根據(jù)龍洞峪鐵礦礦山地質環(huán)境問題和土地損毀的實際情況,明確落實該礦礦山地質環(huán)境保護與土地復墾義務人(興隆縣三撥子澤華礦業(yè)有限公司龍洞峪鐵礦)的責任和義務,為政府行政主管部門開展礦山地質環(huán)境管理、土地復墾監(jiān)督及該礦實施礦山地質環(huán)境保護、治理、監(jiān)測與土地復墾工作提供重要科學技術依據(jù)。通過編制《興隆縣三撥子澤華礦業(yè)有限公司龍洞峪鐵礦礦山地質環(huán)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2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該礦礦山地質環(huán)境保護與土地復墾目標和任務,提出該礦礦山地質環(huán)境保護、監(jiān)測、治理與土地復墾責任范圍、復墾措施、復墾計劃等,保護礦山生態(tài)地質環(huán)境,減少礦產資源開發(fā)活動造成的礦山地質環(huán)境破壞、土地損毀等問題,促進礦產資源的合理開發(fā)利用和經濟、資源環(huán)境的協(xié)調發(fā)展。依據(jù)(一)法律、法規(guī)及相關政策文件1.《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修訂)》(1996年8月);2.《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2004年);3.《中華人民共和國環(huán)境保護法》(2014年);4.《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法》(2012年);5.《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1998年);6.《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2010年);7.《中華人民共和國環(huán)境影響評價法》(2016年);8.《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huán)境防治法》(2016年);;10.國務院第592號令《土地復墾條例》(2011年3月5日);11.《基本農田保護條例》(2011年);護規(guī)定》(2009年5月1日);13.《國土資源部關于加強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的通知》(國土資發(fā)[2004]69號);14.《關于加強生產建設項目土地復墾管理工作的通知》(國土資發(fā)[2006]225號);15.《國土資源部辦公廳做好礦山地質環(huán)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編制審查及有關工作的通知》(國土資廳發(fā)〔2009〕61號);16.《國土資源部關于貫徹實施<土地復墾條例>的通知》(國土資發(fā)[2011]50號);〕21號);18.《關于加快建設綠色礦山的實施意見》(國土資規(guī)(2017)4號)(二)規(guī)范及規(guī)程1.《礦山地質環(huán)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編制指南》(國土資規(guī)[2016]21號附件);2.《礦山地質環(huán)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編制規(guī)范》(DZ/T0223-2011);33.《土地復墾方案編制規(guī)程(通則)》(TD/T1031.1-2011);4.《土地復墾方案編制規(guī)程(金屬礦)》(TD/T1031.4-2011);5.《土地復墾質量控制標準》(TD/T1036-2013);6.《土地開發(fā)整理項目預算定額標準》(財政部、國土資源部2011);7.《土地利用現(xiàn)狀分類》(GB/T21010-2017);8.《礦山土地復墾基礎信息調查規(guī)程》(TD/T1049-2016);9.《生產項目土地復墾驗收規(guī)程》(TD/T1044-2014);10.《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技術規(guī)范》(GB/T16453-2008);11.《崩塌、滑坡、泥石流監(jiān)測規(guī)范》(DZ/T0223-2011);12.《地下水監(jiān)測規(guī)范》(SL/T183-2005);13.《地表水質量標準》(SL/T14848-2017);16.《土壤環(huán)境監(jiān)測技術規(guī)范》(HJ\J166-2014);17.《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礦產行業(yè)標準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規(guī)范》DZ/T0286-2015);18.《土地整治項目設計報告編制規(guī)程》(TD/T1038-2013);19.《冶金行業(yè)綠色礦山建設規(guī)范》(DZT0319-2018)20.《關于做好礦山地質環(huán)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編報有關工作的通知》(國土資規(guī)〔2016〕21號);21.《關于加強礦山地質環(huán)境恢復和綜合治理的指導意見》(國土資規(guī)〔2016〕63號);22.《礦產資源權益金制度改革方案》(國發(fā)〔2017〕29號);(三)礦山基礎資料1.《興隆縣三撥子澤華礦業(yè)有限公司龍洞峪鐵礦礦山地質環(huán)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秦皇島中冶地五一五勘測有限公司,2015年1月);2.《河北省興隆縣三撥子澤華礦業(yè)有限公司龍洞峪鐵礦資源儲量核實報告》(承德市三川地質測繪有限公司,2019年5月);3.《興隆縣三撥子澤華礦業(yè)有限公司龍洞峪鐵礦礦產資源開發(fā)利用方案》(承德市三川地質測繪有限公司,2019年10月);4K50G092059);(一)礦山服務年限根據(jù)《儲量核實報告》,截止至2019年4月30日,礦區(qū)范圍內保有資源儲量122b+333)***.**萬噸,平均品位TFe30.95%,mFe26.60%,其中(122b)***.**萬噸,mFe根據(jù)《開發(fā)利用方案》礦山設計預可采儲量為***.**萬噸,設計生產能力**.**萬噸/年,廢石混入率為10%,經計算礦山服務年限為15.6年,礦山為停產礦山,由此推算至2020年4月,礦山剩余服務年限為15.6年。(一)方案服務年限興隆縣三撥子澤華礦業(yè)有限公司龍洞峪鐵礦為停產礦山,采礦許可證有效期自20170年4月,礦山生產服務年限剩余15.6年??