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鋼子午線載重輪胎的特點及設計技術詳解_第1頁
全鋼子午線載重輪胎的特點及設計技術詳解_第2頁
全鋼子午線載重輪胎的特點及設計技術詳解_第3頁
全鋼子午線載重輪胎的特點及設計技術詳解_第4頁
全鋼子午線載重輪胎的特點及設計技術詳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全鋼子午線載重輪胎的特點及設計技術詳解演示文稿目前一頁\總數(shù)七十六頁\編于二十二點(優(yōu)選)全鋼子午線載重輪胎的特點及設計技術目前二頁\總數(shù)七十六頁\編于二十二點未來汽車發(fā)展趨勢高安全性節(jié)能環(huán)保智能化主動性安全技術:ABS、EBD、BAS、ASR、ESD等被動性安全技術:安全帶、安全氣囊等;通訊、信息及各種輔助駕駛功能。低能耗、低排放、低噪聲;目前三頁\總數(shù)七十六頁\編于二十二點汽車對輪胎的功能要求負載功能傳遞動力、驅動和制動功能緩沖功能輪胎的基本功能操縱功能目前四頁\總數(shù)七十六頁\編于二十二點輪胎的主要性能:根據(jù)輪胎所需發(fā)揮的主要功能,要求輪胎應具備以下的主要性能:承載負荷性能;操縱穩(wěn)定性;行駛安全性(耐濕滑性、抗側滑性);附著與牽引性能;耐久性(耐疲勞和破壞、耐磨性);節(jié)能經濟性(低滾動阻力);高速性能;乘坐舒適性;低噪聲性能等。目前五頁\總數(shù)七十六頁\編于二十二點負荷功能:包括輪胎的承載性能、耐久性能和高速性能;制動、驅動功能:包括車輛的啟動、加速、爬坡和制動能力;在干、濕路面的行駛能力;緩沖功能:包括車輛的避震性能與乘坐舒適性能等;牽引功能:車輛的操縱穩(wěn)定性、轉彎特性等。

此外,輪胎還應具有良好的耐磨、耐老化、低滾動阻力、低噪聲、可翻新等使用性能。

目前六頁\總數(shù)七十六頁\編于二十二點輪胎性能的相互制約性:當然,在要求輪胎應具備的諸多性能中,因某些性能提高而引起另一些性能降低的相互制約的情況也很多。如在提高輪胎操縱穩(wěn)定性的同時,往往也會提高輪胎的滾動阻力,其他如負荷能力和高速性能、乘坐舒適性與操縱穩(wěn)定性等。目前七頁\總數(shù)七十六頁\編于二十二點

輪胎功能和性能(外特性)的體現(xiàn),是根據(jù)汽車的駕駛性能需要而設計的,是由輪胎的特性及制造加工的質量所決定的。不同的設計結構、材料特性、工藝方法及使用條件,會使輪胎的性能產生很大的差異。為了確保車輛使用的安全性能、行駛性能、舒適性能和經濟性能,必須按照汽車的使用特性來合理設計、制造、選擇和使用輪胎。因此,正確理解使用要求,采用科學、合理的設計方法設計、制造輪胎能夠更好地滿足車輛的安全性,提高車輛的駕駛性能,對提高輪胎的使用壽命,改善車輛的經濟性能有極大幫助。同時,也能有效地控制和降低輪胎的制造成本,節(jié)約人力物力和各種資源。目前八頁\總數(shù)七十六頁\編于二十二點

隨著汽車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功能的增強,汽車對輪胎各項性能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首先,由于道路條件的不斷改善,車速的不斷提高,汽車的安全性能使人們更為重視。輪胎技術人員必須研究的問題是:輪胎的高速耐久性、操縱穩(wěn)定性、濕滑性能等。而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能源危機,使世界各國特別是發(fā)達國家都在加緊對汽車的燃料經濟性提出更加嚴格的限值,提出新標準,綠色環(huán)保成為人類社會的共同目標。高耐磨、可翻新、低滾動阻力、低噪聲的輪胎受到了廣泛的青睞。

