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黑龍江省牡丹江市考研專業(yè)綜合專項練習(含答案)_第1頁
2022-2023年黑龍江省牡丹江市考研專業(yè)綜合專項練習(含答案)_第2頁
2022-2023年黑龍江省牡丹江市考研專業(yè)綜合專項練習(含答案)_第3頁
2022-2023年黑龍江省牡丹江市考研專業(yè)綜合專項練習(含答案)_第4頁
2022-2023年黑龍江省牡丹江市考研專業(yè)綜合專項練習(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2023年黑龍江省牡丹江市考研專業(yè)綜合專項練習(含答案)學校:________班級: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號:________

一、單選題(25題)1.某教師為了促進學生品德的發(fā)展,規(guī)定每周都要記錄每個學生所做的好事并進行表揚,包括撿拾東西、助人為樂等,學生做好事的頻率有了明顯的提高,但是有的學生為了求得表揚,把自己的東西當作撿拾的東西并上交,存在一定的說謊現(xiàn)象。這說明教育()。

A.既有正向顯性功能,又有正向隱性功能

B.既有負向顯性功能,又有負向隱性功能

C.既有正向隱性功能,又有負向隱性功能

D.既有正向顯性功能,又有負向隱性功能

2.在梁啟超的教育思想中,群學之基是

A.新式學校B.師范學校C.女子教育D.兒童教育

3.用數(shù)字0,1,2,3,4,5可以組成沒有重復數(shù)字并且比20,000大的五位偶數(shù)共有()。

A.288個B.240個C.144個D.126個E.122個

4.如圖2所示,在四邊形朋CD中,設AB的長為8,∠A:∠B:∠C:∠D=3:7:4:10,∠CDB=60°則△ABD的面積是()。

A.8

B.16

C.4

D.24

E.32

5.督導在對教師進行評價的過程中,走進教師的課堂,觀察教師的表現(xiàn)和學生的表現(xiàn)。這種觀察方法是

A.參與式觀察B.非參與式觀察C.間接觀察D.實驗室觀察

6.某車間開展勞動競賽后,每人1天多做10個零件,這樣8個工人一天所做的零件就超過了200個。后來改進技術,每人1天又多做27個零件。這樣他們4個人1天所做的零件就超過勞動競賽中8個人所做的零件個數(shù),則該車間改進技術后的生產效率是勞動競賽前的()。

A.3.3倍B.3.5倍C.4倍D.4.3倍E.4.5倍

7.下列選項中不屬于調查研究的是

A.問卷B.訪談C.測驗D.實驗

8.以下關于特別提款權(SDRs)的闡述不正確的是()。

A.SDRs是指一國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賬戶上的貸方余額

B.SDRs不具內在價值,是IMF人為創(chuàng)造的、純粹賬面上的資產

C.SDRs是由IMF按份額比例無償分配給各會員國的

D.SDRs可以隨時按照固定的比率兌換黃金

9.生產可能性曲線凹向原點反映了()。

A.資源在所有生產活動中都同樣有效率

B.資源間的不完全替代導致機會成本的遞增

C.失業(yè)率高D.政府決策失誤

10.甲商場從乙公司以每臺1500元的價格購進電冰箱60臺。下列選項中,不屬于這一買賣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的是()。

A.60臺電冰箱B.總共9萬元的價款C.雙方所簽訂的合同D.乙公司

11.為寫好《王小剛為什么不上學了》一文,作者在學校與王小剛進行一次訪談后,又到王小剛家進行了一次訪談。第二次訪談是

A.結構性訪談B.非結構性訪談C.重復性訪談D.集體訪談

12.根據(jù)利率期限結構理論的預期假說,如果預期收益率曲線是一條水平線,則()。

A.預期未來短期利率高于當前短期利率

B.預期未來短期利率低于當前短期利率

C.預期未來短期利率等于當前短期利率

D.以上情況均有可能

13.下列行為中最接近于完全競爭模式的一項是()

A.飛機制造業(yè)B.煙草業(yè)C.日用小商品制造業(yè)D.汽車制造業(yè)

14.根據(jù)我國刑法的規(guī)定,對犯罪分子所犯的數(shù)罪均被判處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刑的,應當采取()。

A.吸收原則B.限制加重原則C.相加原則D.折中原則

15.法律關系的內容是法律關系主體之間的法律權利和法律義務,二者之間具有緊密的聯(lián)系。下列有關法律權利和法律義務相互關系的表達中,哪種說法沒有正確揭示這—關系?()

