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jié)的古詩(精選)_第1頁
清明節(jié)的古詩(精選)_第2頁
清明節(jié)的古詩(精選)_第3頁
清明節(jié)的古詩(精選)_第4頁
清明節(jié)的古詩(精選)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讓知識帶有溫度。第第2頁/共2頁精品文檔推薦清明節(jié)的古詩(精選)清明節(jié)的古詩(精選)

關于清明節(jié)有著許很多多的古詩以及名言的描述,以下是我整理的清明節(jié)的古詩和名言,歡迎參考!

清明即事

唐代: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

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

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賞析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一個重字,一個愁字,開篇明義。

京城一年一度又是清明,或許清明是一個一般的日子,然而漂泊在外的游子此刻的心中卻貯著一片愁楚。一開篇,全詩就置入了青灰的愁緒中,奠定了抒情狀物的基調(diào)。清明節(jié),唐人有游春訪勝、春游戴柳、祭祀祖先的風俗,往往傾城而出。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就惟妙惟肖地點染出了這種境界。說點染,是由于是并未進行全景式的描述,而是采納動靜結合,聲色倶出的特寫手法,如同一個配著聲音的特寫鏡頭,生動自然。遠處,甬路上傳來了一陣吱吱嘎嘎的行車聲,這聲音有些駁雜,,看來不是一輛車,它們到哪里去呢?柳色東城翠,哦,原來是到東城去折柳春游。一個翠字不禁使人想到了依依柳煙,濛濛新綠的初春圖景。接著,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喜,又把想象的目光轉向了綠草青青的郊外。

坐在馬車上,順著青色的甬路來到綠意萌生的柳林,來到萬勿復蘇的郊外。白的杏花、粉的桃花輕快地飄落,而毛絨絨、綠酥穌的小草卻齊刷刷地探出了頭,給這世界點綴一片新綠。群鶯自由拘束地飛翔,漂亮的蝴蝶成雙成對地玩耍,一切生命都在盡享大自然的溫順和麗,這該是何等暢快、舒心。

然而并未漸入佳境,筆鋒一轉,把目光收回身旁。堂堂坐相憶,酌茗代醉,一動一靜,兩個鏡頭浦,我們仿佛看到了獨坐曠室,癡癡地追憶什么,繼而端起茶杯,悄悄一飲而盡,嘆口氣又呆呆坐出神。這里的孤寂、愁思,這里的凄冷、緘默,同欣欣向榮的大自然、歡愉的郊游人群形成了一種多么鮮亮的對比。追憶什么,是童年無拘無束的天真自由,少年隱居的苦讀生活,還是欲登仕途的漂泊歲月?在愁什么,愁仕途的艱辛難挨,還是愁人世的滄桑易變?

融融春光下抒寫了無盡的感慨,個中味道令人咀嚼不盡。想入仕途卻又忐忑擔心;欲走進無拘無束的大自然,卻又于心不甘。種種沖突的心情扭結在一起,寓情于景,寓情于境,自然而傳神地表達出微妙、簡單的內(nèi)心世界。

閭門即事

唐代: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賞析

此詩精妙之句是“清明幾處有新煙”,清明之前是寒食,民間不用火,清明之后本應“到處有新煙”,現(xiàn)在卻因戰(zhàn)亂農(nóng)夫都被召去打打仗,大片土地都荒蕪了,只有寥寥幾處的人家燃起新煙,一片凄涼。

寒食野望吟

唐代:白居易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

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賞析

寒食清明尤為崇尚的風俗是掃墓。寒食清明掃墓之風在唐代非常盛行。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詩描寫了掃墓情形。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睆倪@首詩中,不僅可以看出掃墓的凄涼凄慘情景,也可以看出唐代掃墓習俗中寒食與清明是一回事。的確,每當此時,一些漂泊異鄉(xiāng)的墨客,思鄉(xiāng)之情油然而生。

寒食寄鄭起侍郎

宋代:楊徽之

清明季節(jié)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門。

水隔淡煙修竹寺,路經(jīng)疏雨落花村。

天寒酒薄難成醉,地迥樓高易斷魂。

回首故山千里外,別離心緒向誰言?

賞析

此詩作于北宋乾德(963—968)初至太平興國(976—984)初,楊徽之貶為外官之時。向故人鄭起傾訴“別離心緒”是全詩的主旨。

楊徽之與鄭起二人均負詩名,同為五代后周的宰相范質(zhì)所賞識,擢任臺省之職。宋太祖代周稱帝之初,二人又被貶為外官。相同的愛好,相近的性格,一段相像的政治遭受,使二人雖分處二地,仍書信往來,互訴衷曲。

首句“清明”后綴以“季節(jié)”二字,即將寒食包括在內(nèi)。在此季節(jié)“出郊原”春游,是宋時風俗,如邵雍《春游》詩即有句云:“人間佳節(jié)唯寒食?!?/p>

其次句“山城”點明出游的地點?!凹偶拧保茂B詞渲染四周的環(huán)境氣氛。柳則是帶季節(jié)氣候特征的植物,不但唐人韓詡有“寒食東風御柳斜”名句傳世,而且宋人每逢寒食,即以楊柳等物飾于轎頂之上,四垂遮擋。每戶且以“面造棗(饣固)飛燕,柳條串之,插于門根”(《東京夢華錄》卷七)。因此,“柳映門”是寒食特有之景。

頷聯(lián)二句二景:一遠一近,一朦朧一清楚,如畫家構圖,色調(diào)和諧,筆觸錯落有致。同是寫寒食清明,柳永《木蘭花慢》詞:“拆桐花爛漫,乍疏雨,洗清明.正艷杏燒林,湘桃繡野,芳景如屏?!倍跅罨罩P下,則是“水隔淡煙修竹寺,路經(jīng)疏雨落花村”,如此色調(diào)淡雅、風物凄清之景,與前“寂寂山城”相呼應,與都城寒食時繁華喧鬧景象形成鮮亮的對比,曲折委婉地表達了被貶后的愁思。

頸聯(lián)即景抒情?!疤旌?,點出寒食節(jié)乍暖還寒的氣侯特點?!熬票 ?,示意山城的荒僻。自唐至宋,均有寒食掃墓之俗。此時此景,登高見之,倍生思家之念。詩中“易斷魂”,由“地迥”和“回首故山千里外”而來;而“難成醉”也與此有著密不行分的關系。這兩句與范仲淹《御街行》詞“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有異曲同工之妙。據(jù)說宋太宗很觀賞楊徽之的詩,特地挑出十聯(lián)寫于屏風,其中就有這一聯(lián)。

尾聯(lián)之妙,在以問句作結。本有一腔“別離心緒”,噴涌欲出,這里以“向誰言”出之,于“露筋骨”之中,仍為唱嘆之音,與全詩的基調(diào)和諧全都。

于西昆體盛行之時,能不雕金鏤玉,不堆砌典故。額聯(lián)平仄稍作變化,頸聯(lián)雖對得很工,然而略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