子午線輪胎的各項性能明顯優(yōu)于斜交輪胎,而無內胎、低斷面的子午線輪胎在許多方面的優(yōu)越性更加明顯,因此無內胎化、低斷面化、子午化成為輪胎發(fā)展方向已經是不爭的事實。目前九頁\總數(shù)七十六頁\編于二十二點子午胎與斜交胎性能對比目前十頁\總數(shù)七十六頁\編于二十二點扁平結構與無內胎輪胎的優(yōu)點輪輞與剎車鼓間距大,有利散熱,運行溫度低;輪胎與輪輞間配合緊密,著合穩(wěn)定;被扎傷后漏氣慢,有利于安全;耐磨性好,行駛里程高;滾動阻力小,節(jié)省燃料;輪胎平衡性好,操縱穩(wěn)定性更好;輪胎組件重量更輕,拆裝方便、備件方便。目前十一頁\總數(shù)七十六頁\編于二十二點

輪胎是汽車等各類輪式機械的重要部件之一,是車輛的安全部件,也是消耗部件,是骨架材料和膠料的復合體構成,并由輪胎與輪輞組合成車輪總成。輪胎作為汽車與道路之間力的支撐和傳遞單元,其力學性能直接影響汽車的運動性能,它對于車輛的安全性、操縱穩(wěn)定性、行駛性、乘坐舒適性和節(jié)能經濟性等都起著關鍵性的影響。目前十二頁\總數(shù)七十六頁\編于二十二點

輪胎是一種安全產品(輪胎本身和車輛),又是汽車的主要標準配套件之一。因此,對輪胎產品的外緣尺寸(外直徑、斷面寬度)、使用范圍(負荷、氣壓、輪輞型號、速度等)、安全及性能要求(強度、耐久性、高速、脫圈)等,各國都有嚴格的法規(guī)和標準規(guī)定。輪胎設計師的職責就是在充分了解和分析輪胎的使用要求后,確定輪胎能滿足所需使用條件的性能特性,根據(jù)輪胎的性能特性確認相應的輪胎標準和法規(guī),設計滿足性能要求和標準法規(guī)的輪胎。目前十三頁\總數(shù)七十六頁\編于二十二點

輪胎結構設計是輪胎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輪胎設計主要包括結構設計、配方(材料)設計、工藝設計、裝備設計、試驗及試驗方法設計等。其中,輪胎結構設計主要是根據(jù)輪胎的性能要求對輪胎的力學特性及與此相關的輪胎幾何形狀、材料特性進行計算、分析、優(yōu)化和設計。它主要包括:輪胎的功能分析及標準研究;輪胎力學性能分析和設計;輪胎輪廓曲線設計;輪胎材料和結構設計;輪胎花紋設計等。

目前十四頁\總數(shù)七十六頁\編于二十二點

輪胎標準的分析、參考和執(zhí)行是為了確保產品符合相關的國家的安全法規(guī),為了設計的輪胎產品具有通用性、實用性和商業(yè)價值。因此,相關的標準和法規(guī)也是輪胎設計的重要依據(jù)。輪胎標準通常分為強制性法規(guī)和推薦性標準兩類。強制性法規(guī)主要是一些涉及安全性能和政府規(guī)定的法規(guī),如我國的GB、美國的DOT、歐洲的ECE等。推薦性標準包括輪胎的規(guī)格尺寸要求、負荷及氣壓范圍、與輪胎相關的配合尺寸等,如我國的輪胎年鑒、美國的TRA、歐洲的ETRTO等;有時,為了滿足用戶的特殊需要或一些非標產品,一些輪胎企業(yè)標準、用戶標準等也作為產品設計的依據(jù)。目前十五頁\總數(shù)七十六頁\編于二十二點

通過對輪胎使用功能、性能,對相關標準的分析,可以基本確定所要設計的輪胎的一系列邊界條件和基本參數(shù):如輪胎的最大負荷、氣壓、速度;外徑、斷面寬度;輪輞型號及胎圈形狀尺寸;輪胎花紋的類型和結構;材料的大致要求;相關配套件等。這些邊界條件和基本參數(shù)被作為輪胎力學性能分析、輪廓曲線、材料和結構、輪胎花紋等各項設計的輸入條件。在輪胎的結構設計中,力學性能、輪廓曲線、材料和結構、花紋等各項設計是互相依存、互相關聯(lián)、互相影響的,必須要總體考慮和權衡。目前十六頁\總數(shù)七十六頁\編于二十二點二、輪胎結構設計理論及方法目前十七頁\總數(shù)七十六頁\編于二十二點

