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動物診療技術血常規(guī)第一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血常規(guī)檢查第二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血常規(guī)檢查的必要性許多疾病都需要化驗血常規(guī)來判斷疾病的程度;預后的判斷基礎之一;獸醫(yī)師判斷疾病和指導動物主人治療的基礎工作;使獸醫(yī)師縮小疾病的疑似范圍,排出一些疾??;配合其它檢查(血液生化檢查、尿液檢查、B超診斷、X光片、糞便檢查等);第三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血液常規(guī)檢查的適應癥全血計數(shù)(CBC)反映了患病犬貓的全身健康狀態(tài);CBC揭示機體造血系統(tǒng)的機能狀況;手術前,手術后;各種炎癥時,炎癥的不同時期;創(chuàng)傷、出血、車禍、摔傷等;貧血;消瘦;脫水時;嘔吐、腹瀉、體虛弱等。第四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內(nèi)容實驗目的與要求1血樣的采取與抗凝2血細胞計數(shù)檢查3第五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目的與要求掌握動物血樣的采取與抗凝方法。掌握血紅蛋白測定、紅細胞及白細胞計數(shù)的操作方法與注意事項。第六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血液血漿水(90%—92%)晶體物質(zhì)(2%—3%)血漿蛋白(5%—8%)白蛋白球蛋白纖維蛋白原血細胞(45%)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紅細胞比容——壓緊的血細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積百分比(Hematocrit)(Plasma)(55%)血液的組成第七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血液的組成血液是由液態(tài)的血漿和懸浮在血漿中的血細胞組成。全血=45%血細胞+55%血漿血細胞: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血漿:(90-92%)水+(8-10%)溶質(zhì)第八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溶質(zhì):血漿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纖維蛋白原)、無機鹽、非蛋白氮、不含氮的有機物。血液流出血管后凝固成血塊,隨著血塊縮緊而析出的黃色清亮液體叫血清血清中沒有纖維蛋白血清中缺乏血漿中參與凝血反應的一些成分。出血時,輸血清沒用,要輸血紅蛋白。血清是不含纖維蛋白原的血漿。第九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血液的理化特性1.顏色,密度,氣味:顏色:紅色動脈血:鮮紅(血紅蛋白)靜脈血:暗紅第十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紅細胞
紅細胞的形態(tài)和數(shù)量:犬和貓的紅細胞為無核、雙凹碟型,圓盤狀。這種形態(tài)可以使紅細胞表面積與體積的比值增大;有很強的變形性和可塑性,較易通過比其直徑還小的毛細血管和血竇空隙。不同動物的紅細胞數(shù)量不同;同種動物的紅細胞數(shù)量也因年齡、品種、性別、生理狀態(tài)和生活環(huán)境的不同而有
第十一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血細胞比容壓緊的血細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積百分比,成為血細胞比容。由于白細胞的血小板在血細胞中所占的溶劑約為1%,常被忽略不計;因而,常將血細胞比容成為紅細胞比容或者紅細胞壓積(PCV)。血液比容反映血漿容積、紅細胞數(shù)量或體積的變化。臨床上測定紅細胞比容有助于診斷多種疾病,如:脫水、貧血和紅細胞增多癥。第十二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血液的理化特性①血色與血味:②相比密度③黏滯性④血液滲透壓⑤血漿酸堿度第十三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血量
血量是血漿和血細胞的總和。犬的平均血量是體重的5%-6%貓的平均血量是體重的6%-7%機體的血量一般比較恒定,但是隨著年齡、性別、體重、營養(yǎng)、妊娠、泌乳、健康狀況及環(huán)境的改變而稍有變化。血量減少:失血是主要原因。失血對機體的危害程度,與失血速度和失血量有關;快速失血危害更大。第十四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失血量一次失血不超過血量的10%,一般不會影響健康;因為:這種失血縮損失的水分和無機鹽,在1-2小時內(nèi)可以從組織液中得到補充;血漿蛋白質(zhì)可以由肝臟在1-2天加速合成得到恢復;血細胞可以由儲存血液的釋放得到暫時的補充,還可以由造血器官生成血細胞來逐漸恢復。一次急性失血達到血量的20%時,生命活動將受到明顯影響。一次失血量超過全身血量的30%時,會危及生命!第十五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紅細胞的生理特性膜通透性:水、尿素、氧、二氧化碳可以自由通過細胞膜;Cl-、HCO3-較易通過細胞膜,但正離子很難通過細胞膜。懸浮穩(wěn)定性:紅細胞第一個小時末下沉的距離表示紅細胞的沉降速度,稱為紅細胞的沉降率,簡稱血沉。某些疾病時,紅細胞能較快地彼此以凹面相貼,形成紅細胞疊連而使表面積與容積的比值降低,與血漿的摩擦力減小,血沉加快。滲透脆性:在低滲溶液中,水分會深入紅細胞內(nèi),紅細胞膨脹成球形,細胞膜最終破裂并釋放出血紅蛋白(Hb),這種現(xiàn)象稱為溶血。紅細胞在低滲溶液中抵抗破裂和溶血的特性稱為紅細胞滲透脆性。