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五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閱讀拓展(有答案)_第1頁
2022-2023學年五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閱讀拓展(有答案)_第2頁
2022-2023學年五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閱讀拓展(有答案)_第3頁
2022-2023學年五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閱讀拓展(有答案)_第4頁
2022-2023學年五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閱讀拓展(有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2023學年五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閱讀拓展(有答案)

班級姓名成績

一、課外閱讀。(10分)

敢說實話的人

1941年底的北京,那個時候是叫北平的,一位48歲的學者被日本侵略軍抓進監(jiān)獄,

押到了審訊室里。翻譯是個韓國人,當這位學者被押進來之后,這個韓國人對他說:“請向

日本軍官鞠躬。"

面對赤裸裸的暴力,文弱的學者不得不照做。但是他說:"我是向武力鞠躬。"

日本軍官問:"你是不是抗日分子?"

“我是。"學者平靜地說。

日本軍官又問:"你為什么抗日?"

學者說:"這個問題我有兩種回答方式。概括地說,我不得不如此。但你要我細說的

話,請你給我20分鐘,不要打岔。"

日本軍官說:“可以給你20分鐘?!?/p>

在這20分鐘里,學者告訴日本軍官:"我是研究歷史的,我研究的結論是:無論是東

方還是西方,一個國家用武力占領別的國家,把別的國家的人民當作奴隸,削弱別國人民的

意志,只能暫時有效果,最后一定會得到報應。當報應來臨時.,壓迫者有時會比被壓迫者更

慘。你們宣傳說,日本的目的是要亞洲各國共同繁榮,這是騙人的??纯错n國的歷史就知道。

日本吞并了韓國,現(xiàn)在韓國人不管愿意不愿意都要被征入日本軍隊,做著卑微的工作。你們

是要把中國變成第二個韓國?!?/p>

那位剛才還揚揚自得的韓國翻譯聽了學者的這番話后熱淚盈眶,而日本軍官則臉色發(fā)

白,不等翻譯譯完這段話就把學者帶回了監(jiān)獄。再次審訊的時候,照樣需要先給日本軍官

鞠躬,學者照舊說,自己是向武力鞠躬。沒想到那個日本軍官這次站了起來,向學者鞠躬道:

“我向一個不怕死、敢說實話的人鞠躬。"

(有刪改)

1."揚揚自得"是AABC式詞語,我能照樣子寫兩個:、

。(2分)

2.文章開頭為什么要特意交代翻譯是個韓國人?(2分)

3.韓國翻譯先前還是一副"揚揚自得"的樣子,后來卻"熱淚盈眶",這是為什么?(2分)

4.文章中一共有三次鞠躬,含義一樣嗎?你是怎樣理解的?(2分)

5.讀完文章后,你內(nèi)心有什么感受?(2分)

二、閱讀短文,回答問題。(14分)

在長征路上,有一次我不小心跌下河去。醒來時,已經(jīng)躺在鋪上了。同志們告訴我,

毯子和被子被水沖走了。這下可糟了!這么冷的天,夜里沒蓋的怎么辦呢?過了一會兒,

毛主席的警員來了。警員說產(chǎn)傅醫(yī)生,你跌壞了沒有?主席派我來看你?!?/p>

主席怎么知道?還派人來看我,我心里一陣熱,立刻坐了起來,急忙說:“沒什么,你請

主席放心吧!”

警衛(wèi)員又指著手里的被子說:"這是主席叫我送來的。"

被子!送給我?這那兒行呢?長征途中每人帶的東西很少。毛主席也只有一條毯子,怎么

能抵嚴寒呢?()我怎么說,警衛(wèi)員()把被子蓋在我身上。

我雙手撫摸著柔軟的被子,一股暖氣從手上直流到全身。我越想心里越溫暖,就好像太

陽曬在我身上一樣暖和。

1、在文中的()選擇上合適的關聯(lián)詞語。(1分)

2、"這下可糟了!"中的"糟"表現(xiàn)在什么地方?(2分)

3、"毛主席也只有一條毯子,怎么能抵嚴寒呢?”這個句子換一種表達方式而不改變其句

意。(1分)

4、從文章中內(nèi)容看題目"雪"和"炭"分別指什么?(2分)

5、照畫線句子的寫作方法也寫一句話。(2分)

6、你看了這篇短文后,你對毛主席有什么話想說的呢?請你說一說。(2分)

7、"我越心里越溫暖,就好像太陽曬在我身上一樣暖和”這句話有什么含義?(2分)

8、給短文加個題目:()。(2分)

三、課外閱讀。(11分)

