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歷史教材梳理精講精練第11講經(jīng)濟和社會生活、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_第1頁
2023年中考歷史教材梳理精講精練第11講經(jīng)濟和社會生活、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_第2頁
2023年中考歷史教材梳理精講精練第11講經(jīng)濟和社會生活、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_第3頁
2023年中考歷史教材梳理精講精練第11講經(jīng)濟和社會生活、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經(jīng)濟和社會生活、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考點1張謇“實業(yè)救國”的基本史實1.(2014年廣東)狀元實業(yè)家張謇在一無資金、二無設備的情況下,歷經(jīng)艱辛創(chuàng)辦了大生紗廠。該廠的創(chuàng)辦體現(xiàn)的主張是()A.變法圖強B.民主共和C.民主科學D.實業(yè)救國考點2民國以來剪發(fā)辮、易服飾、改稱呼等社會習俗方面的變化2.(2014年廣東珠海)近代以來,西方工業(yè)文明傳入中國,使中國社會生活發(fā)生巨大變化。假如你是一位已經(jīng)接受新事物,辛亥革命后生活在上海的政府官員,你不可能()A.坐輪船或火車出差B.向上司行跪拜禮、稱“老爺”C.發(fā)電報問候親人、與朋友照相D.在報紙上看新聞、休閑時看電影考點3詹天佑、侯德榜等近代科技方面的重要人物及其成就(本考點在近三年廣東省中考中均沒有出現(xiàn))考點4魏源、嚴復等人的主要思想3.(2014年廣東)他的譯著很快傳遍全國,“天演論”“物競”“天擇”等詞語逐漸成為報刊上的常用詞語,他是()A.魏源B.嚴復C.康有為D.陳獨秀4.(2013年廣東珠海)中國近代有一部系統(tǒng)地介紹了南洋、歐美各國歷史、地理的書籍,“是書何以作?曰為以夷攻夷而作,為以夷款夷而作,為師夷長技以制夷而作。”此書是()A.《中外紀聞》B.《天演論》C.《四洲志》D.《海國圖志》考點5科舉制度的廢除和京師大學堂的開辦,近代新式教育發(fā)端的主要史實5.(2014年廣東珠海)2014年5月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來到五四運動的策源地——北京大學,與北大學子共度青年節(jié),紀念五四運動95周年。北京大學的前身是戊戌變法時期創(chuàng)辦的、中國近代第一所國家建立的最高學府——()A.京師同文館B.京師大學堂C.清華學堂D.黃埔軍校1.(2014年福建福州)清末毅然退出官場走上“實業(yè)救國”之路的狀元實業(yè)家是()A.曾國藩B.李鴻章C.左宗棠D.張謇2.(2014年山東泰安)“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務立國,此皮毛之論也,不知外洋富民強國之本實在于工?!藙t養(yǎng)民之大經(jīng),富國之妙術,不僅為御侮計,而御侮自在其中矣?!边@段話反映了張謇()A.贊成商務立國B.主張學習西方政治制度C.主張學習西方教育思想D.提倡實業(yè)救國3.(2013年湖北十堰)19世紀末的狀元張謇說:“天之生人也,與草木無異。若遺留一二有用事業(yè),與草木同生,即不與草木同腐朽?!彼斑z留一二有用事業(yè)”是()A.設立發(fā)昌機器廠B.創(chuàng)辦繼昌隆繅絲廠C.創(chuàng)建大生紗廠D.興辦湖北織布局4.(2014年四川成都)下表反映了1911—1919年我國面粉業(yè)生產(chǎn)的狀況,出現(xiàn)這種狀況的原因是()時間面粉廠和機器磨坊/家資本/萬元日產(chǎn)量/萬袋1911年10約6004.31919年120約450018.8①帝國主義暫時放松對中國的經(jīng)濟侵略②“實業(yè)救國”思想的鼓舞③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鼓勵工商業(yè)發(fā)展④中國民族工業(yè)實力雄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2013年江蘇鹽城)“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是對近代中國民族工業(yè)生動的寫照。說它“畸形”,從行業(yè)看,是因為主要集中在()A.輕工業(yè)B.重工業(yè)C.造船業(yè)D.冶鐵業(yè)6.(2014年江蘇南通)《上海洋場竹枝詞》曰:“最是稱奇一線長,跨山越海渡重洋。竟能咫尺天涯路,音信飛傳倏忽詳。”此詩描述了近代中國由西方傳入的()A.輪船 ?? B.火車C.電影? ?D.電報7.1840年后隨著中國閉關自守大門的打破和西方資本主義勢力的闖入,近代文明也傳入中國,下列屬于近代文明的是()①輪船、火車②電報、電話③照相、看電影、跳交誼舞④三跪九叩之禮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8.(2014年福建福州)圖1、圖2所示辮子的留與去反映社會的變遷。與剪辮子形成社會風潮直接相關的歷史事件是()圖1結辮子圖2剪辮子A.洋務運動B.戊戌變法C.辛亥革命D.1861年改革9.(2014年四川內(nèi)江)電視臺拍攝了一部反映我國近代人們社會生活的電視劇,以下鏡頭不正確的是()A.人們坐在家中讀報紙B.男主角上街被剪掉了辮子C.劇中人物穿著中山裝、西服、新式旗袍D.人們見面就叩頭,口中稱著“大人”“老爺”10.