紤]到礦山地質環(huán)境治理工程與土地復墾工程施工期1年,管護期3年,確定本礦山地質環(huán)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服務年限為19.6表0-1龍洞峪鐵礦礦山地質環(huán)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服務年限劃分表編號階段年度年份1礦山生產階段.62礦山恢復治理期13管護期3合計.6(二)方案基準期本礦山為生產建設礦山,方案的基準期按該方案評審之日下個月起算。暫定本方案。(三)方案適用期本方案適用年限劃定為5年,從方案基準期開始計算,即2020年5月至2025年4月,5確定礦山地質環(huán)境評估區(qū)范圍和復墾區(qū)礦山地質環(huán)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報告編寫和圖件編繪礦山地質環(huán)境保護與土地復墾分區(qū)礦山地質環(huán)境、土地資料調查礦山地質環(huán)境影響評估和土地復墾適宜性評價確定礦山地質環(huán)境評估區(qū)范圍和復墾區(qū)礦山地質環(huán)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報告編寫和圖件編繪礦山地質環(huán)境保護與土地復墾分區(qū)礦山地質環(huán)境、土地資料調查礦山地質環(huán)境影響評估和土地復墾適宜性評價方案適用期結束后,需對本方案進行修編。如涉及擴大開采規(guī)模、擴大礦區(qū)范圍、變更生產方式的,須重新編制礦山地質環(huán)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方案年限設置情況見下表0-2。表0-2方案年限設置一覽表方案基準期礦山服務年限方案服務年限方案適用年限2020年4月.6.65按方案評審之日下個月起算地下采礦剩余期限采礦證剩余服務年限+治理復墾期+監(jiān)測管護期從方案基準期開始況(一)工作程序承德鑫聯(lián)達礦山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嚴格按照國土資源部頒發(fā)的《關于做好礦山環(huán)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編報有關工作的通知》(國土資規(guī)[2016]21號)文件展開工作,具理與現(xiàn)場踏勘插圖0-1本次工作流程圖(二)工作方法項目組人員多次赴現(xiàn)場進行野外調查,對評估區(qū)礦山地質環(huán)境與土地資源進行調查,并收集相關資料,通過室內資料整理與綜合分析研究,確定了該項目區(qū)評估范圍和6土地復墾范圍,并劃定礦山地質環(huán)境保護與土地復墾分區(qū),進行礦山地質環(huán)境治理和土地復墾適宜性評價,在此基礎上編制礦山地質環(huán)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在報告編制完成后,興隆縣三撥子澤華礦業(yè)有限公司組織有關專家、礦方相關人員等進行了報告內審工作,之后根據(jù)專家審查意見再進一步修改完善。1)資料收集與分析:收集相關資料,了解掌握礦區(qū)周圍社會、經濟、人文情況。對礦區(qū)地質環(huán)境條件、地質環(huán)境問題、建設項目規(guī)模等情況有了初步了解,從而確定本次工作重點;收集地形圖,地質圖及土地利用現(xiàn)狀圖等圖件作為評估工作底圖及野外工作用圖;分析已有資料,確定要補充的資料內容,初步確定現(xiàn)場調查方法,調查路線和主要調查內容。2)野外調查:以1:5000的地形圖作為底圖,采用地形地貌以及地質羅盤定位,并與GPS定位相校核,地質調查路線采用線路穿越法、布點法,并用數(shù)碼相機拍下了具有代表性的照片。調查的內容主要是野外礦山地質環(huán)境調查、土地資源調查、地形地貌、地質遺跡、土地利用、地質覆蓋、村莊遺跡以及當?shù)氐慕洕顒?,為方案的編制提供充分依?jù)。3)公眾參與:以走訪及問卷調查的形式,與礦區(qū)所在地和附近的村民溝通土地復墾政策,調查了公眾對土地復墾利用方向的意愿,以及對復墾標準與措施的意見。在方案編制完成后,廣泛征詢礦方、涉及村委及居民、國土等相關部門的意見,從組織、經濟、技術、生態(tài)環(huán)境協(xié)調性、費用保障、復墾目標以及公眾接受程度等方面進行可行性論證。4)室內資料整理和報告編寫階段:對收集的資料進行分類整理,在綜合分析既有資料以及野外實地調查資料的基礎上,利用CAD軟件編制方案相關圖件,圈定礦山地質環(huán)境評估范圍及土地復墾范圍。根據(jù)礦方及其他相關部門的意見,對初步方案進行完善和修改。對礦山地質環(huán)境影響進行現(xiàn)狀評估、預測評估,確定土地復墾標準,優(yōu)化工程設計,并提出礦山地質環(huán)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的防治措施和建議,完善工程量測算及投資估算,細化方案實施計劃安排以及費用、技術和組織管理保障措施。同時編制《興隆縣三撥子澤華礦業(yè)有限公司龍洞峪鐵礦礦山地質環(huán)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報告書,并通過內部審查。7第一章礦山基本情況——項目名稱:興隆縣三撥子澤華礦業(yè)有限公司龍洞峪鐵礦;——項目地點:興隆縣三撥子澤華礦業(yè)有限公司龍洞峪鐵礦區(qū)位于****縣縣城***°方位,直距約**km處。礦區(qū)距**—**鐵路****縣火車站約**km,****—******—****有省級公路相通,縣、村級公路由******直通礦區(qū),交通較方便(見插圖1-1交通位置圖)。礦區(qū)中心地理坐標:東經***°**′**″,北緯***°**′**″。礦區(qū)內共有三個采區(qū)(一采區(qū)、二采區(qū)和三采區(qū)),各采區(qū)中心地理坐標分別為:一采區(qū):東經***°**′**″,北緯***°**′**″;二采區(qū):東經***°**′**″,北緯***°**′**″;三采區(qū):東經***°**′**″,北緯***°**′**″?!洕愋停河邢挢熑喂?;——開采礦種:鐵礦;——生產開采方式:地下開采;——生產規(guī)模:**.**萬噸/年;——開采深度:開采深度由+***米至-***米標高;;——資源儲量及生產規(guī)模:根據(jù)2019年5月,承德市三川地質測繪有限公司提交《河北省興隆縣三撥子澤華礦業(yè)有限公司龍洞峪鐵礦資源儲量核實報告》,截止至2019年4月30日,礦區(qū)范圍內保有資源儲量(122b+333)***.**萬噸,平均品位TFe30.95%,mFe26.60%,礦山實際采礦規(guī)模為**.**萬噸/年?!a服務年限:根據(jù)《開發(fā)利用方案》,截止2020年4月,興隆縣三撥子澤華礦業(yè)有限公司龍洞峪鐵礦剩余服務年限15.6年。插圖1-1交通位置圖89圍及拐點坐標**********************,礦區(qū)面積*.****km2,有效期限自2017年11月15日至2019年11月15日,發(fā)證機關為河北省國土資源廳,批準生產規(guī)模15.00萬噸/年,開采標高由+***m至-***m標高,礦區(qū)范圍共包含3個采區(qū)(一采區(qū)、二采區(qū)和三采區(qū)),由33個拐點圈定,礦區(qū)范圍拐點坐標祥見表1-1,礦區(qū)范圍示意圖詳見插圖1-2。