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內鏡基本原理及臨床應用_第1頁
消化內鏡基本原理及臨床應用_第2頁
消化內鏡基本原理及臨床應用_第3頁
消化內鏡基本原理及臨床應用_第4頁
消化內鏡基本原理及臨床應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消化內鏡基本原理及臨床應用第一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消化內鏡的基本原理一.消化內鏡的發(fā)展歷史(一)硬式內鏡(1805~1932年)1、1805年德國首先提出內鏡的設想,利用燭光做光源,通過內鏡看到直腸和子宮的內腔。2、1868年德國的一位醫(yī)學家在觀看吞劍表演的啟發(fā)下,制成第一臺胃鏡,粗1.3cm、長47cm的金屬管制成,由于硬部太長,家加上照明不足,無法看到胃腔。3、半可曲式胃鏡1932年近端硬性部和遠端軟管組成。在胃鏡史上有著重要的意義,以為可以觀察到胃的大部分。以后許多學者又對半可曲式胃鏡作了不少的改進。1950年日本制作了第一代胃內照相機,從而代替了半可曲式胃鏡。第二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二)纖維內鏡(1957~)光纖的不斷發(fā)展,為纖維胃鏡奠定了基礎。1957年美國制成了第一臺纖維內鏡,從而開始了纖維光學內鏡階段。80年代日本把目鏡圖象傳輸?shù)狡聊簧嫌^看,類似“電子內鏡”第三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三)電子內鏡(1983年~)983年美國首先開發(fā)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胃鏡,將光能轉變成電能,經視頻處理器處理后直接在監(jiān)視器上成像,圖象非常逼真,記錄與儲存圖象與纖維內鏡完全不同。(四)膠囊胃鏡、超聲內鏡(超聲探頭、三維探頭)(2000年~)第四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二.內鏡的結構和原理(一)纖維內窺鏡基本結構:以目前使用比較普遍的光學纖維胃鏡為例,它由①內鏡先端部、②彎曲部、③導像管、④操作部、⑤導光管和⑥導光管接頭組成。成像原理:纖維內鏡成像原理是將冷光源的光,傳入導光束,在導光束的頭端(內鏡的先端部)裝有凹透鏡,導光束傳入的光通過凹透鏡,照射于臟器內腔的粘膜面上,這些照射到臟器內腔粘膜面上的光即被反射,這些反射光即成像光線。這些反射光再反射至觀察系統(tǒng),按照先后順序經過直角屋脊棱鏡、成像物鏡、玻璃纖維導像束、目鏡等一系列的光學反應,便能在目鏡上觀察到被檢查臟器內腔粘膜的圖像。纖維內鏡具有許多附件和某些必需的機械裝置,以提高其性能。如目鏡可以進行屈光調節(jié),使視野清晰;鏡頭的方向可以向上、下、左、右地隨意調節(jié),以擴大視野范圍,基本上消除了盲區(qū):有送氣送水孔,可以給氣給水;通過吸引孔可以吸取腔內液體或氣體,使視野更清晰;還可以進行活檢及照像。采用冷光源照明,對粘膜不致引起燒傷。纖維內鏡是目前診斷胃腸等疾患的重要器械之一。第五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二)、電子內窺鏡基本結構:主要由內鏡(endoscopy)、電視信息系統(tǒng)中心(videoinformationsvstemcenter)和電視監(jiān)視器(televisiomonitor)三個主要部分組成。它的成像主要依賴于鏡身前端裝備的微型圖像傳感器(chargecoupleddevice,CCD),CCD就象一臺微型攝侮機將圖像經過圖像處理器處理后,顯示在電視監(jiān)視器的屏幕上。比普通光導纖維內鏡的圖像清晰,色澤逼真,分辨率更高,而且可供多人同時觀看。電子內鏡的基本結構:電子內鏡的構成除了內鏡、電視信息系統(tǒng)中心和電視監(jiān)視器三個主要部分外,還配備一些輔助裝置,如錄像機、照相機、吸引器以及用來輸入各種信息的鍵盤和診斷治療所用的各種處置器具等。電子內窺鏡的成像原理:電子內窺鏡的成像原理是利用電視信息中心裝備的光源所發(fā)出的光,經內鏡內的導光纖維將光導入受檢體腔內,CCD圖像傳感器接受到體腔內粘膜面射來的光,將此光轉換成電信號,再通過導線將信號輸送到電視信息中心,再經過電視信息中心將這些電信號經過貯存和處理,最后傳輸?shù)诫娨暠O(jiān)視器中在屏幕上顯示出受檢臟器的彩色粘膜圖像。目前世界上使用的CCD圖像傳感器有兩種,其具體的形成彩色圖像的方式略有不同。第六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第七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第八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第九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第十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第十一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第十二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做胃腸鏡檢查安全嗎?第十三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消化內鏡檢查屬于有創(chuàng)檢查,所以存在一定的風險,第十四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什么樣的患者需要做胃腸鏡檢查?第十五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一、電子胃鏡適應癥:1.