近代社會政治革新與風俗的變遷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下列不能反映民國初年社會風尚變化的是() A.披件西洋衣,穿雙西式履B.陰陽合歷,你過你的年,我過我的年C.宣讀婚誓,互換約指,攜手同歸D.小腳一雙三寸蓮,作揖跪拜大人前11.(2014年河南)這部書“為以夷攻夷而作,為以夷款夷而作,為師夷長技以制夷而作?!彼淖髡呤?)A.林則徐B.魏源C.李鴻章D.康有為12.(2014年江蘇徐州)《海國圖志》成書后(如右下圖),“許多守舊的朝廷官吏的罵聲卻撲面而來,更有甚者主張將《海國圖志》付之一炬”。出現(xiàn)這一現(xiàn)象是因為這部書()A.學習西方的主張打擊了守舊派的盲目自大B.生物進化論的觀點與頑固守舊思想相違背C.“民主與科學”的思想沖擊了封建專制制度D.暴力革命的主張危及了清王朝的封建統(tǒng)治13.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宣傳“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世道必進、后勝于今”觀點的啟蒙思想家是()A.魏源B.嚴復C.魯迅D.陳獨秀14.(2013年新疆)翻譯《天演論》,激勵人們“自強保種”、救亡圖存的是()A.嚴復B.林則徐C.康有為D.魏源15.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1926年,中國的“紅三角”牌純堿,闖入萬國博覽會,獲得金質獎章。為舉步維艱的中國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帶來希望,也打破了西方長期對這一行業(yè)的壟斷。這位為國爭光,創(chuàng)造這種制堿先進工藝的科學家是() A.詹天佑B.侯德榜C.張謇D.嚴復16.(2014年貴州貴陽)詹天佑是洋務運動時期我國第一批赴美幼童留學生,他以熾熱的愛國熱情表示“中國人要用自己的工程師和自己的錢來修鐵路”。1909年由他主持設計和施工的中國人的第一條鐵路干線全線通車。這條鐵路是()A.唐胥鐵路B.淞滬鐵路C.京張鐵路D.京漢鐵路17.(2014年山東泰安)下列人物與其成就搭配不正確的是()A.詹天佑——京張鐵路B.侯德榜——侯氏制堿法C.林則徐——《海國圖志》D.聶耳——《義勇軍進行曲》18.(2013年廣西玉林)1905年9月2日,清政府發(fā)布“上諭”,宣布“自丙午(1906年)科為始,所有鄉(xiāng)會試一律停止。各省歲科考試亦即停止”。這說明()?A.清政府已實現(xiàn)教育普及 B.清政府決意廢除科舉制C.新式教育遭到學子反對 D.京師大學堂已停止招生19.(2014年廣西桂林)“科舉入仕,是1300年間幾乎所有的知識分子夢寐以求的共同理想和奮斗目標?!钡菍χ鴷r代的發(fā)展和變遷,清末統(tǒng)治者嘗試著用新的辦法培養(yǎng)和選拔人才,下列關于我國近代新式教育的敘述有誤的是()A.1905年科舉制度被廢除B.京師同文館是近代中國第一所新式學堂C.京師大學堂是近代中國第一所體制完備的高等學府D.李四光是我國近代著名的教育家20.(2014年新疆)下列有關中國近代教育和科學技術成就的表述,正確的是()A.著名思想家嚴復譯著《天演論》B.詹天佑在京師大學堂畢業(yè)后主持修建京張鐵路C.辛亥革命后,國民政府廢除了1300多年的科舉制度D.人民音樂家聶耳和冼星海的代表作分別是《黃河大合唱》和《義勇軍進行曲》21.閱讀下面材料:材料同學們開展“中國近代交通變遷”的歷史探究學習,有兩首《詠火輪車》的竹枝詞引起了大家的興趣?!拜嗠S鐵路與周旋,飛往吳淞客亦仙。他省不知機器巧,艷傳陸地可行船?!薄盎疖嚠斎者_吳淞,女伴遨游興致濃。今日司空都見慣,滬寧(滬,指上海;寧,指南京——引者注)來去也從容?!?請回答:(1)這兩首竹枝詞記述的是中國近代哪一種交通工具運行時的情景?(2)該交通工具的出現(xiàn)在中國近代產(chǎn)生了哪些積極影響?(回答兩條即可)22.(2014年廣東佛山)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材料一“洋人”“洋務”“洋布”“洋行”“洋樓”“洋爐”等“洋”族詞日益增多,在19世紀中期至20世紀上半期,是它的鼎盛時期,……有400多個?!S河清《“洋”族詞的興衰》材料二革除“老爺”“大人”等前清官場的稱呼……男人剪了辮子,女人裹腳大大減少……——《教師教學用書》(八年級上冊)材料三2005年的美國財經(jīng)記者莎拉發(fā)現(xiàn),自己家里的鞋、襪子、玩具、臺燈等用品都產(chǎn)自中國,其他普通美國家庭亦大多如此?!峨x開中國制造的一年》(1)根據(jù)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中國社會發(fā)生變化的表現(xiàn)(不得照抄原文),并簡要說明變化的原因。(2)材料一、材料二的變化與材料三的變化有何相同之處?(3)材料三的變化是在什么歷史背景下發(fā)生的?綜合三則材料折射了中國社會近代以來怎樣的歷史發(fā)展趨勢??第11講經(jīng)濟和社會生活、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南粵真題】1.D2.B3.B4.D5.B【備考演練】1.D2.D3.C4.A5.A6.D7.A8.C9.D10.D11.B12.A13.B14.A15.B16.C17.C18.B19.D20.A21.(1)火車。(2)促進了交通運輸業(yè)的發(fā)展;提高了人們的出行速度;有利于人口的流動;促進了商品的流通;有利于鐵路沿線及周邊地區(qū)的經(jīng)濟發(fā)展;有利于知識、信息的傳播;有利于鐵路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