A.權利和義務在法律關系中的地位有主次之分

B.享有權利是為了更好地履行義務

C.權利和義務中一方的存在、發(fā)展都必須以另一方的存在和發(fā)展為條件

D.義務的設定目的是為了保障權利的實現(xiàn)

16.當前,國際貨幣體系的運行特征不包括()。

A.多元化的國際儲備體系B.多種形式的貨幣制度C.多元化的國際清償制度D.多樣化的國際收支調節(jié)方式

17.均衡價格關系破壞時,投資者會盡可能大地占領市場份額,這是()的實例。

A.支配性觀點

B.均方差有效率邊界

C.無風險套利D.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18.關于外國債券和歐洲債券的說法正確的是()。

A.揚基債券是以美元標價由美國境外借款者發(fā)行的歐洲債券

B.亞洲開發(fā)銀行發(fā)行的武士債券屬于典型的離岸金融業(yè)務

C.外國債券的發(fā)行者和標價貨幣不屬于一個國家,但發(fā)行地和標價貨幣屬于一個國家D.歐洲債券作為外國債券的一個典型,不限于地理概念上的歐洲區(qū)域內的市場

19.“中學治身心,西學應世事”,這是()的觀點。

A.改革派B.洋務派C.維新派D.革命派

20.

21.

22.陶行知為了改變農村的教育面貌,探索了鄉(xiāng)村師范教育的新模式,他發(fā)明的教師培養(yǎng)模式是()。

A.小先生制B.實習制C.學徒制D.藝友制

23.

A.27

B.23

C.18

D.15

E.12

24.市場利息率提高,()

A.貨幣交易需求增加B.貨幣交易需求減少C.貨幣投機需求增加D.貨幣投機需求減少

25.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將導致()。

A.美元對人民幣的升值

B.提高我國市場上美國商品的價格

C.美國增加對我國商品的進口,減少對我國商品的出口D.對人民幣需求量的減少,對美元需求量的增加

二、多選題(10題)26.共同犯罪中的教唆犯()。

A.都是主犯B.一般是主犯C.有的是從犯D.可以分別是主犯、從犯、脅從犯

2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社會基本矛盾的運動是法的歷史類型更替的根本原因

B.對法的類型劃分,西方法學家往往根據(jù)某種外部聯(lián)系進行劃分,而馬克思主義法學家則透過表象正確把握法的本質及其共性,將法劃分為剝削階級的法和社會主義的法

C.中國法律是氏族習慣的直接延續(xù)和發(fā)展,古羅馬法律是對氏族習慣的根本變革

D.中西法律均是在古代氏族制度向國家的過渡過程中形成的

28.民事責任的抗辯事由是()。

A.正當防衛(wèi)B.緊急避險C.自助行為D.不可抗力

29.根據(jù)我國刑法理論,主張對下列哪些犯罪行為適用“從一重罪處斷”的原則處罰?()

A.結合犯B.連續(xù)犯C.牽連犯D.想象競合犯

30.成立共同犯罪的條件有()。

A.犯罪主體必須是兩個以上的自然人B.必須有共同犯罪行為C.必須有共同的犯意D.必須有共同的故意

31.甲和乙、丙依法簽訂合同,將甲的一套房屋以14萬元的價格賣給乙、丙,此合同產生的債屬于()。A.單一之債B.簡單之債C.特定之債D.多數(shù)人之債

32.北洋政府法律制度的根本特點是()。

A.封建性B.民主性C.買辦性D.進步性

33.在各類防衛(wèi)過當案件中,其罪過形式可能有以下哪幾種?()

A.直接故意B.間接故意C.過于自信的過失D.疏忽大意的過失

34.法制和法治都是以法律為中心的國家上層建筑,二者的區(qū)別有哪些?()

A.兩個上層建筑中所涉及的法律與權力的關系不同

B.兩個概念中隱含著對國家權力的結構形式的要求不同

C.兩個概念中內含的法律制度的含義不同

D.兩個概念所涵指的人民與法律的關系不同

35.下列有關成文法和不成文法的表述錯誤的是()。

A.中國實行成文法,沒有不成文法

B.不成文法從來就不構成國家的正式法源

C.判例法盡管以文字形式表述,但不能視為成文法

D.不成文法大多是習慣法

三、判斷題(3題)36.在總效用等于總成本時,廠商的正常利潤為零。

A.是B.否

37.安全收益即是安全產出。

A.是B.否

38.可靠度是可靠性的量化指標,即系統(tǒng)或產品在規(guī)定條件和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規(guī)定功能的概率。

A.是B.否

四、簡答題(5題)39.闡釋下面這首詩的內容含義:沈宋橫馳翰墨場,風流初不廢齊梁。論功若準平吳例,合著黃金鑄子昂。(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河南大學2000年)

40.試述DIC患者發(fā)生出血的機制。

41.試述你怎樣理解詞“別是一家”?(中國社會科學院2001年、北京師范大學2001年、武漢大學2004一年)

42.簡述宋詩派。(西北大學2007年)

43.呼吸衰竭為什么可引起心力衰竭?