豐碑

紅軍隊伍在云中山的冰天雪地里,頂著混沌迷蒙的飛雪前進。嚴寒把云中山凍成了一

個大冰坨,狂風像狼似的嗥叫著,要征服這支裝備很差的隊伍。

將軍的馬,早已讓給了傷號騎。將軍和戰(zhàn)士們一道踏著冰雪行軍。他不時被寒風嗆得咳

嗽著。他要率領這支隊伍向前挺進,為后續(xù)部隊開辟一條通道。等待他們的將是十分惡劣的

環(huán)境和十分殘酷的戰(zhàn)斗,可能三天兩頭吃不上飯,可能要睡雪窩,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幾十里

路,可能……哦,可能太多了,這支隊伍的素質怎么樣呢?能不能經(jīng)受住嚴峻的考驗?

將軍思索著……前面的隊伍忽然放慢了行軍的速度,有許多人圍在一起,不知干什

么。將軍邊走邊喊:不要停下來,快速前進!將軍的警衛(wèi)員回來告訴他:".....?前面……凍

死了一個人……"將軍愣了愣,什么話也沒說,朝那邊走去。風雪太大了。他步履有些踉蹌,

眼睛有點迷離。

一個凍僵的老戰(zhàn)士,倚靠一棵光禿禿的樹干坐著,一動也不動,好似一尊塑像。他渾

身都落滿了雪,可以看出鎮(zhèn)定、自然的神情,卻一時無法辨認面目,半截帶卷的旱煙還夾在

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間,煙火已被風雪打熄。他微微向前伸出手來,好像要向戰(zhàn)友借火……"怎

么?他的衣服這么單薄、破舊?像樹葉,像箔片一樣薄薄地貼在身上……他的御寒衣物呢?

為什么沒有發(fā)下來?

將軍的臉上頓時陰云密布,嘴角邊的肌肉明顯地抽動了一下,驀然轉過頭向身邊的人吼

道:"叫軍需處長來,老子要......"一陣風雪吞沒了他的話。他紅著眼睛,像一頭發(fā)怒的豹子,

樣子十分可怕。

沒有人回答他,也沒有人走開……"聽見沒有?警衛(wèi)員!快叫軍需處長跑步上來!"將軍

兩腮的肌肉大幅度地抖動著,不知是由于冷,還是由于憤怒。終于,有什么人對將軍小聲

地說了一聲:"這就是軍需處長......"

將軍就要發(fā)火的手勢突然停住了。他怔怔地佇立了足有一分鐘。雪花無聲地落在他的臉

上,溶化成閃爍的淚珠.…他深深地呼出了一口氣,緩緩地舉起了右手,舉至齊眉處,向那

位與云中山化為一體的犧牲者敬了一個莊嚴的軍禮......

風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覆蓋了軍需處長的身體,他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

1.豐碑原指,課文中指。(2分)

2."他紅著眼睛像一頭發(fā)怒的豹子,樣子十分可怕。"這一句是一句,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

什么?(3分)

3.將軍的警衛(wèi)員回來告訴他:"......前面......凍死了一個人......”這里連用了三個省略號,它的表

達效果是()。(2分)

A.表現(xiàn)警衛(wèi)員的急促和不安。

B.暗示警衛(wèi)員此時身體也很虛弱。

C.說明風大,話音斷斷續(xù)續(xù)。

D.表現(xiàn)警衛(wèi)員面對將軍異乎尋常的問話十分緊張。

4.文中描寫了老軍需處長凍僵死在枯樹下的情景,刻畫人物的方法是()(2分)

A.心理描寫B(tài).外貌描寫

C.動作描寫D.神態(tài)描寫

5.為什么將軍后來眼睛濕潤了,并向那位軍需處長敬了一個軍禮?(2分)

四、課外閱讀。

青年時期的毛澤東

毛澤東同志從青年時期就熱愛學習,他頑強刻苦的學習精神遠遠超過一般人.

