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學考研全部習題集_第1頁
古代文學考研全部習題集_第2頁
古代文學考研全部習題集_第3頁
古代文學考研全部習題集_第4頁
古代文學考研全部習題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編先秦文學

第一章上古神話

熟讀《精衛(wèi)填海》、《夸父逐日》、《穌禹治水》、《黃帝擒蚩尤》、《女蝸補天》、《后

羿射日》、《共工怒觸不周山》。

二.解釋:1、神話2、神話的歷史化

三.填空

1、我國古代保存神話最多的著作是《山海經》。

2、神話的主要內容包括創(chuàng)世神話、始祖神話、洪水神話、

戰(zhàn)爭神話、發(fā)明創(chuàng)造神話。

3、中國著名的四大神話是女蝸補大、共工觸山、后羿射日

和嫦娥奔月,它保存在《淮南子》中。

四.簡答

1、神話所蘊涵的民族精神是什么?

2、神話的主要思維特征表現(xiàn)在哪幾個方面?

五.論述

根據(jù)你所閱讀的神話故事說說中國古代神話的主要內容(不少于500字)。

第二章《詩經》

背誦和默寫篇目:《關雎》、《氓》、《采薇》、《兼葭》.

二.解釋:1、風雅頌2、賦比興3、四家詩

三.填空

1、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是《詩經》。它收錄了我國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

大約500年間的305篇作品。

2、《詩經》本來只稱《詩》,或連其詩篇數(shù)稱“詩三百”,后世儒家尊之

為《詩經》。

3、《詩經》是按風、雅、頌三類編排的,一般都

認為它們是根據(jù)音樂的不同來分類的。

4、《詩經》共有、、、

、等十五“國風”,共篇。

5、《詩經》中的“雅”分和,前者有篇,后者有

篇,共篇。

6、《詩經》中的“頌”包括頌、頌、頌,它們分別有篇、

篇和篇作品,共40篇。

7、漢代傳習《詩經》的有、、

、四家,它們的最早傳授者分別是

和?,F(xiàn)在流傳下來的是,這就是我們現(xiàn)在讀到的《詩

經》。

8、《詩經》的I日注本,最重要的是《毛詩正義》和《詩集傳》?!睹娬x》是西漢________毛

空傳,東漢箋,唐疏?!对娂瘋鳌肥悄纤巫⒌摹?/p>

9、《詩經》的內容可以歸納為6個方面,它們

是、、、、

和。

10、《詩經》的藝術特色,從、、等三個方

面進行了歸納和論述。

11、《詩經》的表現(xiàn)手法,前人總結概括為、、

,它們和、、合稱為詩之“六義”。朱熹有三句話解釋

《詩經》的表現(xiàn)手法,其原文是“”,

12、《詩經》中的周民族史詩主要保存在《大雅》里,按其所記述的事件的時間先后,

依次為、、

、和5篇。

四.簡答

1、《詩經》是怎樣編定成書的?《詩經》中作品的年代和作者情況如何?

2、你同意“孔子刪詩”的說法嗎?為什么?

3、《詩經》主要包括了哪些方面的內容?是舉代表作品進行說明。

4、《詩經》反映周民族發(fā)祥、發(fā)展的史詩有哪幾篇作品?請筒述它們的內容。

5、《七月》?是詩怎樣描寫奴隸的痛苦生活的?

6、分析《采薇》末章的藝術特色。

7、講析《東山》。

五.論述

1、《詩經》最為精華的部分是“國風”中的民歌和雅詩中的“怨刺詩”。就你所知,談

談它們所反映的內容。

2、舉例說明《詩經》作品的藝術成就。

3、論述《詩經》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和影響。

4、分析《關雎》的藝術特色。

5、分析《氓》詩中女主人公的形象。

第三章《左傳》等先秦敘事散文

熟讀《晉公子重耳之亡》、《勾踐滅吳》、《蘇秦始將連橫》,并分析其結構和藝術特

色。

解釋:1、敘事散文2、《左傳》3、《國語》4、《戰(zhàn)國策》

三.填空

1、我國散文最早的源頭是O

2、反映我國早期記事記言的文字由簡到繁的發(fā)展標志是o

3、在時間跨度上與甲骨卜辭和銅器銘文相近的是。

4、被司馬遷稱為“禮義之大宗”的是o

5、《左傳》記事起于年,止于年。

6、《左傳》描寫的重大戰(zhàn)爭有、、

7、敘事散文中以記言為主的著作是。

8、突出表現(xiàn)縱橫家思想和縱橫家人生觀的史書是o

四.簡答

1、怎樣理解歷史意識的產生和敘事散文的萌生與成熟?