五、案例分析題(2題)44.被告人甲某,男,1967年生,曾在1991年7月因犯盜竊罪而被處7年有期徒刑,1996年1月被依法適用假釋。

被告人乙某,男,1976年生,曾因故意傷害罪于1998年10月被判有期徒刑3年、緩期4年執(zhí)行。

被告人丙某,男,1985年8月生,系某中學學生。

2001年4月的一個星期天,甲、乙、丙三人共謀前往丁家行竊。甲、乙二人入戶,丙在門口負責“望風”。恰逢戶主丁(女)外出回家,在門口放哨的丙給室內的甲、乙二人發(fā)出“有人,快跑尸的信號之后,急忙逃走。丁進家,甲、乙二人來不及躲避,甲便從臥室竄出,捂住丁的嘴將其按倒在地。乙從地上揀起一個酒瓶朝丁頭上砸了一下,見酒瓶破碎后,又從地上揀起一把菜刀,用刀背朝丁的脖子、背部連砍兩下,致丁當場昏迷,然后攜帶物品及現(xiàn)金人民幣800多元倉皇逃走。被害人花去醫(yī)療費、護理費、營養(yǎng)費5300元,造成誤工損失費1800元。經法醫(yī)鑒定構成輕傷。另甲主動交待曾經在1986年元月即春節(jié)期間乘到親戚家串門之機奸淫了鄰居家一11歲幼女的犯罪事實。

45.某網站是否對張三的肖像權進行了侵害?請分析原因。

參考答案

1.D根據(jù)教育作用方向的不同,教育的功能可以分為正向教育功能和負向教育功能。正向教育功能是指有助于個體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的積極影響和作用;負向教育功能是指阻礙個體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的消極影響和作用。根據(jù)教育作用呈現(xiàn)方式的不同,教育功能可以分為顯性功能和隱性功能。顯性功能是指主觀目標與客觀結果相符合的情況;隱性功能則是與顯性功能相對的,是指這種結果既非事先籌劃,也沒被觀察到。做好事頻率的提高是一種教育的正向的顯性功能,而說謊現(xiàn)象的產生則是一種教育的負向的隱性功能。A項、B項及C項均不符合題意,故本題的正確答案是D。

2.B1896年梁啟超于《時務報》上發(fā)表《變法通議·論師范》,在中國近代教育史上首次專文論述師范教育問題。他認為中國急需普遍設立中、西學兼習的新式學堂,但不能依靠當時傳統(tǒng)學校的教師和新式學堂中聘請的外國教習,根本的解決辦法是設立師范學校,培養(yǎng)符合時代要求的教師?!胺驇熞舱撸瑢W子之根核也。”“故師范學校立,而群學之基悉定?!绷簡⒊珜煼督逃?,不僅是從教師職業(yè)的特殊性出發(fā),強調對教師進行專門培養(yǎng),更重要的目的是希望通過廣設師范學校,統(tǒng)一課程設置,培養(yǎng)一批在知識結構和思想觀念上都符合維新要求的新教師,推動維新教育活動全面展開。因此,答案為B。

3.B解析:首位是4或2且大于20000的偶數(shù)有

4.B答案是:B。

[分析]如圖所示,四邊形ABCD的4個內角之和為360°,

∠A:∠B:∠C:∠D=3:7:4:10,

5.B本題考查的教育觀察研究的基本類型。教育觀察研究的基本類型根據(jù)分類方法的不同而不同。參與式觀察是指研究者直接參加到所觀察對象的群體和活動當中去,不暴露研究者的身份,研究者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進行隱蔽性的研究觀察。非參與式觀察是指研究者以“旁觀者”身份,采取公開的或秘密的方式進行的觀察。因此,本題的答案為B。

6.A解析:設勞動競賽前每人1天做x個零件,依題意有

解得15<x<17,即x=16,從而(16+37)÷16=3.3

7.D本題考查的是教育調查研究的定義。教育調查研究是在教育理論的指導下,通過觀察、列表、問卷、訪談、個案研究以及測驗等科學方式,搜集教育問題的資料,從而對教育的現(xiàn)狀做出科學的分析并提出具體工作建議的一套實踐活動。因此。本題的答案為D。

