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作弊行為的_第1頁
大學生作弊行為的_第2頁
大學生作弊行為的_第3頁
大學生作弊行為的_第4頁
大學生作弊行為的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大學生作弊行為的研究制作者:彭圓學號:121402032指導老師:白如彬一、引言(一)研究背景現(xiàn)在大學生作弊已成為高校的一個嚴重問題,考試作弊的形成發(fā)展是外因與內因的共同結果,社會危害極大。(二)研究意義從研究的原因中探索出大學生作弊行為的心理因素。(三)研究目的通過分析研究尋找出有效快捷的方法去控制大學生作弊行為,從心里拒絕考試作弊。(四)研究方法文獻研究法、歸納法二、文件綜述(一)大學生作弊行為的原因分析1.經濟學角度分析:賴紅兵、張富花認為學生之所以選擇作弊,是因為作弊成本大大小于將來的預期收益,符合經濟學中收益最大化原則[1];2.社會學角度分析:丁娜認為(1)社會中徇私舞弊現(xiàn)象嚴重;(2)家庭對大學生的期盼過高[2];3.考試本身分析:雷祥虎認為(1)考試功能畸變;(2)考試功能和制度的缺陷[3];4.學生自身因素分析:馬建平(1)個體化認知障礙;(2)自我意識薄弱;(3)對大學中的競爭的長期性認識不足;(4)具有同情心理,礙于同學情面而協(xié)助同學作弊[4]。1大學生作弊行為的原因綜述賴紅兵張富花[1]丁娜[2]雷祥虎[3]馬建平[4]經濟學角度社會學角度考試本身學生自身因素預期收益最大化原則社會中的徇私舞弊嚴重考試制度的缺陷對自己、競爭的認識不夠(二)大學生作弊的心理分析1.依賴心理:姚文英認為由于依賴心理而作弊,源之于大學生自我意識的薄弱[5];2.功利心理

:彭列平覺得有的學生把幫助別人考試作弊當成社會交換的籌碼;3.虛榮心理

:有些學生平時表現(xiàn)不錯,滿足自己的虛榮心[6];4.盲從心理:于洪偉認為由于目前的社會還缺乏一個健全的誠信體制和誠信環(huán)境[7];5.投機心理

:陳東認為少數(shù)學生跨入大學后,對自己放松了嚴格要求,學習失去了目標;6.冒險心理

:有些學生由于學習態(tài)度和基礎較差,又想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于是產生冒險行為[8]。大學生作弊的心理分析綜述姚文英[5]彭列平[6]于洪偉[7]陳東[8]依賴心理功利心理虛榮心理盲從心理投機心理冒險心理自我意識薄弱作為社會交換的籌碼,虛榮心社會缺乏誠信體制、誠信環(huán)境失去學習目標,又想去的優(yōu)異的成績(三)大學生作弊行為的危害1.黃翰認為破壞了公平競爭的規(guī)則,使考試的衡量功能無法正常發(fā)揮[9];2.鄧文艷卻覺得作弊會養(yǎng)成學生的冒險和僥幸心理[10];3.宋志慧認為作弊混淆是非,面臨道德上的“兩難”,使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落空;4.嚴重敗壞學校的學風[11]。大學生作弊行為的危害綜述黃翰[9]鄧文艷[10]宋志慧[11]破壞了公平競爭的規(guī)則養(yǎng)成學生的冒險和僥幸心理混淆是非、嚴重敗壞學校的學風三、理論依據(jù)(一)理論依據(jù)1.現(xiàn)在控制理論和經典控制理論并存;2.雙因素理論:激勵——保健因素。觀點提出1.健全考試管理制度,強化考試管理質量;2.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和考前教育;3.改革傳統(tǒng)的考試模式,積極探索和革新考試制度。(二)模型原因分析心理分析危害措施減少相互影響1.經濟學角度分析作弊行為1.經濟學角度社會學角度考試本身大學生本身依賴心理功利心理虛榮心理投機心理冒險心理盲從心理破壞競爭原則養(yǎng)成冒險僥幸心理混淆是非敗壞學校學風加強學生誠信教育探索新的考試制度健全考試制度四、推論1.大學生的作弊行為普遍存在,而且受到社會的不良風氣的影響,給大學生保持良好的考試習慣營造一種不樂觀的環(huán)境氛圍。2.高校應該給大學生開始心理輔導課程,讓大學生們了解自己和大學生活,做一個誠信、守法的公民,從心里杜絕作弊行為。參考文獻[1]賴紅兵,張富花.大學生考試作弊的經濟分析[J]皖西學院報,2004,20(6).143-144.[2]丁娜.大學生考試作弊行為原因淺析[J]中國西部科技2009年9月(上旬)第08卷第25期總第186期.[3]雷祥虎.論高校嚴懲考試作弊適度原則的辯證法[J]濟寧師專學報,1999年第12期.[4]馬建平.關于目前高??荚噯栴}的思考[J]廣東工業(yè)大學學報,1999年第3期.[5]姚文英.淺析高校學生考試舞弊現(xiàn)象.[J]寧德師專學報,1999年第4期.[6]彭列平.大學生考試作弊的現(xiàn)狀、特點、心理原因及對策.青年研究,2008年第4期.[7]于洪偉.學生考試作弊狀況分析及對策.[J]上海鐵道大學學報,1999年第3期.[8]陳東.高校學生考試作弊現(xiàn)象淺析.商丘師專學報,2000年第2期.[9]黃翰.大學生考試作弊的危害及預防.[J]高等農業(yè)教育,2008,(8).[10]鄧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