插圖1-2礦區(qū)范圍示意圖表1-1龍洞峪鐵礦礦區(qū)拐點坐標一覽表1980西安坐標系(采礦證坐標)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對應坐標)面積(km2)開采深度XYXY1**********************.**********.*********m至*m2**********************.**********.**3**********************.**********.**4**********************.**********.**5**********************.**********.**********m至***m6**********************.**********.**7**********************.**********.**8**********************.**********.**9**********************.**********.************************.**********.************************.**********.************************.**********.************************.**********.************************.**********.************************.**********.************************.**********.************************.**********.************************.**********.************************.**********.**20**********************.**********.**21**********************.**********.**22**********************.**********.**23**********************.**********.**24**********************.**********.**25**********************.**********.**26**********************.**********.**27**********************.**********.**28**********************.**********.**29**********************.**********.**30**********************.**********.*********m至*m31**********************.**********.**32**********************.**********.**33**********************.**********.**合計********m至***m三、礦山開發(fā)利用方案概述(一)礦山建設規(guī)模根據(jù)《開發(fā)利用方案》,原采礦證批準生產規(guī)模15萬t/a,根據(jù)礦石賦存情況、工藝設備、開采技術能力等條件,經生產能力驗證,本次設計生產規(guī)模仍為15萬t/a。(二)工程布局興隆縣三撥子澤華礦業(yè)有限公司龍洞峪鐵礦分為三個采區(qū),編號為一采區(qū)、二采區(qū)、三采區(qū)。工程布局包括露天采場、采礦硐口、工業(yè)場地、廢石堆及礦區(qū)道路五部分,各采區(qū)都有獨立的開拓生產系統(tǒng)。1、露天采場天采場,編號為CK1位于二采區(qū)西部。2、采礦硐口礦山目前共形成出露地表的采礦平硐68個,豎井22個;其中一采區(qū)平硐4個、豎3、工業(yè)場地1處辦公生活區(qū),三采區(qū)1處。主要為辦公樓、宿舍、食堂、破碎車間等。4、廢石堆礦山現(xiàn)存廢石堆2個,排土場1個;編號為廢石堆1、廢石堆2、排土場。其中二采區(qū)1處廢石堆及1處排土場,三采區(qū)1處廢石堆。5、礦區(qū)道路DLDLDLDL6、DL7、DL8)主要為村村通道路及上山耕種道路,道路兩側主要為松樹、楊樹及灌木,植被發(fā)育。插圖1-3龍洞峪鐵礦工程布置略圖(三)礦山開采時序根據(jù)劃定的礦區(qū)拐點坐標,礦區(qū)劃分為三個獨立采區(qū),分別為一采區(qū)、二采區(qū)和三采區(qū)。三個采區(qū)相互之間最近距離***m,且礦山均采用地下開采。由于礦山三采區(qū)的Fe12礦體已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因此礦山繼續(xù)生產,根據(jù)其它各系統(tǒng)保有的資源情況,結合其生產能力、服務年限等因素,確定首先開采二采區(qū)內的六號系統(tǒng),其他系統(tǒng)按設計利用儲量多少接續(xù)生產。在二采區(qū)內的六號系統(tǒng)的基建過程中,三采區(qū)可以回采完畢,因此設計首采中段為二采區(qū)六號系統(tǒng)首采中段為312m中段。(四)礦山開采方法目前采礦證批準的開采方式為地下開采。礦山礦體厚度較小、剝采較大不具備露天開采條件,設計仍采用地下開采方式進行開采。、采礦方法的選擇礦體為急傾斜薄礦體,適宜采用淺孔留礦采礦法生產,且礦山具有熟練的技術人員和工人,同時為了降低工人勞動強度,增加生產能力,方案確定采用平底結構淺孔留礦法、裝載機出礦。2、平底結構淺孔留礦法(1)礦塊構成要素表1-2淺孔留礦法礦塊構成要素表(單位:m)序號礦塊構成要素淺孔留礦法1礦塊長度30~502礦塊高度24~603頂柱高34礦房寬礦體厚5間柱寬6(2)采準切割工作淺孔留礦采礦法采用平底結構,采準切割工程主要包括:礦塊拉底、通風行人天井、天井聯(lián)絡巷道、裝礦巷道等(見淺孔留礦采礦方法圖)。礦體運輸巷道沿礦體底板外6m布置;從運輸巷道向礦脈方向施工裝礦巷道,見礦后在礦脈內施工礦塊拉底巷道;自礦塊兩側間柱內施工天井與回風水平相通,再從天井每個礦房按礦塊長度適當?shù)倪M行布置。拉底平巷,其斷面約為2.0m×2.0m,切割巷道高度2.0m,寬度為礦體的水平厚度(但不得小于1.5m),形成初始回采自由面。平巷掘進采用YT-28型鑿巖機,天井掘進采用YSP-45型鑿巖機。(3)回采工作礦房回采是逆礦體傾斜方向自下而上依次推進。沿礦體走向方向自礦房一側向另一側后退式開采,回采工作面呈倒梯形。采場爆破后進行通風、灑水、撬浮石和平場,在平場的同時進行局部放礦。放礦分兩步驟,即局部放礦和大量放礦。局部放礦放出每次崩落礦石的30~35%左右,使回采工作面保持2.0~2.5m空間,礦房回采至頂柱時,進行大量放礦。大量放礦時一定要均勻放礦。鑿巖采用YSP-45型上向高頻鑿巖機鉆鑿,孔徑48mm,孔深1.8~2.0m,每班可穿孔40~60m,每m崩礦量約為2.6t,采用2#巖石乳化炸藥,人工裝藥,非電導爆管雷管起爆。