第十六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紅細胞的功能紅細胞的主要功能是運輸氧和二氧化碳、并對酸、堿物質(zhì)有緩沖作用,這些功能的實現(xiàn)主要依賴于紅細胞內(nèi)的血紅蛋白。血紅蛋白與氣體運輸:每100毫升的血液可以攜帶20毫升的氧。動物的年齡、性別、營養(yǎng)狀況等因素影響血液中血紅蛋白的含量;紅細胞與血紅蛋白都減少,或者其中之一明顯減少,可以視為貧血。血紅蛋白的酸堿緩沖功能:還原血紅蛋白(HHb)和氧合血紅蛋白(HbO2)在pH約7.4的環(huán)境下,兩種形式的血紅蛋白均為弱酸性物質(zhì);他們一部分以酸分子的形式存在,一部分與紅細胞內(nèi)的鉀離子構成血紅蛋白鉀鹽,組成了KHb/Hhb和KHbO2/HHbO2兩個緩沖對,共同參與血液酸堿平衡的調(diào)節(jié)作用。第十七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紅細胞的生成紅細胞由紅骨髓的髓系多功能干細胞分化增殖而成。再生障礙性貧血:某些放射性物質(zhì)或藥物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而導致再生障礙性貧血。造血需要:骨髓造血機能+重組的造血原料+促進紅細胞成熟的物質(zhì)。紅細胞生成的主要原料:蛋白質(zhì),鐵。供應或攝取不足,出現(xiàn)營養(yǎng)性貧血。促進紅細胞發(fā)育和成熟的物質(zhì):主要是VB12、葉酸和銅離子。缺乏VB12或葉酸可以引起巨幼細胞性貧血;VB12的吸收不足就可以引起貧血,如:長期大劑量使用抗生素,長期腸炎等。第十八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紅細胞生成的調(diào)節(jié)紅細胞的自穩(wěn)態(tài)主要受紅細胞生成素(EPO)的調(diào)節(jié),雄激素也起一定的作用。促紅細胞生成素:主要在腎臟產(chǎn)生(肝臟也有少量合成),正常時在血液中維持一定的濃度,使紅細胞的數(shù)量相對穩(wěn)定。EPO促進骨髓內(nèi)造血細胞的分化、成熟和血紅蛋白的合成。因此,慢性腎衰竭等腎病時,常因促紅細胞生成素的不足引起不同程度的貧血。雄激素:雄激素可以直接刺激骨髓造血組織,促使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的生成,也作用于腎臟或腎外組織產(chǎn)生促紅細胞生成素,從而間接促使紅細胞增生。這可能是雄性動物的紅細胞和血紅蛋白量高于雌性動物的原因之一。第十九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紅細胞的壽命和破壞紅細胞的存活時間因動物品種的不同而有較大的差異;脾臟是破壞紅細胞的主要場所。第二十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白細胞①白細胞的分類:白血病是一類有核的血細胞。根據(jù)形態(tài)、功能和來源,分為粒細胞、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三大類。根據(jù)粒細胞胞漿顆粒的嗜色性不同,又分為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嗜堿性粒細胞。②白細胞的數(shù)量與比例:白細胞的數(shù)量隨著動物的生理狀態(tài)而變化,下午高于早晨,幼齡動物高于成年動物,劇烈運動、進食和疼痛時白細胞增多;個體又差異。在正常情況下,白細胞中各種細胞的比例保持相對恒定。第二十一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中性粒細胞的功能趨化性強。吞噬異物、細菌,吞噬并清除衰老的紅細胞和抗原-抗體復合物。中性粒細胞內(nèi)含有大量的溶酶體酶,能將吞噬入細胞內(nèi)的細菌和組織碎屑分解,在非特異性免疫系統(tǒng)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二十二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嗜酸性粒細胞的功能有吞噬機能,但是沒有殺菌能力(細胞內(nèi)不含溶菌酶)。主要機能嗜緩解過敏反應和限制炎癥過程。當機體發(fā)生抗原-抗體相互作用而引起過敏反應時,大量的嗜酸性粒細胞趨向局部,吞噬抗原-抗體復合物,以減輕對機體的危害;因此,在皮膚過敏反應中、在藥物過敏等反應中,可以見到其增多。在寄生蟲性感染嚴重的時候,血液中的嗜酸性粒細胞也增多。第二十三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嗜堿性粒細胞的功能與組織中的肥大細胞有許多相似之處,都含有組胺、肝素和5-羥色胺等生物活性物質(zhì),細胞本身不具備吞噬能力。組織胺增加局部炎癥區(qū)域毛細血管的通透性,有利于其它的白細胞的游走和吞噬活動;肝素對于局部炎癥部位有抗凝血作用。第二十四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淋巴細胞的功能T淋巴細胞:主要參與細胞免疫,與某種特異性抗原物質(zhì)或細胞相互接觸時,發(fā)揮免疫功能,以對抗病毒、細菌和癌細胞的侵入;另一些T淋巴細胞受到抗原刺激后能合成一些免疫活性物質(zhì),如:淋巴因子、干擾素等,參與體液免疫。B淋巴細胞:主要存在于淋巴結、脾臟和腸道淋巴組織中,在抗原的刺激下轉化為漿細胞。漿細胞產(chǎn)生和分泌多種特異性抗體,釋放入血阻止細胞外液中的抗原、異物的傷害。這種由免疫細胞產(chǎn)生和分泌的特異性抗體引起的免疫反應,叫做體液免疫。第二十五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單核細胞的功能單核細胞有變形運動和吞噬能力,可以滲出血管變成巨噬細胞;能與組織中的巨噬細胞構成單核-巨噬細胞系統(tǒng),在體內(nèi)發(fā)揮防御作用。第二十六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白細胞的生成三種粒細胞:來源于骨髓的原始粒細胞;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主要在脾、淋巴結、胸腺、消化道黏膜淋巴組織中發(fā)育成熟。白細胞的分化增殖受造血生長因子(HGF)的調(diào)節(jié)。白細胞的破壞:白細胞衰老死亡后,大部分被肝、脾的巨噬細胞吞噬和分解,小部分經(jīng)消化道和呼吸道粘膜排出。