輪胎結構設計主要是對輪胎力學性能研究和設計,它通常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是輪胎的外特性研究設計,主要包括輪胎的功能和性能的分析和設計。二是輪胎的內特性研究設計,主要是通過研究輪胎內外特性關系,來研究和設計輪胎結構和材料特征、應力應變分布、幾何形狀對力學特性的影響、強度計算及安全性、失效性分析、箍緊系數(shù)、內壓分擔、溫度場分布等。包括大量的物理和數(shù)學建模、計算方法的研究設計。輪胎在自由狀態(tài)、靜態(tài)和動態(tài)下的特性具有很大的差異,也影響輪胎的內特性分析和結構設計。就目前行業(yè)的技術發(fā)展水平而言,由于各種因素,采用的方法、設計水平差異是很大的。目前十八頁\總數(shù)七十六頁\編于二十二點

輪胎結構分析和設計理論最早是從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發(fā)展起來的,早期著名的設計理論有網格理論、薄膜理論等,后來又發(fā)展到層合理論、薄殼理論等。這些理論的共同點是只考慮了輪胎的靜態(tài)強度,并在此基礎上簡化和假設,建立了自然平衡輪廓理論,得出了輪胎的自然平衡輪廓公式。隨著有限元方法的普及應用和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fā)展,輪胎設計理論有了很大突破,新一代的輪胎設計理論也得以擺脫自然平衡輪廓的束縛,而代之以非自然平衡輪廓理論,并擺脫了對輪胎動態(tài)及使用性能、力學特性的不可知性。其中,比較典型的理論有:BS的RCOT和TCOT、東洋的PSP-F、橫濱的STEM等,雙錢的設計方法也是建立在自然平衡輪廓基礎上由原總工隆有明創(chuàng)立的TECO理論。目前十九頁\總數(shù)七十六頁\編于二十二點

各種傳統(tǒng)的、經典的和現(xiàn)代的輪胎設計理論,可參閱有關的資料,關于TECO理論,隆總的多篇文章也有詳細的介紹,各位可參考。

TECO理論及在此基礎上建立的一整套設計方法,其突出的優(yōu)點在于:可靠性高、簡便、快捷、實用。其不足之處在于:現(xiàn)有條件下尚無法準確地分析輪胎內部的動態(tài)力學特性及輪胎的外特性,無法有效地分析因材料、結構、花紋及各種邊界條件等的變化對輪胎微觀力學特征的影響。但這也是其它理論同樣面臨的問題。目前二十頁\總數(shù)七十六頁\編于二十二點三、輪胎結構設計的設計要點目前二十一頁\總數(shù)七十六頁\編于二十二點TBR的開發(fā)周期(1)項目準備接受任務結構設計配方設計安全計算有限元分析骨架材料設計目前二十二頁\總數(shù)七十六頁\編于二十二點TBR的開發(fā)周期(2)模型設計施工設計硫化條件設計新產品試制小批量中試性能測試不合格合格設計評審試生產評審投產評審正式生產道路試驗室內試驗目前二十三頁\總數(shù)七十六頁\編于二十二點(一)輪胎結構設計主要步驟:

1.用戶信息的收集和提煉2.對照標準3.確定基本的輸入條件4.輸入條件的處理(優(yōu)先確定配方和花紋設計)5.平衡輪廓的設計6.有限元分析及優(yōu)化7.確定結構設計方案目前二十四頁\總數(shù)七十六頁\編于二十二點(二)輪胎結構設計的主要內容:1.功能設計2.輪廓設計3.安全設計4.材料設計*5.工藝設計*6.裝備及模具設計*7.輪胎試驗及試驗設計*目前二十五頁\總數(shù)七十六頁\編于二十二點1.功能設計:根據(jù)輪胎的使用要求、目的,確定要設計的輪胎的種類和范圍(如乘用、載重、工程等;高速、公路、越野等);確定輪胎規(guī)格(如11.00R20或295/80R22.5等)。根據(jù)輪胎的負載要求,確定輪胎的負荷、氣壓范圍,速度級別、安全系數(shù)等。根據(jù)輪胎的驅動、制動等動力性能要求及其操縱性能要求,確定輪胎的花紋類型、深度;胎圈結構、過盈量;考慮輪胎剛度、印跡等。根據(jù)輪胎的使用及裝配要求,包括對使用后尺寸的穩(wěn)定性要求等,確定輪胎的外徑、斷面寬、胎圈尺寸等。目前二十六頁\總數(shù)七十六頁\編于二十二點載重輪胎按用途分類長途高速城市公交城際運輸中短途超載礦山路面目前二十七頁\總數(shù)七十六頁\編于二十二點長途高速的設計特點常用于高速公路行駛的大型客車最高的安全性能較好的乘坐舒適性較低的滾動阻力較低的噪聲目前二十八頁\總數(shù)七十六頁\編于二十二點中短途超載型的設計特點常用于混合路面的運輸車輛強大的負載能力較長的使用壽命目前二十九頁\總數(shù)七十六頁\編于二十二點城市公交的設計特點市區(qū)公交線路負荷呈周期性變化特點,某些車型存在超載運行里程一般每天200~300

km胎側有一定的防擦能力噪聲要求較高較高的操縱穩(wěn)定性保證一定的翻新次數(shù)目前三十頁\總數(shù)七十六頁\編于二十二點2.輪廓設計:確定Rk、Rc、b、c,設定Rc、負荷下下沉量等,根據(jù)TECO理論計算a、lo、Rm、h等,基本確定平衡內輪廓和負荷狀態(tài)下內輪廓;并可由其他已知條件確定相應外輪廓。3.安全設計:根據(jù)充氣內輪廓尺寸、內壓P、所需的安全系數(shù)等,可計算確定輪胎的內壓應力Tb、TB、Tc;輪胎的箍緊系數(shù)、帶束有效寬度、最佳帶束角度或冠角等重要力學參數(shù);并由此可確定帶束角度、寬度、胎體簾線長度、反包高度、鋼絲圈結構及尺寸等。目前三十一頁\總數(shù)七十六頁\編于二十二點簾布及骨架材料的選用(強度與剛度的兼顧,密度、厚度)重載型輪胎的設計熱疲勞下的材料性能不同成型方法的討論(一次和二次、機械和膠囊)帶束結構的討論(零度、大角度、纏繞)胎圈結構討論(穩(wěn)定性、翻新率)目前三十二頁\總數(shù)七十六頁\編于二十二點安全計算介紹在進行具體設計之前針對骨架材料的應力計算結構設計的前提和基礎332023/5/18上海輪胎橡膠研究所目前三十三頁\總數(shù)七十六頁\編于二十二點安全計算流程設計規(guī)格、設計要求說明確定必要的幾何參數(shù)(查閱標準,參照前例)計算骨架材料應力對照骨架材料參數(shù),計算安全倍數(shù)2023/5/1834上海輪胎橡膠研究所目前三十四頁\總數(shù)七十六頁\編于二十二點設計要求規(guī)格新規(guī)格?工況高速?礦山?……參數(shù)花紋深度……2023/5/1835上海輪胎橡膠研究所目前三十五頁\總數(shù)七十六頁\編于二十二點幾何參數(shù)2cODrkrmSWBrcba外直徑OD斷面寬SWB胎里半徑rk零點半徑rm輪輞點半徑rc輪輞半寬c著合直徑BD半短軸a半長軸b2023/5/1836上海輪胎橡膠研究所BD目前三十六頁\總數(shù)七十六頁\編于二十二點幾何參數(shù)參照標準外直徑OD考慮充氣膨脹率(-4mm)著合直徑BD各工廠統(tǒng)一規(guī)定(-1mm)輪輞半寬c加寬設計(+1inch)斷面寬SWB充氣膨脹率(-1%)輪輞加寬

