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勸學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7f99bea3d98cb49491f29dd4b40b320/17f99bea3d98cb49491f29dd4b40b3201.gif)
![小學語文教案:勸學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7f99bea3d98cb49491f29dd4b40b320/17f99bea3d98cb49491f29dd4b40b3202.gif)
![小學語文教案:勸學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7f99bea3d98cb49491f29dd4b40b320/17f99bea3d98cb49491f29dd4b40b3203.gif)
![小學語文教案:勸學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7f99bea3d98cb49491f29dd4b40b320/17f99bea3d98cb49491f29dd4b40b3204.gif)
![小學語文教案:勸學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7f99bea3d98cb49491f29dd4b40b320/17f99bea3d98cb49491f29dd4b40b320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小學語文教案:勸學
學校語文教案:勸學1
教學目的
1、借鑒荀子有關(guān)學習的意義和學習態(tài)度的論述。
2、把握、積累"勸、學、青、中、疾、致、假、絕、興、功、強、用'12個文言常用實詞;學習"于、者、而'3個文言常用虛詞;熟記"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等古今字和通假字。
3、理解從三個角度論述中心論點的方法。
4、學習以喻代議、寓議于喻的設(shè)喻方法。
教學重點
1、學習以喻代議、寓議于喻的設(shè)喻方法。
2、把握重要的文言虛詞和實詞。
教學難點:對荀子的學習觀的理解。
第一教時
教學要點
1、提示本單元教學目標和本文教學目的;
2、介紹、解題;
3、正字正音;
4、理解本文的重點文言虛實詞的意義和用法;
5、試譯難句。
教學過程
一、提示本單元教學目標和本文教學目的。
二、預(yù)習檢查。
三、導入新課。
從初一學過的課文《為學》導入,指出它與本文都用設(shè)喻方法,講有關(guān)學習的道理。
四、介紹(結(jié)合解釋①)。
荀子(約公元前313前238)名況字卿,戰(zhàn)國末期趙國人,曾游學于齊,當過楚國蘭陵令。后來失官居家著書,死后葬于蘭陵。荀子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訓練家、是先秦儒家最終的代表,樸實唯物主義思想集大成者。
五、解題。
《勸學》的"勸'起著統(tǒng)領(lǐng)全篇的作用。在這篇以《勸學》為題目的文章中,勉勵人們要不停止地堅持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增長學問,進展才能,培育高尚的品德。
六、指導同學處理課文字詞句中的疑難問題。
1.對比解釋,借助字典,正字正音
輮ru通煣
有yu通又
知zh是"智'的古字
暴p已是"曝'的古字
生xng通性
2.給本課12個重點文言常用實詞圈畫加注,理解它們的意義和用法。
3.結(jié)合"思索和練習'二,理解文言常用虛詞"于'、"者'、"而'的用法:
4.同學試譯難句,老師點撥指正。
5.指名同學朗讀課文,其他同學聽讀,指出字音、語氣讀錯的地方。
七、布置作業(yè)。
1.仔細閱讀解釋,正確理解課文中的通假字、重點文言常用虛實詞和難懂的句子。
2.書面作業(yè):"思索和練習'二、三、四。
3.熟讀課文,初步自析課文,思索題:
(1)課文的三段各是從什么角度論述的?
(2)課文的每組比方包含什么意思?它們之間在意義上有什么內(nèi)在聯(lián)系?
其次教時
教學要點
1、每組比方的意義和內(nèi)在聯(lián)系;
2、論述中心的三個角度;
3、設(shè)喻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yù)習。
二、研讀課文。
圍繞三個問題爭論:
第一題:是從哪幾個角度論述中心論點的?
其次:題:本文的每組比方包含什么意思?各組比方之間在意義上育什么內(nèi)在聯(lián)系?
第三題:本文設(shè)喻有什么特點?