8.D解析:一國國際儲備中的特別提款權(specialdrawingrights,SDRs)部分,是指該國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賬戶上的貸方余額。SDRs是相對于普通提款權之外的又一種使用資金(可兌換貨幣)的權利。

能持有特別提款權的機構必須是政府或政府間的機構,特別提款權的使用僅限于政府之間。在國際基金組織范圍內,特別提款權具有以下用途:

(1)以劃賬的形式獲取其他可兌換貨幣。

(2)清償與IMF之間的債務。

(3)繳納份額。

(4)向IMF捐款或貸款。

(5)作為本國匯率的基礎。

(6)成員國之間的互惠信貸協(xié)議。

(7)IMF的記賬單位。

基于以上分析,特別提款權作為使用資金的權利,與其他儲備資產相比,具有明顯的區(qū)別:

第一,SDRs不具內在價值,是IMF人為創(chuàng)造的、純粹賬面上的資產。

第二,SDRs是由IMF按份額比例無償分配給各會員國的。

第三,SDRs只能在IMF及各國政府之間發(fā)揮作用,具有嚴格限定的用途。

綜上所述,本題應選D。

9.A

10.C[答案]C

[評析]本題旨在考查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法律關系是由主體、客體和內容三個要素構成的。其中法律關系主體是指法律關系的參加者,即在法律關系中享有權利或承擔義務的自然人或法人,通常又稱為權利主體、義務主體或權義主體。D項是法律關系的主體。法律關系客體是指權利和義務所指向的對象,又稱權利客體、義務客體或權義客體。A項和u項是法律關系的客體。法律關系的內容是指法律關系主體間在特定條件下依照法律或約定所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是人們之間利益的獲取或付出的狀態(tài)。所以這三項都不是本題的正確答案。C項“雙方所簽訂的合同”導致了法律關系的產生,屬于法律事實。法律事實不屬于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

11.C本題考查的是訪談調查的類型。根據(jù)針對某一問題對統(tǒng)一訪談對象進行訪談的時間或次數(shù)的不同,可以將訪談分為一次性訪談和重復性訪談。因此,本題的答案為C。

12.C[參考答案]C

[分析]

根據(jù)利率期限結構理論的預期假說,如果預期收益率曲線是一條水平線,則預期未來短期利率不變。

13.C解析:完全競爭通常具有以下特征:產品具有同質性、資源流動無需成本、市場存在大量的買者或賣者、產品具有可分性、市場的信息是完備的。所給的四個選項中,只有C項中的日用小商品制造業(yè)最接近完全競爭模式。

14.B縱觀古今中外的刑事立法,數(shù)罪并罰的原則主要可以歸納為以下四種:其一,相加原則,即是指將一人所犯數(shù)罪分別宣告的各罪刑罰絕對相加、合并執(zhí)行的合并處罰規(guī)則。其二,吸收原則,即是指對一人所犯數(shù)罪采用重罪吸收輕罪或者重罪刑吸收輕罪刑的合并處罰規(guī)則。其三,限制加重原則,即是指以一人所犯數(shù)罪中法定的應當判處或已判處的最重刑罰為基礎,再在一定限度內對其予以加重作為執(zhí)行刑罰的合并處罰規(guī)則。其四,折中原則,即是指對一人所犯數(shù)罪的合并處罰不單純采用相加原則、吸收原則或限制加重原則,而是根據(jù)法定的刑罰性質及特點兼采相加原則、吸收原則或限制加重原則,以分別適用于不同刑種和宣告刑結構的合并處罰規(guī)則。根據(jù)我國《刑法》第69條的規(guī)定,我國刑法確立的是以限制加重原則為主、以吸收原則和相加原則為補充的折中原則。其中,對犯罪分子所犯的數(shù)罪均被判處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刑的,應當采取限制加重原則。

15.B在等級特權社會中,法律以義務為本位;在現(xiàn)代社會中,法律更重視對個人權利的保護,權利是更重要的,是第一性的,義務是第二性的,義務的設定是為了保障權利的實現(xiàn)。所以選項A、D都是正確的。

從結構上看,權利和義務是不可分割的,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因此,權利和義務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和發(fā)展。權利和義務的存在、發(fā)展都必須以另一方的存在和發(fā)展為條件。所以選項C表述正確。

選項B認為享有權利是為了更好地履行義務,這樣就把義務放到第一位,顛倒了權利和義務的關系,違反了現(xiàn)代法治精神,表述不正確。

16.C解析:當前,國際貨幣體系的運行特征是:

(1)多元化的國際儲備體系。自1973年布雷頓森林體系終結,美元與黃金脫鉤以來,國際儲備資產的構成就出現(xiàn)了分散化的趨勢,逐步形成了目前多元化的局面。其中,美元在各國的國際儲備中仍是主導貨幣,歐元、SDRs和黃金也均占有一席之地。這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得到解釋。首先,某種儲備貨幣國際需求的變化往往對國內經濟產生重要影響。就美國而言,其國內經濟活動占絕對優(yōu)勢;而日本、德國和瑞士等國則是以國際經濟活動為主導。因此,任何規(guī)模的國際資本流動對美元匯率的影響遠小于它對日元、歐元等貨幣匯率的影響。因此,盡管歐元、日元等在國際外匯市場上很受歡迎,但吸納國家卻拒絕本國貨幣在國際經濟活動中發(fā)揮重大作用。其次,美元作為國際間最主要的價值單位、交易媒介和貯藏手段的地位仍不可替代。近年來,SDRs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的作用也在日益加強。SDRs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1970年為彌補美元儲備的不足而創(chuàng)立的,它以當時16個最大貿易國貨幣價值的加權平均為基礎,這種復合使SDRs作為儲備貨幣可以起到分散風險的作用。

(2)多種形式的貨幣制度。根據(jù)1976年4月IMF的修正案,IMF成員國可以自行安排其匯率制度。對發(fā)達國家來說,一般實行的是有管制的浮動匯率制度和自由單獨浮動匯率制。對于大多數(shù)發(fā)展中國家來說,主要選擇釘住匯率制,包括釘住單一貨幣(如美元、法郎)和釘住一籃子貨幣(如SDRs)。實行釘住匯率制的貨幣同被釘住的貨幣/貨幣籃子的匯率保持不變,而對其他貨幣的比價隨釘住貨幣/貨幣籃子的變動而同比例變動。釘住一籃子貨幣的國家往往根據(jù)其貿易伙伴國的分散程度來選擇這一系列貨幣。

(3)多樣化的國際收支調節(jié)方式。對所有國家來說,調節(jié)國際收支失衡的方式主要有三類:管理總需求或收入水平、調整匯率水平以及對影響國際貿易和國際資本流動實行直接控制。

因此,本題應選C。

17.C

18.C

19.B洋務派發(fā)動的洋務運動是一場引進西方資本主義先進科學技術,以興辦近代工礦業(yè)為中心,兼及軍事、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內容的大規(guī)模運動,在中國近代史上的影響比較深遠。其主張中體西用,就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也就是“中學治身心,西學應世事”。A項改革派、C項維新派及D項革命派均不符合題意,只有B項洋務派符合題意,故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

20.C

21.C

22.D陶行知為了改變鄉(xiāng)村教育教師的面貌,探索了培養(yǎng)教師的新型的模式即藝友制。藝是藝,也可作手藝解。友就是朋友。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學做藝術或手藝便是藝友制。A項小先生制、B項實習制及C項學徒制均不符合題意,D項藝友制符合題意,故本題的正確答案是D。

23.A

24.D

25.B

26.BCD解析:根據(jù)刑法的規(guī)定,教唆犯是指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犯罪分子;主犯是指組織、領導犯罪集團進行犯罪活動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從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輔助作用的犯罪分子;脅從犯是指被脅迫參加共同犯罪的犯罪分子。教唆犯可能是主犯,也可能是從犯、脅從犯。

27.ABCD解析: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是社會基本矛盾,法是建立在一定經濟基礎上的上層建筑的組成部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社會基本矛盾的運動規(guī)律是法的歷史類型更替的根本原因。西方法學家往往根據(jù)各國法的特點及其歷史傳統(tǒng)把法分成若干法系,這種分類是根據(jù)法的某種明顯的外部聯(lián)系進行劃分的。馬克思主義法學家則認為確定法的分類的標準是法的歷史類型,他們認為最科學的標準和依據(jù)是法的經濟基礎和階級本質,他們將法分為奴隸制法、封建制法、資本主義法和社會主義法。從大的范圍講,法可以分為剝削階級的法和社會主義的法。中國法律的起源具有不間斷性和禮刑二元結構的特點,不間斷性是指古代中國法律是氏族社會末期習俗的直接繼承和延續(xù)。古羅馬法律對氏族習慣進行了根本性的變革,進入共和時期之后,羅馬所有的氏族、部落都處于統(tǒng)一的國家權力之下,原來各自獨立、系統(tǒng)的氏族、部落法律讓位于稱作羅馬市民法的統(tǒng)一法律。國家和法律的出現(xiàn)與原始社會氏族制度的解體是同一個歷史過程,在人類歷史上,一有人類社會就有了社會規(guī)范,最早的規(guī)范就是原始社會的規(guī)范,法律正是在這些原始社會規(guī)范的基礎上開始孕育,到了原始社會末期,隨著生產力的發(fā)展,私有制產生,氏族制度趨于瓦解,最后為國家法律所取代。法律起源的關鍵時間就在氏族制度向國家制度的過渡時期。