(+40%)2023/5/1837上海輪胎橡膠研究所目前三十七頁\總數(shù)七十六頁\編于二十二點幾何參數(shù)rk=OD/2–花紋深度–基部膠厚度–帶束總厚–胎體厚度/2花紋深度一般由設計要求提出,或根據(jù)經驗擬定;基部膠厚度一般為花紋深度的1/5至1/4;帶束總厚以及胎體厚度根據(jù)各工廠的實際工藝數(shù)據(jù)確定。胎里半徑rk2023/5/1838上海輪胎橡膠研究所目前三十八頁\總數(shù)七十六頁\編于二十二點幾何參數(shù)rm=(rk+BD/2)/2取平衡軸位置在斷面中間,也可適當上移5%。零點半徑(平衡軸半徑)rmrc=(rm+BD/2)/2該值僅用于安全計算,實際rc應以結構設計為準。輪輞點半徑

rc2023/5/1839上海輪胎橡膠研究所目前三十九頁\總數(shù)七十六頁\編于二十二點幾何參數(shù)a=rk-rm半短軸ab=SWB/2–胎側膠厚度–胎體厚度/2胎側膠厚度一般根據(jù)經驗擬定,或參照相鄰規(guī)格設計半長軸b2023/5/1840上海輪胎橡膠研究所目前四十頁\總數(shù)七十六頁\編于二十二點應力計算2023/5/1841上海輪胎橡膠研究所目前四十一頁\總數(shù)七十六頁\編于二十二點應力計算

假設輪廓的上半部分為橢圓

2023/5/1842上海輪胎橡膠研究所目前四十二頁\總數(shù)七十六頁\編于二十二點

安全倍數(shù)2023/5/18上海輪胎橡膠研究所43其中:N:鋼絲根數(shù);F:單根鋼絲強力;T:骨架材料內壓應力。目前四十三頁\總數(shù)七十六頁\編于二十二點安全倍數(shù)安全倍數(shù)Sb安全倍數(shù)SC安全倍數(shù)SB2023/5/1844上海輪胎橡膠研究所目前四十四頁\總數(shù)七十六頁\編于二十二點計算示例花紋深度:19mm;胎圈間距加寬2inch;胎側膠厚度:4mm。設計要求2023/5/1845上海輪胎橡膠研究所目前四十五頁\總數(shù)七十六頁\編于二十二點計算示例2023/5/18上海輪胎橡膠研究所46斷面寬:298mm;外直徑:1014mm;輪輞直徑:22.5inch;輪輞寬度:9inch;氣壓:830kPa。標準:C.A.S.目前四十六頁\總數(shù)七十六頁\編于二十二點計算示例著合直徑BD:BD=22.5×25.4–1=570.5mm輪輞半寬c:c=(9×25.4+2×25.4)/2=139.7mm外直徑OD:BD=1014–4=1010mm斷面寬SWB:SWB=298/(1+1.5%)+2×25.4×40%=313.9mm幾何參數(shù)(一)2023/5/1847上海輪胎橡膠研究所目前四十七頁\總數(shù)七十六頁\編于二十二點計算示例胎里半徑rk:rk=1010/2–19–19/4–8–2.2/2 =472.15mm零點半徑rm:rm=(472.15+570.5/2)/2=378.7mm輪輞點半徑rc:rc=(378.7+570.5/2)/2=331.975mm幾何參數(shù)(二)2023/5/1848上海輪胎橡膠研究所目前四十八頁\總數(shù)七十六頁\編于二十二點計算示例半短軸a:a=472.15–378.7=93.45mm半長軸b:b=313.9/2–4–2.2/2=151.85mmS0:S0=2×151.85×378.7+3.14/2×93.45×151.85=137290.1mm2幾何參數(shù)(二)2023/5/18上海輪胎橡膠研究所49目前四十九頁\總數(shù)七十六頁\編于二十二點計算示例鋼絲圈TB:TB=830/1000×(472.152–378.72)/2 =32997.45N胎體層NTC:NTC=2×3.14×32997.45=207224.0N帶束層Tb:Tb=830/1000×137290.1–2×32997.45 =47955.88N應力計算2023/5/18上海輪胎橡膠研究所50目前五十頁\總數(shù)七十六頁\編于二十二點計算示例帶束層假設帶束層:鋼絲強力:Fb=2550N;簾線間距:2.5mm;胎冠角:70°;帶束寬度為斷面寬的80%。Tb*=Tb/sin(70°)=51033.58NNb=2×313.9×80%/2.5=200.896根Sb=(200.896×2550)/51033.58=