由同學分段試譯,試講,老師重點點撥。
1.結(jié)合課文段落層次分析,爭論第一、二題:
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論點:學不行以已。接著圍繞這個中心論點分三段從三個不同角度進行論述:
第一段用了五個比方。
"青出于藍'、
"冰寒于水',說明事物經(jīng)過肯定的變化,可以提高。
"直木為輪'說明事物經(jīng)過肯定的變化,還可以轉(zhuǎn)變原來的狀態(tài)。
"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說明:肯下功夫。必見成效。
推論出人必需通過學習和參省才能達到"知明而行無過'的境地。本段是從總論學習的重要性這個角度來論述中心論點的。
其次段用了五個比方。
"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見':只有擺正"學'和"思'的關(guān)系才能使學習產(chǎn)生顯著效果。
"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楫'四個比方,闡明白在實際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條件所起的重要作用,從而說明人借助學習,就能彌補自己不足,取得更顯著的成效。
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養(yǎng)與一般人有差異,而完全靠后天擅長學習。本段是從學習的重要作用這個角度來論述中心論點。
第三段用了十個比方。
從"積土'、"積水'推論到"人的積德',正面論述積累的作用,說明學習上的成就是不斷積累起來的。"不積跌步'、"不積小流'從反面說明假如不積累就不能達到遠大目標。這是本段第一個層次,說明學習要積累。
面就分兩層說明如何做到積累。
"騏驥'、"駑馬'對比,說明主觀條件的好壞,不是學習的打算因素,堅持不懈才是學好的關(guān)鍵;"鍥而不舍',"鍥而舍之'對比,說明只有堅持不懈、持之以恒,才會有所成就。說明做到積累就要堅持不懈。
蚓和蟹兩個比方正反對比,說明做到積累還要專一。
本段是從學習的方法和態(tài)度這個角度來論述中心論點的。
2.爭論第三題:
(1)以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情或現(xiàn)象作為喻體。
(2)設(shè)喻方式多樣:①正面設(shè)喻、②正反設(shè)喻、③反復設(shè)喻,
(3)設(shè)喻與說理結(jié)合緊密,形式非常敏捷:
三、布置作業(yè)。
1.書面作業(yè):"思索和練習'一;補充練習。
2背誦全文。
3、用一個寓言故事;用五個以日常生活的事例作喻體的比方
學校語文教案:勸學2
教學目標
(一)學問目標
1、了解《荀子》及相關(guān)學問。
2、把握并積累重要的文言文實詞和虛詞。
3、把握本文消失的通假字、詞類活用和特別文言句式。
(二)力量目標
學習本文比方論證、對比論證的方法,提高同學圍繞中心論點合理論證的力量。
(三)德育目標
明確熟悉學習的重要性以及學習必需積累堅持專一的道理。
教學重點
理解比方的含義以及比方與比方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鍥而不舍是同學們早已熟識的兩個成語,這兩個成語的含義是什么呢?和學習有什么關(guān)系呢?我們一起來學習《荀子勸學》一文,領(lǐng)會一下荀子是如何勸學的。
1、介紹《荀子》
同學看課本注①,老師補充。
荀子(約前313~前238),名況,戰(zhàn)國末期趙國人。聞名思想家、文學家、時人尊稱為荀卿,漢代著作因避漢宣帝劉詢諱,寫作孫卿。曾三次出任齊國稷下學官祭酒,后為楚蘭陵令。韓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同學。他是先秦儒家的最終代表人物,繼承了孔子學說,又能揚棄其消極成分,并批判汲取各學派的思想學說,成為先秦樸實唯物主義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說理透徹,氣概雄渾,語言質(zhì)樸,句法簡練縝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書共32篇,其中26篇為荀子所著,末6篇或為其門人弟子所記。
2、題解
《勸學》是《荀子》第一篇,勸是勸勉的意思?!秳駥W》論述了學習的意義、作用、方法和態(tài)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訓練方面的某些正確觀點,也體現(xiàn)了作為先秦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藝術(shù)風格。
二、課文誦讀
1、老師范讀課文
同學訂正自己預(yù)習時的讀音錯誤及斷句不當之處。
2、同學自由朗讀課文
3、檢查同學字音把握狀況
給下列加點字注音,并注明通假字
4、指名2~3名同學朗讀課文(分節(jié)讀)
老師作朗讀提示:
為了突出強調(diào),有時需重讀,有時還需讀后稍作停頓。例,第一段:學不行以已,應(yīng)重讀學不已,并且學后稍作停頓,即:學/不行以已,以下要依據(jù)文意自己確定重讀,停頓狀況。第四段,應(yīng)留意一組一組的對比句,要把兩種截然不同的方法和態(tài)度讀出來嚴格按標點符號的停頓來讀。
5、分組齊讀課文(通過讀、聽,強化記憶)
三、課文分析
1、爭論、分析全文的思路結(jié)構(gòu)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是從哪幾個方面來闡述這個觀點的?