2、《左傳》的敘事特征有哪些?

3、《國語》的文學成就應當從哪幾個方面去認識?

五.論述

1、簡述《戰(zhàn)國策》人物形象塑造的文學性。

2、試論先秦敘事散文對后世文學的影響。

第四章《孟子》《莊子》等先秦說理散文

解釋:1、說理散文2、百家爭鳴3、《論語》4、《孟子》5、《莊子》6、《荀

子》7、《韓非子》

二.填空

1、《論語》文體的基本特征是。

2、《老子》的文學性主要表現(xiàn)于哲學表述中的0

3、表明我國說理散文已經成熟的是、。

4、《孟子》散文的特點是o

5、“養(yǎng)氣說”的本質意義是o

6、“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體現(xiàn)了莊子。

7、“以卮言為曼衍,以重言為真,以寓言為廣”的意思是。

8、我國先秦時期集大成的思想家是o

9、先秦作家中大量引用寓言故事說明事理的是。

10、我國說理文的主要模式是成熟于戰(zhàn)國后期的

三.簡答

1、《孟子》散文的藝術成就體現(xiàn)于哪幾個方面?

2、怎樣理解《莊子》哲學思想的詩意表現(xiàn)?

3、《荀子》和《韓非子》的議論文各有什么特色?

四.論述

試論先秦說理散文對后世的影響。

第五章屈原與《楚辭》

熟讀并講析《離騷》(力爭背誦);默寫并賞析《國殛》。

二.解釋:1、《楚辭》2、《離騷》

三.填空

1、和《詩經》共同構成中國詩歌史源頭的是o

2、屈賦的代表作品是、、、、

3、從東漢王逸作《楚辭章句》中我們基本可以認定屈原的作品共篇。

4、屈原在《離騷》中所創(chuàng)造的象征手法是。

5、被稱為騷體的屈原作品在形式上的特點是、

6、屈原所作的一組抒情詩歌的總稱是

7、"天間"意思是。

8、宋玉的代表作品有、、.

四.簡答

1,你怎樣理解《離騷》的主題思想和藝術特色?

2、《楚辭》在藝術上的新境界表現(xiàn)在那幾個方面?