10.04安全倍數(shù)2023/5/18上海輪胎橡膠研究所51目前五十一頁\總數(shù)七十六頁\編于二十二點計算示例鋼絲圈假設鋼絲圈:結構為8-12-8,即NB=88根;FB=2252N。SB=(88×2252)/32997.45=6.01安全倍數(shù)2023/5/18上海輪胎橡膠研究所52目前五十二頁\總數(shù)七十六頁\編于二十二點計算示例胎體層假設胎體層:鋼絲強力:FC=2550N;簾線間距:2.5mm;成型機頭直徑:535mm。NC=3.14×535/2.5=671.96根SC=(671.96×2550)/207224.0=8.27安全倍數(shù)2023/5/18上海輪胎橡膠研究所53目前五十三頁\總數(shù)七十六頁\編于二十二點4.材料設計材料設計主要是根據(jù)輪胎各個部位的功能和作用,內、外輪廓曲線要求、根據(jù)力學計算結果、考慮生產工藝特點以及部件合理過渡的原則等進行材料設計。同時,根據(jù)確定的材料布置和材料特性,又可對輪胎作有限元分析、通過對應力、應變等的分析和調整,使輪胎的結構更加合理。材料設計的另一個重要工作是如何在滿足技術要求的條件下,合理選擇、綜合平衡、降低材料(主要是骨架材料)的成本。目前五十四頁\總數(shù)七十六頁\編于二十二點5.工藝設計工藝設計的重點是根據(jù)輪胎的結構、材料布置等設計合適的工藝方法,使輪胎能按技術、質量要求制造出;并能有效地實現(xiàn)工業(yè)化的生產;此外,方法應力求高效能、低投入、柔性。工藝設計的重點一般以成型為主,硫化、壓延、壓出、裁斷等也是比較重要的部分,其他還有膠囊等輔助性內容。6.裝備設計裝備設計并不是結構工程師的工作,但結構工程師必須為裝備設計提供一系列的參數(shù),來確保裝備設計的正確性和可靠性。如輪胎模型,部件、胎坯的施工尺寸、材料,作業(yè)的方法、要求等。目前五十五頁\總數(shù)七十六頁\編于二十二點7.輪胎試驗及試驗設計輪胎試驗是輪胎設計中的重要部分,是對輪胎設計效果的評價。由于輪胎的特殊性,現(xiàn)在的各種設計方法還都很難正確、客觀地反映輪胎的設計效果。因此,輪胎試驗是檢驗設計效果的重要方法。輪胎試驗包括室內和室外試驗,室外試驗又包括試驗場和道路試驗等。盡管許多試驗都有規(guī)定的或參考的方法,但正確選擇合適的試驗方法也非常重要,有時還需要根據(jù)實際自己設計試驗。因此,我們對各種試驗的作用、方法乃至原理一定要了解掌握。目前五十六頁\總數(shù)七十六頁\編于二十二點功能優(yōu)先的設計原則:必須滿足客戶需求;安全第一的設計原則:必須符合法規(guī)要求的安全標準;方便生產的設計原則:只有方便的,才能穩(wěn)定的;只有穩(wěn)定的,才是可靠的。目前五十七頁\總數(shù)七十六頁\編于二十二點

總之,輪胎結構設計是輪胎設計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也是最復雜的一個部分,它關系輪胎許多的使用性能。設計理論是設計的基礎,設計方法是設計的技巧,好的產品設計需要我們具有良好的基礎知識,也需要我們許多智慧的創(chuàng)造。這是一個非常有創(chuàng)造性、有挑戰(zhàn)性的工作,也是一項需要團隊協(xié)作、集體互動的工作。目前五十八頁\總數(shù)七十六頁\編于二十二點感謝各位聆聽請?zhí)釋氋F意見目前五十九頁\總數(shù)七十六頁\編于二十二點TBR輪胎滾阻專題