28.ABCD解析:抗辯事由是指被控侵權的一方在承認損害事實的情況下?lián)詫顾皆V訟請求的某種相反事實??罐q事由可分為正當理由和外來原因兩類。其中,正當理由包括執(zhí)行職務、正當防衛(wèi)、緊急避險、自助行為和受害人同意。而外來原因包括不可抗力、意外事件、受害人的過錯和第三人的行為。選項A所列的正當防衛(wèi),是指當公共利益、他人或本人的人身或其他合法權益受到不法侵害時,行為人采取的必要防衛(wèi)措施。選項B所列的緊急避險,是指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合法權益免受現(xiàn)實和緊急的損害危險,不得已而采取的致他人財產損害的行為。選項C所列的自助行為,是指權利人為保護自己的權利,在情勢緊迫而不能及時請求國家機關予以救助的情況下,對他人的財產或者自由施加扣押、拘束或其他相應措施,而為法律或者社會公共道德所認可的行為。選項D所列的不可抗力,是一種應用廣泛的抗辯事由。我國民法通則規(guī)定,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

29.CD解析:結合犯屬于法定的一罪,即由法律明文規(guī)定為一罪的犯罪形態(tài)。由于法律有明文規(guī)定,因此,結合犯不存在從一重罪處斷的問題。連續(xù)犯是指行為人基于數(shù)個同一的犯罪故意,連續(xù)多次實施數(shù)個性質相同的犯罪行為,觸犯同一罪名的犯罪形態(tài)。連續(xù)犯不涉及不同罪名問題,也就不存在從一重罪處斷的問題。值得注意的是,連續(xù)犯的處斷原則是按照一罪從重處罰,不要與從一重罪處斷相混淆。牽連犯和想象競合犯的處斷原則均為從一重罪處斷。

30.BD解析:根據(jù)我國《刑法》第25條第1款的規(guī)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構成共同犯罪,必須具備以下三個要件:(1)主體要件:共同犯罪的主體必須是二人以上。具體包括兩個以上的自然人、兩個以上的單位、有責任能力的自然人與單位共同犯罪三種情況。(2)客觀要件:各犯罪人必須具有共同的犯罪行為。(3)主觀要件:各共同犯罪人必須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就選項A而言,它只是共同犯罪在主體方面的一個體現(xiàn),并不全面;就選項C而言,共同的犯意并不是成立共同犯罪的構成要件。

31.BCD

32.AC解析:北洋政府打著“中華民國”的旗號,標榜實行“民主”、“共和”,實際上卻是代表地主階級和買辦階級利益的政權,其國家權力始終掌握在擁有軍事實力的封建軍閥手中。

33.BCD解析:防衛(wèi)過當,是指防衛(wèi)行為明顯超過必要限度,對不法侵害人造成重大損害。防衛(wèi)過當在主觀上的基本特征表現(xiàn)為:行為人對過當行為及其結果具有罪過。至于具體的罪過形式,只能是間接故意或者過失(包括過于自信的過失和疏忽大意的過失),而不可能是直接故意。

34.ABCD解析:法制和法治的區(qū)別如下:首先,兩個概念所涵指的人民與法律的關系不同。其次,兩個概念中內含的法律制度的含義不同。再次,兩個概念所隱含的對國家權力的結構形式的要求不同。最后,兩個上層建筑中所涉及的法律與權力的關系不同。

35.AB解析:中國是實行成文法的國家,但是并不完全排除習慣、判例、政策等補充法源的運用。法源又稱為法的淵源,正式法源是指由國家制定或者認可其效力,有廣泛適用性、強制性的規(guī)范。不成文法是指不以文字形式表現(xiàn)的法,不成文法不一定沒有廣泛適用性和強制性。成文法是指由國家特定機關制定和公布,并以規(guī)范性文件形式出現(xiàn)的法律。判例法是通過法官判決來表現(xiàn)的,主要并不是以立法產生的規(guī)范性文件的形式出現(xiàn)。從規(guī)范性文件的表現(xiàn)形式的角度來考察,判例法并不是成文法。不成文法是指由國家認可并賦予其法律效力的習慣、判例等。習慣法是不成文法的一種重要表現(xiàn)形式。