3、如何看待宋玉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五.論述

1、屈原《離騷》中的愛國精神。

2、屈原《九歌》和《九章》的主要內容。

第二編秦漢文學

緒論

一.填空

I、西漢作家群體的再度生成大約在漢文帝和漢景帝時期。

2、漢賦和楚詞有很深的淵源關系。漢宣帝時,王褒等人用誦讀奇文等方法為

太子治病。東漢時,王逸則寫出了《楚詞章句》的研究著作。

3、漢初以招致文士聞名的諸侯王有吳王:劉潺、梁孝士劉武、和淮南土劉

生___。

4、武帝曾令淮南王劉安為《離騷》一書作注解,其賓客還集體創(chuàng)作了《_暹

南子》一?書。

5、漢代樂府、洛陽東觀、鴻都門學等文化機構的設立,為穩(wěn)定已生

成的作家群體發(fā)揮了積極作用。

6、言“賦家之心,苞括宇宙,總攬人物”的人是司馬相如,

司馬遷則說了“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后者選自《西京雜記九

7、漢代文人貴于名行,為實現(xiàn)理想不惜犧牲自己,因此他們的作品貫穿著?種自強

不息、積極向上的精神,保持著激揚高昂的格調。

8、漢代文學從對歷史的批判發(fā)揚,經昌盛期的歌功頌德,最后以對現(xiàn)實的

批判而告終。

9、漢代文人的地位經歷了?個從獨立到依附、再到獨立的演變過程。

10、漢代文學與先秦楚地文學有很深的淵源關系,所以?開始就具有濃郁的浪

覆_色彩。東漢以后,文學作品的現(xiàn)實精神日益增強,辭賦創(chuàng)作中,班彪的《北征

賦_____》、班昭的《東征賦》、蔡邕的《述行賦》、趙壹的《刺世疾邪賦》

都是現(xiàn)實性很強的作品。

11、西漢的學校教育是武帝時期經公孫弘倡導后發(fā)展起來的。由于政府的

大力支持,兩漢文學思潮很少超越.經學的藩籬,《毛詩序》中主張詩歌“發(fā)乎情,

止乎禮儀”等觀點,成為漢代文學思潮的靈魂和主調。

12、賦是漢代文學最具代表性的樣式,它介于詩歌和散文之間。騷體賦的代表

作有賈誼的《吊屈原賦》,枚乘的《七發(fā)》標志著新體賦的正式形成,司馬相

如的作品代表了新體賦的最高成就,張衡的《歸田賦》則開創(chuàng)了抒情小賦的

先河。

13、司馬遷的《史記》開辟了傳記文學的新紀元,《吳越春秋》是歷史演義小說的

濫觴,馬第伯的《封禪儀記》可視為現(xiàn)存最早的較完整的游記。

14,漢代文學的發(fā)展可劃分為初創(chuàng)期、全盛期、中興期和轉變期四個階

段。

—,簡答

1、試析秦代文學創(chuàng)作的情況及其原因。

2、簡述漢代文人地位的演變過程。

3、簡析漢代文學經由批判,到歌功頌德,再到批判的發(fā)展演變歷程。

4、簡述漢賦的源流、分工和合流。

5、簡述漢代文學的分期及其代表文學樣式、作家和作品。

三.論述

1、試述漢代作家群體的生成。

2、分析漢代文學激揚高昂格調的形成原因。

3、試論漢代文學與經學的雙向互動。

4、簡述秦漢文學的概貌。

第一章秦漢政論散文

一.背誦默寫篇目:《諫逐客書》

解釋:1、《呂氏春秋》2、李斯3、《過秦論》4、《淮南子》5、《論衡》

三.填空

1、秦統(tǒng)一全國之前,秦相召集門客編成《呂氏春秋》一書。全書分《》、

《》、《》,再加一?篇序文,共篇,二十多萬言?!稘h書?藝文志》把

它列為“”,其中主要包含了、、等家的思想。

2、《呂氏春秋》是一篇優(yōu)秀的文學散文,其《》篇講了“圣人之治天下也,必先

公”的道理,《》篇則講了音樂的產生、本質和功用等,有《》的文風。文章中