粒細胞在吞噬細菌后可釋放過多的溶酶體酶而“自我溶解”,與被破壞的細菌和組織碎屑一起形成膿液。第二十七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血小板從骨髓成熟的巨核細胞胞漿裂解脫落下來的活細胞。血小板無核,但胞漿中含有多種與其功能有關的活性因子。①血小板的生理機能:主要包括:生理性止血、凝血功能、纖維蛋白溶解作用和維持血管壁的完整性。血小板的生理功能的實現(xiàn),與其具有黏附、聚集、釋放、吸收和收縮等生理特性密切相關。②血小板的生成:骨髓造血干細胞分化成巨核系祖細胞,再分化為形態(tài)上可以識別的巨核細胞,血小板由成熟的巨核細胞裂解而成。③血小板的破壞:血小板進入血液后,壽命約10天,但是僅在最初的2-3天具有正常的生理功能。衰老的血小板可在脾、肝和肺組織中被吞噬;也會在發(fā)揮正常生理功能時被消耗。第二十八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血型與輸血血型:通常指紅細胞上特異性抗原的類型。狹義的血型定義:以細胞膜抗原結構的差異為依據(jù),進行分類的血細胞抗原型。廣義的血型定義:以蛋白質(zhì)化學結構的微小差異即蛋白質(zhì)多肽性和同功酶為依據(jù)分類。輸血的原則:輸血前必須做血型鑒定。第二十九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交叉配血實驗:供血者的紅細胞和受血者的血清進行配血試驗,叫做交叉配血主側;受血者的紅細胞和供血者的血清進行配血試驗,叫做交叉配血次側。兩個試驗均無凝血,則血型相合,可以輸血;如果主側有凝集反應,則配血不和,不能輸血;如果主側不凝集,而次側出現(xiàn)凝集,只能在緊急情況下輸血,但速度要慢,輸血量也不能太多;兩側均有凝集出現(xiàn),絕對不能輸血!第三十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如何解讀結果?第三十一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一、血樣的采取與抗凝1、血樣的采取①采血前的準備:采血用應事先消毒滅菌、干燥處理。采血部位應剪毛按常規(guī)消毒。②少量用血,一般可在耳尖、冠頂及靜脈末梢等處進行采取。③多量用血,大動物可在頸靜脈處進行采取;豬可在前腔靜脈處采取;禽類在翅內(nèi)靜脈處采取,必要時可進行心臟穿刺采取。小動物一般采用心臟采血。第三十二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各種動物的采血部位采血部位畜種采血部位畜種頸靜脈馬、牛、羊耳靜脈豬、羊、犬、貓、實驗動物前腔靜脈豬翼下肱靜脈家禽隱靜脈犬、貓、羊蹼間靜脈鴨、鵝前肢頭靜脈犬、貓、豬冠或肉髯雞心臟兔、家禽、豚鼠斷尾豬、實驗動物第三十三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第三十四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2、血樣的抗凝獸醫(yī)臨床常用的抗凝劑、使用方法及用圖,見下表??鼓齽┛鼓龣C制常用濃度使用方法用途肝素阻止凝血酶元轉化為凝血酶而阻止血凝0.5~1%溶液配制后應及時使用,每10ml血液加入0.1~0.2ml。適用于多數(shù)血液實驗診斷檢驗,不宜用于血涂片檢查。檸檬酸鈉(枸櫞酸鈉)與鈣離子形成非離子的可溶性化合物而阻止血凝3.8%溶液每10ml血液加入1ml。適用于紅細胞沉降率、輸血用抗凝,但不宜用于血液生化指標測定。EDTA-Na2螯合血中鈣離子而阻止血凝10%溶液每10ml血液加入0.1~0.2ml。適用與一般血液學檢查,不宜用于鈉、鈣的測定。草酸鹽合劑(草酸銨+草酸鉀)與鈣離子結合,形成不溶解的草酸鈣而阻止血凝1~2%的草酸鹽溶液取此液先作抗凝瓶。1ml此液可抗凝10ml血樣(制作抗凝瓶應小于80℃)。有毒不能用于輸血的抗凝,不宜用于白細胞分類計數(shù)與血小板計數(shù)。肝素第三十五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血液學檢查項目與采血后可保存的時間檢查項目保存時間(h)檢查項目保存時間(h)白細胞計數(shù)2~3血紅蛋白含量48紅細胞計數(shù)24紅細胞壓積容量24血小板計數(shù)1紅細胞沉降速率2~3網(wǎng)織紅細胞計數(shù)2~3白細胞分類計數(shù)1~2第三十六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二、紅細胞計數(shù)(RBC):顯微鏡計數(shù)法1、原理血液經(jīng)200倍稀釋后,充入血細胞計數(shù)板,用顯微鏡觀察,計數(shù)一定容積內(nèi)的紅細胞數(shù)并換算成每升血液中的紅細胞數(shù)。
2、器材與試劑改良紐巴氏計數(shù)板、蓋玻片、沙利氏吸管、5ml吸管、試管、小玻棒、顯微鏡、計數(shù)器、0.85%氯化鈉稀釋液。第三十七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3、方法①用5毫升吸管準確吸稀釋液2毫升于試管中,用沙利氏吸管吸取血樣10微升,用脫脂棉擦去沙利氏吸管外壁多余的血液后插入試管底部,輕輕壓出血液于稀釋液中,再用上清液吸、吹數(shù)次,以洗出沙利氏管內(nèi)黏附的血細胞,充分混勻后備用。②將稀釋后的血樣用小玻棒取一滴,置于計數(shù)板與蓋玻片交界的邊緣,讓其自然浸入,使稀釋血樣擴散入計數(shù)室內(nèi),靜置2~3分鐘,鏡檢。③計數(shù)時用低倍鏡,依次計數(shù)中央大方格內(nèi)的四角和正中5個中方格,共80個小方格的紅細胞數(shù)。為避免重復和遺漏,計數(shù)時應按一定順序進行。注意壓在雙線上的紅細胞,遵守“數(shù)左不數(shù)右,數(shù)上不數(shù)下”計數(shù)法則。第三十八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4、計算方法每mm3血液內(nèi)紅細胞總數(shù)=5個中方格內(nèi)紅細胞數(shù)×5×10×200×106=5個中方格內(nèi)紅細胞數(shù)×1010
單位:個/升式中×5—5個中方格換算成1個大方格
×10—1個大方格容積為0.1微升,換算成1.0微升
×200—血液的稀釋倍數(shù)