引導同學爭論分析,老師總結(jié)、點撥:本文的中心論點是學不行以已。就是學習不行以停止,不行以放松,不行以半途而廢。這一中心論點,是從學習的意義、學習的作用、學習的方法和態(tài)度三個方面來論述的。
課文一開頭提出學不行以已這一論點后,接著從三個角度綻開論述:在其次段中,學習可以使人知明而行無過,說明學習具有重大的意義,從而證明學不行以已的論點是正確的。第三段,學習使本性與一般人沒有差別的人成為君子,說明學習具有重大的作用,證明學不行以已的論點是正確的。第四段,學習應(yīng)持注意積累、持之以恒、用心致志的方法和態(tài)度,半途停止是不會學好的,只有學而不已才能勝利,從而證明學不行以已的論點是正確的。
(2)結(jié)合完成思索和練習一,引導同學理清全文思路結(jié)構(gòu)
組內(nèi)爭論,全班溝通,老師歸納板書
四、布置作業(yè)
1、背誦全文。
2、整理、歸納文中的多義詞、活用詞、特別句式。
其次課時
一、檢查背誦
二、整理、歸納文中重要文言學問
在同學預(yù)習的基礎(chǔ)上,老師列出要歸納的項目,小組內(nèi)相互溝通、補充,老師投影提示強調(diào),其中難句理解、特別句式等應(yīng)讓同學動手翻譯,以訓練其翻譯技能。
A、字詞解釋
(1)通假字(結(jié)合思索和練習二)
輮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雖有槁暴,不復挺者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君子生非異也
(2)詞類活用
①動詞的使動用法:木直中繩,輮以為輪。
②名詞作狀語:a、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b、上食埃土,下飲黃泉
③名詞用作動詞: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b、假輿馬者,非利足也
④形容詞用作動詞:假輿馬者,非利足也
(3)一詞多義(結(jié)合思索和練習二)
B、特別句式(同學口譯,老師重點點撥翻譯留意點)
(l)推斷句
①青,取之于藍
②冰,水為之
③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④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
⑤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2)固定格式
無以至千里(無以意為沒有用來的方法。下文無以成江海中無以同此)
(3)定語后置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三、組織同學爭論以下問題(小組爭論,小組推舉發(fā)言人,以組為單位提問、溝通)
(1)課文中心論點用君子曰引出有什么好處?中心論點包括哪幾方面的意思?
點撥: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論點學不行以已,使觀點更具權(quán)威性。這個觀點包括兩個方面的意思,一是由于學習意義很大,所以學習不能停止;二是學習的態(tài)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止學習。
(2)在論述學習的意義時,用青冰的比方論證了什么問題?用輪木金的比方論證了什么問題?
點撥:青冰的比方論證了學習可以提高人的水平;輪木金的比方論證了學習可以改造人的品性。這五個比方論述了學習的意義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才智明達,不犯過錯。
(3)在論述學習的作用時,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這個比方是論述什么觀點的?(引導同學用課文原句回答)
點撥:這個比方是論述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這個觀點的.,強調(diào)了學習的作用。
(4)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揖這四個比方為什么要強調(diào)臂非加長聲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點撥:這就強調(diào)了聞?wù)哒弥虑Ю锝^江河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由于人的本身有什么特異功能,而是由于憑借了外界條件。這就與文章的推論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絲絲相扣,有力地論證了學習的作用,學習可以彌補人的不足。
(5)課文論述學習的方法和態(tài)度,可以分為幾個層次?是如何正反設(shè)喻論證的?