也用了大量寓言,其《》篇為了說明“因時變法”的主張,連用了“”、

3、先生曾言:“秦代通,二二一人而已"?!丁肥撬拇碜?,全文

共分一段,最精彩部分是段。

4、西漢初年的陸賈曾著文12篇縱論秦漢之得失等內容,號為《》?!稘h

書?藝文志》則記載了賈誼散文共計篇,收錄于《》。

5、代表漢初政論散文最高成就者是,他的作品可分為、、

三類,頭二類的代表作品分別為《》、《》和《》?!墩撡F粟

疏》是的作品,它上承《》而發(fā),進一步指陳了務民貴粟的主張。

6、《過秦論》是賈誼—散文的代表作,內容分為一篇,全文結尾時留下一個野諺,

叫“,

7、《淮南子》原稱《》,東漢評此書,認為“其旨近老子,淡泊無

為,蹈虛守靜,出入經道”,顯然是漢初思想的繼續(xù)。其《》篇前后引用

了十幾個神話、傳說和歷史故事來進行說理;其《要略》篇運用大量句子,與陸賈、

等人的文章共開了后世之先河。

8、董仲舒的《》三篇是優(yōu)秀的政論散文,《》一文則艱澀枯燥;劉向

政論散文的代表作品有《》、《》等,整理古籍時寫成的

《》也見解深刻,文筆生動。

9、西漢散文創(chuàng)作極其繁榮,司馬圳的《》,東方朔的《》、桓寬的

《》及揚雄的《》、《》等俱為名篇。

10、、和被并稱為東漢政論散文三大家。

11、王充政論散文的代表作是《》,全書共篇,現(xiàn)存少一篇《》。

此書以為寫作宗旨,最能代表這種思想的有“"、""、

《》、《》等篇。

12、王符的政論散文《》成書于,是一部之作,

其《》篇與漢代童謠“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

高第良將怯如雞”有異曲同工之妙?!丁菲獎t批判了靡麗浮華的文風。

四.簡答

1、簡述《呂氏春秋》的說理方式和藝術成就。

2、簡述《諫逐客書》的創(chuàng)作緣由和特點。

3、簡述賈誼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點。

4、簡述晁錯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點。

5、簡述董仲舒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點。

6、簡述《潛夫論》內容及其藝術特點。

五.論述

I、試以《過秦論》一文分析賈誼專題政論文的寫作特點。

2、簡析劉向散文創(chuàng)作的成就。

3、簡析西漢散文的演變過程。

4、試述秦及漢初散文創(chuàng)作的主要成就。

5、分析王充散文的藝術特色。

第二章漢代辭賦

背誦默寫篇目:《刺世疾邪賦》

解釋:1、騷體賦2、新體賦3、京都大賦4、抒情小賦5、《七發(fā)》6、司

馬相如7、王褒8、揚雄9、《兩都賦》10、趙壹。

三.填空

1、“彼尋常之汗瀆兮,豈能容夫吞舟之巨魚?”這句話選自賈誼的《》,

此文是以寫成的一篇抒懷之作。作者的另一篇賦作《》,闡明了

自己對生死、禍福達觀的態(tài)度,表現(xiàn)出鮮明的傾向。

2、枚乘是群體的杰出代表,《》載乘賦九篇,其《》、

《》均為前人所稱道,然而以《》最為著名。

3、《七發(fā)》對先秦文學多有借鑒,其中涉及勸諫楚太子的養(yǎng)生理論和《》

的論述相關,而《七發(fā)》一文的理論淵源可以從《》找出。

4、《七發(fā)》在體制上沿襲了《》的《》和《》,區(qū)別

是《七發(fā)》把鋪排對象作為因素加以了處理?!镀甙l(fā)》一文中以一段的

描寫最為精彩,作者發(fā)揮了豐富的想象力,把描寫對象寫成是一支聲勢顯赫的?