×106—由微升換算成升注意防凝、防溶、取樣正確。第三十九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5、正常參考值健康動物除山羊的紅細胞數(shù)較多外,其他動物的紅細胞數(shù)約為6.0×1012~8.0×1012/L。6、臨床意義
①相對增多:脫水、急性胃腸炎、腸便秘、滲出性胸膜炎、滲出性腹膜炎、某些傳染??;
②絕對增多:紅細胞增多癥,見于代償性機能不全的心臟病及慢性肺部疾??;
③
減少:各種貧血、出血性、溶血性、骨髓造血功能不全性貧血、營養(yǎng)不良性貧血、繼發(fā)性貧血。第四十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
(三)紅細胞形態(tài)檢查1、正常紅細胞形態(tài)
正常紅細胞形態(tài)呈雙凹圓盤形,細胞大小均一,染色為淡粉紅色,血紅蛋白充盈良好,呈正常色素性。第四十一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2、異常紅細胞形態(tài)(1)小紅細胞:出現(xiàn)較多染色過淺、淡染區(qū)擴大的小紅細胞,提示血紅蛋白合成障礙,見于缺鐵性貧血、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由長期慢性感染(炎癥)繼發(fā)的單純小細胞性貧血,僅有胞體偏小而無淡染區(qū)增大。(2)大紅細胞:常見于葉酸及維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細胞性貧血,表現(xiàn)在幼紅細胞內(nèi)DNA合成不足。當這種幼紅細胞脫核之后,形成大的成熟紅細胞。也可見于溶血性貧血、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癥(MDS)等。第四十二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3)紅細胞大小不均:是指紅細胞之間直徑相差一倍以上。貧血常有此現(xiàn)象,巨幼細胞性貧血時尤為明顯,與骨髓造血功能減弱有關??赏ㄟ^紅細胞分布寬度(RDW)數(shù)值指標反映出來。(4)球形紅細胞:直徑小,著色深,無中心淡染區(qū)。其與正常紅細胞的差別在于厚度增大。主要見于遺傳性球形細胞增多癥,血涂片中此類細胞常超過25%。(5)橢圓形紅細胞:紅細胞呈橢圓形、桿形,兩端鈍圓,長軸增大,短軸縮短。細胞只有成熟后才會呈現(xiàn)橢圓形,且將此種紅細胞置于高滲、等滲、低滲溶液或正常血清內(nèi),其橢圓形保持不變,而幼紅細胞、網(wǎng)織紅細胞,均不呈橢圓形。偶見于缺鐵性貧血、骨髓纖維化、鐮形紅細胞性貧血。(6)口形紅細胞:紅細胞中心蒼白區(qū)呈扁平狀,形似張開的嘴巴或魚口。此種紅細胞有膜異常,使Na+透過性增加,細胞膜變硬,因而脆性增加,致使細胞生存時間縮短??梢娪谙到y(tǒng)疾患引起的貧血、乙醇中毒、某些溶血性貧血及肝病等。
第四十三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7)鐮形紅細胞:紅細胞外形呈鐮刀狀、線條狀,或呈L、S、V形等。在缺氧的條件下,可產(chǎn)生大量鐮形紅細胞。(6)棘形細胞:紅細胞表面有針狀或指狀突起,其間距不等,突起的長度和寬度不一,突起的尾端略圓。可見于脾切除后、酒精中毒性肝臟疾病、尿毒癥。(7)皺縮紅細胞,也稱鈍鋸齒形紅細胞:可因制片不當、高滲等原因引起,紅細胞周邊呈鈍鋸齒形,突起排列均勻、大小一致,外端較尖。(8)淚滴形細胞:成熟紅細胞形如淚滴樣或梨狀。貧血時也可見到。(9)裂片紅細胞:為紅細胞碎片或不完整的紅細胞,大小不一,外形不規(guī)則,系紅細胞通過因阻塞而管腔狹小的微血管所致。彌散性血管內(nèi)凝血(DIC)、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貧血時增多。第四十四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第四十五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第四十六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第四十七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紅細胞形態(tài):第四十八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貧血形態(tài)學分類MCV(fl)MCH(pg)MCHC(g/l)常見病因正常細胞性貧血82~9527~31320~360急性失血性貧血、急性溶血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等大細胞性貧血>95>31320~360缺乏葉酸及維生素B12引起巨幼細胞性貧血、惡性貧血等單純小細胞性貧血<82<27320~360慢性感染、炎癥、尿毒癥、惡性腫瘤、風濕性疾病等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82<27<320慢性失血性貧血、缺鐵性貧血、地中海性貧血、鐵粒幼細胞性貧血等第四十九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3、紅細胞中的異常結構(1)何-喬氏小體:紅細胞內(nèi),紫色。見于嚴重貧血或脾切除。(2)卡伯環(huán):紅細胞內(nèi),線圈狀或8字形。見于鉛中毒或溶血性貧血。(3)海恩茲小體:新鮮血涂片,紅細胞內(nèi)或邊緣,一個或多個不等藍黑色小點,折光性。見于硒缺乏癥、牛羊的銅中毒、洋蔥中毒、甘藍中毒等。第五十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六)細胞沉降速度的測定
紅細胞沉降率是指在室溫下觀察抗凝血中紅細胞在一定時間內(nèi)在血漿中的沉降速率。血沉與紅細胞串錢狀的形成、紅細胞數(shù)目的多少、血漿蛋白的組成以及測定時室溫的變化、血沉管傾斜的程度等因素有關。抗凝血:3.8%枸櫞酸鈉液第五十一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魏氏法魏氏血沉管:長30cm
內(nèi)徑為2.5mm
管壁有200個刻度每個刻度之間距離為1.0mm