36.N在TR=TC時候,廠商不能獲得超額利潤,但是仍然可以獲得正常利潤。

37.Y

38.Y

39.元好問于唐初詩人僅推崇陳子昂。這首詩中肯地評價了陳子昂作為唐詩革新先驅者的巨大貢獻。按《新唐書》卷壹零七《陳子昂傳》云:“唐初文章承徐、庾余風天下祖尚子昂始變雅正?!贝藶槿娭?。六朝綺靡之詩風至唐初仍然存在宋之問和沈儉期作為馳騁縱橫初唐詩壇的臺閣詩人過著置身宮禁而優(yōu)游卒歲的館閣生活有較為充裕的時間琢磨詩藝在詩律方面精益求精回忌聲病約句準篇但是他們的詩歌創(chuàng)作多限于應制酬唱和詠物、贈別點綴升平標榜風雅難免以詞藻文飾內容貧乏之弊仍帶有齊梁時期宮體詩空洞綺靡的陋習。至陳子昂昭繼傳統(tǒng)獨開新途始振起一代詩風。第一次將漢魏風骨與風雅興寄聯(lián)系起來號召追蹤多悲涼慷慨之氣的建安風骨寄托濟世的功業(yè)理想和人生意氣與片面追求藻飾的齊梁詩風徹底地劃清了界限。并且陳子昂提出了一種“骨氣端翔音情頓挫光英朗練”的詩美理想要求將壯大昂揚的情思與聲律和詞采的美結合起來創(chuàng)造健康而瑰麗的文學為即將到來的盛唐詩歌吹響了號角。故后半兩句謂:若論唐詩恢復正體之功勞應依勾踐平吳為范蠡鑄像之往例也為陳子昂鑄一座黃金塑像以表彰他追復建安風骨之功。元好問于唐初詩人,僅推崇陳子昂。這首詩中肯地評價了陳子昂作為唐詩革新先驅者的巨大貢獻。按《新唐書》卷壹零七《陳子昂傳》云:“唐初,文章承徐、庾余風,天下祖尚,子昂始變雅正?!贝藶槿娭?。六朝綺靡之詩風,至唐初仍然存在,宋之問和沈儉期作為馳騁縱橫初唐詩壇的臺閣詩人,過著置身宮禁而優(yōu)游卒歲的館閣生活,有較為充裕的時間琢磨詩藝,在詩律方面精益求精,回忌聲病,約句準篇,但是他們的詩歌創(chuàng)作多限于應制酬唱和詠物、贈別,點綴升平,標榜風雅,難免以詞藻文飾內容貧乏之弊,仍帶有齊梁時期宮體詩空洞綺靡的陋習。至陳子昂昭繼傳統(tǒng),獨開新途,始振起一代詩風。第一次將漢魏風骨與風雅興寄聯(lián)系起來,號召追蹤多悲涼慷慨之氣的建安風骨,寄托濟世的功業(yè)理想和人生意氣,與片面追求藻飾的齊梁詩風徹底地劃清了界限。并且,陳子昂提出了一種“骨氣端翔,音情頓挫,光英朗練”的詩美理想,要求將壯大昂揚的情思與聲律和詞采的美結合起來,創(chuàng)造健康而瑰麗的文學,為即將到來的盛唐詩歌吹響了號角。故后半兩句謂:若論唐詩恢復正體之功勞,應依勾踐平吳為范蠡鑄像之往例,也為陳子昂鑄一座黃金塑像,以表彰他追復建安風骨之功。

40.DIC患者發(fā)生出血的機制如下(1)各種凝血因子、血小板因大量消耗而明顯減少。(2)纖溶系統(tǒng)同時被激活:纖溶酶增加使得纖維蛋白凝塊溶解同時纖溶酶還可水解因子使之進一步減少。(3)FDP的形成:可抑制纖維蛋白單體的聚合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和抗凝血酶作用。DIC患者發(fā)生出血的機制如下(1)各種凝血因子、血小板因大量消耗而明顯減少。(2)纖溶系統(tǒng)同時被激活:纖溶酶增加,使得纖維蛋白凝塊溶解,同時纖溶酶還可水解因子,使之進一步減少。(3)FDP的形成:可抑制纖維蛋白單體的聚合,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和抗凝血酶作用。