5、《七發(fā)》辭藻繁富,多用和,以敘事寫物為主,是一篇完整的

賦。在它以后以七段成篇的賦成為一種專門文體,號稱“

6、去世和繼位,是漢代文學由初期進入盛期的轉折點,這一時

期文壇上以賦見稱的作家有、

__________、__________等。

—7、司馬相如的代表作是《》和《》,此外還有抒發(fā)對秦迅

速敗亡的《》,針硬崇尚神仙之事的《》,號稱歷代宮怨作品之祖

的《》,還有《》、《難蜀父老》等等作品。

8、在《子虛賦》、《上林賦》中,作者虛構了、

和___三人。文章結構,都是篇首幾段用領起,中間用鋪敘,

篇末又用結尾。作品句法靈活,用了許多,并間雜。描寫景

物時,大量采用了,如描寫游獵主要用,這就使得文章音節(jié)短促,應接

不暇,文采斑駁陸離。

9、漢武帝以后至_______、時,文壇重又煥發(fā)異彩。其中以賦名世并影響后

代文壇的當推王褒和,、

父子的漢賦作品也頗有文采。

10、漢宣帝時,上層社會發(fā)生了一場關于乃至___________的討論。在

這場辯論中,宣帝指出了某些不以為宗旨的文學作品存在的合理性,對以為

旨歸的流派給予了必要的肯定。在這種思潮支持下,以“”為特征

的賦,取得了較大成績。

11、王褒的賦作主要有《》和《》。揚雄賦作中,《》實開了

后世京都賦的先河,《》、《》、《》、《》四篇是他的代

表作。劉向的賦多不出《》窠臼,劉歆的《》對后來的述行言志作品較有影

響。上述賦中,是西漢文壇具有“辯麗可喜”、“虞說耳目”特點的代表作是《》。

12、東漢初年,面對都洛、都雍的爭論,作了《》,這篇作品是東漢賦

風轉變的重要標志。京都賦題材中,影響最大的當推的《》,的

《》也占有一席之地,的《》表現(xiàn)出獨特的之術才能,為作

者贏得“辭賦英杰”的聲譽。

13、東漢抒情賦主要分為和兩類。前者開了后代文學的先

聲,其殿軍人物是,代表作品為《》。另外,的《》和的

《》也是其中的代表作品;為后者注入巨大活力的人物是,除了大賦作品,

他也寫了《》、《》等抒情之作。此類作品中,的《》是

東漢早期的重要作品,的《》和它在基本精神上多有相承。東漢末年,

創(chuàng)作的《》、《》等此類作品也別具特色。

四.簡答

1、簡述漢貝武的發(fā)展脈胳。

2、漢代騷體賦、大賦和抒情賦各有什么特點。

3、簡析賈誼騷體賦作品及創(chuàng)作特點。

4、簡析司馬相如的《長門賦》。

5、簡述宣、成二帝時西漢文壇的勃興及其表現(xiàn)。

6、簡述揚雄生平及其賦作。

7,簡析王褒《洞簫賦》的內容及藝術成就。

8、簡述東漢抒情賦的分類及其代表作家、作品。

9、簡析張衡的抒情賦及其成就。

10、簡析趙壹的抒情賦及其成就。

五.論述

1、試論枚乘新體賦《七發(fā)》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點

2、試論《子虛賦》、《上林賦》的思想內容及其藝術特點。

3、論班固的《兩都賦》。

4、試論東漢抒情賦產生的社會背景及其表現(xiàn)。

5、試論漢賦產生的社會背景及其發(fā)展階段。

第三章秦漢敘事散文

解釋:1、司馬遷2、《史記》3、《漢書》4、《吳越春秋》4《封禪儀記》。

二.填空

1、現(xiàn)存的秦代刻石文共有篇,大都出自之手。它們分別

是、、、、

、、。其中除刻石為兩句一韻外,其余6

篇皆為一韻。

2、西漢散文發(fā)展中出現(xiàn)了以剖白個人思想心跡為主的體散文,代表著作有鄒陽

的《》、枚乘的《》、司馬遷的《》和楊輝的《》

等。

3、劉向一生有著作多種,其中《》、《》等書的部分篇目具有小說的

意味,實開了六朝《世說新語》類小說之先河。

4、《史記》代表了古代散文的最高成就,魯迅先生在《》中稱它

是“:

5、司馬遷,字,漢代成就最高的散文家。少年時曾隨學習古文《》,

向學習公羊派《》。后任,并參與制定了《》,因案

被處以宮刑。征和二年(前91年)最終完成了《史記》的撰寫,共歷時一年。

6、司馬遷曾在《》中提及其修史的宗旨是:

7、《史記》是我國第一部以描寫為中心的通史,全書

由、、、、組成,記述了從_______至_______年

間大約年的興衰沿革史。

8、東漢的《漢書》是我國第一部史,它在方面取得了

很大成就。

9、和《史記》的筆法不同,《漢書》重視,行文,從而形

成和《史記》迥然有別的風格。

10、《吳越春秋》是成書于的一部散文,作者是。其書今存一卷,

主要敘述的故事。它在體例上兼有和史書的特點,是

的雛形。

11、成書于的歷史散文《》內容許多與《吳越春秋》相同。它們都以

為主線索,又都出自文人之手,因而也都帶有鮮明的的特點。

12、東漢碑文和一代文有淵源關系。崔諼的《》用簡潔的

文字展示了的學問品格。

的《》則短小精悍,多用偶語,妙語天成。

的碑文在東漢最為著名,代表作是《》和《》。

13、的《》是現(xiàn)今所能見到的最早的游記,后來的《》、

《》在筆法上和它多有相似之處。

三.簡答

1、簡述秦代刻石文。

2、簡述劉向敘事散文的成就。

3、簡述司馬遷的生平和他寫作《史記》的密切關系。

4、簡述《史記》的成書和體例特征。

5、簡述《史記》所弘揚的人文精神。

6、簡析《漢書?蘇武傳》的思想內容和藝術成就。

7、簡述《吳越春秋》的內容及寫作特點。

8、簡說《吳越春秋》和《越絕書》的異同。

9、簡述東漢碑文的發(fā)展及表現(xiàn)。

四.論述

1、試論《史記》的敘事藝術。

2、試論《史記》在人物刻畫方面的特點。

3、試論《史記》的風格特征。

4、怎樣理解魯迅先生稱《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5、試以《項羽本紀》篇為例,分析說明《史記》的藝術手法。