附有特制的血沉架圖7-1魏氏血沉管 第五十二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測定方法(1)取3.8%枸櫞酸鈉液0.4ml置于小試管中。(2)頸靜脈采血,沿管壁加入試管,輕輕混合。(3)用血沉管吸取抗凝血至刻度0處,用棉花擦去管外血液,直立于血沉架上。(4)經(jīng)15、30、45、60min,分別記錄紅細胞沉降的刻度數(shù),用分數(shù)形式表示(分母代表時間,分子代表沉降mm數(shù))。①測定血沉時必須用新配制的抗凝血;②血液與抗凝劑混合要充分,柱面上不應有氣泡,它可使血沉變慢;③用魏氏法測定時,事先應檢查血沉架是否好用,以防漏用;④測定時室溫以20℃左右為宜,溫度過低可以減慢血沉。第五十三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臨床意義
(1)血沉率加快:常見于各種貧血性疾病、炎癥性疾病及組織損傷或壞死(如結核病、風濕熱、全身性感染等)。隨著疾病的好轉,血沉率逐漸變慢并恢復正常。(2)血沉率減慢:常見于機體嚴重的脫水,如胃擴張、腸阻塞、急性胃腸炎、瓣胃阻塞、發(fā)熱性疾病、酸中毒等。第五十四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血液檢驗各種動物的正常血沉值動物種類15分30分45分60分測定方法馬驢黃牛水牛奶牛山羊豬31329.80.33497530.80.785396.7650.752055110.70.891.61.20.630六五型法魏氏法魏氏法魏氏法魏氏法魏氏法六五型法血沉加快:見于梨形蟲病、結核、鼻疽、豬瘟、化膿性炎癥、風濕癥等。血沉減慢:見于大出汗、多尿、劇烈腹瀉、馬流行性腦脊髓炎、破傷風、牛瓣胃阻塞、腹痛癥等。第五十五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七)紅細胞壓積容量測定
紅細胞壓積又稱紅細胞比容,是指紅細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積的比值,測定時將抗凝血在一定的條件下離心沉淀,即可測得每升血液中血細胞所占容積的比值。器材(1)溫氏管:管長11cm,內(nèi)徑約2.5mm,管壁有100個刻度。一側自上而下標有0~10,供測定血沉用,另一側標有10~0,供測定比容用。(2)水平電動離心機:轉速能達4000rpm。
第五十六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圖7-5溫氏管及長針頭 第五十七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臨床意義(1)紅細胞壓積增高:
1、由于紅細胞壓積增高的數(shù)值與脫水程度成正比,因此在臨床上可根據(jù)這一指標的變化而推斷機體的脫水情況,并計算補液的數(shù)量及判斷補液量的實際效果。相對性增多:見于各種原因所引起的血液濃縮,使紅細胞相對性增多,如急性胃腸炎、腸便秘、腸變位、瓣胃阻塞、滲出性胸膜炎和腹膜炎,以及某些傳染病和發(fā)熱性疾病。絕對性增多見:于各種原因所致的紅細胞絕對性增多,如真性紅細胞增多癥、肺動脈狹窄、高鐵血紅蛋白血癥等。(2)紅細胞壓積降低:見于各種貧血,但降低的程度并不一定與紅細胞數(shù)一致,因為貧血有小細胞性貧血、大細胞性貧血及正細胞性貧血之分。第五十八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八)血紅蛋白的測定——沙利氏比色法血紅蛋白測定是指測定并計算出每升血液中血紅蛋白的克數(shù)。血紅蛋白是紅細胞的主要內(nèi)含物,每個正常紅細胞內(nèi)所含的血紅蛋白約占紅細胞重量的32%~36%,或紅細胞干重的96%。1.原理血液與鹽酸作用后,釋放出血紅蛋白,并被酸化后變?yōu)楹稚柠}酸高鐵血紅蛋白,與標準柱相比,求出每百毫升血液中血紅蛋白的克數(shù)或百分數(shù)。2。器材與試劑(1)沙利氏血紅蛋白計一套。在測定管上有兩種刻度,一側表示血紅蛋白在每百毫升血液內(nèi)的克數(shù),另一側表示百分數(shù)。國產(chǎn)的血紅蛋白計是以每百毫升血液含14.5g血紅蛋白做為100%而設制。(2)1%鹽酸一小瓶。第五十九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方法(1)向沙利氏比色管內(nèi)加入鹽酸5滴。(2)用沙利氏吸血管吸血至20μl刻度處,擦去管外沾附的血液。(3)徐徐吹入沙利氏比色管內(nèi),不要產(chǎn)生氣泡,再反復吸、吹數(shù)次,以洗出沙利氏吸血管中的血液。輕輕振動比色管,使血液與鹽酸充分混合。(4)靜置10min,待血液變成褐色后,緩緩滴加蒸餾水,每加1滴,用細玻璃棒攪動一次,直到顏色與標準色柱完全相同為止。液柱凹面所指的刻度數(shù),即為每百毫升血液中血紅蛋白的克數(shù),用g或%表示。圖7-4沙利氏血紅蛋白計 第六十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臨床意義(1)血紅蛋白增多:主要是見于脫水,血紅蛋白相對增加。也見于真性紅細胞增多癥,是一種原因不明的骨髓增生性疾病,目前認為是多能干細胞受累所致。其特點是紅細胞持續(xù)性顯著增多,全身總血量也增加,見于馬、牛、犬和貓。(2)血紅蛋白量減少:主要見于各種貧血。第六十一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九)紅細胞計數(shù)1.原理
血液經(jīng)稀釋后,充入血細胞計數(shù)板,用顯微鏡觀察,計數(shù)一定容積內(nèi)的紅細胞數(shù)并換算成每μl內(nèi)的數(shù)目。2.器材(1)血細胞計數(shù)板:板中間有橫溝將其分為三個狹窄的平臺,兩邊的平臺較中間的平臺高0.1mm。中央平臺又有一縱溝相隔,其上各刻有一個計數(shù)室。每個計數(shù)室劃分為9個大方格,每一大方格面積為1.0mm2,深度為0.1mm;四角每一大方格劃分為16個中方格。中央一大方格用雙線劃分為25個中方格,每個中方格又劃分為16個小方格,共計400個小方格。(2)顯微鏡,計數(shù)器等。(3)稀釋液:0.85%氯化鈉溶液。第六十二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圖7-6血細胞計數(shù)板構造 圖7-7記數(shù)室的劃格 第六十三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方法:采血、稀釋、加液圖7-9紅細胞記數(shù)順序 圖7-8記數(shù)室充液法
數(shù)左不數(shù)右,數(shù)上不數(shù)下