點撥:可分為三層。第一層論述學習要積累,是先正面后反面設(shè)喻論述的。其次層論述學習要持之以恒,是反正、反正設(shè)喻論述的。第三層論述學習要專一,是先正面后反面設(shè)喻論述的。
四、鑒賞本文的論證藝術(shù)
引導同學回憶學校學過的比方的有關(guān)學問,明確比方的表達效果。引入對本文論證藝術(shù)的最大特點采納大量的比方進行說理的藝術(shù)特色的鑒賞。
點撥:
(1)本文運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見的比方,把抽象的道理說得明白、詳細、生動,深化淺出,使讀者簡單接受。比方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有時用同類事物設(shè)喻,從相同的角度反復說明問題,強調(diào)的觀點。例如: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楫,積土成山,積水成淵。有時將兩種相反的狀況組織在一起,形成鮮亮的對比,讓讀者從中明白道理。如將騏驥與駑馬對比,朽木與金石對比。設(shè)喻方式有時先反后正,有時先正后反,內(nèi)容各有側(cè)重,句式也多變化,讀來毫無板滯之感。有的比方,單說比方而把道理隱含其中,讓讀者思索,如青出于藍冰寒于水。有的先設(shè)比方,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有的先設(shè)比方,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方進一步論證。如先用積土成山積水成淵設(shè)喻,引出積善成德,而神明得意,圣心備焉的道理,再用不積跬步不積小流作進一步論證。
(2)論證方法敏捷,是本文另一特點,全文先提出中心論點,然后分段論證。每段說明一個問題。其次、三段是先行論證,最終歸結(jié)論點;第四段則把論點貫穿于論證之中。論證中有時先正后反,有時先反后正。敏捷而有變化,使論辯生動有力。
(3)語言特點:多用對偶,夾用排比,也是一個特點。排比句使文章氣概充足,說理流暢。本文中排比句與大量對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齊對仗、節(jié)奏和諧,又參差錯落、變化流暢,反映了荀文談?wù)撏副?、筆勢雄健的特點。(引導同學通過誦讀體會這一特點)
指導同學齊背課文,進一步體會本文的語言特點和論證藝術(shù)。
五、小結(jié)
本文作為《荀子》的開篇之作,是一篇論述學習的重要意義,勸導人們以正確的目的、態(tài)度和方法去學習的散文。文章以樸實的唯物主義理論為基礎(chǔ),旁征博引,娓娓說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訓練方面的某些正確觀點,其中闡述的關(guān)于學習的道理,在今日也具有很強的指導作用。同時,本文也體現(xiàn)了作為先秦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藝術(shù)風格。
《勸學》是一篇說理性很強的文字,卻形象清爽、膾炙人口,千百年來為人們傳誦不衰。
關(guān)鍵在于,它把淺顯的道理寓于大量淺顯貼切的比方之中,運用比方時手法又極其敏捷自然,生動鮮亮而絕無枯燥的學究氣。從不同的角度和側(cè)面來闡述學不行以已的道理,堪稱雄辯奇才,口若懸河,滔滔不絕,文中所用的喻體幾乎都是常見的、易懂的,這些仿佛信手拈來的通俗明白的比方,都會使人自然而然地聯(lián)想到某些直觀、淺近的形象事物,進而連類比物,啟迪思索,接受所說的深刻道理。全部這些,也是很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的。
六、課后作業(yè)
以《新勸學》為題,結(jié)合當前實際,借鑒本文的寫法,寫一篇文章,600字以上。
學校語文教案:勸學3
教學目標
1.了解荀子有關(guān)學習的意義,作用和學習應(yīng)持態(tài)度的論述。
2.把握本文的論證方法:比方論證、正反對比論證。
教學重點
了解荀子有關(guān)學習的意義,作用和學習應(yīng)持態(tài)度的論述。
教學難點
把握本文的論證方法:比方論證、正反對比論證。
教學步驟
一、導語:
同學們,在我們的學習過程中,是否總有些困惑?有人說,我成天冥思苦想,埋頭看書,但是效果不佳;有人說,我上課真的是仔細聽講了,也覺得聽懂了,但是一做題就不會了;有人說,我仔細努力地學習了,付出了,可考試總是成果平平。我們也曾是雄心勃勃,也想臥薪嘗膽,也想破釜沉舟,但面對現(xiàn)實中的自己又總是有些無奈。今日,讓我們走進荀子,走進他的《勸學》,盼望這位睿智的思想家、訓練家,能關(guān)心我們走出困惑,給我們指明一條前行的路。
二、介紹:
荀子(約公元前313前238),名況,字卿,戰(zhàn)國末期趙國人,曾游學于齊,當過楚國蘭陵令。后來失官居家著書,死后葬于蘭陵。
荀子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訓練家,是先秦儒家最終的代表,樸實唯物主義思想集大成者。韓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同學。他反對迷信天命鬼神,確定自然規(guī)律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zhuǎn)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勝天的思想。他強調(diào)訓練和禮法的作用,主見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視教化兼用"禮'治,強調(diào)"行'對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學習的重要性,認為后天環(huán)境和訓練可以轉(zhuǎn)變?nèi)说谋拘浴?/p>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該書由《論語》、《孟子》的語錄體,進展為有標題的論文,標志著古代說理文的進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說理透徹、語言質(zhì)樸、多排比句,又善用比方?!秳駥W》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幾段的節(jié)錄。
三、分析課文:
(一)整體感知課文:
1.中心論點:學不行以已。
2.學習的意義:提高和轉(zhuǎn)變自己。
3.學習的作用:彌補不足。
4.學習的方法態(tài)度:積累、堅持、專一。
(二)讓我們分析其次段(同學齊讀,老師訂正讀音)。
1.字詞積累:
以為:"以之為'的省略,"把作為'。
就:靠近。
乎:句中相當于"于'。
2.思索:本段一共有幾個比方句?