毛澤東同志酷愛學習,他充分利用一切機會學習。在湖南一師學習的時候,他每天很早

就起床,冷水浴后就到自修室去,對著窗前熹微的晨光,高聲朗讀英文或古典文學。等天大

亮了,同學們都來了,他才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一天六節(jié)課,他每天都抓緊課余時間把必須完成的作業(yè)做好,然后就到閱覽室去看書

或看報。晚上,學校規(guī)定的兩個小時自習時間,他總是閱讀從圖書館借來的哲學、歷史、社

會科學等方面的書籍,邊讀邊做筆記,從不浪費一分一秒。星期天,除了爬山、游泳,就去

聽學術講座,有時還到一些他敬仰的老師家里去請教學業(yè),從不白白度過。

毛澤東同志不但抓緊時間讀書,而且讀得特別認真。凡是他自己的書,遇到重要的、

精辟的地方,他都要加圈加點,有時還在書頁的空白處寫上自己的看法。在一本只有十萬字

的書上,他就用工整的小楷寫了一萬二千多字的批語和提綱。許多地方都用黑紅顏色的毛筆

加上圈點、單線、雙線、三角、叉子等各種符號,標明書的重要之處,可見他讀書的態(tài)度是

多么認真,理解得多么深透。

毛澤東就是這樣孜孜不倦地學習,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終于走上了革命道路。

1.聯(lián)系文章內(nèi)容理解"孜孜不倦"。(2分)

2.用畫出文中的過渡句。(2分)

3.與第一段相照應的句子是:(2分)

4.這篇短文是圍繞這句話來寫的。文章圍繞中心

從和兩方面說明了毛澤東同志的學習精神。(6分)

5.把第四自然段具體介紹毛澤東認真讀書的句子用“—"畫出來。(2分)

五、閱讀短文,完成練習。(8分)

約法三章

"和群眾同吃住同勞動”這是毛主席對自己兒子的"約法三章"。一些領導干部的腐敗,

常常都是因為子女二引發(fā)的,如果他們也用毛主席的這個“約法三章",黨內(nèi)又何來因子女

而產(chǎn)生的腐敗呢?

田志芳,四川廣安人。1933年參加紅軍,抗日戰(zhàn)爭時期曾任營長、團參謀長,新中國

成立后,曾任東北軍區(qū)后勤部車管處處長、沈陽軍區(qū)后勤部軍事代辦處顧問。如今回想起,

1983年12月他跟我說的延安時期毛主席對兒子毛岸英嚴格要求的故事,使我對毛主席的崇

敬之情再一次油然而生.

1946年初夏的一天,在中央機關大食堂吃晚飯時,田志芳發(fā)現(xiàn)新來了一位同志,①高

個、寬肩、體格健壯,著一身洗得干干凈凈的藍布軍裝,顯得很精干。他發(fā)現(xiàn)這個人有些面

熟,在哪兒見過呢?可尋思半天,怎么也沒想起來。

吃完晚飯,田志芳來到楊家?guī)X溝口的花園,在一個石羊背上坐下,掏出文件準備看上兩

頁。這時,只見自然科學院院長徐特立和一個青年慢慢走來,細瞧,正是那位面熟的新同志。

他們一邊走,一邊親切交談,從他身旁走過。他連忙問身邊的一位同志:"和徐老在一起的

是誰???”

“那是毛岸英,剛從蘇聯(lián)回來。"

"毛岸英?"

“就是毛主席的兒子?!?/p>

哦!田志芳猛地拍了一下腦門,恍然大悟:怪不得面熟呢,原來是毛主席的兒子。

可他又有了疑問:"怎么毛主席的兒子還和咱們一起吃大灶?他剛從蘇聯(lián)回來,能吃慣

咱這小米飯、山藥蛋?"

那位同志瞥了田志芳一眼說:"毛主席一向對自己要求嚴格,給毛岸英‘約法三章’,

要他和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啊,原來是這樣。

過了一段時間,看不到毛岸英同志來大食堂吃飯了。后來,在國民黨向解放區(qū)大舉進

攻的前夕,毛岸英又回來了。②他的臉變黑了,身體也瘦了。一打聽,原來是毛主席把自

己的兒子派到最艱苦的山區(qū),上"勞動大學"去了。在那兒,他與農(nóng)民同吃同睡同勞動。

身為領袖的毛澤東同志,對自己的子女嚴厲要求,使邊區(qū)軍民很受教育。由于黨的領導

同志都這樣以身作則,所以,艱苦奮斗的精神在延安才得以蔚然成風。

1.從文中找出符合下列解釋的詞語,寫在括號里。(2分)

⑴形容一下子明白過來。()

(2)形容一種事物逐漸發(fā)展、盛行,形成風氣。()

2."約法三章”在文中具體指什么?請用"”畫出相關

詞句。(2分)

3.文中畫橫線的語句①②都是對人物的描寫。對比語句

①,從語句②中可以感受到。(2分)

4.下列對“艱苦奮斗的精神在延安才得以蔚然成風”的原因的敘

述,不準確的一項是()(2分)

A.毛岸英不和大家一起吃大灶。

B.毛岸英到最艱苦的地區(qū)參加勞動。

C.毛澤東對自己的子女要求嚴格。

D.黨的領導同志都以身作則。

六、課外閱讀。(12分)