第六十四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計算X/80×400×200×10=1mm3血液中紅細胞個數(shù)。X——5個中方格(即80個小方格)內(nèi)的紅細胞總數(shù)。400——一個大方格,即1mm2面積內(nèi)共有400個小方格。200——稀釋倍數(shù)。10——血蓋片與計數(shù)板的實際高度是1/10mm,乘10后則為1.0mm。上式簡化后為X×10,000=紅細胞數(shù)/mm3第六十五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臨床意義(1)紅細胞增多:相對性增多:這是由于血漿中水分丟失,血液濃縮所致。見于嚴重嘔吐、腹瀉、大量出汗、急性胃腸炎、腸便秘、腸變位、瘤胃積食、瓣胃阻塞、真胃阻塞、滲出性胸膜炎、滲出性腹膜炎、日射病與熱射病、大面積燒傷等。絕對性增多:這是由于紅細胞增生活躍的結果。按發(fā)病原因分為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兩類:①原發(fā)性紅細胞增多:原發(fā)性紅細胞增多又稱真性紅細胞增多癥,是一種原因不明的骨髓增生性疾病,目前認為是多能干細胞受累所致。其特點是紅細胞持續(xù)性顯著增多,全身總血量也增加,見于馬、牛、犬和貓。②繼發(fā)性增多:是非造血系統(tǒng)疾病,發(fā)病的主要環(huán)節(jié)是血中紅細胞生成素增多。A.紅細胞生成素代償性增加:因血氧飽和度減低,導致組織缺氧,紅細胞生成素增加,骨髓制造紅細胞的機能亢進而引起紅細胞增多。紅細胞增多的程度與缺氧程度成正比。見于高原適應、慢性阻塞性肺病、先天性心臟?。ㄈ绶蝿用}狹窄、動脈導管未閉、法樂氏四聯(lián)綜合癥)、血紅蛋白?。ㄈ绺哞F血紅蛋白癥、硫化血紅蛋白癥)。B.紅細胞生成素病理性增加:紅細胞生成素增加與腎臟疾病或腫瘤有關,如腎囊腫、腎積水、腎血管缺陷、腎癌、腎淋巴肉瘤、小腦血管瘤、子宮肌瘤、肝癌等。第六十六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2)紅細胞數(shù)減少:見于貧血。每升血液中紅細胞數(shù)、血紅蛋白量及紅細胞壓積容量低于正常參考值下限時,稱為貧血。按病因可將貧血分為4類:
失血性貧血:慢性失血性貧血見于胃潰瘍、球蟲病、鉤蟲病、捻轉胃蟲病、螨病、維生素C和凝血酶原缺乏等疾病。急性失血性貧血見于丙酮芐烴香豆素中毒、草木樨中毒、脾血管肉瘤、犬和貓自體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手術和外傷等。溶血性貧血:見于牛巴貝西蟲病、牛泰勒蟲病、鉤端螺旋體病、馬傳染性貧血;綿羊、豬、犢牛的甘藍中毒和野洋蔥中毒;新生騾駒溶血病、犬自體免疫性溶血性貧血等。營養(yǎng)性貧血:見于蛋白質(zhì)缺乏,銅、鐵、鈷等微量元素缺乏,維生素B1、B2、B6、B12、葉酸、煙酸缺乏等。再生障礙性貧血:見于輻射病、蕨中毒、馬穗狀葡萄菌毒病、梨孢鐮刀菌毒病、羊毛圓線蟲病、犬歐利希文病、貓傳染性泛白細胞減少癥、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淋巴細胞白血病、垂體功能低下,腎上腺功能低下,甲狀腺功能低下等。第六十七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三、白細胞計數(shù)(WBC):顯微鏡計數(shù)法1、原理:用白細胞稀釋液破壞紅細胞后,混勻充入計數(shù)池中,在顯微鏡下計數(shù)一定容積中的白細胞數(shù),經(jīng)換算求得每升血液中的白細胞總數(shù)。2、試劑與設備:改良紐巴氏計數(shù)板、蓋玻片、沙利氏吸管、1ml吸管、試管、小玻棒、顯微鏡、計數(shù)器、白細胞稀釋液(2%冰醋酸溶液或1%鹽酸溶液)。第六十八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3、方法:用1毫升移液管吸取白細胞稀釋液0.4毫升于小試管中,再用沙利氏吸管吸取血樣至20微升處,用脫脂棉擦去吸管周圍多余血液,然后將吸管插入小試管底部,緩慢放出血液后用上清液反復吹洗數(shù)次,以洗凈管內(nèi)所粘附的血液,充分混勻振蕩,備用。取樣與計數(shù)方法與紅細胞計數(shù)方法相同,計數(shù)在計數(shù)室四角的四個大方格內(nèi)的白細胞數(shù)。第六十九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4、計算方法:每升血液內(nèi)白細胞總數(shù)=
四個大方格白細胞數(shù)÷4×10×20×106
單位:個/升5、注意事項:初學者容易把塵埃異物與白細胞混淆,可用高倍鏡觀察,白細胞有細胞核的結構,而塵埃異物的形狀不規(guī)則,無細胞結構。第七十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5、正常參考值(附后表)6、臨床意義①增多:細菌性感染、炎癥、白血病、惡性腫瘤、中毒性疾病。②減少:病毒性傳染病、犬瘟熱、貓泛白血病減少癥、各種疾病晚期;再生障礙性貧血;藥物性降低:磺胺類、氯霉素、青霉素、鏈霉素、氨基比林、水楊酸鈉等;血液原蟲病、血液孢子病。第七十一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各種健康動物血紅蛋白數(shù)、紅細胞數(shù)及白細胞數(shù)參考值動物Hb/(g·L-1)RBC/(1012·L-1)WBC/(109·L-1)水牛123.0±16.65.91±0.988.04±0.30黃牛95.5±10.07.24±1.578.43±2.08乳牛83.7±7.05.97±0.869.41±2.13綿羊92.6±5.18.42±1.208.45±1.90山羊118.0±10.315.23±1.0312.47±0.90豬112.3±13.75.51±0.3114.02±0.93犬133.6±13.56.57±0.3410.93±1.29雞84.9±30.43.04±0.28/資料見:安麗英編著.獸醫(yī)實驗診斷.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出版社.2000年:25.第七十二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第七十三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紅細胞RBC降低a.幼年犬貓