6、試述《史記》的地位及其影響。

7、試析《漢書》的思想內容和藝術成就。

第四章兩漢樂府詩

背誦默寫篇目:《有所思》、《上邪》、《陌上桑》、《十五從軍征》、《上山采藤蕪》、《羽

林郎》。

二.解釋:1、漢樂府2、《樂府詩集》3、寓言詩

三.填空

1、兩漢樂府詩是指由或相當于職能的機關搜集、

保存而流傳下來的漢代。

2、樂府的行政長官叫,隸屬于。西漢另一掌管音樂的機構是,

隸屬于,上管。

3、最初用楚聲演唱的樂府詩是《》十七章,另外,的《》

在祭祀沛宮原廟時也用楚聲演唱。

4、樂府的職能、地位在時進一步加強,至末年,樂府人員多達八百余

人,_______登基后,下詔罷樂府官,裁減樂府人員。

5、東漢管理音樂的機關分屬兩個系統(tǒng),一個是,一個是,后者在

時已有,實際上發(fā)揮了西漢的作用。

6、沈約編篡《》時,其《》篇收錄了大量兩漢樂府詩。宋人編的

《》,把漢代至的樂府詩搜集起來,共分為十二類。其中兩漢樂府詩主要保

存在、、和中,而以數(shù)量最多。

7、現(xiàn)在所能見到的兩漢樂府詩,可以認定是西漢作品的有:《》、《》

17章、《》19章和《》18首等等。

8、相和歌辭中對人民苦與樂的反差進行了深刻揭示,其代表作分別是:苦有《》、

《》、《》等,樂有《》、《》、《》等?!丁?/p>

中“黃金為君門,白玉為君堂”的描寫對后世小說《》的創(chuàng)作產生了深遠影響。

9、兩漢樂府詩在表現(xiàn)人世間的苦與樂、兩性關系的愛與恨時,受《》影響

較深,有、的余韻;而在抒發(fā)樂生惡死的愿望時,主要繼承了的

傳統(tǒng),是《》、《》的遺響。

10、兩漢樂府詩都是“、”的,詩中既有詩,也有詩,

其中以詩的成就最為突出.

11、兩漢樂府寓言詩可劃分為類型,主要作品有:《》、《》、

《》、《》、《》等等。

12、漢高祖劉邦的《鴻鵠歌》是言詩,《安世房中歌》是詩,饒歌十八

首各篇則均為?成帝時長安流傳的《》和《》,都已經是標

準的五言詩。

13、從西漢到,再到,這就是早期五言詩發(fā)展的

基本軌跡。

四.簡答

1、簡述漢樂府的成立及其興廢歷程。

2、簡析《陌上桑》的思想和藝術成就.

五.論述

1、試析漢樂府詩歌的思想內容。

2、試析漢樂府詩歌的藝術特點。

3、試析《孔雀東南飛》的思想內容及藝術成就。

4、試析兩漢樂府詩對中國古代詩歌樣式的娉革所起的積極推動作用。

第五章東漢文人詩

背誦默寫篇目:《行行重行行》、《西北有高樓》、《涉江采芙蓉》、《迢迢牽牛星》。

二.解釋:1、《古詩十九首》2、“蘇李詩”