(4)礦石運搬淺孔留礦法采用平底結構,礦石裝礦采用WJ-1型地下柴油鏟運機,平硐開拓時采用無軌運輸,礦用無軌自卸汽車通過平硐運輸至地表;豎井開拓時由電機車牽引礦車運輸至井底車場后由罐籠提升至地表。(5)礦塊通風及除塵采場內采用貫穿風流通風,通風較困難的礦塊采用局扇進行輔助通風,采切及其他掘進獨頭工作面必須采用局扇進行輔助通風。回采工作面和掘進工作面均采用濕式鑿巖,出渣和出礦工作面進行噴霧灑水,裝卸礦地點采取凈化措施。此外,設置專職通風管理機構和人員,負責通風防塵工作,建立健全通風制度。(6)主要技術指標綜合回采率:90%;廢石混入率:10%。貧化率:10%采出礦體品位:TFe27.86%,mFe23.94%。(五)礦山開拓系統(tǒng)礦山分為三個采區(qū),其中一采區(qū)和三采區(qū)內各一套生產系統(tǒng),二采區(qū)共8套生產系統(tǒng)。分別敘述如下:(一)一采區(qū)一采區(qū)設置一套生產系統(tǒng),開采Fe1號礦體。一采區(qū)設計采用豎井開拓。共設置2條豎井,一條主井(1-1主井)和一條回風井(1-1風井)。1-1主井:為新建豎井,井口中心坐標:X=*******,Y=********.*,井筒凈直徑4.0m,井口標高***m,井深**m(含井底水窩**m)。采用單罐籠配平衡錘提升,負責礦山提升任務,主要提升礦石、廢石以及人員和材料,井筒內安裝梯子間兼作安全出XYm井口標高***m,井底標高***m,井深**m。筒內安裝梯子間兼作安全出口。井下共設置218m和183m兩個生產中段和253m一個水平回風,中段高度35m。原有豎井(SJ3、SJ4、SJ5)均位于巖石移動線以內,存在安全隱患,本次設計將其廢棄,并進行回填封堵,并設立警示標志。(二)二采區(qū)二采區(qū)內共有21條礦體,其中Fe11號(333資源量*.*萬t、)Fe13號(333資源量*.**萬t)、Fe17號(333資源量*.**萬t)、Fe18-2號(333資源量*.**萬t)、Fe20號(122b+333資源量*.**萬t)、礦體因資源小,需要獨立系統(tǒng)開采且無法采用平硐開拓,目前不具有開采的經濟價值,因此本次開發(fā)方案暫不開采。二采區(qū)共設置8套生產系統(tǒng),開采18條礦體,具體各系統(tǒng)內開采礦體具體如下:表1-3二采區(qū)系統(tǒng)劃分采區(qū)名稱系統(tǒng)名稱開采礦體二采區(qū)一號系統(tǒng)Fe14、Fe15號礦體二號系統(tǒng)Fe16號礦體三號系統(tǒng)Fe9號礦體四號系統(tǒng)Fe10號礦體五號系統(tǒng)六號系統(tǒng)FeFeFe4號礦體七號系統(tǒng)八號系統(tǒng)Fe21號礦體(1)一號系統(tǒng)一號系統(tǒng)開采Fe14、Fe15號兩個礦體。設計采用豎井開拓,共設置一條主井(2-1主井)和一條回風平硐(2-1回風平硐)。SJ1豎井進行延伸,井口中心坐標:X=*******,Y=********,井筒凈直徑4.0m,井口標高***.***m,目前井底標高***m,需向下延深至***m,井深***.***m(含井底水窩**m)。采用單罐籠配平衡錘提升,負責礦山提升任務,主要提升礦石、廢石以及人員和材料,井筒內安裝梯子間兼作安全出口。2-1回風平硐:為新建平硐,平硐口中心坐標:X=*******,Y=********,平硐口標高***m,主要負責礦山的回風任務。井下共設置277m、224m和200m三個生產中段和318m一個水平回風,中段高度24~41m。原有平硐(LD16-1、LD16-2、LD16-3、LD16-4)均位于巖石移動線以內,存在安全隱患,本次設計將其廢棄,并進行封堵,并設立警示標志。(2)二號系統(tǒng)二號系統(tǒng)開采Fe16號礦體。設計采用平硐開拓,共設置2條主運輸平硐(2-2運輸平硐1、2-2運輸平硐2)和一條回風平硐(2-2回風平硐)。2-2運輸平硐1:新設平硐,井口中心坐標:X=*******.**,Y=********.*,平硐口標高***m,負責礦山運輸任務,主要運輸236m中段礦石、廢石以及人員和材料同時兼作安全出口。平硐口標高***.***m,負責礦山運輸任務,主要運輸270m中段礦石、廢石以及人員和材料同時兼作安全出口。2-2回風平硐:原LD16-1,平硐口中心坐標:X=*******.**,Y=********.**,平硐口標高***m,主要負責礦山的回風任務。井下共設置236m、268m兩個生產中段和300m一個水平回風,中段高度22~32m。2-2運輸平硐2(原LD17)只用于所開拓中段的開采,待開采結束后不再利用。(3)三號系統(tǒng)三號系統(tǒng)開采Fe9號礦體。采用豎井開拓,共設置3條豎井,一條主井(2-3主井)和2條回風井(2-3回風井井口標高***m,井深***m(含井底水窩**m)。采用單罐籠配平衡錘提升,負責礦山提升任務,主要提升礦石、廢石以及人員和材料,井筒內安裝梯子間兼作安全出口。井口標高***m,井底標高***m,井深**m。筒內安裝梯子間兼作安全出口。2-3回風井2:為新建豎井,井口坐標X=*******.*,Y=********.*,井筒凈直徑2.5m,井口標高***m,井底標高***m,井深*m。筒內安裝梯子間兼作安全出口。井下共設置169m、135m、101m、67m、33m和-1m六個生產中段和203m一個水平回風,中段高度34m。原有豎井(PD49、PD51)均位于巖石移動線以內,存在安全隱患,本次設計將其廢棄,并進行封堵,并設立警示標志。另外ZJSJ豎井位于河床內,以防汛期淹井,本次設計不再利用,做回填封堵處理。(4)四號系統(tǒng)四號系統(tǒng)開采Fe10號礦體。采用豎井開拓,共設置2條豎井和1條平硐,一條主井(2-4主井)、1條回風井(2-4回風井)和1條2-4回風平硐。2-4主井:為新建豎井,井口中心坐標:X=*******.*,Y=********.**,井筒凈直徑4.0m,井口標高***m,井深**m(含井底水窩**m)。采用單罐籠配平衡錘提升,負責礦山提升任務,主要提升礦石、廢石以及人員和材料,井筒內安裝梯子間兼作安全2-4回風井1:為新建豎井,井口坐標X=*******.**,Y=********.**,井筒凈直徑2.5m,井口標高***m,井底標高***m,井深**m。筒內安裝梯子間兼作安全出口。2-4回風平硐:原PD10-1,平硐口坐標X=*******.**,Y=********.**,井筒凈直.5m,主要負責237m水平的回風任務。井下共設置161m、190m兩個生產中段和237m一個水平回風,中段高度29~47m。原有豎井(SJ16、PD54)均位于巖石移動線以內,存在安全隱患,本次設計將其廢棄,并進行封堵,并設立警示標志。(5)五號系統(tǒng)Fe136m中段以上采用平硐開拓,136m水平及以下采用豎井開拓。①136m中段以上共設4條運輸平硐1條回風平硐1條回風豎井PD標X=*******.**,Y=********.**,平硐口標高***.***m,主要作為礦山生產時253m中段礦、巖出口和人員、材料的進出通道。PD標X=*******.**,Y=********.**,平硐口標高***m,主要作為礦山生產時2-20線以南250m中段礦、巖出口和人員、材料的進出通道。PDX****,Y=********,平硐口標高***m,主要作為礦山生產時2-20線以北250m中段礦、巖出口和人員、材料的進出通道。