別了,我愛的中國(節(jié)選)

船慢慢地向前駛著,沿途停著好幾只灰色和白色的軍艦。不,那不是懸掛著我們的國旗的,

那是帝國主義的軍艦。

兩岸是黃土和青草,再過去是地平線上幾座小島。海水滿盈盈的,照在夕陽之下,浪濤像頑

皮的小孩兒似的跳躍不定,水面上一片金光。

別了,我愛的中國,我全心愛著的中國!我不忍離了中國而去,更不忍在這個大時代中放棄

自己應做的工作而去。許多親愛的勇士正在用他們的血和汗建造著新的中國,正以滿腔熱情

工作著,戰(zhàn)斗著。我這樣不負責任地離開中國,真是一個罪人!然而,我終將在這大時代中工作

的,我終將為中國而努力,而貢獻我的身、我的心。我離開中國,為的是求得更好的經(jīng)驗,求得更

好的戰(zhàn)斗的武器。暫別了,暫別了,在各方面斗爭著的勇士們,我不久將以更勇猛的力量加入你

們當中來!

當我歸來的時候,我希望這些帝國主義的軍艦都不見了,代替它們的是懸掛著我們的國旗

的偉大的中國艦隊。如果它們那時候還沒有退出中國海,還沒有被我們趕出去,那么,來勇士們,

我將加入你們的隊伍,以更勇猛的力量,卻驅逐它們,毀滅它們!

1.用“—"畫出短文中的一個比喻句。(2分)

2.朗讀畫"—"的語句,要讀出什么樣的語氣?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憤慨B.激動C.憎恨

3.短文中"我"為什么要離開中國?(4分)

4.下面對“我這樣不負責任的離開中國,真是一個罪人”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3分)

A.作者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作者覺得自己在這樣的大時代,不能為祖國工作,還被迫離開祖

國,內(nèi)心對祖國充滿了愧疚之情

B.作者不是一個罪人,他這樣做是為了以后更好地報效祖國,突出了他愛國之心

C.祖國危難之際,選擇離開就是歷史的罪人

七、一、閱讀選文,完成練習。(12分)

"西北第一哨"熱血鑄軍魂

①被譽為"西北第一哨”的新疆白哈巴邊防哨所,位于祖國西北邊陲,防區(qū)與俄羅斯和哈薩

克斯坦接壤(rang)?這里氣候嚴寒,交通團搴,每年大雪封山長達6個月之久,"雪海孤

島”的邊防官兵常年守衛(wèi)著祖國172公里的邊防線。

②天色微亮,第一縷晨光越過山巔,照在"西北第一哨”的崗亭上。如果你站在兩位年輕戰(zhàn)

士的身旁,可以看到壯美的自然景觀。特別是秋天,山腳下火紅的樺樹葉和淡黃的落葉松針

葉,山崗上一片褐紅的草甸,再配以白雪覆蓋的雪峰、飄著白云的藍天,構成了一個奇妙的

色彩斑斕的童話世界。

③更為引人注目的還是駐守在這里的白哈巴邊防連官兵。自1962年9月建連以來,一代代

官兵,訓練、巡邏、站哨。他們56年如一日,克服重重困難,日夜守護著祖國的西北邊陲。

他們的臉上永遠書寫的是堅毅與忠誠。"一,心向黨、一心戍邊、一心為民”是連隊的優(yōu)良作風,

"守得住寂寞、吃得了艱苦、扛得起責任"是人民對連隊戰(zhàn)士的夸贊。連隊建站之初,老一代

戍邊人在一窮二白的情況下,挖地窩、筑工事、搭建木房,靠炒面、饌餅充饑,靠蠟燭、煤

油燈照明。連隊官兵不畏艱難困苦,始終牢記使命任務,積極練兵備戰(zhàn)。如今,邊防條件有

了極大的改善,4g信號已覆蓋營房的各個角落。連隊大力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架設邊境

管控信息系統(tǒng),對邊防線實施全天候監(jiān)控,有效提升了連隊備戰(zhàn)執(zhí)勤和邊境管控能力。

④白哈巴邊防連隊不僅嚴守邊關,還熱心為當?shù)厝罕姺?。一次,一位牧民的孩子發(fā)高燒,

執(zhí)勤的官兵二話不說,馬上把孩子帶回連隊及時治療。這樣的故事在邊防連舉不勝舉。連隊

先后與村里20多戶困難群眾結成幫扶對子,積極開展捐資助學、扶貧幫困、科技興農(nóng)等活

動,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困難。針對冬季牧民看病難就醫(yī)難的情況,連隊每周派軍醫(yī)走村入戶