b.出血或溶血
c.紅細胞生成或分化障礙
d.慢性炎癥e.惡性腫瘤
f.營養(yǎng)缺乏
g.肝硬化-相對降低升高
相對:a.脫水
b.休克
c.興奮性脾臟收縮
d.大面積燒傷
絕對:
原發(fā)性:a.紅細胞增多癥
b.慢性肺心病繼發(fā)性:a.慢性氧不足,心血管問題引起代償性增多
b.腎腫瘤c.腎囊腫
d.內(nèi)分泌紊亂第七十四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影響因素:a.白細胞顯著增多+
b.高脂血癥+
c.高膽色素血癥,溶血+血紅蛋白HGB最能直接反應紅細胞運輸氧氣能力的因素第七十五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
平均紅細胞體積MCV升高a.網(wǎng)織紅細胞增多
b.靈緹—生存周期短
c.貴賓犬
d.阿拉斯加犬,迷你雪納瑞犬
e.紅細胞凝集降低a.未成年動物
b.缺鐵性貧血
c.門靜脈分流
d.亞洲品種的犬第七十六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量MCH
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MCHC升高
---一般無真性升高溶血脂血癥貓血中存在大量Heinz小體降低貧血(網(wǎng)織紅細胞)*這兩個參數(shù)不是特別有用,不過可用來檢測儀器第七十七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
紅細胞分布寬度RDWc細胞大小細胞數(shù)量第七十八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白細胞分類計數(shù)(DC)1、原理:細胞的染色反應,決定于細胞的化學結構對染色物質(zhì)的親和力。將血液制成涂片,經(jīng)染色后鏡檢,根據(jù)顯示各種細胞形態(tài)和著色特點,測定血液中各種類型白細胞的百分數(shù)。2、試劑與設備:瑞氏染色液、磷酸鹽緩沖液、二甲苯、香柏油、載玻片、染色盆及支架、擦鏡紙、吸水紙、白細胞分類計數(shù)器、顯微鏡。
第七十九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3、方法①血片的制作:左手持載玻片兩端,右手持推片,取被檢血一滴滴于載片一端,推片一端與血接觸呈45°角,并使其血液自由沿推片邊緣擴散,待均勻后,以同等速度輕輕向另一端推動,使血均勻地涂抹在載片上。讓其自然干燥,待染。注意:載玻片必須無油脂、潔凈、干燥。否則會影響血細胞形態(tài)。第八十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第八十一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②瑞氏染色法:是最常用的染色法之一。將干燥的血片,置于染色架上,滴加瑞氏染液于血片上,并計其滴數(shù),直至將血膜浸蓋為止。(也可將血液涂片的血膜向下,滴加染液時由玻片邊緣浸入,以覆蓋血膜。此法可避免顆粒狀物沉于血膜上,而影響計數(shù))。待染1~2min后,再加等量的緩沖液或蒸餾水,并輕輕吹動使其混勻。放置染色5~10min,然后用蒸餾水沖洗,吸干,油鏡觀察。第八十二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合格的涂片1、良好的血片,血液分布均勻,厚度適當。2、對光觀察時呈霓紅色,血膜應位于玻片的中央。3、兩端留有空隙,以便注明畜別,編號及日期。第八十三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注意:沖洗時應將蒸餾水直接向血膜上傾倒,使液體自血邊緣溢出,沉淀物從液面浮去。切勿先將染液傾去再沖洗,否則沉淀物附著于血膜上不易沖掉。染色良好的血片呈櫻紅色,如呈淡紫色,是染色時間過長,呈紅色是染色時間過短。第八十四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③白細胞分類計數(shù)法:白細胞分類時先用低倍鏡觀察白細胞的分布,然后滴上香柏油,用油鏡觀察計數(shù)。為避免重復計數(shù),可采用四角區(qū)法計數(shù)(在血片的四角各取一點,在此區(qū)域內(nèi)各計數(shù)25個,共計100個白細胞。也可用兩區(qū)、三區(qū)法計數(shù)等),按各類的白細胞所占有的百分數(shù),計算其比值。第八十五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各種白細胞的形態(tài)特征(瑞氏染色法)白細胞種類細胞核細胞漿位置形狀顏色核染色質(zhì)細胞核膜多少顏色透明帶顆粒嗜中性幼年型偏心性橢圓紅紫色細致不清楚中等藍色或粉紅色無紅或藍,細致或粗糙嗜中性桿狀核中心或偏心性馬蹄或蠟腸性淺紫藍色細致存在多粉紅色無嗜中、嗜酸或嗜堿嗜中性分葉核中心或偏心性3~5葉者居多深紫藍色粗糙存在多淺粉紅色無粉紅色或紫紅色嗜酸性白細胞中心或偏心性2~3葉者居多較淺紫藍色粗糙存在多藍色或粉紅色無深紅,分布均勻,馬的最大,其他動物次之嗜堿性白細胞中心性葉狀核不太清楚較淺紫藍色粗糙存在多淺粉紅色無藍黑色,分布不均勻,大多數(shù)在細胞的邊緣淋巴細胞偏心性圓形或微凹入深紫藍色大塊或中等塊或致密致密少天藍深藍或淡紅色胞漿深染時存在無或有少數(shù)嗜亞尼林藍色顆粒大單核細胞中心或偏心性豆性山字形橢圓形淡藍紫色細致網(wǎng)狀邊緣不齊存在很多灰藍或云藍色無很多,非常細小、淡紫色第八十六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嗜堿性白細胞淋巴細胞漿細胞單核細胞第八十七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嗜中性中幼細胞嗜中性晚幼細胞嗜中性白細胞嗜酸性白細胞第八十八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第八十九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臨床意義