2-5運輸平硐4:原PD1,硐口坐標X=*******,Y=********,平硐口標高***m,主要作為礦山生產時186m中段礦、巖出口和人員、材料的進出通道。PD標X=*******.**,Y=********.**,平硐口標高***.***m。標高***m,井底標高***m,井深***m,井筒內安裝梯子間兼作安全出口。②136m水平及以下采用豎井開拓共設置1條主井(2-6主井)、2條回風豎井(2-5回風井1、2-5回風井2)。2-5主井:利用原SJ2豎井進行延伸,井口中心坐標:X=*******,Y=********,井筒凈直徑4.0m,井口標高***.***m,目前井底標高-*m,需向下延深至**m,井深***.***m(含井底水窩**m)。采用單罐籠配平衡錘提升,負責礦山提升任務,主要提升136m中段及以下礦石、廢石以及人員和材料,井筒內安裝梯子間兼作安全出口。2-5回風井1:為136m中段以上開采時同一回風井。XY2.5m,井口標高***m,井底標高***m,井深**m,井筒內安裝梯子間兼作安全出口。水平回風,南部253m水平回風,中段高度27~50m。(六)六號系統(tǒng)210m中段以上采用平硐開拓。250m中段北段沒有合適的平硐開口位置,采用斜坡道開采。210m水平及以下采用豎井開拓。①210m中段以上共設6條運輸平硐2條回風平硐2-6運輸平硐1:新設,硐口坐標X=*******,Y=********,平硐口標高***.***m,主要作為礦山生產時218m中段礦、巖出口和人員、材料的進出通道。2-6運輸平硐2:新設,硐口坐標X=*******.*,Y=********.*,平硐口標高***m,主要作為礦山生產時250m中段礦、巖出口和人員、材料的進出通道。主要作為礦山生產時323m中段礦、巖出口和人員、材料的進出通道。2-6運輸平硐4:新設,硐口坐標X=*******.**,Y=********.**,平硐口標高***m,主要作為礦山生產時287m中段礦、巖出口和人員、材料的進出通道。主要作為礦山生產時277m中段礦、巖出口和人員、材料的進出通道。2-6運輸平硐6:新設,硐口坐標X=*******,Y=********,平硐口標高***m,主要作為礦山生產時312m中段礦、巖出口和人員、材料的進出通道。PD標X=*******.**,Y=********.**,平硐口標高***.**m。20X=*******.**,Y=********.*,斜坡道口標高***m,斜坡道坡度10%,長240m,底部標高***m,負責礦體開采時250m中段礦巖運輸、人和材料的進出任務。②210m水平及以下采用豎井開拓共設置1條主井(2-6主井)、1條進風井、2條回風豎井(2-6回風井1、2-6回風2-6主井:新建豎井,井口中心坐標:X=*******.**,Y=********.**,井筒凈直徑4.0m,井口標高***m,井深***m(含井底水窩**m)。采用雙層單罐籠配平衡錘提升,負責礦山提升任務,主要提升210m中段及以下各生產中段礦石、廢石以及人員和材料,井筒內安裝梯子間兼作安全出口。井口標高***m,井底標高***m,井深***m,井筒內安裝梯子間兼作安全出口。2-6回風井1:新建豎井,井口坐標X=*******.**,Y=********.**,井筒凈直徑2.5m,井口標高***m,井底標高***m,井深**m,井筒內安裝梯子間兼作安全出口。2-6進風井:Fe3號礦體走向較長,在進風約1000m出增設一處進風井,安裝梯子間兼做安全出口。為新建豎井,硐口坐標X=*******,Y=********,井口標高***m,井底井底標高***m,井深**m。m(7)七號系統(tǒng)設計采用平硐開拓,共新設置一條運輸平硐(2-7運輸平硐)、1條回風井(2-7回風井)和1條回風平硐(PD20-3)。2-7運輸平硐:為新建平硐,井口中心坐標:X=*******.*,Y=********.*,平硐口標高***m,平硐長80m,負責礦山321m中段運輸任務,主要運輸?shù)V石巖石及人員出入通道。X*****,Y=********,井筒凈直徑2.5m,井mmm北系統(tǒng)開采時的回風任務,井筒內安裝梯子間兼作安全出口。2-7回風平硐:為原PD20-3,井口坐標X=*******,Y=********,平硐口標高21***.***m,平硐長116m,負責礦山19-13線以南系統(tǒng)開采時的回風任務,兼作安全出井下共設置321m一個生產中段和349m一個水平回風,中段高度28m。原有平硐(LD19-1、LD20-1、LD20-2)位于巖石移動線以內,存在安全隱患,本次設計將其廢棄,廢棄應回填封堵,并設立警示標志。(8)八號系統(tǒng)八號系統(tǒng)開采Fe21號礦體。采用平硐開拓,共設置4條平硐,兩條運輸平硐(2-8運輸平硐1、2-8運輸平硐2)、兩條回風平硐(2-8回風平硐1、2-8回風平硐2)。2-8運輸平硐1:為新建平硐,井口中心坐標:X=*******.**,Y=********.*,平硐口標高***m,主要負責347m中段礦石、廢石、材料運輸以及人員出入口兼作安全2-8運輸平硐2:為新建平硐,井口中心坐標:X=4454732.80,Y=39554171.35,平硐口標高***m,主要負責374m中段礦石、廢石、材料運輸以及人員出入口兼作安全2-8回風平硐1:為新建平硐,井口中心坐標:X=*******,Y=********,平硐口標高***m,主要負責374m中段礦石、廢石、材料運輸以及人員出入口兼作安全出口。2-8回風平硐2:原LD22-2,井口中心坐標:X=*******,Y=********,平硐口標高***.***m,主要負責399m水平的回風任務。井下共設置374m和347m兩個生產中段和399m一個回風水平,中段高度25~27m。2-8運輸平硐2和2-8回風平硐2位于地表錯動界線內,只用于所開拓中段的開采,待開采結束后不再利用。(三)三采區(qū)三采區(qū)設置一套生產系統(tǒng),開采Fe12號礦體(原Fe14號礦體)。目前該礦體正在開采中,經評審備案的該采區(qū)的初步設計/安全專篇中采用平硐開拓,劃分為一個250m生產中段和一個280m回風水平,本次方案依據(jù)的儲量核實報告中將保有礦體儲量延深至220m,因此本次三采區(qū)設計220m中段以上采用平硐開拓,220m水平采用斜坡道開拓。新設一條斜坡道(3-1斜坡道)和利用已有的2條運輸平硐及1條回風平硐。3-1斜坡道:為新建斜坡道,斜坡道口標高中心坐標:X=*******,Y=********,22斜坡道口標高***m,斜坡道平均坡度10%,長***m,斜坡道底部標高***m,主要負責運輸220m中段的礦巖、材料和人員出入通道。***.***主要作為礦山生產時250m中段礦、巖出口和人員、材料的進出通道。***.***主要作為礦山生產時280m中段礦、巖出口和人員、材料的進出通道。***.***。3-1運輸平硐1、3-1回風平硐1位于地表錯動界線內,只用于所開拓中段的開采、回風,待250m中段開采結束后不再利用。三采區(qū)設置280m、250m、220m3個中段和300m1個回風水平。(六)礦山給排水系統(tǒng)1.供水系統(tǒng)礦井主要用水地點為鑿巖機工作用水和消塵用水,日需水量約為30m3/d。