義務巡診,免費送醫(yī)送藥,修建具有現(xiàn)代風格的“便民理發(fā)室",開通"便民澡堂""便民醫(yī)務

室",受到駐地群眾的一致好評,被各族群眾親切地稱為"連政府"。與牧民融洽和諧的關系

讓連隊完成邊防任務有了深厚的群眾基礎和堅實后盾。

⑤"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這是詩人李白對新疆天山周邊

天氣的描述,突出古代軍旅生活的苦寒。如今,這里早已今非昔比。在這里,能處處感到春

潮的涌動,那是軍民團結一家親的身影;在這里,能處處看到山花的爛漫,那是由"西北第

一哨"戍邊守疆戰(zhàn)士熱血鑄就的軍魂!

(摘自《央廣網(wǎng)社會》報道記者趙清建有刪改)

1.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加點的詞語。(2分)

(1)閉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舉不勝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在第②自然段中畫出一個描寫景物的句子。(2分)

3.用簡潔的語言概括第③自然段的主要內(nèi)容。(2分)

4.文章第③自然段中"連隊的優(yōu)良作風"指的是什么?()(2分)

A.靠炒面、饌餅充饑,靠蠟燭、煤油燈照明。

B.一心向黨、一心戍邊、一心為民。

C.守得住寂寞、吃得了艱苦、扛得起責任。

5.摘抄第④自然段中的過渡句。(2分)

6.讀文章結尾,根據(jù)理解在橫線上作簡單批注。(2分)

八、課外閱讀

每逢國慶節(jié),偉的父親總是穿上褪了色的舊軍裝把庭院打掃干凈,在門前掛一面鮮紅的

國旗,然后默立,肅穆莊嚴。

一天,偉的父親又要爬上木梯,親手掛紅旗。父親有些氣喘,動作遲鈍,臂膀抬不高手

發(fā)抖。突然,偉看見父親像根沒立穩(wěn)的木樁從梯子上橫落下來。

偉的父親住進了醫(yī)院,打氧輸液仍昏迷不醒,偉整日守在病床邊。

清晨,偉打開父親床頭的窗戶時聽見一曲國歌奏響,原來是醫(yī)院舉行升旗儀式。清爽的

空氣攜著激昂的樂曲從窗口涌進,狹窄的病房里就有莊嚴的回響震顫胸口,這時,偉看見一

直昏迷的父親正漸漸蘇醒,先是雙腿立正似的合攏,接著手慢慢向頭部挪,樣子像在敬禮,

最后雙眼緩緩睜開。

國歌渾厚雄壯,國旗冉冉升起。偉發(fā)現(xiàn)父親的眼里有了硝煙,耳里有了沖鋒號角,那是

一場難忘的反擊戰(zhàn):在暴風驟雨般的槍聲中,偉的父親終于高高掛起血染的五星紅旗,莊嚴

敬禮。

國歌戛然而止,偉的父親望著窗外的國旗,面帶笑容永遠閉合了雙眼。

此后,每年國慶節(jié),偉像父親一樣把庭院掃干凈,在門前掛一面鮮紅的國旗。

1.給短文擬一個合適的題目,寫在短文前的橫線上。

2.每逢國慶假,偉的父親是怎樣升國旗的?請用"_"在短文中畫出來。

3.從父親的升旗儀式中,你體會到他怎樣的感情?

4.父親去世后,偉為什么要每年在家門前升國旗?

參考答案:

一、1.示例:楚楚動人依依不舍

2.為下文作鋪墊,并將他與學者的表現(xiàn)形成鮮明的對比。

3.因為學者的話讓韓國翻譯想到了自己祖國的悲慘遭遇,他忘了國恥,忘了自己的身份,

學者的話讓他認識到自己是多么渺小。

4.不一樣。前兩次是文弱的學者面對武力不得不鞠躬,并不是自愿的;最后一次是日本軍

官向不怕死,敢說實話的學者鞠躬,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敬佩學者。

5.示例:我感受到了學者的勇敢,我們應像他一樣勇敢無畏,熱愛自己的祖國。

二、1.不管還是

2.文章是說的長征,也提到了條件的艱苦,而此時毯子和被子被水沖走了,無疑是雪上加

霜。怎么能不糟糕?

3.毛主席也只有一條毯子,是抵御不了嚴寒的。

4.從文章的內(nèi)容可以看出,

《雪中送炭》中的“雪”在文中指指的是長征的艱苦和環(huán)境條件的

極端惡劣。"炭”指(明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