咽下困難,胸骨后疼痛、燒灼,長期反復上腹部疼痛、飽脹不適、惡心、嘔吐、反酸、噯氣、食欲下降等上消化道癥狀,原因不明者。2.上消化道出血需查明原因,急性、慢性上消化道出血,早期檢查不僅可獲病因診斷,尚可同時進行治療。3.藥物治療前后對比、觀察、隨訪。4.食管、胃、十二指腸疑有惡變可能,X線鋇餐檢查發(fā)現(xiàn)病變而不能確診;5.不明原因的食欲不振,體重減輕或貧血;6.已確診的上消化道病變及食管、胃手術后需隨訪復查者,如潰瘍、萎縮性胃炎、癌前病變、術后胃等;7.上消化道異物取出及需電子胃鏡進行治療者(如狹窄擴張、食道支架置入等)。第十六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二、電子結腸鏡適應癥:1、有腹瀉、下腹痛、貧血、腹部包塊等癥狀、體征,原因不明者。2、鋇鹽灌腸或乙狀結腸鏡檢查有異常者,如狹窄、潰瘍、息肉、癌腫、結核、憩室等;或鋇鹽灌腸不能解釋的病變。3、腸道炎性疾病的診斷與隨訪觀察。4、結腸癌中的術前診斷、術后隨訪;癌前病變的監(jiān)視,息肉切除術后隨訪觀察。第十七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什么樣的患者禁止做胃腸鏡?第十八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三、電子胃鏡及電子結腸鏡檢查的禁忌癥1.生命處于休克等危重狀態(tài)者;2.咳嗽、咳痰、大量嘔血、胃潴留(因容易引起窒息);3.腐蝕性食管炎、胃炎4.鼻腔阻塞的患者(如:嚴重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5.病情危重的重度食管靜脈曲張的患者6.支氣管哮喘病情未緩解者7.有中度以上的心肺功能障礙患者,急性心肌梗塞、急性腦梗塞、腦出血患者;8.急劇惡化的結腸炎癥(腸道及肛門急性炎癥,缺血性腸炎等)、急性腹膜炎等;9.懷疑有胃腸穿孔者,腸瘺、或有廣泛嚴重的腸粘連者;第十九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10.懷疑為手術后腹膜炎或胃腸道腫瘤有廣泛腸粘連的患者;11.極度衰弱,不能耐受術前腸道準備及檢查者;12.大量腹水患者;13.嚴重的高血壓患者;14.嚴重的肝腎功能障礙者;15.妊娠婦女和哺乳期婦女;16.青光眼、前列腺增生癥有尿潴留史患者;17.嚴重鼻鼾癥及過度肥胖者宜慎重;18.嚴重心動過緩患者。

第二十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電子內窺鏡在臨床應用上的優(yōu)點:1)操作簡單、靈活、方便由于電子技術的應用,在診斷和治療疾病時,操作者和助手以及其他工作人員,都能在監(jiān)視器的直視下進行各種操作,使各方面的操作者都能配合默契且安全。岡此操作起來靈活、方便,易于掌握。第二十一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2)病人不適感降到了最低程度由于內鏡鏡身的細徑化,在鏡身插入體腔時,3)大大提高了診斷能力第二十二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二.消化內鏡臨床應用。第二十三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一)消化道常規(guī)診斷1.胃鏡下正常圖片第二十四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第二十五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第二十六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第二十七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第二十八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第二十九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2.常見疾病的胃鏡診斷:第三十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反流性食道炎第三十一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食管靜脈瘤第三十二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食管靜脈曲張第三十三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食管靜脈曲張第三十四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食管息肉山田分型I型:隆起性病變的基底部平滑,與周圍黏膜無明確分界,即廣基而無蒂。II型:隆起與基底部呈直角,分界明顯。III型:隆起性病變的基底部較頂部略小,與周圍黏膜分界明顯,形成亞蒂。IV型:隆起的基底部明顯小于頂部,形成明顯的蒂部。第三十五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食管息肉第三十六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早期食管癌凡局限于食管黏膜內及黏膜下層的食管癌,稱為早期食管癌。主要特征為局限性充血、淺表糜爛、粗糙不平等黏膜淺表病變。共分4型。充血型:病變區(qū)黏膜平坦,表現(xiàn)為小片狀不規(guī)則充血,色澤潮紅,與正常黏膜界限不清,質脆,觸之易出血,管腔壁蠕動正常。糜爛型:病變黏膜在充血基礎上出現(xiàn)中央輕度凹陷,呈大小不一,邊界不規(guī)則的點、片狀糜爛或淺潰瘍。表面覆白色或灰白色苔,質脆,觸之易出血,管腔尚柔軟,舒張度正常。