井下一次消防用水量為220m3生產用水及消防用水由地表蓄水池通過供水管路直接供給,在每個系統(tǒng)的地表均設置高位水池,高位水池容量不小于300m3,生產、消防供水由高位水池供給。高位水池水源主要由井下水補給,把井下水排到地表高位水池凈化后使用,在開采淺部地下水不足時,由地面水源井向高位水池補充。高位水池中的水通過專用管道供到井下各用水地點。2.排水系統(tǒng)礦區(qū)共設計10個開拓系統(tǒng),根據(jù)礦體的開拓、開采情況,確定礦山防治水方案。1)每個聯(lián)合開拓的系統(tǒng),采用1個主排水系統(tǒng),豎井或斜坡道排水系統(tǒng)。平硐開拓的礦體,設計平硐的坡度3~5‰,井下涌水直接由平硐流至地表。2)每個主排水系統(tǒng)均采用一級排水,采場涌水通過中段運輸巷自流至豎井或斜坡道井底水倉,然后經豎井或斜坡道排水系統(tǒng)通過水泵排至地面。排水管路安裝在豎井及斜坡道內,布置排水管路2趟(其中1趟備用)。3)每個主排水系統(tǒng)至少安裝同類型水泵3臺,水泵安裝在水泵房內。4)工作水泵要保證在20小時內排出井下24小時的正常涌水,除檢修泵外,其他23水泵應能在20小時內排出一晝夜的最大涌水量,以確保礦山排水安全。井底水倉由兩條獨立巷道組成,井底水倉有效容積不小于井下6~8小時正常涌水量需求,豎井井底結構部分積水由潛水泵排至井底水倉。排水管選用兩條無縫鋼管,一條工作,一條備用。(七)供電系統(tǒng)供電電源來自附近35KV變電站,通過架空線接至礦山變壓器。同時為了滿足一級負荷的供電要求,另設一套柴油發(fā)電機組作為備用電源。(八)防治水方案1.地面防治水礦床水文地質條件也比較簡單。礦范圍內有一條季節(jié)性河流通過,本次設計的各個系統(tǒng)地表開采巖石錯動范圍均不會影響河道的安全。礦區(qū)中部二采區(qū)Fe3號礦體西側有一小型池塘,主要是為露天采坑積水,目前礦山已經對該池塘進行環(huán)境恢復治理綠化處理,因此礦山開采不會對其產生影響。為了保證開采安全,礦山還應采取以下安全措施:(1)礦山基建前需通過抽水井對井下老窿水、采空區(qū)積水進行抽干;(2)對礦區(qū)地面發(fā)生地表裂縫、地面塌陷后,分層回填、夯實塌陷坑,表面覆土綠化,以防匯水涌入地下。(3)摸清礦區(qū)及其附近地表水系的匯水、滲漏情況、排泄能力和有關水利工程等情況,掌握當?shù)貧v年降水量和礦山布置永久建構筑物的最高洪水位資料,及建立的疏水、防水和排水系統(tǒng)情況。(4)主動與氣象、水利、防汛等部門聯(lián)系,建立災害性天氣預警和預防機制。及時掌握可能危及礦山安全生產的暴雨洪水災害和災害性天氣的預報預警信息,主動采取措施。(5)雨季前全面檢查防范暴雨洪水引發(fā)事故災難措施的落實情況,對排查出的隱患,要落實責任,限定在汛期前完成整改。防治水工程要有專門設計和施工方案,竣工后礦山應組織驗收。(6)礦山在建設過程中應進行水文地質補勘,進一步探明礦區(qū)水文地質條件,對首采地段要重點勘探,并對探明的存在的隱患采取合理的防排水措施進行治理,治理后方可投產,確保礦山生產的安全24(7)礦山生產期間要做好礦坑涌水的水量、水溫,水位(水壓)的動態(tài)監(jiān)測和施工工程的水文地質編錄工作。(8)礦山建立專門的安全管理機構和防治水機構,并配置專業(yè)人員。2.井下防治水井下設水泵房和水倉,地下涌水通過水泵排出地表。礦山基建前需通過抽水井對井下老窿水、采空區(qū)積水進行抽干。建議礦山在生產過程中,詳細記錄礦坑涌水量,收集整理水文地質資料,并根據(jù)涌水量調整排水設備。在通過斷層和破碎帶地段,要先打超前鉆,以防地下突水事故發(fā)生。出現(xiàn)極端天氣降雨時,井下要停止生產,提前撤出井下作業(yè)人員,以確保安全。(九)廢石場礦山生產所產生廢石經破碎后作為建筑石料用石子銷售,實現(xiàn)了廢石的綜合利用,設計在各個提升井口或運輸平硐口附近設計巖石臨時堆場,巖石由汽車直接運往破碎站,不再專設廢石場。(一)礦山開采歷史該礦原為興隆縣中興校辦鐵礦第一分礦和第二分礦整合而成。1、原興隆縣中興校辦鐵礦第一分礦:2002年礦山首次取得河北省國土資源廳頒發(fā)的采礦許可證,2005年辦理了采礦權變更手續(xù),將“興隆縣中興校辦鐵礦第一分礦”變更為“興隆縣龍洞峪志國鐵礦第一分礦”,并于2005年10月取得由承德市國土資源局頒發(fā)的采礦許可證。采礦許可證證號:**************;采礦權人:興隆縣龍洞峪志國鐵礦;地址:承德市興隆縣******鎮(zhèn)******村;礦山名稱:興隆縣龍洞峪志國鐵礦第一分礦;經濟類型:集體企業(yè);開采礦種:鐵礦;開采方式:地下開采;生產規(guī)模:*萬t/a;礦區(qū)面積:*.*****km2;開采2008年辦理了采礦權延續(xù)手續(xù),并于2008年7月取得了由承德市國土資源局頒發(fā)的采礦許可證。采礦許可證證號:*************;經濟類型:由集體企業(yè)變更為私營2、興隆縣中興校辦鐵礦第二分礦:2002年礦山首次取得河北省國土資源廳頒發(fā)的采礦許可證,2005年辦理了采礦權25變更手續(xù),將“興隆縣中興校辦鐵礦第二分礦”變更為“興隆縣龍洞峪志國鐵礦第二分礦”,并于2005年10月取得由承德市國土資源局頒發(fā)的采礦許可證。采礦許可證證號:**************;采礦權人:興隆縣龍洞峪志國鐵礦;地址:承德市興隆縣******鎮(zhèn)******村;礦山名稱:興隆縣龍洞峪志國鐵礦第二分礦;經濟類型:集體企業(yè);開采礦種:鐵礦;開采方式:地下開采;生產規(guī)模:*萬t/年;礦區(qū)面積:*.****km2;開采深度:由***m至***m;有效期限:貳年自2005年10月13日至2010年10月13日。2006年辦理了采礦權變更手續(xù),將“興隆縣龍洞峪志國鐵礦第二分礦”變更為“興隆縣龍洞峪志國鐵礦”,并于2006年12月取得由承德市國土資源局頒發(fā)的采礦許可證。;有效期限:貳年自2006年10月13日至2010年103、2008年1月,“興隆縣龍洞峪志國鐵礦第一分礦”、“興隆縣龍洞峪志國鐵礦興隆縣龍洞峪志國鐵礦,礦山于2009年4月1日取得了整合后新的采礦許可證,證號:*********************,有效期限014年4月1日,經濟類型:私營獨資企業(yè)。開采礦種:鐵礦;生產規(guī)模:*.**萬t/a;開采方式:地下開采;礦區(qū)面積:*.****km2;開采深度:由***m至-***標高。4、2012年礦山進行了擴界,并變更了采礦權人、經濟類型和生產規(guī)模,并于2012***********************;采礦權人:興隆縣三撥子澤華礦業(yè)有限公司;地址:承德市興隆縣******鎮(zhèn)******村;礦山名稱:興隆縣三撥子澤華礦業(yè)有限公司龍洞峪鐵礦;經濟類型:其他有限責任公司;開采礦種:鐵礦;開采方式:地下開采;生產規(guī)模:**.**萬t/a;礦區(qū)面積:*.****km2;開采深度:由***m至-***m標高;有效期限:貳年零壹5、2013年10月,河北省國土資源廳以《關于承德市采礦權(省級發(fā)證權限)設置方案的批復》(冀國土資函[2013]662號)文進行批復,批準興隆縣三撥子澤華礦業(yè)有限公司龍洞峪鐵礦和興隆縣八卦嶺鄉(xiāng)土嶺溝鐵礦詳查進行資源整合,為加快整合進度,2014年至2017年承德市國土資源局以簡易程序連續(xù)四年給予辦理采礦權延續(xù)手續(xù),未編制儲量核實報告。