本專題主要針對輪胎結構的改變對滾動阻力的影響進行一些初步的研究。設想:1、改變胎冠部位的剛性;2、改變胎側部位的剛性;根據(jù)對輪胎的理解,胎冠剛性增加會使?jié)L動阻力變大,胎側剛性增加則會減小滾動阻力。目前六十頁\總數(shù)七十六頁\編于二十二點滾動阻力試驗機目前六十一頁\總數(shù)七十六頁\編于二十二點試驗方案

由于本次研究不涉及配方的變化,所以改變剛性從結構入手,影響胎冠剛性的主要手段是改變鋼絲帶束的冠角,所以我們將試驗方案定為:冠角65°、70°和73°(設備限制),70°方案則是正常胎。胎側剛性的增加只能考慮改變胎體反包高度,我們確定了以目前正常的反包高度為基準,增加15mm為1個方案,增加30mm為另一個方案。所選規(guī)格為11R22.516PR目前六十二頁\總數(shù)七十六頁\編于二十二點試驗數(shù)據(jù)1方案號結構主要特征輪胎編號25度滾動阻力數(shù)值方案平均值正轉反轉正轉反轉E09-1

反包高度高30F71508178

202.16-103.47202.20-103.41202.06-103.4202.38-103.36E09-2

F71508177

202.27-106202.34-106.07202.11-106.23202.65-105.99E09-3

F71508176

204.19-100.92204.31-100.99204.22-100.85204.53-101.19E09-4

F71508175

202.89-99.01203.01-99.16202.89-99.06203.25-99.42目前六十三頁\總數(shù)七十六頁\編于二十二點試驗數(shù)據(jù)2方案號結構主要特征輪胎編號25度滾動阻力數(shù)值方案平均值正轉反轉正轉反轉E08-1

反包高度高15F71520391

210.47-107.94210.74-108.10210.90-108.18210.85-108.18E08-2

F71520392

212.31-109.47212.17-109.42212.12-109.36212.09-109.42E08-3

F71506115

209.38-110.66209.50-110.33209.45-110.21209.67-110.13E08-4

F71506116

210.58-110.13210.35-109.97210.52-110.00209.96-109.79目前六十四頁\總數(shù)七十六頁\編于二十二點試驗數(shù)據(jù)3方案號結構主要特征輪胎編號25度滾動阻力數(shù)值方案平均值正轉反轉正轉反轉E07-1

帶束角度65F71502009

218.51-86.75210.74-108.10217.04-90.41217.01-88.79E07-2

F71502010

217.43-96.38212.17-109.42215.01-96.23217.61-110.10E07-3

F71501860

DNPDNPDNPDNPE07-4

F71501859

213.63-110.13210.35-109.97217.69-110.00216.57-109.79注:由于E07-3測試數(shù)據(jù)不穩(wěn)定而放棄。目前六十五頁\總數(shù)七十六頁\編于二十二點試驗數(shù)據(jù)4方案號結構主要特征輪胎編號25度滾動阻力數(shù)值方案平均值正轉反轉正轉反轉E06-1帶束角度73

F71574617225.57-116.72224.37-115.29223.73-115.55223.81-113.61E06-2F71552060225.98-113.65226.31-114.00226.21-114.31226.73-114.05NOR1正常生產

F71543670222.94-119.31223.50-119.66223.98-121.45223.57-118.21NOR2F71543669227.64-109.89227.64-109.84227.34-108.86227.95-110.78NOR3F71552058220.95-106.15221.33-106.83221.36-107.11221.67-107.22NOR4F71552057221.22-110.83221.41-110.85221.44-110.84221.57-110.88目前六十六頁\總數(shù)七十六頁\編于二十二點擬合公式驗證方案號總成重量正轉值反轉值徑向力附加力計算反轉值誤差E08-194.55210.74-108.1023575.4150.51109.731.48%E08-294.60212.17-109.4223635.4550.58111.011.43%E08-394.70209.50-110.3323679.6150.63108.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