(1)白細胞增多:見于大多數(shù)細菌性傳染病和炎性疾病,如炭疽、腺疫、巴氏桿菌病、豬丹毒、纖維素性肺炎、小葉性肺炎、腹膜炎、腎炎、子宮炎、乳房炎、蜂窩織炎等疾病。此外,還見于白血病、惡性腫瘤、尿毒癥、酸中毒等。(2)白細胞減少:見于某些病毒性傳染病,如豬瘟、馬傳染性貧血、流行性感冒、雞新城疫、鴨瘟等;見于各種疾病的瀕死期和再生障礙性貧血。還見于長期使用某些藥物時,如磺胺類藥物、青霉素、鏈霉素、氯霉素、氨基比林、水楊酸鈉等。返回第九十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淋巴細胞LYM,LYM%升高a.病毒感染
b.慢性感染
c.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d.白血性淋巴肉瘤e.生理性
f.腎上腺功能不足
g.血液寄生蟲感染降低
a.應激或使用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
b.放射線
c.感染(病毒,立克次體,弓形蟲)
第九十一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六、血小板計數(shù)(PLT,PT,BPC)PLT來自骨髓巨核細胞系,在血液循環(huán)中,血小板不與其他細胞發(fā)生作用,而是沿著毛細血管內(nèi)壁排列,維持其完整性,它具有黏附、聚集、分泌、促凝血和血塊收縮功能。當血管局部受到損傷時,血小板的止血兼不機械性堵塞傷口和生物化學的黏附,聚集作用。第九十二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第九十三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⑴血小板增多:①原發(fā)性血小板增多癥:可發(fā)生血栓或血栓性并發(fā)癥;②骨髓增生性疾病: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癥、骨髓纖維化癥等;③爭性大出血、急性溶血、急性化膿性感染;④脾切除手術后。第九十四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⑵血小板減少:①血小板生成障礙:見于骨髓造血功能受損而致造血功能障礙性疾病,如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白血病,放射病和放射治療、化療后,骨髓纖維化等;②血小板破壞或消耗過多:見于原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脾功能亢進、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SLE)、彌散性血管內(nèi)凝血(DIC)、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進行體外體循環(huán)手術等;③服用某些藥物可使血小板減少:如氯霉素、鏈霉素、青霉素、磺胺類藥、阿司匹林、氯丙嗪、抗甲狀腺藥物等。第九十五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異常結果處理]⒈PLT顯著增多,必須警惕發(fā)生血栓,應在醫(yī)師指導下降低血液黏度。⒉PLT顯著減少,必須防止出血,應在醫(yī)師指導下輸血或輸注血小板,盡可能避免手術治療。第九十六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第九十七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全自動血液細胞分析儀檢驗動物種類多有12種動物檢測模式,如狗、貓、馬、牛、羊、猴、鼠,并有四種用戶自定義模式。適用范圍寵物醫(yī)院動物檢疫部門畜牧獸醫(yī)院動物園科研院校實驗中心第九十八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操作方便嵌入式標本處理和測量單元全新高精度血液處理技術,抗凝全血9.6μl試劑自動加入,能直接感應試劑余量排堵方便20項檢測結果及WBC、RBC、PLT直方圖同屏顯示9.6μl抗凝血只需按“計數(shù)“健即被吸取分析結果可靠界面鼠標操作,參數(shù)支持人工調(diào)整提供配套的動物血檢測專用試劑有報告打印功能第九十九頁,共一百一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主要技術參數(shù)工作原理:電阻抗法,氰化高鐵血紅蛋白法及無氰化物的SFT法檢測參數(shù):白細胞三分群,23項參數(shù)(含WBC、RBC、PLT彩色直方圖)標準用量:9.6μl(全血模式)20μl(預稀釋模式)檢測速度:≥40樣本/小時,可24小時開機有自動休眠及喚醒功能結果存儲:主機自動存儲12000份樣本的全部參數(shù)包括直方圖、歷史數(shù)據(jù)的管理查詢更便捷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生產(chǎn)流程優(yōu)化與現(xiàn)場改善報告
- 《第三單元 固體和液體:9 認識液體》說課稿-2024-2025學年蘇教版科學三年級上冊
- 二零二五年度生態(tài)水面養(yǎng)殖權轉讓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自愿變更撫養(yǎng)權子女成長支持合同
- 物業(yè)管理責任協(xié)議書(2篇)
-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化學 專題8 有機化合物的獲得與應用 第1單元 第3課時 煤的綜合利用 苯說課稿 蘇教版必修2
- 2025年度經(jīng)典實習合同-藝術設計實習協(xié)議
- 二零二五年度老年公寓護理員勞動合同與護理職業(yè)倫理承諾
- 二零二五年度班組勞務分包合同風險控制方案
- 投資收益分配協(xié)議書(2篇)
- 顱腦外傷(新版)課件
- 《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精校WORD版)
- 分包商座談會領導致辭
- GB/T 16679-1996信號與連接的代號
- 高三考前押題卷文科綜合地理試卷(解析版)
- 北郵工程數(shù)學期末試卷B卷
- 超長結構及大體積混凝土專項施工方案
- 初中 初一 數(shù)學 絕對值 課件
- 中國律師學完整版課件全套教學ppt教程
- 守紀律講衛(wèi)生懂禮儀
- 腦控受害者解救方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