企業(yè)分別于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換發(fā)采礦許可證,目前礦山持有26的采礦許可證證號***********************;采礦權人:興隆縣三撥子澤華礦業(yè)有限公司;地址:承德市興隆縣******鎮(zhèn)******村;礦山名稱:興隆縣三撥子澤華礦業(yè)有限公司龍洞峪鐵礦;經濟類型:其他有限責任公司;開采礦種:鐵礦;開采方式:地下開采;生產規(guī)模:**.**萬t/a;礦區(qū)面積:*.****km2;開采深度:由***m至-***m標高;。2019年5月,興隆縣三撥子澤華礦業(yè)有限公司提交的《河北省興隆縣三撥子澤華日,龍洞峪鐵礦累計動用儲量(122b)**.**萬噸,平均品位TFe34.48%、mFe28.78%。其中采出量**.**萬噸,損失量*.**萬噸,開采回采率為89.53%,礦石損失率10.47%,(二)礦山開采現(xiàn)狀1.礦區(qū)范圍及采礦許可證情況************************,有效期:2017年11月15日至2019年11月15日,采礦權人:興隆縣三撥子澤華礦業(yè)有限公司,地址:承德市興隆縣*******鎮(zhèn)******村,礦山名稱:興隆縣三撥子澤華礦業(yè)有限公司龍洞峪鐵礦,開采礦種:鐵礦,開采方式:地標高。截止2020年4月,礦山剩余使用年限為15.6年,目前處于停產狀態(tài)。2.礦山開采范圍、深度、方式礦山采用地下開采方式進行開采,井下開拓方式為平硐、斜井、豎井、盲豎井聯(lián)合開拓。礦山經過多年生產,形成采礦工程較多,大部分為2002年8月31日以前形成的采礦工程,詳見表1-4。27表1-4礦山開采現(xiàn)狀一覽表礦體編號工程編號采空區(qū)位置采空區(qū)規(guī)模(m)中段標高開采日期勘查線號標高(m)長高Fe1PD5290-2563527731日以前SJ253-23750244日SJ1-2線至1-4線之間244-22827219SJ280Fe2PD112-4線至2-3線之間336-3002522331日以前PD12224Fe3SJ3-2線至3-4線之間5026031日以前SJ8-3315PD30287-27630251日PD31292PD32PD214-3線至4-6線之間291-2644521731日以前PD22PD2322PD254-7線至4-6線之間389-35520315SJ4-2線兩側276PD47276-259未回采2772002年8月31日以前采空區(qū)SJ15315Fe5SJ13258-2195022431日以前PD37Fe6LD7602031245PD15-8線至5-6線之間30030Fe6PD445-8線至5-6線之間300307328PD4694PD415-6線至5-4線之間270-220220302002年8月31日以前采空區(qū)PD43Fe7SJ145-2線至5-3線之間227-25060217Fe8LD19525日LD10-2PD17-3線至7-4線之間75202922002年8月31日以前采空區(qū)Fe9PD51251-21856222002年8月31日以前采空區(qū)Fe10PD5330216Fe11PD58255-2057030日PD59Fe12PD299-27474252762002年8月31日以前采空區(qū)PD60351-30390277Fe14LD1373-304357231日采空區(qū)LD16-233LD16-3246LD16-494Fe16LD1717-3線兩側293-27050222002年8月31日以前采空區(qū)eLD1374-351403152002年8月31日以前采空區(qū)Fe18-2LD19-219-3線兩側292-27330276eLD20-3376-35225277Fe19-2LD1374-35060202772002年8月31日以前采空區(qū)LD20-25024277Fe20SJ2122-3線至22-5線間338-329352772002年8月31日以前采空區(qū)Fe21LD22-222-7線兩側408-400282772002年8月31日以前采空區(qū)LD122-3線以北384-3764020315293.礦山生產規(guī)模、剩余服務年限根據(jù)承德市三川地質測繪有限公司2019年5月編制的《河北省興隆縣三撥子澤華礦業(yè)有限公司龍洞峪鐵礦資源儲量核實報告》,截止2019年4月30日,采礦許可證范圍內保有資源儲量(122b+333)***.**萬噸。礦山生產規(guī)模**.**萬噸/年,開采回采率90%,礦山剩余服務年限為15.6年。截止2020年2月,礦山剩余服務年限為15.6年。龍洞峪鐵礦為停產礦山,采礦許可證有效期自2017年11月15日至2019年11月15日,采礦許可證已過期,目前礦山正在辦理采礦權延續(xù)手續(xù)。4.礦山現(xiàn)狀情況描述礦山分為三個采區(qū),編號為一采區(qū)、二采區(qū)、三采區(qū)。礦山多年開采主要形成露天采場、采礦硐口、工業(yè)場地、廢石堆及礦區(qū)道路等,各工程情況分析如下:1)露天采場礦山存在1處露天采場,編號CK1,為以往開采形成,位于2采區(qū)中西部,2m,南北寬190m,采場最大開采標高為430m,底部最低開采標高為mm露天采場原有地形地貌已不復存在,露天采場共占用、破壞土地面積約占地面積為33231m2,其中露天采場邊坡占地面積約11837m2,底部平臺占地面積約照片1-1CK1鏡像南東30照片1-2CK1鏡像南2)采礦硐口礦山目前共形成出露地表的采礦平硐68個,豎井22個;其中一采區(qū)平硐4個、豎井4個;二采區(qū)平硐61個、豎井18個;三采區(qū)平硐3個;扣除位于工業(yè)場地與廢石堆范圍內的占地面積,采礦硐口總占地面積為1.2169hm2。見照片1-3至1-61及各采礦硐口破壞面積詳見表1-5。表1-5各采礦硐口破壞面積統(tǒng)計表序號名稱利用現(xiàn)狀破壞面積(m2)備注1PD2廢棄(未封堵)位于CD1內2PD3廢棄(未封堵)3PD4廢棄(已掩埋)4SJ廢棄已回填5SJ廢棄(鋼板封閉)6PD5廢棄(未封堵)7SJ廢棄(水井利用)8SJ廢棄(鋼板封閉)9PD廢棄位于露天采場CK1內PD16-2廢棄PD16-3廢棄PD16-4廢棄SJ廢棄43531序號名稱利用現(xiàn)狀破壞面積(m2)備注利用296PD16-3廢棄LD1利用97LD17利用PD49廢棄PD51廢棄20PD52廢棄21PD53廢棄5222PD54廢棄28323PD利用24PD55廢棄25PD56廢棄9126PD57廢棄21627PD58廢棄28豎井廢棄位于辦公生活區(qū)29PD11廢棄6730PD12廢棄6031PD13廢棄7732PD廢棄9633PD14廢棄34PD15廢棄35PD16廢棄36PD17廢棄37PD18利用38PD19廢棄位于CD3內39PD20廢棄40SJ廢棄41SJ10廢棄42SJ10-2廢棄35143PD21廢棄56144PD22廢棄45SJ11廢棄46PD23廢棄9347PD24廢棄6448PD25廢棄49PD26廢棄32序號名稱利用現(xiàn)狀破壞面積(m2)備注50PD27廢棄9751PD25利用