三.填空

1、東漢文人最早的完整五言詩是的《》,他的其他五言詩則收錄在

《》和的《》篇中。另外,他的《》今存殘篇,是一

首完整的詩,原來當是系于賦尾。賦末附詩,當始見于。

2、張衡的五言詩《》描寫了一新婚女子,它明顯借鑒了的表現(xiàn)手

法。張衡的《》是整齊化之后而形成的七言詩,另外,附于《》

結尾的也是一首七言詩。

3、班固、張衡對詩都有所繼承,不過班固詩繼承了的風格,而張

衡詩則繼承了的特點。二人詩班固長于,張衡則長于?從張衡起,

東漢文人五、七言詩形成了以為主的基本走勢,的《》三首,成為漢

代文人五言抒情詩的成熟之作。

4、漢桓帝以前,東漢文人詩歌經歷了由_____向、由___________到的

轉折,但詩歌的基調沒有太大變化。詩人們表現(xiàn)的是的之美。

5、時期、、的五言詩具有典型亂世文學的特征。

他們的代表詩歌分別是《》二首、《》二首和《》,其中后者又

是一篇—詩歌。

6、《古詩十九首》作為一個整體被收錄在《》之中,它代表了的

最高成就,產生的年代大約不晚于時期。

7、《古詩十九首》的語言達到爐火純青的程度,鐘嵯《詩品》稱它

“,”,劉勰《文心雕龍》也稱東漢“古詩”實

四.簡答

1、簡贏固五、七言詩及其藝術特點。

2、筒述張衡五、七言詩及其藝術特點.

3、簡述東漢靈帝時期詩壇的新變及其表現(xiàn)。

4、簡說《古詩十九首》及其作者。

五.論述

1、試述《古詩十九首》的思想內容。

2、試述《古詩十九首》的藝術成就及其影響。

第三編魏晉南北朝文學

緒論

解釋:1、文學的自覺2、文筆之分3、生死主題4、游仙主題5、隱逸主

題6、文學家族

二.填空

1、魏晉南北朝文學是從漢末開始的,其終結應以隋文帝統(tǒng)一中國為標志。其

時間斷限是公元年到公元年,它共經歷了年。

2、魏晉南北朝文學可以分為三個時期,第一期是;第二期是;第三

期是o魏晉南北朝詩歌經歷了、、的變化過程。

3、魏晉南北朝是“文學的自覺時期”。文學自覺有3個標志:第一,。第

—'AA*—*

—?9o_2Z2.,。

4、魏晉南北朝的文學理論和文學批評出現(xiàn)了一大批著作,自曹丕的《》始,

有陸機的《》、劉勰的《》、鐘嵯的《》等,再加上肖統(tǒng)的《》、

徐陵的《》等文學總集的出現(xiàn),形成了文學理論和文學批評的高峰。

5、魏晉南北朝是典型的亂世文學,文人多遭殺戮的命運,使文學創(chuàng)作形成了…些共同

主題,它們是、、

6、魏晉南北朝時期,由于儒學禁錮的崩潰,形成了新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其理論形態(tài)

就是魏晉O

三.簡答

1、筒薪晉南北朝文學理論和文學批評的繁榮情況。

2、魏晉南北朝的新的文學思潮是怎樣產生的?它的意義何在?

3、簡述魏晉南北朝文學的發(fā)展歷程。

四.論述

1、動亂的社會對文學的主題產生了什么樣的影響?談談你對當時文人風尚的理解與認

識。

2、門閥制度與門閥觀念是如何影響魏晉南北朝的文學創(chuàng)作的?

3、試述佛學對文學的影響。

第一章從建安風骨到正始之音

背誦默寫篇目:《蒿里行》、《短歌行》、《燕歌行》、《白馬篇》、《美女篇》、《詠懷詩》

(夜中不能寐)。

二.解釋:1、三曹2、七子3、建安風骨4、正始風力5、嵇阮6、《詠懷詩》

三.填空

1、3去時期的重要作家有“三曹”、“七子”和女詩人,“三曹”是指、

和:“七子”是指、、、、、和。

2、建安文學的倡導者是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杰出的詩人。

3、曹操的詩歌其中一部分詩反映了漢末戰(zhàn)亂和人民遭受的苦難,如《》寫

“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另一部分描寫他本人的政治主張和統(tǒng)一天下的雄心壯志,如