最常見第三十七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早期食管癌斑塊型:病變黏膜變白,表面輕度隆起,粗糙不平,呈橘皮樣、顆粒樣改變,質脆,觸之易出血,較大病灶可伴有淺表糜爛。浸潤深度較充血型、糜爛型深,但管壁擴張度正常。乳頭型:病變黏膜不規(guī)則增厚,呈乳頭樣,小結節(jié)息肉樣隆起,直徑小于1cm,基底寬,表面充血,淺表糜爛,偶有出血。第三十八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早期食管癌第三十九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進展期食管癌第四十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淺表性胃炎*紅白相間,以紅為主*粘膜充血、斑片狀發(fā)紅*粘膜水腫、反光增強*表面可有針尖狀,片狀糜爛,可平坦或隆起*表面有白色薄苔,周圍有紅暈*粘膜皺襞增粗,粘膜呈細顆粒狀*粘膜表面有較多透明或黃白色分泌物附著第四十一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淺表性胃炎第四十二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淺表性胃炎第四十三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萎縮性胃炎*粘膜蒼白或花斑狀(以白為主)*粘膜萎縮變薄,皺襞變淺甚至消失*

粘膜下血管透見*因伴局灶增生和腸腺化生而表現(xiàn)為小結節(jié)狀或粗糙顆粒狀*表面缺少光澤,分泌物減少*粘膜活檢腺體萎縮第四十四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萎縮性胃炎第四十五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萎縮性胃炎第四十六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急性糜爛性胃炎*無數(shù)針頭大小的出血或胃黏膜滲血*病變呈彌漫性或局限于胃竇部或胃底部,為單個或多個平坦的糜爛面,呈圓形、不規(guī)則形、點狀或線形*上覆血凝塊或白色滲出物*周圍有紅暈第四十七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第四十八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第四十九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第五十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第五十一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門脈高壓性胃炎第五十二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胃潰瘍第五十三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第五十四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第五十五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第五十六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潰瘍愈合期第五十七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潰瘍瘢痕期第五十八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胃癌BorrmannI型:又稱息肉樣癌。多見于胃的遠側1/2,多為單個,偶爾亦可多個(多中心性)。癌腫呈息肉樣明顯突出黏膜表面,表面可有糜爛或潰瘍,組織較脆,觸之易出血,與周圍正常黏膜分界清楚。BorrmannII型:又稱潰瘍型癌。癌腫呈潰瘍型,潰瘍較大,直徑多大于2cm,基底污穢、出血,潰瘍邊緣不整,潰瘍周圍有明顯高起的周堤,與四周正常黏膜分界清楚,周圍黏膜無肉眼可見的癌浸潤表現(xiàn)。第五十九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胃癌BorrmannIII型:又稱潰瘍浸潤型癌。癌腫呈潰瘍型,在癌性潰瘍的四周或某一處有肉眼可見的癌浸潤,有結節(jié)、出血和顏色改變,黏膜皺襞突然中斷或突然變細或呈杵狀或相互融合,向外延伸,并與正常黏膜分界不清。BorrmannIV型:又稱彌漫浸潤型癌。癌腫在胃壁內廣泛浸潤,黏膜表面高低不平或大小不等的結節(jié),可有淺潰瘍,浸潤區(qū)與正常黏膜間界限不清。病變處胃壁增厚、僵硬,局部蠕動消失,充氣不張,以致胃腔狹小。

第六十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第六十一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十二指腸潰瘍A1期:潰瘍一般呈圓形或橢圓形,潰瘍底部中心覆蓋厚苔,呈白色、灰黃色或灰白色。有時中心可見裸露的血管、新鮮血凝塊或暗紅色出血點,可伴有滲血、血痂或血管噴血,潰瘍周圍粘膜充血、水腫、糜爛。A2期:潰瘍底部仍覆蓋厚苔,呈黃色苔或白色苔,但厚苔較為清潔、邊緣較為清楚。周圍充血水腫減輕,無出血征象,可見輕度的粘膜皺襞集中現(xiàn)象。第六十二頁,共六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十二指腸潰瘍H1期:潰瘍處于愈合中,潰瘍縮小,苔變薄、消退,其周圍充血、水腫消失,皺襞集中可達潰瘍邊緣。H2期:潰瘍逐漸變小、變淺,已經近愈合,但未完全消失,苔微薄或消失,周圍粘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