52PD29利用53PD30廢棄54PD31廢棄位于CD4內55PD32利用56SJ12廢棄57PD35廢棄58PD36利用59PD37廢棄28060SJ13廢棄61PD47利用62SJ15廢棄63PD40廢棄64PD41利用65PD42廢棄66PD43利用67PD46-2利用68PD1利用69PD44廢棄9470PD廢棄9971SJ廢棄30172SJ005廢棄73廢棄26674LD7廢棄48275廢棄76LD1廢棄77LD1廢棄78LD20-2廢棄79LD19-2廢棄230LD20-3利用249LD1利用LD22-2利用SJ21廢棄PD利用位于CD6內PD60利用33序號名稱利用現(xiàn)狀破壞面積(m2)備注PD利用位于廢石堆2范圍內SJ7-2廢棄SJ廢棄688SJ廢棄90SJ利用位于CD5內34照片1-3PD2鏡像北東照片1-3PD5(已掩埋)鏡像北東照片1-7SJ2鏡像北東照片1-9SJ4鏡像北照片1-4PD3鏡像北東照片1-6PD5鏡像北東照片1-8SJ3(已回填)照片1-10SJ5鏡像南西35照片1-11SJ1鏡像北照片1-13LD17鏡像北照片1-15豎井鏡像南西照片1-17PD51鏡像北西照片1-122-1號主井鏡像北東照片1-14LD16-1鏡像北東照片1-16PD49(已掩埋)鏡像北西照片1-18PD52鏡像北西36照片1-19PD56鏡像西照片1-21PD36鏡像北東照片1-23PD36鏡像北東照片1-25SJ2鏡像北東照片1-20SJ13鏡像北西照片1-22PD47鏡像東照片1-24SJ4鏡像北照片1-26PD40鏡像北東37照片1-27PD41鏡像北東照片1-29PD43鏡像南西照片1-31PD1鏡像南東照片1-33SJ7-1鏡像北照片1-28PD42鏡像南西照片1-30PD46-2鏡像南西照片1-32LD10-1鏡像北照片1-34SJ7鏡像西38照片1-35PD25-1鏡像西照片1-37PD18鏡像北西照片1-39PD20鏡像東照片1-41SJ10-2鏡像北東照片1-36SJ8鏡像東照片1-38PD19鏡像東照片1-40SJ9鏡像東照片1-42SJ10鏡像東39照片1-43PD23鏡像南照片1-45SJ11鏡像東照片1-47SJ12鏡像東照片1-49PD32鏡像南西照片1-44PD21鏡像北照片1-46PD22鏡像南東照片1-48PD31鏡像北東照片1-50PD30鏡像北東40照片1-51PD29鏡像北東照片1-53PD27鏡像北東照片1-55PD24鏡像南西照片1-57LD20-1鏡像北照片1-52PD25鏡像北東照片1-54PD26鏡像南西照片1-56LD20-3鏡像東照片1-58LD19-2鏡像南41照片1-59PD44-1鏡像南照片1-60PD60鏡像南照片1-61PD54鏡像北東3)工業(yè)場地現(xiàn)狀礦山存在工業(yè)場地7處,一采區(qū)1處,二采區(qū)5處,三采區(qū)1處,主要為辦公樓、宿舍、食堂、破碎車間等,總占地面積為19418m2。見照片1-62至1-68及各工業(yè)場地破壞面積詳見表1-6。表1-6各工業(yè)場地破壞面積統(tǒng)計表采區(qū)編號名稱破壞面積(m2)備注一采區(qū)CD1二采區(qū)CD2460CD3CD4CD5辦公生活區(qū)12783三采區(qū)CD6546合計1941842照片1-62CD1鏡像南東照片1-63CD2鏡像南西照片1-64CD3鏡像東43照片1-65CD4鏡像南西照片1-66CD5鏡像北東照片1-67破碎車間、辦公生活區(qū)鏡像東44照片1-68CD6鏡像北東4)廢石堆礦山現(xiàn)存廢石堆2個,排土場1個;編號為廢石堆1、廢石堆2、排土場,總占地面積約7361m2?,F(xiàn)分述如下:1-69廢石堆1鏡像西廢石堆2:位于三采區(qū)平硐PD60-1處,為以往開采的廢石堆積體,順坡堆積,平45照片1-70廢石堆2鏡像南東占地面積約6237m2。排土場邊坡以種植喬木進行綠化,綠化效果良好;頂部為平臺,多處已長草綠化。照片1-71排土場邊坡鏡像北東46照片1-72排土場邊坡鏡像南西照片1-73排土場頂部平臺鏡像北西5)礦區(qū)道路DLDLDLDL6、DL7、DL8)主要為村村通道路及上山耕種道路,道路總長約3459m,道路平均寬約3.2m,總占地面積11133m2,其中一采區(qū)主要為鄉(xiāng)村道路,未統(tǒng)計占地面積;二采mmm道路兩側主要為松樹、楊樹及灌木,植被發(fā)育。見照片1-74至1-81。47照片1-74通往一采區(qū)鄉(xiāng)村道路鏡像南西照片1-75通往二采區(qū)道路鏡像南48照片1-76通往二采區(qū)道路鏡像北照片1-77通往二采區(qū)道路鏡像西49照片1-78通往二采區(qū)道路鏡像西照片1-79通往二采區(qū)道路鏡像北西50照片1-80通往二采區(qū)道路鏡像西照片1-81通往三采區(qū)道路鏡像南第二章礦區(qū)基礎信息理(一)氣象本區(qū)屬大陸季風氣候,冬季長而寒冷、夏季炎熱而多雨,多年平均氣溫9.1℃,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9.4℃,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4.4℃,極端最低氣溫-24.2℃,極端最熱氣溫41.5℃,最大日溫差23.8℃。歷年最多風向靜風、西北,最多風向頻率,51.3m/s,十分鐘最大風速21.3m/s,瞬時最大風速26m/s。年降水量326.7mm-835.9mm,平均727.90mm。歷年最大積雪深度27cm,雪壓1.8g/cm2,電線積冰厚度25mm。最大季節(jié)性凍土深度93cm。(二)水文****從礦區(qū)西側0.5km處流過,水量充足,多年平均徑流量1.1億m3,能滿足民用和工業(yè)用水。礦區(qū)所在溝谷屬于****水系支流上游,山勢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GB/T 28807.3-2025軌道交通機車車輛和列車檢測系統(tǒng)的兼容性第3部分:與計軸器的兼容性
- 個人購銷農機合同范本
- 辦證合同范本模板
- 2025年黑龍江貨運從業(yè)資格證模擬考試題目
- 2025年固原貨運從業(yè)資格證考試試題
- 農業(yè)招標合同范本
- 供水項目施工合同范本
- 分級銷售合同范本
- 做布料生意合同范本
- 辦公花卉采購合同范本
-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知識培訓
- 《房地產企業(yè)財務風險管理研究-以碧桂園為例(數(shù)據(jù)圖表論文)》11000字
- 《中小學生時間規(guī)劃管理主題班會:做時間的主人》課件(五套)
- 婦產科課件-早產臨床防治指南(2024)解讀
- 2024基層醫(yī)療機構咳喘規(guī)范化診療能力提升示范項目評估標準(全文)
- 2024 ESC慢性冠脈綜合征指南解讀(全)
- 消防設施操作員(初級)題庫與參考答案
- 北京聯(lián)合大學《電力電子技術》2023-2024學年期末試卷
- 公安機關保密協(xié)議
- 小學語文學科集體備課實施方案
- (完整版)英語四級詞匯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