《》(“對酒當歌”)和《步出夏門行》的《》。曹操的詩學習漢樂府,他

采用寫時事。

4、《》是我國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詩?!丁肥俏覈F(xiàn)存第一首成熟

的七言詩。

5、曹植的創(chuàng)作以年為界,分為前后兩個時期。其前期詩歌主要是歌

唱,代表作有《》。其后期詩歌主要是表達的矛盾,其代表作

有對自己和朋友遭受迫害的憤懣,如表現(xiàn)朋友無辜被害而自己無能為力的《》,對

任城王暴卒而表示悼念的《》。還有用思婦、棄婦托寓身世,表白心跡的《》、

《》。前者以美女盛年未嫁寄托自己的懷才不遇,后者以“沉浮異勢”自述無辜被

棄。

6、“七子”中成就最突出,被《詩品》列為上品的詩人是和。前

者被稱為“七子之冠冕”,后者“仗氣愛奇”,他們的代表作一是寫戰(zhàn)亂中饑婦棄子的

《》,另一首是個人的抱負和遭遇的《》3首。

7、現(xiàn)存題為蔡琰的作品有一篇,其中較為可信的是五言體的《譏

8、正始文學的代表作家是和o

9、嵇康的四言詩的代表作是《》.阮籍的代表作是《》82首,他

開創(chuàng)了中國文學上中的先河。

10、阮籍《詠懷詩》風格隱約曲折,《詩品》評為“言在耳目之內,

四.簡答

1、簡述曹操詩歌的主要內容。

2、簡述曹操在建安文壇上的地位和作用。

3、曹丕的《燕歌行》在詩歌發(fā)展上有什么地位?

4、簡述曹植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5、略論曹植詩歌創(chuàng)作前后期的變化及其原因。

6、簡述王粲、劉楨詩歌的藝術成就。

7、試述蔡琰《悲憤詩》的成就。

8、簡述阮籍《詠懷詩》的影響。

五.論述

1、試論三曹詩歌的風格差異。

2、試論曹操用古題樂府寫時事的成就和影響。

3、曹植詩歌的藝術成就和影響。

4、談談建安詩歌的時代特征。

5、試述阮籍《詠懷詩》的內容和藝術特色。

第二章兩晉詩壇

背誦默寫篇目:《赴洛道中作》二首、《詠史》(“郁郁澗底松”、(“弱冠弄柔翰”)

解釋:1、太康詩風2、詠史詩3、玄言詩4、蘭亭詩5、潘陸6、游仙詩

三.填空

1、西晉太康時代最著名的作家有、,所謂“太康詩風”就是指的以他

們?yōu)榇淼脑婏L。太康詩風的特征是O與他們同時,號稱“三張二陸兩潘一左”

的“左”是指。

2、西晉詩人多以才華自負,陸機、潘岳等人的努力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是,

二是追求的進步。陸機的代表作有摹擬《古詩十九首》的《》十二首和被召

入洛陽留戀家鄉(xiāng)之情的《》二首。潘岳的代表作是《》三首。

3、左思的代表作有《》八首,其內容主要是及對士族的蔑視與抗爭。

它開創(chuàng)了詠史詩借的新路。

4、劉琨的代表作是,郭璞的代表作是十四首。蘭亭詩的內容,表現(xiàn)出

山水的情趣和由山水直接抒發(fā)。

5、東晉玄言詩的代表人物是和。

四.簡答

1、什么叫“繁婚”?太康詩風“繁緡”的特征表現(xiàn)在哪幾個方面?

2、簡述左思詩歌的藝術特色有影響。

五.論述

試舉例說明左思《詠史》的主要思想內容。

第三章陶淵明

默寫:《歸園田居》(少無適俗韻)(種豆南山下)、《飲酒》(結廬在入境)、《讀山

海經》(精衛(wèi)銜微木)。

解釋:1、田園詩2、魏晉詩風3、《五柳先生傳》4、《桃花源記》

三.填空

1、陶淵明,又名,字,號,(今江西九江西南)人。

謚號為。

2、陶淵明的作品,今存詩首,賦、文、贊、述等篇。其詩可分為五

類:、、、、o其散文辭賦的名篇是《》、

《》和《》。

3,陶淵明的田園詩按其內容可以分為三個方面:有的是通過描寫田園景物的恬美,表

現(xiàn)自己悠然自得的心情,其代表作品有《》其一(少無適俗韻);有的是寫自

己躬耕生活的體念,如《》其三(種田南山下);有的是寫自己的窮困和農村

生活的凋敝,如《》(天道幽且遠)。

4、陶淵明的詠懷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