41.李清照在《論詞》中提出的一個著鋁觀點是詞“別是一家”說力求嚴格區(qū)分詞與詩的界線。她認為兩者區(qū)別主要在于:詩、詞聲律要求不同。詩的聲律要求簡單粗疏而詞的音律、樂律規(guī)則要求嚴格。如果說詩要求語言的節(jié)奏美則詞不僅要求語言的節(jié)奏美而且要求歌唱時的音樂美反對以詩的粗疏的格律來破壞詞之音樂美。李清照在《論詞》中提出的一個著鋁觀點是詞“別是一家”說,力求嚴格區(qū)分詞與詩的界線。她認為兩者區(qū)別主要在于:詩、詞聲律要求不同。詩的聲律要求簡單粗疏,而詞的音律、樂律規(guī)則要求嚴格。如果說,詩要求語言的節(jié)奏美,則詞不僅要求語言的節(jié)奏美,而且要求歌唱時的音樂美,反對以詩的粗疏的格律來破壞詞之音樂美。

42.這是近代文壇詩歌領域中偏重于宋詩格調的流派。領袖人物為程恩澤主要作家有出于程恩澤之門的何紹基、鄭珍、莫友芝以及曾國藩。這個詩派以杜甫、韓愈、蘇軾、黃庭堅為宗。其創(chuàng)作傾向則是受當時學術主潮——漢學的影響“合學人、詩人之詩二而一之”表現(xiàn)出一種獨特的藝術趣味;他們主張詩歌要有獨創(chuàng)性自成面目。宋詩派理論家何紹基強調詩文要立“真我”獨自“成家”。簡述宋詩派補充的內容:但其所謂“真我”包括自然稟賦的個性氣質和后天修養(yǎng)而成的性情后者是“看書時從性情上體會”(何紹基《題馮魯川小像冊論詩》)得來的大體不出封建倫理范疇和正直士大夫的標格具有很大的保守性與張揚個性的時代新思潮不可同日而語。宋詩派的主要成就是在描寫具體生活方面的藝術開拓其中鄭珍成就最高他的詩突出的方面是表現(xiàn)貧士生活散發(fā)著濃郁的生活氣息。這是近代文壇詩歌領域中偏重于宋詩格調的流派。領袖人物為程恩澤,主要作家有出于程恩澤之門的何紹基、鄭珍、莫友芝以及曾國藩。這個詩派以杜甫、韓愈、蘇軾、黃庭堅為宗。其創(chuàng)作傾向則是受當時學術主潮——漢學的影響,“合學人、詩人之詩二而一之”,表現(xiàn)出一種獨特的藝術趣味;他們主張詩歌要有獨創(chuàng)性,自成面目。宋詩派理論家何紹基強調詩文要立“真我”,獨自“成家”。簡述宋詩派補充的內容:但其所謂“真我”,包括自然稟賦的個性氣質和后天修養(yǎng)而成的性情,后者是“看書時從性情上體會”(何紹基《題馮魯川小像冊論詩》)得來的,大體不出封建倫理范疇和正直士大夫的標格,具有很大的保守性,與張揚個性的時代新思潮不可同日而語。宋詩派的主要成就是在描寫具體生活方面的藝術開拓,其中鄭珍成就最高,他的詩突出的方面是表現(xiàn)貧士生活,散發(fā)著濃郁的生活氣息。

43.呼吸衰竭時體內缺氧、CO2潴留和酸中毒均可影響心臟主要引起右心肥大與衰竭即肺源性心臟病其發(fā)病機制如下:①肺泡缺氧和CO2潴留所致酸中毒均可引起肺小動脈收縮使肺動脈壓升高而加重右心后負荷;②肺小動脈長期收縮導致管壁增厚和硬化管腔變窄形成持久而穩(wěn)定的慢性肺動脈高壓;③長期缺氧引起紅細胞增多使血液黏度升高加重右心負荷;④有些肺部病變如肺小動脈炎、肺栓塞亦可增加肺循環(huán)阻力而導致肺動脈高壓;⑤缺氧和酸中毒降低心肌的舒、縮功能;⑥呼吸困難時用力呼氣使胸內壓異常增高心臟受壓妨礙心臟的舒張功能;用力吸氣則胸內壓異常降低即心臟外面的負壓增大可增加右心收縮的負荷促使右心衰竭的發(fā)生。肺源性心臟病可發(fā)展成右心衰竭再發(fā)展成全心衰竭。呼吸衰竭時體內缺氧、CO2潴留和酸中毒均可影響心臟,主要引起右心肥大與衰竭,即肺源性心臟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