明確:共五個。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說明經(jīng)過某種人為或自然的變化過程,事物可以轉(zhuǎn)變原有的性質(zhì)。
木直中繩??使之然也。已經(jīng)轉(zhuǎn)變的本性,是很難恢復到原來的特性的,學習對于人的本性的轉(zhuǎn)變有著打算的不行逆轉(zhuǎn)的作用。
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說明學習可以轉(zhuǎn)變?nèi)说谋拘?,使之向好的方面進展變化。同樣的道理推出:人只有經(jīng)過廣泛地學習才能增長學問,培育品德,熬煉才能,成為一個有道德,有學問的人。
(三)齊讀一二段,試著背誦
其次課時
(一)朗讀第三段。(老師正音)
1.第一句話的前半部分講到了思和學,強調(diào)的是什么?(答:學習。)后半部分,用了哪個比方句?(答: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用這個比方來說明學習的作用可以開闊人的視野。)
2.找出四組比方句并翻譯: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②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wù)哒?;(③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④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二)探討第四段:大家齊讀并找出本段的比方句(共10個)。
1.先用兩個比方,從"積土'、"積水'推論到"人的積德',正面論述積累的作用,說明學習上的成就是不斷積累起來的。接著又用"不積跬步'、"不積小流'兩個比方從反面說明假如不積累就不能達到遠大目標。這是本段第一個層次,說明學習要積累。下面就分兩層說明如何做到積累。用四個比方正反對比:先用"騏驥'、"駑馬'對比,說明主觀條件的好壞,不是學習的打算因素,堅持不懈才是學好的關(guān)鍵;又用"鍥而不舍',"鍥而舍之'對比,說明只有堅持不懈、持之以恒,才會有所成就。這是本段其次個層次,說明做到積累就要堅持不懈。最終一個層次,用"蚓'和"蟹'兩個比方正反對比,說明做到積累還要專一。后面兩個層次說明:做到積累的兩點保證,兩者缺一不行。綜上所述,在本段中又分三個層次,是從學習的方法和態(tài)度這個角度來論述中心論點的。
2.學問點積累:
焉:兼詞,"于之、于此'。
無以:沒有用來的東西或方法。
蚓無爪牙之利:之,賓語前置的標志詞。
(三)、發(fā)散思維:
荀子提出的"學不行以已'的觀點與我們現(xiàn)在提倡的"終身學習'的觀點是否全都?談?wù)勀愕目捶ā?/p>
(四)、課內(nèi)拓展練習:
(甲)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得意,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建筑工程施工勞務(wù)大包合同施工廢棄物處理協(xié)議
- 2025年智能設(shè)備租賃合同標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擔保協(xié)議
- 2025年度文化娛樂產(chǎn)業(yè)投資股東協(xié)議書模板
- 2025年度雞蛋加工與深加工產(chǎn)品定制合同
- 2025年度借條續(xù)簽及還款保障計劃協(xié)議
- 2025年度供熱工程環(huán)保設(shè)施建設(shè)施工合同
- 2025年中國動物保健品行業(yè)市場運營現(xiàn)狀及投資規(guī)劃研究建議報告
- 2025年度文化演出兼職演員勞動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建筑防水保溫材料供應(yīng)合同-@-1
- 2025年度金融產(chǎn)品銷售居間服務(wù)費收取標準合同
- 醫(yī)療器械質(zhì)量管理體系文件模板
- 中等職業(yè)教育中職中專物理通用類(第三版)完整版演課件
- 中國農(nóng)業(yè)銀行筆試真題
- 秦始皇嬴政人物生平介紹PPT
-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說課稿公開課一等獎市賽課獲獎?wù)n件
- 農(nóng)村電商(農(nóng)產(chǎn)品電商)運營PPT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 骨科無痛病房的建立
- 塑料成型模具設(shè)計(第2版)江昌勇課件0-導論
- 《西藏度亡經(jīng)》及中陰解脫竅決(收藏)
- POWERPOINT教學案例優(yōu)秀6篇
- 2022年內(nèi)蒙古包頭市中考英語試卷含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